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35 和重轻一起散个步:我们都习惯了一种“间谍生活”

Vol.35 和重轻一起散个步:我们都习惯了一种“间谍生活”

2022/6/8
logo of podcast 螺丝在拧紧

螺丝在拧紧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重轻
专注于寻找失去的歌曲和互联网文化研究的《不在场》podcast 主理人。
Topics
重轻:长期居家隔离让他以全新的视角观察生活,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变化的具体过程,也让他意识到生活中的不同部分彼此隔离,他像个间谍一样在不同身份之间切换,并刻意保持身份之间的隔离,以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他认为这种‘间谍式’的生活方式是80后一代在与外部主流世界周旋中发展出的生存技巧,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他喜欢这种‘越轨’的快感,但也在尝试更公开地表达自己。他认为播客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点危险和失控,这是一种他试图实践的感受方式。他认为情绪是副产品,人们看书听播客是为了获得各种情绪,这是一种资源化的现象。他希望自己的节目能够成为一种‘无效’或‘低效’的内容,成为人们喘息的空间。他很感激听众的反馈,但这些反馈并不会过多影响他做节目的方式。他做节目的方式与常规的传播规律相反,他不关注转化率,而是专注于表达自己的复杂感受,这种感受难以言表,像粘在包里的口香糖一样难以取出。他利用故事和八卦作为吸引听众的手段,然后在其中融入更深层次的内容。他的节目能够成为人们生活中喘息的空间,并留下可以被连接的东西。他是一个猎奇、浮躁的人,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绝对不会为了迎合大众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他认为这种‘间谍式’的生活方式,只属于一部分人,他们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不受外界影响。80后并非反叛一代,而是习惯了‘间谍式’的生活,在不同世界之间切换,这是一种逃避和一种野生生活,在野地里自己钻木取火。他认为这种‘间谍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吴琦:他认同重轻的观点,并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感受和体会。他认为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同风暴眼中的真空,不确定性很高。他认为疫情期间,人们的状态类似于大型懵逼,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侥幸心理。他认为,疫情期间,人们的应对方式从理性分析到经验试错,从权衡利弊到直接应对。他认为健康宝就像天气现象一样,难以预测,需要与之周旋,并学习它的规则。他认为,人们手机里保存着健康宝截图,以备不时之需,这体现了人们与系统周旋的策略。他认为,80后一代人经历了从应激反应到荒诞剧般的阶段,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他认为,疫情期间,工作也变得像间谍活动一样,需要偷偷摸摸地进行,并想尽办法进入公司。他认为,人们在疫情期间,从理性分析到经验试错,从权衡利弊到直接应对。他认为,健康宝就像天气现象一样,难以预测,需要与之周旋,并学习它的规则。他认为,人们手机里保存着健康宝截图,以备不时之需,这体现了人们与系统周旋的策略。他认为,这种‘间谍式’的生活方式,只属于一部分人,他们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不受外界影响。他认为,这种‘间谍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重轻形容自己的生活像间谍一样?

重轻的生活被分割成多个互不沟通的板块,他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种双重生活让他感到像间谍一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不同生活板块之间的信息泄露。

重轻如何看待情绪在现代生活中的资源化?

重轻认为情绪在现代社会中被高度资源化,平台通过算法提供各种情绪,人们可以像调节水龙头一样选择需要的情绪。他认为这种资源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观,但也感到困扰,因为情绪被过度工具化和控制。

重轻为什么不想让他的播客「不在场」被归类或规范化?

重轻希望「不在场」保持其叛逆和独立的属性,不希望被算法或主流系统捕捉。他希望节目能成为一种“噪音”,在高度资源化的内容环境中提供一种不同的、不可预测的体验。

重轻如何描述他制作播客的过程?

重轻形容制作播客的过程像是在“掏”一种复杂的感受,这种感受像粘在包里的口香糖,需要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去掏出来。他希望通过节目传递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情绪价值。

为什么重轻认为80后并不反叛?

重轻认为80后的所谓“反叛”并不是真正的对抗,而是一种逃避和脱轨的生活方式。他们习惯了双重生活,保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避免与主流世界发生冲突,更像是一种间谍式的生活。

重轻如何看待内容创作者与听众的关系?

重轻感激听众的反馈,但他并不介意被影响。他认为创作者应该保持真实,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迎合听众或市场的需求。他希望节目能成为听众生活中的一种“噪音”,提供一种不同于主流内容的体验。

重轻如何看待现代社会的资源化现象?

重轻认为现代社会将情绪、内容等资源高度工具化,平台通过算法提供各种情绪和内容,人们可以像调节水龙头一样选择需要的情绪。他认为这种资源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观,但也感到困扰,因为它剥夺了人们自然情感的波动。

Chapters
本段落从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展开,描述了生活状态的转变,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例如,油瓶的消耗速度,地板接缝处金属板的翘起,都成为观察时间的载体。同时,探讨了疫情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 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带来了对生活状态和细微变化的全新观察。
  • 人际关系在疫情影响下变得异常温柔,这种温柔建立在更大的扭曲之上。
  • 疫情带来的变化并非单纯的积极或消极,而是一种以扭曲为前提的改变。

Shownotes Transcript

五月的北京,重轻说他“往返于家和工作室,整得跟一个苏联间谍一样”。录制这一期的时候,我们也经过了重重报备,想尽办法进入公司,才得以工作。 这种间谍式的心态,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不在场」的主播重轻,和「螺丝在拧紧」的主播吴琦一样,都是80后,他们共享一种与外部的主流世界周旋的技巧,甚至发展出自己的“间谍生活”。重轻说,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生活中打交道的人里没有一个知道“重轻”这两个字。 重轻在今年四月获得了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年度播客」奖,我们也以此为借口“绑架”他来录了一期节目,没有大纲、没有限制地聊天。他们聊到的这些经历——小心辟出一块私密的角落,屏蔽一切外部的规则、算法和评价,不仅是 80 一代共享的隐秘特质,也是一小撮人共同的生存方式。 |本期嘉宾|

|时间线|01:40 绑架「年度播客」奖得主重轻,一起松螺丝 05:49 居家观察:“如果生活是一种现象的话,我已经能看见它了” 13:24“我发现我们对身边人都异常温柔”——这是以大的扭曲为前提的 19:45 重轻的双重生活:我就是一个贼,你知道吗 24:38“你不了解我,我就可以免于被你judge” 31:44「不在场」这个播客,对重轻而言是什么? 35:37 今天,情绪被非常好地资源化了——“这是我特别闹心的事情” 43:45 你在乎你的听众吗? 44:54 感受就像粘在包里的口香糖,得使劲掏 59:13 80后并不反叛,80后只是在过间谍一般的生活 |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路易·C·K(Louis C.K.,1967-),美国影视演员、编剧、导演波米,影评人,《反派影评》主播H.O.T.,韩国第一代偶像团体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1931-2020),最受欢迎的间谍小说家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又名《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导演:[法]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2016),导演:[美] 路易·C·K -谈话中提到的播客/电台谐星聊天会,主播为毛冬、宁家宇、六兽、周奇墨、石老板等喜剧演员不在场,主播重轻,本期提及到的两期节目为:“S2E5 美国”,“S2E2 平凡故事”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ABC”),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 |本期音乐|People Get Ready, The Impressions |本期封面|摄影:吴琦 |本期彩蛋|*重轻亲口推荐音乐播客《周末变奏》,人工的curation是对抗算法最好的方式,当然它是笨办法但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聪明上。《Switched On Pop》,Vox旗下的老牌乐评栏目,轻松休闲,恰到好处的额外信息供君举一反三之用。《Popcast》,Rolling Stone、Spin、New York Times 的记者Jon Caramanica的播客。这是严格意义上的乐评,某种中文世界里不存在的东西。 |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重轻@这样重这样轻,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蔡芷芩剪辑:昂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实习生:汪清滢,孟翰林,刘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