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来两位老朋友,聊聊「吃」。王恺刚出了本书,赞叹中国人爱吃、会吃。蒋寻刚从北京搬回巴黎,还在重建自己对城市风物的记忆。
“北京是美食荒漠”,天津交通台的主播因为这句吵翻了,我不知是否有人想为北京辩护,但令我感兴趣的是,北京何以至此?我们在都市里的生活何以至此?我再也不想吃外卖了,却也找不到下厨的动力,你也是吗?
或许是一种标准化、平均化的要求,毁掉了多样的街头食物景观,而外卖从来不承诺口味,它服务于效率——我们生活的本质。
这期并非旧日舌尖风物的挽歌,而是试图探讨,我们可以对「吃」的要求再高一些吗?可以在生活惯性的包围之下,做一点可能的反抗吗?在失去全部的感受力之前。
蒋寻,食物人类学研究者,法餐厨子
王恺,作家,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我想我正在沉入一代人的海)
孟常(微博:@孟常)
03:50 为“北京是美食荒漠”辩护一下?
16:30 现在好吃的食物都是在县城一级,闲暇可能是重要因素
24:10 人在城市里形成了标准的、平均的口味
31:00 小龙虾为何如此流行
34:12 随着时代变化,我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8:30 发现一家本地人才知道的小馆子,然后毁掉它?
49:20 天下苦外卖久矣,但做饭又没时间
01:10:35 反抗生活惯性,做一点微小的改变
片头:ゴンチチ - 朝
片尾:熊熊作业 - 和小贩一起在街头徜徉
《中国食谱》
《中国人超会吃》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