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7 如果把正午阳光写成哈佛商学院案例

37 如果把正午阳光写成哈佛商学院案例

2024/7/30
logo of podcast 娱乐商业评论

娱乐商业评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小乐
小鱼
Topics
小鱼:我们分析了正午阳光这家中国影视剧行业的头部制片公司,梳理了其发展时间线,拆解了其核心竞争力,也分析了它正在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它未来应当何去何从。正午阳光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前的山影时期铁三角的形成,2011-2016年的独立运作时期,以及2016年至今与华人文化深度结合的时期。 正午阳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侯鸿亮老板的战略定力、张弛有度和聚焦能力;在IP影视化开发方面的长时间积累和独到经验,包括与原著作者的合作;很早就开始在现实和历史政治题材赛道进行积累;团队磨合成熟,工业化程度高,注重细节处理。 然而,正午阳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优质导演人才的传承和储备问题;其擅长的现实和历史政治题材赛道竞争日益白热化;影视剧圈整体产量和利润下降,用户注意力被分散。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正午阳光可以尝试:开放心态,吸纳更多年轻和女性创作者;在内容题材上更主动拥抱市场,尝试新的赛道,例如电影和短剧。 小乐:我们探讨了正午阳光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它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午阳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老板侯鸿亮具有战略定力,能够平衡资本和内容创作的关系;在IP影视化开发方面有长时间的积累,擅长选择优质IP并进行改编,并积极与原著作者合作;很早就开始在现实和历史政治题材的赛道进行积累,这使其在影视寒冬后受益;团队磨合成熟,工业化程度高,注重细节处理,保证作品质量。 正午阳光面临的挑战包括:优质导演人才的传承和储备问题;其擅长的现实和历史政治题材赛道竞争白热化;影视剧圈产量和利润逐年吃紧,用户注意力被短剧、短视频、游戏、直播等分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正午阳光可以尝试:打破闭环,吸纳更多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女性创作者;在内容题材上更主动拥抱市场,尝试新的赛道,例如电影和短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里是娱乐商业评论我是小鱼我是小乐一上来要先跟大家抱个歉各位听众朋友们久等了请大家原谅两位打工人主播最近实在是工作繁忙然后接下来我们俩就接连生病感冒就花了很多时间然后也是在想要去准备好比较 solid 的节目内容但是好消息是

今天是我们哈佛商学院案例系列的第三期因为前两期我们是分别聊了长视频平台和电视台的杰出代表就是芒果台嘛 aka 湖南广电在第二期讲了内娱偶像赛道头部上市公司月华娱乐本期节目我们就打算来聊一聊在内娱的头部影视剧制作公司当中主打内容质量好爆款几率高的正午阳光这个公司了

这里我先立下一个 flag 如果这期播的好我就请我的人脉帮忙转给正午的猴红亮老板听一听为了 EBR 我要勇敢一次其实讲到内娱的头部影视公司其实不得不让我想起 2018 年在国家几个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当时爱优腾三个大的城市品平台

曾经和 6 家影视公司一起发布联合声明来呼吁行业抵制艺人的天价骗筹还有偷逃税啊阴阳合同这些违法行为当时这 6 家公司分别是正午阳光华策柠檬词文要客和心力大家其实可以想一想啊能参与署名这个行业领导者联合声明的公司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说明他们在行业里面的头部地位和影响力的

那我们业内也会把这六家影视公司称为所谓的六大当然就是现在可能有些人已经退后然后又有新的公司加入但是不管怎样在这几大的头部影视公司当中呢正午阳光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存在

所以本期节目我们会把正午阳光写成哈佛商学院案例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加了解中国顶尖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它的公司发展来龙去脉也能更加理解中国电视剧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是的也许大家前几年啊也听说过坊间流传的这么一句话叫做正午出品必属精品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叫做山影出品必属精品那这里的山影呢说的就是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山影和正午阳光之间的关系就像很多人也并不是很清楚正午阳光和李瑞刚的华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说呢就是山影它孕育出了正武阳光这颗中国影视剧行业的明珠而在华人文化的资源加持之下正武阳光得以走上了更加工业化资本化的运作正如我们每一期哈佛商学院系列都会有一个这个 key question 关键问题一样啊

就希望大家在听我们这期节目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带着问题来思考那这个问题就是正午阳光到底是怎么样从无到有地走出来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呢如果你是正午阳光的掌门人也就是著名的制片人侯洪亮先生见语了 见语了

你现在面临着这个一代导演和二代导演之间的交接是否要拓展新的业务条件等等的各种挑战和抉择你又应该何去何从呢那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们一起来打开正午阳光这个案例吧

好那本期内容呢我们会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呢我们会为大家梳理正午这个公司发展的时间线那大家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正午和山影和华人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变迁以及猴轰亮是如何组建他的核心团队一起大家打怪升级的那第二部分呢我们会为大家拆解正午阳光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正午阳光能够产出这么多爆款

第三部分我们会来一起探讨正午当下面临的挑战带入自己是猴红亮大大本人然后来为正午的未来的发展建议宪策那我们就速速开启这个第一部分的时间线梳理吧其实可以说正午阳光这个公司的发展脉络也可以用三个阶段来概括

就是我现在芒果味非常足第一阶段呢就是在 2011 年之前就是那个时候也是正午阳光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呢侯洪亮孔生导演李雪导演李雪摄像这三个人就已经组成了所谓的铁三角奠定了未来正午阳光内容创作人才的这个基础然后第二阶段呢就是 11 年到 16 年这段时间

这段伟大的时期我愿称之为出山影记来 echo 一下这个出埃及记这段时间是正午一边脱胎于山影的体系开始独立运作然后另外一方面又依然在山影资源的扶持之下产出了不少精品的时期很多这个正午最有代表性的神作就是那段时间出来的

那第三阶段呢就是 2016 年至今然后在 2016 年左右呢正午和山影终于进行了切割同时转身和华人文化这个资本深入结合那在这个资本的加持下呢其实正午也是比较安然的度过了这个影视寒冬但是目前走到现在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嗯

那我们先来打开看一看第一阶段也就是 2011 年正午阳光正式成立之前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吧现在呢正午阳光的大老板侯洪亮他其实本人当年是山影集团的摄像出身他在 23 岁的时候也就是 1996 年啊时代非常久远人家非常资深的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进入了山影开始做电视剧了当时他在一部叫做民警陈广泉我天哪天哪这个字

对一个南方人来说有点挑战分不清前后鼻音啊他在这部电视剧里面呢去担任摄像兼制片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影视作品的创作而且很巧的是这部戏当时的导演就是孔生导演其实后面我们也会更多展开侯洪亮跟孔生之间的合作那一年的孔生导演是 36 岁

所以从 96 年所以他们差 13 岁对所以从 96 年的时候呢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那个时候孔生到山营已经三年了侯洪亮呢可以说是孔生的徒弟啊跟着孔生去学摄像然后后来又转型成为了职业的制片人

然后 06 年的时候呢 33 岁的侯洪亮终于做到了《闯关东》的执行制片而孔生呢是这个剧的 B 组导演再之后孔生导了一系列到现在看来都非常经典的作品比如说像《生死线》《温州一家人》《温州一家人》前阵子还在微博上小火了一把

其实都是跟制片人侯洪亮合作的可以说当年从《闯关东》这部剧开始就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创作班子人称铁三角那这个铁三角呢其中一个是作为制片的侯洪亮另一个是作为导演的孔生还有一个是作为摄像的李雪

所以在 2011 年正午阳光正式成立之前这个铁三角就已经相识相知并且默契地配合了很多年了而这个过程其实也让我想到以前我们的节目里面聊过米哈游的这一些年的历史其实米哈游在做出原神之前他的这个

核心的班子也是已经经历了崩坏一和崩坏二的韬光养晦时期所以这么看来呢一个伟大的内容公司它在成功之前其实都是需要一个比较稳定成熟的班底并且需要经历多年的共同创作才能打磨出一个班子和它的这个流程以及配合吧确实是这样的

所以其实这个铁三角他们相知相识默契配合了这么多年之后这个时间线其实就来到了 2011 年这一年啊这一年就是我们说的这个出山影记的这个元年这一年呢就是先是孔生和李雪先下定决心离开山影的

他们在 11 年的 8 月份创立了东洋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大家注意啊这里并不是只有他们俩自己出走啊其实他们走也带走了他们在山影这么多年来培养和积累的这个新生代的导演还有摄像团队摄影团队

以及美术照明浮画道等等内容创作团队所以他其实是一个打包出走的这样一个状态然后那个时候铁三角里面负责制片的侯洪亮呢是变成了他们三个人之中唯一一个还留在山营的人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山营的总经理了当大官了可能走的这个机会成本会比较高

在他们独立出去之后那在侯洪亮和孔生李雪三个人的共同主导之下呢正午阳光这公司当时虽然已经是自立门户了但其实所有的作品都是和山影共同出品的相当于山影下面一个独立的工作室吧这种概念

大家非常喜欢的温州一家人包括父母爱情真的是神作我看了好几遍这种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所以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内容生产方式和之前没有特别本质的区别一直直到 2014 年这一年就是山影准备上市了但是在上市前夕侯鸿亮主动提交了辞呈带着自己手下积累的策划宣发艺人经济商务等等大家可以看到

看到他会更偏向是商业向的团队而孔生李雪他们更偏内容创作型团队那这俩就一拍即合然后侯鸿良带这个商业向的团队一起正式加盟了正午阳光直到 2014 年这个时候就是正午阳光才正式转型成一个独立的影视制作公司

那从 14 年到 16 年这两三年时间其实正午和山影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的亲密的就是没有做特别亲戚的切割然后这两年之中大家一起做出了很多就是经典之作吧到现在都有很多常委的观看比如说像 14 年的战长沙北平无战士 15 年的伪装者和狼牙榜 16 年的欢乐颂当然就是这里的核心主创其实都完全是正午阳光了就是山影只是一个挂名出品啊

但是我这里就是特别想插一句其实当年鼓励我下定决心从这个咨询行业转型成为文娱行业的这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就是正午的这些经典作品就我其实从 14 年到 18 年尤其是那两年在美国上学的时候看了大量的这个内娱的剧综作品正午在这段时间有一系列佳作其实给了我特别大的精神鼓舞

比如说战场杀我可能看了快十遍台词都快会背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影视行业的进步所以自己也就很想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的参与者这样才去正式转型进到这个行业来的原来正午阳光在你的职业选择中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 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是的第二阶段呢这些成功的作品其实也确实是帮正午阳光打下了他的江山并且让业界啊看到了正午阳光的内容制作能力自然也就吸引了资本的眼光有了新的实力以及更雄厚的金主之后正午和山影的关系慢慢的就开始走向疏离了我感觉这就是一个很经典的隔酒必分分酒必合的故事是的是的

然后第三阶段的分界线是 16 年的 1 月那一个月里面正午阳光获得了来自李瑞刚的华人文化基金的 A 轮投资华人文化是拿了他 25%的股份成了第一大股东而侯鸿亮是以 23.5%的股份位居第二这个股比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是华人文化 50%侯鸿亮 15%

孔生 12% 李雪 9%左右啊可见华人文化后面是有逐步加码投资而当初的这铁三角他们三个人的个人的股份也被相应的稀释了然后拿到了投资之后呢郑武分别和一些演员也就是刘涛 靖东 还有王凯去成立了三家公司当时的想法应该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资本的布局来绑定艺人的利益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然后其实在 14 年侯宏亮从山影词直加入正五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发展艺人经济业务了签了近东王凯刘一军等等这一帮的核心演员但是这一次新成立的这三家子公司并不是去加码艺人经济的而是主要用于作品项目的投资

比如说未来正午的某一个由靖东出演的剧靖东可以通过自己的公司参与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片酬以外的财务回报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是资本运作的其中一部分可见呢就随着华人文化这样的资本入场

正午阳光开始走上了更加复杂的资本运作之路而且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它在内容创作上的精品率说实话是有所下降的那我们这边也举一些例子比如说 16 到 17 年之间它当时主要是靠着《欢乐颂 2》还有《狼牙榜 2》等经典的这个作品的续集也可以说是 IP 作品的续集称着但是这些作品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爆款

直到 18 年他做出了《大江大河》《知否知否》以及 19 年的《都挺好》随后呢到了 20 年又陷入了一段时期的瓶颈期具体的例子就是当时的这个《余欢水》口碑有余但是爆发不足以及《清平月》遭遇了口碑上的危机这一波相对的低潮

一直到了 21 年的《山海情》才得到扭转然后再之后就是 22 年的开端当时也是这个腾讯的一部大报剧但是呢从开端以后到现在 24 年中间这两年多的时间其实已经几乎可以说是再无爆款反而还出了像《相逢世界》这样的拉垮之作这部作品豆瓣是 4 点几分来着 4 点 8 对

因为这一部其实我特别有印象就是跟那个我的前半生几乎是类似的这个卡丝就是雷嘉英啊袁泉什么的然后也是讲的这种就是就是袁泉在里面扮相也跟那个前半生也很像呢就大家当时都觉得这肯定是必爆了结果竟然如此拉垮

对我感觉就是当时第二阶段的这个山影热恋期啊就其实大家如果去捋这个时间线跟每一年作品的话特别明显当时每年都有一到两款大爆剧然后到后面就逐渐变成了可能两三年才会出一款相对比较口碑比较好或者比较爆的剧吧

所以可以说如今的正午它的平均内容质量确实是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的但是呢同时它的内容产量跟产能确实也有明显的提升啊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呢就是它有了更多的二代导演通过跟一代导演去搭班也就是一个类似于学徒制的形式那这帮二代导演也逐渐地走到了大众的面前对其实讲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展开聊聊了就是当

当年吧就是正午为什么有这么强劲的内容创作能力其实在过去的将近 10 年的这个时间里面他究竟是为什么能够持续输出爆款虽然后面输出爆款的频率有点下降啊但是依然是能够输出爆款的那又是什么原因去导致了他近年来这个金品率的下滑呢也有很多人问说正午是不是不行了

首先我自己想说的第一个正午阳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老板真的不是我们为了想请侯鸿良老板听我这期节目而表扬他是我们真的觉得老板本人他是有战略定力的而且就是张弛有度懂得聚焦业务的重点

其实就我们直接或者是侧面接触过的这个内于很多影视制作公司而言大部分公司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老板就决定了所有的一切所有的资源都来自于他所有的权利也集中于他但是猴红恋老板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

内容创作型的老板最可贵的是他在懂内容的同事也很懂商业而且我听说他是会势必攻心的去读剧本去做内容的修改是非常深入一线的同时他又能够懂得去平衡资本和内容创作的关系

就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 17 年也是侯鸿亮本人去主动壮士断臂解散了他的艺人经纪业务前面小乐说的就是正午在华人文化入股之后不是跟这个刘涛 靖东 王凯他们三个成立了三个子公司嘛然后也是在那一年都宣布官庭收拢那整个公司再度回归深耕这个内容创作其实要知道在 17 年那个时间点啊其实那一年开年大剧这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了嘛

然后剧里面就是嘉行的各种这个刷脸的艺人里面就是杨幂带了迪丽热巴张冰冰高伟光一系列的嘉行的艺人参演那这部报剧是一边拉高了嘉行这公司的市值然后也给嘉行捧出了继杨幂之后的第二颗摇钱树迪丽热巴

这个操作其实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影视公司在争相效仿的拍戏也就是为了捧自家的艺人但是其实正午却在那个时间点就选择退出了艺人经纪业务其实我猜侯鸿亮也是看到了艺人经纪业务和影视制作的主业之间是存在天然矛盾的就一方面影视制作它是需要压缩片酬和成本的

另外一方面艺人经济却还是需要获利这种阳光其实在它众多的成功因素之中其中有一个就是它在成本控制上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对演员片酬是有非常严格的底线和原则他们是要求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出演员片酬的控制标准之前他们是严控这个片酬不能超过整部剧的 50%所以就是可以避免制作成本被压缩去影响我们的出品质量

其实我们看到就是在好莱坞就严格规定了艺人经纪公司和制片公司要完全分开的制度彼此之间不能有任何的利益纠葛那这也是为了保护艺人利益然后也是为了保护创作的独立性当然 17 年这个时间点对于正午而言本身就是二代导演开始逐渐接班接一代导演的班然后尝试独挑大梁的一个关键时期

所以为了确保核心的内容创作团队顺利交班在选角和创作上尽量少受资本利益的捆绑我觉得和洪亮老板这个决策在如今回头看来都还是非常经典的文娱行业的商业案例了我觉得确实是尤其在别人都红红火火的时候自己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在当时那个时点有一点是逆潮流而行我觉得是挺不容易的是需要勇气的

其次呢 正午在 IP 的影视化开发上有长时间的独到积累啊他们非常懂得怎么去选援助并且也很懂得影视化的开发和改编更加懂得举证式的去开发优秀作者的作品其实呢 正午一直在坚持做 IP 的影视化开发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电视剧作品《欢乐颂》《都挺好》《大江大河》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原创的剧本

它的原著都是来自于一些优质小说作者的作品而且这些原著本身它们就有比较深刻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可塑性并且它们还拿过各种各样的文学奖项所以正午在拿到这些 IP 的同时也会尽量的去让原著的作者也参与到影视化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以前的节目中也聊过这一点对于很多电视剧的质量的保证是非常重要的

像我们刚刚提到这几部他们都是由原著作者来参与了编剧的过程我自己印象很深刻的是 2012 年的这个爆款开端他也请了原著作者来参与编剧并且原著作者在一个采访中他还很动情地描述过他说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影视化的改编正午的编剧团队非常专业非常耐心地从头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去取舍原著里面的内容啊

然后如何去还原人物的精髓并且同时还要去平衡观众的审美以及怎么去精细化的处理细节等等所以从这个采访中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咱们的这个正午阳光他们是有非常不急不躁的文火功夫这一点也非常有助于正午对于优质作品进行矩阵式的开发来赋能这些援助的作者来创作更容易被影视化的小说作品所以它也是有很强的可持续性的

比如说像这个欢乐颂的作者阿奈她同时也是都挺好的作者可以看到就是你以前开发出来的这种比较好的比较有潜力的作者之后也可以继续为你进行影视剧本的创作嘛她来了请闭眼的作者丁默同时也是如果蜗牛有爱情的作者那这一些积累呢都给了正午的 IP 影视化开发的 pipeline 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保障嗯

当然其实这一点我感觉更多的是昨日的一个成功因素然后现在可能并不是这样了就是我们后面待会会继续详细的说一下除了刚才讲的两点之外我觉得第三点最核心的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正午它其实很早很早就开始在这个现实题材和历史政治的这种偏正剧的这个赛道上进行积累了

当大家还在一窝蜂的拍古偶仙侠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去专注在这两个题材上然后一直在这两个题材上去积累其实从刚才我们在捋时间线和作品清单的过程中大家其实不难看出政务就是从 day1 开始就很喜欢选择这种非常接地气的社会议题或者是那种比较宏大的历史政治的或者是权谋的题材

而不是什么火拍什么国欧火就拍国欧仙侠火就去拍仙侠我觉得也许可能是因为核心主创本身就是从体制内的影视公司出身就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追逐热点有一点点略显清高有一些这种题材上的坚持

其实反倒就是你说巧不巧就压中了影视寒冬之后国家对于影视行业这个主流题材的倡导我觉得是的因为现在放在当下这个时间大家可能觉得他们拍的这些其实是现在的风口对但是当年不是是的所以这个真的叫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讲到这里我觉得怎么又感觉和米哈游的成长路径够明了呢

他们俩都是早年就选择了自己专注的赛道去长久的磨合一支团队包括像米哈游赛当时二次元还是一个非常窄的非常垂累的一个赛道在当年二次元还仍然打的时候对然后就开始坚定的去投入结果你说好巧不巧对吧现在就给他做出来了在时间的浇灌下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所以伟大的内容公司都是有相似之处的嗯

确实我个人非常有感触的一点是正武他们非常擅长小人物的塑造跟群像的塑造就我个人其实是很喜欢看群像剧的其实仔细想想呢正武的作品通常是以小人物的平民视角作为一个切入点无论是像《大江大河》呀《山海情》呀这种讲述宏大时代背景之下的小人物的命运

还是说像《都挺好》《余欢水》这样的以一个比较幽默的视角去刻画当代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而获得观众的强烈共鸣的这种作品同时正武在群像方面的精细化塑造也让主角之外的一个个配角角色都非常活灵活性而且形象也非常完整这些配角也有了丰富的人物群像

使得他们这个剧击中社会情绪的概率也会更高啊整体上大家就会觉得正午的剧是没有这种悬浮的感觉的话题度也会比较高非常有利于剧集在实际播出的时候在群众之中进行一个口碑的传播嗯

最后呢我还想谈一谈的一点是正午的团队磨合的非常成熟并且他们的工业化程度相对也比较高因此能做到在拍电视剧的时候非常精细的细节处理除了就是前面讲的这几个才华横溢的导演之外正午从成立之初啊就是刚小鱼说的他们就是集体出走嘛

所以带出来了一整支经验丰富专业成熟的创作团队而团队和导演之间的默契也通过这么多年的合作完成了非常好的磨合这就让郑武能在浮画道以及制片等工作上做到更加精细严谨和工业化的操作那我这边也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说当年他们拍《山海情》的时候美术是一比一的仿制了全村一期二期三期不同的房子剧里面的餐食都是美术团队自己做甚至自己种的这很离谱还要种地真的很夸张比如说像《父母爱情》里面他们能做到主角家里外面的积窝都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从很干净变到很陈旧到出现了泥巴

所以说当年这个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年代观众们在网络上或者在现实中津津乐道的也正是在剧里去找到看到的这一些真实的小细节并且这些小细节是非常能够体现他们的主创团队的精细化管控的嗯 是的 是的我们刚才就是聊了这么多夸夸的部分啊

夸夸正午阳光的部分但是呢其实我们也提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现在这个正午的爆款率下降的非常明显近几年也可能是出于一些过审的原因排播的原因或者是一些这个问题艺人的原因啊去导致他这几年上的剧啊开始走这个迪士尼的那一套就是靠续作赚钱的思路了比如说大江大河什么一二三四五

欢乐颂 12345 狼牙榜 12 拍 3 其实这些续作呢目前看都是谈不上爆款的甚至有些包括像欢乐颂这种是极为拉垮的就是后续的一波其实我觉得究其本质的原因除了 1920 年开始因为影视寒冬导致行业普遍立项开始变少了之外

正午他自己的一部分核心竞争力也在逐渐的遭遇来自自身的挑战或者是被竞品追赶就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哇哇就如果我们是红红亮本人会有哪些问题让我夜不能寐啊让我们一起点上一只赛博花子赛博花子我们来一起来盘一盘正午目前都遭遇了哪些挑战吧

首先其实我们刚才也有简单带到就是我们觉得侯洪亮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优质的导演人才的传承和储备吧因为我们刚刚讲到他们的一系列最核心的竞争力究其底层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这个以导演为中心的创作团队是非常成熟并且有非常充分的人才储备的

但是呢就是目前的正午阳光正是处在一个二代导演即将要挑大梁但是呢他们又不具备像一代导演那样非常高的精品率的这么一个尴尬的时期毕竟你想想也知道咱们正午阳光也不可能一直靠着孔生李雪张开胄简川和这些人一辈子

孔胜导演都 60 多了吧我猜是啊其实我们以前看那个皮克斯的时候也有类似的问题就是你最开始的公司成立之初的时候这些导演以及核心的制作人才通常是最优秀的因为他们不然也不能把一家公司从无到有的带起来嘛但是就基本上这种以创作人才为中心的公司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接班的问题没事现在延迟退休了可以加到 65 呢

然后正午呢他们目前的二代导演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余欢水和开端的导演孙莫龙然后同时呢我们看到开端的导演组有这个刘红媛啊然后刘红媛呢她是曾经担任了狼牙榜山海情大江大河二我是余欢水等这些热播剧的执行导演

然后另外呢还有个人叫做老蒜他是孔生导演的女婿然后他呢是曾经指导《疯人院》和《云端》等等孙莫龙 刘洪源 老蒜这三位二代导演基本上都是跟着一代导演去搭班学习多年的这个得意门生啊但是目前除了开端之外

二代导演还没有交出能够足够令人感到满意的这个独立指导的作品同时呢说实话如今二代导演们合作的编剧的水平也不如孔生和李雪那个时期啊当年呢跟孔生合作的编剧海燕高满堂白衣聪还有刘和平的业务能力都是业界顶尖的水平并且呢当时还有比如说像北平无战士这种剧本它是花了七年时间去打磨

但是现在你无论说是这个编剧能力也好还是打魔的耐心也好明显的跟当年都是没法比的了所以就是我们私下里也在讨论啊就是怎么样才能打破正武的这个二代魔咒啊就我们觉得可能解法就在于开放两个字吧

因为其实正午就感觉是一个成也必还败也必还的公司就是他其实一直以来都很自闭的你去看他的导演编剧基本上都是用山影时期带过来自己的徒弟甚至像这个女婿嘛自家人这种就是都是小范围闭环生产的

当然一方面就是团队是有更好的默契然后对内容有更强的把控力但是一他没有办法满足这个公司本身要产能增长对吧怎么样说自己的这个生产队的驴能够就是产出足够的这个生产队需要的骨子呢对吧然后第二点你也很难保证自己人就是最好的就像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爸妈一样可以生出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一样对吧

所以我觉得不是说学徒是你带出来的人就一定可以对就不一定是你的最优秀对所以我觉得第一点吧一个是从人才上去出发首先就是去勇于打破这个闭环去吸纳新人以比较开放的心态去多多拥抱年轻人以及女生

女性创作者就是有很多人是诟病这个正午的作品跌位很浓的所以我是觉得他多拥抱年轻人然后去拥抱女性创作者其实是很有助于他们的创作风格的改善其实我们看到正午已经在这个演员的层面开启了很多尝试自从他退出了艺人经济业务之后他选择演员这个自由度是有很大提升所以他也启用了很多年轻甚至有点流量的艺人就比如说像开端里的白金婷和赵金迈然后像这个乔家儿女里面的

白宇 张婉意然后像县委大院里面的张新成等等就是先给他一个作品就是考验 考验期然后完事再给他一个然后让他担当这个主角包括今年可能会播出的一个群像剧小象人家里边就是集合了像范成正 关小彤 王安宇卢小 周杰琼就是都是一些所谓的流量艺人

所以我们其实更希望看到就是除了演员之外正午能够在导演编剧的层面能够多多的沉到一线去选拔新人尤其是特别年轻的这个代表新一代 00 后这个语境的这年轻人以及女性创作者然后能够给正午制作带来更多新时代语境下面年轻一代鲜活的思维模式然后去去除这个爹位和男性凝视

而且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们知道就是选拔导演和编剧的过程真的就是在茫茫海边捡珍珠其实所有的内容创作行业都是一样的你很难通过某个比赛或者某个机制然后体系化的批量的选拔出一堆好苗子培养新人这件事情就是需要成熟的导演和成熟的编剧真的沉到一线去亲自去认识这些年轻的创作者去感知他们的创作潜力

然后再带回来手把手的教学来传承正武的工业化体系和创作技巧除了人才之外我觉得第二点就是从内容题材上去处罚更加主动的开放的拥抱市场包括去依托以以往擅长的题材去延展和探索新的赛道

这条我们看到的正午其实已经在主见尝试了只不过很多都是在制作当中还没有播就比如说像从他们比较擅长的这个历史政治权谋的这个赛道去延伸到更有流行化的然后更有质感的古装甚至古偶就我们看到现在正午的拍摄栏里面有神话剧逍遥游和这个武侠剧雨玲玲然后也定了是杨阳主演嘛

再比如说从他们特别擅长的都市现实主义题材延展到女性成长都市爱情小品最近也闹得比较凶的这个樱桃琥珀这样的这个选角啊等等就是他其实也是类似于像以家人之名的这种作品

其实偶像味就挺足的就我觉得这些都是依托在已经成熟的工业体系上去进行更市场化更流行化的尝试那能够做出爆款的几率也一定会因为题材的流行度而上升就讲真啊我觉得古偶和现偶就是咱们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刚需所以我还真的非常期待未来有一个全新的流行的时髦的正午阳光然后能够好好的整顿偶像剧市场嗯

并且你刚刚讲的时候我也在想啊就除了人才这个点之外正午还存在着什么其他的挑战啊好多事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咱们前面讲到正午他的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因为当别人家都在赶时髦去拍古偶的时候他在坚持拍这种比较现实相偏正剧的这种历史文化相的 IP 嘛但是呢现在说实话就人家也盯上了他的这个赛道所以啊

我认为第二大挑战就是正午一直非常擅长的这种赛道现在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因为自从影视寒冬之后可以看到以艾优腾为首的长视频平台也开始去囤积现实主义历史文化题材相关的文学 IP 了

比如说腾讯今年的开年爆款《繁花》其实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大家讨论《繁花》的时候更多是讨论的王家卫啊胡歌啊但其实它本质上还是一个以 90 年代为背景的也是讲述社会的历史跟文化还有社会变迁的这样一部剧嘛另外呢就是我们之前的那期节目在聊各家片单的时候也提到过腾讯还储备了作家网火的矛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

聚焦了战争中的毁灭与生存的这么一个小说叫《战争与人》另外呢其实也拿了作家熊昭正的这个张居正熊昭正也是矛盾文学奖获奖人嘛另外呢还拿了作家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也是一个矛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

而爱奇艺这边典型代表则是咱们赵姐拍的这个风吹半夏然后这部剧呢它是改编自安奈的小说不得往生而安奈呢就是正午的爆款欢乐送的小说原作者所以这个地方大家细品一下就是他安奈他当年的作品是说实话是由这个

正午阳光来拍出来的嘛但是它现在新的爆款风吹半夏却并非正午出品所以在这个点里面就可以窥见咱们正午的王牌已经被业内去激烈的争夺了而且我说实话我觉得风吹半夏的拍摄风格还蛮正午的

就是感觉他的这套路已经被人学会了已经被人盯上了除了分吹半下之外爱奇艺还拿下了莫言的丰乳肥豚那方人再次受到挑战

还有毛顿文学奖的这个获奖作品北上等等所以可以看到就是目前在这个国家的政策导向之下原本正武非常擅长的赛道也开始挤满了大厂而且正武的 IP 矩阵开发之路自然也受到了市场的巨大的冲击和竞争啊

所以他也不得不转身投靠平台来为 IP 了这也许就是影视行业盘量持续收缩上游的雨静下寡头垄断的一个自然结局吧并且上游的几大平台锁定了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优质 IP 再通过定制的方式去委托影视公司来承置

以正午阳光的一己之力确实也是很难反转这个趋势但是好在呢平台一直都有 pipeline 只不过 IP 的掌控权最后终究已经不完全在自己手中了是的而且最后啊我觉得现在市场的体感就是正午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瓶颈期怎么大家都在进入瓶颈期芒果它也进入了瓶颈期月华也进入了瓶颈期

饼在缩小对其实目前整个影视剧圈的产量和利润都已经被勒得一年比一年紧张了在需求端就是用户的观看时间也一直在被短剧短视频游戏直播等等这种新兴或者是经典的这种娱乐方式所切碎所以其实对于影视剧行业来说即使投不如证我

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很难有增长其实正午现在也很明智了他并不追求上市所以他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相对来说比柠檬药客这样的上市公司会小很多但是从他的投资人华人文化的角度来说其实正午的管理层或者说侯鸿亮本人仍然还是需要交付一些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点的

所以说其实我觉得华人文化在正午的这个投资标的的投后管理当中真的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方了就是至少他进来之后台面上并没有去逼迫公司无需扩张产能或者是非常激进的要求上市退出拿钱走人

而且另外一方面华人文化也支持了侯鸿亮关于收缩艺人经济业务的决定相当于就是已经默认了对正午坚持做精品内容的这个支持态度但是怎么说呢资本逐利的本质依然不变啊既然正午这公司没有办法上市捞钱也没有办法立刻抽走投资就是走人那你这个业务起码得有增量吧所以那我们问题就来了这个正午何来增长呢就基于现在这样的情况

其实这个问题是我们俩纠结了最久的因为说实话正午的业务啊以及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说实话还是挺纯粹的所以我觉得他们这个公司业务相较于很多其他搞得特别复杂的影视公司而言其实他们还是比较简单并且我们自己也在想说怎么样从他的核心竞争力出发然后找到新的增长点嘛

目前呢想下来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电影还有一个是短剧核心其实还是让他们去利用自己原有的核心能力去尝试新的领域吧然后先说说电影电影其实他们现在已经在做了目前呢正午阳光正在拍他们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叫《德贤谨智》一个大饼

我天哪从来没见过这么豪华的配置是的让我来介绍一下首先他的编剧是长津湖的编剧蓝小龙哎呀绝了他的导演是他们的王牌导演孔生以前拍过了不过他以前没有拍过电影

对没拍过电影但是他拍过战场杀电视剧然后演员呢就厉害了目前比较确定的应该是肖战跟彭玉昌然后其他的演员说实话我不是非常确定因为我在网上搜到过 N 个版本所以经常会溜冰的对所以就只能说是肖战跟彭玉昌是比较确定的所以他是一个双男主吗还是就是应该是肖战大男主是吗目前根据网上的消息说是肖战大男主所以彭玉昌是作品

对据说他这个剧本来最早是群像但是现在改成了大男主你评评评评

讲的话小心一点不要播出来最后是情象这个 disclaimer 一下我也是网上搜到的所以他讲的是什么他讲的是对他讲的就是 1943 年的时候在宜昌发生了恶西会战的一个关键战役叫做石牌保卫战然后所以这部剧呢就是以这个战役为背景刻画了一群在国破家亡背景之下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小人物

所以其实也能看出来就这里面两个关键词嘛一个是主旋律然后另外一个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其实也一直都是政务比较擅长的路线那确实而且也是你看编剧蓝小龙和孔生就还蛮擅长搞这种民国时期的战争和小人物的哎呀

因为战场杀算是我最爱的电视剧了所以我还是很期待这部电影的我一定会去看的对是啊所以你想就着这个题材而言其实他们已经祭出了自己最好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配置可以看得出郑武对于这次电影的尝试是非常认真的就像刚刚说的虽然这是孔胜第一次导电影吧

但是我们也希望正午的这一次尝试能够成功因为其实好多内容制作公司影视也好游戏也好基本上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走出来的所以如果这一次尝试能够成功的话也能够为正午之后拍更多的电影去开一个好头我感觉这方面其实说实话没什么捷径可以走啊无非就是一部部电影就像当年一部部剧一样去好好拍然后把这些电视剧导演拍电影的能力稳扎稳打地去培养

但说实话我其实觉得他们这场是风险蛮大的因为这个圈子里面就是电影圈和电视剧圈我觉得除了演员之外吧导演层面电视剧圈和电影圈真的是完全两个圈是的确实是就电影圈就比较高贵一些了都不是一个圈的然后再加上就是你拍长了这种比较长体量的电视连续剧之后你如何在两个小时之内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啊

包括运镜啊各种镜头的美学要求会比电视剧更高一些所以很难讲所以他只能派出他最精锐的恐声先去尝试如果你觉得去电影都风险大的话那我接下来讲的第二个是短剧完了呀你想电影你还是要在两个小时里讲故事短剧现在可是要在两分钟里讲对我觉得短剧电视剧电影真的是完全三个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的东西可能也就只有演员就是三不好可以稍微串一串是的为什么会说短剧呢主要还是因为就咱们这个影视这个圈子里面现在说实话短剧是唯一一个大家都看得到的风口嘛一方面呢就是短剧在过去这一年里面增长的真的很快我们前两天还看到一篇文章就说据说字节旗下的这个短剧产品叫红果短剧目前已经突破了 2000 万的日活

你想现在还有什么互联网产品在别的互联网参与的很多领域都已经延期稀古的情况之下还能达到这么快的增长并且呢就是据说这个红果短剧它的目标是年底达到一个亿的日活吧虽然能不能做到令说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字节对于这方面是非常看好的

然后另外一方面呢短距市场其实确实现在已经很卷了付费短距的用户增长已经触顶所以现在各家大厂已经在竞争免费短距的市场了在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短距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还在增长然后各大公司还在重金投入的市场所以呢就感觉正午作为行业领头羊不参与其中似乎说不过去但其实除了正午之外其他那几家感觉也都好像安宾不动

好像没有听说可能还是跨行跨得太远了我在 YY 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也在想就是哪怕说郑武真的要去参与的话估计他的短剧的编剧导演还有甚至演员的班底跟电视剧应该都不是同一拨人因为这个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他们有在思考要去做的话可以考虑让原有的这些电视剧导演们继续专注于他们目前在拍的电视剧然后可以做一些电影上的尝试但是如果要去做短剧就应该是完全配置一个新的短剧的班底去尝试捕捉这个风口吧因为他们其实现在电视剧的 pipeline 也挺好的所以原班人马估计也没有这个时间跟精力出来做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东西

是的我觉得除了这两个可能会带来增长点的东西之外他最核心的业务就是拍电视剧这件事情可能在未来两三年都没有特别多增长的因为他二代导演独立需要时间然后他们去开发培养新人也需要时间

但是我相信当他度过了这两到三年可能也许更长三到五年的这个瓶颈期之后他有了新人有了新的这个时髦的面相之后他在电视剧的这一块还是能做出新的增长只不过不是现在嗯

好吧听到这里如果听众朋友你是猴猴亮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我们就很期待大家能够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对正午破局这个瓶颈期有什么见解或者是你对正午接下来的几个饼啊作何期待

其实过去这十年我们能够见证像郑武这样中国最优秀的影视剧公司的成长其实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观众都觉得非常的荣幸也非常的欣慰当然我们更加期待未来能够看到一个全新的年轻的既有批判的尖锐又有这种温情柔软一面的郑武能够为我们华语影视剧观众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故事好那今天就感谢大家收听我们的节目了我们下期再见了拜拜了

拜拜

我们是娱乐商业评论关注娱乐与商业的交叉点愿景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两位主播都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因此能从商业视角专业剖析娱乐行业除了播客我们的微信号是 EBRFANS 欢迎加入我们满是娱乐业内人士的听友群一起交流我们的小红书和 B 站账号都叫娱乐商业评论有更多播客里没有的图文和视频内容

请在以上平台多多关注我们的账号并与我们互动或是在小宇宙 show notes 和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最下方为我们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