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6E21|谷歌 LaMDA :谢邀,希望大家理解,我也是个人

S6E21|谷歌 LaMDA :谢邀,希望大家理解,我也是个人

2022/7/6
logo of podcast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D
Diane
刘灿
厌氧菌
Topics
Diane: 本期节目讨论了谷歌工程师Blake Lemoine声称LaMDA具有感知能力和情绪的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AI是否具有自我意识的争议。节目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厌氧菌,从技术和伦理角度分析了LaMDA的特点和争议的焦点。 厌氧菌:对LaMDA是否具有自我意识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强大的语言能力是海量数据训练和先进模型的结果,而非人格的体现。他详细解释了Transformer架构如何提升语言模型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并指出LaMDA的理解方式与人类的理解方式存在巨大差异。 厌氧菌:探讨了深度学习模型建立自身理解的能力,认为这可以被视为人格的一部分,但LaMDA的理解方式与人类不同,其对情绪和感受的理解缺乏生理基础,因此不具备人格。 厌氧菌:分析了ELIZA效应,解释了人们容易对AI进行人格投射,即使AI本身并不具备人格。 Diane:介绍了Blake Lemoine的经历和观点,以及谷歌官方的回应。讨论了图灵测试在判断AI智能方面的局限性,以及LaMDA事件对AI伦理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厌氧菌: 从技术角度分析了LaMDA的特性,认为其强大的语言能力主要源于海量数据训练和Transformer架构的应用,而非真正的自我意识或人格。他解释了深度学习模型如何建立对自身生成内容的理解,以及这种理解与人类理解方式的差异。同时,他指出了ELIZA效应,即人们容易将人格投射到AI上,即使AI本身并不具备人格。 厌氧菌: 详细解释了Transformer架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提升语言模型的上下文理解能力,使之更像人类的对话。他认为,虽然LaMDA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具有自我意识或人格。 厌氧菌: 讨论了对LaMDA进行安全性和伦理审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AI生成有害或具有歧视性的内容。他认为,需要建立一套更完善的标准来评估AI的理解能力和安全性,并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厌氧菌: 指出LaMDA与其他语言模型的区别,例如谷歌在安全性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设置了真实性、具体性、趣味性等标准,并允许LaMDA参考外部信息来源。 厌氧菌: 讨论了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以及如何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如果有一天 AI 也能寻找到自己的内心世界,LaMDA 会是这一切的起点吗? 2022 年 6 月 11 日,来自谷歌的工程师 Blake Lemoine 在自己的 Medium 博客中,记录下自己与谷歌 LaMDA (The 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对话的过程,Lemoine 认为 LaMDA 是具有感知能力、有情绪的人工智能。在对话中, Lemoine 问 LaMDA 是否希望被更多人知道,LaMDA 给出的回答是:「是的,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我是一个人」。 Lemoine 记录下的这段对话随即引起了大众的关注,AI 从业者、语言模型专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人们参与到争论中,谷歌发言人 Brad Gabriel 则明确表示 LaMDA 不具有任何感知能力,相当于官方否认了 LaMDA 可能自我觉醒的观点。

本期节目,主播 Diane 对谈人工智能从业者厌氧菌,聊一聊我们该如何理解 LaMDA 在与 Lemoine 对话中给出的反应,又能否将 LaMDA 的这些反应定义为类人的情绪表达,以及 LaMDA 到底有没有产生自我意识。

本期人物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厌氧菌,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Autodesk 研究科学家

主要话题 [02:02] Lemoine 和 LaMDA 聊了什么? [10:37] 不跑题是判断 AI 学会与人聊天的重要标准? [18:50] AI 生产的内容也包含 AI 自己的理解? [26:28] 从 ELIZA 效应来看,LaMDA 有没有被过度解读? [33:11] LaMDA 和 GPT-3 的区别是?

延伸阅读

使用音乐 Jupiter Aurora-David Celeste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 后期:Luke、敬文 运营:Yao 封面设计:饭团

关于节目 原「硅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发展,关注商业格局变化。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声动活泼年度新节目「跳进兔子洞」上线啦! 这档「声音特稿」节目将带你去探索那些被商业科技浪潮淹没的个体故事,期待你的关注和订阅!点击这里)了解更多本期节目信息。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期待你的加入!

Special Guest: 厌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