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燕外之意|青城山下白素贞的千年修炼和演化

燕外之意|青城山下白素贞的千年修炼和演化

2023/11/27
logo of podcast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在也门钓鲑鱼
Topics
在也门钓鲑鱼:从1939年版白蛇传开始,对白蛇传的改编就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女性、爱情、社会等问题的不同理解。1939年版将白蛇故事改编成一个关于荣誉谋杀和社会压迫的凡人故事,展现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冯梦龙版白蛇传是白蛇故事官方化的开端,白娘子首次从纯粹的妖怪形象转向更具人性的形象,并以“美丽俏寡妇”自居,展现了市民生活的细节和人性的复杂性。黄图珌版强调人妖殊途,坚持阶级观念,以降妖除魔为主题。方成培版则接纳了白蛇生子的情节,将故事主题转向白娘子的救赎,通过“苦行”和“孝行”来实现其“人化”。抗战时期延安文艺改编的白蛇传,以阶级斗争和反封建为指导思想,将故事重点从人伦纲常转向夫妻爱情,开启了白蛇传“革命叙事”。新白娘子传奇中,所有人物的爱情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走向“大编制”,体现了中国古典故事中与世俗和解的模式。刘涛版白蛇传中,白素贞更像一个事业型女性,爱情并非其主要目标。李碧华版白蛇传中,白素贞对爱情的追求并非才子佳人式的,而是对平凡爱情的渴望。不同版本的许仙形象演变,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理解,从最初的懦弱到后来的深情,甚至发展为拥有双重身份的完美男性。 尉迟燕窝:对白蛇传故事的讨论,贯穿了对女性欲望、社会变迁、以及不同时代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解读。从最初的戒色故事到后来的爱情故事,白蛇传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思想的变迁。明末市民经济的发展和思想变迁促使白蛇传故事中出现更多世俗化情节。抗战时期,白蛇传被改编为反映女性抗争和反封建的革命叙事。不同版本的改编,也体现了创作者对白素贞与许仙爱情的多种解读,以及对许仙这一人物形象的不断塑造和完善。同时,白蛇传中也体现了人妖殊途的阶级观念,以及女性的卑贱地位难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在LGBTQ文化中,白蛇传也被赋予了新的解读,象征着性少数群体在主流社会中争取平等的奋斗历程。小青这一人物形象在不同版本中也有着丰富的变化,值得进一步探讨。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了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其独特的复杂性和广泛的改编版本。1939年版的白蛇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改编,摒弃了神话元素,讲述了一个凡人的故事。
  •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与其他传说相比,故事更为完整且人物关系复杂。
  • 1939年版的白蛇传摒弃了神话元素,改为讲述一个总兵家小姐的故事。
  • 不同版本中,白蛇传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动机发生了多次变化。

Shownotes Transcript

燕外之意 · 第 107 期 今天我们将开启一个文学影视新系列,聊一聊我们中国文学影视史上的那些女妖精。 开篇第一题,我们要聊的就是非常之经典,一直被改编的戏剧人物:白蛇。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会聊到以下这些你或许并不太熟悉的与白蛇/白娘子有关的源远流长,以及这些改编背后的社会思潮的变化。 04:56) 你或许没看过的1939年版白蛇传。这可能是最了不起的白蛇传改编。白蛇在这个故事里,不是妖怪,而是一个遭遇父亲荣誉谋杀的人类女孩。 11:08) 白蛇故事的原始雏形,是一个戒色吧的故事。 15:20) 从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开始,白娘子第一次从纯粹的妖怪形象,开始走向了人。 这是一个白娘子自称美丽俏寡妇,自带彩礼嫁许仙的故事。 21:58) 许仙遭遇的职场排挤。冯梦龙版的白蛇传是一个描写了普通人生活的市民小说。 25:05)白娘子面对乡绅欲行不轨,与捕蛇人、33:53)道士斗法,她的言行在妖性之中充满狡黠与幽默。 30:47) 冯版白娘子其实是一个非常泼辣的女的:“你要是想和我好好过日子就好好过,不想好好过就全城百姓一起淹死陪葬。” 37:40) 黄图珌版白蛇传:人就是人,妖就是妖,士大夫阶级的价值观不可动摇。 41:05) 方成培版白蛇:救赎不是通过爱情,而是通过生出一个状元郎。 方成培版的白蛇是通过“苦行”和母子伦理的“孝”成为“人”,这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47:55) 方成培版白蛇为什么要来人间,不是为了报恩,就是为了谈恋爱,白蛇说:“多情多累。” 53:37)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中,每个人的爱情都失败了,所有人都走向了大编制。 这或许是中国古典故事的一个模式。 56:12) 白蛇传故事中正视了女性的欲望。 1:00:21) 古代传统美女倒贴书生的经典文本模式,是中国古代文化压抑人的欲望造成的扭曲表达。 白蛇传故事中的世俗化情节,来源于明代市民经济的发展与思想变迁。 1:04:00) 抗战时期延安文艺改编的田汉版白蛇传:阶级斗争反封建理论指导下,白蛇传故事的重点从人伦纲常重新回到了夫妻爱情之上。 白蛇传“革命叙事”从此出现。 1:11:36) “许仙这个人到底有什么好爱的?”是所有改编版本都在努力回答的问题。 1:16:24) 为什么白娘子“报恩”嫁许仙容易被民众接受。因为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恩”贯穿了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等等,恩是先于爱的。 1:19:52) 李碧华版白蛇:“我想要的不是才子,我想要的是一个平凡的男人。” 1:25:30) 李碧华版许仙:我可不想被叫成“软饭男”。 1:29:25) “人妖殊途”体现的阶级出身之不可动摇。 1:33:19) 全球各地早期神话中,女性、蛇、欲望、恶行经常联系在一起。 1:37:45) 白蛇故事在LGBTQIA群体中的酷儿式解读。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