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爱”这个话题充满好奇,却又难以言说。近期,我愈发感受到朋友之爱有时胜过男女之爱,这促使我与老朋友春夏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这场对话不仅关乎爱本身,更是一次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
爱,是一面镜子,映照着真实的自我
我认为,爱并非单一形式,它可以是朋友间的扶持,也可以是恋人间的依偎。 朋友之爱,有时甚至比男女之爱更能打动人心。 爱更像一面镜子,它映照出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在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修正自我,及时表达和宣泄情绪,避免情绪积压带来的伤害。 及时表达并合理宣泄情绪,过多的情绪积压会对我们造成更持久的伤害。 在人际关系中,承诺和尊重对方的感受至关重要,而不轻易考验人性则是一种智慧。
春夏:爱的独特视角与自我修行
春夏的感知力敏锐,她的表达方式也独具一格。她认为,人往往被与自身特质不同的人吸引,这并非源于客观的条件,而是对方的存在感,以及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们的及时出现。我喜欢你的到场。因为在我需要的时候,你在,而别人不在。 在她看来,爱情并非只体现在重大时刻的互相扶持,更体现在碎片化时间里不厌其烦的分享与交流。爱情不仅仅是重大时刻的互相扶持,也是碎片化时间里不厌其烦的分享。
春夏的成长历程,也是一次自我探索的修行。她坦言,自己曾经历过情绪的波动和内耗,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她学会了在表达情绪时避免伤害他人。在行动中不断修正自我,深化对事物的理解。 她接受自身的无知,并认为人生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为结果买单。生命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要我们愿意为结果买单。 在人际关系中,她更看重对方是否在乎自己的感受,而非追求稳定关系中的身份标签。我真正需要的是互相喜欢,而不是一段稳定关系中的一个身份。
标签与真实的自我:在修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春夏对“标签”的看法也颇为深刻。她认为,人需要标签来获得安全感,但最终需要去除标签,找到真实的自我。人成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去除标签的、属于自己的、真实的行为准则和目标需求。 并非人人都要成为发光的太阳,做星星、月亮、路灯,同样拥有价值。找寻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并非人人都要成为发光的太阳,如果可以,做星星做月亮做路灯都很好。 这与我“爱”的理解不谋而合:爱是多元的,自我探索是持续的,而最终,我们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位置,活出真实的自我。
结语
与春夏的对话,让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是复杂的,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它不仅关乎他人,更关乎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在爱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更强大,更真实的自己。
我一直有一个想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话题——「爱」。
近期,我一直在思考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感受到朋友之爱,会比男女之爱更能打动人心。所以我想跟大家一起探寻爱的奥秘,可是谈论爱,又岂止是爱本身,爱是一面镜子,背后是对自我的深刻认知。
为此,我邀请到我的老朋友春夏。
她的感知敏锐,总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我惊奇于她特有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系统。与春夏的聊天带给了我更多有关于爱与自我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00:35 我的老朋友春夏,一位对爱有着强烈敏感认知、特别会鼓励人的女演员;
01:42 与春夏的初见,再朴素的话题也因她的表达系统而变得特别;
04:27 拒绝感受 就意味着拒绝了所有,拒绝了这个世界本身;
05:55 吸引力法则:「反差 」 人总是被与自己不同特质的人吸引;
10:11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到底在喜欢什么?——我喜欢你的到场。因为在我需要的时候,你在,而别人不在;
11:05 爱情不仅仅是重大时刻的互相扶持,也是碎片化时间里不厌其烦的分享;
15:04 既然人性易变,不如选择不去考验;
19:07 行知合一:在行动中不断修正自我,深化对事物的理解;
22:03 及时表达并合理宣泄情绪,过多的情绪积压会对我们造成更持久的伤害;
26:15 在对错难以分辨的世界里,我更在意我的感受对TA而言是否重要;
27:00我们在「修行」与「照见自己」的过程中逐步探索自我;
29:00 接受自己的无知:假设世界上有360 度的视角,哪怕能看到300 度,也有60 度的盲区;
38:10生命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要我们愿意为结果买单;
41:24爱情中的追与追到,都是假命题;
42:23我真正需要的是互相喜欢,而不是一段稳定关系中的一个身份;
57:58找寻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并非人人都要成为发光的太阳,如果可以,做星星做月亮做路灯都很好;
1:00:57 人成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去除标签的、属于自己的、真实的行为准则和目标需求;
1:02:27 如果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标签”,那就让“标签”为我所用;
本期Bgm:《It‘s Going Round In Cir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