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成長的定義
內容: 這幾天家裡有長輩辭世,和親戚朋友們緊密的守靈相處, 真的不得不感佩傳統習俗的隱藏意涵, 喪事真的不止有誦經或是追思,其實更多的是讓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還健康活著的人,都可以貼身的與不同背景、職業、收入、性格、年齡緊密的相處, 我們會暫時剝奪掉原本的社經地位以及收入所帶來的那些虛榮的互動,
很單純的、端正的、純粹的以年齡、輩份以及對家中長輩投入時間端寡的方式,來進行決策與管理。
以前覺得長輩說的話即使不一定是對的,也都一定要配合,但隨著經濟能力的穩定還有社會的經歷以後,開始覺得可以一起討論以理性友善的方式進行協調。
在種種過程當中,弟弟跟我進行了很多真誠且難得的討論,我們大概有二十年以上沒有太多的交流,但在這幾天守靈的過程,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只差了三歲,原來我們都已經三十幾歲了,原來我們彼此的生活都有羨慕彼此跟感到惋惜彼此的地方。在我們的對話當中,有幾段很有意義,我就摘錄到這裡來,跟聽眾朋友分享。
弟弟問:『為什麼想做,但是卻做不到?』 我回答:『是不想做而已,往往都是不想做才覺得難,而不是難才不想做,但是普通人都覺得是因為難才不想做。』
弟弟再問:『那為什麼你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 我回答:『應該說多數人,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得過且過的,其實你我的生活成分當中也都有一點不得已的無奈,我們會說是得過且過,但是那也是一種自己的選擇。』
弟弟又問:『可是突破才會有成長,我也很矛盾自己要改變還是要繼續下去。』 說完弟弟替我沏了一杯茶, 我淺嚐一口說道:『接納失敗也是一種成長,失敗不是貶義詞,而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及不努力,但很有趣的是,沒有努力過,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不努力,倒不是一定要成功的人生,而是要讓自己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選擇的。』
弟弟說:『那行動就是一切的答案了嗎?」 我回答:『是的,不怕你隨時結束或是放棄,怕的是你不開始然後一直做著自己可以改變的夢,在一晃眼,又是三十年。』
弟弟再問:『那不努力,不是很自私嗎?有些人會對你有期待啊!』 我回答:『所以關於所謂的成熟,不外乎就是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並且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過好而已。所以成年男子的金錢收入對我們雃言是很重要的,三十幾歲的男人,社會與家族對我們都會有很高的期待,不達到他們的期待,也可以視為是對他們的一種困擾吧!』
曾經我以為金錢的累積、工作的經驗就是達到成功的唯一選擇與要素,但到現在才知道,原來理解自己要什麼比什麼的都重要。
請不要認為我說的是消極的那種老二哲學,不是那種做自己不會社會負責的那種思想,而是如果可以訂下的目標能夠照顧好自己也可以照顧好他人,並且與世無爭、誠實坦率,才是真的成功吧!
但這也只是我自己的定義而已,成長不過就是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一點而已,不需要什麼諮商更不需要什麼培訓。
但真的需要跟腦袋清楚且富有經驗、又樂意分享的人聊聊,會事半功倍。
最後想告訴大家,不要拿金錢衡量彼此的價值,但是你擁有的金錢資源越多,這個社會就會認為你是成熟的、成功的。
而往往如果你也已經成為如我所定義的成功的話,你的經濟能力應該也不差了。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