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番外:一座京城,万千精彩 |《日谈公园》的北京故事

番外:一座京城,万千精彩 |《日谈公园》的北京故事

2024/12/7
logo of podcast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伙子
以真诚和开放的态度主持《日谈公园》播客,探讨生活和社会各类话题。
曹博
李叔
Topics
李叔从小在门头沟长大,高中到海淀,见证了北京从郊区到城市中心的巨大变化,以及不同区域的商业发展和文化变迁。他分享了在海淀图书城、当代商城等地的经历,以及在鼓楼、后海地区生活和工作的感受,描述了这些地方的繁华与变迁,以及自己对北京的热爱。 小伙子出生在北京南城,经历了亚运会期间的城市建设,见证了城市快速发展。他分享了在亚运村、西安里等地的童年记忆,以及在中关村、西单等地的生活经历,描述了这些地方的商业发展和文化变迁,以及自己对北京的独特感受。 两位主播都分享了在北京不同区域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对北京城市变迁的感受。他们都见证了北京的快速发展,以及不同区域的商业发展和文化变迁。他们都表达了对北京的热爱,以及对北京未来发展的期待。他们还分享了在北京生活的一些趣事,以及对北京的一些独特见解。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小伙子对北京的建筑工地有亲切感?

小伙子在亚运会前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长大,习惯了城市不断建设的状态,认为变化是常态。

李叔是如何第一次真正打开并爱上北京的?

16岁时,李叔离开门头沟到海淀读高中,在海淀图书城琳琅满目的书籍和磁带中,第一次真正接触并爱上了北京。

08年奥运会前后,北京的鼓楼区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08年奥运会前后,鼓楼区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光,成为北京文青们日夜混迹的地方,李叔与小伙子的人生也在此时产生了交集。

李叔和小伙子是如何开始合作的?

李叔和小伙子在08年奥运会前后的鼓楼区域相遇,从“追星成功”到一起做播客、创业,两人一路见证着时代浪潮的变化。

《日谈公园》的名称是如何诞生的?

2016年,李叔和小伙子在日坛公园一起吃饭时,特别发愁给节目起名字,后来一个朋友提议叫“日谈公园”,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小伙子对苹果产品的初接触是什么时候?

小伙子对苹果产品的初接触是在2008年左右,当时他在一个小的后两个公司上班,老板用的3DS让他体验最新的科技硬件产品。

李叔和小伙子在三里屯的苹果店有什么特别的回忆?

2016年,李叔和小伙子经常在三里屯的苹果店附近的新元素开会,商量节目选题和合作事宜,苹果店成为他们工作之余的常去之地。

Chapters
两位主播分享了各自在北京的成长经历,小伙子从小在南城长大,见证了亚运会前北京的热火朝天建设;李叔则从门头沟来到海淀,经历了从郊区到城市中心的转变。他们都认为变化是北京不变的常态。
  • 小伙子童年经历了亚运会期间北京的快速建设,在工地噪音中长大
  • 李叔16岁离开门头沟到海淀读高中,感受到了北京的巨大变化
  • 两位主播都认为变化是北京不变的常态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我们 Tedai at Apple 一座京城万天精彩这个系列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也欢迎大家来到 Apple Sanitator 我是马丁我们回顾前一个月我们跟着故宫一起去领略了中国的陶瓷文化感受了京剧艺术的魅力体验了诗词还跟 Joyce Adich 感受了北京这个城市的这种激情的一面

后来又跟隐地也就是我们的体育的摄影师一起用镜头去捕捉了北京这座城市里面一些跃动的瞬间那今天最后一节课呢我们也邀请到了日谈公园两位主播那跟我们一起聊一聊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未来所以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日谈公园的两位主播李叔和小伙子

hello 大家好 这里是日日男梦魇王李叔我是小猴子特别开心今天能够跟小猴子我们俩来到咱们品货在三十坪的这间店这个店可能是我在北京来过最多的商铺之一吧然后今天非常荣幸我们俩在这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主题

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是北京人今天也是在北京开展的时候也算是北京的一个商业地标然后我们两个人也希望怎么说从各自的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讲一讲跟北京的一些私人回忆对对对特别的

没想到因为我从小生活的范围离这很近最开始住在西安里然后我还曾经在团建湖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就是能有这个机会在这个地方在这跟大家侃侃而谈我自己都会觉得这个是我吗这是可以吗可以吗在这聊但是真的很开心然后大家也是投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来看我们在这说点有的没的觉得非常的感动谢谢各位今天能来

那曹博老师您作为一个老北京哎呦不敢当不敢当不敢当不敢当那看到我们现在这个主题就是北京故事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样你的心态

我觉得其实当我有记忆的时候我生活的场景的变迁其实是非常非常巨大的甚至于我小时候住的地方然后现在都已经完全变样了原来住的房子都已经推平了然后变成了高楼大厦什么的其实我是会觉得在北京这个城市生活有很多的记忆需要去追寻又有很多的新的那种地标性的建筑又成为大家生活中好像已经

非常熟悉的场所所以我是会觉得我在北京是很有情感的然后这些年大家也会问说你喜欢在北京生活还是喜欢在哪儿我自己都会觉得我还是挺适应在北京的生活的

你能简单地把你在北京生活过长期生活的地方这个轨迹先梳理一下 OK 那就从出生开始讲我生在南城生在那个唐人亭附近那时候因为父母在那边工作单位的宿舍在那边但是很快我们家就搬到了现在叫萧运路那个地方我曾经住的那个家属区是一很大片的一个地方现在其实就在海航的那个大厦那儿现在也是大宾馆

然后我亲眼见证了什么三环路机场路辅路的那种修建然后后来我从那搬到亚运村然后那个时候我上学在和平里基本上我所有的在上大学以前的生涯都是在这边然后后来呢我也短暂的在丰台住过一段时间然后又到哪边去了然后现在我又住到了北边我还住在奥森附近

就是我可能还是更喜欢北边这些地方我的话也从出生讲起我出生在北京市西郊的矿区叫做门头沟

所以我小时候就是在门头沟然后中学也在门头沟然后到了高中到了海淀区就是有点那个出门远行的感觉 15 岁就住校在海淀黄庄那一边然后大学还是在海淀在学习路工作之后因为在北京那时候没买房嘛其实买得起啊但是我不看好北京的房市哇哈哈哈哈

对我妈就说哎呀说你这每月工资也不少买个房呗我说傻子还买房呢哦真的能买得起吗那时候那时候还行吧因为北京那种房多便宜啊对一平米不差一两千两三千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对 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

但是问题在于没买大家听到这段心里都觉得很痛快是吧很开心替他开心公司全部用他买 CD 了我觉得这玩意能保值你看看后来发现 CD 的保存年限还不如次贷对他被 iPod 引领的数字音乐打败了

哎呀太惨了哎呀对因为没有买房所以就只能一直租房那租房住过的地方就特别多了在什么对外经贸那边也住过在柳芳那边也住过好几年就是离这儿也挺近的但是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在鼓楼后海区域吧在

宝钞活动住过一年在男的五项住过一年那个是我租房比较美好的一些回忆然后后来到了差不多三十多岁的时候我的生活的区域就挪到了东边就是在四会那边终于卖房了卖的有点晚哎呀

在隋惠那边买了个房然后住了差不多十年吧差不多住了十年后来又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搬到更靠东搬到管庄那边去了相当于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个住所吧然后后来如果听节目的朋友可能就知道我就相当于把我一部分

部分的生活搬到了云南大理在那边反正也是租房嘛比北京租房还便宜点然后也经常回北京回北京的话就又回到了门头沟就住在爸妈家跟爸妈一起住然后因为爸妈年纪也挺大的了也希望能够多一些时间跟他们相处挺好的那个有首歌怎么唱的实在没有地儿住就跟爸妈一起住混子跟我呀

对我忘说一点我在学龄前还在北京顺义住过一段时间那是我爷爷奶奶家对然后后来就回到城里

嗯对所以其实我们的生活轨迹都挺多的啊是的流动性很大啊那今天我们的一个跟大家分享的脉络呢其实就是从我们两个人曾经生活过成长的一些地方全取几个我们个人印象最深刻感情最深的给大家讲讲我们跟北京这个城市之间的一些记忆跟故事嗯嗯

那来吧我先来啊那可能成立人先来对我们郊区的不好意思先来没有你说话的份了没有没有开玩笑我觉得的确是有几个地点是我印象特别深的甚至影响了我现在对于整个城市的感觉因为其实在小的时候你的整个生活范围是很窄的你除了在家然后去学校

很难去到其他的地方然后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住在那个萧云路那块其实那个时候没有萧云路这个概念只有那叫什么牛王庙我们小时候那个地儿叫牛王庙三元桥就这么一个概念我的小学是在西安里西安里三藩路里边然后我家在三藩路外面

然后那个时候正好赶上亚运会因为我 82 年生人然后赶上北京亚会之前北京的那种就是一个大的建设的期间熊猫盼盼对然后那个时候就是到处都在修路修桥修各种场馆和设施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几乎是在工地的噪音中长大的

就是那个时候没有那什么扰民的概念没听说过这都是国家建设就必须在这建设没日没夜的在那建设然后你在工地中有两个东西特别特别的有标志性一个就是特别高瓦数的那种探照灯一样的东西夜里边他会去照工地上的那些场景然后大家还是在那工作嘛

然后我就阴阳特神因为我小时候在我们的那个宿舍就能看到在路上永远有巨量的那种灯光特别特别大然后不停的扫射对特别带劲另外一个呢就是工地里面其实会有很多人在吹哨

因为那个时候去指挥很多的车辆以及人员那种调配当时没有特别先进的通讯工具所以很多时候又通过哨声来调配这些东西所以我的印象中就是我只要在家天一黑其他的城市噪音降下了以后我都能听到那种大卡车的声音和不停的吹哨

当时其实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特别开心因为满大街都是巨大的水泥管子和沙堆全是这种建筑材料可以玩沙子对然后那个管子大到什么程度就比如咱们俩现在这样样子塞我们五个肯定没问题

同样一个馆子里面不是小时候的咱们现在的咱们对你在里面你可以这样坐在里面然后大家在馆子里面爬来爬去他又落得很高捉迷藏对捉迷藏还有巨大的沙堆大家就爬到顶上然后从上面滑下来然后就觉得特别开心所以当时因为你没有说这个城市没有建设的时候你什么感觉所以我就习惯了一个城市在不停的建设中的状态

我觉得那个反而是一种常态一直到后来如果说你发现周围没有工地了你反而会觉得哎这

这好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场景啊机站的步伐变慢了对对对然后那个时候你还经常可以在那种没有开通的公路上因为他铺好了柏油之后路是封闭状态他没有开通然后我们这些小孩就在上面去滑汉冰然后玩滑板嗯就其实不是现在才玩滑板我小的时候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很多人也在玩滑板啊

那种滑板就是丹佛最后的恐龙美国人玩的滑板我们也玩那个滑板然后我也去尝试玩摔的真不行了摔的鼻青脸肿但也很开心然后那个时候的轮滑鞋都是那种双排的嗯

那种轮滑鞋铁的可以伸缩大家很多人都有然后你就看在那种没有开通的道路上有玩滑板的有滑轮滑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老人在那溜弯什么的那幅画面我觉得现在你是看不到了对那个可能就属于那个时代特殊的烙印所以整个的小时候的生涯就伴随着这种特别的热闹的甚至有点吵闹的这种见证

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就觉得真神奇这是文化大爆发的一个时代对就赶上了那么一个时候对然后一直到真的宴会开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我到处都是熊猫那个签名盒也是熊猫橡皮也是熊猫对熊猫环岛对熊猫环岛真的是有个熊猫熊猫环岛那个熊猫后来搬地了搬走了

换了很多地方现在好像是不知道在哪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专门研究熊猫环岛的熊猫的去处是哪里我觉得挺神的有很多人喜欢这些东西那时候是你小学上小学七八岁那时候就第一次对这个城市有了概念就觉得北京是一个在建设当中的变化中的热火朝天的城市

所以从这点来讲的话其实你并不抗拒变化因为你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变化对因为当你生活在这样一种常态里边你就会认为它就是这样子你没有对比你不知道不建设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所以现在我看到很多工地我很亲的就是我内心感觉我是很亲切我说这我熟啊这东西都是我很熟悉的场景对对对

那你说呢我说说你印象深刻的一些瞬间我印象深刻其实我觉得可能就跟那个小伙伴老师正好形成一种反差因为我小时候在门头沟嘛门头沟因为它是北京的一个就算是郊区实际上应该算是

其实应该算近交但是好像大家都觉得是远交因为名字比较妥或者因为有好多山对有好多山感觉是个沟因为沟大家觉得肯定都特别偏远实际上没有那么偏远但是它确实从我小时候我觉得至少到我高中吧就整个我生活的空间里面变化特别小嗯

就是我小时候什么样后来还什么样包括我的小学啊初中啊还有我小时候玩的那些地方啊十几年间就跟当年一模一样当然这几年确实变化比较大然后区的中心也从我生活的那个所谓就老城区有了新城区新城区那边有很多很豪华的商场高级的连锁店奢侈品地铁站有一个地铁站最近出圈了叫上岸就那一站就叫上岸

所以好多就是考那个公务员什么的人要从那上地铁然后坐车进城去考试取代了沃弗斯的地位对对对这个名字太吉利了但是在变化之中也有很多不变的地方比如说我小时候经常去我们那边有个地方叫黑山然后那有个叫黑山公园

然后我就上个月还专门骑共享单车去了一下那黑山公园从哪骑过去从爸妈家呀很近其实也就十几分钟就到了只不过他你说没变吧他也变了因为小时候觉得他好大呀

现在觉得好小啊是吧对小时候我就能玩一天像是一个什么迪斯尼乐园一样里边有那么多可以玩的东西现在看怎么就走十分钟走一圈了那实际上是有什么真的娱乐设施吗有一些小公家也会有的一些什么旋转木马呀那种小的东西动力乐园呀那当然可以了是吧当然可以了

对所以这个就是我长大的一个地方当然如果说到那个我感情更深的那就是门头沟的山区在我姥姥家那个地方可能就真的某种意义上它可能就已经不太像大家刻板印象里的北京城了

因为它就是群山环绕里边的那种小山村但是这也是我想说的就北京真的很大北京很多种面貌除了他们小后老师说的驻白萧云路 萧云桥北京的桥千姿百态北京的山也千姿百态堂堪成岭 侧成峰那对我来讲印象最深的一个生命中的一个时刻那就是 1995 年 16 岁离家远行然后从门腾沟到海淀黄庄去上高中

刚去的时候说出他的名字非常值得骄傲其实这个名字现在就属于说不说都显得有点显得还有点装搞得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就正常说吧对啊因为当时我们学校就是一个普通重点高中不犯什么特别好的学校叫人大附中

这当年真不犯什么特别好的学校当时我们心目中的那个真正意义上的两颗明珠是四中跟十年中学对啊这属于渴望而不可及的那种是虽然我中考的分也够了吧但是我没报哈哈

对我发现我经常做一些人生的非常荒唐的一些选择然后在上高中之前我们有一个相当于是实验班的选拔班就是在开学之前相当于是你提前到学校然后有大概两周还是一周的一个特训最后考试考完试你要考特别好你就能进实验班进实验班就意味着你高三毕业的时候基本上清华北大对然后我没考上

因为我实验班的时候我同桌睡一个女同学我们就怎么着还赖女同志了这事没有没有他也没考上赖我那赖你了赖我天天上课聊天大家跟着没听讲最后双双落榜然后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事一个是当时我就住在那个海淀黄庄边上就是今天的海淀黄庄的四环路的那个口那然后我有一个就算是远房亲戚嘛

他们等于说就是进了城那在那有一个平房然后每天从门头沟去海的黄庄还是挺远的所以我就住在亲戚家等于说借宿了一周时间借宿了一周时间然后为什么我说那个位置就是今天的四环路的那个位置因为四环路那时候还没开通呢对虽然说理性的四环路胜过七情的平原百道但是

那个时候算路还没有开通听着有点吓人说这两人去聊很多东西说我们小的时候这环路都没通呢这是有点上岁数了是然后每天就不行吧走路去学校然后为什么没有考试实验班呢就是因为那个女同学我们俩就相见很晚嘛聊得很开心然后她就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因为我就是那种你想象一下那个咱们看什么天下无贼那个什么傻哥那个形象

我那时候就是那么一个形象说哇北京真大呀就是傻呵呵对虽然我们门头沟人跟年轻人的区别是年轻人管进城叫去北京我们管去北京叫进城有什么区别呀但是我在上高中之前确实没怎么去过北京这个也是我们作为远交期券的小朋友的一个痛点吧

那时候确实就没见过世面那姑娘就有点说傻小子进城了我带她好好开开眼然后就带我去海淀图书城就是现在的中关村创业大街的那个位置然后我们就中午也是逢学校溜达溜达大概走个十几分钟走过一条街叫海淀斜街

下面的朋友可能去过的不多了就是从那个中关分有一个环岛那个位置直接插过去然后路边上全都是各种小书店小音像店然后小饭馆成都小吃卖包子的地上有那种摆摊卖打口福袋和打口飞地的我一看到之后我觉得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一个乐园一样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

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然后去了海腾图书城哇有那么多的书店你们知道我们能够只有一家书店叫新华书店我每一次都流连忘返然后我们能够只有一家印象店好多磁带只在收音机里边听到过但从来没有见过真的磁带然后到了海腾图书城里边可能有大概十家印象店然后我就一家一家的逛然后中午他带我吃那个有一家什么大王牛肉面吧就不是后来那个加州大王牛肉反正就叫大王牛肉面我嘴好吃我这辈子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牛肉面后来再也没有吃到过

这就是这就是年轻的感觉哎呀

哎呀所以就是落榜了嘛就这样度过了梦幻般的一周的时间然后就真的第一次对我来讲我老实说我觉得是打开了北京也爱上了北京然后高中三年就是在海铁黄庄度过那个时候老实讲我是那种最老实的老实学生基本上就是每周日晚上从门头沟坐公交车然后在干江口导什么多日路我忘了三十零吧那时候中国三大街还叫白夜路呢然后我们就是

然后到那个学校进学校等到周五放学的时候再出来回门东沟就很少出学校去玩偶尔离开学校就是跟我们同班同学大家一起特别奇怪就一帮男生啊就没有女生一帮男生大家一起逛当代商城逛双岸商场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可逛的但是人家去我就跟着去了这个很重要就是里边所有东西都买不起啊买不起就对了

不可能买得起我阳特别深上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北京当时最贵的商场嗯殷砂友谊商城开业然后我们那时候其实我家住的离那个地方不远然后我们很多小孩专门从家骑着自己的自行车骑到殷砂门口把车放下然后就进去逛嗯坐电梯哦

坐上去再坐下来坐上去再坐下来然后吹空调在里边吹空调吹冷气然后那个时候其实营业员大家可能也怎么说呢说这小孩本来是想驱赶一下但是因为这帮小孩实在是太小了也然后呼啦呼啦跑来跑去他也不太容易驱赶你还没驱赶我们就跑了

所以这个成为我们每天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然后在这里面我真的第一次让我感到世界的震撼因为我们那个小说比如说你的消费概念是什么呢比如说你买一瓶汽水那几毛钱你手里如果有五块钱你就有一笔巨款了然后我在《烟渣友谊商城》里面看到了一个跨栏背心

卖好几百块钱对对对我说哇我说这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说这个我有一个特别惨痛的回忆就是我高中的时候呢还挺烦人的后来呢我就分了班嘛然后这个班呢你说巧不巧我也有一个同桌

但我那个时候就属于那个小男孩调皮明白然后我就老缠着他我说你给我买双袜子吧哦本来是开玩笑的一个事但是就老说老说老说后来呢就给地方说烦了他说行我给你买然后就真给我买了双袜子买了双耐克的天哪那非常贵的然后跟我说 35 块钱给我

我那时候一星期的整个费是 50 块钱代购啊对啊对我说啊还给钱对然后我就说哇袜子 35 块钱为什么呀因为那时候大家现在觉得 35 块钱不是啥钱那个时候爸妈一个月工资就几百块钱 35 块钱能买 3.5 盘磁带呢对不是拿磁带比其实比不出来因为磁带下面也 10 块钱哦就下面就没有磁带了那倒是啊但那个时候反正爸妈工资都很低吧几十块钱对所以那个时候就是没有想象过一双袜子能卖那么多钱因为平时穿的都是

一两块钱的袜子嘛破了之后还补呢还是那个时候所以说回到海淀图书城的话高中三年最快乐的时光基本上就是在海淀图书城然后去那儿就像刚才小伙伴说的逛商场一样就在那儿把所有的书店的所有的书架全部看一遍拿下来然后翻一下看看售卷被塞过去买不起

然后呢把所有音箱店的所有的分担全看一遍我对当时最流行的音乐资讯如数加针谁出新专辑了全知道就是买不起但是也不是说一点买不起所以每次都是可能穿十块钱进去之后就开始逛然后脑子里边可能有一个名单这十盘我想买然后就开始非常斗争十斤七七斤五五斤三三斤二二斤一最后买一盘回忆听哇真难听然后哭了

这种事情你难免遇到是吧有时候你碰到一些嗓音沙哑的歌手你总觉得嗯他声音都那样了他音乐一定很好吧嗯比如关德辉爱道辉新哎呀唱歌歌里东上似的不是那边有周发剑你不买你非要买这种东西啊啊

还是踩了一些坑然后书也是嘛就是买不起书就来回逛来回逛印象特别深就后来是在海南斜街的一个小书店挂一个特别巧的钱可能五六块钱吧买了一本《百金孤独》

其实大家也知道那个书很难看懂但那个时候呢对我来讲买本书不容易我必须得看懂然后就反反复复的看然后后来就成了我可能是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所以我觉得实际上我们那个时候在北京不光是说北京那个城市也包含了我们所生长的那个 90 年代它是一个相对来讲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主要因为没有钱

对对对主要是因为受限于整个经济实力的影响对吧其实你有很多的新的东西进来你是可以如果你有钱的话你是可以拥有的但实在是没有对所以那个时候刚才说逛那个当代商城嘛因为我们是眼睁睁的看着当代商城盖起来的

盖起来之后说有一个新的商场开业了我们去逛一逛你看哇这儿的磁带卖 13 块钱可真黑对吧但是有一盘磁带只有当代商城有还想图书城硬是没有就是沈庆的这么多年以来所以我斥巨资在当代商城买了这么多年以来这盘磁带然后就一遍一遍的最后把磁带给听烂了

就听得消失了然后我又去当男生又买了一盘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们会做的事真是其实那个时候挺有意思的就是每一个地区都有它的那个所谓的商业繁华的中心比如说你在海淀那个地方可能这个就是商业繁华的中心那我那个时候住在三千桥西安里那一片我们那块的商业繁华的中心现在成网红了哪啊雁峰商场那个

叶峰成网红了现在特别红有非常多因为很多老字号在里边开店很多人去买天哪我第一份工作不就在青山沟吗就在叶峰边上对然后我那时候就经常跑到那个朝白商场里边去买磁带但是就跟你一样手里钻十块钱都钻出汗了然后在那看来回看看看最后要选择一个自己想买的嘛

对那个时候就觉得特别宝贵所以其实当时对于很多的那个歌印象特深是因为你买了以后你就反复听对你买回之后就看着歌词听然后把歌词关上听然后学着听对对对然后听好多好多好多遍必须得值回票价对所以当我第一次一次买过两盘慈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说我该怎么面对这两盘慈爱我该先听谁然后就你没有遇到过这种幸福的场景你还记得哪两盘吗

好像是玛丽亚凯丽美丽花蝴蝶对那个 Music Box 音乐盒对然后和好像是 Michael Borden 的一个双张精选吧

那时候就花好多钱花了好多钱花了 捡钱了吧就是那个压岁钱因为那个时候就说好多同学听外国歌太洋气了我也想尝试一下外国歌然后就觉得要买最著名的因为我们那时候在横比有一个天星音像店那天星音像店现在就在横比西街那个吴一泰卖茶叶了现在已经那时候他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有壁挂式的视听机器

新的时代就会放在那个里边你把那耳机摘下来戴在耳上就能转我们当时我见这不是外国呀这个这也太先进了哦对对像电影里边的这种剧情对然后就疯狂的就在那去听然后他每周还有什么这周优惠什么十块变八块然后所有的那些最新的专辑都在里边我们每天中午都要去

放学还要去就是这是生活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在那其实听了好多好多的新歌免费听不一样特别深因为他每次当周主打就会贴一个大海报在他那外边那个玻璃上就像什么什么拿赢征服

大小报贴过来了然后那个李文在索尼的第一张论据然后也是一个大连但是那时候通过这个知道好多新的歌手要不然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好像我们那时候对于听歌特别有热情是是是所以如果听过我们俩节目比较熟悉的日常务员的朋友也知道我们俩跟音乐都有很多的缘分是小豪老师本身是一位

音乐人然后我之前也在音乐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我觉得跟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在音箱店消磨的这些时光和这些被我们赠失的十块钱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就觉得特别美好

嗯因为那个时候因为我不像李叔这些是那个文学青年你让我啃一本那样厚的书啊我很费劲的就看着费劲其实不厚只是不好读不好读哎呀然后但是听歌很愉快嗯而且就是你听完之后你自己还能学唱然后就觉得啊自己好像很时髦嗯其实当然会有某种虚荣心在里面一定是会有的嗯

但是他伴随着你比如说有的人还可以一边写作业一边听嗯对他在你的身边其实一直在想着你生活场景里面就充满这些东西对对对等到上大学的时候小伙伴老师就去上海了对去上海了然后那个时候我的生活空间就从汉野黄庄到了学员路其实不远骑飞车一会就到了对其实现在想想我们学校就是北京科技大学嘛学校里边就不说了过了学校之后这几个门呃上北后能坐在北哎呦哎呀

北门对面是一排的那种小饭馆兰州拉面啊韩国餐厅啊还有很多都是通宵的特别适合我们这些晚上不睡觉到处游荡的这些所谓的坏学生反正晚上也不用上课不是真游荡啊没有事啊不是就不去网吧什么的那种去不起啊网吧多贵啊一元三块钱呢对对一元三块对啊

后来一开始 4 块钱对对都是上来贵然后满满便宜的对对后来学校外边有一个一小时 2 块 5 了给我们激动坏了才 2 块 5 上网机器都会很慢那种然后北门就是我们这帮晚上不睡觉白天不上课的同学们晚上去吃饭的地方然后学校的西门就是正门那就正对着我们对面的第一支大学一边一个主席在招手对

门口就是那个四环路然后我们的东门不用如果实在不行就也不用说右边那个门对对对上边那个门上边那个门东门对面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小区一个置新小区但是跟我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在我大四的时候因为实在就不想住宿舍了我也想拥有规律的大学生活谈恋爱了嘛

终于谈恋爱了然后就在学校的东门对面的小区的地下室租了一个特别小不能叫破了地下室嘛对反正就是进屋就只有一张床然后一个桌子放一电脑放一个我的那台式机那么一个地方租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月三百块钱巨款啊我都不知道当时我哪来那么多钱对啊你哪来那么多钱啊

想不起来了好吧就是青春的感觉然后以至于我前段时间有一天反正特别疲惫说想找一个地方去做个按摩结果到了地儿之后发现是地下室一进去一股霉味按理说一般人都会觉得说这地儿的环境也太差了我一闻说哇青春的味道

对就是那种感觉回来了这就对了对就跟你看那个施工感觉和亲切一样我现在在路上看到那个扑力轻和那个亚路基我都会觉得这就是我亲人啊这个就是就非常的有亲切感对然后我们学校的南门就是理性的四环路那时候已经开通了

然后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跟我大学的时候一个师兄他那时候是已经毕业了但是又没有毕业怎么没有拿着毕业证属于成绩特别差的那种有可能毕业和毕不了业之间游走的那个状态然后整个人特别的落魄暑假也不回家就在我们宿舍住着

然后我们俩就晚上就一起在四环路边抽烟就看那个四环路上车来车往数两边来的车看哪边来的车多跟那打赌玩然后可能就跟那就数车数了几个小时就这样的大学时光吧去年年底我在新加坡就见到了我这个师兄然后新加坡成了一个地产大亨然后我们还一起回忆回忆当年我们在大学的那些苦日子吧

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实际上虽然我所谓的已经进城已经进城了也七八年时间了但是整个人的状态还是一种好像很懵懂对这个社会没有太多的了解对这个城市也没有特别多的了解而且刚才我们从一楼到二楼的时候小侯老师也再一次验证了我确实不认路路痴只要是你让我走一条路然后我默认的那个方向一定是错的如果我反其道而行之那肯定还是错的知道

就是连想都不能想不能想想的时候还是错的那你说到什么程度就是因为那时候虽然土归土但是呢偶尔还是要去个西单啊去个王府井啊对偶尔真的偶尔可能一个学期去一次吧然后那么我如果我要从西单去王府井的话怎么去呢

先从西单坐车回学院路再从学院路坐车去王府井我脑子里没有一个北京的地图对我来讲就是点就是点跟点之间的关系再加上那个时候地铁的终点站就是西单我没有办法从西单坐地铁到王府井所以这也不赖你也不赖我不赖你不赖你不赖你你

因为我觉得大家其实对很多方位我替你掰一掰啊我虽然小时候住在这边因为那个三原桥正好是三环路的一个拐弯的地方所以那个地方就不是正南正北啊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长辈都会跟你说啊在南边啊在北边啊是吧恨不得家里说那锅

也在南边说在南边那个锅里边我这都有点过分了就没有必要挨着墙的那个不就完了吗你要非要这么说我觉得挺难为人的但是我在这一片地区我就是搞不清楚哪是哪然后我一直到现在其实我对于三里屯我依然不是很清楚比如说我就从太湖里南区北区什么来回转我就不知道我经常问人家我说哪个是三里屯

北区啊然后大家解释半天就说哎呀就是你买不起的那个哈哈哈买不起那就是北区对就你我说南区我也买不起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而且我觉得就是大家的同样在北京生活他的那种每一个区域大家的生活的印象特别特别不一样就比如说你在海淀

我都得是大学毕业之后然后去中关村玩我才对海淀有概念我没去过海淀因为我在海淀没有亲戚没有同学然后没有任何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海淀呢这我们家三方路有一个 302 是吧就可以直接到中关村但是我小孩我坐那个车跑到了远的我也挺害怕的我不想去

对那一直到最后其实上了大学回来之后或者说高中的后半段然后那边中关村为了买电脑对传机去买游戏买这种那个游戏盘买盘买盘压缩盘对各种的那个时候才往那边去所以我小时候大家的那种局限性特别明显因为我从西安里那边就搬家嘛就搬到了亚运村然后搬到亚运村之后那个地方又正好赶上是亚运村刚刚建好

特别蓬勃的时候 1996 年那一会儿然后边上都是巨大的场馆奥体中心然后边上那个北辰集团盖的巨多的什么会议中心康乐宫就是英东游泳馆那个时候就感觉这个地方太不真实了你进到那个一个巨大的石头的门里面都是大草坪然后他们就在这工作还是在这玩骑车我说这

看电影呢我跑这来就是我就会觉得这个地方是我生活中给我带来巨大就是说这就是好像未来生活的一个样貌因为它和北京其他地方也不太一样区别很大然后北辰购物中心其实那个就我小时候正好赶上那边蓬勃发展然后那边还有什么各种艺术馆中华民族园什么的对

跟你说中关村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海内黄庄旁边就是中关村嘛那个时候中关村只有一些小平房然后对在里边就是也能存电脑什么之类的就是那种组装机嘛然后后来说哗起了一个大厦什么海龙大厦对起了一个太平洋大厦然后里边一个一个的摊位对然后进去之后说我也存电脑说跟我走然后把你带了一个他说跟他走就是这种就没准那个人就现在就是那个时候非常大的电商网站东哥哈哈

有可能有可能吧而且我第一次去中央村的时候把我吓坏了因为我们坐那公交车到了中央村的一站你一下车车底下站了好多人你下了以后然后这些人上来就开始拉你的衣服对对对跟我走

跟我走上我那买去我那东西全然后他们就会抢客人对然后抢客人的方式就是五马分尸大家你这你等我我等你然后最后你选中了一个人跟他走然后他就会带着你那边其实当时就是村子城中村但是你走街串巷小平房最后就来到了一间小黑屋的面前不是你买的是电脑吗

买游戏盘啊盘啊对电脑不在小黑屋里对买游戏嘛因为我们那时候就自己有电脑就可以就是玩什么仙剑什么那些都是买盘然后那个门外边锁着锁他从兜里掏出钥匙

把锁打开你进去吧然后你进去之后他进来然后再把门又锁上了我当时心里想我说我可就没多少钱要不然都给你然后说就很吓人的当时就然后他从那个床底下拉出两个箱子里边说挑吧都在这了

就很蛮慌的那种感觉非常的蛮慌然后他也代表就那个时候中关村的这种咱们就算 IT 产业吧这个经济腾飞的时候有点那种舆论混杂的一个状态而且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自行车经常丢经常自行车就是两三月丢一辆一个礼拜丢一辆太惨了然后呢后来就是我有一辆贼破

看上去贼有年代的一辆 28 大杠然后呢我就觉得贼肯定看不上而且好几次我都没锁忘了锁了都没丢结果有一次我说哎呀这车其实也挺好的锁一下吧而且擦了两把锁完了回来一看车没了我说没自行车在学校里也不方便买自行车去吧到中关村然后下车之后然后就过来一哥们说买盘吗我说有自行车吗哈哈

他说跟我走有然后跟我走也是跟他一样小胡同夸七盖八绕然后大概已经走了个七八个拐弯突然从那个拐角出现一个人说跟他走对还换人你看后来看那个陆学长有个电影叫卡拉是条狗买狗那经历跟我的一模一样然后那第二个人呢又带着我七盖八绕然后绕到了胡同里边的某一个角落吧然后那停了几辆

一看就是有人锁在那的正经自行车他说你要哪辆我先给你撬

对这真的零元够当时我就我就傻了我说还能这么盖啊就是这不是犯罪吗对那个时候就是有很多江湖传闻嘛就大家说这些自行车怎么被人偷走有两种方式说一种方式是有人在腰上先系个腰带然后腰带上有一个钩子那钩子钩在自行车的后架上钩起来以后自行车那个后边轮胎就比地面高出一点来然后他就可以推着走你以为是他的其实不是他的哦

对就非常隐蔽然后大大方方的就给你推走了另外的有的就是直接下边停一个什么破面包一张张先拉走再说其实当时这个情况其实困扰了大家生活很长时间是的就会觉得说每天都因为这件事心惊胆战这日子过得非常费劲啊对我妈当时就说说你说这帮人成天就琢磨这几辆车对但是谁能想到今天满的街都是故想单车呢对没有人再要了是吧

说你说你想要哪辆你自己刷就行了对吧

对我也不用我帮你跟我走跟我走你哪个有年卡就是你有年卡的肯定是没有的就是你是刷不到的对所以当中安村它真的变成了特别繁华的商业街的时候对我大概其实就是在 2000 年之后然后我 03 04 年那时候就是大学大三大四然后我回到北京的时候我一定要去中安村的

就是我必须要去我要去那看最新的显示器最新的电脑硬件然后看硬盘看内存我当时心里有一种感觉就特别的就是很酸楚因为那个时候的电脑有点很贵的电脑上有什么 16 兆 32 兆的内存你想升级多一点的你就想花钱买但你买不起好几百块钱一条但每次你看到那些人

把那些昂贵的内存条用皮筋捆在一起对对对简直就像卖鞭炮一样放在那个柜台里的时候我当时心里想太不善待这些昂贵的物品了就是我什么时候能有钱买到我自己喜欢的这些电脑呢真的那个时候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很多的畅想就是建立在这些特别具体的欲望上的这种物欲上的对

然后后来过了很多年之后我也长大成人了我记得应该是在 06、07 年我那时候在新浪上了一年的班然后就在那个理想国际大厦还是在中关村对还是在那而且就在那个海诺图市城边上嘛但那时候海诺图市城已经不是海诺图市城了是中关村创意大街了包括后来什么 3W 咖啡什么

车库咖啡全东咖啡那个地方成为中国特别是北京在互联网浪潮啊这是算第二波还是第三波互联网浪潮的一个发动机你进去过吗就在那个地方那三大路咖啡我肯定近是进去过但是我去的时候实际上那个浪潮已经过了就是那条创业大街又变得非常的萧条了冷清了比如说它曾经的海南图书城变成了中国分文创业大街然后

后来再去的时候他既没有图书了也没有什么创业了就是这种好像会有一点时过境迁的感觉吧对尤其是我们经历他从没有到有一个完整的这么循环着之后你那种感受是特别深的对啊你看从 95 年到现在其实我看这条街已经开了快 30 年了

30 年的变化我觉得其实像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非常多东西走进我们的生活对然后他又走出去了这个其实是挺惊人的因为比如像我们小的时候刚刚我们聊到了我们听磁带然后后来 CD 就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然后我们从憧憬着买一张 CD 到后来能买得起 CD 然后一直到最后 CD 被时代淘汰了我以为是一直到最后拥有了自己的个人 CD 哎呀

哎呀一让我自己的个人挨泡的是吧对啊然后回家自己转路啊转过转过同步过去啊把封面添加进去添加进去对然后很开心呢然后其实你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的对感觉就是说就像做梦一样本来觉得特别新潮的东西怎么一下就落伍

对对对就有点吓人而且我当时后来我工作之后我是在西单嘛小时候我去西单很少因为我家离西单远然后到了西单工作我在西单工作 12 年就在军台百货边上逛街特别方便吃饭也很方便你从哪去西单我从雁村啊从钢业路转车我倒不是像你一样就是

我骑自行车去我真的我骑车去多少公里啊我不知道我骑 45 分钟吧大概可以啊我跟你说那一路的风景特别美你想我从亚运村骑然后就骑过各种的体育场

然后呢进了台湾之后就到了熊猫环岛嘛然后我就再往城里面骑鼓楼那边骑哎呦进了鼓楼然后就到北海嗯然后从北海穿过林郡胡同然后就到西单了哦所以一路上都是很漂亮的对对对都是好地方都是很好的地方但是其实挺累的然后哈哈哈哈对

然后我觉得我在西单那边当时就觉得西单还是挺繁华的因为当时北京还没有那些更高级的商场它还没出现比如说像后来大家熟悉的什么金融街那边的购物包括 SKP 什么都没有但是在那个时候忽然有一天我就发现隔壁在盖楼

我说这个开始盖楼了我说盖新商场这盖什么商场这样就一直不停的盖感觉那个声势特别大最后等它盖好了我一看大跃成

西单大一城那个时候就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一个新型的一个商场然后尤其是它里边有一个当时就觉得特震撼那个飞天梯然后一层直接上好一层的那种梯子我又重拾了小时候在艳沙的时候快乐我就坐上去我真的坐高的时候还挺害怕因为有点恐高然后我在那看当时在西单大城也有苹果的 Apple 的店在里边对 巨多人我还在那为我活动呢当时你也在

就是在西单那边的苹果店对所以那个时候也是感觉到它还是在这种不停的变化当中所以我的生活好像就是我好像习惯了这种不停的有新东西进来进来进来进来的这种感觉其实我在西单工作那些年我觉得还挺开心的因为

你能接触到最新的这些东西因为你是被动的当时那个户外广告还是不停的在换嘛当下最流行的然后最火的这些明星或者说最新的产品你都能够第一时间去接触得到虽然我买不起但我可以看对吧不是还买不起啊买不起上班了吗上班也挣不了多少钱不是袜子能买得起来吗其实不舍得买哈哈哈

你 30 多块钱一双袜子我就不舍得买了那天我还跟朋友聊起一个话题啊我们就说什么时候你开始你想喝可乐就喝可乐想吃肯德基就吃肯德基嗯你有想过吗哎

是个好问题啊对啊因为原来你是不能随意的去买饮料喝的你也不能随便去吃这些快餐的你没有这个胆量去做这样奢侈的行为的那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可以了其实对我来说可能真的到 2010 年以后

我才可以哦对因为我那个时候就是涨工资了我挣的多了我的那个收入足以可以随便吃随便吃哇你想想看原来比如你吃一次麦当劳如果你花 50 块钱吃麦当劳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有点疯狂啊是不是啊你挣钱挣多哈哈哈

我就不该问你我就不该问你真的是因为我大学毕业当时那工作找的确实还比较好等于是我是从那种完全赤贫然后一步踏进钱不知道怎么花的那个状态对然后就都买次贷和 CD 了吗我说了吗你看看对啊真没怎么吃麦当劳因为可能因为小的时候因为太穷了

我反正对麦当劳这东西我没有向往明白就是我压根不会去想尝试这个东西导致我买得起之后我也我也不想吃就你很多的那种心底的欲望都是求而不得的这种对对对就是那种我要满足自己对就是我求而不得的愿望全都在输跟 cd 上所以后来就在这个部分就玩命的报复性的补偿自己精神消费精神消费精神消费然后网恋打电话一个月电话费一千多块钱

这没有必要还不如吃埋网你这弄的然后搞得别人也很烦青春嘛一边洗澡一边打电话呢真的啊洗澡都不挂对方得多温柔啊吓人谁没年轻过呢

来来我说说我说说 OK 刚刚也说到我们进入社会之后工作住过的地方那边多那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的那就是在从罗古巷到宝钞胡同到古楼后海这个区域吧到那区域很多年我应该是 03 年的时候在宝钞宝钞里边有一个楼好像中国银行的楼在那住了一年时间

等于说某种意义上我见证了后海这个区域和南鲁五巷这两个现在都是非常的著名的商区也是很多的其他省份的朋友来北京旅游可能要去打卡的一个地方去的时候说什么破地方但是我 02 2003 年去后海的时候后海只有三家酒吧我看着后海从三家酒吧变成 30 家变成 300 家

然后男主股像我在 08 年住的时候全都是一些特别文艺的酒吧什么喜鹊啊沙漏啊本地时间啊然后后来也是因为商业化的进程吧然后很多的这种更

注重短期利益的一些快餐店服装店不停地以后损粉一般的一茬一茬又一茬替换掉了原来我们喜欢的那家店所以我也是在这个区域见识了这整个的北京因为正好一个地儿分东城一个分西城见证了这两个城市区域他们的一个商业地段的一个变迁而且我应该别说那时候我住在宝钊胡同的时候还在媒体工作做记者做记者有一个规矩就是手机永远不能关机

而且那时候确实也没那么多骚扰电话以防半夜如果有什么突发新闻因为我是日报记者万一有什么突发新闻你得能随时进入到工作状态于是呢我有个哥们然后大学毕业之后也找不到工作就比较腿疼然后就经常半夜一点钟两点钟给我打电话说干嘛呢我说睡觉呢他说出来待会儿啊我说哪啊他说后海边啊

然后我就穿衣服真去啊真去啊真仗义那个时候可能我就追求这种感觉吧然后就觉得这种感觉特别的像小说里边写的剧情嘛特别文艺嘛然后就大半夜一带那种起床我们俩就在浩海边上那时候浩海那些酒吧什么的也都差不多该关门了我们就在浩海边上坐在那跟着喝大绿棒子的啤酒一直喝到天亮

然后喝到天亮的时候非常没有素质的把酒瓶子扔进后海哎呀然后就走了就还觉得自己特潇洒哦就是这个啊年轻嘛哎呀总要算一些愚蠢的错误对不是这就一直没停啊哎哈哈哈哈

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鼓楼对我来讲就鼓楼东大街吧它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东西在刺激着我在零几年的时候它对我来讲可能是一些酒吧我没有见过的一些商铺一些好吃的小饭馆等到 0708 年的时候那边开了很多的琴行

也会有一些卖游戏的店就鼓楼那太多了店完一条街那绝对的卖游戏买了一机鼓楼那大街包括那转过来的智老王国对然后等到了差不多 10 年左右的时候其实就是 08 年安徽会前后的时候迎来了整个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最百花齐放最开放最包容最流动的盛宴的一段时光

那个时候用我朋友的手表说在鼓楼区域你可以一个晚上玩四场现在南陆古巷北口对面的毛先开场演出看我啊看你啊看完之后直接断居日府激情的平安大道鱼公一山再看一场然后转过来之后再到宝钊后通对面的潭

玩一场谈完之后再去打打就可以玩到天亮一个晚上可以玩四场玩到天亮回家你有试过吗我到底三场扛不住了那个时候已经奔三了就没有那么躁了但是确实也算赶上了古州区域的最辉煌的一段时间然后那附近还有江金酒有兰西有蜗牛的家六酒咖啡整个那个区域有大概十几家可以提供音乐演出的

场所有点像比如说什么巴黎的左岸的那种感觉就在这儿我可以一直待着可以从早上一直待到晚上待到第二天天亮那时候还在写博客的时候我写过一句话我说今天的我每当重新走到果仑大街上我好像看到很多很多个我 20 岁的我 21 岁的我 23 岁的我 28 岁的我都走过这条街上每一个人在

寻找着不同的快乐他们隐隐绰绰的出现在我面前就像我的青春一样我爱鼓楼我确实很爱鼓楼我爱北京说到鼓楼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就开始有了终于有交集了对只不过就是你外台上我台下你在车里我在车底今天你能跟我追星成功了天哪天哪天哪又给你签名没有

对因为我我 04 年大学毕业回到北京然后其实非常幸运的然后马上就可以登台表演了受到朋友的邀请登台现场大表演对那是在新豪运啊在新豪运演出女人街对对对后来呢我们基本上就是每周或者是每隔一周就会有演出最开始是在蓝旗银的 13club 对在那个时候跟很多的那个重型音乐一起表演啊

然后民谣歌手对 AK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手那个时候我们都一起来演出比如像什么周云鹏啊什么迪克艾那时候都在一块芷西不一不一军业所一样罐头风格差不多吧风格都非常不一样

跟你们差不多非常非常诡异就是对然后啊后来一直到了大概 0607 年那会毛就起来了对然后我们就到了古罗东大街然后在毛表演然后其实这个表演的日子持续了好长时间我觉得从 0607 一到 112 年吧我那个时候基本上演的多的时候就是每周都会有一场表演对专场拼盘都有专场拼盘都有然后那个时候有非常多就是大家都比我们有名多的乐队啊现在

对后来都火了都火了后来都火了嘎啦什么的对嘎啦淘宝计划淘宝计划对给你暖场刺猬像话吗我们每天都在一块对不但给你暖场还给你打鼓还给我打鼓后海的鼓手是我的鼓手对刺猬的鼓手也是你的鼓手对师父也给我打过鼓啊

对然后那个时候我们在那表演其实我会觉得我当时不知道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一直在这演出我的生活缺失了很多东西因为夜晚来临到了周末我都在 Lanvin House 的舞台上唱歌所以我的生活就只有在舞台上表演这个生活

而你的那种特别丰富的生活我就没有特别丰富的在舞台上看你的生活我就没有就说你大家什么串场我没有我就是特晚去因为他们那帮人又不守时然后我每次上台都十一二点了哎呦压轴没有人愿意那么晚宴哈哈哈哈

对大家都想早走还出去玩呢喝酒去了对对对然后门口包子铺吃点包子也好南楼门口包子铺但是我会觉得那个时候在鼓楼的那条街上还真的挺开心的因为就是你会有很多人专门来看你演出然后我们大家心里总想着一件事你的生活的坐标可能就是这个坐标我的生活有两个坐标一个周末看一场足球然后周末演一场出

对然后所以我的生活就一直围绕着这些东西然后当时在那个时候你能感受到就是北京当时的年轻人他们的真实的精神状态穿着打扮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留蘑菇头穿很瘦的裤子然后穿帆布鞋对对对然后从那个时候才开始有人背帆布包之前没有人背帆布包是

咱们那时候讲文艺青年而且正好就是那两年豆瓣起来了豆瓣差不多是 04 05 年上线的一个产品那时候就有了豆瓣青年的这样一个群体对然后包括后来有一些同城的活动然后大家一起去然后我们还经常参加我们还会去那上面看大家对我们那个表演的评价然后自己建小组建小站然后传歌然后自己写这种

跟大家一起玩见官网对还有官网呢对对对所以我觉得当时的生活就觉得好像因为我们为了追逐自己的一个梦想虽然我在其他单位上着班然后我在舞台上又表演我觉得以后在音乐这条路是不是真的可以得偿所愿呢是对吧那其实后来呢

好像也没有啊但是其实这个就是我跟李叔认识的契机对我们两个就是在那样的繁华的鼓楼东大街然后我觉得那鼓楼东大街充斥着在北京最有活力的年轻人后来有一个电视剧咱们在节目里还推荐过叫生逢灿烂的日子我觉得咱们也算是生逢灿烂的日子对赶上他最好的时候对所以他们对这演出我看了我觉得几十场我真的就是不敢说我觉得十几场绝对是有的

因为那个时候也是他们的粉丝嘛就演一场我就追一场的那种但那时候都不熟然后到了 14 年真的一起来录播客开启了新的生活然后这么一想整整十年到现在对吧整十年一切对对对 14 年情人节我讲这样了咱们是七不是

一四年情人节一起录的第一次节目是吧对二月份录的然后三月份播的又十年了如何成为一什么创作明星什么的对这节目名字叫如何成为一个巨星真的

真的挺神奇的挺神奇的因为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然后我觉得就是随着整个城市的变迁包括其实我们个人的年纪的增长比如我那时候 30 多岁了我其实不再像原来似的就愿意那么主动的去接近城市而且我觉得其实真的是从 08 年奥运会也结束之后北京好像不再像之前似的

还是那种日新月新各种变化的时候对吧他好像就脚步也慢了下来对然后我们可能也熟悉了这一些当时生活的节奏然后你对于生活的很多的那种感受包括你对于未来的那种我觉得我挺迷茫的我不知道该往哪去因为我觉得我的音乐可能也做不到我想要的样子啊然后在那个时候我们两个遇见了然后录了播客然后也奇奇怪怪的不知道就怎么走到现在了就是是是是嗯

然后就到了 2016 年然后我们在北京的一个在北京生活的人可能都知道可能其他城市的朋友不一定那么熟悉大家可能觉得什么地毯天毯比较有名然后我们是在日坛公园真的在日坛公园我们一起吃饭然后特别发愁吃饭的主题是给节目起名字的说

一边吃饭一边在那发愁哎呀说这节目都录了好几期了也很快就打算上线了到底叫什么名字呀实在是想不出名字了实在起不出来了对然后从日常公园外边的那个饭馆吃完饭在公园里溜达在里边哦在里边小王府小王府对然后就往那溜达溜达溜达溜达溜达后来啊

我们一个朋友嘛对因为当时我们说这名字起不是说今天谁也不去走但是那饭都吃完了饭馆打烊了改人了还没起出来公园门口有一茶馆玩票票去茶馆对对对而且那时候还在修路对然后我们那时候那个公园里灯都关了也没有路灯我们拿着手机然后打着电就

身一角浅一角然后那时候一起吃饭的一个朋友也是我们当时一个一个贵人对对一个姐姐然后说咱们要不然就叫日常公园吧我说大家就就觉得对了可以是可以的是可以叫他的而且就觉得很接近我们想要的名字气质对于是乎这个名字就诞生了然后

然后这个就是我们某种意义上也是跟我们跟北京密不可分的一个缘分因为现在我们虽然之前做过很多工作把我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然后人家写我的 title 就是前某某报记者前某某 APP 创始人我说都别写了

过去二十年的事就别提了吧或者一些没有成功的创业也不用写上了你就写日谭公园创始人就行了因为这个就是我不可以做了八年时间了这八年时间是真的就是整个人的全身心都投在了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它现在就是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是我唯一的一个所谓的身份标签吧我也一样已经足够了那个名字其实就来自于北京的日谭公园对

感谢感谢日谈公园感谢日谈公园赐给我们名字赐给我名字吧日谈公园什么东西太重要太宇宙了

最后我们想再稍微留一点点时间来讲一讲因为今天在这样一个真的是让我特别特别的有熟悉感亲近感就是咱们苹果 iPhone 的三粒铁店我不知道现在还叫不叫旗舰店反正原来是说叫旗舰店因为在我刚开始接触苹果的产品的时候北京那时候应该是只有一家店第一家第一家而且我刚刚跟咱们

苹果这边的朋友我盘道啊吹牛的时候就说哇哥们可是从 iBook G4 开始用苹果的人家就说哦那是有点早因为那是 05 06 年的一款产品吧就确实我接触 Mac 电脑比主要是岁数在这呢其实你也不能说比谁早反正就有点年头吧

但是根本小伙老师说就是苹果电脑可能比如说他上手的时候那个发布系统需要琢磨一下需要熟悉一样的因为我当时没有钱那时候我已经没有钱了已经家到中落了然后啥也买不起了也一共没好多长时间没好两天对后来后来我就跟那个每个月可以领很多工资的那个单位我就说嘛说我要辞职说为什么要辞职我去看海然后后来就是哈哈哈哈

然后就失去了工赔失去了钱当时那个来一部第四我应该是 07 年左右我的朋友的朋友然后买了一部用然后以应该是多少钱我忘了一千多吧一千多两千多我忘了

对就转让给我的买了二手买了之后也是半年没整明白这玩意怎么用因为它所有的操作都跟我用惯了的那个电脑完全完全不一样然后就发愁然后又觉得这钱花了不能白花我要知会票价我于是我就带着电脑到了咱们的这家店就是以前那家店然后预约了那个 Genius Bar 去找到了一个天才然后天才就

就是手把手教我这电脑怎么用各种那个什么触发角我就说哇这个太好用了对然后我住在那个男的五项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就是拿那个 Apple G4 小白打开 iTunes 把我喜欢的唱片然后用那个光驱内置光驱塞进去把它导致 MP3 还能可以考到我当时刚买的一个 iPod Classic 里边那个是我拥有的第一款 iPod 然后就觉得自己

可幸福了 最幸福然后再把那个电脑插上一对我造价昂贵的漫步者音箱一百多块钱一对然后连上音箱听我喜欢的音乐然后旁边吹过来的就是鼓楼的那种平房的那种风然后旁边就是隔壁邻居家的那种吹烟哦

那个屋子还有沙链跟着吹就是所有气氛这个是我等于说跟苹果产品的初接触吧 2008 年左右的确因为我觉得回顾到我们经常去中安村那个时代的时候在那我看到了第一台 iPhone 第一代的 iPhone 我觉得这东西是我在杂志上看到因为当时很多那种通讯杂志那个机器其实当时还没有官方渠道的产品而且我们要想要用的话还要用什么各种

什么卡贴一类的你才能用然后但是我就在看我觉得这个东西看起来真厉害啊怎么长得非常不一样而且真的可以摸啊然后后来我自己买的第一台苹果设备就是 3GS 我还挺喜欢的然后就觉得哇这玩意儿这进入新时代了而且那么大的图标我手又粗按着很方便之前很多那种触屏我按不好

他经常会误触然后那个用制特别好嗯其实那之后就买了好多的苹果的产品但是我觉得我最辉煌的那其实最辉煌的一次战绩啊有一年那个当年北京其实还特别流行那个各个商场疯狂打折什么什么买 100 翻一

什么彻夜不打烊然后就是我老去就是重温门那个什么新世界去青春馆我特首我老去那个时候就好多这种活动然后后来还有什么购物满多人抽奖我记得我就在那个军太里边去买东西买东西然后就抽奖我就根本没当回事因为我知道就是怎么可能抽中你的对吧然后我就随便把那个往那一扔然后最后一开奖我发现我中奖了

我中了一台 iPhone Nano 把我高兴化了然后我到那以后然后就真的当面就给你了不是骗人的真的给真的给然后我拿到这个东西我当时心情我就是我刚买的我有我有

但是也很开心就觉得因为大家能够想象就是你那个时候就用这样的产品当做奖品就证明了大家心目中它的价值其实一直到现在比如大家搞活动比如说今天我们一个大奖是送大家一台 iphone 大家都会觉得这个

我要我要的对吧它有一个在人心中的一种地位对对对对然后我觉得就是非常坦诚的承认我确实是国粉但是我这种国粉我觉得可能不是那种说天天盯着什么资讯看那个测评这一代有什么升级我觉得对我来讲可能真的是一种情结举个小例子比如说在我用了我的第一台 iPhone 4S 之前我特别的苦恼就是我没有好手机用为什么

因为我的手机号是 CDMA 就所有的当时最知名的手机厂商包括什么诺基亚 蒙托拉什么之类的就是那些我特别种草的心仪的机型全都没有 C 网版本

当时我就疯了然后后来我为了用上我特别喜欢的那个好像是 N86 吧诺基亚一款我专门就弄了个手机号就为了用个好手机然后后来 iPhone 出了一代二代三代之后依然不支持 CDMA 我那时候就觉得就是心拔两拔两的觉得我用个 CDMA 怎么这么受歧视啊

我忘了是 iPhone 4S 4S 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三网合一它有专门的 C 网版本我当时我都有哭了我终于在手机上就是不用不用矮人一头了不要盯着别人的手机跟人流口水了当时特别开心然后买了那个 iPhone 4S

然后在 2012 年的时候影响特别深而且我刚刚你提到 3DS 嘛我记得当时我在一个小的哎呀小的后两个公司上班当时老板他用的也是 3DS 他就完全是体验嘛体验一下最新的这种科技这个硬件产品怎么样然后有一天他拿着手机跟那比划跟那划了说嗯我觉得这个东西以后是游戏的未来哦我说

你不懂游戏你知道什么叫游戏吗虽然我也不是游戏玩家但是我还是以一个原教者主义游戏粉的角度讲了讲什么就是家用机啊掌机啊什么任天堂啊什么索尼啊他们是怎么样在游戏行业里边以工匠精神去打造游戏我说这种垃圾谁会玩的然后后来那个老板的语言就成真了我就觉得

很多东西真的是你想不到你不知道当时乔布斯老师是怎么一拍脑门做出这样的产品来对那到今天来讲其实我反而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退烧的一个状态不会说年年更新手机我有点时间确实有点发烧就每年恨不得都要更新我这个 14 Pro 我用到现在了我觉得很好用

也没有任何变慢的迹象然后拍照什么都 OK 所以这一代出班之后我也没有打算换我觉得还能再戴一年你是不是说给他们听了哎想要我什么哎没没我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在疫情期间应该就是 22 年的时候那时候疫情嘛很严重其实也很苦闷每天看看网上的新闻觉得说哎呀这个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心里贼难受然后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啊人们难受的时候就容易花钱给自己买快乐然后我也做了同样的事我花钱买什么了呢我花钱把我未曾拥有过的 iPod 的 NanoShufflerApple Toucher

这些其实现在已经变得很慢不太好用的然后每一代都买了就是去那个咸鱼淘那个二手的很便宜可能一来买过钱然后苹果在 2006 到 08 年出过一款全黑的 MacBook 死沉死沉的我也去买了买完之后经常被骗知道吧就卖的人说这个是能正常使用就来到之后发现那个键盘用不了然后你去跟那个阿哥人被人骂一顿

然后呢我就再买一台然后再买一台又不能用然后那个光驱槽嘛我说呀这个让我来重温一下这种光驱听音乐的感觉我就设计了一张 500 的照片

然后发现光驱槽里面没有光驱 CD 还在里面 Cd 拿不出来我就显然又买了一台对我们家现在三台黑色的 08 款的 MacBook 但是我很快乐当然也很便宜一台 200 块钱对就是那个时候我就用这个东西来疗愈自己其实我会想象如果在 08 年的时候我拥有一台黑色的 MacBook 我有多开心当我想象的时候我就能够真的像我想象的一样开心

500 招谁惹谁了对 500 就是因为他没来我们这儿是吧 500 大哥对不起把你的 CD 都给放到里面去了对李叔刚才说自己什么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狂热了有什么退烧了然后我们上台之前然后主办方给我们准备两个水杯然后水杯是有苹果的 logo 的李叔就是跟我说你的那个

你的那个是不是是不是你可能也没那么喜欢啊不是不是你给我吧你给我吧是吧说在北京放一个大里放一个啊不是就是你这个手机电脑什么 iPad 耳机这不是花钱就能买的吗 iBoto 什么 iBoto

谁能买得着啊我好开心我开心死了币还得大写是吧对币大写爱不能大写非常非常非常专业的好吧挺开心的今天在来之前我前两天我来这彩排了一下

然后我就看了点场地那个时候苹果店还没有开门早上起来 8 点钟到了这儿因为那时候李叔也在外面出差然后我就过来看了一眼我看了一眼之后工作人员把我领到了楼上特别空荡荡的我第一次见到了没有人的苹果店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人都没有然后其实在那一瞬间我甚至会觉得有点陌生因为从未见过那样的场景以至于他给你带来的那种感受就是说这是吗

这是那个苹果的二层的那种心情我去感受场地我去感受屏幕然后感受麦克然后转了一圈之后然后我们聊了很多技术细节后来我就走了嗯然后呢我其实没有特别真实的感觉但今天我来到这的时候这里面人声鼎沸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有非常多的工作人员然后很多的顾客大家在选购这些产品我忽然间觉得啊

这就对了因为这个地方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每次来的时候你都会发现有这些的工作人员有这么多的顾客今天有大家坐在这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场合里面它就是由这些最新的科技的产品由无数人的智慧

结晶出来的这些东西还有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组成了这个场子应该有这样子对其实就好像我们今天聊到说我们跟城市实现的关系其实他完全不可以把人和城市分别开来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对所以我今天

来到这儿的时候我心里其实觉得挺踏实我觉得这是我熟悉的地方我不会觉得有点陌生对 而你说的话那里突然又出现一个画面就 2016 年的

差不多就是八九月份然后我当时是在日谈之前的最后一份全职的工作在深圳大疆无人机那家公司工作在他 marketing 的部门后来又被深圳大疆派到北京等于说我是深圳大疆驻北京的员工

然后呢跟深圳大疆他有一个北京大疆的分公司在他们那借地办公就是我是向深圳汇报但是我跟他们一起办公那个地就在旁边有一个外交公寓走路就能到等于说从深圳长期外派到北京之后那个时候

就开始干一些私魂了这个私魂就叫日安公园对所以呢经常就是到午休时间就午休时间嘛谁中午不休息啊然后我们俩就相约在这个旁边的新园住天哪

新元素就是我们俩的办公室对不是每天啊可能每星期有那么一两次我们就在新元素开会就商量我们的节目之后的选题啊咱们跟哪录音啊找谁录啊以及我们除了录音之外还可以做哪些事啊所以新元素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在整个三里屯地区我们俩的一个据点所以去年还是前年看网上的新闻传来新元素倒闭的

我们俩都震惊了说我天我们把西元素族被熬死了这个真没想到啊感觉当年就是是吧就是全国那么多家连锁从这地方办公啊然后谈了好多事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客户什么谈旅游合作什么也是跟那儿所有人都拉到这儿我们就在西元素办公了感觉当年我家里边贾志新的形象是很像的对吧

没有这澡堂的办公那种就是很像对而且那地儿挺洋气的对显得咱们这个好像还挺有水平的也一般其实实在是没地儿呆然后呢经常就是在我们新元素的我们这个工作结束之后在我回到外交工具的办公室之前因为确实外面待着反正屋里一帮人全是那个非手你知道就是

技术男啊我跟技术男也没什么可聊的谁说的说怎么这么怎么这么歧视人呢没有没有是我自卑我自卑然后我就在从新元素出来我就一个人溜达到三菱屯的这苹果店然后这看看然后那摸摸然后想一想哎呀什么时候能够等到最新的产品啊对那个就是我 2016 年在日常公园刚刚上线的时候对于三菱屯对于苹果店的回忆的画面

谁想后来我们在苹果的很多的地方出现了我们自己的 logo 对吧像 Photocard 上出现了我们节目的很多的 Apple Watch 还有苹果的很多的户外的灯箱地铁里面有那么一两年时间只要出现 Apple Watch 就会出现我们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非常想不到的一个缘分吧谢谢谢谢苹果谢谢

那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也感谢大家今天在这里共度了一段快乐的时光祝大家周末愉快谢谢周末愉快拜拜

我们抬起头一过二零年纪看枝桠满天的那颗曾经是嫩嫩的多的痣痣满满遮挡住的是那些往昔接着另一个往昔那么长的缠绕缠绕住的是那些回忆接着另一个回忆

继续卖力的生长吧离残天还很远呢继续飞快的发芽吧要遮掩比日还要需求呢继续美的生长吧这刚刚才开始呢继续飞快的发芽吧

用指牙缠绕忘记的回忆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