🎤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零售社服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Takun | 前券商互联网传媒行业首席,公众号「未来株式研究所」主理人
⏯️本期简介:
日本系列来到第三期!西学东渐,和魂洋才;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西学对于日本,是工具属性的,还是制度和文化的贯彻?日本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是彻底拿来主义,变成西方国家;还是坚持和魂,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代表?为什么两者融合地混在一起?
这期讲故事!
浮世绘作为流量入口,葛饰北斋有多顶流?传统武术走向兰学,坂本龙马的一生。战后“麦天皇”时代,美国对日本的改造;东京奥运会重塑战后日本形象。
文化边缘性:江户时代用儒学驭民,而维新时又借西学,将日本从“儒学”中解放出来;小型岛国具有一定文化边缘性,可以接受自己作为文化的客体存在,日式IP大多取材全球化,精神相当普世,先服务国内市场,再进行输出;而国内也可以接受“外国人/外国背景”成为本国文化供给的主题。
文娱内容全球化:流媒体推动文娱内容的制作和分发全面全球化,亚裔面孔和亚裔故事在欧美杀疯的这几年,国内创作者的缺位和日韩/东南亚创作者的补位。
🎯时间轴:
3:30 日本是东还是西,为什么西方眼中,日本代表了“东方文化”,而在制度和各种经济政治联盟上,日本又是一个“西方国家”?日本学西,是彻底学,还是当成工具,以和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10:15 浮世绘如何成为西方了解日本文化的流量入口?葛饰北斋,19世纪下半页西方画家圈里的顶流偶像。
12:40 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石黑一雄,日本文学的全球辐射;尤瑟纳尔笔下的三岛由纪夫,和三岛由纪夫的“希腊化”色彩(潮骚、禁色)
14:30 坂本龙马和胜海舟的故事:制宪第一人成长于谋杀未遂?如何从传统武士,变成兰学先驱
21:13 麦克阿瑟将军对日本的“美国化”改造,1964年东京奥运会作为战后日本“融入世界”的标志,发生了什么?
26:01 《尼罗河的女儿》《圣传》《超级马里奥》《真三国无双》……日本IP取材全球,是为了文化"出海”,还是先服务国内?存在举国体制、国家背书的文化出海战略吗?为什么国内市场可以接受以外国人、外国文化作为主题的本国文化娱乐作品?
29:05 日本的内容产业,传媒公司怎么估值?从IP稳定性说起。
33:00 盗版产业的规模与影响,有正版产业的一半规模这么大?
38:26 内容制作的脱钩:杀疯了的亚裔面孔与东方故事,与日渐缺席的中国创作者:从杨紫琼、黄阿丽,到《幕府将军》《蓝眼武士》,是文化挪用?是猎奇?还是互相接触的开始?
49:00 因为饮食习惯和第一产业的差异,一般而言,食品饮料和餐饮是最难出海的,但日本居然做得还可以……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极其强势的农业协会,最难出海的行业,怎么做到的?
51:01 优衣库(迅销)、泉膳(食其家)、萨莉亚……乃至大金、丰田,日股的“全球化”含量,和日股的反应速度。买个国内的电商爬虫数据库,就可以炒日股了?
参考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