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这是一档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的生活我是雨白今天这期节目与其说是一场对谈不如说是我和嘉宾就着一个问题开始的一场思维实验那这场思维实验的起点其实很简单来自我和之前的嘉宾志伟老师的一次聊天
他和我说啊他前一天参加了高中的校友会主题是 AI 与未来我一听就乐了哇塞这高中校友会太高端了都开始聊 AI 了但接下来他说的一个话题让我瞬间认真了他说啊那一天有一场圆桌论坛在讨论 AI 时代会不会出现艺人独角兽公司他觉得非常有启发而这个问题是汪天凡抛出来的
一个好问题的力量在于,它不要求你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能够带你走进很多从未探索过的方向。我听完当下就想,这个问题我得找汪天凡好好聊一聊,于是在第二天就有了这一期节目。汪天凡是谁呢?他是 BAI 资本的合伙人,长期在一线看 AI 项目,他自己也下场尝试各种 AI 工具和工作流。
他的表达非常精准说话密度高得像是在写 prompt 我们的这次对谈几乎没有任何废话信息量很大从艺人独角兽的设想出发我们一起打开了好几个值得慢慢思考的问题比如如果未来真的会有艺人独角兽公司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我能行吗
如果未来出现了大量的艺人公司那管理学是不是不存在了未来的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是不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上技术变革消灭了一些工作又带来了一些新工作那这次 AI 技术革命也会如此吗还是说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会永久性的消失呢面对 AI 我们这些普通人究竟可以从哪里开始行动呢
这不是一场讲座我们不轻易下任何的论断只是想邀请你一起来进行一场思维上的探险如果你也刚好在好奇这些问题或许这一期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线索希望你会喜欢
我是前两天跟这位老师吃饭然后他就说你们再前一天是高中校友会主题是 AI 和未来然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一个高中校友会的主题是 AI 他就说你们聊到一个话题就是现在在 AI 时代我们已经能看到你可能之前不是学计算机的但是你自己可以做一个 APP
现在已经开始有这种艺人公司了那未来会不会有艺人独角兽呢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就很值得聊我们那天那个 panel 上面重点的问题是说 AI 时代艺人独角兽是否会发生且如果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如果发生了在哪个领域发生我们现场五个嘉宾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
所以就是如果简而言之的话大部分的嘉宾认为两到三年就会发生并且他们点出了几个领域我今天记得的一个是做软件 SaaS 的领域就是说一个人开发一个 SaaS 软件做到一定规模然后一个嘉宾是说 KOL 的领域小宇做个 CEOKiss 说他觉得在 KOL 里面会诞生一个 KOL 他的关注量和他的收入量其实达到非常大的一个水平但是他只需要
一个人他只需要一个人然后一个人来 manage 比如说自己的内容宣发活动对吧最近不是周鸿祎说要开到整个市场部搞一个一个人的发布会吗是另外还有一个嘉宾讲的是电商或者零售场景这个呢是他们做的一个判断
我为什么会起这个话题肯定这个词不是我们发生的因为艺人独角兽这个叫做 One Man Unicorn 这个是硅谷最近在聊的事情包括 Sam Altman 或者在红杉的内部的会议上其实提到过这个事情我的灵感是因为我最近建了两家公司而给我很大的启发
一家呢就是他是一对夫妻党男生是做了 20 年电商经验女生是也是 20 年电商经验你可以想到的中国最牛的电商公司他们是最早的一批产品经理和平台的负责人然后他们两个人一对夫妻现在能够一年卖到可能小 1000 万美金的体量的货在亚马逊和 TikTok 上面 100 个 SKU 啊
然后两个人老婆还在带孩子他们目标是明年可能不会加全职但是会加三个兼职做到一亿美金的销售额他全部用 AI 全部用 AI 就是包括开品选品然后这个营销营销里面比如说找 KOL 订物流全部都用 AI 只是唯一的你猜猜他最不规模化的事情是什么
很难想象因为它会涉及到一些供应链它不是一个只在美国卖中国人没有在美国卖的货而赚信息差的钱它更多会自己开发一些品所以它还是需要跟上游的厂去合作的
就是还要跟这些厂喝酒对我刚才想到了可能是你还得给现实中的人喝酒饭局因为他们还没有自己的 AI agent 对如果我随便说就是如果两个人卖一亿美金的货它毛利 20%2000 万美金运营的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其实就相当于它 2000 万美金的利润那市场如果给夸张的估值你乘以 50 倍 PE 那就是 10 亿美金
所以就是说我们讲的艺人独角兽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什么叫意识形态呢就是当我想要增长的时候我不通过加人来增长我就一定要想我怎么通过加 AI 来增长对吧我想对接更多的 KOL 我不是去招个运营招个 BD 我就是想说我用哪个 AI agent 让他发力
或者我做哪套工作理由让他们发力能够把这个事情原本一个钟头要解决现在变成十分钟解决他们做到了比如说 reach out 去那些 KOL 的时候都是比如说自动写邮件邮件里面带了 context 对人家的内容也先学习一遍让人家的 KOL 对你也很容易感兴趣然后跟人家接洽到最后的一个环节可能要谈一谈价格或什么的时候可能人再出现
然后怎么去找 KOLKOL 为什么和我相关排名高的排名低的价格是否合适都会用 AI 去做其实现在也有很多第三方的 AI 的 SaaS 都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他要做的事情是
他是一个指挥家对我记得好像我听了一个同行的一个视频里面讲就是 Perplexity 的 CEO 当时他在融资的时候很多人去批评他说他是一个 rapper 包装的那个 rap 就什么叫 rapper 就是你不是个模型公司你只是一个包模型的公司然后他在融资 PPT 里我就好像他还提过就是说
不是谁都可以是指挥家的如果你要有一个大的乐团指挥家是非常稀缺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高级的 rapper 所以我感觉就是两人公司那个夫妻党
就是一个高级的 rapper 他对于电商的 know-how 是 20 年的经验缩在了他搭了那个工作流里这个东西我觉得其实有不可复制性然后第二呢就是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尝试了各种 AI 产品对他们核心的竞争力其实还是他们这么多年的电商经验他们知道怎么样找上游怎么搭供应链以及怎么样就是怎么选品以及后面的一系列只是说他们还
叠加了 AI 的技能他们愿意去尝试这东西就包括你刚才讲的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 KOL 怎么样快速了解他们的内容然后写一封得体的邮件其实很多真人都不会对 是的
我觉得现在做 AI 投资我们其实要面临三个灵魂拷问就是这三个灵魂拷问第一个叫做你是否真的相信模型因为如果你不相信模型你一定会找更多的技术人员帮模型做补充你发现它暂时还做不了什么样的事情你去用工程的方式打很多的东西然后去补足它
但是如果你相信模型那你就是相信说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很多的问题模型就能解决或者上游的 AI 产品 AI 公司都能够解决那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坐上的高速列车不是靠你堆十个很有的全站工程师帮你做什么样的开发而是能够利用到模型的产品和能力去起飞
这个是一个很要命的事情因为一旦你选择了相信模型你就不会加人你会加 AI 你不相信模型你就会一定会加人所以这是第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你是否相信年轻人这个其实不是说我要相信年轻人能够变成 AI 领域的什么独角兽而是说你的心态是否年轻到你对于所有这些 AI 产品你去尝试你去用你在一线你作为一个 founder 你在一线去跑去弄你直面这些 AI 产品你就是它的使用者你不是老板说跟秘书说一个什么事或者老板说你们去调研一下对你们去调研一下你跟部门经理说一个什么东西然后跟我汇报
对原先你可能觉得有人在你就可以很放心的做某种程度的 delegate 然后追责但是在 AI 面前最后结果交付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责任就在很快的呈现在我面前所以我作为一个中级 boss 我可能背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但是前提就是你要很有好奇心的去用所有的这些东西就是叫做好奇心我觉得好奇心很大程度上和年龄还是有点关系的
所以你这个年龄快要没有好奇心了那这些你都尝试过吗我们尽力尝试不要说我们就说你自己我当然啊就是所有的刚才提到的产品因为我们在一线做投资尤其我们是比较喜欢投 AI 产品对我们就得用就得玩就得去跟里面的社区去看访谈用户所以我们当然也有一个哲学创业公司和大企业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你离用户的距离
大姐因为有 hierarchy 所以她离用户的距离就会天然远一些些我觉得大家可能会问你这里说的 hierarchy 指的是什么组织内的层级层级越多其实里面的重要决策者可能离用户是最远的那拨人因为这就像是隔着一个人就是你不断地玩传话游戏一样这个信息最后就是会衰减然后他最后得到的真相就非常的少对
当然也有一些很厉害的大公司他们可能能推出大家非常喜欢的产品但是你说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区别我觉得是创始人和用户的距离应该是小公司一定要最近这样的小公司才有戏然后第三个就是你是否真的相信开源这个我们其实在 DeepSeek 的过程当中其实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
所以这三个信仰我觉得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你是否相信模型的能力的飞跃能够带你飞你是否相信青年或者好奇心神农长白草的精神对吧你是否相信开源的力量而不是相信避源因为如果你相信避源的话你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只是 OpenAI API 的 rapper 而不是一个指挥家我没有办法用市面上所有的工具
因为我天生相信那个避孕的工具是最强的其实不是因为这里面强弱只是一个维度还包括成本很多开源的产品它的成本可能是更低的所以这三个意识形态决定了是否你有资格做一个一个人独角兽出来因为
因为要做一个人独角兽就是得有这三个信仰这是我们的一个很浅的观察吧就是真的是两个礼拜的可能再过一个月你的想法又不一样了一个礼拜可能想法都不一样了我会在想说可能大家在听我们聊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是七上八下的比如你一开始举了那对做电商的夫妇两个人就能做成这样的规模甚至他们平时还得抚养小孩
然后觉得说那是不是我也有希望呢但是当你聊到说你是否真的相信模型翻译一下就是作为一个企业主不管你是一个人十个人还是一万个人你遇到问题你想的是再找一个人还是再找新的 agent 来帮你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当大家听到这个时候其实心下就一凉那如果企业主都这么想他遇到了问题他发现自己的人手不够发现解决不来他想的不是我去 boss 直聘去招人而是想说我去网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agent 来帮我解决那我该怎么找工作好问题啊我记得好像最近 Anthropic 的 CEO 已经提到了关于白领工作的大规模向往的
他认为是确定性很高的一个事情了他有最并有发表这样的言论我个人认为如果你的原先的工作只涉及到你与外界信息交互然后整理梳理这些信息就这么简单的工作那一定是马上消亡的涉及到内部信息获取再处理的可能现在还不会马上消亡但是因为有很多像 Glean 那样的企业内部的 agent
或者国内有很多做大客户服务做一些央企国企我们有一些 portfolio 做这样的事情就是也会慢慢的消亡掉所以被替代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个事情我最近听了另一档播客也提到一个点就是
我们俩作为物理的人能够获取信息的量我们能够处理信息的量和我们能够输出的信息的量其实这三个都已经小于这个 AI 了对吧如果 AI 是比如说音频视频都开了然后甚至他能看到其他的随便说就是他能看到我们人类眼睛看不到的那些信息以及他的处理量对吧电脑处理量肯定比我们大脑现在这个要快大
且它的输出还是多模态的其实它的纬度比我们高了我们其实作为带引号的低纬的状态的生物其实已经没有办法跟更高纬的 AI 去 PK 了所以
这个程度上来讲其实不是他替代我们其实是他在另外一个维度获得了某种带引号的智能然后 PK 掉了我们他不是来替代你的具体那个工作的他只是他覆盖了你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就是恐怖的我一直很反对那些说就是因为淘汰了老工作就一定会有新工作诞生这个理论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忽略的东西就中间一定会有痛苦期
就是一定会有人被替代很痛苦但是新的工作还没有很高那是正痛期就是只要正痛过了就好了可能好不了是吗会好但是就是他的好法得动脑子就是这个世界一定会最优先给到那些主动动脑子去指挥这个模型的人第一
第一块蛋糕我举个例子我现在面试很多人你们还在招人吗在啊还招人啊那有什么是这些人能够提供的独特价值而 AI 却提供不了的会给要求的人就是我特别欣赏会给要求的人我会问你的电脑里存了多少 prompt 就
就比如说我们俩这样聊完我把录音录下来对吧那我可能会有一个实据化的 prompt 去给到比如豆包转录或者 plot 的那些然后我让他把它转录出来那我这实据 prompt 是我一个模板就是我只要录音我就会有一个 prompt
然后来记录比如说我跟创始人的会议我会有一个 prompt 跟记者的会议我会有一个 prompt 不同的 prompt 然后来写这个 note 因为我的 prompt 要足够的细和坚决才能让他写出来的 note 真的符合我想要的这个 prompt 是一个还有比如说我可能会收到一个财务的数据包看一家公司我可能会交给 AI 让 AI 来以什么样的 prompt
去帮我分析这个 prompt 其实就相当于我的要求但我把它浓缩在了 10 句话 15 句话里面这个 prompt 库的多少和用的多高频率决定了我的效率那我就会问你是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来加速你的我觉得 promptdatabase 是未来一个人你刚才说一人公司一个人要体效的第一步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你要会
命令 AI 做什么事那你这个命令大概率应该是一个 database 所以这个库是很重要的要从这个开始就是不管你做任何领域有一个这样的一个 prompt 指令库对你来说都是能够提升效率的对因为其实很多的 AI 软件或者 AI 产品本质上是 prompt 加 UI 就是
就是他们这个软件做出来让你觉得好像还能有一个什么功能其实它跟模型的交互也不超过 prompt 的范畴它只是各种各样的 prompt 然后各种各样的 prompt 生成方式然后再加上包了一个 UI 然后以及一些文档调用这样的一些能力所以如果一个个人要发挥极致能力就应该先自己有一个 prompt 库你有了一个 prompt 库相当于你有 10 个 prompt 相当于你有了 10 个轻型软件来服务你自己
以前一个人可能要下 10 个 APP 用来用去现在你只要 10 段 prompt
你的效率可能就已经提升很多了但是这是一种工作习惯也是一种给要求的能力那以前你们招聘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什么现在是会看他们这个 database 我这个只是具体为我们比如说看 AI 的同学别的方向不会我觉得以后都会要求的因为媒体都会写外面也大家都会说是不会用 AI 的人会被淘汰什么叫不会用 AI 的人最简单的区分就是你自己有没有一个 prompt 库
如果你连一个 prompt 库都没有你用 AI 只是每次都打开 ChatBt 就问问它打开豆包就问问它那你只是会用 Google 会搜索那这要求太低了那应该每个人都至少会问但真正提升效率不是靠问提升效率是应该有一个模板然后这个模板就是结合你所在的领域和你的使用习惯思考习惯它越能帮你省时间越好对
对而且除了省时间之外这些信息不能被过度压缩就是因为压缩太多了产生的那个浓缩的东西那个浓缩液是不可消费的就是像我们这样聊完让 AI 来总结如果他只是总结了十句话然后说我们俩聊了关于怎么样成为一人独角兽的 blah blah blah
这也没什么用对吧但大部分都是这么总结的对所以其实我们最近也投了一个做笔记的产品就是大家可能觉得笔记不是 AI 里面两年前就已经开始有的应用了吗但是这个行业真的没有人做好包括大部分的 AI 总结其实都
不是我们想要的 Miti Notes 我想要的 Miti Notes 肯定是我带一个实习医生在边上跟我一起开会这个实习医生或者这个 analyst 知道平时我们投资人跟创始人开会会记的所有东西我们会记创始人说的市场规模对吧然后市场的问题商业模式要记清楚它毛利怎么样随便说我们看一个 deal 可能会有大概七到八个 bully point 对吧然后那 bully point 里面都是带数字带逻辑关系的然后其实你看我刚才讲其实就是一个 prompt
我就要跟安内说清楚你记笔记得这么记你不能丢失什么样的信息我觉得现在大部分的记笔记的应用其实都没有这个因为这个对我来说是很个性化的需求所以 prompt 是下一代个性化的起点
你想就是每一个人你论上就像以前那种 PPT 模板就是你说的对就是 PPT 模板其实 prompt 社区或者收集 prompt 的地方其实很多的有很多 prompt 社区所以 prompt 也是不缺的它不是一个稀缺资源对吧只是一段话但是怎么样去 prompt 这种能力其实很关键所以如果你问我我们最近还有一个备投公司在做儿童教育教育什么呢不是教育他们编程
是教育他们在 AI 时代怎么样能够人机互动就是家长也会焦虑就是 AI 不是要替代大家的未来的工作了吗那我小孩从小学该学什么因为现在 cursor 都能变成了对吧所以就是那怎么样让小孩适应 AI 时代
我觉得最重要的第一课也是 promptprompt 学问就让小孩怎么指挥 AI 干活也是一种学问我就会在想说现在的 20 后它天然就是 AI 时代的原住民就比如说那种新闻里什么几岁小孩自己能够用 AI 编一个 app 就是这些东西我觉得他们的父母这一代包括像我
我们这一代他们看我可能真的像人类看恐龙一样我觉得还挺吓人很多家长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接受和拥抱这个 AI 时代我觉得不仅需要给儿童 AI 辅导家长更需要这些辅导包括现在学校里哪怕稍微年龄长一些的老师现在老师也很无助因为学生根本就不听你上课在十年前网上就已经有一流高校的这种公开课
现在 AI 懂得比你更多然后给的更准时然后家长也没有什么给小孩的小孩说那我用 DeepSick 用豆包但是回答的比你准确多了对的
所以这里面又涉及到两个点蛮有意思一个是好像最近那个 Columbia 的那个华人的毕业典礼演讲就是大家还觉得挺受欢迎的那个哥们提到一个东西他说他们好像是唯一一代还有在校园里上课且没有 AI 的那季节对吧所以就是说
你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刻所有的在读生都是有 AI 的对吧所以他们都已经是 AI native 的学生了对就校园里肯定就是很混乱的一个局面了对吧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我觉得这个焦虑是正常的但是
我觉得因为很多人会提到 AI 会平权对吧就 AI 让知识获取平权了我觉得平权这个东西就是它有点像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分数线拉平了对吧那
就是高考分数线降低并不会让所有人更开心高考分数线降低就是比如一本线二本线降低但是你想上清华北大对还是那么难对所以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区分会在 AI 这件事情上就是刚才说的你如果是主动去动脑子用好 AI 和不动脑子
就是我们讲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两种人叫 AI replaced human 和 AI empowered human 对吧然后或者 AI enslaved human 就被 AI 奴役的所以你必须动脑子而这个动脑子又很奇怪就是说你发现你动脑子是为了指挥一个比你脑子强很多倍的脑子
那这个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那也有很多人会提到说是你不能再想 AI 为我做什么其实你在想说你为 AI 做什么当它是一个更高维的生物的时候你作为一个低维生物那个随便说你对它的价值是什么才能怎么突然开始往科幻的角度发展了如果往这个方向想那
就是小孩先学会 prompt 吧我们先把 prompt 学好因为如果你学好 prompt 你去问身边人我觉得今天这个播客可以给听众一个测试就是你问身边的人谁手里有 prompt 库或者自己 notebook 里面存了多少个 prompt 如果你身边还没有人这么干你现在先干了你现在先干了
你就得先机了那你能先贡献十个你觉得很好用的 prompt 放到文告去吗可以啊看 多好其实不是我的是我前两年跟一个朋友朋友要的就是他跟我聊完然后生成了十个我聊的 key points 我当时以为是他自己记笔记的我想怎么这么好你怎么这么厉害对 他说 AI 生成那你把那个 prompt 给我
对我听你讲了我就觉得很惭愧啊因为我没有啊就我最多只是让 AI 辅助我的这个内容生产就只有这方面很惭愧没事就是那你现在这次录完了对得先机了比大家早几天先用上这十个那除了 prompt cool 以外呢包括你最近观察有哪些让你觉得很有意思的现象啊各方面嗯
信号与噪声这个词现在好像在播客圈挺火一直都很火我前两天才刚加张金坚老师我也最近在总结我们集中看 AI 应用的这个一年多时间所获得的信号和噪声是什么
因为我们其实那天高中校友聚会 panel 的 title 叫做梦回 2013 年 2013 年的时候当时我有幸作为刚进圈的投资人也见到了比如说像快手的早期那时候的快手可能只有几十万日活
当时那个公司的估值可能在七八千万美金数据有一个信号那个信号叫做日活率从 7%提到 13%留存也大幅的提升就是说明了比如说他们当时用的一些算法对于这些内容的推荐是有用的然后消费者是认的留存时长都上去了三四个月可能就从十几分钟提升到了 30 分钟这个其实在当年已经算非常了不起了
这是个很强的信号我还以为这里会有一个但是但是我没有头是我没有头但是我们觉得那个时代就是 12 13 年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然后应用起来的那个时间点和现在 AI 应用起来的时间点很像那个感觉有像和不像的地方所以为什么我说又到了一级市场最好的时代了
我觉得有一段时间大家对于 AI 里面产品经理的作用是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的
那我觉得 AI 里面的产品经理或者我们刚才说的那个指挥家是又有舞台了还是至关重要的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不认为只有技术决定这个行业的听话板那是什么决定了这个行业听话板就是他那个指挥家离舞台观众的距离就是当他理解用户需求或者他也能创造用户需求的时候他能把技术
包 wrap 到用户面前啊那虽然很多人还是会挑战说啊你 wrap 到用户面前有可能第二天对吧模型提升了或者另外一个人也做这个产品很好很容易做等等但我发现一个事情就是做了那么多年投资啊嗯我我们认为就是竞争使一个公司死掉的呃概率远小于公司自己把自己弄死公司把自己弄死或者公司自己放弃啊
第二就是真的没有那么多竞争对手你比如说最近前阵子大家说什么 AI 眼镜大战对吧你仔细想想现在到底有几副眼镜没几副就可能闪击雷鸟发布过然后就是刚才说拍摄眼镜雪月雷鹏的小米可能要快发了就没有很多就是不是百镜大战然后你说 AI 记笔记就是 AI 记笔记应用好的能入法眼的真的能够解决我们现在需求的还没有呢
我还得 prompt 它才能够做应该是一年前特别硅谷很火的一家公司叫 Limitless 它出了一个吊坠然后它可以录音对吧然后我前两天刚到货一个硅谷团队做了一年它的软件做得非常烂我真的用它录了一天的音但是结果它给我做的总结或者回忆是充满幻觉和没有任何信息量的
我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就这么火的一家可能已经五亿美金的公司了当时给到估值对所以就是你看都已经是非常 high profile 的团队苹果待过的然后融了很多钱的团队好像是很大的竞争对手所有国内的人想做这个方向的可能都会受到他们影响但他不是一个厉害的对手他离用户很远用户拿到就评价很一般所以真的没什么竞争就是好产品是稀缺的
然后我们 VC 试图去数数我那天还在那个 panel 上问我们嘉宾你要推荐给朋友或者家人什么样的 AI 产品除了大的那几个搜索什么元宝 豆包 Perplexity 之外你推荐什么我觉得大家也只能推荐一些今年 Apple 的 reward 里面的一些那个 Cat Wars 他们拿奖钱我正好跟那个开发者我们一起喝了个咖啡
就一个人啊对啊他就是因为有小孩嘛希望帮助小朋友学习各种语言然后他就开发了这个 APP 三个月就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苹果年度设计奖交互很丝环是的这个很重要对啊所以你看过去的两年哪些 UI 让用户相信了模型很有意思的我们通常朋友圈疯狂转发和热闹的时候
通常是因为 UI 我举例子第一次大家疯狂转发的时候是我们看到了 ChatGPT 的 Chat 对因为那个 UI 让人以为你在跟人对话是所以这是第一个这个是普通人能看得懂能感知到的东西能感知到的对吧
第二个疯狂转发是 Deep Seek 的 Chain of Thoughts 就是思考的那个流对吧然后让人们以为他真的在思考对吧他为你而思考他有逻辑其实他那个思考过程你眼睛是根本看不下来的因为他太快了对吧就是给你感觉疯狂的在思考第三个疯狂转发的是 Manus 因为他的那个 workflow 就是他在干活他真的在干活哈哈
对吧真的好像人就是这三个 UI 让人相信了模型
让人去享受失控因为类似于像 Manus 或者是 GenSpark 现在这样的可能市面上的产品它的任务的真正的可能完成率可能并不高可能十几二十几我不是在批评他们我只是说它可能更多的是做研究的目的还有很多的事情可能还没有到那个能力所以它可能真正任务完成率并没有那么高但是大家都想要去试一下对吧或者用一下看看
其实它是种失控状态因为当一个任务完成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时候其实你是在失控的我们不可能用任何软件我用 WPS 或者 Word 我打一个字的时候有 90%的概率打不出来我是不会用的对吧所以就是 AI 的 UI 让人们享受失控
AI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交互因为目前 AI 没有到完全可控产出的状态所以大部分的 UI 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享受失控就能慢慢累累继续用我们观察到过去两年其实就这三个重要的 UI 进程让人们享受了失控但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骗局因为你把它当人你跟它聊
他不是人啊刚才说了其实他从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的量级上都比人类高好多量级所以他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人或者他至少得是个超人所以很大程度上他其实是说难听点又要回到那个哲学问题我感觉他是 UI 让 AI 能够降维到你以为他是人的状态来跟他对话以至于你
愿意因此而享受失控然后大家都去之若无尽来了所以这个是过去两年发生的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UI 这个事情是我们非常关注因为我们认为让更多用户进来比如说 ChaiGBT 有 8 亿月火了然后豆包之类的产品搜索类产品在国内其实它的市场份额它的 MAU 可能已经到了百度一半的水平了然后它的 Security 的量可能也有主流搜索平台可能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水平了
其实已经很多用户进来了再让更多用户进来的那个 UI 是什么我们也挺好奇的因为已经能够给你感觉是个人给你感觉他思考给你感觉他干活对吧那你还要给你什么感觉
你才能够更放心的进来享受失控看了见摸得着但是不要恐怖股所以我们也特别好奇这个事情会怎么样发展但是做投资在我的理解中不就是要比我们普通人领先好几步来去预见未来吗我们在 AI 这件事情上我最近跟团队讲就是一不要稳壁垒了
壁垒问题就是我觉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壁垒是什么什么是护城河或者一个模型公司在 OpenAI 背后追逐的可能性或者壁垒是什么对吧我觉得更多的是人才密度就是说最后我们发现再大的模型公司团队如果人数这个大的模型公司团队人数估计也就几百人
很多重要的决策和重要的模型的探索中间的最重要的一些拍板其实还是一两个人做的所以那两个人决定了一次训练或者这一个阶段的训练这上亿人民币的钱要不要打水漂对所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钱的意义就是你可以打多少次水漂的意义所以确实很大程度上比较大的公司他能够去承受这样的压力
所以这是为什么后面的六小龙他们在做预训练模型的时候可能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当然他们也有很富裕的时候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点但这个人才密度有时候也不是说你有一百个很厉害的人就怎么样因为很多时候也是关键那几个人做的拍板而且那几个人很有可能
是在数学上很强或者说这个他可能也很年轻因为有很多我们知道最近的一些大的多模态模型的产品包括可灵这些产品它背后的一些人其实都是甚至都是校招生所以这里面就很有意思就是他是我相信年轻人了就是这里面很多现在已经跑出来的不错的模型或者产品他背后的人可能不是很有经验的人
所以这里面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所以确实现在整个行业还在火山喷发的过程当中所有的人都在火山喷发上面做应用做产品所以没有办法确实假设有什么产品可以活很多年其实回过头来讲移动互联网时代你最后看一将功成万古枯大家手机屏幕上留下来的产品也不多对因为最后你如果用用户视角来看的话
我们现在市面上创业供给的 AI 产品已经多到用户作为消费者的货架已经是满的状态了所以就是最后你会想用户作为一个消费者他能记住几个东西其实是不多的所以这个行业一定会也来到某种程度的 Super App 的竞争对吧就比如说如果 OpenAI 的功能是全的然后突然出来一个新的平台他能做什么样的东西但是
他不全所以你作为一个用户你会想算了就有可能欧本就算这个能力比你差一点点我可能我还是定欧本亚吧因为我付一次钱我可以订所有的东西
其实很现实的所以我会觉得这里面还是做投资人要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注意力货架心智就是有限的所以我有两个好奇的问题一个就是既然你说在这个领域可能不太存在什么样的壁垒那你们投资的难度岂不是
我觉得 AI 投资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对于投资人挑战大的一个领域原因有三我觉得一个好的方向它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非共识非共识这句话已经说烂了但是它其实说白了就一件事叫便宜大家都不认可那就便宜第二就是非线性它的增长驱动力可能有多个成起来就是一个指数增长
这个是对于 VC 是有好意义所有的 VC 都有年份期限所以你需要在你的期限内实现回报就会需要指数增长第三就是非连续就是大厂没有办法杀进来 AI 不是 AI 至少非共识不可能现在太共识了咱们都在聊这个非连续
太连续了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在干这个而且干的还挺好你也用的挺好吧对吧 Google Gemini 最近又起来了嘛对吧然后第三呢就是非线性这个是打个问号的就是有可能它的增长动力
只有一个就是模型能力的提升其他如果你没有什么网络效应或者没有搞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是用户推用户人拉人什么之类的你可能资产动力是有限的话你慢慢的也会饱和所以如果这三个都不符合的话这个投资领域应该是非常难有出色回报的尤其是我觉得非共识因为它共识来得太快每天都在炸裂对吧
每天都在刷屏对每天都在刷屏但是我后来又发现一个点投资机会还是有尽管非常共识但是信息差极大我要提到你刚才说投资机会在哪我们肯定会专注的是很多跟 professional user 相关的机会叫 prosumer
就 professional consumer 就是专业用户普通用户比如说像我们家里人爸妈对吧他们这个能够记住的产品可能真的不超过一个屏幕他们也不想再用更多屏幕东西所以在那个九宫格里真强我觉得是非常鸿海的
但是专业人士他需要专业的生产力的场景就刚才说的我们这个笔记到现在都没有专业的出来我觉得在这种 professional consumer 里面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很多好的产品都是从 presumer 开始的大疆的无人机 Insta360 的相机等等就甚至硬件都是从 presumer 开始 AI 时代好用的生产力工具对
Adobe 特别大对吧所以就是我们认为 Presumer 是我们想要做的这个市场而且这里面依旧有很大的信息差就是我们看了很多很优秀的产品我们去那个人群里面去问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还有有这样的 AI 工具我可以用可以提升我的效率
对这个心理杀人太大了就包括我们之前其实关于 AI 的节目做的比较少但是其实关于 AI 的播客现在已经有很多然后我们也接触了很多人因为我会发现我跟他们交流包括他们的播客就是这个知识他真的不进脑子太专业太复杂了包括我有时候跟有一些播客的主播和嘉宾聊
他们脑子里信太多了就他在看这些我们处于非 AI 时代的普通人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跟你交流了这是个很危险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这个信息差大到你想我们作为投资人每天看这些项目都自顾不暇有那么多项目要看有那么多名字要记工具要记
如果你不是天天为了投资而建那么多东西的话普通的人是不需要去了解那么多的所以我会觉得确实这个信息差很大一方面意味着机会然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大家一定要小心最后用户能记住的东西并不多
我觉得这一方面是对专业的投资者它是一个既是机会又是危险因为你天天在被一些动态吸引着但是其实普通人的技术不多就算你去关注相关的新闻只要你不是花很多时间去研究那最后你可能就是直接被丢进 AI 时代比如
比方说当真的有一些划时代意义的属于 AI 时代的应用出现那可能连那些打引号的被剥削的机会也要被剥夺了没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反而刚才解决那个非线性的问题就是说我反而觉得就是你本身就有一个增长动力比如说你不是 AI 行业的你自己有那个行业的一个增长的 driver 你
你再加上 AI 也有多了一个增长 driver 的时候你两个乘起来就是一个指数增长了所以我觉得 AI 里面的机会和 AI 外面的机会是同样大的而且刚才我们提到就是说如果我一开始提到 AI 工作方式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话我觉得这种意识形态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抓上的
比如说这种意识形态有点像环保之鱼怕它勾捏它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机会是它抓住的对吧所以我会觉得 AI 也是一种刚才说的三种信仰也加起来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也会有少数的消费品公司少数的公司抓到嗯所以它会诞生一些新的生物啊出来它不一定是一定要做 AI 产品嗯
嗯它是种工作方式嗯然后我当时我刚才说好奇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比如说看你的投资履历你最开始还是就是比如大家熟知的还是一些消费品一些大家平时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一些 APP 或者是产品你是大概什么时候开始转看 AI 赛道的以及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一些辛苦啊痛苦啊之类的吗我有大概两年时间其实是在看不是跟 AI 相关就我们有两年时间在看加密啊
我们当时认为那时候行业情况特别差特别差的时候我们回想这个行业发现从 08 年到现在这个行业一直都在所以是周期性行业那面对周期性行业最好的投资人的姿势就是想办法在行业最差的时候进来然后周期最好的时候你再退出嘛对所以其实我们大概在两年前是行业最差的时候我们去先做了加密嗯
我觉得很多人可能觉得加密跟 AI 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泡沫关系就是说不要非要扯加密跟 AI 有什么关系但我们看加密发现加密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式是一你是否相信年轻人有非常多年轻人二你是否相信开源
加密里面的几乎所有的进步不是由加密里的公司所带来的是由加密开源生态带来的是马农爱好者在平时晚上不上班的时候在社区里贡献的东西把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给堆起来很有意思所以我们非常相信开源是因为开源是一个巨大巨大的杠杆刚才你提到一人独角兽我可以 call back 一下在加密里面其实有啊嗯
以太网的基金会一共两三百人以太网整个市值三千亿美金
你去看 3000 亿美金除以 300 人就是一个人值 10 亿美金当然这个不是他自己值因为他这个以太网不是他们所有的但是就是你可以理解为 300 个人做了 3000 亿美金的体量的经济影响力的事这是很厉害的这是个巨大的杠杆没有杠杆是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那什么是杠杆社区然后技术对吧都是开源的所以就是我认为开源的力量已经在相当于加密社区里面被
认证了敲过图章了只是它的应用限定在金融领域而已
我觉得这种开源的力量社区的力量的这种杠杆的使用在 AI 时代一定会发出非常强大的公司其实举个例子 Mate JourneyMate Journey 好像公司人数就是好像也对对对好像很少对吧它传出来最大的 annualized revenueAR 应该有一两亿美金所以其实也是非常厉害的对吧 cursor 应该 80 到 100 人现在也有
三四亿美金的 L2 对吧所以这个已经很厉害我昨天我还为了今天这个事我搜了一下就是全世界雇员人工产出最高的公司比如说像英伟达这种可能也就是单人的产出是两三百万美金一年你可以理解为这些小公司如果十个人做一亿美金就是相当于单人产出是一千万美金
其实已经远高于刚才说的历史上的那些公司了两三百万美金的体量所以已经是个量级差了 AI 时代好消息是你的工作能值更多的钱也许你能赚更多的钱坏消息是你可能找不到工作你的工作可能被干掉了很残酷北美的非 AI 的 engineer 的招聘的需求已经是下降的了
只是下降但还存在就是对已经开始容库线以下了就已经在跌了在萎缩因为这一两年吧总是会看到比如在小核书上或者是在其他社交媒体上刷到一些大家吐槽什么 boss 直聘上的一些招聘招聘比如说不要 35 岁以上吗各种或者是这个 HR 非常挑剔或者是工作难找就我会
我会感觉尤其是招聘软件上放出来的这些岗位它很多都是这种相对来说很容易被 AI 替代掉的一些首先可能这些岗位在减少然后求职者的数量又增加然后他们筛选的标准又开始提高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这些人又会被替换掉
挺可怕的觉得你身边比如说不管是你的学姐学妹也好或者你家族里的亲戚也好比如说问你比如说家族小辈的什么升学建议啊专业建议啊
什么哥哥叔叔有没有什么对未来的一些建议指导你都会说些什么我觉得未来人类一定不会不需要的工作是政治家因为当财富非常集中的时候其实人们就会去讨论财富分配的问题或者再分配的问题所以它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然后我认为这个工作肯定还是需要的
因为大家一定需要有人去代表民众或者怎么样去进行财富再分配或者重新梳理这样的这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后的社会的治理结构对吧我觉得这个问题一定是个大问题而且怎么听起来像是文科生的工作不会被彻底毁灭掉就这一个了吧对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觉得文科生要想的方向
就是你在 AI 时代如何代表一群人的利益代表人类跟 AI 谈还有就是当你我觉得可能人们就不要想工作了或者说不要想找个班上对不要想找个班上其实在北美好像也有人做过调研好像现在北美的这个学生毕业最想做的事情是 YouTuber 大家都想当网红啊世界范围内真的
所以这也是一种变化所以艺人独角兽有可能就是对靠你一个人的获得的影响力那么大嘛所以我觉得不要想就是如果不想工作而想要你做什么事情比如说啊你的热爱嗯
我那天好像记得我之前发过一个朋友圈就是如果这个工作不是你的天赋和热爱二选一或者二选二的话你就没有任何理由做这个工作了对我来翻一下你的原话因为我觉得还是蛮精彩的你当时说的是 2024 年我听到最重要的一句话是
AI 时代的工作选择如果不是因为人本身的天赋和热爱就没有努力的必要了 AI 会让平庸却努力的边际产出接近于零因为你既没有天赋也没有热爱你一定做得很平庸但是这个平庸的工作理论上 AI 都可以打败你
我觉得在任何工作里面依旧有人可以做到比 AI 强比如说同声传译我相信一定还是有人是素质比 AI 强的我不相信 AI 能够 basically 打败 100%同声传译因为新达亚因为张金剑的播客里面提到了审美在有限资源下的审美的能力我觉得这个还是稀缺的
只有这帮尖子可能是被大家抢的其他的确实如果你没有天赋和热爱全部都要被抹掉所以反过来讲我得想我的天赋热爱是什么我的天赋我觉得儿童教育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点是挖掘天赋识别天赋不要让天赋在不知不见一天被泯灭要不然太可惜了我觉得很多小孩的节点人生节点里面可
没有多少节点真的可以被识别出天赋的加上也要有意识的观察可能未来会有漫长的时间你可以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热情和天赋说的好我觉得年纪大了像我们可能我就因为 AI 有了第二次探索我天赋的机会我可以放弃现有的平庸的工作我去想我的天赋是什么我热爱是什么然后比如说我的热爱
是一个跟美相关的事情或者摄影对吧有的人说摄影那这件事情到底还有没有
价值在 AI 时代怎么弄能不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在小红书上我能不能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对吧 KOL 随便说就是如果你的热爱天赋理论上你得让 AI 变成这个东西的放大器如果你的热爱天赋也不是 AI 能放大的那你要当心我的朋友圈其实已经有几位文科生老师自己尝试了 AI 工具自己做了 APP
做了产品然后一发而不可收就说哇这个东西太好了这个真的是跟你学什么没有关系全在乎于你想不想去了解和尝试使用 AI 工具就现在就是每天在朋友圈刷屏聊自己用这些 AI 产品的一些新的虽然他的工作可能跟这个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发现很好玩包括之前我朋友也分享给我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吧就是自己如何花呃
一两周的时间自己从头到尾干出来一个产品比如说想出去旅游但是想说我家里的衣服有没有办法用一个 APP 帮我整理结合 AI 的技术它其实都是可以的就是未来肯定是你有一个想法你有很好的想法就像刚才 Vale 说的指挥家一样你知道怎么指挥那 AI 就可以言出法随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未来怎么实现如果你能尽早地靠近这个未来的话那有可能就能成为
不说艺人独角兽吧我觉得做个艺人公司还是很有可能的比起去找个班上不如自己就成为自己的班对就是这个意思就成为自己的班吧因为公司规模都要缩小了我们最近在讨论我们看这些项目的审美的时候就在想就是要以小为美了因为过去你看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规模效应扩张我哪怕在五
五六年前还是流行这种观点就要多招人要囤积人才我最近跟类似于叫湖畔这样的学校招生的同学也有交流其实他们也有一些关于学生入去的要求这里面有关于公司人数的要求
其实我就在想就是因为有这个公司人数要求你公司达到一定的人数后管理者会有管理难题所以你想来上这个课对吧这个是我今天在跟我朋友聊我们在讨论的话题我们不是要聊艺人独角兽吗如果都是艺人独角兽那未来会不会管理学不存在了存在叫做非人类管理学还或者非人类组织行为学对吧那你看社科学子还是有饭吃的
反正人机交互还在这个我觉得不能泯灭我们也没有走到那么科幻的程度说就是就比如说跟厂商酒还是得喝对你管人也得管会用 AI 的人了对吧然后不管人你也得管 agent 了以及在管的过程当中你也肯定是人机交互的比例要很大了
所以我会觉得应该会诞生新的管理学的黄金时代了嗯就可能杰克维尔奇那套也许
不适用了就一大堆这些东西至少补充吧或者重新写就至少在新的语境下对于这些学术研究者是个好事啊你有新的研究课题了呀好事好事对但是我就在想说打引号的管理学不存在了那其实大家现在经常很头疼的什么职场的勾心斗角啊和同事之间的协同难题啊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就慢慢会变得越来越少了
以后你会珍惜你和人类同事共事见面的时光也或许是这样但它也会涉及到如果
这个社会当中的 agent 数量超过一定数量比如说不是六七十亿而不是九十亿人对吧可能是九百亿 agent 对其实他们的关系链可能还远超过和复杂过人类的关系链那他们之间的很多问题他们之间的微信探探默默这个对吧这个有一条朋友圈也在讨论对讨论这种问题就是说
我们以前看社交产品我们认为人和人的匹配是探探类产品人和人的协作是微信类产品人和内容之间的匹配是头条类产品人和内容之间的协作是豆瓣类产品就是二乘二的这个框是很容易画出来的过去的所谓的社交社区媒体的产品无外乎是这样的画出来的但是现在这里面的人可能换掉了你可以把人换成 agent
而且你也可以把内容换成 agent 产生的内容或者 agent 本身所以就是等于又加了很多维度那这里面框出来的新物种会多很多然后这里面要处理的关系也会多很多有点抽象但是我们会觉得很有意思对但可能这个问题也许不需要人类来解答对最近我们之前看过一个 YC 的项目我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了名字叫 artificial societies
然后他们就是模拟一个受众比如说模拟一群叫他们起这个名字叫 Synthetic Agent 合成的 Agent 就比如说你宝洁要做一个新的产品测试你想让一万个用户对这个产品发表观点那可能你就找一万个 Synthetic Agent 来发表这一万个 Synthetic Agent 其实是不同 profile 不同故事不同履历的
合成出来的东西那甚至如果我能够越来越拟合某一些地方某一群人的状态也许我也能够给政治家的大选做预测就是主张你的东西能不能获得那 100 万个 agent 的认同
或者说一个创始人要出去融资我先帮你把市面上在推特上或者在微博上有公开信息说过很多公开言论的投资人的这些话学习之后帮你合成一个个 Anderson Hollings 出来
然后你先把你的 BP 给他让他给你提建议过一遍那以前一个创始人要找到 10 个投资人给建议是不容易的那你现在可能一下子可以找到 100 个顶级投资人根据他们的合成的 agent 来给你的 BP 做指导建议改动建议等等这个其实虽然不一定完全拟真但是
就很快地获得了某种 insight 和帮助对所以这种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也很有意思的事情就人机过招对吧然后你是模拟出来的这些 agent 跟你过招可能未来这个真的世界它其实就是这样你真人的 agent 和这些 AI agent 大家共存的一个世界包括我们之前一个嘉宾他就说他就觉得
数字货币就很像是给 AI 准备的货币就是我的 agent 和你的 agent 我们协同合作合作完了之后对吧彼此交易的是虚拟货币而我们现实中的人类用的还是法币它感觉是两个世界大家各自在各自的世界生存嗯
虽然我们在加密做了很多的投资也有非常不错的一些 portfolio 对这种观点我一般都是还是反对的我觉得就是它的概念的套用和连接太粗了首先
数字货币那我们微信支付宝里面调出来的钱也是数字化的呀对吧所以我觉得不是因为数字货币是数字一旦引号货币就导致数字世界 AI 世界就跟这个东西必须连在一起我觉得这里面没有逻辑关系正好今天中午跟人吃饭我也在谈这个问题就是说很多人说什么区块链是这个生产关系革命
不是生产力革命对吧大家说 AI 是生产力革命对吧然后区块链生产关系革命我的观点是恰恰相反大家最近不是很多人谈稳定币吗对吧为什么还谈稳定币稳定币过去五年一直在就是使用者和存量一直在增长不管行情好和坏周期怎么样很简单用稳定币转账就是便宜
就是因为它是按比收的它不是按点数收的因为它转移的是代码所以如果你转一笔钱如果转 100 万美金的钱的话它的实际的成本可能也只是两三美金甚至现在只有五毛美金也就是说这个国际汇款的手续费也可以省下几十个亿
你转 100 美金也是 5 毛美金转 1 美金也是 5 毛美金所以你转的钱越大你的成本就越低你会远低于微信支付也得有 0.3%或者怎么样对吧或者 0.03 三个几点或者怎么样就会比那个还低所以其实它是转钱的效率
和成本是极高和极低的所以它是生产力对吧所以生产关系是因为大家认为发币干嘛的那些事情能够什么所有权什么的那个就比较扯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就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至少在金融是个很大的领域大家不要小看金融是巨大的领域在金融领域可以省下的钱是以每年
其实每年大家花在 Global Remittance 上花的钱可能是几十亿美金百亿美金的成本的话它可以把这个数字缩小 100 倍所以这是生产力革命
反而刚才我们谈到很多失业对吧然后这个劳动关系一人公司这是生产关系革命啊比如说我举个极端例子我们当年谈元宇宙的时候我认为什么叫元宇宙就是当你的数字生活的渗透率高到接近百分之百的时候
这个就是元宇宙什么叫数字渗透率高于 100%我去坐一辆自动驾驶的车其实你想在坐那个自动驾驶车的时候我是将我的命交给他的所以在那一刻我的整个的渗透率是 100%最高的
那自动驾驶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如果全世界在马路上开的车都是 Tesla Robotaxi 的话如果再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就是这个整个车队就是 AI 来管的话这个老板就一个人的话
那请问那几千万辆车是员工吗上市保吗是资产吗是存货吗是成本吗还是费用吗就是怎么去看他们那些车其实本账都是机器人了这些机器人要不要上市保他其实在挑战的是一方面你财务怎么做账另一方面挑战是劳动关系啊
而且它主要的挑战还挑战 ownership 对吧所有权使用权然后它的发生车祸的责任等等这是生产关系问题确实生产力也提升了我觉得所有的技术说白了都会提升它很深远影响的是生产关系因为你看我们现在讨论 AI 我们是默认它带有生产力
但我们觉得会讨论的哲学问题又关于生产关系所以其实不能简单的就很多其他人我觉得就是很简单的认为就是 AI 只改变生产力区块链改变生产关系很多人没有看到区块链的生产力那一层也忽视了 AI 的生产关系那一层所以这个是
我一直特别想要强调的因为你总是看到大家都在讨论 AI 怎么样解放生产力提升生产力然后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讨论说 AI 可能会导致多少人失业开始渲染焦虑但是真正未来的这样的一个关系包括像我们刚才讲说如果真的有那么多的艺人独角兽艺人公司
那社长关系变化对啊社长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我们要讨论要不要再找工作的问题就不要找工作了找工作是一种社长关系我自己创造工作发明一个工作我自己就是工作本身对啊可能就是未来大家都意识不到自己在编程然后自己就编出了自己想要的 APP
就是包括我觉得十年前大家想象不到现在会用 AI 二十年前也想象不到移动互联网我们现在也很难想象十年后是什么样子而且刚才我们谈到极端情况 prompt 其实如果说人类能说话就能够产生 prompt 的话两岁三岁婴儿孩子在两岁三岁的时候他就进入了生产环节了
因为当 prompt 就是驱使 AI 生产的东西的话两三岁小孩就能 prompt 他们就能生产我可以说的极端年亮三岁小孩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了他本质上是可以通过以最极端的方式获取财富如果一个两三岁小孩他懂得他懂得
或者他在是一个随机的可能性里面他产生了某个 prom 的或者他产生了一堆 prom 他组织起来他有一种小小的组织能力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拿到了 Apple Award 他直至三岁
我们可以想象三岁小孩也能开发出 Apple Award 产品是有概率的有这个概率对 AI 能做到这个程度所以他在三岁的时候就应该进入生产状态之前那个新闻不就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开发的 APP 吗但是我刚才想说
当大家第一时间听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他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大家第一感受可能是很反感因为即便到现在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中性偏贬义的词一提到工作大家可能想就是很烦很累
但是在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大家对一些词的感受可能也不一样因为他会问一个问题叫做你不是应该在两三岁的时候要么你在玩要么你在学习吗对吧那你不应该在那工作和创造对吧
那就是玩学习创造这件事情为什么不能同时发生在工作中呢就是儿童阶段对吧对或者就是说在玩能不能放在工作中工作放在玩中或者工作放在学习中学习放在玩中对吧就这个界限到底在哪所谓的门槛降低就是这个门槛降低了我觉得对于现在的成年人尤其是三四十岁甚至更往上的人来说
光想象这个画面都会感受到一些压力或者是恐惧你会有这种压力吗不会因为我知道信息差在哪儿
对吧我们的工作是去识别信息差因为很多投资人他的这个收益的来源来自于信息差那你觉得一级市场会被改变吗你们的工作方式组织结构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很多人问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也在想如果出现艺人独角兽的时候
其实也有反对意见说就是在那个状态下他也不需要融资他也不要被估值或怎么样对就是如果没有 VC 那独角兽这个概念也不太存在了呀我觉得万物都有价所以我会认为对 AI 这样的东西的软件或者产品的定价应该会更丰富然后以及不是所有人都想对自己的创造资本化的
所以我这个问题还是开放的就是我觉得艺人独角兽只是我们用来玩这个思维游戏的由头但我相信人类不是只为了资本化而活着的所以也许有人会创造一个很牛的很有影响力的东西但他并不需要这个东西他是个独角兽
但是如果他这个东西也有公共属性比如说他创造了一个东西负责了很多人但是他也没有需要这个东西有固执比如说 wikipedia
比如说没有上市的知乎就是有很多公共东西或者没有被资本投的多半就是它存在那大家把它当做一个公共评论你要去看电影评分看回答你要看词条它可以没有资本化但它也可以被定价其实很大程度上我认为区块链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应该去给这一类资产定价
就是那些没有收入但有社会价值有影响力的东西应该用一种方式给到一个价格
然后或者激励更多的人进来参与对所以我觉得以后真的定价方式也会不同我倒挺希望 AI 变成一种公共物品定价方式的我我就是刚才我们提到这个所谓政治家的问题我你问我的流派就是我认为最有影响力的 AI 公司应该是属于人类的公共物品我觉得一个公共物品也可以有 ownership 但同时也可以有公共定价啊然后甚至呃
它可以是把这个收入当做一种用户对他的认可但大概也可以没有收入啊也但也会有影响比如说开源模型啊就我觉得开源的模型其实是应该被定价的啊
因为如果它真的对开源社区很有帮助然后让开源力量占据主要的话那为什么市场不可以给开源模型一个定价呢虽然它没有商业模式对所以这个是个可探讨的问题对你前面有列举像 wikipedia 你有列举了豆瓣然后让我想起你前段时间不是在朋友圈里说就小宇宙未来可能像是奢侈品一样其实我当时看了以后我想了半天我说你这个奢侈品到底指的是什么指的是
它受众不会很广还是说它就是很难赚到钱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播客行业大家普遍的抱怨不就是类似的比如很难出圈另一方面是很难商业化很难被合理的定价我觉得音频类的产品音频类的东西它自带某种表达就是我们俩在这录这个东西
我肯定有私心想要传达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你也有就跟很多我觉得 artist 对吧就他也要表达但是 artist 也要活下来当然能活下来的是呃
这个被大家认为最稀缺的或者最共识的那些 top artist 的作品生前对所以就是我觉得表达类的东西到最后就是只有少部分的可以被认为具有历史价值的这是这个话题
其实我谈奢侈品是因为我觉得在 AI 时代就是你看最近有很多比如说 LessonHub 啦或者这个 Media 对吧这样的这个 AI Agent 产生音频视频内容的产品 Dubai 也可以了对 Dubai 也可以 Codes 那个出了那个对 Notebook LIM 早就做了对所以我觉得
一定会这些内容泛滥供给太容易成本距低供给也会过剩但是我觉得那些内容的消费价值是打一个巨大问号的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要跟 AIPK 的我觉得 AI 能做到很长的内容可消费全体是需要 AI 处理的 context
和他自己的智能能力要很长他的记忆力要很强然后他处理长的内容的能力要很强以及他自己的智能能力要很强三个都很强的情况下他才能诞生一个跟我们俩这样差不多能力水平的博客
现在做不到现在其实生成 60 分钟它就飘走了它就可能有很多幻觉或内容错了对所以要达到我们这个程度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人类在音频内容上跟 AI PK 最后 PK 是长 Bujan Kids 也说过就是一旦一个内容人和人之间聊足够长的程度它就能体现出真实感就如果咱们俩就聊 10 句话
我觉得很多人是分辨不出来是 AI 说的还是不是因为我们之前也有些嘉宾聊 AI 然后有一些我觉得还蛮有趣的观点比如说有的嘉宾就会觉得说以后到了 AI 时代其实那人还剩什么就人最重要的就是人味你做的东西有人味是有人的一些特殊的属性的再比如我们还有嘉宾会说因为他现在在做 AI 他会发现说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所有东西都上网了
这网上有一切但是他说他正是因为去全球各地考察他发现有大量现实世界的东西
网上是完全找不到的他发现把这些东西他用走私这个名义他说你把这些东西走私到网上这件事情是有巨大的价值的因为这些东西在网上没有所以他决定了以后只做这种从零到一的事情因为一到一万这些 AI 能做的比人好非常非常多当然说的太好了对很有意思是这样他还取了一个例子我觉得也特别好他就说比如说天坛你在小红书上搜有无数张天坛的照片但是基本上都是同样的角度嗯
你想给天坛建一个完整的模型你是做不到的除非你自己去实地拍摄我觉得这个给人还是蛮有启发的就可以做很多其实就是广阔天地也不能叫广阔天地大小作为而是说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是可能我们前面花了一个小时在聊你 AI 时代首先你要先去拥抱 AI 你先要有自己的 prime cool 可能另外一个方向是你更拥抱现实你去看现实中现存的这些人类的需求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互联网没有的以及互联网和 AI
所无法替代的这些方向你们会看吗会好像确实有一个明显的已经有一个趋势体验类的对于户外对于这个体验然后获得这个小确幸的容易程度
大家也很强调帕马特那些其实也是口红效应下的大家认为你去一个商场到底对吧每次去一个商场你现在不想花 1000 块钱带回开心你想花 50 块钱带回开心那是唯一选项对吧所以就是所以蜡布布是 100 年前的口红我觉得至少帕马特很多主流产品的销售跟口红效应是有关的虽然大家会认为经济状况不好为什么这个东西对吧就是无用之物卖的那么好其实也是一夹个袋
做决定的它如果它是一个五百五千价格它不会在大众群体里面消费起来再加上它又可以炒到上千上万又给了你买了它那些普通商品的一些理由对带了一些示范效应包括我们也投过硬思新乐园对
因斯心得言也是你们投的感觉因斯心得言很好很有意思是很有意思它其实的价格带也非常的好对在一个平时 100 多对 100 多周末 200 多通票通票还有还送 2 杯酒还是对吧其实也是非常 affordable 的那个
选项那像刚才我们讲比如说 AI 时代我们说一人独角兽电商很有机会那其他的有机会的行业就我们没有展开嘛有哪些是比如说可以给听众一些参考的你觉得是大家可以去关心一下研究一下的
我们的视野很狭隘因为我平时看人工智能看这个加密的金融看一些消费所以我的视野是这些但我认为这些东西应该是可能这个世界的十分之三
可能还有七个话题很重要生物制药里面有非常大的变化我觉得息息相关的生物制药可能真的没发一人公司对就是我觉得以后跟自己生活命运息息相关的那些跟这个医疗相关的东西这些信息其实是越来越平权了
就是比如说你万一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病其实你去了解这个事情然后它有什么样的测试的药物等等前沿的测试或者大家在做的一些临床的研究等等其实以前是不太容易去搞清楚的
那现在你其实可以让 AI 去帮你穷我发现经常甚至是有钱你也不一定知道有这样的一些信息不过这个东西确实有点双刃剑因为即便是 AI 它其实也是帮你总结网上现有的信息它准确率你不能把它当成百分之百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就拿着 AI 去问医生说你怎么判断跟他不一样对所以我们最近也在投一个项目他们的这个发展方向就是希望能够解决所谓 general AI agent 指在通用问题上达到十几个点或者二十个点的成功率
我能不能做一个真的使命必达的 agent 把我的成功率做到 90%以上并且我可能是在某一个领域我不要是 general 90 分我可能就是比如说在营销里面或者在人事场景里面我能做到 90%以上
我能够成为这个工程的一个好员工或者可靠的员工以及比起我们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可能你结合你平时的工作实践来看看有哪些其实是可以你自己研究一下做个 AI 产品就能够
提升你的生产力也许甚至你就这个班你是真的可以不用上了对说白了我现在还是回到最早那问题就是我现在特别需要一个能够 G 比 G 成功率超过 95%以上的我这个数师我都不满足我希望还是 99%以上的 G 比 G 的实习生我真的没有如果谁能够做成了我觉得这个事情
我不觉得不会有低于 100 万人想买吧我们一期节目起码有几十万听众我觉得可能也许我们今天种下一个种子之后就会有人研发出这样好的产品然后我们就会成为第一批付费购买的人绝对是你刚才讲完之后我在想如果你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但这些东西你都没有尝试过
可能现在就是你尝试的最好时机当然在听完的第一步就可以先收藏我们这期播客然后复制粘贴这个十个 prompt 对吧你就比别人领先一步再次感谢 Will 我觉得我可以未来再来找你请教关于 AI 前沿各方面的问题好的好的谢谢你的时间我们这期节目从一个设想开始
但越聊下去我越觉得他其实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我们讨论的不只是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人独角兽而是我们应该怎样重新理解工作组织能力边界这些变化中的东西在这些变化中普通人有没有主动出牌的机会有没有什么起点是此刻就能动手试一试的他的那条朋友圈让我印象太深了我愿意在结尾重新把它复述一遍他说
AI 时代的工作选择如果不是因为人本身的天赋和热爱就没有努力的必要了 AI 会让平庸却努力的编辑产出趋近于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决绝但又很清醒它提醒我们去思考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热爱的又是什么我能不能试着把它变成可以被 AI 协作被放大的东西呢如果你愿意动脑子
愿意发出清晰的指令愿意建立属于自己的 prompt 库也就是指令库那么你就已经在大步向前了不必等到自己成为专家工程师或者创业者才算开始现在你就可以写下第一个给 AI 的指令试着用 AI 解决一个你在意的问题
也欢迎你把这期节目转发给你关心的亲友
或者在评论区和我们聊一聊你想写下的第一个 prompt 指令会是什么那在节目最后还有一个我们团队的最近成果想非常骄傲的和你分享一下我们在有志有情 APP 里上线了一个全新的功能叫基金 CT 顾名思义它的核心就是帮你把你投资的基金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平时我们做基金投资的时候可能最常看到的还是收益率排名这些显而易见的数字
但是在这些表面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关键的信息其实是被埋在背后的比如投资这支基金的投资者们他们的真实收益是多少以及他的真实风格真的和他表现出来的一样吗
这支基金的长期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还有很多关键的信息其实平时是被埋在背后的比如这支基金的投资者真实收益,它的真实风格它的长期表现以及它完整的持有成本是多少甚至包括基金经理有没有跟投跟投了多少这些信息在我们的基金 CT 功能中你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
我们开发这个功能就是希望把这些数据还原出来帮你看清那些看不见但很重要的部分让大家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能够更安心更有把握你只需要在有知有行 APP 的最新版本中打开有形页面
找到基金 CT 这个功能输入基金代码或者名称或者基金经理的名字你就可以查看到了非常欢迎你试试看看看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判断视角不少朋友使用过后表示很震惊之前居然没有人做过这个项目很欢迎你试试看看看有没有带来一些新的判断视角希望你会喜欢我是雨白每周晚 8 点和你相约在知行小酒馆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