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声动小邮筒」活动精选|对话卢山教授:全球新冠大流行要结束了吗?

「声动小邮筒」活动精选|对话卢山教授:全球新冠大流行要结束了吗?

2022/2/16
logo of podcast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卢山
Topics
卢山教授认为,主动感染 Omicron 获取抗体风险过大,不建议主动寻求感染。虽然感染 Omicron 可能扩展疫苗保护范围,但应至少接种两针主流疫苗,并考虑接种加强针。新冠疫苗接种策略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不能简单地认为需要不断追加加强针。接种三针疫苗是经典方案,但新冠疫苗接种策略因应疫情发展而调整。目前不需要为每一个病毒变异株开发新的疫苗,需观察病毒变异程度和免疫系统保护能力。疫苗策略应关注疫苗质量、病毒理解和疫苗机制,而非被动地追加加强针。以色列并未全面推广第四针疫苗,目前国际上对第四针疫苗的必要性尚未达成共识。新冠大流行结束的判断标准包括疫情趋势、WHO 宣布以及公共卫生措施的调整。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于低水平波动状态,甚至偶有高峰。新冠病毒的长期演变可能类似于流感病毒,长期低水平存在,甚至可能周期性出现。 丁丁作为主持人,引导卢山教授就听众关于主动感染 Omicron、疫苗加强针、新冠后遗症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相关话题进行总结和梳理。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春节返工已经两周,先祝正在收听「科技早知道」的小伙伴们虎虎生威,手头的工作学习一切顺利。

节前,「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华盛顿大学 IHME 主任 Christopher Murray 宣告全球新冠大流行将在 3 月终结的论文,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也呼应了比尔·盖茨在去年年底认为疫情将在 2022 年某个时间结束的观点,但同时有专家表示,现阶段得出这种结论为时过早,比如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表示这种说法在病毒变异和传播规律上缺乏科学依据。

在思考新冠何时结束的大背景下,声动活泼举办了 2022 年 Newsletter 第一场「露天演讲台」活动,小胡同的街坊们、「科技早知道」主播 Diane 和卢山教授,围绕着来势汹汹的 Omicron、疫苗加强针、新冠后遗症等等,「猛聊」一顿。本期节目作为 Bonus,节选了一小部分活动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大家应对目前的疫情,提供不同的一些思考角度。

收听建议:由于本期音频内容含现场录制文件,建议不使用耳机收听。 风险提示:节目内的所有观点仅作学术交流,不代表任何投资和医学建议。

▼主播 丁教,「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卢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国际疫苗学会前任主席及现任执委会常委

▼主要话题 [02:24] 主动感染 Omicron 的行为有科学依据吗? [10:25] 以色列为什么推广第四针?

#声动小邮筒📮# 恭喜 cheng cheng,August Liu,Jackson Lee,sxywmd,hy c 五位小伙伴在露天演讲台的问答环节中,获得一个季度的 newsletter奖品赠送。另外,声动小邮筒仍旧开放订阅中,欢迎点击这里的报名链接)。 「声动活泼」的虚拟线上小胡同也在开放参观中,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这里的入口),参观我们的社区;或者在「声动活泼」的微信公众号对话框直接回复【虚拟小胡同】,了解更多详情。

▼延伸阅读 COVID-19 will continue but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is near) EUA(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中文译为「紧急使用授权」,新冠大流行下常被各国政府使用的特殊机制,政府可在紧急情况下授权使用必要性医疗产品,美国第一次实施该机制是在 911 之后。 Prime-Boost:一种疫苗接种策略,直译为「初免-加强免疫」,指通过在个人及群体多次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的持久性和强度,另外一种强调快速扩大接种人群面积的策略是「Prime-First」。

▼音乐 A Sound Foundation-Airae

▼Staff 监制^ 刘灿 后期^ Luke 运营^ Yao 封面设计^ 饭团

▼关于节目 原「硅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发展,关注商业格局变化。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Special Guest: 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