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5 推拿熊:Manner为何不再有manner?

35 推拿熊:Manner为何不再有manner?

2024/6/24
logo of podcast 娱乐商业评论

娱乐商业评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小熊
小瑜
Topics
小鱼:Manner咖啡事件引发广泛共情,反映了其从精品咖啡的理想主义到打工人的血汗工厂的转变,以及背后复杂的商业逻辑。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梳理事件始末,剖析其兴衰背后的商业真相。 小乐:Manner事件在短视频时代被放大,是因为同一天两家门店同时发生员工与顾客冲突,监控视频直接展现了冲突过程,引发了大众共情。 小熊:Manner最初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并与云南咖啡庄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效控制成本。其创始人对咖啡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咖啡师的尊重,也造就了其早期的良好口碑。然而,在资本的压力下,Manner为了满足投资机构的回购条款,不得不快速扩张,采用咖啡糖浆化、频繁联名等策略提高单店收入,最终导致员工待遇下降,品牌形象受损,引发了社会性情绪事件。Manner的扩张受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选址策略,无法快速复制到其他城市,导致其在高估值压力下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最终损害了品牌形象和员工待遇。Manner事件反映了资本压力下,企业对员工的压榨和不尊重,导致员工身心俱疲,最终引发了与顾客的冲突,也引发了社会对打工人的广泛共情。Manner的故事体现了资本逐利与企业理想的冲突,以及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里是娱乐商业评论,我是小鱼。我是小乐。我是小熊。哎呀,今天啊,这一下热点啊,其实我们娱乐商业评论不擅长这些热点,但是说

说实话这一次 Manor 的事情真的是让我们俩以及像小熊这样千千万万的打工人一样就是共情以及破防了所以其实本期节目是计划外的一期节目我们就希望在这期节目里面跟大家来梳理梳理在当下这么一个短视频化的这个娱乐媒介的时代为什么这一次 Manor 的事件会发酵到变成一个社会娱乐符号

然后第二个呢我们也想剖析剖析啊为什么 Manor 会从当年的这个咖啡界的白月光啊好喝不贵掀翻星巴克逐渐演变成了现在变成一个打工人的血汗工厂这一次整个微博以及短视频上面的打工人情绪表达的狂欢的背后它的商业真相是怎么样的

然后我们今天之所以特别邀请了小熊来录制这期节目呢也是因为曾经呢我跟大家一样以为他只是微博上的打工人嘴替但是这一次 Manner 事件也让我发现了他的另外一面一方面啊就是他身边有很多咖啡行业从业者的朋友所以他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另外一方面呢小熊以前也其实做过一段时间的商业报道记者

所以他在看待这次 Manner 事件的过程里有一些从商业和记者角度出发的视角这也是这次跟小熊聊过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他对像消费行业的融资啊扩张呀资本与创业者之间的博弈啊这些话题其实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想要借这个机会从我们小熊记者的口述中吃点瓜啊

对我在这里插一句给那些之前没有听过我们以前节目的朋友介绍一下小熊就是推拿熊本熊微博上的百万粉丝博主他主要专攻是文字博主这一块号称是打工人的嘴屁发明了躺平这个词如果大家对小熊创作的内容感兴趣也欢迎大家去微博找到推拿熊这个 ID 然后读一下他以前的作品

好吧那首先我们赶紧进入正题先给这些可能有一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吃瓜群众来快速梳理一下 Manner 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吧为什么我们如此共情以至于要突袭然后做一期临时的节目来追热点为什么发生在 Manner 身上这么一件几乎所有服务行业都会遇到的员工和顾客吵架这件事会在当下短视频的时代会被无数倍的放大引发咱们整个社会性的共情和讨论

我想请小熊然后还有我们的小乐两位著名微博的文字博主来给我们讲讲吧打工人的嘴屁们小熊先讲讲吧你是说 Matter 事件就是同一天两个门店都有那个店员和顾客发生纠纷这个事我们当时不是很快上了微博的热搜吗它其实主要是因为 Matter 在上海统治地位其实 Matter 对于大部分上海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一个精品咖啡连锁店嘛嗯

对大部分人印象来讲 Manner 的店员态度是很好的确实但是同一天两个不同门店同时爆发了所谓店员跟顾客的争执这很奇怪就其实说实话如果只发生了一个事情他不会直接爆掉热锁他可能只会当成是一个新闻被报道但同一天两个事情你会觉得说怎么会这么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发现所有的一开始的视频录像都是内部发出来的嗯就是这个是 Manner 内部的监控的视频

就给我们很强的 matter 虽然是一个有 1200 家门店的连锁咖啡机构但它的草台班子感特别强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两段监控视频去吃瓜因为说白了任何的文字都是非常的在这种事情上你都很贫乏你直接看了录像你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对吧对就非常直白

我印象中是有几段吧第一段就是一个非常小的门店里面一个男店员自己一个人在做他应该有很多的单寄在后面但是他前面有一杯手冲的单所以他在忙做手冲因为做手冲大家也知道就是还蛮慢的嘛

排在后面的有一个顾客就发脾气了然后两个人又开始吵这个男孩就从柜台下面钻出去然后两个人打在一起第二个视频应该也是一个门店里面有两个女孩是在做咖啡然后进来另外一个女顾客然后两个人可能就是因为出杯的速度问题

炒了一下这个女店员还泼了人家咖啡粉对对是的我非常认真的反复观摩了这几个视频其实还有第三段视频啊是有一个男顾客跑到柜台里面去打一个男店员其实你如果仔细去听把声音放到最大去听三个视频里面所有的员工跟顾客之间对话会非常明显的看到这三个冲突啊

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冲突说白了就是店里面店员人太少了前面积累了很多单子来不及做然后来了一个催他们赶紧做让自己可以尽早喝到咖啡的顾客当顾客对于这个时间产生怨言的时候 Manor 也是有自己的 SOP 的就这三个员工呢都向顾客明确的提出说那你现在是不是要退单其实这个冲突点很明显啊

你员工太少了所以来不及做嘛但是呢就体现在这个实际的事件过程中最终都是体现为了顾客跟员工之间的非常激烈的冲突发到网上以后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可能最早发出来

本来觉得说大家可能会共情那个顾客对吧因为毕竟平时大家都在讲顾客就是上帝啊等等但实际上有很多的吃瓜群众在看了这几段视频以后都表示自己深深的共情了咖啡师因为就觉得这些咖啡师特别的辛苦压力特别大然后从我个人的体验上来讲我就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上海嘛其实我就经常会看到一些麦娜的门店是只有一个员工在里面的

对他们忙到中午去吃饭的时候没有人看店只能挂一个小牌子说咖啡师去吃饭了真的我觉得还挺心酸的可能大多数吃瓜群众就是瓜吃到这里就结束了就看个热闹然后看看员工和顾客打架是怎么样热闹的场面但是

我们娱乐商业评论嘛讲究的就是娱乐吃瓜也要刨根问底去研究清楚它背后的商业逻辑所以我这里还是想追问一句为什么因为

因为 Manner 之前在我心目中其实算是精品咖啡的白月光啊以前从南洋路那家就是第一家门店小而美的这个样子逐渐变成现在变成了一个社会性情绪事件的一个当事人了就是让我觉得我不知道 Manner 这个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

导致了这次的冲突集体爆发出来因为昨天我微博写了一些大概一两千字讲了一下 minor 现在的商业策略完全错掉了还有一个就是他们管理层和投资机构之间这个回购条款的问题这个是最主要就是直接的原因

但我今天我想先把 Manor 这个公司它的发展梳理一下我们可以先讲一下上海的消费 Manor 咖啡这群顾客之所以会被 Manor 打动很早期的一些点吧因为我也是关注 Manor 很早的一个消费者我自己也是做商业报道的所以我对 Manor 很感兴趣

他做咖啡的态度跟其他的国产连锁咖啡和所谓星巴克完全不一样很简单他们一开始是南洋路的一个几平米的店我也是后来才了解到他们这家店开了快一年他们都没有办营业执照哈哈

这么大的法律漏洞吗对 他们是被同行举报了你知道有多好玩吗就是很多人都知道 Manor 这家店第一家店是没有营业执照的但他的同行们甚至是一些公检法的从业人员他们都会去那里买咖啡因为那个位置在南洋路嘛恒隆周边的大部分的白领都会在那边买咖啡

大家都知道他们家没有营业执照但依然来这买咖啡其实 Manor 刚开业的那一年是 2015 年那一年也是我第一年去恒隆上班所以我真的是看着 Manor 从 0 到 1 从 1 到 100 但是我倒不知道他没有营业执照

我只记得那家店附近就是一个垃圾站所以每次大家都要在炎炎夏日里面就穿越那个垃圾站的臭味就为了去这家小店买一杯好喝的拿铁对这也是他们这个创始人夫妇神奇的地方他们俩是这个应该可以讲他们俩是江苏南通人然后他们很擅长精打细算请记住这个是要烤的在开这家店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去办应该只知道只是把租金付了把咖啡机买了把豆子烘好了

买了一些杯子就开始开门他们算了一下算术发现如果他们的杯子一杯因为他们的每杯咖啡的杯量其实跟星巴克相比是少很多的但他用的咖啡粉直接打到 25 克比星巴克的要多所以就更容易水粉量的配比很了不起

所以他们在卖第一杯咖啡的时候他们就决定如果你自带杯就 10 块不自带杯美食就是 15 块他们做这个定价的时候上海的很多同行都觉得他们不会算账疯了在这样的寸土尊尊的地段你这样子卖咖啡一定是会亏死的

他们不相信他的杯量可以达到一个一天多少杯的状态能把这些事做下来但是这两个创始人服他们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可以说是一炮打响所以他在绕着金安寺开第二家到第七家店的时候在整个金安寺已经是非常的有名气了

而且我感觉它当时确实是因为你其他像星巴克还有现在 Mstand 都是把咖啡做成第三空间是的但是 Manor 它就是评效非常高然后它店基本上没有让你坐下来喝的地方就是咖啡室站在那然后放一些咖啡设备这些对吧然后我记得你在微博里还有介绍到就是有咖啡的不可能三角对那三角是什么来着我忘了一个叫做廉价

这是开启十元十五元时代对对对一个叫优质咖啡好喝绝对好喝比星巴克好喝多了还有一个叫优质优质体验就是比如说有拉花老韩我们不叫名字老韩他在做咖啡室培训的时候他就说我们 Manor 出品的每一杯咖啡即使这个咖啡是外卖的把盖子盖上了还是说这是一个客人自带杯只想打一杯 15 块的咖啡每一杯只要是带了奶的咖啡都是要拉花的

这个就是我们的出品我们必须这么做这就是 Manor 区别于其他任何咖啡品牌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从打工人的情绪上来讲就是 Manor 满足了他们又喝一杯好喝的感觉很高级的咖啡同时又价格很低廉嘛所以给打工人才可以每天喝呀反正我那时候在恒隆的时候真的是每天都要去南洋路那家店对我之前在白玉兰上班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会去打咖啡他会给我拉不同的话

就是咖啡师和消费者的互动就真的是非常你很感动的是的你感觉当年他能做到这个不可能三角除了就比如说像我刚刚说他不做咖啡的第三空间所以把这个租金成本给省下来了之外他是不是有其他的很关键的原因比如说他的咖啡师是不是确实水平是比较

因为我记得 Mana 好像是半自动对吗就并不是都是使用全自动的咖啡机的对我觉得老韩是推广辣妈 ZoCo 中国第一人什么叫辣妈 ZoCo 确实辣妈辣妈的机器最贵的咖啡机意大利的手工咖啡机它

他的目的其实是让咖啡师可以更好的退去到他觉得最符合这杯咖啡的这个浓缩的这样的一个东西我其实很喜欢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为什么 Manor 跟瑞幸和库迪不一样因为瑞幸和库迪呢他们是全自动咖啡机

所有的咖啡店员他不需要懂咖啡他只需要打开这个机器按一下这个按键萃取出来的这个浓缩就是标准化的一个浓缩就像你拿一个公章每天在那边盖文件一样你盖一千张你是没有任何感受的但是半自动咖啡机呢它其实很考验咖啡师的技巧

它对于豆子的这个曲线熟悉情况它比如说这是浅烘还是中烘还是深烘这个你是要做拿铁呢还是要做 dirty 呢还是要做燕麦呢什么就其实它对于每个咖啡师来说他看到了每一个他需要出杯的这样的一个咖啡他需要去考虑到我的萃取的这个你可以说是他萃取的技巧也好还是别的也好

就是它其实是非标品大家以为以为 Manor 是标品的时候其实 Manor 是半标品这也是为什么咖啡是非常的痛苦因为一天出杯 300 多杯就跟你敲 300 个公章和你要去创造 300 个半作品一样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那听上去就是 Manor 的咖啡师其实是我猜他们的人力成本应该比什么库迪或者是瑞幸会高因为他要求他有一定的技能嘛对咖啡的出品是有品质把控的在另外一面他又能做到如此的低价然后同时他的咖啡机也是很贵的咖啡机然后豆子也是云南精品咖啡豆然后像你刚才说的他的那个水粉比还比星巴克浓郁那么多

那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低的价格这是我一直想问的一个迷思我觉得可能是跟创始人夫妇很早在口罩前就打通了中国咖啡的产业链这样的一个思路

你是说从源头就压价对他们是最早的一批做精品咖啡连锁店的这个企业他们直接去云南咖啡庄园跟庄园主合作从种咖啡树开始去做这样的所谓的订购他的帮扶也好我个人认为 Matter 对于中国云南咖啡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超级大的

他们甚至反向带动了星巴克去采购中国云南咖啡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其实之前中国的咖啡文化是很差的我们对于咖啡的认知是星巴克给我们的要么过脆要么豆子是焦苦的

像喝刷锅水一样,对,你喝不出咖啡的好话,你只觉得这跟红牛一样,它就是一提神的,或者说你想坐下来相亲,你要跟人家面试什么,你去一个星巴克这样的地方,你坐下来,你点的那杯饮料不重要,对吧,但是 MAD 确实做到了,就是他们对于中国云南咖啡豆的这个认知,他对于培养这一块的咖啡市场,他们是做了非常多的贡献的,

因为如果你成为一个行业的一个标准你可以制定规则那其实你要做到非常大的体谅你要改变这个行业嘛对吧当他们只有几十家店可能三十家到一百家店之间他们的老板每年夏天会跑去云南找不同的咖啡庄园主

去讨论合作去订购明年的豆子去做投资也好反正非常多的办法去让云南的这些咖啡庄园主继续种更多的精品咖啡豆而不是去种一些普通的咖啡豆或者是去种别的水果或者鲜花我这边要跟大家提一个很那个的概念就是其实中国云南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天佑的一个省份

嗯因为这个地方它的季节型它的雨水它的光照导致这块地方种什么长什么你种甘蔗长出好甘蔗你种鲜花长出世界上最好的鲜花你种精品咖啡豆能长出世界上最好的精品咖啡豆嗯

还有茶还有普洱茶就是这是一个天赐的土地你如何说服这些庄园主改种咖啡你需要做非常多的功课在 Manner 之前大部分雀巢这样的大品牌来到云南他们是要求他们以很低廉的价格去收购这些咖啡庄园主的那些豆子的走的其实是一个很廉价的路线

其实他就像对待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那些咖啡庄园主一样压榨嘛就说白了就是我的定价权雀巢的定价权太大了以至于很多的咖啡庄园主他们放弃了种咖啡他们去种别的了但是 Manner 不是压榨的路线对 Manner 其实一直走的就是合作共赢我希望这个产业链的所有人赚到钱但他当然他订购豆子他因为他的规模越来越大嘛他的成本肯定会摊越来越薄

那他能做到的决策就是会更高一些他能够对这个整个云南的精品咖啡的这个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因为他当他选择了这样的一个你不需要进口国外的豆子嘛你的成本一定是会低一些的然后你又用更多的钱去预定明年的咖啡豆你会让庄园主他心里面会更稳定因为我已经拿到定金了对对然后你会让更多的咖啡去投入这个产业里面去更好的更科学的种豆子

把豆子的水平往上推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 Manner 之前没有那么多的连锁咖啡店去做这个事情他们不认为这个事情是一个赚快钱的生意它一定是一个慢钱放心好了咖啡树六到九年才可以吃到很好的咖啡豆但这个时间并不是每个咖啡连锁企业它愿意去承受的这样的一个代价

所以我感觉我刚脑子里在想一家咖啡店他的这个财务报表里面有哪些主要的成本项吗刚刚其实我们讲到就是 mine 的他好多店都店型比较小然后没有这个第三空间所以他租金可以降然后另外一方面呢就咖啡豆方面很大的一个成本也是因为你刚刚说的所有这些原因所以在咖啡豆的成本上也可以降对因为咖啡这个声音很巧妙他是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合的一个东西嗯

咖啡的种植当然是农业就烘豆是吧对烘豆我个人觉得 Manner 的创始人袁建卓是他在拿到第一笔投资的时候最早的 A 轮融资的时候他把据说是把 60%到 80%的钱投在了制造咖啡工厂上

他没有很快的去拓电拥有了自己的咖啡工厂这样把他的烘焙的品质品控可以比较稳定同时成本也降下来了对非常棒所以我觉得他们创始人对于怎么在中国做好咖啡生意他们是想了很多想了很久

他们的判断也是对的明白那看来他的这个开盘还是很不错的对对对而且其实我刚刚还想说就另外一块员工成本这个就虽然这次大家都在说做咖啡师收入很低怎么样但是我记得当年论调不是这样的对我记得 Manner 刚开始扩张那会好多人都说其实做 Manner 的咖啡师是比你在其他品牌做咖啡师收入是要高的甚至我 20 年的时候曾经就 MBA 毕业以后没事做我本来还想说

能不能去应聘 Manner 的店员我还看过他们的薪资还可以的还可以顺便学学拉花是吧对啊我当时还真的打开简历开始改了我想说我能不能直接应聘个店长我认真思考过我之前接触过 Manner 去应聘他们管陪生的一些人他们也很好玩很多都是来自世界名校的

他们去加入这个品牌非常好玩就是因为他们真的对咖啡有热爱嗯就是他们在他们拿到 A 轮 B 轮融资的时候整个品牌形象是很年轻很活泼然后很向上的因为 Manner 内部有一个 slogan 就是咖啡是第一 Manner 甚至他们的创始人之一他们甚至提过要在 Manner 成立一个工会

哇这是咖啡师公会你知道这个事情有多让人就是你今天听这个新闻的时候和你听到曾经麦娜试图成立过公会你就觉得这个世界有多么的搞笑

所以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呀对我也想问因为我们刚才其实聊了 Manor 辉煌的曾经嘛尤其我作为老顾客其实也真感觉挺感慨的就是其实当年他有点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对吧就整个行业其实都在学他就像你零售行业大家都在学胖东来是一样的但是时至今日胖东来口碑还是很好当然胖东来也没有扩张啊他就一直在许昌那个地方没有出来嘛

但是 Manor 现在口碑变成这样子就是这几年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前面说有一部分是外部的原因对吗对我们把就是这一套发展历程前面几年那个咖啡室待遇我们把它讲完我们再讲外部可以啊好啊好我来讲一下咖啡室他们之前的待遇有多好

我不瞒你说我有朋友之前在 Manor 做过员工做咖啡师做店长我听他们说完我自己想加入有多离谱就是你入职了你先签劳动合同你得去先把那个卫生许可考下来健康证健康证弄一下嗯

然后这个时候他会公司给你免费培训 7 到 15 天 15 天之后考核考核的就比如说萃取拉花操作流程这一套东西都是他们的入职培训然后他们每个月有定期的内部培训和比赛

在 Manor 辉煌的时候很多中国赛区咖啡比赛的那些冠军会加入 Manor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比试的一个舞台哇塞很多咖啡师加入 Manor 的目的是面对面的面对顾客

其他的叫支持部门

Mana 内部只有这两套东西在运作比如说你是去做拓店的你需要去谈门店这个也叫支持部门你是管理人员你是品牌的你是公关的你是财务的你是采购你是给这些咖啡门店做装修的你们这些全部叫支持部门

因为你们不是咖啡师明白跟我们娱乐行业是一样的只有内容创作者是最核心的其他都是支持部门对它其实到什么地步就是我们开玩笑说就是如果你去 Manner 参观刚来的财富小妹妹一定会给你做拉花

是相当于是全员都会对就全员都喜欢咖啡这样一个氛围我们需要对咖啡狂热我们需要对制造中国好咖啡狂热我们才能加入这个集体如果你是一个高知你是一个 98521 但是你对咖啡完全不感兴趣对不起麦娜可能不会要你就到这个地步

就是你能感受到整个写文化让人觉得这感觉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净土听上去很乌托邦因为我以前研究零售行业的时候也研究过胖东来其实我觉得听起来跟胖东来是一样的但是我当时在看胖东来的时候我就在想

这种形式的服务或者说企业文化其实只能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实现其实你所有的公司零售行业尤其就当你的店数人数变得成几何式的增长的时候你这种文化是很难一直保持下去的

会被稀释对吧但说实话 Manon 她到现在也没有怎么走出上海啊她其实上海之外可能就几个地方开了一些吧就说实话她就是集中在上海的一个咖啡连锁你的这个提法非常好我之前还认真的研究过我在做滴滴的时候我认真研究过为什么 Manon 走不出上海为什么为什么我之前搞了一个东西叫做 Manon 指数

那是什么你还有这研究呢对对我真的是搞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人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就是 matter 指数是什么呢就是我跟他们拖点人员聊天得出的结论他们在上海开店的时候只在乎一件事就是这个写字楼有多少人加班嗯

他们通过计算这个写字楼的入住率白领的那个加班时间和他们对于咖啡的这个消耗量他们去测试比如说 WPP 大楼他们一开始一家店都没有的但他们晚上 10 点 11 点 12 点去那边数有多少灯亮着他们决定在那里开六家店

这算是一种反噬吗请问对啊就是他发现这个地方的人需要咖啡我就给你送咖啡如果你在阿里园区你会发现一家店旁边马上是另外一家 Manor 店因为当他知道这个地方加班人数足够多那他对咖啡需求就会足够大创始人曾经说过我们培养中国的咖啡消费者的态度就是我喜欢那种一杯咖啡 30 块一个月喝一次的人我喜欢的是一杯咖啡 10 块钱他一周五天一周六天都来喝我们 Manor 咖啡的人

所以你的 Manor 指数是指一个区域打工人的加班时间打工仔的这个密度是吗只要你的 Manor 开的门店数量足够多说明你们这儿打工人数足够多然后你们的加班时间也足够长我们之前开过一个玩笑说曹和金是 Manor 的龙星之底因为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叫做月租 5000 但我单日销售额过万

哦确实因为曹和金应该有很多互联网公司然后有一些游戏公司都聚集在那边啊确实想必加班是蛮严重的 Manner 他们太了解上海的白领了他们也太了解怎么样去通过加班时间来计算哦我这里咖啡的提供的杯数够不够

那你觉得他走不出上海的原因是写字楼密度别的地方加班文化没这么严重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比如说在苏州开在北京开 Mana 开的不够好那就是因为他们写字楼密度不够大北京是一个很典型只能做两个半生意的一个城市就是你只能夏天做你冬天做不了你只能做这条街对面那条街你做不了

但是像上海它是新罗密布的一个街道的一个情况你的咖啡店的这 500 米的覆盖半径是画一个圆的但在北京只能画半圆嗯有道理就是写字楼的密度不够所以卖了在那边开的很吃力好那我们拉回来再讲讲吧现在可以讲讲你的外部性了吧我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导致了这个曼娜今天的陨落呢我觉得第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曼娜在拿到那些投资机构的钱的时候当时好像是 19 年的时候估值是 28 亿美金非常恐怖为什么非常恐怖门店没有超过 300 家估值已经到了 28 亿美金

你的门店卖的是咖啡卖的不是原子弹你怎么可以有这么高的估值但那个时候但是那个时候应该是有泡沫的吧对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太需要一个在赛道上跑得很好的精品咖啡了新消费太需要一个这样的冠军了

而且咖啡故事可以讲的足够好我之前举过一个例子嘛就是在 2018 2019 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耗杯量是 1.5 杯这个数字在韩国是 200 杯在日本是 220 杯每年的每年的那你想想中国 14 亿人人均才 1.5 杯这个咖啡市场有多大嗯

它足够打造 100 个 1000 个 manor 所以你说的这个外部的原因其实是不是就是以前当时估值的巅峰的时候是有泡沫的然后现在经济下来了以后这公司的压力就变得很大对 投资机构已经发现你这个肯定是高估了

其实以前投资人也知道只是以前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还可以玩得下去吗对这是实话现在其实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对我们经常开玩笑我们瑞幸就是花美国的投资人的钱请中国人喝咖啡其实 Miner 也是一个道理他们拿了很多

很多机构的钱当然也很多中国投资机构的钱而且美国投资机构的钱新加坡投资机构的钱其实都是在请中国人免费喝咖啡大善人对大善人上海的白领喝了七八年咖啡对吧也不算免费低价的咖啡原因就是投资机构愿意跟你玩这个游戏愿意培养这么多爱喝咖啡的消费者他认为这个教育市场的这个时间这个精力这个钱是应该的不这么做你跑不了头部你做不了头号选手

我认为投资机构当时投 Manner 的时候一定是非常确切的认为 Manner 是一定可以成功的它确实没有什么失败的理由实话实说所以就是当外部环境没有巅峰时期那么好了以后这公司相信它的管理层肯定是面临着来自投资人的压力所以就传导到他们的管理决策上就变成了降本增效是吗对因为 Manner 管理层拿了投资机构的钱他肯定不是白拿一定会有一个五年回购条款的东西如果你答不成那是什么

五年回购条款就像倒数计时一样如果你不能做到上市或者让我们退出我们就会要求回购创始人的股份创始人要离开这个公司然后由投资机构来接管它一定是有这样的一个倒计时的

这就是一个门口的野蛮人啊在资本市场里面屡见不鲜对你拿到这么好的美金这么漂亮的钱之后你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就是你要做到你当时承诺的那些东西但 Manner 他会发现他主打的白领路线在其他的城市铺不开因为第一是写字楼的密度没那么大第二是白领人群加班的时间不够长不像上海

深圳其实他们的表现挺好的成都也很好成都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以后可以再慢慢说但成都完全不打工啊完全不打工但成都人非常的热爱咖啡

城市性格城市性格不一样就跟他们喝茶一样对城市性格不一样人家处于闲事而喝对他们倒也不是不打工就主要不加班比较巴适嘛是的别人是打工多了所以需要喝咖啡他们是巴适多了所以需要喝茶是的你的猜测很正确没有在像不同城市拓天的时候他们有些遭遇成功有些遭遇失败但很多原因都可能跟城市的属性相关的嗯

比如他们这套打法放到深圳其实很好运作的放在苏州放在杭州放在宁波可能都不一样每个城市的城市属性不一样 Manner 他发现从开第 100 家到第 800 家的时候是好开的但从第 800 家开始他们非常吃力因为他们的开店的那个模型已经开始有失误上过来了

Manner 有很好玩的一个就是他们认为咖啡门店最重要的永远是位置你可以三平米但你的位置一定要足够好因为能买到你这杯咖啡的人他需要离你足够近他们有一个 500 米的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我需要我这 500 米有多少个白领他们有意愿买这个咖啡比如说他们会开在地铁口的一个很小的一个位置因为那个位置虽然小但是它可以让很多从地铁站上来上班的人路过的时候买一杯 Manner 咖啡

对 是的 是的他们在店铺的选址上逻辑是我个人认为是无可争议的好有时候他们的选址会比星巴克还要好因为他们的灵活性很大嘛他们五平米的店能做一百五十平米的店也能做跟星巴克卖第三空间不一样嘛所以它这个拓展不下去了主要还是可能你全中国本来就符合它选址标准的这种 location 就没有那么多嘛没错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它就是不够的嗯

为什么说瑞幸它可以铺到农村去因为它是全自动咖啡机嘛你有手就能做有手就能萃取这个浓缩你开到义乌你开到我们江西的某个七八线的小城市他们出来的这个咖啡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就像盖工章一样你只要硬就可以了

Manor 做不到 Manor 是办自动咖啡机和很好的咖啡师出品标准它还需要你的这个人群是懂咖啡的愿意为这咖啡一周来喝五次所以它的选址是有蛮高门槛的这导致它没有办法继续疯狂拓电对其实零售行业都一样嘛就是你整家公司的总收入你要做得更高无非你就是通过开新店或者是你提高评效嘛就是提高你单店的这个收入嘛对吧

那他如果说电的数量没法再快速增长的话他其实就只能去尽量提高单电的产出对所以就是 Manor 肯定单电的这个收入他怎么把它往高了去做应该是有很大压力的吧对那他如果要去提升单电的收入的话有哪一些手段呢嗯

他们尝试过很多手段第一个叫做咖啡糖浆化我膝盖中了一件这个事是 Manor 首创的吗应该是 CISO 他们的祖师爷应该是星巴克因为他们喜欢做新冰乐嘛就做糖浆嘛你喝的已经不是咖啡了你喝的是一个有咖啡的饮料其实中国人就是喜欢喝有咖啡味的

牛奶就像茶也是就喜欢喝奶茶对就是中国人喜欢这个玩意你这么做合理我之前吐槽过我说现在已经不是中国的咖啡赛道跑咖啡的奶茶赛道跑奶茶的而是这两个赛道已经开始互相打起来了就是咖啡糖浆化意思就是我把它做的跟奶茶一样

我只是多加咖啡因给你一个具好喝的一个咖啡浓缩这个是我跟奶茶微微区别因为只要你加一磅糖浆这个糖浆可能几毛钱的成本但你这杯可以多卖 10 块钱嗯

因为你是风味嘛对吧气泡水也是嘛今年不是有什么冰濮美式还是什么冰城美式对啊其实也都是加了糖浆跟气泡水对啊 Manna 开始做 25 块 30 块 35 块的饮品的时候你就发现它的糖浆吧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的每一杯咖啡的单价提高

咖啡糖浆化这个提法不是 Manna 最先提出来的 Manna 用的非常好但是他们还是发现这一两年的经济下行导致了更多的人买咖啡他不玩那些花里胡哨我只买个 10 块钱的冰美式或者 15 块钱的一个拿铁当然他们要自带杯你看好几个那个真空录像里面看到那些顾客是自带杯的大家就花 10 块 15 块去获得一个很好的咖啡浓缩加点奶你就知道现在经济不好他可能他的出杯量变多了但他每天的营业额却变少了

所以其实对于咖啡师来说就更累了是的就是他的每一杯萃取他都要做呀这个动作要做三百多次四百多次但是他的营业额可能还是没有达到总部对他每个门店要求的那个营业额而且我还想到另外一个就是除了咖啡糖浆化之外 Manor 这几年还做特别多的联名嘛

有一些很火的联名其实就属于会报单的那种我看每次咖啡室在联名的时候都忙得够呛是的做联名我自己评价这是一个饮鸩止渴的东西因为一开始这个打法很好会让 manor 逼格增高但他现在连什么宝石节什么都联名就觉得很可笑什么内衣也联名车也联名香薰也联名你会觉得你在干什么万物皆可联名就万物皆可联名你到底珍不珍惜你的品牌形象你到底在不在乎你做的每一杯好咖啡

他们联名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出杯量对还是为了提升单店对为了提升单店的营业额他们做的这个举动我觉得其实是非常破坏他们品牌力的但是 Manner 要交的是考卷他要交的是五年回购如果我错了我要走如果我错了我只能拿钱拿很少的钱离场

当然是不可能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一个情况所以他们现在的玩法非常的疯狂你会发现他们对于咖啡师基本上就是毫不尊重咖啡师然后对咖啡师的态度他们给咖啡师排班的时间肯定是过劳的违反劳动法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之前对咖啡师那么尊重现在把咖啡师当牛马其实也就是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拓电速度慢下来了他们单店的营业额下去了他们想要提高每杯咖啡的单价的努力在因为万步环境导致的失败

他们现在只能做到的事情就是我疯狂的联名我每天提高我的出备量我让我的报表好看我让我的经理人好看我足以去上市敲钟而不会被各种原因触发他的条款我之前说就是为什么 5000 块的工资在上海这些很骄傲的咖啡师他们愿意接受这个工资继续在这里打工

是因为他们见过 Manor 好的时候对咖啡师有多尊重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应该会因为他们为了交卷可能会重新恢复因为你有期待还抱着理想主义对因为你见过你期待过他们会觉得说这可能是因为口罩的三年时期公司效益不好我们现在必须要怎么怎么样他们会觉得说我要跟公司一起克服困难

很多人会觉得说你赚 5000 块你税后可能到手 4500 4200 因为你要扣奖金扣绩效你会觉得这个钱你在上海甚至活不下去你凭什么还在坚持因为做咖啡师很多人是很理想化的所以当理想破灭的时候他们可能愤怒也比常人要来的更大对他们的情绪是非常大的因为他认为他不是一个敲工章的你知道吗他跟瑞幸的那些操作师不一样他是咖啡师他懂咖啡

他会觉得他的尊严完全就是被过长的工作时间过多的排班还有就是只有惩罚没有激励的这样的一个绩效方式把他们尊严和自信都摧毁掉了也是为什么他们跟顾客的争吵会这么的夸张是因为他们都是压抑很久是的这几个顾客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我是很唏嘘因为我跟很多 Mannan 的咖啡前咖啡师现的咖啡师是有一些交流的我自己很喜欢这个品牌之前我现在观察就是从去年到今年很多咖啡师的待遇变得非常的差以前他们是可以跟我聊天开玩笑的

到今年他们很少基本上就是低头做咖啡不会多说一句话多说一个字因为他们很累很痛苦对我自己也有个体会就是我其实上周吧有一次就是在一家 Manna 当时那家店是只有一个女生在里面然后其实我在跟她开玩笑我就不描述具体的这个场景了其实我就是开了一句玩笑而且那个玩笑绝对是没有任何负面的意思但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当时可能这个情绪也是特别的压抑心情特别不好

所以他就是本能地觉得我是在催单然后他就一下子态度变得很差我本来想为自己解释两句看他一脸怒气我也不敢解释我就觉得他们现在就属于一个草木皆兵的这种阶段他们不是说接到一个投诉要发多少钱然后三张投诉直接开除吗你会很痛苦你在这种时光下你会

很紧张很痛苦因为你每天的工作时间太长休息时间太短然后你不停的被顾客催淡你一定会崩溃的听上去怎么这么像拼多多呀拼多多的薪资代比他们好太多了

那是这个确实为什么拼多多没有爆出这种当然拼多多也有很多负面新闻拼多多不会面对一线的顾客的他们有一个网线隔着对啊而且拼多多好多人就是在那边知道自己就是在拿着几年的命在换钱嘛就赚几年前就走了我们的 Manon Cafe 现在已经是咖啡室的血汗工厂了

但是还有那么多人坚持没有离开当然是因为现在情况不好可能找不到下一份工有可能是他们觉得 Manna 挺过这段时间他们会重新给他们的咖啡师伙伴们分享很好的这样的一个代表不知道这一天会不会到来啊就是感觉它有好多个前提条件要么就是外部环境变好要么就是你投资人良心发现我觉得不太可能

好像那只能让管理层让点力了让点力给可怜的咖啡师吧把每年的净利润分一部分给咖啡师发点奖金吧是的希望这一次闹得这么大的这个社会舆论事件也可以引起他们一些内部的反思跟改变吧其实很难

对啊我也在想这个事因为就是这个资本我感觉类似的故事其实屡见不鲜只不过现在因为 Manor 就是一个以前那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然后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格外引人唏嘘

但是事实上很多行业当资本进来了之后包括上市了之后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会导致很多动作变形我之前听创始人开过一个玩笑他不是本人讲的听人转述他说我开 Manner 的门店就喜欢贴着星巴克开因为我想教星巴克怎么在中国做咖啡

他觉得 Manor 就是中国的优衣库咖啡的优衣库把所有的大牌打到没有还手之力他觉得这才是自己对于中国咖啡的期望他自己也说因为中国云南咖啡豆太好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他也希望中国云南咖啡豆走向世界这个其实是一个有很大愿景的一个咖啡的创业故事

我想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觉得很唏嘘因为他曾经做到过就可能 100 个消费者有 99 个觉得 Manor 这个咖啡是真的很好我在听你在讲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马克思的那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我之前有一个很好的学妹她去 Manor 面试管培生她说她群面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 20 年之后中国的人均消耗的这个杯量是咖啡的杯量大还是奶茶的杯量大为什么他们这些问题问的都是什么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些名校毕业生因为他们有一个东西叫做咖啡愿景创始人说要把中国精品咖啡做得像卖豆浆一样豆浆 15 块我们的咖啡就 15 块豆浆 20 块我们的咖啡就要卖 20 块

我之前跟创始人讨论过为什么是 15 块为什么不是 20 为什么不是 25 你们两个可以猜一下为什么猜一下他的答案是对标了豆浆但豆浆要更便宜吧当时永和应该是 8 块或者 10 块对标了两就相当于两杯豆浆的价格也许是星巴克的一半因为那个时候星巴克就大概 30 多一杯创始人说他考虑到了通货膨胀率

因为他其实是可以卖 8 块一杯 10 块一杯但他觉得通货膨胀会因为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好通货膨胀可能会越来越那个所以他保留的空间就是 15 块他其实是以当时豆浆的 8 块一杯作为一个基础的底价然后再叠加了他对通胀率的期待值的理解然后就定了一个 15 块钱的价他不在乎星巴克卖 30 块其实他卖 8 块钱他自己说他卖 8 块钱也能赚钱

这也太牛了你牛奶再加上咖啡这愿景是挺牛的 Manner 非常牛逼的事情他经常跟一个铺子谈着谈着他说你切三平米给我卖咖啡吧我只要一个窗口只要能站得下一个咖啡师放得下磨豆机放得下咖啡机我这个地方就能开业我记得 Manner 当时第二家店吧应该是第二家店就是在离南洋路不远的奉贤路嘛是的其实他也是切了三平米出来也是开在另外一家店里

这是创神的愿景他希望上海的大爷去买菜的路上带一个杯子在他那打了咖啡买完菜回去聊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好像前段时间我忘了是哪家咖啡连锁店开始跟练家这样的

连锁的这种就是 manor 呀就是 manor 本 man 对他们的选址逻辑是非常清晰的都是一群大聪明在玩咖啡没有笨的但还是还是输了终究还是输了赢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还是输了输在了不尊重人不尊重员工对啊输在了打工人的情绪上嗯

我觉得用一句话来总结我觉得就像那个小熊微博的最后一段我看你说说如果我做行业报道会把 Manor 描述成一个曾经理想主义者沦为阿修罗的创业故事我觉得这么一句话总结来说还挺贴切的

听了 Manor 的故事我其实觉得也蛮唏嘘的尤其是整个理想主义者沦为阿修罗的这样一个故事在现在的短视频的时代他所有的八卦的传递更加鲜活然后扩张也是更加指数级的迅速的扩张然后结合现在当下经济的下行环境啊裁员的危机啊就业压力等等

就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打工人的这个情绪表达出口成为了现在无论是短视频也好还是咱们看的很多剧啊短剧啊文字博主啊等等这种不同的媒介形式都屡试不爽的一个一个时代性的题材吧今天聊的过程当中我也一直

脑子里面冒出很多这种娱乐作品里面关于打工人的一些塑造比如说像周宇桐他演打工人就把那种微妙的疲惫然后又还要保持这种专业性刻画的非常好然后再比如说像《装箱启示录》里面一开始最出圈的桥段也是律师被这个老 B 等老板去各种 POA 那种职场窒息感对在这里诚恳建议各位编剧老师抓住这个打工人窒息赛道的红利

能够在这个赛道上为我们带来更多好的作品我个人希望这个红利期不要持续太久打工人不想再窒息了好吧好吧今天感谢小熊给我们带来的专业分享让我们娱乐吃瓜也能吃到了很多商业故事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吧拜拜吧希望小熊下次再来做客娱乐商业评论拜拜好的拜拜

我们是娱乐商业评论关注娱乐与商业的交叉点愿景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两位主播都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因此能从商业视角专业剖析娱乐行业除了播客我们的微信号是 EBRFANS 欢迎加入我们满是娱乐业内人士的听友群一起交流我们的小红书和 B 站账号都叫娱乐商业评论有更多播客里没有的图文和视频内容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