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1. 精酿啤酒:50年前没人认识的东西是如何变成新潮流的?

91. 精酿啤酒:50年前没人认识的东西是如何变成新潮流的?

2022/8/10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

贝望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王帆(光头)
Topics
王帆(光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巨大,但单个品牌销售额普遍不高,面临高价格和高收入占比的天然屏障。精酿啤酒更是一种独立、包容、创新和本地化的精神文化产物,而非单纯的产品定义。中国精酿啤酒市场多元化,消费者选择更注重口味和价格,而非品牌独立性。精酿啤酒的生产成本受原料(啤酒花)进口依赖和高税收影响,导致价格偏高。精酿啤酒消费场景主要在线下,线上渠道发展受限。小型精酿啤酒品牌难以与大型啤酒巨头抗衡,面临渠道垄断和消费者认知的挑战。拾捌精酿注重创新和在地化文化输出,通过多阶段酿造和内部评选,不断研发新产品。餐酒结合是精酿啤酒线下门店的成功关键。对资本进入精酿啤酒行业持谨慎态度,认为资本逐利可能改变产品初衷。精酿啤酒的核心在于多元化,而非单纯的盈利。拾捌精酿目前尚未接受外部资本投资,坚持独立发展。中国精酿啤酒市场消费者接受度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群体已不再局限于年轻人。拾捌精酿品牌目标受众不限年龄,更注重态度和精神。上海精酿啤酒文化氛围不如北京,与场景营造和社交习惯有关。未来计划进军北京市场。 李倩玲:作为精酿啤酒小白,对精酿啤酒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表示好奇。 刘雨静:就消费者选择精酿啤酒的标准、精酿啤酒的研发过程、精酿啤酒的价格、精酿啤酒的渠道和精酿啤酒与资本的关系等问题与光头进行了深入探讨。

Deep Dive

Chapters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消费者对精酿啤酒的认知度不高,价格偏高等。嘉宾光头分享了他对中国精酿啤酒市场现状的看法,以及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的区别。
  • 中国酒水行业市场规模达4000亿,但精酿啤酒品牌销售额大多未超过2000万
  • 精酿啤酒并非简单的产品定义,更是一种独立、包容、创新的文化精神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规范,导致市场竞争混乱

Shownotes Transcript

自美国上世纪60年代出现“家酿啤酒”的零星火种,此后逐步演变为精酿啤酒革命——到如今,精酿啤酒已经成为全球不少市场啤酒消费的个性化与独立化代表,在中国也是一样。中国本土的精酿爱好者们往往从城市里一家可以酿酒的小酒吧做起,逐步拓展自己的客群、生产线与渠道,成为独立于工业啤酒之外的“啤酒新势力”。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拾捌精酿创始人光头,聊聊中国本土精酿啤酒市场与美国市场的区别,以及从经营角度,一个精酿啤酒品牌的前期投入、各项成本、口味开发方式、选址方式等逻辑都是怎样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王帆(光头) 18号酒馆 & 拾捌精酿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4:32]美国市场精酿啤酒的标准 [07:50]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的区别 [11:42]日本与美国的精酿啤酒市场 [14:21]IPA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16:33]啤酒厂商的设备要求及整体成本 [18:55]精酿啤酒合约代工的优劣 [23:18]精酿啤酒厂商如何开发新口味? [27:33]不同城市、不同场景,精酿啤酒的消费特性有何区别? [31:55]精酿品牌有可能与啤酒巨头抗衡吗? [36:28]精酿品牌实体门店的选址逻辑 [38:08]精酿啤酒品牌如何看待资本进入? [45:20]中国本土的啤酒展、啤酒节与啤酒协会 [51:02]精酿啤酒消费者不只有年轻人 [56:39]为什么上海没有那么浓厚的精酿啤酒文化?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