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2. 梁文道,我沉迷于对声音的探索

92. 梁文道,我沉迷于对声音的探索

2022/8/17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

贝望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倩玲
梁文道
通过媒体和评论工作,深刻影响公众舆论和社会讨论。
Topics
李倩玲:就高端HiFi音响市场萎缩,但串流平台等音乐巨头却越来越追求更高音质这一现象,表达了对高端音响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同时,她也指出了年轻人对声音品质的要求降低,更倾向于使用便捷的蓝牙音箱这一趋势,并探讨了高端音响公司如何吸引年轻用户的问题。 梁文道: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了从广播到播客的转变,以及对声音媒体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播客的流行源于人们对伴随性媒体的需求,并分析了播客听众群体的变化。此外,他还深入探讨了HiFi音响发烧友对声音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不同听音群体(听音乐的人与听音响的人)的侧重点差异。他认为HiFi追求的“真”并非完全还原现场声音,而是对录音过程中所有信号的完整还原,并对高端HiFi音响厂商追求的“真”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最后,他还就如何吸引年轻用户,以及高端音响的购买建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梁文道: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了对HiFi音响的理解,包括其基本构成元素、不同流派(电源派、空间派等)的特点、以及发烧友的各种行为。他解释了为什么自己不再使用黑胶唱片,并分析了听音乐的人和听音响的人的区别。他还探讨了HiFi音响市场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用更简单的方法让更多人体验到好的声音。此外,他还分享了自己对声音品质和听觉鉴赏能力的看法,并对高端音响厂商如何吸引年轻用户提出了建议。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我们与文化评论人梁文道探讨了他与声音的渊源,从广播到播客,声音形式的变迁及对听众的独特影响。节目涵盖了广播电台的兴衰,播客的崛起及其作为伴随性媒体的特性,并对比了不同媒体形式下声音的意义和与听众的互动方式。
  • 广播电台在香港等城市面临市场小、收听片段化等挑战
  • 播客的重新流行源于人们对全感官轰炸的疲惫,它成为一种伴随性媒体
  • 播客受众群体变化显著,主力是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
  • 声音媒体更能营造亲密感和陪伴感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是英国殿堂级⾳响品牌KEF与贝望录一起推出的特别企划,是“敢⾔真Dare to be True”系列文化播客之⼀。让我们⼀起聆听真实,述说真实。 从电台到播客,从主持到主播,从传统媒体年代到如今的流媒体时代,道长的个人经历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和声音打交道,并用这种形式陪伴着我们;如果经常听道长的节目,不难发现他是位“重度音乐发烧友”,从歌剧到德国电子音乐,从小众先锋音乐到大众流行音乐,他都能娓娓道来;那作为“轻度音响发烧友”的他,又会分享给我们什么样的有趣经历和故事呢?本期「贝望录」我们和梁文道一起聊聊他和声音不解之缘的另一面。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梁文道 文化评论人,资深媒体人 《八分》音频节目主讲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4:00]道长做播客的原因 [05:15]同样以声音为媒介的广播和播客有什么不同 [08:10]播客作为伴随性媒体的发展和崛起 [13:18]声音媒体独特的与听众的“亲密“互动 [14:10]播客主播如何录音 [15:20]蓝牙设备与有线设备 [18:25]音响的三大基本元素是什么? [21:15]黑胶唱片的体验 [24:00]听音乐的人vs.听音响的人 [26:50]音响发烧友轶事 [31:40]HIFI(high fidelity)是什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懂“高度保真”的声音吗? [36:52]短视频等时下流行的媒体形式和消费习惯对HIFI音响市场的影响 [40:30]怎样保持我们耳朵的灵敏度 [41:22]高端音响市场如何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用户 [46:20]HIFI音响产品的迭代 [51:10]高端音响的线下体验感受 [58:03]高端音响新手入门建议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