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写作是为了探寻人性最幽微的地方

写作是为了探寻人性最幽微的地方

2024/3/13
logo of podcast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颜歌
Topics
颜歌:在异国他乡,英文写作让她感到轻松自由,而中文写作则让她感到痛苦和格格不入。她认为这与语言本身的特性、文化背景以及她自身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她还探讨了母性身份对她写作的影响,以及她如何看待在西方社会中作为一名女性、移民和作家的身份认同问题。 若涵:她与颜歌分享了作为异乡人的共同经历和感受,并对颜歌在语言和身份认同方面的转变表示理解和共鸣。她还谈到了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一些个人体验,以及对语言背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思考。 王庆:他引导话题,并与颜歌和若涵就写作、女性、移民、语言和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关注颜歌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写作体验,以及她对母性身份、文化差异和自我认同的独特视角。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语言和身份认同的关系,嘉宾颜歌分享了她从中文写作转向英文写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切换的体验和感受。她提到在英文写作中感觉更放松、没有负担,而在中文写作中则会感到格格不入、痛苦。
  • 语言是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个体会有不同的人格
  • 移民经历会带来身份认同的挑战和转变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的话】

这是“不合时宜”三月份女性特辑的第二期。今天来做客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作家颜歌。

颜歌少年成名,从“新概念作文”比赛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在中文世界耕耘多年之后,她离开了中国,去到爱尔兰,在那里开始尝试英文写作,并在英语文坛崭露头角。写作语言上的转换,也伴随着她人生旅程的新篇章。她成为了一名移民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母亲。这期节目中,我们与颜歌聊到了写作、女性、母亲、移民、语言、身份的诸多问题。

————

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

在跨入第五年之际,我们想来做一点新的事情。

简单来说,“全球成长计划”是这样一件事:它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

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比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颜歌:微博@颜歌

【相关阅读】

播客中提及的书籍:

《平乐镇伤心故事集》

《平乐县志》

《Elsewhere》

《五月女王》

《我们家》

萨沙·斯坦尼西奇(Saša Stanišić)德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4年出版《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获莱比锡书展大奖。2019年获得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我从哪里来》。

【本期剧透】

03:31 颜歌最近在生活中的状态如何?

12:24 在异乡的生活是放松、没有负担的吗?

23:31 从中文的自我到英文的自我,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34:02 英文给了我一种很放肆的人格

45:08 《平乐县志》重新回到中文写作,这意味着什么?

57:34 颜歌有打算用母亲的身份去写书吗?

01:11:25 颜歌最关心的母题是什么?

01:23:06 英文文坛仍以美国为单一中心

01:36:52 写作的自由是自己一步步争取来的

01:44:52 送给刚刚开始英文写作的创作者们的建议

【本期音乐】

播客片头制作:李其乐 ins @liqillerthatsme

片头:Béla Bartók,Caio Pagano - Ev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片尾:Ólafur Arnalds - 20:17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