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非常疯狂地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寻找自我但是我当时的寻找自我的方式就是跟一切跟我自己生活不一样的人去聊人生聊理想
会跟自己多年不见的阿姨姐姐去聊会跟师兄师姐聊会跟所有别的院系的老师聊甚至会跟超市里面化妆柜台的小姐姐聊我觉得有点像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在寻找自我所以就是在那个时候就是一种大数据的淬炼了就是两个月的时间什么也不想就是天天跟所有人去天马行空的去聊人生然后在那过程当中
慢慢你会发现你就会被你想成为的人吸引然后你就会被你想做的事情吸引然后我我身边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人可能有的年龄也比我大兜兜转转了很多年还是在原来的领域里面原地踏步只是从一个公司换到另外一个公司但是你会发现他没有一个实质性的进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实质性的进步一定来自于你真真正正的陪伴着一个产品或者一项业务啊
你感受过一个事情是怎么从一开始然后到最后达到里程碑事件的这个全过程我觉得有这样一个耐心把自己 involve 到这样的一个事业当中这样的一种做法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然后我问就是大家认为可能悲观者和乐观者哪一种性格更容易成功有人说一定是这个乐观的人要不然如果你还没有你成功可能就抑郁了
欢迎收听飞书旗下的组织计划论
这是一档专注于职场话题和企业管理的播客节目我们邀请有干货有故事的嘉宾来分享对于未来工作和管理方式的洞察希望思维的碰撞可以激发出新的思考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更愉悦
嗨 大家好 我是小北今天的嘉宾比较特殊我刚毕业时候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一名科技记者今天就先当于请到的是我的前老板甲子观年的 CEO 张一甲大家好 我是一甲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甲子观年
好的 甲子光年呢我们定位于叫中国科技产业智库我们做了媒体 智库 会议 投行 会员 视频等等的业务其实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的进程不断地去跟踪新一代的科技产业的发展有一句话呢叫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这句话呢按我自己的理解其中的一层意思是就我们自己仅凭自己是很难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在见他人在认识了解甚至是和他人的亲密关系中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做自己
比如之前麻姐那一期让我非常动容的一个点就是她讲到她刚开始是一个职场新人的时候她找她的老板过东西但她老板却说我要先去健个身等我回来才和你过当时她讲的就非常让我感动她说虽然她没有资格去要求别人怎么做但当时她就告诉自己我以后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一定不要因为去做自己的私事然后去让别人等她
所以说我做这类偏人物类的节目其实就是想要让大家认识一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然后大家听完之后呢如果觉得这个人身上有很闪光的地方就可以被影响到觉得我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或者也可以觉得这个不是我想成为的人我一定不要这样
所以说我邀请一甲的原因就是我觉得你是一个至少是我非常欣赏的人我觉得你身上是有非常独特的一些特质所以很想介绍你给大家认识好的 谢谢对 常规来讲呢都是嘉宾先自己介绍自己但是今天呢因为我对你还算有些了解嘛所以我想先由我来介绍然后你看一下我眼中的你和你自己的自我认知是否符合
一讲我记得就是我在甲子官年工作的时候,其实到现在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叫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我忘了是在一个什么场合下,然后你去讲这句话,所以说你在我的认知中对你最大的印象就是你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
对我觉得这句话是 2018 年的夹子引力就是我们当时的年会当时是我在准备主题演讲的时候在朋友圈发了一个问题然后我问就是大家认为可能悲观者和乐观者哪一种性格更容易成功然后因为我的朋友圈有非常多的企业家投资人然后就会有非常多不同的人给我很多很多的回复有人说一定是这个乐观的人要不然如果你还没有你成功可能就抑郁了
然后另外一种说肯定是悲观的人悲观的人才能更加的清醒不会飘但是最后我觉得打动我的还是有一位朋友给我提示了一句话叫这个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后来我就把这句话用作了那一年演讲的有一页 PPT 的一个主旨句后来也得到了非常多人的引用附用和转发我觉得这句话其实包含一个含义就是
悲观和乐观它可能在某些意义上来讲它都有正面和负面的这样的影响但是乐观其实是一种选择
他其实很难是说一个人的天生是乐观还是悲观当然可能每一个人的性格在早期的时候就能确定下来了但是当我们选择去创业去投资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一个跟未来去赛跑的这样的一个职业选择那这个这个事情本质上就是要去相信不可能否则可能我们这份工作就没有一个成立的基础所以
所以很多时候我其实在面试候选人的时候我会用一些问题去感受他们是不是一个底层乐观的人比如什么问题可以测试出他的乐观性
比如说我其实我刚刚有一个面试他的基本面很好然后在大的公司工作过也很华丽带过团队但是我发现当我跟他讲一些超出他认知范围外的事物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哇那这个事情好难或者说是哇那这个事情我不懂
但是在我看来我在跟他讲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可能就是一个信息摄入的过程很多人是在听到很多新鲜事物的时候本能反应是这个事情超出我认知或者这个事情我不懂其实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应该你搞懂的过程那一个天性乐观或者一个生性好奇的人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就会忍不住地去追问去好奇去探索而不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这样一个牢笼或者说一个限制
所以说肉官子在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的时候是进一步追问探索甚至是我今天得到了以前我不知道的信息我可能两眼是放光了我是开心的对比如说我们在科技行业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新鲜的事物
那这个过程当中我就会发现我们公司有的人是非常积极乐观的想要去探索和学习不给自己设限那么还有另外的人可能就是永远会拿经验犯事去 judge 去评估就是说这个事情搞不成或者这个事情按照我之前的理解估计就火半年或者说是这个事情我们现在这样做已经超过市面上 80%的人了等等
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说他们错了吗其实也不是说他们错了而他们可能骨子里习惯了在一个自己的舒适领域用一套评价体系或者一套这个计算方法去面对所有的问题但是可能这套评价体系已经过时的时候他们是浑然不自知的
刚刚你提到有的人性格是早期就形成的比如说一个早期性格中是很悲观的人你觉得他可以中途去刻意地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吗我觉得我是你原来是悲观的吗我的底层应该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有了这种转变
我的底层是被关来自于因为我自己是学数学然后你放眼时间的场合我们会发现至少在我的这个学科里它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一个学科大部分人的一生其实都很难爬到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如果我真的拿自己去和我心中最理想的一些这个比如说数学世界真正的在历史上留下这个光芒的人来讲可能我会觉得自己是永远达不到那样的一个高度
以及呢就是我底层还有一个价值观就是说有很多的事情其实它是没有那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没有那么追求今世之用反倒是比较追求一些务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用一个英文单词讲就是 legacy 就是你的精神遗产你写了一本书或者是发明了一个公式或者是寻找到了一种方法
然后代代传承可能几代之后你启发到了一个学者他是爱因斯坦或者他是下一个天才式的人物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底层的底色里面其实我对于很多的
短期的回报可能有一种天然的抵抗或者天然的抵制然后但是我在成为创业者之后我发现其实是你没有办法说你一边作为一个创业者一边又用一个学者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创业者的逻辑就不是这样了创业者的逻辑一定是这种以中为实的我就是要定义目标五年目标三年目标一年目标半年目标而且有的战略可能是定了三年然后执行半年动态调整
而且你要一定程度上来讲要有短期的正反馈然后才会有一些动力去激励你的团队然后去赢下一个又一个小战役然后才能会跑赢这个马拉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创业它就是要求一个人能够去非常乐观地去设置你的预期并且能够相对乐观地去设置你团队的预期影响自己 影响团队 影响客户 影响投资人 影响市场这种能量其实是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把这个能量辐射给身边的人的
所以是这样的一个模式然后我自己就会发现有的人就是有这样一个场域他说的话可能就会让别人觉得愿意和他一起奋斗但是可能有的人他没有这个场域的时候大家就鸟兽散所以我可能就会越来越逼着自己变成一个更加几个乐观的人然后也能够让大家在底层上来讲这个团队也好然后整个我身边的人来讲都感受到这种正向的能量
对,你以前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嘛所以其实一直到创业因为现在又是因为职业你才变得乐观或者说选择乐观或者必须乐观我觉得这个本质上是理性驱动的一种感性就是因为我认为乐观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式所以当我乐观的时候我不会怀疑自己
在原来可能我会每当我乐观的时候我都会在想我是不是飘了我是不是骄傲了然后我是不是不配去乐观因为小时候你知道其实像我这样的很多从小城市然后考上北大清华的这样的人骨子里面我们是相信说一定是天道酬勤如果我我不相信运气如果说一个事情是因为运气给到了我我本能的反应是我不配
那一定是通过自己非常非常非常的努力然后才能获得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面才会平衡的这种心态其实跟我自己较劲了我就有 30 年吧从出生到 30 岁我都是在这种较劲的过程当中高光时刻也是可以瞬间的开心一两个小时马上就会沉浸到下一个就是苦行僧一般的这种心态里面去
但是我觉得后来这个世界是更多元的比我想象的要更多元我也见到过真的可以活得轻松又活得很开心的人然后以及可能不是用体力不是用蛮力通过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清醒的思考就能够去实现自己梦想的这样的一些体验和过程我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去学习接纳和包容的
从 18 年我们认识到现在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那实际上谈到现在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悲观的就觉得充满了不确定性啊对未来对未来是迷茫的所以在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你还是乐观的吗我现在其实更乐观了对我可能跟大部分人不一样对我在双创浪潮期间非常悲观
在互联网浪潮期间非常悲观所以就是在别人悲观的时候你乐观在别人乐观的时候你悲观吗我骨子里的人设自我人设是一个少数人的人设就是我可能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辨可能跟我长期比如打辩论有关就我每听到一个立论我的本能反应就是会发现可能这不是全部或者说这不是绝对正确
所以我很难去不思考的去解那一个东西然后双创浪潮互联网浪潮的时候给我看到了很多的泥沙俱下的情况的时候我会觉得
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今天我觉得不是不确定性是其实很确定大家都知道我们要比如说科技产业要发展我们要建立这样的全新的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驱动的这种经济对吧而不是靠原来的比如说靠流量靠一些红利
靠一些这种资源的优势去获得一些什么而是真真正正的要做核心技术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不是觉得不确定性而是等不起或者输不起是觉得 OK 那个快的时代结束了慢的时代好像也不太愿意去真正拥抱它但是我可能一开始我就觉得说这样才是一个常态
所以你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是确定性很强的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的大的框架是确定的这个大框架是指技术发展的框架吗我只谈经济发展的话我觉得科技和产业的融合是未来十年最确定的一个母题我们当年做文章的时候经常讨论母题这是一个最确定的母题
用技术来推动产业的提制降本增效转型等等的这样的议题这是一个目的但是技术可以不断地迭代比如说可能今年这个模型火了明年那个算法火了后年那个材料火了它可能有一些短期的变量但是
从需求端的角度来讲就是千行百业我们一时住行赖以生存的这些千行百业怎么样变得更好更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我觉得需求侧的很多东西是亘古不变的然后供给侧是不断迭代的但是不断迭代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个非常隐含的一个规律就是说一定是顺应需求更快然后更高更强更丰富更便宜
它其实是有一个向心力的那你再了解这个向心力和这个规律之后你会再去看待不同的一些新兴事物的时候大家的底色是一样的所以说总结来说就是我们的时代从一个过去比如说红利流量这是过去的高频词汇由红利驱动到现在一个回归到世界发展的本质就是技术驱动
我觉得这是一个纯粹商业视角的一个命题当然这个社会商业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还会有很多别的视角比如说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名声等等很多的这样的视角但纯从商业视角的话我觉得不是没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长的样子跟过去的那波红利不一样
原来可能你会赌三年赚一百倍你今年现在你可能一年涨 30%可能是不一样的一个逻辑所以讲你刚刚聊到的这个对时代的理解我觉得更多是作为一个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视角的
那就是如果从现在普通的年轻人的视角你觉得他们怎么去看待这个时代因为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到或者觉察到在工作中或者职场中大多数年轻人包括工作三五年的稍微成熟一点的职场人和一些即将毕业或者和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大家是普遍迷茫着一种迷茫不确定悲观的情绪和心态的
你觉得这个情绪是有多普遍我觉得还是挺普遍的我觉得从宏观数据来讲可能会大家觉得比如说就业会变得很难对包括最近也有一些文章就是说失业率很高啊什么的对是有这样一种对我也看到过一些数据但是我自己作为一个职场人然后我去跟这些年轻人 90 末或者 00 后打交道的时候我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今天大家的眼界都太宽了信息爆炸接触到了非常多形形色色的活法和案例导致于大家不太愿意去安于一余的在一个现状里去待很久那工作的意义可能在这个时代被很多年轻人解构掉我为什么要朝九晚五的赚一份固定的薪资我为什么要上下班堵车很久的去
去一个地方去工作对吧我为什么要牺牲掉自己的时间去成就一个别人的梦想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在很多年轻人心里面是有的是有的但这个其实是有一点危险的有点危险在于说这种解构的力量很容易说服人但是可能你五年十年之后恍然回看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完成自己职业的最初级的几年的积累就是我可以接受一个人他在
体验过沉浸式的感受过这种工作之后带来这种判断但是现在很多产出批判性声音的人他其实是对这个事情是无知无觉的他的脑补了是一个很卷的现状然后去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就是有一本书叫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那本书讲的其实是一个远方的敌人就是说你看到了很多远方的新闻然后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糟糕透了
你看到了很多远方的活法你会觉得你自己的活法糟糕透了这个东西真的是一体两面它可能帮你开阔眼界但同时帮你脑补出来了一些敌人从职业选择的角度能否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建议我觉得首先可能大家就是你刚才开场说的那个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可能首先是确实要有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就是自己在去决定开启工作之前可能要先想清楚我要什么如果我追求的是一个事业上的成就感那么我愿不愿意为此而承受一定的压力如果说你想清楚这件事情你愿意那么请在工作当中真面临着压力的时候不要叫苦连天
然后另外的还有一种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不愿意去卷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不想承受这样一个压力那么请你再看到别人有很多光鲜亮丽成就感的时候也要维持好这个心理平衡不要到最后觉得自己很还没有价值感因为这是当初你自己的一个选择我觉得成年人有一个很大的标准就是你要为自己的做的事情
考虑清楚然后为这个后果去买单然后还这是第一点所以我觉得见自己比较重要但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是什么呢是我觉得我真心的希望大家愿意去为一份工作真正沉浸式的就是心无旁骛的努力至少一到两年的时间因为我找工作不是我面试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就是几个月跳槽几个月跳槽这样的
这样的人我其实不是特别敢用以及就是我觉得这个背后其实有一种心态是太害怕输或者太害怕自己受委屈的一种惯性使然因为我真心觉得现在真的不太有一份工作是说让一个人每一天都非常轻松和舒服
而且呢很多很多的进步都是来自于过程当中的摩擦你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通过一些摩擦的方式无论是在公司内部面临团队协作的摩擦还是说被客户的要求让你感受到这种压力还是来自市场的负反馈总是一定是摩擦才能让你有所成就的
然后我我身边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人可能有的年龄也比我大都都转转了很多年还是在原来的领域里面原地踏步只是从一个公司换到另外一个公司再换到一个公司再换到另外一个公司但是你会发现他没有一个实质性的进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实质性的进步一定来自于你真真正正的陪伴着一个产品或者一项业务啊
你感受过一个事情是怎么从一开始然后到最后达到李承辈事件的这个全过程而这个过程当中你可能要克服非常多努力包括团队的协作包括很多的这个事情然后当你真正能够看到这样一个阶段和结果的时候可能已经半年一年过去了
我觉得有这样一个耐心把自己 involve 到这样的一个事业当中这样的一种做法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就是他真的是在愿意陪跑愿意在一件事情上去花时间花心思我刚刚听到你说有点因为你知道现在职场中有一种普遍的个人和企业对立的情绪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察或者
我 观察到我有对 所以说你刚刚的一些话有点让大家忍受委屈或者说接受摩擦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人会解读从悲观的角度解读这是让我在忍受
委屈吗怎么怎么糟那你觉得哪些是可以忍受的哪些是不可以忍受的或者说有没有可能那些做了几个月就走的人他是有一些实在无法忍受的东西嗯我觉得是有可能但是如果他每一份工作都这样大概率是他自己他自己没有 ready 就是去真正的 involve 到一份事业当中去或者说他骨子里面就对公司这样一个体制是不满的对
所以他无论到哪个公司可能都无法忍受我觉得大概率是这样因为我见过非常多这样的人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还有到下一个地方我个人坚持的一个原因因为我很难概括所有人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对自己比较狠的人举个例子比如说就媒体的角度来讲我自己写过上百万字的文章所以我非常知道如果你不去做这样的投入你跟没写过文章的相比你对这个事情理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可能我就会期待我的就是说我看到的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可能刚刚毕业的人头两年最好扎扎实实的真正去写作而不是才写了两个月就想着自己可以搞管理搞战略了
真正意义上泡在一个行业里面去扎拿实实地铲除上百万字的文章和你写过两篇文章认为自己会写文章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值得改变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是我可以做到这件事情我有两年半的时间是每天一篇文章这么坚持下来的但是我到今天为止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的我看到媒体行业的人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件事情
然后另外就是我每一次去见一个重要的人无论是我的采访对象我的客户还是什么的我都会做到穷尽一切可能的资料去把他的这个背景情况了解得很清楚然后我问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站在我消化掉他对方公司或者产品或者已有业务的一些信息的情况下问出的问题
但是有很多人到今天也做不到比如说经常会有人来我这面试但是对我们公司一无所知或者是很常见我真的觉得很多面试者只要他对他面试的公司稍微有些了解就能超越 80%的人很多人做不到是啊
我觉得也是最近我一个很大的感受以前我觉得一个人聪明很重要当然现在在聪明上是拉不开差距的在哪里能拉开差距呢在就你刚刚说的对这个事的投入度和它的有个黑话应该是阿里传出来的叫要性就是我有多想要这个东西
我给你举个题外话就我这几年也会有一些体育界的一些朋友比如说拿过一些世界冠军等等的我就会发现我非常喜欢跟做过体育的人因为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有意志力然后非常有除了聪明之外的那种勇气和这种勇气不是说你为这件事情做了一个赌注而是你能不能在这一场赌十年
这才叫勇气所以这样的人其实非常打动我然后他们后来可能退役或者干嘛之后他们依然还是保持着那样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其实很可贵什么叫生命力生命力就是真正在一个环境当中的这种逆伤的能力就是我逆伤降低这个混乱度然后塑造出我想要的这个东西的这种意志力
我觉得这种意志力是很很可贵的我前阵子跟那个王小川聊天我就问他做大模型这个事情会不会感受到新的压力然后他就说他原话就跟我讲说你也知道我是不怕卷的当年打比赛是怎么打奥林匹克比赛是怎么卷过来的高考是怎么卷过来的清华是怎么卷过来的搜索是怎么卷过来的所以在在可能在他的心中或者在他同类的人心中这个事情就没没有所谓的啊这样一个困难在
他很难但是这种难是你自己要想清楚这个意义你一旦赋予了他你就不应该在过程当中用这个东西来解构掉自己的力量就是我身边的这种聪明人基本上我觉得本性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就是建设的力量一种是解构的力量前者就是说我一旦遇到困难我就开心然后我想要去做一个事情去解决它
后者就是我一旦有点困难说你看我当年就说这个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哎呀这个东西怎么跟所有都一样万变不离其宗不过如此他们都很聪明但是后来我会发现城市的往往是左边这帮人这帮人被我我们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他们是更加乐观主义的人但事实上很多人提到乐观和悲观的时候大家会想的是性格或者说是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我看来真的是一个人的认知
在背后他底层深刻思考背后之后的一种反应他认为他自己更能把一个事情解决他底层更自信的人他就会倾向于更乐观所以建设者是少想多做遇到问题就是先想怎么解决然后解构者往往是有充分的理由去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能做我觉得是而且很多人都无意识很多人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解构者
往往是很有经验的人反而扮演了结构者这样一个角色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在他本职工作上做了很多年然后他就会认为我们现在做出来这样已经远甩市场 80%以上的人了所以我们不过如此就可以了所以就这样的一种心态其实在我看来就是最大的结构的力量因为我们明明可以做得更好
何必去别做我心就让一天刚刚你也多次提到理性和感性回到刚刚的问题在我心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理性和感性我也觉得你很独特你是刚刚说到你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然后你又从事了文化传媒这样一个看起来有点感性的事业所以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极度理性但同时又非常感性的人
当时那个母校就北大出过一本书叫七十年七十人然后我是其中七十人之一那篇文章就叫就张一甲冒号极致感性与极致理性的焦点我觉得这个标题写的还是比较契合真实的但我觉得你的底层是理性对
我觉得应该是其实很多呃很多人会觉得感性理性是对立的就像乐观悲观是对立的但今天因为我研究人工智能比较多啊然后我打一个比方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就很像大数据跟小数据的这样一个区别就是
感性它其实是一个大数据理性可能是一个小数据什么叫大数据什么叫小数据小数据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对少的信息量然后你通过因果推理然后你就可以推出来一个东西比如说因为我今天生病了所以我今天不能吃什么什么然后感性的东西是我今天特别想吃什么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对但是这种感性背后其实是大量的信号输入和输出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它是一种综合的本能的直觉如果用人工智能的话其实感性是一种对于计算机来讲更难的能力理性的就是偏逻辑分析的是一种更简单的能力因为莫拉维克悖论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你要让一个计算机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去逻辑推理只需要很少的算力但你要让一个计算机像一个孩子一样有本能反应并且会哭然后会做一些
婴儿般的动作它是需要很大的计算能力的就是人其实最大的我觉得人之所以为人那个感性的部分非常非常的宝贵这也是我一直在呵护的东西但是理性它其实是有一个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它会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跳出来然后可能更有大局观的去想一些问题比如说当你去看那天就之前我跟我一个好的姐叫梁宁然后她就跟我聊了一个很好很有意思的事情说
他只要去跟一个公司的中层或者是基层的员工去聊天所有人都会觉得他自己的公司烂透了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能够拿住腾讯股票超过 10 年的基本都不是腾讯内部的人
因为你在内部的话你可能会信息过载然后你天天看到就是这儿这个不行了那个太乱透了管理有混乱或者是战略不行或者是要残垣全是这样的信息但你从外部的框架来看可能在市场当中它已经是一个非常棒的一个公司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心里面的一个平衡尺子就是在感性的世界和理性的世界里面要适当地做一些平衡
在一些重要的事情特别重要的事情比如说你选择一个事业方向选择一个伴侣选择一个定居的城市的时候你用你的感性然后在一些小的事情做决策的时候你去用你的理性这个其实这句话是弗洛伊德说的最近我也听到这句就是小问题靠计算大问题靠感觉弗洛伊德说的是
当你要遇到小的问题的时候,比如说一些利弊的分析,你要把它罗列出来,然后用你的大脑做决定,然后当你遇到一些大的问题,比如说去做事业的选择或者人生伴侣的时候,你要依赖你的潜意识,他用的是潜意识这个词,他说因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只有内心深处最强的需求做支撑,你才能做下去。刚刚你提到呵护感性,感性需要刻意去呵护吗?
我觉得我很珍惜我拥有感性的权利这件事情就是如果我是一个纯粹理性的人我觉得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讲我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回报但是一个感性的人我觉得就是这还是回到了一个最本源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我们到底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看一看太阳和星星还是为了来到这个世界上去算一算账
所以这个其实是人各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但在我这边价值体系上我非常珍惜那个感性的部分还有一点我觉得感性和理性它其实是在某一些时代它是共生共荣的我举个例子是欧洲我有一次去欧洲然后去意大利去看他那个文艺复兴当年的那些作品你会发现那个东西就是极致的理性和极致的感性在同一个时代爆发带来的璀璨的结果
我看过达芬奇传就是达芬奇所有的作品比如说最后的晚餐 Mona Lisa 他背后都是他有一些建筑学工程师或者科学我就记得他为了画那个动物去观察他翅膀震动时候的气体流动所以这些所有的艺术都是在科技的技术上达芬奇就是我的呃就是偶像之一嗯我当时在现场也看了达芬奇的这个作品嗯
给我的感觉就是说你知道科技振兴它很大程度上是理性派主导的文艺复兴很大程度上是感性派主导的但是你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讲它们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就是如果你只有科技而没有文艺的话其实你的科技就是一个像一个没有被砌过水泥的一个毛坯房一样
然后如果你没有科技的支撑只搞文艺的话你的文艺也是没有办法嫁接最璀璨的这样的一个根基的就变成了五本之末而且真正的理科生有非常多的人有很多的艺术爱好我们在书院的时候我们当时做合唱然后有人会编曲伴奏指挥跳舞领唱等等的很多的就是数学很强的人他的艺术细胞也很强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特别的矛盾
第三个啊我对你的感觉这个其实之前没怎么跟你聊过我觉得你很孤独 OK 比如说之前我们刚刚你也提到你自己的人设是少数人的路你觉得这种孤独是来源于你这种要做少数人吗我觉得可能我回忆了一下我人生当中第一次体会到孤独这种或者我意识到我孤独是我高中的时候嗯
可能我觉得那个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路径开始非主流开始非主流就是开始要全国各地打比赛然后要去陌生的城市不断地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挑战
那个时候可能我高中因为我小时候其实也是一直在大学校园里长大一直就是父母呵护得很好然后从高中开始几乎每一年都要在各个城市里面一待可能就半个月一个月这样的所以那个时候开始可能突然开始有次我一直说我是一个独苗苗然后别人都不认识他们是来自北京的他们来自上海他们来自广州的然后我跟他们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第一次有了这种多样性的感觉
然后上了大学之后大部分人就是至少到今天为止还是我们院就业路线非常之独特的一个人然后我的同学们要么在海外大学里面教书要么回国教书或者在金融机构等等
你说创业的我印象中我们年纪应该就只有我一个而且你做的还是一个跟数学很不一样的没有太大关系对现在在科技行业还是有些交集的但是关系交集很少可能跟工科交集比较多跟计算机系交集比较多跟数学交集交集没有那么多可能只能帮助我去理解科技但
很少去跟数院的同学师生老师去聊科技行业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你当时为什么会从就是学数学的为什么会选择文化事业感性史就是回到刚刚的在当时你的综合直觉告诉你你想做这个我觉得在我心中可能那个最神圣的有两种吧第一种就是做学术但是我自己评价一下我觉得我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数学家
我觉得可能我还是会比较好奇大千世界的吃不了那个清苦的感觉啊就是你可能要非常尽心的呃沉浸在一个小小的校园里面然后不要去两耳不问窗外事对尾神是我的队友然后对他就是 literally 我心中在书院的其中我向往的一种选择但是我当时想了想我就没有没有去做这个决定然后另外一种就是说你从夏丫塔走出来夏丫塔走出来的方式
金融是很多人的一个选择然后我也在这种金融精算机构做过实习但是我觉得不享受那个过程很痛苦就是真的是真的是不愿意为无数的表格而加班不愿意把自己的脑袋瓜都用来去算利息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不是很愿意去做然后我觉得可能那样我就得做好一个决定是我要不要拿我的时间生命去换直接换钱
除此以外可能没有太多别的东西意义感没有太多然后我就在想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性然后我就非常疯狂地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寻找自我就是怎么寻找去西藏了是吧我记得不是不是那大学的时候还没有还没有养成这种到远走高飞的地方寻找自我但是我当时的寻找自我的方式就是跟一切
跟我自己生活不一样的人去聊人生聊理想会跟自己多年不见的阿姨姐姐去聊会跟师兄师姐聊会跟所有别的院系的老师聊甚至会跟超市里面化妆柜台的小姐姐聊这个跟我们今天我开头说的一样就是当你认不清自己的时候去见识一下他人就会帮助你更好的认清自己对白天去跟他们聊晚上回来写日记每天在再跟自己对话然后
寒假回到家之后我就打开一个电脑让自己毫无目的地去看自己想看的文艺作品然后我就在我觉得有点像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在寻找自我然后后来我就突然意识到说那个东西其实本来就是我很喜欢的就是
跟内容跟文化啊跟影响力相关的东西是我最喜欢的是不由自主你就会花更多时间在那些地方不由自主就会花更多时间想跟那样的人聊天所以就是在那个时候就是一种大数据的淬炼了就是两个月的时间什么也不想就是天天跟所有人去呃天马行空的去聊人生然后在那过程当中
慢慢你会发现你就会被你想成为的人吸引然后你就会被你想做的事情吸引然后你就会在那个事情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时间直到我就非常确定说哦我就要这样然后我所以就后来就在大三的时候就做了这个决定我就说我我不管不管我未来这个东西有没有那么清晰至少我敢于去放弃掉学术的道路金融的道路这两条道路我是彻彻底底的放弃就是没有去保研也没有去找相关的工作嗯
所以说这个就是你在见众生嘛我记得在创立甲子观念之前你是去了西藏吗这种类似于见天地的事情是不是也有助于我们去想清楚我觉得天地有两个含义西藏我是很喜欢然后我也很喜欢出去玩我刚刚从那个墨西哥回来我很喜欢去那种跟我们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西藏我去
跟藏民一起生活过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在墨西哥去跟当地的 local 土著玛雅人交流就这样的交流其实会让我会觉得原来自己很多自己很 struggle 的一些东西其实在那个世界里完全就不存在对但是这个不是见天地最重要的那个更多是用来放松的见天地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
你要建完全超出自己体系的比自己厉害的和更丰富的不同类型的人另一片天地对建自己更多的是寻找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哪方面是我的擅长的不擅长的建天地的部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然后有企业做得好的有学术做得好的有搞艺术做得好的有各种各样领域的非常厉害的人也会有把这些东西都获得了也直接扔掉什么也不要的人有往上爬阶级的人有反阶级的人都有然后这个是见天地的过程然后我觉得见众生的过程更像是一种
回饋社會回饋大眾的這樣一個階段我自己覺得我還沒有到那個階段就比如說到了我四五十歲或者是我決定就是說我工作可以放一放然後可以變得比較清閒的時候我就去做一些比如說公益去做一些這個一些更多的別的事情去為就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去去觀察和回饋這個世界那可能叫見眾生的部分
见天地的部分我想到一句话说先去见世界走世界然后才能有世界光就是你先去进行一些地理上的突破你的世界光价值光才可能会有新的突破或者说更好的倍速造是的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就是不一定是地理上的突破我见过各种 gap year 一年回来照样还是那个自己的
就像你说的就是你不仅是去旅行去旅游景点打个卡就像你刚才说你会跟当地人去交流是真正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方式的那种比如说我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没有工作我是先到美国一个五十多度的沙漠小镇里边生活了三个月但是很多人就问我大家都毕业了都在找工作你不急吗
我说不着急 就是先去在地理上进行一些拓展然后再回来对 我觉得就是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它都是见天地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行万里路在今天的时代给我们获得的愉悦感会更强读万卷书有的时候可能都不一定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和场域让你可以安下心来去这样去做但是我觉得见天地很大程度上就是
保持一种开放的雷达就是你真的能够感受到大家是的多样性和这个世界的无尽可能你知道有的人就是我说那种去 gap year 很久回来还是没有变的就有点类似于他每天看着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很好的事物然后依然觉得说
OK 我不懂然后我也不想我也不好奇我就想做自己的这个事是一样的就是他们的那个屏障是自己的一个隐形的屏障不是一个地理位置或者说是一个什么环境的屏障就是对所以总体来说就是以一颗开放的心在处在处去才有用回到开头我想要聊的就是
你提到从高中开始大学你都走了跟别人不太一样的路你觉得很孤独那现在的话就是你这个少数轮的路已经是一种习惯或者说你就已经在这条路上很多年了那你还会有这种孤独感吗孤独感我觉得每天都会有吧但是我现在还是挺喜欢这种感觉比如说像我这样的是创业者孤独感在于说
可能我有合伙人有团队各条业务线负责人也有很多的员工然后有很多客户有很多投资人但是很多很多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还是需要我自己想清楚做决定而且公司如果哪个业务线没有做好哪个客户没有服务好大家其实都可以去找责任去找到别人来去帮他去扛事情或者是去复盘去反思去提建议但是所有的责任到我这儿就是我来背这个最后的结果
这个事情可能今年会好非常多那你看过去三年可能当这个就是说白了这个因为很多的原因我们导致我们很多业务进展很慢的时候没办法那还是要自己扛对吧我到底要不要去承担这个后果
我怎么样能够尽可能的会呵护住大部分人的利益这个事情其实很现实但是也很孤独的一题所以说有个词叫排解孤独你觉得你刚刚又提到显瘦孤独所以你会刻意去排解它吗还是说你就接纳它的存在不排解我目前不太排解就是接纳对它孤独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一点我觉得你是一个
非常有独立思考的人对一些词的见解是跟别人不太一样的比如说前几天我看到你的朋友圈你去说意志力这个词你以前认为的意志力是什么
对 我在朋友圈提到意志力这个词是因为我前阵子正好机缘巧合地看了一部写张艺谋导演的纪录片叫张艺谋的 2008 对 我也看了就讲了整个 2008 开幕式背后的整个这四年大家是怎么把这个开幕式做出来的因为我自己也有涉及到和阐述很多内容所以看起来还是非常非常有共鸣的
然后后来我就发现你说他为什么可以在那么大的一个压力下以及他身边有那么多很厉害的人观点不同的情况下依然恪守自己心中的一个坚持推翻一些该推翻的东西然后坚持一些该坚持的东西你说是靠他性格吗我觉得不是这个背后肯定是一种真正的眼界
艺术审美带来的坚信的这种信念我为什么说这个理解跟我原来不太一样可能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当时我有一个好朋友是一个电影导演他就问我说那个一甲你能跟我说一下什么是意志力吗他需要一个文案我当然就直接秒回他六个字说意志力就是不回头不低头然后他觉得特别好后来就用了
当时我也是这样就是我觉得意志力就是永远不要往回看永远不要往低处看就是你需要一股劲去顶着然后来支撑你的意志力是一种感性的倔强对少女的倔强然后这种倔强就是属于不服输你要是说我不行那我就证明给你看然后你要是认为我可能会失败那我就坚持给你看
然后你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那我就想尽办法去学习来证明我是对的或者说我想办法找到一个正确的东西这是一种劲儿但这种劲儿呢可能我就是可能我可以坚持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可以坚持另外呢就是这种劲儿其实不可持续
对 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对这种所谓很多人经常会比如说看了一个电影或者跟谁聊了一下然后一下受到了激励两天打鱼 三天赛网过几天这个劲儿就没了就像恋爱一样短暂的激情是不可持续的对 我觉得意志力是一个
意志力不是一个用自律来维持的东西对意志力是一个你要把自己的眼界达到一定的层次去维持的东西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小北写过很多
很多很优秀的文章所以现在让你写篇很烂的文章你觉得你宁愿不写你也不愿意去写一篇烂文章是那你说这个东西是靠你的意志力吗不是不是是靠你的审美你的眼界你的能力到了下一个台阶之后你再反过来看你就觉得那个东西不是不是靠意志力的它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了嗯就是说你的眼界已经被就是磨练到一个高度
而且这个事情是要投入时间去维持的或者说是日日新的去维持就是科技行业本身它其实没有太强的国界我就是要知道每一个细分赛道的技术全世界在哪里是最先进的这是一定要去知道的
你在朋友圈写的第二个点叫原博的审美社路这个是不是讲的就是那纪录片我也看了就是当时在张艺谋他们没有想法没有创意的时候他们到美国去参观了比如说麻省理工的多媒体实验室去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是不是这种那就是一个很表象的是但是在张艺谋指导这个看牧师之前对他所有的电影都在不断尝试创新
包括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有无数的不同的多元化的表达的摄入对所以其实比如说现在在我们的工作中当我遇到一些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不是靠坐在那里鼓励自己加油坚持你一定能行而是要去去聊去找去寻求外部的速度或者说是你之前积累的速度或者说你现在在去寻找的一种新的速度我觉得输入
最好成为一种习惯对就是你不断地去看一些比如说你可能可能我的电影越片量我觉得没有上千部也有大几百部了就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说你哪有时间看电影不是这样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就是你真的是愿意去不断去涉猎一些东西然后你然后涉猎出来的很多东西都会转化成比如说我很喜欢看韩国电影然后我可能会把一些工业化的
这方面的能力我就会直接类比到我的日常工作当中来我就会知道什么东西叫做你既创新又有流水线化的作业方式同时又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审美要求
所以我觉得意志力一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一种品质在我看来就是全球性的眼界渊博的审美摄入还有就是知分寸的大局观要体谅别人也懂得舍弃然后能够坚持己见但是忘掉我执当这一些所有的种种都形成一种本能的习惯甚至你不用去有意去坚持去自律的时候就成就了真正的意志力
你对创业的理解是不是这几年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我其实很少用创业这个词我可能只有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会用这个词现在我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服务的客户都很少用创业这个词因为现在有很多可能已经做了十几年二十多年的公司也是创业心态也有很多刚刚成立的公司就是小作坊的心态也不是创业心态所以我觉得创业这个词可能会慢慢的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做一个什么事儿
比如说我特别想去把智库这个事情做好这个事情很难也没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对象但是这个事情我觉得它足够有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支撑我走很久就有人创业是为了 cash 有人创业是为了 asset 然后我觉得我创业更多是为了 legacy 就 cash 就是说你创业能给自己兜里装多少钱想实现财富自由对 asset 就是说你将来能给你孙子留多少钱
legacy 是你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个什么东西比你自己的生命更长这个是 legacy 比如说曹雪芹她个人的人生其实很痛苦但她留下了一部《红楼梦》那你是希望你可以做一个选择一个 A 选择是一生荣华富贵 B 选择是像曹雪芹一样大厦青岛体验了这种从就是由奢入俭的人生但是留下一部《红楼梦》你会选择哪一种人生
我可能会选择后一种吧有很多人会选择后一种但是这只是事后去看对在事中的话很多人还是会选择 A 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是放开时间的维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云淡风轻的比如说你兜里面赚了多少钱比如说你阶段性一个事情成还是败但是你很多人衡量的尺度就是我这一年太水逆了然后我这个工作实在太糟心了这样去衡量的话人生处处是磨难
但如果我觉得把时间尺度拉大的话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一个必经的一个过程而且像我们这样做内容的人有一句话叫文章赠命答就是如果我不经历一些痛苦我写不出好文章我不感受到一些压力我是无法知道那个压力能带给我什么东西的因为创业过程中会涉及到企业管理嘛
就比如你毕业之后应该是我知道你在创立甲子观念之前其实也没有很长的职场经历所以说企业管理这件事对于你来说你觉得很难吗是我所有的事情里最难的一件事情你觉得它难在哪难在
我觉得本质原因是最开始我一直有一个较劲的想法认为我都可以这样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我用这种想法衡量了每一个人这个确实是所有管理者第一个坑对但是今天我觉得好非常多是因为首先是因为我的团队引入了每条右线都有一位得力的管理者所以其实他们的管理经验直接就赋能到公司里面去
然后他们就会让我看到什么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且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长板管理可能就是说扬长避短但是我对创业的时候我觉得我更多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是一支队伍的心态但是这个事情也不是说不行有的公司就是这样
而且有的我知道发展的非常好的公司也是这样的用人观他们可能挑人挑得非常严苛然后面一个人可能面几个月然后一次面试大几个小时去这么去进来但是他也能有所成就但就会可能使得在早期我们想要去找人的时候就找不到人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权衡现在夹子有在用飞书对吧对我们是飞书最早的用户飞书在管理上有帮到你一些吗
我觉得飞书的有几个功能都帮到我们了一个是 OKROKR 帮到我们非常多然后还有一个是飞书的日历就是各种会议的这种分享然后第三个也是最有用的是飞书文档就是我们可以实现十个人一起写一篇文章然后我们甚至公司的一个核心的内部旗舰产品加斯大脑就直接放在飞书的知识库里
然后这几个功能我觉得对我来讲还是非常好用还有一个就是大家很常用的就飞树妙计刚刚提到 OKR 因为甲子现在有多少人了 50 多对你觉得对于 50 多的人来说在目标管理这件事上依旧是很困难的吗我觉得不一定是很困难但是会很麻烦麻烦对
就是说飞叔我觉得他也不是说他的所有功能我靠人质不行靠人也可以但是靠人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这些事情上然后飞叔的很多的设计让我觉得他对协作的理解很深这个理解在于说他会让很多管理者不用再去口头做管理或者开会做管理
他只需要就我跟我们内部的立会说得很清楚我说我们开立会不是为了讨论项目节点我们的所有项目节点一个文档要说清楚你只需要看有没有人击穿这个 deadline 或者时间轴就行了我们开立会的时候不是为了每个人不是要问每个人项目进度项目进度应该在文档里一目了然我们开会就是为了讨论一个核心概念核心定义核心研究成果复盘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各个部门的立会长的样子都很像头脑风暴会
就不太像是一个原来的那种三板斧式的这种开会方式了汇报式的或者全部汇报式的全用非书文档解决了就是把汇报写在文档里然后真正的会议时间用来脑报用来讨论创意和内容对
所以说用飞苏之后你觉得管理这件事相对来说还是比之前简单很多我觉得简单很多而且我当时我应该是我们全公司最大的力退飞苏的人我当时直接在我们的微信的全公司群里发了条消息说从今天起我不再回复任何微信消息然后倒闭大家在几天之内全部迁移到飞苏上
就是如果你在飞书上约我的时间我立刻回但如果你在别的地方约我时间我看不见我看见了我也不会回复就是我必须要用这种方式就是强强行的扭大家的这个习惯要不然还是会有人总是会过来问说一家你今天下午没有时间我说你看我日历哈哈是嗯给我发微信我说你给我发飞书嗯然后给我发 ppt 我说你给我发文档啊是嗯
刚刚我讲的都是我自己对你的了解乐观 理性 然后孤独或者说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我不知道你自己眼中你对自己的自我恩赐也是这样的吗对 我自己一直都是一个矛盾共存体感性和理性然后乐观和悲观然后先锋的和保守的我觉得我身上都有你有保守的一面吗
我在家庭观念上很保守比如说我对我自己的父母非常非常在意不仅在意他们的就是形式上的在意在意他们的心理感受很多很多的东西就我觉得这些事情我还是挺保守的组织进化上有一个固定栏目就是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你有什么推荐的吗就觉得对你产生过比较大影响的书限定领域吗不限定随便
我脑海当中冒出了一本我从来没有给别人推荐过的书叫《十年一教李安梦》是李安导演的传记我为什么突然推荐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李安是一个让人非常舒服的一个人物就传记人物就是里面会有很多类似于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浓人生不必特别刻意但是
依然还是可以做过得很好的这样的内容之所以愿意看这本书是因为我之前很喜欢他的电影但你会发现李安的电影跟别人不一样他不是靠才华他是靠职业精神就是他比如说他拍那个色界他拍比如说汤文和梁朝伟的对话他就是规规矩矩的经典拍法九个机位还是十几个机位就是就是这样
然后他就是用非常经典的方法然后他去拍卧虎藏龙然后拍好莱坞的电影等等他每一部电影包括拍少年派喜欢漂流都不太像是一个人拍的啊他不是在把自己的风格放到第一第一步他就是在尊重电影这样的一个职业然后做到了那个程度我觉得有的电影导演是靠自己的风格和才华比如张艺某是靠自己的风格和才华但我觉得李安就是一个幻化于无形的一个人然后他的人生也不是很顺
但是那本书我觉得非常给人慰藉这本书还是蛮喜欢的就在他可能 40 多岁失业没有作品靠老婆养着的情况下然后依然是可以去好好的做一顿饭扮演好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等等我觉得还是一个蛮让我觉得就是如果我哪一天觉得信息量很大想安静下来的话是一本很好的书好 依霞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其实
职业中第一份工作对一个职场人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我也是一个相对来说很理性的人以及我也是一个很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我觉得这个也是此前在甲子关联对我一个很深远的影响所以还是那句话见他人然后带来自己的改变我觉得总体来说你的乐观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也希望能够多多少少感染到其他一部分人吧
好 谢谢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拜拜
谢谢大家
也欢迎大家关注飞叔的微信公众号或者访问飞叔官网飞叔.cn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