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5. 这些年,我给小品牌们做幕僚

75. 这些年,我给小品牌们做幕僚

2022/1/19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

贝望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S
Sammy Yan
Topics
Sammy Yan: 小品牌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化,个性化品牌更应注重自身特色和纵向发展,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客户粘性来实现持续盈利。她认为,小品牌可以探索第二盈利曲线,例如品牌间的合作和互推,以实现多元化盈利。她还强调,小品牌应注重客户体验,将客户视为个体而非数字,这是大品牌难以做到的。Sammy Yan分享了她多年来对小品牌发展趋势的观察和思考,包括社群化、线上线下融合等,并对小品牌在疫情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强调要回归初心,坚持个性,维护客户关系。 Bessie Lee: 作为主持人,Bessie Lee引导Sammy Yan分享了她丰富的经历和对小品牌发展模式的独到见解,并就小品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Sammy Yan进行了深入探讨。她对Sammy Yan提出的观点表示认同,并就小品牌如何平衡规模与个性化发展、如何应对市场竞争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引导。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嘉宾塞米,从娱记到商业地产,再到创业,经历丰富。她于19年创立了“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专注于研究小趋势和小品牌,这源于她多年来对小店和创意产业的独特观察和热爱。
  • 塞米早期职业经历:娱记、房地产、大型企业、创业公司
  • 创立小趋势研究室的契机:对小店魅力的发现以及在大集团推动小品牌发展的局限性
  • 关注小趋势、小品牌的原因:挖掘小店和创意产业的独特魅力,以及大公司难以复制的活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资本追捧和大趋势所向之外的小品牌主们到底活的好吗?没有大品牌优渥的资源和市场环境加持的小品牌们有自己成长特性和道路,规模化也未必是所有小品牌们能想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小品牌们在保持个性和追求规模的平衡道路上,挖掘和实践了很多大品牌们可能忽略或不可能作为的策略和玩法。这期我们请来节目的老朋友,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的塞米,来聊聊她和小品牌主们的那些有意思的经历和思考,也听听她这些年的观察和小小方法论。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43]娱记出身的我做了商业地产,也尝试了创业公司,经历了两轮城市更新 [07:13]有在大集团尝试引入小品牌和创意点子,但很艰难 [10:53]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和现有的模式 [14:36]想做一个能用调性去连接和打通不同品牌的平台 [17:08]做小品牌的一些方法论,做大还是做纵深 [20:27]品牌们的“起心”和“立意“ [24:40]大品牌vs.小品牌会继续往两头发展 [27:20]让品牌成为一个渠道,用品牌力做第二盈利曲线 [30:02]疫情以来的新入局的小品牌创业者 [32:37]小品牌的社交和社群,玩到一起再来合作 [38:11]大小品牌合谋的案例目前很难实现 [40:41]小品牌们自己的道路,规模和个性间找到平衡 [45:27]比工具更有价值的是你对产品的热爱和客人对品牌的热爱 [47:28]小品牌更有弹性和保持生命力的可能性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