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燕外之意 | 丹麦女孩,我的伴侣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燕外之意 | 丹麦女孩,我的伴侣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2022/9/11
logo of podcast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一位朋友
投稿女生
投稿女生伴侣
Topics
在也门钓鲑鱼 & 尉迟燕窝:我们讨论跨性别话题,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和消除误解。节目中分享了多个跨性别者及其伴侣的真实故事,展现了他们在性别认同、变性手术、伴侣关系和社会压力等方面遇到的挑战和困惑。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听众的投稿和私信,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想法。 投稿女生:我的伴侣是一个跨性别女性,他的转变过程让我对自身性取向产生怀疑,也让我感到不安和焦虑,因为我爱的人好像正在逐渐变成另一个人。但同时,我也很爱他,想支持他,这让我很矛盾。 投稿女生伴侣:我的性别焦虑是逐渐增加的,小时候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没有感到不适。随着年龄增长,焦虑加剧。我认为性别是一个光谱,我不认同传统意义上的二元性别。我希望拥有女性化的外貌,但保留生殖器,并希望保持插入式性行为。我的父母对我的跨性别身份了解有限,他们没有强烈反对,但也没有完全接受。我的女朋友很支持我,但她也有不安和担忧。我目前没有生育的打算,除非我的伴侣强烈想要孩子。 其他跨性别者及朋友:我们分享了各自的经历和感受,包括变性手术的痛苦和风险、社会歧视和压力、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等等。我们也讨论了跨性别者如何认定自己的性别、是否需要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外貌、以及如何处理与伴侣的关系等问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燕外之意 · 第 45 期 我们这次要谈一谈:《我的伴侣是跨性别》。 起因是一位朋友和我们口述分享的亲身经历,她和trans伴侣正在一起经历这个转变,在摸索的过程中,有她的思考,也有她的不安:我爱的人好像正在逐渐变成另一个人…… 所以这一次,我们既倾听她和伴侣的故事,也向大家征集了关于跨性别者和酷儿的故事。我们得到了来自跨性别者本人,跨性别者的伴侣、朋友等各种角度的分享。 “我是个在国外做民权的ftm。一直都是在家办公,上庭上法院都是线上,所以我可以在Zoom上的名字旁边加上he/his。因为做民权,我一般给一些低收入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他们一般是法院指派给我们、没有律师代理的群体。我们在提供代理前需要问他们一些基本信息,其中就有他们是如何identify自己的性别。 大部分人会对这种问题嗤之以鼻,并哈哈大笑表示你难道看不出来吗?有些男性甚至会因为被问了这样的问题感到被羞辱,觉得我是因为无法辨别他的性别而感到被羞辱。 除了我同事,很少人会注意到我在屏幕下方标注了自己的pronoun。” “我的室友是��的一米八的queer姐姐,她来我校研究的课题就是电子游戏中的人物性别。她真的很努力很认真地在思考性别性向的问题,同时也在和焦虑症抑郁症以及adhd做斗争。同为异国的phd,我已经觉得人生很艰难,她的所有身份立场和(东亚人外都多多少少有的)政治热情常常让我觉得何苦自己给自己加负荷。但我又常常给她鼓掌,生命力绽放于折腾,但中国人不敢折腾,这个真的很令我难过” “我mtf朋友会每天戴choker,我觉得特别好看就老夸她,然后她和我说她其实并不是那么喜欢戴,只是希望在见陌生人第一面的时候让别人更加认同她是一个女生。怎么说呢,受制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同时又利用了刻板印象。 她说她的父母是支持她的,这一点对她很重要,我见过她父母一次,是一起去看她的一个演出,在对话中感觉她父母看开了性别问题,也不说儿子还是女儿,就说我们家孩子,听她父母聊她的时候我真的超级感动特别想哭也说不上来为啥” 也有朋友和跨性别伴侣走过了十几年,通过私信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体悟。 同时也有许多对跨性别群体不太了解的朋友,提出了很多问题: 没做手术也算跨性别吗?到什么程度才算呢? 跨性别者怎么知道自己是跨性别的?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看起来像某种性别”呢?这不是刻板印象了吗? …… 那么,这次就让我们来一起讨论这些误解、困惑,以及真实的生活。 (ps,后期时发现,在本期节目中有出现对给我们投稿的跨性别朋友的性别代称不够严谨的地方,要在这里说一声很抱歉。 很感谢你给我们分享你的经历,也祝福跨性别朋友们生活得更轻松、自由。)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尉迟燕窝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