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我一直以来都以单方面的视角叙述我和妈妈的关系。这次节目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重新思考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她作为母亲之前是怎样的人。我希望通过这次对谈,更深入地了解她的人生脚本,以及她在成为我妈妈之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经历的快乐、悲伤和成长。我意识到妈妈的剪纸展让我感到震撼,因为我看到了她的自我表达,这与我过去对她的认知有所不同。我期待这次对话,但也感到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平台上与妈妈进行如此深入的交流。
尚爱兰:我年轻时并没有强烈的写作愿望,更多的是一种路径依赖,因为写作是当时唯一能让我女儿找到方向的事情。我尝试过让她学习其他技能,但都不太成功。我并不认为自己对女儿是炒作,因为当时少年作家很多,她并不是最小的。我觉得托举女儿到18岁就完成了,因为那时她已经热爱写作,并以此为安身立命之本。我深知女性在社会关系中面临的挑战,所以希望她足够好,不被抛弃,但也不被完全占有。我希望她能参与建设自己的港湾,而不是完全依赖他人。来北京后,我开始疯狂学习,包括坐地铁、做饭等,希望能照顾好女儿的生活。但后来我发现,这种过度照顾并不健康,所以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创作之路,最终选择了剪纸。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