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燕外之意|为什么总是爱上烂人啊,我是垃圾桶吗!

燕外之意|为什么总是爱上烂人啊,我是垃圾桶吗!

2023/11/13
logo of podcast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Topics
在也门钓鲑鱼:节目探讨了"吸渣体质"这一说法,认为其可能存在归咎受害者的逻辑,也可能源于个人判断力不足或选择错误。在情感关系中,既要避免责怪受害者,也要强调个人在关系中的责任和应对能力。节目还分析了情感霸凌现象,以及人们在遭遇情感伤害后对自身原因的反思。 在讨论中,节目主持人还深入探讨了"渣"的定义,认为其至少包含对伴侣缺乏尊重,严重者可能涉及犯罪行为。节目主持人还以日剧《纸之月》为例,分析了剧中两位男性角色的渣男行为,并探讨了电视剧中对爱情的刻画与现实的差异。 节目主持人还分享了自己的情感经历,探讨了自身在情感关系中不够果断,以及对前任的怨恨可能源于自尊心受挫和无法挽回的失落感。节目主持人还分析了对前任的执着,可能源于将前任视为一面镜子,用于反思自身,以及对自身某些特质的反思。 节目主持人还分享了自己寻求心理咨询的经历,并探讨了将个人经历分享出来的好处,以及从受害者角色中走出来的重要性。 尉迟燕窝:节目探讨了"吸渣体质"这一说法的争议性,并分析了"渣"的定义的模糊性。节目主持人还分享了自身对"渣男"的定义和判断标准,以及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 节目主持人还探讨了人们在遭遇情感伤害后,对自身原因的反思,以及对原生家庭影响的思考。节目主持人还分享了朋友们在情感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自身问题的反思和总结。 节目主持人还分析了人们在情感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心理机制,例如沉没成本、优越感、以及对痛苦和危险的刺激感。节目主持人还探讨了社会环境对人们情感观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自身需求时可能存在的忽略和压抑。 节目主持人还总结了避免遇到渣男的一些建议,例如不要盲目崇拜男性的工作能力,避开喜欢吸引注意的花孔雀型男性,不要执着于男性荷尔蒙,要有自己的边界,以及不要有从一而终的心态。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的是吸渣体质,以及人善被人欺的现象。在情感关系中,霸凌现象也存在。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总是遇到不好的人,以及如何定义渣男渣女。
  • 吸渣体质的说法带有受害者有罪论的色彩
  • 情感关系中存在霸凌现象
  • 对渣的定义因人而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Shownotes Transcript

燕外之意 · 第 105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我是不是“吸渣体质”》。 本期节目要感谢专注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Glowe阁楼App的特别赞助,阁楼提供1V1心理咨询服务,为大家准备了粉丝专属福利: 1.下载后使用邀请码「yan2」购买咨询服务,可享受100元通用立减 2.同时和心理相关的答疑解惑或是售后保障,都可以免费咨询App首页常驻的咨询助理 Glowe阁楼平台的咨询师100%持证或心理科班毕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笔试、面试、模拟个案等5层筛选,通过率不足3%,专业可靠。 希望阁楼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全专业的心理休息区。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描述一些情感经历不顺的朋友是“吸渣体质”。也有很多朋友会说自己就是“吸渣体质”。 那么,真的有“吸渣”这件事吗?它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受害者有罪论?心理咨询可以让你不再变成受害者吗?但我们也会听到一些亲友会对情感不顺的朋友告诫:“人善被人欺!” 那么,你有爱上过渣人吗?你是怎么发现对方很渣的?在知道对方很渣之后你可以果断离开吗? 你觉得自己是“吸渣体质”吗,如果是,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或者,你觉得自己曾经是“吸渣体质”,但现在已经改变了,你觉得这个改变的关键在哪里,你有什么感悟吗? “我遇到的几乎全是渣男,也许我不是吸渣体质是烂男人太多了” “我就是标准的吸渣体质,跟朋友探讨过原因,一个是我喜欢付出并且享受付出,一个是容忍度高。我朋友从不吸渣,因为她能精准辨别并且杜绝来往,我做不到” “吸渣!狠狠吸渣!本isfj恋爱脑就注定会吸渣,还有就是特别强调自己一定要对对方付出,要牺牲,不付出不牺牲就觉得自己不够爱对方。另外就是完全没有底线,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出轨都原谅的,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很伟大(真是对年轻的自己无语了)。目前年龄30,已经完全不吸渣了,因为压根不再谈恋爱[嘻嘻]” “之前见心理咨询师有提到,容易被一些“患得患失”的关系吸引,既不是被对方确定性的喜欢拿捏,也不是对拒绝迎难而上,恰恰是被欲拒还迎、“欲情故纵”的人吸引,因为把relationship当成游戏了,沉浸在起起伏伏的游戏体验中,被“渣男”拿捏时可以想想是不是对这场“游戏”太投入了。” “我没遇到什么好对象,包括追我的男人和t,基本都没什么好人。并不是说他们人品多低劣,而且他们莫名其妙都把我放在了一个“等待区”,遇到好的就可以劈腿把我踹了,跟女友吵架就想着让我填补一时空缺,看周围人都有对象就开始打着暗恋我多年的名号来道德绑架我(可问题是他之前跟我同学谈恋爱啊) 后来我开始发疯,怼天怼地走毒舌酷姐的道路,然后我发现,我的“异性桃花”彻底断了但是我的交友质量提升了,因为谁跟我来挑拨离间那套我会选择直接揭穿闹得人尽皆知,然后我发现我原先容易被成为背黑锅人的体质也消失了。 我之前自我反思过,我想是不是我不太好,我长得不够漂亮性格不够温柔不够有钱成绩不够好,但后来我发现就是他们这些人的问题。我的自卑怯懦、容易自我怀疑,让他们下意识觉得我好打发好骗,柿子专挑软的捏,是捏柿子的人手欠,不是柿子的问题” “事事以对方为先,不重视自己的感受,哪怕是在这段感情中处处得不到起码的尊重也委曲求全。还有就是担心自己错过这个没有下一个,害怕没人爱。最后的结局永远都是失恋失财失心疯” “谈过各种各样的渣男,我妈妈是个很强势的女人,从小到大被她反复pua导致我有点讨好人格,总是一再迁就好脾气不发火,谈过的历任狗男人都会反复求和好(最终以被我大骂三天灰溜溜滚蛋结尾),而且明明当下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人不靠谱还是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总之就是清醒的恋爱脑[裂开] 归根结底大概是因为我对沉没成本的不舍吧,毕竟每一任我都是认真在付出感情时间金钱的,很羡慕我的entp朋友,与我完全相反,一旦发现对面有一点不能接受立刻快刀斩乱麻,结束所有进程” “这个问题我之前看奇葩说讨论过相关的辩题,其中最让我觉得收益的一个观点是:把感情不顺的责任完全推给对方,其实也就把行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方:我是受害者,我对此无能为力。所以某种程度上承认自己是“吸渣体质”,也就给了自己反观自身、去行动、去改变的动力。我是有主体性的人,我不会重蹈覆辙。 但这个更多是思考自身的亲密关系议题的视角!我不赞同用这个词去指责他人!”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遇到比较糟糕的对象,糟糕的关系,但最终我们在回望过去,讨论症结的时候,更要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找到自己的声音。人生际遇或许我们很难控制,但自我建设可以一直向前。 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吸渣体质”这件事。 小贴士:心理类产品并非是要让来访产生依赖,而是授人予渔,让来访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心理咨询师不会就具体的事件直接提建议,也不会直接帮来访做决定噢!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