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星 Kevin,「奥尔特曼传」作者,国际媒体 Pandaily 创始人,资深科技记者 Yaxian,「科技早知道」节目监制
[04:57] 暴风雨中心的 Kevin:「采访 Sam 时他志得意满,三天后却遭遇解雇」 [08:18] Ilya、Mira 和 Greg 为什么离开?核心成员出走背后是 OpenAI 从学术机构到盈利公司的转型阵痛 [19:28] 硅谷的宗教战争:有效加速主义和有效利他主义两派人马的激烈交锋 [22:02] 初创公司的人员动荡不会影响 VC 决策,投资人更看重公司产品力 [24:14] OpenAI 架构演化史:向盈利公司转型的道路困难重重 [28:05] 对 Sam Altman 的批评和负面评价:Elon 利用 X 占领了舆论制高点 [34:25] OpenAI 的超高估值和巨额融资:是谁在力挺这家初创公司? [38:10] 「Sam Altman 就像一个政客,比起赚钱,他更在乎获取权利」
幕后制作:
后期:Jack 运营:George 设计:饭团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声东击西、吃喝玩乐了不起、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不止金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声动活泼」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刚才说到 Mira,她在公司里是 CTO(首席技术官),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产品负责人。书中提到,Greg 负责工程,Ilya 负责研发,Mira 负责产品,但不知道为什么给她一个 CTO 的头衔。我认为 Altman 来之后,实际上是取代了 Mira,成为了首席产品官。之前 Mira 实际上承担的是 CPU 的角色。
并不是 CTO,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我觉得之后 OpenAI 可能更转向一个传统的硅谷公司。比如追求增长,追求用户体验,产品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我觉得 GPT4 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之后我们可以再观察它是不是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
其他几位高管要不要离职?
可以,其他一些离职的核心成员,比如 John Schulman,他也是联合创始人,但后来在 2024 年去了竞争对手 Anthropic。
这才去了,对硅谷没有经验。对对对。
没有敬业条款。其他几个离职的,Bob McCrew、Bar Zoo,这两个都是在今年 9 月份离职的。最近离职的可能也才一周前。他其实在 OpenAI 负责一个安全团队,应该是叫 AGI readiness。它的一个高级顾问 Miles Brundage 也刚刚离职。
我看到很多离职的,他们的研究成员都与安全相关。也有很多报道说 OpenAI 给安全部门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除了 Kevin 提到的研究和创业思维的分叉外,产品和安全这两部分成员之间也存在很多争端。
因为公司资源有限。所以如果你能给产品这边特别多的资源,可能在负责安全的那部分部门获得的资源就比较少。有新闻报道说在发布 GPT4 的时候,因为匆忙赶时间,想要把产品发布出去,所以很多安全检查都没有做。所以很多测试人员在产品发布后,就发现里面有很多 bug,然后觉得非常沮丧。所以我觉得,他们部分员工离职,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一个非营利到营利转型的过程。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公司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成员不满。对。
因为他们确实要从一个研究机构,又回到 Kevin 讲的,变成一个真正的硅谷创业公司。无论是文化、产品还是交付速度,肯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所以肯定有人会走,有人会留下来。包括之前其实是有两种思想的宗教战争吧?
对,我在书里也有写到,有一章叫做硅谷的宗教战争。里面提到硅谷现在有两种思潮,一种是有效加速主义,他们更偏向硅谷的一些主流创业文化,希望尽快推出产品,尽快获得用户,尽快达到 AGI。我觉得这是非常传统的硅谷思维。
像这一派别的话,有一个精神领袖叫 Beef Jesus,他是 Jeff Bezos 的那个名字的倒过来。这个人非常活跃,有点像这一派的领袖。他们也会组织一些聚会,线上讨论。有人参加过他们的聚会,说这有点像一个邪教组织,就是说不要害怕,我们只要建设,just build。他们还会喊一些口号。
硅谷还有另外一派,叫做有效利他主义。他们可能更相信道德理性,通过数字和精密调试出来的机器来引领未来。更多的是在硅谷学术圈,特别是伯克利,他们里面有点像那种自由主义左派,可能比较警惕资本主义。
还是左派的思想为核心。用这样的内核价值观来做 AI 开发。所以我们刚刚聊了,其实很多人出走,不知道现在团队里还有哪些中流砥柱,能够撑起大旗,和 3 浪们一起。
我觉得大家可以关注一个人,就是 Kevin。他在昨天 Reddit AMA 里,他和 3M 团队一起,好像排在第二位,官方头衔是 CPU 首席产品官。因为我之前采访过他很多次,他最早是在推特负责产品,后面好像还去了可能是一个做卫星的公司。三个月前加入 OpenAI,我觉得如果 OpenAI 转向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Kevin 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根据我多年观察,我也是他的 Facebook 好友,他有一些照片和想法。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的产品人,可能不是那种意识形态非常浓厚的学术派。我觉得他也是 3M 的一个小圈子成员。这么多年我觉得他们应该认识很久,互相知根知底,就像 Greg Brockman 类似的关系。
所以确实有一些领导核心层的更替。
对于 VC 来说,创业公司团队动荡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不会以此为理由做出重大决定,比如投或不投。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它的增长和用户体验。我之前在书里提到一个例子,2006 年的时候,Facebook 成立两年,他们收到雅虎的收购要约,10 亿美元,被扎克伯格拒绝了。这个决定导致创始团队全部走光,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觉得没前途了,老板疯了,拒绝这么大的收购要约。
但是他后面很快拒绝了雅虎的收购,之后又融了一大笔钱,同时又招募了一个全新的团队,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比如 Zamboni。而他之前的团队可能更多的是他的大学兄弟会成员,很多是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当时他很多好兄弟都离开了他。后来他也说那段时间是他最孤独的一段时间,但同时也是他蜕变的一个阶段。从那之后,他们成为一家真正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兄弟会。在扎克伯格的帮助下,很快把广告业务和收入做起来,估值在几年内翻了几十倍。所以我觉得像这种硅谷例子,会告诉这些投资人,VC 团队动荡其实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不会过于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他们应该是在 10 月份第一周完成的融资。大概 66 亿美元的投资,后估值 1570 亿美元,是在他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盈利公司的时候被投资的。估值是营收的 40 倍左右。
好的。OpenAI 刚成立的时候,它是一家非营利公司。那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估值。像马斯克、鲍尔、Sam Altman 和 Ilya 等人,以捐赠的方式,其实 10 亿美元就成立了这家公司。在后续成长过程中,微软应该是他们第一个大投资方。微软首次向 OpenAI 投资了大约 10 亿美元。这使得 OpenAI 可以使用他们的云计算平台,微软也可以使用 OpenAI 的一些产品。
在 2019 年微软投资后,OpenAI 其实转变为营利模式。也就是说它可以给投资人一定的回报。但是这个投资回报,投资最高是 100 倍的回报。
到 2021 年的时候,OpenAI 的估值开始逐渐上升。2021 年估值 40 亿美元,2022 年翻了 7 倍,变成 290 亿美元。去年年底 880 亿美元,今年估值又翻了一倍,不到一年时间,现在是 1570 亿美元。但是这轮融资结束后,投资者要求他们在两年内从之前的营利模式变成一种叫做“公共利益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硅谷也是一种比较新的公司盈利模式。类似盈利模式的还有 XAI 和 Anthropic。当然你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司。
大家其实把它简称为 B 股,就是字母 AB 的 B。它就像 Python。我们之前在某期节目中聊到过。就是你本身是一家营利机构,但在盈利的同时,还要积极为社会、为环境承担责任。B Corp 其实是由一个叫做 B Lab 的全球非营利组织颁发认证的。需要经过很多严格的评估,包括满足一些环境、透明度、法律责任等方面。到 2024 年 2 月,全球大约有 96 个国家,有 8000 多家公司获得了这样的认证。虽然是营利公司,但是它有一个社会使命和愿景。
对,而且我理解,如果是一家 B Corp,它会变得不容易被收购。大公司,比如微软,现在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股东了。如果想要收购或超越他们,难度非常大。所以我觉得可能也是他们保持独立性的方式,既能保持独立性,又能盈利。
我倒不知道这个难点在哪里,因为这次收购本身就会有很多难点。包括他们要在两年内,从这种很奇葩的形式转变为 B Corp,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谈判。包括微软现在能给它估值多少,没有人知道。然后 3M,包括之前的很多高管,他们的估值是多少,我们知道 3M 大概应该是 7%。所以现在也就是...
他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否认了。
所以听起来,虽然拿到了 66 亿美元的新融资,但是内部股权分配还不清楚。可能还有法律和监管方面特别复杂的东西。但是他们要在两年内完成这件事。像之前提到的 Elon Musk 等人捐赠的钱,到底要不要转给 OpenAI,没有人知道。所以如果他们做成了,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案例了。
不知道 Kevin 怎么看 OpenAI 公司架构的改变,从一开始发展到现在,包括现在完成这么大估值的融资。
先说这笔融资,我觉得这么大规模的融资,说明硅谷的创投圈还是非常认可 OpenAI 这家公司。包括技术实力,我觉得他们肯定做过很多尽职调查,然后肯定也和竞争对手做过对比。OpenAI 可以证明它在这个领域算是 top 1 的选手。
之前的 Elon Musk,他好像总共捐了 5000 万美元。虽然这些钱对他来说不是一大笔钱,但他会以此为噱头不断攻击,这肯定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Elon Musk 现在拥有 X 之后,它其实站在世界舆论的制高点。我觉得最近他一直被看衰,很多人贬低他。我觉得这和 Elon Musk 这边也有关系。所以我觉得如何处理好之前遗留的问题,如何组建一个新的团队,把转型做好,未来把产品做好,同时这笔融资能不能真正地把 GPT5 做出来,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点。
他们说今年还会再发布一个新的模型,但是不是 5 吧?但是也没说是什么。今年也只剩下两个月了。
还会翻译吗?好像有人说没有发布是吗?
说是年底的时候可能还会发布一个模型,可能是 GPT5,也可能叫别的。
每次都像开盲盒一样。对对对。
所以它的命名我觉得确实有点问题,从产品角度来说,让人很困惑。
其实 Kevin 刚才说到马斯克,我之前看过 Lex Friedman 和 Sam Altman 的对话,他们也回顾了 Sam 被解雇那段时间,以及他和马斯克之间的矛盾。Sam 说得还是比较客气的,他说为什么他们会闹矛盾?他说马斯克想要 SpaceX 或特斯拉收购 OpenAI,他希望 OpenAI 变成自己的公司,但是很明显这个愿望落空了,所以他不停地攻击,不停地攻击。OpenAI 还是比较客气的,但是他没有加很多负面的形容词。总的来说,他可能觉得马斯克在成立 OpenAI 这家公司的时候就有很大的私心,他希望把它变成自己公司的一部分。但是后来发现他和这家公司其实越来越远,所以他就反过来攻击这家公司。
对,从我的书里,我大概梳理了一下马斯克的心路历程。实际上马斯克最早是为了对抗谷歌才做的 OpenAI,好像有一次 Larry Page 和马斯克聊天。Larry Page 说他觉得未来人类被机器统治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马斯克就非常生气,说我热爱人类,我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后面他就开始筹备这件事,但是 Sam Altman 在 YC 时就给马斯克发邮件。这些邮件在后面的法庭信息里已经公开出来了。大概就是说 Sam Altman 说,我们一起来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这个应该是 Sam Altman 提出来的。我们 YC,还有你我再找几个人,我们来传达这个信息,然后我们一起把这个非营利机构构建起来,就是为了对抗邪恶的谷歌。马斯克就同意了,他其实就是在里面相当于一个精神领袖,同时给了很大一笔钱。大概他应该前后给了 5000 多万美元。他后面自己不记得给多少钱,他后面说了好几个数字,我猜他忘记了,后面有人帮他算了,就是 5000 万,后面他也承认了。
到了 2018-2019 年这段时间,其实 OpenAI 做得不是很顺利。里面遇到很多困难,主要困难就是他们找不到方向。他们当时 Transformer 模型还没有出来,他们不知道怎么把 AI 运用起来。所以他们当时做了些机械手臂,还有让 AI 玩游戏,他们找不到一种非常明确的路径,所以尝试了很多方向,但是钱就快花完了。马斯克就生气了,说你们花了我这么多钱,然后什么东西都没有出来。
但是 Transformer 已经出来了,但是 Ilya 已经说我们就要做 Transformer,大力出奇迹。所以我们要对算力做大模型。但马斯克我觉得他可能没有白银弹药的想法,他就觉得这些人都是蠢货,我要自己来做。但是他自己做就是说我要把它并入特斯拉或者并入 SpaceX,我忘记好像说是并入特斯拉,但是 Ilya 强烈反对,Sam 他肯定也不愿意,但他没有公开和马斯克起冲突。但是后面他又和马斯克商量说我们怎么样来做,把它作为一家盈利公司。根据后面的法庭文件,但实际上马斯克一开始并没有反对。
对,但一直到 2018 年,当时马斯克经历了一段时间情绪很不稳定的阶段。当时他特斯拉量产遇到困难,Model 3 量产遇到困难,他睡在工厂里,缺乏睡眠,然后很忙,然后很焦虑,就非常暴躁。后面好像有一次非常明显的冲突,导致马斯克和 OpenAI 团队彻底崩了。然后马斯克就一气之下就走了,然后很快 Sam 他就要想办法搞钱,对,所以他就找了微软,就抱着这个大腿。
但马斯克他缓过神来之后就特别不高兴,说我当时是为了对抗一个巨头做你们,然后结果你们又抱了另外一个巨头的腿,然后就开始吵,开始在各种场合说 Sam Altman 骗了他什么之类的。但是从他的角度来说,好像的确是这样。因为他当时承诺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结果就抱了一个巨头的腿。但我觉得对于 OpenAI 和 3M 他们来说,其实这是一个不得不走的一条路,不然就死掉了。
丁教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周恒星 Kevin,「奥尔特曼传」作者,国际媒体 Pandaily 创始人,资深科技记者 Yaxian,「科技早知道」节目监制
[01:29] SearchGPT 初体验:Perplexity 和 Google 搜索引擎还有护城河吗? [04:57] 暴风雨中心的 Kevin:「采访他时还志得意满,没想到三天后就被解雇了」 [08:18] Ilya、Mira 和 Greg 为什么离开?核心成员出走背后是 OpenAI 从学术机构到盈利公司的转型阵痛 [19:28] 硅谷的宗教战争:有效加速主义和有效利他主义两派人马的激烈交锋 [22:02] 初创公司的人员动荡不会影响 VC 决策,投资人更看重公司产品力 [24:14] OpenAI 架构演化史:向盈利公司转型的道路困难重重 [28:05] 对 Sam Altman 的批评和负面评价:Elon 利用 X 占领了舆论制高点 [34:25] OpenAI 的超高估值和巨额融资:是谁在力挺这家初创公司? [38:10] 「Sam Altman 就像一个政客,比起赚钱,他更在乎获取权力」
监制:Yaxian 后期:Jack 运营:George 设计:饭团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全职「节目监制」、「人才发展伙伴」、「商业发展经理」,查看详细讯息请点击链接。如果你已准备好简历,欢迎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标题请用:姓名+岗位名称。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声东击西、吃喝玩乐了不起、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不止金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声动活泼」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