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从「学技能」到「学思维」:AI 时代如何让自己不可替代 | S9E01

从「学技能」到「学思维」:AI 时代如何让自己不可替代 | S9E01

2025/2/11
logo of podcast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丁娇
万维刚
Topics
丁娇:我参加了知乎的“互联网破局者”活动,探讨AI对职场的影响。我看到了许多关于AI对职场影响的高赞回答,受益匪浅。我邀请了万维刚老师来讨论AI时代的学习和职场应对策略。万维刚老师是一个擅长学习的人,特别是在中西结合的学习方法上。 万维刚:我感谢丁娇的邀请,并期待讨论AI时代的学习策略。我讨论了AI对现代人学习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在DeepSeek引发的热潮下。我分享了如何高效使用AI进行学习和创作的经验。我详细描述了我如何利用AI进行文章创作的过程。我通过大量阅读和调研,形成文档,再通过录音进行文章创作。我使用AI将录音转化为文字,并进行文章修改。我使用AI生成多个例子,帮助我进行文章创作。我讨论了AI对我创作时间的影响,虽然时间没有减少,但内容增加了。我强调了AI在调研和参考文献方面的便利性。我分享了使用AI语音助手提升工作效率的经验。我讨论了AI在快速获取知识方面的便利性。我分享了在开车时使用AI进行工作准备的经验。我讨论了AI对内容制作水平的提升。我认为现代文章必须有最新的科研结果支持。我讨论了读者对内容创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讨论了AI生成内容对内容创作者的影响。我讨论了AI对内容创作者工作被替代的担忧。我讨论了AI在快速生成内容方面的能力。我讨论了AI在回答一般化问题时的局限性。我讨论了如何通过特殊问题激发AI的创造力。我讨论了内容创作者的价值在于找到有意思的提问角度。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用声音碰撞世界生动活泼哈喽大家好我是丁娇欢迎回到我们春节假后 2025 年的第一期的科技早知道那这一期的节目还是比较特别了我们可能先不讲什么最新大家最火热的 Deep Seek 或者是讲英伟达的股票那我们想来聊一聊我在年前其实给大家已经预告过了我参加了知乎发起的一个叫做互联网破局者的活动

在知乎的平台上我发起了一个问题就是面对 AI 引发的未来职场的一些变化我们如何选择值得持续学习的技能

我其实在过年期间也看到了大家有上百个高赞的答案我自己其实是蛮受益的如果要聊起播客的话我其实是一早有一个特别心仪的嘉宾然后特别适合讲这个话题相信大家对他的名字也不会陌生那就是万维刚万老师那万维刚老师其实我从六年前就已经在看他的这个经营日课然后包括他很多的这个著作

我觉得万老师其实是一个特别擅长学习的人特别是我觉得他是一个学惯中西的人在春节期间万老师终于能够从他的这个日更的这个状态中稍微休息一下我在硅谷和他进行了这样的一场对谈然后希望在 2025 年的大家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对大家有所帮助和有所启发好那下面就是我们的节目

科技早知道的听众大家好我是万维刚非常荣幸来到这个节目感谢教主谢谢王老师谢谢王老师对也是这个万老师我才这次是在 CES 上面然后看到万老师然后才知道万老师也搬到硅谷了我就赶紧把万老师拉过来然后跟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然后也是新年一时我们来聊一聊学习聊一聊 AI 然后特别是在新年的过程当中 Deep Seek 其实是被美国已经聊爆了然后也是被国内的大家其实已经是追捧到不行了所以今天我们从 AI 的这个点子来看看我们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吧

感觉每次其实您是解读一本特别前沿的社会研究最新的一些著作然后可能还会再匹配一些我们国学呀中国方面的这个例子所以我就感觉每次哇这万老师怎么懂得这么多您是怎么样这么大量这么长时间的这样的一个学习就是要读很多东西主要是兴趣一篇文章可能总共需要花七个小时左右

其中三个小时是读准备两个小时是就是把它给研发成一篇文章然后剩下时间就把它给精确控制每一句话是怎么说形成一篇定稿

我先读很多然后我做很多调研在那之后我搞一个很大的文档我把所有的有用的信息我就把它形成一个大的文档然后我对着这个文档就按照我设想的这个文章顺序把所有材料排好按顺序排好然后我就对着这个文档拿手机把这文章给说下来等于形成一个录音形成几段录音了以前的话呢我有一个助手他在上海嗯

然后我把这个当时立即传给他他会在几小时之后把我这个录音整理成一篇文章然后我再从这个文章入手我再对他进行修改现在这段就是等于是他被 AI 给取代了现在用那个 AI 就是把音频转文字其实也挺好的我再把这个 AI 整理的稿再把它变成一篇能够发表的文章我觉得 AI 一个用法就是比如我写开头两句然后我说你帮我把这个拍子一起写下去

比如他给我提供 10 个例子然后我说你这个还不行再给我 10 个然后他比如有 20 个例子里边他其实可能有一句是只可以用后面那些但是虽然不能用但是他给你很多启发比如讲个笑话就是没有 AI 的时候专栏作家写拍比举只能写三句有了 AI 你可以写六句所以会减少您的工作时长吗还是只是对我来说没有没有明显的减少以前花 7 个小时现在可能还也是 7 个小时但是我觉得内容是增加了些

比如说六年以前五年以前如果你让我写一篇文章的话我讲的这个事有一篇论文比如我看一篇比如心理学的论文或者社会学的论文我看到这个论文之后我觉得这论文写的很好然后我就就这个论文写一篇通俗的文章给读者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挺好的文章以前差不多就是这样当时你看金日克前三季的时候你看很多文章里边只有一个参考文献但是现在有了 AI 之后的话可能只参考一篇文章就是不够意思了

PurpleXCity 它那个调研非常方便顺便就可以知道这件事别人是怎么说的它马上就给你返回结果然后你马上从这些结果里边你会又产生一些新的启发然后你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把这个文章交给 ChadDPT 然后我说你帮我审一审稿然后你看看我这里边有没有什么毛病就是有没有什么硬伤之类的或者你有没有什么你的建议是有帮助的现在如果你说没有 AI 的话你带着我写文章我会觉得感觉很不一样

我前段时间不是跟王云璇老师录过一次节目吗然后她给我一个新的用法就是你把 O1 的语音就放在那就直接跟她说话比打字快好多对这个就确实是我觉得对我的工作效率是有所提升的

我也有时候也这么想我如果写跟生物或者医学关系的东西那个确实是很多细小的知识你确实不知道以前呢你就得 Google 然后你输入它很麻烦你现在就把它放那儿它可以在背景存在很长时间不理它它就想起来一个问题你就

马上问然后他马上就回答你比如说说人步行一公里大概消耗多少大卡热量他马上他就处理就出来了随时写这样是的我感觉这个特别省时间特别省时间对包括有的时候可能时间不够了我在开车的时候我也在准备然后因为我也是开了一个特斯拉就把它放在自动驾驶然后一边在跟蔡知彼在聊我怎么准备东西我感觉我好像已经生活在未来的这个

科幻的时代里的所以我觉得咱们内容制作的水平肯定会大幅度提升你现在设想咱们中学课本里的那些文章

那些所谓的议论文什么说明文那些以前的那些文字现在全都淘汰了就是你那种文章现在根本拿不出手就是你必须得一篇像样的文章一定要有一个科研结果的背后支持而且这个科研结果必须得是新的你一定要讲一个最新的科研认知大家听了才有意思

我还想再问一下您对输入的量特别大会不会有因为我自己也是觉得好像你稍微有一段时间懒惰了懈怠了你就感觉输出的明显能力就不够了或者听众一听你这又是老观点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时候你写一篇文章听众就就是说他说你他看第一季的时候冲击很大他说特别精彩然后他看比如第六季的时候他说我怎么没有以前颠覆的感觉对吧当然那是

你不能总被颠覆就只是说因为你读者水平也上来了是不是现在读者有这个 AI 了你知道就是你说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会用 AI 把这个东西过一遍我怀疑我们专栏评论里边有 30%都是用 AI 生成有的人就是比较厚道他说他自己是 AI 的在现在人们普遍有 AI 的情况下作为内容创作者实际上是陷入一个存在主义

对对对我是想问您觉得会有一天被 AI 替代了自己工作吗我们刚才也看到比如像是一些像 Lex Freeman 然后采访了海外的这几个特别重量级的总统这些信息它就直接可以变成用 AI 形式转成其他的语言然后大家都可以直接去收听去观看去阅读对那咱们的这个工作有的一部分肯定是

把信息更好的怎么转达给其他不对称的这些人那我们有一天是不是也就被取代说今天已经我们的实习生被替代了转述是怀沙老师然后转而贡献自己声音他也某种程度上他也不用再工作了那咱们会不会有一天我也有这种危机感

我唯一想最强的是那个 O1 Pro 刚出来之后大概第二天的时候我跟他聊了很长时间我觉得他说的太强了我觉得当时我想我可能是最后一代转动脚我可能会就是马上会被他取消但是后来还好后来我现在最近是有点缓缓了我现在就是感觉呢就是如果这个道理

是一个 AI 立即就能说清楚的道理的话那可能就这个道理是不值得写成文章出版的比如说你讨论一下自动驾驶汽车当前的状况 AI 马上就说比如当前市场上都有哪些主要的玩家他们都到什么程度这种文章可能就马上就知道当然我通过我跟 O1 的这个对话我发现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就是

你如果问他一个一般化的问题他就会给你一个一般化的答案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就比如说哪怕这个人是超强的智能比如他就是一个神

你问他附近有什么好餐馆他也只能告诉你附近就是有这几家餐馆而已他没有办法再给你提供更好的他也不是个性化的他也不能但是你如果想让他说出一个有意思答案就一定把场景设计的非常特殊才行你得给他很多限制就特别是那有一个特殊的视角特殊的问题

比如说你得经过多轮把它逼到死角那个时候它创造力会爆发出来它会给你一个非常不一般的答案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这些内容创作者的作用就是你能找到一个有意思的提问角度这其实也是一种价值我怎么样带领大家我像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主编编辑我带着大家一起探索一个事情就好像你是一个拍摄纪录片的一个摄像师你进入了一个比如说马达加斯加这个地方

它的生态跟地球上其他地方很不一样你去了之后的确马达加斯加这个地方是很强但问题是观众是通过你的摄像机这个视角来看它哪就是你往哪看这个价值还是在那你并没有创造那些马达加加斯加的一草一木对吧但是你引领别人去看这个东西

它价值也很大而且有些时候的确是有些洞见至少现在 O1 还没做到至少说人可以提出一些洞见就是可以提出一些就更冒险的设想或者一些更莽撞的设想

不符合道德不符合理性不符合常理对 AI 来说也是一个启发然后他会根据你这个思路他再返回一些什么这样对话很有意思然后就比如说今天咱俩对话开始之前你也没想到会发生什么我也没想到会发生什么

有时候就是碰撞出来的东西然后这个东西是本身它也是一种创作然后你把它用比较精炼的文字把它写出来然后突出重点然后什么东西是值得听众了解的这本身是一个挺好的价值

那如果我们再返回到就现在大家年轻人应该学习一些什么什么样的一些软技巧啊或者是一些硬技能能够让大家没有那么焦虑我不知道这个您有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化的一个理论在里面

首先肯定是终身学习首先我最想要说的就是这种体制化的教育官办教育是完全现在的价值是越来越低了实际上它只是起到一个筛选的作用它只是起到一个比如说这是一个很好这是一个好大学它作用就是

等于说是提供了一个对人的智力的一种认证他能从我这毕业说明这个人他有一定有相当的智力水平他是一个可教的人但是至于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出来之后你让他直接上手做一件什么事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他需要在现场学但是他只要有学习能力他总是可以肯定需要终身学习现在技术更新这么快你得随时跟上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他一定得是一个很主动的

比如说有些人是在事情的下面比如上面他像木偶一样被这些事情给牵着走比如说上级领导交派一个什么任务或者现在需要让他去做什么事然后他就去做处在一个很被动的局面上他就会想这个东西我会不会然后我得先提前储备一些什么样的技能下次让我去做的时候我怎么才能不会被淘汰所有这些思想

都是用近似于考试思维等于是我在压题就是我在想明天会出什么题就是一年以后职场会给我出什么题我压题压对了我才能不被淘汰的但是你不应该这么想你应该想的是你如果是在事情的上面你应该主动想想你们公司所干的这个业务它应该怎么走如果你对公司对整个这个业务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的话比如它的输出它的输入是什么它的输出是什么

当前的市场局面之下他如何赚钱他的人是谁管的他人才是怎么配置的如果你有这么一个自上而下的这么一个视角去考虑这个事情的话那对你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说自己被淘汰你只恨技术进展太慢了你会想我这个事能不能再自动化一下哪个地方我如果

能不能再往上效率再提高一下然后你会主动去想市场上有没有什么新的工具你会看现在这个圈内如果谁家出一个什么新的做法的话你会很高兴你会觉得我赶紧我用上对吧

如果是处在这么一个心态的话你不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你是你淘汰别人的就是科举思维就是给人的一种思想的限制就是科举思维是说我去一家体育就是我想我怎么能适应这个系统这个系统就在哪系统需要什么形状的人才我就变成什么样的形状

这两天我刷小红书特别搞笑的一个帖子就在一篇聊 DeepSeek 的创始人他其实也没有出国读过书然后他就是浙大毕业的然后说 DeepSeek 居然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然后有人就把 DeepSeek 整个的管理层研发人员的毕业院校人名然后就列出来说看这个拼学校还是有用的

这些人共同特点并不是并不是因为他上了这些学校这些人是这些学校只是筛选了这些 DepthSeq 所有人都是智商超高的人只是说中国存在这么一个机制确实能把智商超高的人给选拔出来但这个机制并不是通过高考

他是通过各种竞赛各种学科竞赛数学竞赛信息学奥林匹克什么是通过这些东西把他选我听说梁文峰的选人标准就是你如果是奥赛金牌的话他给你比如大学一毕业他就给你提供 80 万的年薪把你招来所以他招人的标准就是看你谁智商高我招谁我那天我还估算了一下就是智商在 145 以上的人你考虑到美国的人均智商是 98 因为你考虑到美国各种种族人都有

中国的人均智商在 100 零级超过 100 然后你再考虑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多很多我就让欧万估算一下我说这两国智商在 145 以上的人各自自由多少美国大概有 80 多万的人智商在超过 145 超过 145 就是天才企业了

中國才有多少 2000 萬對呀 所以我們在技術上面碾壓美國其實是正常的如果你有 2000 萬天才的話你才出一個 deep-seeking 這是你教育系統的失敗這不是你教育系統的成功我覺得大家不應該驚訝對 你完全不應該有任何驚訝你只要把中國人的創造力釋放出來的話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所以教育系統要反思對 當然 就是這樣

中國出 Deep-seeking 不是因為中國的教育系統是 In spite of 中國的教育系統是的其實是有邏輯錯誤的大家不能反過來說其實您經常會提到一些原認知的這種能力和學習方法包括其實您在應該第四季吧還給我們講了量子力學為什麼覺得大家需要學一些量子力學

因为量子力学涉及到世界观涉及到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你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难道你不想知道真实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就是它在微观尺度上的物理定律跟宏观我们感知到的那些世间的法则截然不同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

事情然后你想一想似乎也只有这样才是合理的但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而且它可以类比到其实其他领域比如说你想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公司运营一个国家组织它可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规则在底层很简单的规则它涌现出来的一些各种性质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性质但实际上它底层是一些简单的东西这件事本身是很有意思的

就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学习一些这种最基础的东西我们可能才会有出了一旁通的机会才会有我们个性啊或者是我们人类独特的点的涌现的这个基础

我觉得这点就是你了解一点物理学的话你就知道这个世界本质上是讲理的世界就是任何事物哪怕它看起来再不合理看起来再怪异它也是符合物理定律你可以违反任何法律和道德但是你不能违反物理定律这件事是很重要的这个世界它永远不会辜负你

比如说守恒定律它在这比如说你家里比如说你买了一箱矿泉水它有 24 瓶在你家然后你今天喝两瓶明天喝两瓶第二十天一看还有 20 瓶就在那它不会多一瓶或者少一瓶它这是可计算的它是可计算的它就是可推理的它就是允许你讲理的它允许你去用理论去预测它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当然你的预测可能不能精确或者说你可能不能归附你可能就算不出来但是呢

你知道它一定是按照某种法则演化的所以说为什么我们可以每天讨论这些事情我们可以试图理解万事万物我们觉得一件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它一定会有一些原因它是一步一步演化到这个位置它不太可能是无缘无故发生但是会有一些随机性即便是随机性它也是在物理定律允许的情况下这样的话就会给我们一个很笃定的世界观

其实从小小朋友的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这样所以这个就跟我们人类这个整个的学习这个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对如果你今天采取一些什么行动你将来的什么时候就会得到一些什么结果他不一定都是这样这可能会还有一些更复杂的事你没考虑到但是他大体是这样这件事就很好他否则的话如果比如说你今天存了一笔钱明天银行账号里这笔钱突然没有了有些人以银行账号里突然会多了一笔钱如果在

处在那样的一个世界里的话怪任何事都是没有意义的也谈不上学习也谈不上去搞研究什么之类的所以好在这个世界是非常非常讲理的

所以我们的原认知应该是也是讲理的从这个出发那这个再往前呢就比如说我们比如现在就感觉好像学什么都可能很快就被 AIT 带了我不知道这个咱们怎么样去判断特别是我们职场人要学习些什么新的东西才不被自己的起码是自己的焦虑打败

一方面是硬技能一方面是软技能我想硬技能的话就是你的专业这一块现在以前的话以前的专业分工是很细的可能一个人只做整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他把这个环节搞清楚就行了现在人是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位置他很容易被 AI 给替代现在有了 AI 之后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用 AI 快速的你不见得能学得那么精但是能快速的了解

一个学科大概是什么面貌就是你跟人家经过多轮对话你就可以基本上掌握一个理论基本上大致的逻辑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让他变着发的跟你讲你说你把我当成一个高中生来给我讲也可以这样的话我不想在硬技能方面最需要知道你对你专业得有一个宏观的一个全盘的了解 big picture 是什么

我记得你好像在某一季里面其实说过是你要了解一个行业的话你得通读好多本书然后最知名的是哪一些观点有个全盘的这个通读之后你才能会了解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里边最著名的有哪些观点最重要争论是什么可能有哪些东西是最悬而未决两派比如说经济学来说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派打仗一直打到现在政府到底应不应该干预经济运行在中国代表人物是谁张维迎怎么说的林毅夫怎么说的首先你得知道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你得知道

这些代表人物是谁对吧就你得认识人就这样你对你这个专业大致的了解然后谁一说话你就说啊这他是哪一派的他干活风格是怎么回事遇到任何一个问题你就说啊这个问题来着我如果又从这一派的思路他是这么做从那一派思路是这么做就是这样的话你就是一个很懂行的人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用太多时间你有三年时间也就够了你就如果你做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都不太了解

只懂自己做的那一小段的话那你应该感到很着急才对就是你到底干啥就是就好比说你穿越到一个武侠世界然后我是这个门派掌门人的儿子然后那你说那你这个门派在江湖上是个什么地位的在你们这片是谁说了算你们这个门派的武功

命门是什么你要修仙你最差的材料是什么你得知道对吧这些东西这些宏观问题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只能处在一个被驱使的状态就是今天大家觉得你有用就让你来干这一块比如说你就负责炼丹炼丹的这个火猴你就负责本门派炼这种丹药掌握火猴的这一个小工作的话那就非常容易这个地位就是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

因为别的事你也干不了你对这个门派怎么回事你都不知道那你很危险但是如果你很宏观你都很掌握的话你自然就会知道现在哪个位置是最重要的哪个位置能获得最多的资源哪个位置将来会变得非常热门你自然就会去向那个位置去靠拢

他需要什么技能他需要最简单一点就是他需要认识谁你才能到那个位置上去那你就去赶紧去去结交这个大佬对吧你看所以说就是那有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硬技能方面主要就是这些东西我感觉就是怎么样能够快速的在纷繁的信息里面获取你最需要的然后分析它然后去找到你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就这个能力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对就是你你对这个系统有一个

非常宏观的理解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钱从哪来重要的人都有谁将来这个知识和什么就是流动的你看你这个就是流动的甚至你不学但是你现场能用上你先用先学都没关系但关键是你得知道有这么一个大局观才是很重要的

对的就比如现在其实大家你可能不可能再去学这个什么最基础的 HTML 啊或者在前端这些你可能很快就什么 cursor 这些工具把你生成出来你就不用花时间去学了啊你就用工具就好了但是你如果不知道这个信息的话你就坑吃坑吃那就白浪费时间了没错

就好像一个程序员我最近在那个 CFS 上我碰到一个程序员他是在三星做广告业务他是编程那块的然后他说前端现在他们都不用了他们现在一个程序员能做以前那个三个人的活所以他们现在已经不招新人了但是那些比较就是那些比较资深程序员反而很舒缓因为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但是那些初级程序员现在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

如果你只会做前端做后端的人他可以顺顺便把前端也给做了但是我理解什么是一个资深的程序员就是这个人很能取求翻译成程序的语言就是他对软件有一个更大的更宏观的理解这样的人他是很有用的而不是他去做一个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工作都可以交给 AI 或者是这样但其实这有 AI 的话如果让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用 AI 编程四年已经足够培养出一个更有宏观思维的比较资深的程序员

所以其实也不用那么悲观对我想不用那么悲观而且就是将来随着编程变得容易可能人们对编程的需求也会增加比如现在可能你编一个软件你指望有很多很多人用的你指望有几十万上百万人用这一个软件但是将来你可能会为一个很小的需求也写一个软件因为你以前

就是写一个可能也也许比如说编辑效应就高了嘛你成本低了你效率高所以可能每一个小学的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软件系统我跟你说就是我可以随便定制一个系统所以自己编程可能会变得更普遍所以我觉得程序员作为一个总体可能还并不见得会消亡然后我们再谈谈软技能嘛我看到这两天的一个读者的问题是他想要去申请我忘了是哪个学校啊 Berkeley 或者是 Stanford 一个博士然后他不知道跟随哪个导师

那找什么样的人当自己的导师比较好您给出的答案是找这个导师是有很强的这个社交能力学术社交能力的这样的一个导师对我觉得这个答案还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对特别是在学术圈我们也是需要有一些软技巧软技能然后能够把你带到下一个 level 对

对这个答案是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所想不到的但是这是我现在所能想到的我很庆幸就是比如我读博士的时候我那个导师他是有挺强的社交能力就是学术社交能力

就是他能联系到好的人然后他能大家一起去做申请一笔钱就是他做一个什么事他能找到很好的资源来做这件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早就过去了现在一个论文如果它的署名者是来自有多个署名者毕竟它来自

不止一个学术机构的话这个论文的质量会高于那些只有很少的而且这些人都来自一个大学质量就是他这是您看了很多的这个论文之后有研究证明的这是一个讲合作的事实就是比如说对一个学生来说如果你的导师这个测量能力很强的话

首先你会获得很多合作机会然后你毕业之后去一下你就好吧因为你在读书期间可能就有很多露脸的机会你可能会有一些跟大佬讨论的机会

比如你做报告大佬在下边听了几个包括职业合作几个那么你毕业之后你就可以找到一个位置就变得更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就是你的事业很开阔就是你知道这一行大家在做什么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那个我发明了一个词这是我原创的叫第三世界科学第三世界科学我理解一下

以前在中国在一些大学里边他会挂牌有一个叫第三世界科学院我不知道是什么机构但是我借用他这个词就是叫第三世界科学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些在主流学术圈之外的那些院校里边

也有一帮人也有教授也有学生也在做精精益益的做很费力的做很多研究他们也发论文发在那些不太主流的期刊上然后他们也互相引用但是事实上他们做所有这种东西都是毫无意义人家根本来看了不看就像你做博客你去比如说让你去在中国某个比如说一个内陆的一个什么地方让你去一个比如三四线的城市就是让你整天调研三四线城市的餐饮业是怎么样的

你说你调研来调研去你就能调研出啥呢又能怎么样呢那个城市你快要消亡了年轻人都没有了你但是调研餐饮业也许写一篇论文还可以你说你一直坐在那就研究这一件事你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你应该研究的是现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地方你应该前往那些正在发生大事的地方所以当然搞科研它就是这样就是有很多人有大量的人在把青春浪费在了没有意义的学术上

那么一个好导师是什么就是他能他已经在这个主流的圈子里边大家做的就是世界一流的工作你来的时候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你从第一天开始哪怕你什么都不会但是你开始学的时候一上手一实习做的这件事就是为一个第一流的研究做一个哪怕一个很小的步骤哪怕你是很小的小学徒什么都不会你在这里边学但是你几天之后你的眼光完全不一样自动就是在一个很好的起点所以这个特别重要

所以我想对于要入行的人一定要加入一定要进入这个核心主流的这个生态里面就为什么可能像因为我之前也是做这个奉献投资要投资你要投 A player 你很难说是我要去投这些 B 或 C player 因为他们永远就是在自己的可能视野和池子里面就没有办法能够去看到世界上我们最前端的是什么我们最精尖的是什么你没有办法去进入到这个圈子的话就没有办法去做出更大的对社会的贡献

所以您会对您的孩子会有一些这个什么不同的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吗就是有一些你就完全就别学了就浪费时间我对小孩的教育理念我想很值得中国的家长借鉴我们是自由放任的教育就是我们相信小孩有自己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他们我觉得他们表现也挺好的培养他们这个自我学习能力是需要

早期给他们一定的环境上小学的时候可能比如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你可能督促他看个书然后做的数学题啥的但是这个目的是激发他做这些事兴趣的

如果他不想学就没有必要强迫从小让他看书是为了培养他对文本的亲切感比如说我小时候看英文的速度可能是我的两倍或者三倍就没办法太快了我从小的时候

看的是中文所以没法比我看他们看书就是这么翻了我说你真的都看了他真的看了这确实是一个从小学就是童子功就是你需要从小就练的但问题是你得有兴趣就是你让他看书其实我觉得美国教育有一点我非常赞赏就是老师督促学生去看真正的书按中国标准叫科外书

我从小一开始是图画书然后小说你这一周看了几本书并不要求看什么科本就没科本就不存在教科书这种东西我可能我家小孩到现在我都没见过他往家里带什么教科书也许就没有教科书但是他会看很多很多的科外书

这个教育一直持续到高中和大学的时候老师不止就是你去读书所以我想美国学生的阅读量是远远超过中国学生特别是英文又是一个比较容易学的语言因为它是个字母语言它是个声音语言所以可能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一个美国小学生他的阅读能力和他的阅读量超过中国小学生

因为文字比较简单对 因为你看见文字你就猜说它是什么意思它这个词和声音是一致的你读着就很容易读下去你看过一些电影你就知道那些词然后你再看这些书能对上你不像中国一个字你还不知道它那个字是再者就是中国的教育不太鼓励读书

上我小时候人们还把课外书视为洪水猛兽比如说一个小孩带着武打书去上学还被老师给抓还要批评开什么玩笑小孩上学看小说这是有美德啊

所以刚刚您讲的孩子就让他自己想学啥就培养他的兴趣就是如果他对任何东西感兴趣的话你发现小孩对任何东西感兴趣你应该感到很高兴就是你应该大力培养他去做这件事比如说一个小孩如果他对比如说他对乐高积木很感兴趣他如果能一个幼儿园孩子如果他能自己在那就是搭这个乐高积木搭几个小时的话那我觉得这是非常好这就说明他专注能力很强

而且他有一个很尽责他开始了一件事他能把这件事给做完他精精益益的按照说明书一点一点把这个做好这是很好的素质这不比完成老师的作业差而且要比那个更强因为这个他实在主动我最想说的一点就是对小孩教育一定要培养他的主动性就是

他一定是有自我驱动他是自己要把这件事给做成这个和老师和家长命令他把这件事做成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小孩是处在一个被驱使的状态我感觉就特别是老师驱使家长老师又借助又让家长去驱使孩子说这个每次作业要签字然后上传到群里

等于这个孩子是处处被动就是每天从学校到家每天一天都处在一个你到几点钟你要去做这个你要去做这个你这个都没做好他都是被人牵着走整天被人牵着走这个状态是非常难受没有自主的能动性他没有办法发挥他自己的自屈力

而且不健康而且他身心都不健康会出现一个很难受的状态咱们是作为一个大人比如说像我如果我老婆一分钟之内给我提出两个指令的话我就要抗议

你让我干一件事也就算了对吧你不能我这事还没干完你就让我去干件事你应该都是应该自主去去就所以让小孩小孩说他想把这个项目给做完他想把这个书给读上去然后作业也是很少小医生就甚至不应该留作业你自由探索自由看书就行而且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是有就是只要是人他就有这个上进行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自然他他想

班上别人的成绩是怎么样我既然来参加这个考试我就要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他自然他就会努力上进我既然要做这个事我就要把它做到比较好你不用去他如果他自己想把这件事做好跟别人强制他做好那是完全的两把手

这些年也是很多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他们其实是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学毕业或者在学校里面他们就已经很迷失了自我没错就是像那个严宁还是谁说就是他招那个研究生招来这些研究生你问问他说你的科研兴趣是什么没有兴趣你对当前这个领域有什么评价没有评价就是他没有一个价值观在里面

连喜好的都没有都不知道自己而且他甚至他甚至都不愿意哪怕你伪装一下说我对什么感觉他也没有他就是很直白的就是说出名经过这么多年的驱使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麻木的状态你搞科研都没兴趣你搞什么科研对 科研肯定是兴趣来驱使的而且一定是你想在哪个地方探索一下

你看这片树林里边哪个地方是你特别想去挖掘一下的得有这个尽头才行

我倒是有一个还对您挺好奇的地方就是因为您可能快速读了很多东西然后我不知道怎么样能够横向的把知识都整合在一起还是就是您读多了就感觉就出类旁通了怎么样能够有个系统化的这种思维然后觉得这个好像可以借鉴这个这个可以把这个整合到一起我不知道这个是学来的吗这可能是一种就是自动联想就是一种

其实这个未来是特别有意义的一项能力对知识迁移或者是就泛化的等等就是类比我想这个就是读的多小小自然而然的就多读一些然后但是现在其实有 AI 之后比较方便你可以让他就是你让他去给你类比就是你其实我觉得他做的相当好比如说我有时候会说我说一个什么道理比如说我知道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我

我一时间想不出来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然后我说你给我讲一个生活中能用到的一个生动例子你给我举五个比如说然后他给提供五个你说其中就有一个是特别恰当的这挺好的让文章好看嘛就得最好跟那个一些现现在流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现在最近流行什么梗或者是有一个什么热门热点事件然后

你讲的这个东西正好能跟他联系上你顺便提一句读者就会觉得挺有意思有会自己想要就比如说这一方面的知识我这个集中这个时间我想要多学习一些多也会有这样的

我曾经很想知道中国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我就专门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读了 66 本书每一本书都做了详细的笔记我就做了 9 张超大的表格就在 Evernote 里边就是分成 9 大类专门的话题每个大话题里边就分若干个小话题然后每个小话题里边比如说

这里谈到比如自由贸易比如在自由贸易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小专题下面我列举了就是我读过这 66 本书里面凡是提到这个话题的哪一本书然后我链接到那本书的笔记然后我摘要说这个人的观点是什么那个人观点是什么这是一张大的纸还是在电脑里纸在电脑里现在主流的看法都有哪些各方的说法都是什么

那这九个大的这个问题这个框架和下面的问题是您怎么样这个把它设立起来的读书要读好一遍嘛就是你先读一遍划下重点然后你读过第一遍之后呢你把你这个重点总结出来就是你自己总结一份专门针对这本书的笔记然后你针对很多书都有了笔记之后你再回头看你这些笔记然后你看就是这本书啊这段笔记你就知道啊这段他说的是什么问题

你一旦遇到一个新问题你就提出来在另外一个文件里面然后你就会列出来这是一个新的问题然后你就发现很多书讲的是同一个问题然后就是很多书里边不同的章节都实际上都讲这回事但是有人说法不一样其实大部分人的说法是一样的就是是有共识的实际上小小程度上是有共识然后你把这些各家的说法集中在这一个地方就等于说你看一开始你是一本一本读然后

跳出来就是你在有一个横向的俯视的一种视角在读等于是把六本书都给拆开放在各自的那个那个象限里面象限里面对然后你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半年这个也是很多的这个东西要去消化呀而且我不用上班了你知道你比如说现在一个比较热门的争论就是中国今天这个局面到底是因为制度不行还是文化不行那么有些学者说是制度问题有些学者说是文化问题那么他们说的都怎么样就是各派的说法都是什么然后你就可以立即出来如果说是制度问题的话那到底是哪个制度问题这个制度它到底是

根本形容虚拟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文化的话你这个文化它到底是中国文化可能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它到底是怎么说的然后你把它都列在

都列在一起的时候你再看的话就会觉得你就感觉跟只听一个人说是很不一样你就会形成一个自己的判断你就会觉得谁说的更有道理性谁说的没道理性而且你到这个时候你会达到一个比较了解的状态这样的话你再看一些突然谁再出一个什么新的文章或者谁出一本新书的话你大概知道他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再比如说你可能有些老学者有一位 90 多岁的一位老学者他现在还在说一些他的观点然后媒体很多报道然后你看他的观点你就知道就是你一看就知道他这观点根本就不行了就是太落伍了你跟现在这些新锐的一对比你马上就知道就是等于说你 90 多岁你的思维就是已经落伍就是他甚至不知道他已经落伍了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国宝一样状态对吧

然后你看了这些书之后你会发现现在哪些学者是头脑是最有意思是那些我觉得那些从 40 多岁到 60 多岁的这帮人很有意思您现在主要 follow 的一些学者是打几个

中国历史来说你看看那些就比如说那个马勇雷仪秦晖还有马上理工的那个谁他出了一本书叫做那个东方的兴衰就是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就是这几个人是我想他是很懂的在国内的话就马勇雷仪然后他们是一代他们再往下一代还有些更年轻的一代比如说四十多岁的有些不一定这些不是专业的学者是一些历史作家他们的书

现在中国历史这一块虽然说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实际上是处在一个历史最好的时期这一代中国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超过以前所有的民国大师根本跟现在没法比我感觉

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能能接触到更好的史料啊他们能接触到新鲜的史料而且他们思想也更为开放他们的史观很现代就是他们能他们有一些更现代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对曹操这个人物应该怎么看比如他们讲这些人讲东汉跟以前说的很不一样这一派人我非常配合就是现在读中国历史的话应该读这些新人而不是像以前钱穆啊什么那些人早就过时了听听多了当年是最聪明的几个人是谁我是说那些聪明人那些真正把自己的智力用到极致的人

一个是刚才提到马尔内宫的那个太空马克物理上说的很强非常强然后一个是那个就是那个沃夫莱姆斯蒂芬·沃夫莱姆 Mathematica 就是那个沃尔福勒姆他非常动静我觉得他可以达到就是他水平可以说是当代康德的就是他虽然他不搞哲学但是他对世界的定义他对世界的理解我最佩服的

他关于 AI 出了 AI 以来他写了一系列文章绝对是现在所有人里边高度是最高的你去读一读他的文章比如他关于人类意识是怎么回事 AI 是使得 AI 未来会怎样就是他的推演我其实最信服他是从数学角度去考虑问题

提外话因为这次这个物理学奖出来之后然后大家在说这个 Hinton 应不应该得奖这个物理 AI 到底是不是物理我不知道您的这个看法是什么我当时就是非常惊讶当然我也很惊喜我觉得其实不是这个把那个诺贝尔物理奖发给 Hinton

并不是 Hinton 的荣幸而是诺贝尔物理奖的荣幸你诺贝尔物理奖就等于说因为你过去这么多已经这么多年来你诺贝尔物理奖多次发给一些并不知名的人真正对物理学造成天翻地覆变化的人是很少的像

IS 啊这样量级的人是很少近代的是很多人都是因为一些并没有那么厉害的那个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带来认知突破的工作就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那你这物理奖如果总发给这样的人的话你这物理奖的声誉就下降了甚至说物理这个学科都会被质疑的你说物理现在是不是

搞不下去了你这么多年你带来什么新的认知发现没有你比如说他之前把他去年把诺贝尔物理奖给彭罗斯彭罗斯就他对黑洞的贡献对吧你这个是一个在近年以来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物理奖但是你要按以前的说法的话你彭罗斯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是一个

很细小的一个东西对吧黑洞这个东西确实是人家奥文海默发现的人家都已经推演出了多少年你只是在上做了很小的工作只是你还活着对吧霍金没活着对吧然后你

而 Hinton 发现 GPT 这件事就是 Hinton 的工作直接就是他那个就是这个无监督学习对吧他那个实际网络带来了对 GPT 的一个决定性的奠基性的工作他这个工作是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工作

我们现在是 20 世纪 20 年代能跟 1920 年代那个时候相类比就那个时候量子力学那个重大突破能跟那个时候相类比的工作就是 AI 那你诺贝尔奖发给 AI 是非常合理你管他是不是物理这个根本你说是他是物理他

就是物理甚至你可能比如说 GPT 是伊利亚苏斯科夫他领域做出来的包括 Transformer 的那几个人也许比如说下一届诺贝尔生物奖可以发给他们因为他们创造了 AI 如果你把 AI 理解成一种新的生命的话就是可以

给他们一个生理或医学奖的也不为过其实这都无所谓了但是现在现在关键就是我们现在有种一个史无前例的发现就是接月式的突破这个太了不起了

对就不要把这些可能固有的这种好像殿堂级的东西我们就把它看得太高了你诺贝尔奖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每年都有三个人得到诺贝尔物理奖每年可能都有十几个人得到诺贝尔奖这没什么了不起但是这样的科学科技突破每年才有几

多少年才有一個所以剛其實我有一個 side track 了一下就回到剛您講的還有一些那些學者國際上的然後我們是可以也一起去 follow 他們然後去看他們那些著作的剛我們講到泰格馬克 WooFram

现在意识科学就是人的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我一直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个学科是绝对值得了解意识是怎么回事然后哲学呢就是刚刚去世了一个然后那个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

但是他也去世了这几个人思想定义了 21 世纪初期的人类的思想拼图这些人是有绝对原创性的贡献而且他们对我们的世界观做出了塑造

我觉得最后咱们再跟大家反正也是新年一始给大家一些建议我们可能在 AI 的这个时代我们怎么样可能学的因为大家可能没有办法像您可能大概花出半年的时间来就去某一个方向去花很多精力去特别有系统的学习但可能在少一点的这个时间里面我们怎么样能够尽可能的多阅读然后多可能达到一个触雷旁通的这样的一个状态

最好的办法就是 AI 用 AI 学习太方便了通过多轮对话就是你比如说我在我正在学一个例子我当时想读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说我用我就通过多轮对话而且我用的还是 GPP3.5 它效果已经很好了你反复的问他然后你让他举各种例子然后你让他说一些现代的

你比如说康德会如何评价量子力学不确定性你再比如说现在有人提出整个宇宙是基于数学的我们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数学宇宙之下然后你说你这个理论跟康德说的这一套是怎么类比你可以反复问他说物字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这个吗它是那个吗然后你就通过这种方法你用了多少时间

几个小时你基本上对这个东西就比较了解了关键是你需要很想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现在的学习其实又回到了我们刚刚一开始了并不是一个我需要学什么东西来应付一个什么事情他学到了你自己想读什么你想学什么你的兴趣在哪你的任务并不是把一本书给砍下来首先你要读书你要读新书你不要读以前的书再者就是没有人会考你这本书

讲什么其实你关心的是整个系统知识系统是怎么回事最关键就是体系里边有哪些最重要的学说有哪些特别是有哪些争论的点有哪些学派有哪些重要的人物他们的各自的思想都是

你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然后尤其是要建立一个就是你要想学一个学科一定要学到就是你会对这个学科里边的不同派别的有强烈的好赠就是你特别强烈支持某一派强烈反对某一派你要学出这种感觉来说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入门如果你否则的话你如果只是就你如果在你眼里这个学派里边的谁说都有道理谁说都有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等于是一个学术会议的一个那个秘书长的那个位置你对江湖纷争你根本就没入门就等于说你得知道这两个大佬是激烈对立的你支持谁你反对谁你不可能保持中立的

你一定会强烈的想法比如说张维迎才是真懂的林义富运用文有这种最后做学问的目标对 做学问到这个程度然后你知道对这个学科里边的各种事情有鲜明的看法才行你一上来你就能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至少你能说出你支持的思路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最好呢你还能把别人的速度把你跟你对立的那个速度也能给他讲清楚为什么不对对然后你告诉他为什么不对对吧你达到这个水平我觉得学问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你达到这个就好像武功一样你看这帮人在比武然后你甚至可以参与进来

就好像看足球哪怕你不下场比赛对吧你达到一个球迷水平也行就是这个英朝联赛这么多人球队你到底支持利物浦还是阿斯纳对吧你得利物浦的当家球星是谁阿斯纳的古要链是谁他们打法有什么特点你得知道对

但归根结底是你得感兴趣对归根结底是你得感兴趣没错你如果不感兴趣那也学不进去那你不感兴趣为什么要学你肯定你得对这种东西有强烈的兴趣然后你钻研进去就是这里边兴趣比那些什么追个星什么强太多了学术追星要更加有意思这个告诉你它是一个更丰富的一个系统

最最后吧刚刚您讲的您刚刚在这个说到拆 GPT 出来的时候您也有一定的焦虑那这个焦虑是在通过学习之后然后就消失了其实也没有消失但是经过多次对话之后呢我现在觉得又感觉他有点不行了我感觉他还就是一开始觉得他很厉害但是后来呢我现在又反而又期待那个 O3 出来之后会怎样现在局面就是现在我们处在历史的拐点之上

就是超级人工智能马上就会到来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以前的那些生活以前的对世界的认识我们以前的价值观我们以前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可能都要迎来巨变但是只是我们还不知道会怎么变很奇怪的一点就是这么大的是一件事就好像你目睹了一场核爆但是世界上其他角落很多地方人们并不知道这件事

可能也是正常的但是呢我为那些不知道这件事的人感到可惜我只是想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就好像在一个科幻电影里边就比如说

有些人知道比如外星人要来了三体人要来了 质子已经来了对吧有一个小传呼要迎接三体人的到来那个时候你可能就觉得其他的事情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地球上其他的事物各国的包括各国的什么地缘政治国家的纠纷什么那些事你们就是你们爱咋打地无所谓我根本不在乎了这有一个更大的事马上就要发生我们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这一块

对对对这两天川普还在说要把美国 AI supremacyAI 的绝对霸权要掌控住我觉得这个对你这是太落伍了你这太落伍了至于说哪个国家引领 AI 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怎么应对

我们的人类整体面对的挑战也有很多对好的那谢谢乔杨今天谢谢万老师然后今天也是作为我们这个新年的第一期节目然后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了欢迎你订阅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这会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2024 年我们还制作了两档全新的付费节目不只金钱和跳进兔子纵第三季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和深度的内容另外欢迎你加入生动活泼胡同会员计划支持我们的内容创新还能检索我们所有的付费节目每周会员通讯和线下活动详情可以查看单击简介好的那我们就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