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149|科技巨头们开始抢电?聊聊AI用电荒和核聚变创业热

E149|科技巨头们开始抢电?聊聊AI用电荒和核聚变创业热

2024/4/30
logo of podcast 硅谷101

硅谷101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熠兴
泓君Jane
硅谷101创始人与播客主理人,曾任《财经》杂志驻美记者,著有多篇获奖专栏文章。
项江
Topics
泓君Jane指出AI数据中心耗电巨大,已对部分国家电网造成压力,未来3-5年内AI带来的电力短缺问题值得关注。 徐熠兴分析了美国数据中心当前及未来AI用电量,指出其增长速度惊人,可能超过现有电网容量的数倍,并解释了电力单位的概念及换算关系。他认为AI用电的波动性是其与传统数据中心最大的区别,对传统电网设计造成冲击,并分析了美国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短期和长期解决电力短缺问题的方案,包括争夺有限的电力资源和与电力公司合作。 项江介绍了中国当前电力供应结构,指出火力发电占比最高,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有能力应对AI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并介绍了中国先进核能的“三步走”规划,以及核聚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商业化应用前景。他分析了核裂变技术的局限性,例如安全性问题、原材料的有限性和核废料处理难题,并比较了核聚变的几种技术路线,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徐熠兴详细解释了AI用电的波动性及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建设储能设备以调节AI负荷的变化。他还分析了美国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指出过去20年美国用电增长率低,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缺乏应对大规模电力需求增长的经验,这使得美国在应对AI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他认为未来3-5年内美国可能出现电力紧张,AI用电可能受到限制。 项江分析了中国电力供应结构,指出中国火力发电占比最高,但水电、风电、核电等也在发展。他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AI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但需要考虑能源结构、环保、度电成本等因素。他详细介绍了中国先进核能的“三步走”规划,以及核聚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商业化应用前景。 泓君Jane总结了AI巨头们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布局,并分析了数据中心选址问题,指出数据资产的重要性以及电力问题是数据中心选址的核心制约因素。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AI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现状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 美国数据中心占全国用电量的2.5%,相当于纽约市的用电量。
  • 未来5-10年,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可能相当于四五个纽约市的用电量。
  • AI用电量的快速增长对电网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 收听 硅谷 101, 我是 红军。 这是 一档 分享 当下 最 新鲜 的 技术 知识 与 思想 的 科技 博客。

你知道 每 使用 一次 ChatGPT OpenAI 需要 交 多少 的 电费 吗? 前 阵子 模型 微调 平台 open pipe 的 创始人 kill copy t 爆料 说, 如果 在 美国 的 一个 州 内 使用 超过 10万个H100 的 芯片, 就会 让 电网 瘫痪。 英国、 爱尔兰 等 国家 也 已经 在 限制 A I 数据中心 对 电力系统 的 占用。

与此同时, 最近 硅谷 的 巨头 们 在 忙 着 干嘛? 没错, 就是 在 抢建 数据中心。 我 最近 在 硅谷 也 听到 一些 八卦, 比如说 某些 巨头 上午 收到 一个 数据中心 的 选址, 犹豫 了 一下, 因为 觉得 成本 有一点 高, 那 下午 这块 地 很快 就 被 抢走。 所以 AI 巨头 们 的 竞赛 不仅仅是 要 囤 芯片, 还要 屯 变压器, 还要 抢 电。 未来 3到5年 内, A I 带来 的 电力 短缺 到底 有 多少? 如果说 大 基建 跟不上, 巨头 们 还有 哪些 解决方案? 今天 我们 就 来 先 开 数据中心 的 电表 看一看。

今天 跟 我们在一起 的 也是 非常 重磅 的 两位 嘉宾。 一位 是 来自 微软 能源 战略部 资深 项目经理 伊森 徐。 Hello 伊森 你好。

你好, 鸿钧。 很高兴 再次 加入到 你们的 节目, 和 大家 聊 一 聊 A I 和 能源 的 情况。

还有 一位 是 瀚海 巨能 的 C E O 向 江。 Hello 向 总, 你好。

hello, 大家好。

我们 其实 今天 讲到 A I 用电 荒, 我 觉得 第一个 问题, 我们 直接 回答 一下 听众 们 最 关心 的 问题。 现在 AI 到底 有 多 耗电? 有没有 一些 数据 或者 研究报告 能够 给 大家 一个 总体 的 印象, 要不然 从 eson 先 开始。

对我 觉得 现在 社会 和 行业 关注 的 这个 点, 确实 是一个 非常 紧迫 的 一个 问题。 就是 AI 确实 会 带来 大规模 的 耗电量。 而 目前 来讲 的话, 我们 现在 的 电力系统 其实 还 远远 不足以 满足 A I 未来 5到10年 的 电力 的 需求 的。 可以 给 大家 几个 基本 的 数据, 因为 A I 的 耗电 主要是 在 数据中心 这个 地方 耗电。 目前 来讲 的话, 哪怕 我们 现在 的 A I 都 还没有 大规模 的 开始 利用 的 情况下, 就 美国 的 数据中心 在 美国 是 占 到了 2.5% 的 电量。 其实 这个 电量 已经 不小 了, 因为 这个 基数 是 很大 的。

2.5% 的 用电量 大概是 一个 什么 概念 呢? 它 能 满足 多少 人的 用电? 有没有 一些 形象化 的 解释?

这个 可以 理解 为 目前 的 用电量 可能 是 相当于, 比如说 一个 纽约市 的 用电量。 就是 所有的 数据中心 在 未来 的 5到10年 这个 区间, 数据中心 的 用电量 可能 会 相当于 四五个 甚至 五六个 纽约市 的 用电量。 所以 是 翻倍 的 速度 是 非常 快 的。

而 现在 据 一些 咨询公司 的 分析, 比如说 波士顿 咨询 的 分析, 他们的 分析 是在 2030年 以前, 美国 用来 支持 A I 的 或者 数据中心 的 负荷 的 容量, 将 会 达到 45G 瓦 甚至 更高。 45G 瓦 可能 都 是一个 比较 保守 的 数据, 如果 这个 数据 double 翻倍 到 80G瓦, 都 将是 一个 很有可能 实现 的 用电 的 量。 也就是说 在 2030年 以前, A I 的 用电量 可能 会 从 现在 的 2.5% 一直 增长 到 7.5%, 甚至 10%几 都是 有可能 的这 里面 有 很大 的 一个 不确定性。 但是 我确定 的 就是 A I 的 用电量 会 大规模 的 非常 快速 的 增加。 有可能 基本上 2到3年 就可以 翻 一倍。

那 这个 用电量 还是 相当 大 的对。

非常 的 大。

非常 的 惊人。 是的。 然后 你 刚刚 提到 有 两个 数据 就是 45G 瓦。 45G 瓦 是一个 什么样 的 概 对?

可以 跟 大家 简单 的 介绍 一下, 用来 衡量 用电 的 单位。 比如说 我们在 家庭 用电 的 时候, 一个 用电 设备 可能 就 只需要 几千瓦 几 K W 几千瓦。 那 它的 1000倍就是 一 兆瓦, 就是 M W。 M W 大概是 一个 中小型 的 发电站, 或者 是一个 中小型 城市 的 用电。 G 瓦 基本上 就 到了 一个 大城市, 像 纽约 的话 可能 就是 十个 G 瓦 这样的 水平, 所以 G 瓦 的话 是一个 非常 大 的 单位。

那 关于 AI 到底 有 多 耗电, 向 总 你 这边 有 补充 的 吗?

其实 我们 还有一个 更 形象 的 比喻, 现在 我们 看到 大家 熟知 的 ChatGPT, ChatGPT 原来 3.5, 现在 到 4.0, 它 每天 的 日 耗电量 它 能 达到 50万千瓦时, 也就是 50万度 电。 那 对于 美国 的 一个 普通家庭 单日 的 用电量 的话, 大概 也就是 20到30度, 当然 比 我们 中国 的 家庭 耗电量 要 大 了。 可以 算下来 的话, ChatGPT 每天 的 日 耗电量 约等于 将近 2万户 美国 的 家庭 的 日 耗电量。 而 还有 就是 我们 知道 的 谷歌 一直 在 做 搜索, 它 原先 的 搜索 耗电量 都能 达到 290亿千瓦时, 也就 290亿度, 这是 一年, 也就 每天 它的 耗电量 会 达到 7900万度。 所以 想象 而 这 还是 它 只是 在 搜索 功能 上。 现在 又 把 这些 A I 更高 的 这样 一些 需求 放到 它的 搜索 功能 里面 之后 的话, 它 这个 耗电量 要 更加 的 增大。 所以说 前 一段时间 他们 不是 在 做 Chat GPT5.0 的 测试 的 时候, 把 他的 电网 给 弄 崩溃 了 吗? 因为 它 这个 瞬间 用电 是 非常 大 的, 瞬间 用电 一下子 会 在 电网 的 损耗 里面 会 增加 几 兆瓦, 它 就 会对 整个 的 电网 带来 一个 冲击, 所以说 会 造成 电网 的 崩溃。

对, 正好 说到 OpenAI 把 微软 的 电网 搞 瘫痪 了, 因为 伊森 女士 正好 在 微软。 我也是 看到 这条 新闻 了, 说 OpenAI 把 微软 的 店 给 搞 崩 了。 这个 具体 是 怎么回事, 要不要 给 大家 解释一下?

对, 可能 我可以 针对 这 一类 事情 做 一个 大概 的 解释。 是 这样的, 其实 电网 它的 设计 基本上 会 针对 你的 用电 负荷 来进行 设计 的。 就 比如说 你的 用电 负荷 是 需要 100兆瓦, 那你 在 接入 电网 之前, 这个 电网 就 会给 你 设计 好。 就 比如说 会有 一个 200兆瓦 的 两条 传输线, 给你 这个 100兆瓦 的 用电 设备 去 供电。 也就是说 甚至 其中 的 一条 传输线 如果 出问题 了, 还有 另外 一条 也可以 供电。 所以 总体 来说 是 不应该 会有 问题 的。

但是 A I 这个 负载 确实 是一个 很 特别的 负载。 以前 的 数据中心 它 其实 是一个 稳定 的 用电量。 就是 他 一天 24小时, 每时每刻 它的 用电量 基本上 是一个 比较 平稳 的 状态。 但是 A I 的 训练 也好, A I 的 使用 也好, 它的 用电 特征 会 呈现出 一个 很 不一样的 用电 特征。 这 是一个 非常 新的 课题。 我 觉得 这也是 可能 研发 人员 也是 最近 才发现 这么 一个 问题, 现在 还没有 得到 很 好的 解决。 我相信 慢慢的 电力 工程师 和 电网 工程师 会 找到 问题 的 根源, 然后 加以解决。

总的来说 造成 一个 什么 现象? 就是 A I 的 数据中心 在 训练 的 时候 或者 在 应用 的 时候, 会 出现 非常 大 的 一个 摆 幅。 比如说 它的 一个 用电, 可能 从 百分之百 的 用电量 一下子 降到 10% 的 用电量, 或者 下 一秒钟 又会 再 升到 100分之百 的 用电量。 就是 他在 几秒钟 之内, 甚至 在 一秒钟 之内 就会 出现 比较 大 的 这种 用电 的 摆 幅。 这样的 情况 会给 电网 再 带来 一个 不愿意 接受 的 一种 能量 使用 的 这种 震荡, 这 会对 电网 的 稳定性 会 造成 一定 的 影响。

当然 以前 我们 从来 没有 遇到 过 这样 问题, 因为 从来 没有 一个 用电 设备 会 那么 大规模 的 出现 这样的 波动。 但是 AI 的 出现 有可能 会对 这个 系统 造成 一定 的 挑战。 所以 将来 这个 电网 的 设计 或者 一些 用电 设备设计, 可能 会 考虑到 这样的 情况。 能够 尽可能 的 避免 由于 A I 用电 的 大幅度 的 波动, 导致 对 电网 带来 的 伤害。

对, 其实 这个 点 我不是 非常 的 明白, 我们 其实 可以 理解 家庭 用电 的 波峰 波谷。 比如说 大家 可以 上下班 时间, 这个 肯定 是一个 用电 的 高峰期 或者 周末。 如果 是 夏天 要 开 空调, 我们 可以 理解 它是 一个 用电 的 高峰期。 平时 比如说 在 办公室 的 时候, 那么 家庭 就是 一个 用电 的 低谷期。

但是 A I 它的 波峰 波谷 是什么 呢? 就是现在 比如说 这些 大 模型 公司 去 训练 模型 的 时候, 我 理解 训练 它 应该 是 这个 机器 一直 在 跑 的。 你 指的 波峰 波谷 是 说 我在 训练 的 时候, 我 突然 说 我 这个 模型 训练 成功了, 然后 我不 开 这个 机器 了, 它 就 关 了。 然后 就 突然 从 100% 下降 到了 0%, 是 这样的 一个 例 解 吗?

波峰 波谷 可能 更多 的 时候 是用 在, 比如说 看 这 一整天 的 用电量, 可能 某 几个 小时 它的 用电量 会 更高, 某 几个 小时 用电量 会 更 低。 对于 A I 来说, 也有 这样的 灵活性。 我 刚才 说 的 那个 问题, 更多 的 是 指 在 几秒钟 之内 或者 在 一秒钟 之内 出现了 比较 大幅度 的 这种 摆动。 但 这种 摆动 很大程度 上 是因为 你 在 运行 算法 的 时候, 这个 算法 本身 可能 就在 某 几秒钟 会 不需要 那么 多 去 进行 计算, 或者 下 一秒钟 就会 需要 大量 的 点 去 进行 计算。 所以 这 可能 跟 具体 的 算法 在 运行 的 时候 的 用电量 会有 很大 的 关系, 这 可能 是 秒 级 或者 是 十秒 级 的 这样 一个 时间 范围内 看到 它的 波动。

当然 A I 在 训练 的 时候, 在 一天 当中 可能 也会 出现 一个 波峰 波谷。 基本上 就是 根据 这个 工作人员 他的 需求 来 走了, 是 吧? 工作人员 说 一个 现在 我要 开始 训练 这个 模型 了, 那 可能 A I 的 运算量 就 上来 了, 这个 用电量 就 上来 了。 可能 几个 小时 之后 它的 这个 模型 训练 完了, 那 可能 这个 预算 量 就 下来 了, 然后 用电量 也就 自然而然 的 下来 了。 所以 A I 的 数据中心 和 平常 的 那种 数据中心 是 有 很大 的 不一样。 平常 的 数据中心 它的 负荷 是 比较稳定 的, 他 可能 一直 稳定 在 他的 总 负荷 的 大概 百分之八九十 这个 样子。 所以 对于 电网 来说, 这样的 负荷 是 比较 容易 去 处理 的。

但是 A I 的话 就 不一样 了? 有可能 在 这 几个 小时 用电量 很 高下 几个 小时 用电量 很低, 或者 是在 几秒钟 就会 出现 用电量 从 百分之百 降到 10%, 再 升到 百分之百 这样的 情况。 所以 它的 波动性 比 以前 的 传统 的 数据中心 要 大 很多。

我在 看 twitter 的 时候, 有人 爆料 说 微软 的 工程师 在 训练 ChatGPT 的 时候, 他们 去 找 电网 都会 非常 的 困难。 比如说 他们 很难 在 一个 周放 超过 10万台 的 H 100, 否则 电网 就会 瘫痪。 如果我们 假设 电厂 它的 输出功率 是在 2000兆瓦, 那 10万台 H 100可能 是在 70兆瓦 左右。 我们 看 在 电厂 的 输出功率 上 突然 多 70兆瓦, 可能 整个 电网 它 就 崩 了。

对, 是 很有可能 的。 因为 电网 也是 希望 看到 一个 比较 平稳 的, 比较 有 规律 的 缓慢 变化 的 一个 负载。 像 A I 这样的 负载 的, 它的 变化 有时候 会 很大。 不过 这个 其实 也是 有 办法 去 解决 的。 就 比如说 如果 在 数据中心 的 地方 再 建 一个 储能 设备。 这个 储能 设备 它 可以 用来 调节 A I 的 负荷 的 变化。 这样的话 对于 电网 来说, 这个 储能 已经 帮 它 吸收 了 一些 波动。 电网 看到 的 波动 就会 更 小 一些。

我们 刚刚 其实 是 讲 到了 A I 有 多 消耗 电, 以及 给 电网 带来 的 突然 波动 的 问题 以及 解决方案。 但 其实 医生 我们 之前 在 聊天 的 时候, 你的 另一个 观点 更 吸引 我。 就是说 其实 美国 这么多年, 他的 电力 一直 在 一个 非常 平衡 的 状态。 突然 AI 增加 了 这么 大 的 一个 消耗量, 其实 美国 就会 进入 入 到 一个 电力 短缺 的 状态 中。

对, 是 这个 情况 的。 可以 再 延伸 一下 这个 点, 过去 这 20年 左右, 美国 的 经济 是在 发展 的, G D P 也是 在 稳步 的 提升 的。 但是 它的 用电 的 提升 非常 的 小, 基本上 是在 0.5% 的 这样 一个 增长率。 这 是一个 非常低 的 用电 的 增长率。 所以 由此可见, 就 美国 的 经济结构 和 中国 的 经济结构 实际上 是 挺 不一样的。 美国 的 经济增长 主要 并不 依靠 用电 或者 是 能量 的 消耗, 这 和 中国 很 不一样。 中国 的话 它的 G D P 增长 和 用电 的 增长 是 强 相关 的, 甚至 有时候 你 都 可以 通过 中国 某个 省 的 用电 的 增长 的, 而 推导 出 它的 G D P 大概 增长 多少。

而 美国 在 过去 20年 是 完全 另外一个 模式, 它的 用电 增长 只有 0.5% 每年。 所以 这 也就 意味着 对于 美国 来说, 它的 整个 电力行业 的 从业人员, 在 过去 20年 他是 没有 见过 电力 需求 的 大规模 增长 的。 而且 这 20年 很 可能 意味着 有 整整 一批 工程师 也好, 工作人员 也好, 他 整个 职业生涯 都 没有 遇到 过 电力 的 负荷 大规模 增长, 从而 导致 他们 需要 对 电网 进行 长远 的 规划设计, 然后 准备 去 大规模 的 建设 新的 电网, 准备 大规模 的 去 升级 现有 电网, 这样 情况 他们是 在 过去 20年 从来 没有 经历 过 的。 所以 现在 对 美国 整个 电力行业 都 是一个 巨大 的 挑战。 因为 现在 看起来 这 0.5% 每年 的 电力 增长率, 在 未来 的 5到10年 很 可能 会 变成 5% 左右 的 增长率, 这就 相当于 是 十倍 于 之前 的 负荷 的 增长速度, 这样的 速度 是 最近 20年 是 从来 没有 见过 的。 所以 对于 电力行业 的 从业人员 来说, 如何 尽快 的 设计 未来 的 电网, 能够 适应 人工智能 的 负荷 的 增长, 这 是一个 巨大 的 挑战, 对于 政策 的 制定者 来说, 也是 同样 巨大 挑战。

而且 对于 美国 的 很多 参与者 来说, 这 都是 前所未有 的 一个 事情。 因为 在 美国 你 要 建设 电网 的话, 需要 建设 电站, 需要 建设 传输线, 而 这些 可能 都会 涉及到 千千万万 的 居民, 因为 美国 的 很多 土地 都是 私有 的。 也就 意味着 如果你 要 建设 电网, 升级 电网 的话, 你的 传输线 肯定 要 经过 很多 私营 的 土地 主。 那 怎么能够 说服 他们 允许 建设 电网, 允许 建设 传输线, 这 都 将是 一个 非常 大 的 挑战。

如果说 在此之前 电网 没有 建 好, 它 会影响到 居民 用电, 这个 时间 会 是在 一个 大概 什么样 的 时间段 呢?

我 觉得 电网 在 未来 的 三五年 的 时间 可能 就会 遇到 一个 比较 大 的 挑战。 因为 从 今天 来讲, 我们 可以 说 去年 是 A I 开始 爆发 的 一年。 那 也就 意味着 可能 就是 这 两年 开始, 很多 大 的 科技 公司 开始 规划 他们 未来 的 数据中心, 尤其是 给 A I 使用 的 数据中心。 这样的 一个 建设 和 规划 过程中, 大概是 需要 两年 时间。 也就是说 建设 一个 数据中心 大概 要 两年 时间, 但是 电网 的 建设 要 慢 得多。 如果你 要 建设 一个 发电站, 这个 发电站 可能 就 需要 三五年 的 时间。 而 你 要 建设 一条 长距离 的 高容量 的 传输线, 你 可能 要 需要 八年 甚至 到 10年的 时间。 所以 电网 的 建设 速度 将 会 出现 跟不上 A I 的 增长速度 这样 一个 情况。 所以 在 很多 地区 会 出现 用电 紧张, 我 觉得 可能 不一定 会 出现 A I 和 居民 抢 电 这个 情况, 但是 可能 会 出现 A I 它 在 某些 时间段 的 用电 会 受到限制 的 情况。 所以 总体 来说 在 很多 地区 都会 出现 用电 紧张 的 情况, 都会 出现 电网 的 升级 跟不上 A I 的 增长 的 情况。

OK 那你 觉得 现在 大家 会 存在 一个 强心 的 数据中心 点的 这样的 一个 行为 跟 动作 吗?

我 觉得 是 会有 的。 现在 这 几个 大 的 数据中心 的 提供商, 包括 微软、 亚马逊、 谷歌 应该 都 知道 现在 的 情况 就是 在 电网 还没有 大规模 的 升级 之前, 现在 的 容量 是 比较 有限 的。 大家 应该 都在 尽可能 的 去 争取 获得 更多 的 仅 有的 容量。 当然 长远 的话, 电网 还是会 升级 的, 升级 之后 呢, 会有 更多 的 容量 出来, 但是 在 最近 几年 的话, 短期 是 需要 去 争夺 这些 有限 的 资源 的。

其实 之前 sam 奥特曼 他 有 一句话, 他 就说 A G I 即将 出现。 但是 其实 最 重要 的 未来 两个 能力, 一个 是 算 力, 一个 是 能源。 大家 现在 只 看到 了 C P U 的 限制, 但 其实 我们 看 英伟 达 它的 产量 在 提升, 但是 电 的 产量 其实 是 没有 那么 容易 提升 的, 它 反而 可能 会 是 未来 的 一个 瓶颈。

没错, 我 觉得 这个 瓶颈 也是 随着 时间 的 变化, 你 会 发现 会 出现 不同 的 瓶颈。 可能 A I 在 发展 的 前期, 最 开始 的 瓶颈 可能 是要 找到 一个 非常 聪明 的 算法, 或者 是要 获得 大量 的 数据。 当 这些 问题 解决 了 之后, 可能 很快 或者说 今天 我们 面临 的 一个 马上 就 遇到 的 瓶颈 就是 他 其实 今天 的 电器设备 是 不够 的。 像 最近 伊朗 马斯克 也 说, 可能 现在 他们 面临 的 问题 就是 变压器 不够 用, 变压器 的 生产 没有 跟上来。 所以 这 是一个 马上 就会 遇到 的 和 A I 配套 的 电器设备 不够 用。 但 这个 在 未来 可能 一两年 就可以 通过 产能 有所 缓解。

那 下一个 瓶颈 就 必将 是 电力 不够 用 这样 一个 瓶颈。 因为 我们 今天 所处 的 环境 还有一个 大 的 背景, 中国、 美国 和 欧洲 其实 都在 进行 大规模 的 能源 转型。 这个 能源 转型 就 意味着 像 交通 行业, 像 楼宇 行业, 像 工业 和 农业, 它的 能源 使用 都将 逐步 的 转变 为 用电, 也就是 所谓 的 电气化。 比如说 我们 现在 看到 的 很多 燃油车 变成 了 电动车, 很多 楼宇 里边 的 天然气 变成 了 用电。 所以 这些 是 正在进行 中的 能源 的 大规模 转型。 也就是说 这些 能源 的 大规模 转型 本身 就 已经 会 带来 大规模 的 用电 需求 的 增加。 现在 A I 的 需求 增加 之后, 相当于 是 雪上加霜 的 一个 情况。 所以 A I 本身 就是 很大 一块 能源 的 增。 所以 这 几个 增量 加在一起, 必然 会 导致 未来 这 5到10年的 电能 紧张 的 情况 是 比较 难 得到 缓解 的。 尤其是 在 美国 和 欧洲 这样 建设 大规模 的 基础设施 有 难度 的 地区, 也许 中国 的话 遇到 的 问题 会 小 很多。

对, 为了 做 这 期 节目, 我是 看 了 一下 最近 一些 巨头 布局 数据中心 的 情况。 我们 可以 把 硅谷 的这 几 大 巨头 盘点 一下。 第一个 是 meta, 因为 大家 知道 现在 meta 它是 有 最多 的卡 的, 65万个H100。 所以 他们 今年 是 花 8亿美元 在 美国 的 印第安人 纳州 做了 一个 A I 数据中心。 它的 时间 规划 跟 你的 预测 也很 像, 就是 2026年 这 其实 是 他 找 数据中心 的 一个点。

谷歌 是 投资 了 10亿美元 在 英国 跟 爱尔兰 建立 数据中心。 然后 亚马逊 它是 投资 6.5亿美元 建立了 一个 核动力 的 数据中心 园区。 可能 之后 跟 向 总做 的 事情 非常 像, 我们 待会儿 再 谈 解决方案 的 时候 可以 聊到 最 震惊 我的 其实 还是 微软。 微软 最近 有 一条 新闻 非常 火, 它 要 耗资 1000亿美元 打造 一个 数据中心, 计划 叫做 星际之门 的 人工智能 的 超级计算机, 预计 在 2028年 推出, 大概是 离 现在 四年 以后, 这个 数据中心 建成 以后, 会 是 比 现有 的 数据中心 效率 要 高 100倍。

而且 我自己 想 了 一下, 1000亿美元 是一个 什么样 的 概念? OpenAI, 现在 整个 的 投资额 是 130亿美元。 1000亿美元 它 其实 已经 可以 推 十个 OpenAI 出来。 中国 最 火 的 大 模型 公司 月之暗面, 它的 最新 一轮 融资 是 10亿美元, 可以 建 100个月之暗面。 可以 说 接下来 的 巨头, 我 能 看到 他们 在 能源 方向 的 投资 是 非常 下决心 跟 果断 的那 也就 意味着 他们 做了 这么 多 的 投资, 这个 耗电量 就会 突然 的 增长。

那 以后 还有 哪些 可以 选址 的 地方 呢? 因为 其实 你 刚刚 也 提到 了, 美国 没有 多余 的 点, 数据中心 的 核心 制约 是 电力 问题, 大家 会 怎么 去 选址 呢? 我不知道 微软 内部 对 这个 问题是 怎么 考虑 的对。

这 是个 非常 好的 问题, 也是 微软 现在 面临 的 很大 的 一个 挑战。 然后 同时 也是 其他 的 科技 公司 面临 的 一个 巨大 的 挑战, 就是 怎么 去 选址, 怎么 去 找 店。 基本上 可以 分成 两个 小 问题 来解决。

一个 是 短期 怎么 去 找 店。 因为 短期 现在 这个 数据中心 必须 要 上马 了, 不能 等 了, 所以 短期 有一个 挑战。 现在 短期 的 方案, 主要 就是 根据 现在 美国 现有 的 电力系统 的 情况, 去 对它 进行 大规模 的 分析, 找到 这个 电网 上 有 哪些 个 节点, 比如说 哪些 变电站, 哪些 个 节点 它是 有 一定 的 容量 的, 然后 把 那些 容量 迅速 的 把 它 拿下, 最后 签约 站住。 这个 也是 各个 科技 公司 正在 竞争 的 一个 事情。 因为 美国 电网 上 的 容量 其实 就 这么 多。 谁 先 发现 这个 容量, 谁 去 申请, 谁 去 谈判, 谁 去 把 这个 合同 签下来, 那谁 就 拿到 那个 地区 的 容量。 所以 现在 短期 来说 是 这样 一个 解决方案, 就是 大家 去 抢 这个 有限 的 容量 资源。 但 长期 来看, 这 显然 是 不够 的, 也没有 办法 满足 任何 一家 公司 的 需求。

所以 长期 来说, 像 各 大公司, 包括 微软 在内 都在 做 的 一个 事情, 就是 非常 积极 的 和 美国 各个 地方 的 电力公司 去 合作。 让 他们 知道 未来 的 数据中心 的 负荷 是 会 大规模 的 增加 的。 确保 他们 这些 电力公司 在 做 未来 5到10年的 长远规划 的 时候, 把 他们 这个 负荷 考虑 进去。

他们 就 可以在 未来 的 规划 的 时候 规划 出 足够 的 发电站, 规划 出 足够 的 高压 传输线。 确保 他们 未来 的 5到10年 能够 建设 出 相应 的 配套设施, 能够 支持 A I 的 发展。 所以 长远 来看, 就是 和 这些 电力公司 合作, 确保 基础设施 能够 在 提前 5到10年 就 开始 规划, 并且 能够 按时 建设。

还有一个 方向 就是 微软 和 几个 大公司, 包括 亚马逊、 谷歌 等等, 其实 都 一直 在 用 自己的 投资 部门 去 投资 不同 的。 新的 科技, 这 其中 就有 核能, 包括 核聚变。 他们的 希望 也是 通过 投资 这些 技术, 让 这些 技术 公司 能够 发展 的 更好。 能够 用 更快 的 速度, 更 低 的 成本 实现 规模化, 能够 把 核聚变 尽可能 实现, 哪怕 核聚变 有 一定 的 风险, 不一定 能够 按时 实现。 他们 也 投资 了 足够 多 的 其他 能源 的 设施 也好, 技术 也好, 就 希望能够 广 撒网, 然后 在 某 一些 技术 上 能够 取得 突破。 这些 技术 其实 就 包括 了 比如说 大规模 的 储能, 包括 了 常识 储能, 也 包括 了 其实 知青 等等 这些。 其实 投资 也是 在 能源 转型, 还有 对抗 气候变化 的 这样 一个 大背景 下 进行 的。

对, 我们 其实 待会儿 后面 还 可以 详细 的 聊 一下 这些 解决方案。 在 聊 之前 我 也很 好奇, 向 总 从 你 这边 看来, 整个 中国 现在 的 电力供应 结构 是 怎么样 的? 如果 A I 要 消耗 这么 大 的 电 的话, 中国 的 电力 是 能 跟得上 的 吗?

从 目前 的 统计数据 来看 的话, 我国 总的 发电量 大概是 在 每年 将近 10万亿度 的 样子。 但是 这 其中 我们 火力发电 量 占 比是 最高 的, 大概 达到 60% 多 到 70。 其次 是 水电, 大概是 在 15% 的 样子。 再 是 我们的 风电, 还有 核电, 核电 大概 原先 是 2%, 现在 正在 逐步 的 提升。 以及 还有 我们的 太阳能 这些 新型 能源。 当然 也是 随着 我们 国际 上 的 状 碳 减排 的 指标, 我们 要 发展 这样 一些 新型 能源。

但 新型 能源 的 发展 的话, 我们 分析 了 一下 其中 的 几种 方式。 火力发电 肯定 是 逐步 的 要 降低 它的 比例 的, 这个 是 国际 上 的 一个 趋势, 也是 我们 国家 现在 亟待 要 解决 的 问题。 但是, 其他 的 几种 发电 方式, 水电 是 比较 廉价 的。

我国 的 水利资源 是 比较丰富 的, 其实 比 美国 要好。 但是 水电, 它 也 随着 着 地域 和 季节 的 变化 而 受到影响。 你 比如说 我们 水利资源 大部分 是在 西部 的, 其实 风电 也是, 所以 我们 东西部 发展 很不 均衡。 大部分 的 能源 实际上 是在 西部, 但是 用电 大户 是在 东部。 等一下 我们 再 来说 这个 东 数 西 算 的 问题。 但是 现在 能 看到 能源 结构 上 的 不 匹配, 还有 就是 能源 的 总量 它是 有限 的。

水电 现在 的 发展, 实际上 几个 大型 的 江河 上面, 一些 大型 的 水利 电站 已经 阶梯 化 的 有了 大量 的 布局。 而且 这个 的 潜力 是 挖 的 已经 比较 充分 了。 现在 我们 发展 的 比如说 这样 风电 还有 光伏, 随着 这些 风电 和 光伏 的 成本 的 降低, 也 在 大量 的 在 铺设。 但是 他们 面临 的 一个 也是 看 天 吃饭, 还有一个 占据 的 地面 面积 非常 大, 以及 他的 度 电 成本 实际上 并没有 我们 想 的 那么 低。

如果 总结 来看你 对 中国 的 电力 现在 供求关系 的 整体 的 总结, 你 觉得 它是 怎么样 的? 比如说 美国 它的 电 其实 它是 一直 这么多年 在 一种 比较 平衡 的 状态 中。 就是 中国 的 电 应该 来说 它 其实 还是。

够用 的对 中国 的 电力 需求 也是 有 缺口 的, 只不过 不像 美国 一个 是 需求 比较 平稳, 所以 它的 建设 也 比较 平稳。 其实 它的 建设 能力 是 跟不上 它的 接下来 迅猛发展 的 需求 的。 而 中国 的 一直 来说, 它的 基础设施建设 能力 很强, 而且 也 建设 了 大量 的 基础设施, 各种 电站 以及 输电线。 所以 接下来 面对 中国 大量 的 电能 增长 的 需求 的话, 中国 是 有 能力 跟得上 的, 比 美国 要好 太多 了。 只不过 在 满足 这个 需求 的 过程 当中, 用 哪种 电能 结构、 电能 方式 去 满足 它。 这 又 回到 了 选址、 环保, 还有 后续 的 报废 处理, 还有 度 电 成本, 这 综合 因素 的 考虑。

你 比如说 光伏, 现在 大家 在 大量 的 推 光伏, 但是 由于 它的 转化 效率 比较 低, 现在 只有 20%几。 一个 是 从技术上 提升, 从 20% 到 30%, 这就 非常 大 的 一个 跨越 了。 技术难度 上, 但是 它 其实 配备 的 还有 大量 的 储能 去 配置 它, 实际上 提升 了 它的 成本。 还有一个 就是 生产 制造 环节, 以及 后期 它的 运行 维护 成本, 还有 后期 的 拆解 成本, 其实 都 非常 大。 就像 现在 大家 有些人 对 我们 国家 发展 新能源 汽车 有 一定 的 质疑, 也是 说 你 不能 光 看 现在 吃 肉 的 阶段。 到 以后 怎么 处理 废旧电池, 它 带来 的 环保 成本, 还有 后期 的 废料 处理 成本, 其实 还是 非常 大 的。

中国 现在 更多 的 是在 发展 核电, 我们 叫 先进 核能。 实际上 中国 对 整个 的 先进 核能 的 布局 的话, 一直 是在 做 三步走 的 一个 规划。 先是 做 热 堆, 再做 快 堆。 快 堆 之后 就 叫 核聚变 堆, 就是 我们 公司 现在 正在 做 的 方向。 所以 我 觉得 接下来 先进 核能 会 是一个 非常 大 的 方向。

其实我 知道 伊森 你 之前 其实 是在 盖茨 旗下 的, 叫做 book through energy。 专门 做 我们 如何 向 绿色 能源 转型 的 一些 研究, 包括 整个 电力系统 的 调配 的 一些 研究。 然后 现在 你 在 微软 能源部, 其实 你 也是 在帮 微软 看 未来 5到10年 内, 微软 在 企业 发展 上 如何 去 解决 能源 上 面对 的 挑战。 所以 你 对 这个 全球变暖, 还有 清洁能源 应该 是 有 非常 多 的 研究 的。 我们 其实 第一阶段 是 讨论 电 够不够 用, 总结 结论 就是说 有 短缺。 那 除了 电 有 短缺 以外, 其实 现在 还有一个 大 的 背景, 大家 现在 还有 我们 承诺 要 去 使用 绿色 能源 的 这样的 一个 承诺。 那你 觉得 有了 A I 跟 没有 A I 如果 大家 还要 用 绿色 能源, 它 整个 的 成本 上 它 会有 什么样 的 变化 吗?

对 红军 我 觉得 你 提 了 一个 特别 好 也 特别 重要 的 一个 问题。 像 A I 的话 基本上 就是 去年 和 前年 开始 发生 的 事情。 但是 能源 的 转型 和 对 气候变化 的 关注 是在 更 早 的 时候 就 已经 开启 了 能源 转型 的这 条 道路。 所以 像 很多 大 的 公司, 包括 微软、 谷歌、 亚马逊、 meta 等等, 他们 其实 在 A I 出现 之前 就 已经 向 公众 做出 了 这个 承诺。 这个 承诺 当时 是 没有 考虑到 A I 的, 当时 考虑到 的 只是 气候变化。 他们 要 作为 全 美国 全世界 可能 最 挣钱 的 公司, 他们 要 作为 一个 领袖, 他们 要 通过 自己的 努力 去 对抗 气候变化。 所以 他们 当时 都 已经 做出 了 这样的 承诺。

比如说 微软 的 承诺, 它是 在 2030年 以前 要 实现 百分之百 的 时间, 用 百分之百 的 清洁能源, 并且 是 没有 任何 碳 排放 的 能源, 这就是 所谓 的 100, 100 0就是 微软 的 承诺。 亚马逊 的 承诺 是在 2040年 以前 实现 碳 中和。 谷歌 和 meta 的 承诺 是在 2030年 以前 实现 他们的 整个 运行 和 价值链 上 的 碳 中和。 所以 可以 看到 每个 公司 其实 都是 下了 一个 非常 鼓舞人心 的 这样 一个 承诺。 但 问题 就在于 这些 承诺 都 是在 AI 出现 之前 做出来 的。 所以 他们 当时 我相信 是 没有 考虑到, 没有 预想到 A I 在 未来 5到10年 甚至 更 久, 它的 需求 会 是 这么 大 的。 其实 这些 公司 在 做 这些 承诺 的 时候, 他们的 目标 就 已经 设 得 足够 高, 足够 难 了。

因为 我们都知道 能源 转型 这个 事情 就是 一个 非常 艰难 的 事情。 举 个 例子, 比如说 美国, 我们 今天 说 美国 电力系统 不够 好。 但 这个 不够 好的 电力系统 也是 美国 努力 建设 了 一百多年 才 建设 成 今天 这个 样子 的。 现在 哪怕 我们 不 考虑 A I 我们 只 考虑 把 现在 社会上 的 用电 能源 的 使用, 能够 进行 能源 的 转型, 能够 实现 清洁能源。 光 这个 事情 如果 要在 2050年 以前 实现, 就是 美国 的 承诺 在 2050年 前 实现 的话, 都 意味着 美国 的 电网 至少 要 翻倍 或者 是 翻 三倍, 才能够 实现 2050年 碳 中和 的 这个 目标。 而 中国 的 情况 有可能 是 类似的, 也是 一个 大规模 的 电网 的 建设。 这 也就是说, 哪怕 我们 没有 人工智能, 光是 能源 转型 这件 事情 就 足够 的 困难 了, 需要解决 足够 多 的 问题 了。

像 能源 转型 中 就 涉及 到了 不同 行业 的 能源 转型, 就 包括 交通, 包括 楼宇 等等。 所以 在 这些 不同 的 行业 的 能源 转型 的 大背景 下, 又 加上 人工智能 这 一块, 所以 难度 就是 难上加难, 雪上加霜 了。 我们 有 做 过 相应 的 研究, 总体 来说, 在 没有 AI 之前, 要 实现 能源 转型 的 成本 就 很高。 如果 加上 AI 之后, 它 这个 成本 有可能 会 翻倍。

我看 有 一种 说法 是在 2026年, 所有 训练 A I 的 数据 可能 会 耗尽, 可能 AI 的 大 模型 或者 实现 A G I 它 也会 有一个 终点。 就是 你们 会 觉得 我们 现在 之所以 要 用 很大 的 电量 跟 很多 的 能源 去 发展 A I 是因为 现在 大家 还在 一个 train A I 的 阶段, 就是 训练 模型 的 阶段。 因为 A I 的 训练 到 某 一个点 它 就 终结 了, 或者说 我们的 数据 就 终结 了, 他 反而 不会 是 造成 一个 电力 指数 型 的 增长。 它 可能 随着 A I 模型 的 训练, 这么 多 算 力 的 投入 的 结束, 而在 耗电 的 问题 上 也就 结束了。

对我 的 理解 是 现在 我们 还 处在 A I 训练 大 模型 的 一个 阶段。 大部分 的 A I 的 能耗 是用 在 训练 A I 模型。 但 我的 理解 是 这些 模型 训练 出来 之后, 它 之后 的 应用, 它的 推理 应用 等等, 那 才是 最大 消耗 能源 的 地方。

推理 比 训练 更 消耗 能源。

我 认为是 这样的, 因为你 训练 出来 的 目的 就是 要 用 它, 所以 你 一旦 训练 出来 之后, 你 之后 很多年 可能 都在 用 这个 A I 模型。 那 用电量 的话 可能 要 比 你 训练 那 几个 月 AI 模型 的 用电量 要 大得多 的。 所以 我是 这样 理解 的。

是的, 医生 的这 这个 解释 要 更加 的 长远。 因为 你看 像 现在 谷歌 它 训练 出了 大 模型 之后, 他 肯定 要 用到 它的 搜索算法 里边。 以及 现在 微软 已经 整合 到 它的 病 里面 去了。 在 后续 的 用户 带来 的 电力 的 需求 比 他 现在 训练 的 需求 要 更大。

还有 一点 可能 值得 提 一下 的 就是 A I 能 给 我们 提供 的 答案, 很 可能 会 比 单纯 的 retrieve 这样的 谷歌 搜索 那样 提供 的 答案 会 更好。 但 同时 A I 每 做 一次 搜索 或者 是 每一次 问 A I 问题 所 需要 消耗 的 电量, 也是 要 比 只是 单纯 的 去 retrieve 以前 的 数据 要 大 很多 倍、 几十倍 甚至 上 百倍。 所以 用电量 相对于 搜索 来说 是 更大 的 一个 用电 消耗。

所以 其实我 理解 如果 这些 大 模型 它 真的 被 训练 出来, 然后 投入到 使用 了, 它 使用 上 带来 的 G P U 的 消耗 跟 电力 的 消耗, 它是 会 一直 往上走 的, 而 不会 降下来。

对我 认为是 这样的, 没错。

对, 不过 还有一个 因素, 就是 今年 英伟 达 他在 发布 他们的 新的 芯片 基地 200的时候, 我 注意到 他们 有 两大 特征。 一个 是 算 力 增加, 第二个 就是 更加 节省 能耗。 所以 我们 看到 芯片 在 设计 的 时候, 它 就 已经 是 把 节能 考虑 进去 了。 在 这种 情况下, 随着 芯片 它 变得 越来越 节能, 你 觉得 A I 的 能耗 是 有可能 降低 的 吗?

英伟 达 在 G T C 发布 新的 G P U 的 时候, 它 公布 了 它的 新的 G P U 的 参数, 并且 和 之前 的 G P U 的 参数 做了 一个 对比。 所以 基本上 来说 以前 的 那个 G P U 要 训练 出来 的话, 大概是 需要 15个M 的 电力。 然后 需要 90天的 时间, 8000个GPU。 然后 新的 G P U 的话 它 只需要 2000个GPU, 只需要 使用 4米伽 瓦 的 电力。 也就是说 基本上 它的 电能 消耗 降低 了 70% 左右。

所以 我 觉得 A I 的 能耗 有 两个 大 的 力 在 推 着 这个 能耗 往前走。 一个 力 就是 对 A I 的 使用 就会 把 A I 的 能耗 推 高, 还有一个 力量 的话 是 G P U 能耗 的 效率 的 提高, 会 把 A I 的 能耗 降低。 现在 就 看 哪个 力量 会 更 强大。 但是 总体 来说, 如果 看 过去 我们的 很多 科技进步 的 一个 曲线, 基本上 我们的 单位 能耗 会越来越 低效率 会越来越 高。 但是 有时候 因为 效率 越高, 会 导致 市场 对 它的 需求 也 更高, 对 它的 应用 的 场景 也会 变得 更加 多。 所以 这个 趋势 最终 还是 会推 高 人工智能 的 用电量。 但是 能效 的 提高 可能 会 缓解 或者 是 降低 A I 能耗 增长 的 速度。

之前 有一个 说法 就是说 安迪 创造 出来 的 性能 很快 就会 被 比尔 吃掉。 大概 意思 就是 英特尔 它 在 C P U 上 性能 的 提升, 往往 很快 就会 被 微软 的 软件 上 对 性能 的 需 就 很快 就 被 吃掉。 所以 我 觉得 在 G P U 上 有可能 也会 出现 类似的 情况, 就是 它的 能耗 降低 了 很多 很快。 但是 因为 能耗 的 降低 可能 会 导致 更多 的 人 在 更多 的 应用, 会 需要 更多 的 G P U, 最后 还是会 导致 总体 能耗 的 增加。 像 之前 不止 我们, 我相信 其他 的 厂, 他 做 的 分析 的 结果 都是 类似的。

当你 实现 90% 的 碳 中和 成本 都是 相对 可控 的, 其实 最大 的 困难 是 在哪里 呢? 是在 当 你的 能源 转型 进行 到 最后的 5%、 10% 的 时候。 就 比如说 你 现在已经 实现 了 90% 的 清洁能源, 但是 你 想 再 实现 95% 甚至 99% 的 清洁能源 的 时候, 它的 成本 就 几乎 是 指数 性 的 增长。 而 之所以 会 出现 这样的 情况, 最 主要 的 一个 原因 就是 我们 现在 依靠 的 很多 清洁能源, 比如说 风能 和 太阳能, 他们 都 不是 完全 可控 的。 有 风 的 时候, 有 太阳 的 时候 你 有 能源, 没有 风 和 太阳 的 时候 你 就 没有 这些 能源 了。 这 意味着 你 需要 建设 很多 的 储能, 或者 是 其他 的 设备 和 装置, 能够 实现 百分之百 的 清洁能源。 所以 最后的 1% 到 5% 或者 10% 会给 实现 能源 转型 的 这个 承诺 的 成本 会 指数 级 的 增长。

基本上 是 翻倍 甚至 翻 三倍 四倍 的 这样 一个 情况, 所以 是 难度 是 非常 大 的。 现在 如果 有 A I 再 加进去 的话, 这个 难度 就 更加 的 高了。 所以 目前 来说 所有的 大厂 都 还在 维持 自己 碳 中和 的 目标。 但是 再 过 几年, 如果 他们 意识到 这个 难度 比 预先 想 的 要 难 好几个 数量级 的话, 我不是 很 确定 这些 大厦 还 会不会 继续 坚持 他们 以前 做 的 目标。

所以 核聚变 也是 微软 的 一个 解决 方向。

没错, 我 觉得 核聚变 现在 已经成为 了 几个 大公司 都 非常 期待 能够 实现 的 一个 技术, 他们 都是 下了 很大 的 辅助。 在 核聚变 这个 里边 最大 的 一个 原因, 其实 就是 刚才 向 总 说 的 那个 原因。 像 风能、 太阳能 这些 间断性 的 能源 都是 有 一些 问题 的。 他 没有 办法 在 自然 条件 不好 的 时候 继续 给 社会 提供 能源。 这就 意味着 你的 能源 构成 中 是 需要 一定 比例 的 既 清洁 又 稳定, 并且 24小时 都 在线 的 能源。 而 现在看来 这样的 能源 有 且 只有 一个, 就是 核能。 可以 是 核聚变, 也可以 是 核裂变, 但 基本上 目前 来说 就是 核能。

虽然 水电 也有 一定程度 的 稳定性, 但是 也 受 季节性 的 影响。 所以 核能 有可能 就是 我们 可以 依靠 的 最 重要 的 一个 技术。 所以 核能 上 的 技术 突破, 我 觉得 对 整个 社会, 对 能源 界 也好, 对 人工智能 也好, 都 是一个 非常 重大 的 技术 突破。 所以 我 个人 也 非常 期待 他 能够 尽早 的 实现 突破, 尤其是 核聚变。

核能 还有一个 很大 的 好处, 就是 比如说 风能 和 太阳能。 它 在 建设 的 过程中, 它 实际上 是 需要 配套 很 大规模 的 储能, 配 到 很 大规模 的 传输线。 因为 风能 和 太阳能 它 资源 比较丰富 的 地方, 往往 是 离 用电 中心 比较 远 的 地方, 所以 需要 大量 的 这样的 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 之前 有 做 过 一个 研究 发现, 如果你 能 用 核能 的话, 其实 你 就 不需要 那么 多 的 风能 和 太阳能。 也就是说 对 风能 和 太阳能 建设 的 需求 就 降低 了 很多。 同时 如果你 有 核能 的话, 你可以 建设 的 离 负荷 中心 不 那么 远, 也就 意味着 你 对 传输线 的 建设 的 需求 就 少了。 同时 核能 对 传输线 的 利用率 也 非常 的 高, 像 核电站 的话, 它的 利用率 大概是 在 93% 以上。 对于 太阳能 的话, 它的 利用率 可能 只有 25% 左右, 风能 的话 可能 40% 左右, 其实 都 远远 比不上 核能 的 利用率。 所以 核能 利用率 的 高 这个 特点, 加上 核能 对 土地 的 利用率 效率 也 非常 高。 这个 特点 就是 让 核能 变成 大家 都 非常 期待 并且 下了 重大 赌注 的 一个 技术。

但是 同时 微软 的 一个 策略 之一 也是 一方面 大规模 的 下注 核能, 同时 也要 准备 好。 如果 核聚变 没有 办法 能够 尽早 的 变成 一个 现实, 那 怎么办? 所以 微软 同时 也 在 投资 很多 其他 的 清洁能源 的 技术, 这样的话 就有 一个 备用 的 计划。

其他 的 清洁能源 的 技术 包括 哪些? 可不可以 跟 大家 总结 一下?

其实 其他 清洁能源 技术 也 基本上 是 围绕 如何 更好 的 利用 清洁能源。 比如说 光伏, 有 不一样的 光伏 材料, 可能 可以 把 利用率 从 25% 提升 到 30%几, 这就是 一个 很大 的 突破。 同时 有 很多 的 储能 将来 可能 会 需要 到 的。 现在 的话 尝试 储能 实际上 是一个 非常 难 的 一个 技术 瓶颈。 所以 怎么能够 有 更好 的 更便宜 的 常 湿 储能 是 非常 关键 的。 常 湿 储能 的 作用 就在于 它 可以 把 比如说 在春天 和 秋天 比较 多余 的 剩余 下来 的 清洁能源 能够 储存起来, 能够 在夏天 和 冬天 去去 使用。 这样的话 就可以 很大程度 上 的 解决 风能 和 太阳能 的 不确定 的 问题。

同时 能源 的 转型 还有一个 很大 的 一块 就是 工业界 的 转型。 工业 上 对 能源 使用 的 转型, 实际上 是 技术 上 的 难度 是 非常 大 的这 其中 就 涉及到 大规模 的 制氢, 就 氢气 的 制造, 同时 还 一定 会有 一些 二氧化碳 的 排放, 是 很难 去 完全 消除 的那 如果你 没有 办法 避免 二氧化碳 排放 的话, 你 就 需要 开始 投入 一些 捕捉 二氧化碳。 碳捕捉 的 技术 也是, carbon capture, 碳捕捉 的 技术 也是 一个 很 重要 的 技术。 我们 预计 有可能 未来 中局 的话, 可能 会 出现 5% 左右, 5%到10% 左右 的 二氧化碳 的 排放, 是 没有 办法 避免 的那 如果 没有 办法 避免 的话, 那 我们 就要 想到 一个 更 有效 的 低成本 的 方法, 把 这些 不得不 排放 的 二氧化碳 能够 继续 在 捕捉 并且 储存起来。 所以 这些 技术 也是 微软 在 投资 的。

非常 的 精彩。 我们 刚刚 其实 有 提到 核能, 因为 大家 知道 其实 核能 是 分 核聚变 和 核裂变。 核聚变 现在 在 技术 突破 上 可以 说 还是 有 困难。 核裂变 它的 主要问题 是什么 呢? 就是我 可以 理解 一个 显而易见 的 大家 能 想到 的 因素, 就是说 核裂变 它 可能 没有 那么 安全, 它 可能 会 发生 核泄漏。 那 他 其他 的 问题 是什么 呢? 向 总要 不要 跟 大家 讲一讲。

其实 和 裂变 来讲 的话, 它的 技术 门槛 是 比较 低 的。 在 美国 和 中国 发明 核武器、 原子弹 之前, 实际上 对于 这种 核能 的 缓释 释放 能量 作为 电站 的 技术 路径 是 已经 实现 了的。 所以 核裂变 电站 是在 四五十 年代 就可以 做到 了。

后来, 我们 这么多年 的 发展, 核裂变 电站 突破 就是 在 它的 安全性 上 的 问题。 因为 它 要有 很多 的 防护 层, 防止 它 在 危险 事件 之后 发生 核泄漏。 所以 从 一代 堆 到 二代 堆, 再到 我们的 三代 堆, 甚至 今后 的 系统 四代 堆, 解决 的 主要 就是 安全性 的 问题。

当时 福岛 核电站 就是 因为 它的 散热 系统 出了 问题, 它 外边 的 防护 层, 什么 水泥 层, 还有 千层, 这些 就 保护 不足。 核裂变 是一个 链式反应, 所以说 它 不能 快速 的 停止下来。 那么 散热 系统 也 跟不上 散热 的话, 那么 它的 堆芯 就会 发生 积聚 的 热量 积聚 就会 产生 堆芯 熔融, 再 把 外边 的 防护 层 给 它 烧坏 掉了。 而 我们 现在 的 三代 堆、 四代 堆 解决 的 这个 问题, 就是 在 防护 层 的 方面 做了 很多 的 工作, 而且 还有 知识产权 的 问题。 所以 现在 国家 也 看到 了 一个 是 用电 这块 的 先进 核能 的 发展 才能 解决 绿色 能源 的 需求 的 问题。 还有一个 就是 我们 技术 上 掌握 了 领先 性, 就在 大量 的 往 这个 方向 在 发展。

但是 它 还有一个 接下来 的 问题, 实际上 大家 还没有 注意到 的 一个 是 它的 原材料 的 问题。 它 现在 核裂变 电站 用 的 主要是 由 235。 首先 铀 235来源于 油矿 里边, 中国 的 油矿 储量 并不大, 而 油矿 里面 大量 的 是 铀 238, 铀 238里面 的 7‰ 才是 铀 235。 所以说 整个 铀 235的这样 一个 储量 的话, 大概 也就是 几十万吨 四五十 万吨。 那么 满足 我们 全球 的 用电 需求 的话, 可能 也就 能 满足 五六十年 的 样子。 这个 实际上 它 存在 着 一个 原材料 会 被 耗尽 的 一个 问题, 它 不能说 作为 我们 人类 能源 的 终极 解决方案, 就在 这个 原因。

还有一个 问题 大家 还要 考虑到, 就是 核废料 的 处理 的 问题。 因为 它是 高 放射 物, 高 放射 物 它的 核反应 之后, 它 产生 的 一些 阿 昔 元素 的话, 它的 半衰期 会长 达 上 亿年, 甚至 上 百亿年 这么 长 的 周期。 我们 目前 对 这种 核废料 的 处理, 主要是 把 它 封 在 铅罐 里边, 封 在 水泥 里面, 然后 深埋在 地下。 但 这个 处理方式 就 相当于 像 一把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样, 是 悬 在 我们 子孙后代 代代 的 头上 的。 所以 急 需要 处理 的, 我们 中国 已经 在 十年 之前 就 提出了 这样的 一个 规划。 就说 发展 核裂变 电站 的 同时, 要 提出 解决 核废料 的 处理 方案。 至于 核废料 处理 方案, 在 接下来 介绍 我们的 一些 先进 核能 的 核聚变 的 过程 当中, 我们会 来 介绍 它的 解决方案。 但是 刚才 说 到了 核裂变 电站 就 存在 着 这样 一些 问题。

讲 的 非常 的 清晰。 那 现在 核聚变 发展到 一个 什么样 的 程度 了? 你 觉得 我们 什么时候 可以 用上 核聚变 发 的 电?

其实 核聚变 我 前面 说 到了, 从 五六十年代 大家 全球 都在。 所以 可以 看到 为什么 在 1718年 之前, 核聚变 商业化 公司 成立 的 少 呢? 是因为 那时候 资金 的 关注 也 不在 这个 方面, 而且 它的 资金 需求 太大 了。 但是 1718年 之后, 一个 是 可能 大家 能 看到 它的 技术 上 的 突破, 从 科学 问题 解决 的 差不多 了, 已经进入 到了 工程化 的 问题。

工程化 的 问题 来讲 的话, 大家 又 提出了 一些 创新 的 一些 手段。 比如说 除了 原先 所谓 的 托克马克 之外, 托克马克 就是 要 资金 门槛 最高 的 一种 技术路线, 动辄 要 数百亿 甚至 上千亿 这样的 资金 体量。 但是 又 出现了 一些 小成本 能 快速 迭代 的 一些 技术路线。 比如说 我们 现在 对 标的 美国 的 叫 Helen energy, 这也是 得到了 三个 奥特曼 的 投资 的。 它 就是 利用 小型化 的 装置, 能够 快速 技术 迭代, 一代 装置 的 建造 成本 可能 还 不到 托克马克 的 零头。 它 采用 的 就是 跟 我们 一样的 叫 直线型 长 反位 型 的 这样 一个 技术路线, 降 大幅 降低 了 它的 资金 门槛。

所以说 他 现在 是 跟 微软 签订 了 一个 供电 协议。 这个 是 对赌协议, 在 28年 给 微软 提供 50兆瓦 的 电站。 这种 我们 可以 把 它 看作 是 分布式 电源, 可以 直接 供应 一个 机房 的 需求, 就是 数据中心 的 这样 一个 需求。 而且 它 可以 并联, 从 50兆瓦 能够 快速 的。 因为 它 小型化, 就 一个 集装箱 大小。 它 十台 的话, 实际上 就 50兆瓦 乘以 10就500兆瓦 了。 所以说 他 同时 还 跟 美国 的 一个 大型 钢铁企业 叫 柳 科 集团 也 签订 了 这样 一个 供应 核聚变 电站 的 商业 合同。 那边 是 直接 提供 1000兆瓦。

所以说 你说 我们 什么时候 能 用上 核聚变 的 发电 呢? 其实 也就 在 十年的 周期 之内, 最快 的那 就是 黑林 说的是 28年 能够 供电。 其他 大量 的 商业 孵化 公司, 一般 布局 在 3年到35年, 这个 现在 的 一个 现状。

但 黑脸 我 理解 他 跟 微软 签 的 这个 协议, 其实 还是 有 一点点 赌 的 成分 在 里面。 是不是 意味着 他 如果 能够 实现 给 微软 50兆瓦 的 供电, 就 意味着 可控 核聚变 它 就 已经 实现 跟 成功了。

其实 现在 的 技术 发展 水平 来讲 的话, 现在 核聚变 是 完全 可以 用于 发电 的。 只不过 我们 现在 还在 处于 做 实验 的 阶段, 我们 现在 用 的 是 刀刀 进行 反应 做 实验 要 用到 核电站 的 发电 效率 的话, 那 肯定 是 至少 用 氘 氚 聚变 来 发电。 每克 穿 大概是 在 两 三百万 人民币 的 这样 一个 价格。 所以说 我们 目前 还 只是 用 刀刀 做 实验, 没用到 氘 氚 做 发电 的 这样 一个 布局。 而 发电 都要 布局 的话, 还得 把 后边 的 二 回路 它的 热传导, 还有 涡轮 电机, 以及 供电 并网 这些 所有的 设施 要 跟上 的话, 那 又要 投资 几十个 亿。

为什么 没 做 后期 的 一些 工作 呢? 就是 因为 现在 它的 度 电 成本 太高, 目前 算下来, 如果 用 托克马克 来 发电 的话, 可以 做到 发电。 但是 它的 度 电 成本 可能 要 做到 一度 电 1万甚至 10万块钱 一度 电。 所以 大家 现在 没 去做 这部分 的 工作 而已。

所以 我 理解 这个 事情, 其实 现在 它是 一个 成本 问题。

对, 是一个 成本 问题。 不管 你是 用 哪种 先进 的 技术 产生 的 电, 它 都是 同样 的 一个 产品。 回归 到 商业 逻辑 的 本质, 我们 比 的 就是 度 电 成本。 你 不能说 像 最 开始 光伏 发电 的 时候, 它的 成本 比较高。 政府 还 可以 做 一些 补贴, 让 光伏 的 技术 快速 的 迭代, 使得 现在 光伏 电站 有了 极大 的 商业化 逻辑 上 的 一个 闭环。

它 能够 评审 出来 一个 光伏 电站, 它的 投资 回报 周期 大概是 在 15年到20年。 这 对于 国家队, 对于 央企 的 投资 来讲, 它是 可以 做 决策 的。 因为 这个 是 有 保障 的, 不管 是 十年、 15年、 20年, 它是 可以 看到 有 个 回报 周期 的。 但 你 如果说 核聚变 电站, 你 建设 一个 商业 电站, 你的 度 电 成本 是 1万块钱。 你 怎么 去 跟 现在 的 成本, 人家 一度 电 可能 就 五毛钱、 三 毛钱, 怎么 去 做到 这样的 一个 匹配 呢? 国家 也 不可能 一直 给你 做 这样的 补贴。

那 黑 链 跟 微软 去做 这样 对赌, 他的 底气 是什么 呢?

他的 底气 就是 在于 它 现在 采用 的 技术路线, 建设 的 装置 成本 非常低。 我们 刚才 说 到了 托克马克 可能 要 数百亿 甚至 上千亿 这样 一个 建造 成本。 而 对于 他 来说, 他的 建造 成本 可能 1亿美元 的 样子。 所以 这是 两个 数量级 甚至 三个 数量级 这样的 差异。 它 跟 微软 签 的 供电 协议 里边, 对它 每度 电 供应 的 价格 可是 写 的 是 一度 电 一 美分。 这 可是 比 我们 现在 所有的 电 力度、 电 成本 都 是要 低 的。

现在 美国 平均 用电 的 价格 是 多少? 医生 知道吗?

美国 这边 居民 用电 的话, 可能 很多 地区 是 十 美分, 在 加州 的话 可能 会 是 20美分, 这是 居民 用电 的 价格。 如果 在 home sale market 上 批发价 的话, 它 可能 会 在 3美分 到 5美分 一度 电 左右。

OK, 因为你 在 微软, 你 自己 会 看好 黑 链 的 这个 模式。 就是你 觉得 他们 2028年 之前 能够 实现 这个 核 供电。

蛮 对, 他们 签 的 合同 是 2028年 能够 实现 至少 50兆瓦 的 供电, 我们 希望 他们是 能够 实现, 但 也 知道 这个 的 难度 是 比较 大 的。 所以 其实 微软 投资 这个 公司 或者 签 这个 合同 的 主要目的 也是 在于 能够 前期 就 给 他们 足够 的 一个, 就 相当于 是 需求 侧 的 一个 强烈 的 信号, 就是 他们 做出来 我们 就 一定 会 买。 通过 这样的 方式 去 支持 这样的 创新 新公司, 帮助 他们 去 减少 他们 面对 的 风险, 希望 帮助 他们 能够 成功。 因为 其实 微软 也好, 整个 社会 也好, 整个 社会 和 核聚变 的 技术 是 绑 在一起 的。 如果 核聚变 的 能够 成功 的话, 对 整个 社会 包括 这些 科技 公司, 这 都 是一个 非常 大 的 利好。 所以 微软 也 愿意 去 冒 这样 风险, 签 这样的 合同, 投资 这样的 公司。

其实我 还有一个 问题, 就是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这家 公司。 应该 我记得 很早 之前, 他 也是 核聚变 领域 里面 的 一个 领头羊, 也是 拿了 比尔盖茨 的 投资。 包括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就是你 之前 在 的 这个 基金 也是 盖茨 成立 的。 他 还 投 了 一个 核聚变 公司 叫 type one energy。 为什么 你们 最后 签订合同 的 是 跟 sam 奥特曼 他 投 的 一家 公司 很 领先 的, 其他 两个 公司 他是 受制于 技术 路径 的 不一样, 然后 他的 成本 更高, 还没有 办法 快速 突破, 是 受制于 这些 因素 呢?

我 觉得 最大 的 原因 应该 就是 时间, 就 时间轴 上 哪个 公司 更有 可能 更快 的 做出 一个 哪怕 是 小规模 只有 50兆瓦 这样的 一个 项目。 我 觉得 其他 几个 公司 他们 可能 还需要 更多 的 时间。

所以 整体 还是 说 谁的 技术 路径 跟 成本控制 能够 更快 的 达到 我们 发电 跟 用电 的 那个 目标。

对, 是 这样的。

向 总 你 要不要 解释一下 现在 核聚变 的 几 大 流派, 包括 刚刚 我们 提到 的 在 国际 上 这三家 非常 知名 的 公司, 他们的 实现 方式 的 不一 一样, 以及 他们的 差距 到底 在哪里。

目前 能 看到 的 是, 首先 微软 在 几个 技术路线 上都 有 投资, 首先 投资 了 C F S。 C F S 是因为 它 从 M I T 孵化 出来 M I T 那个 团队 解决 了 高温 超导磁体 的 技术。 它的 卖点 就是我 利用 高温 超导 实体 大幅 的 提升 磁场强度, 能够 把 托克马克 的 体积 缩小。 目前 来看 说 它的 所谓 的 体积 缩小 到 一 特 的 40分之1 了, 但是 它的 成本 并不是 缩小成 他的 40分之1。 所以 他 为什么 21年 一把 融 18亿美元? 那 算起来 也是 人民币 100亿, 对 吧? 所以 它是 会 大幅 的 缩小 成本, 但是, 它的 建造 成本 也 在 数百亿, 只不过 从 原先 一 特 的 上千亿, 甚至 一头 下一代 发展 的 要 3000亿, 现在 缩减到 它的 现在 可能 用 300亿, 可能 10分之1 这样 一个 水平。

但是 它 由于 高温 超导磁体 强磁场 之后, 它 会 面临 进入 到 一些 新的 物理 参数 空间。 比如说 更高 的 温度, 更高 的 终止 产额, 更高 的 辐照 强度, 以及 由于 体积 的 缩小, 它的 功率 也会 缩小。 现在 eta 的 设计 的 参数 是 500兆瓦 净 能量 输出, 而 它 的话 有可能 才 几十 兆瓦, 算起来 的话 其实 度 电 成本 也 跟 eaa 也 差不多 了。

其他 的 几个 技术路线, 刚才 提到 了 微软 还 投资 了 另外 一家 是 做 仿 星 器 的 反应器。 其实 它 跟 托 马克 有点 类似, 托 马克 相当于 是用 各种 的 磁体 结构 来 约束 住 中间 的 一个 环状 的。 它 形成 一个 相当于 是一个 螺线管 一样的 磁场 结构, 约束 住 中间 一个 甜甜圈 一样的 一个 等 电器。 而 环线 它 就 一开始 就 把 它 设计 成 扭曲 的 一个 环形 的 一个 结构, 那个 环形 结构 是 扭曲 的, 不是 对。 剩 的。 但是 它的 设计 门槛、 建造 门槛 和 装配 门槛 都 非常 高。

因为 现在 生产 制造 技术 的 提升, 现在 物理学 上 认知 的 一些 提升, 当然 也有 一些 公司 在 做 反应器 的。 但 我们 自己 作为 多年 的 技术 专家 以及 院士 们, 大家 一起 统一 的 讨论 的话, 我们 觉得 还是 hy energy 的 现在 的 一个 记录 线, 在 商业化 来讲 的话 是 最有 实现 的 可能 的。 以及 继续 走下去, 他是 能 成为 这样 商业化 路径 上 的 一匹 黑马 的。 作为 国家队 来讲, 他 有 沉没成本, 还有 全面 的 技术 积累, 他 肯定 是 会 走 托克马克 的。 哪怕 投资 上 百亿 甚至 数百亿 去 解决 从 0到1 的 技术 上 的 一个 战略 突破, 对于 国家队 来讲 是 没有 问题 的。 但 对于 商业化 公司 来讲, 我们 觉得 最优 的 方案 还是 现在 能 看到 的, 就是 黑领 肯定 的 这样的 一种 直线型 的 长发 围 型 的 装置。

好的 理解。 关于 A I 用电 荒, 其实我 还有 几个 补充 的 想 问 的 问题。 如果 电力 短缺, 其实 我们 刚刚 分析 了 美国 的 情况 跟 中国 的 情况, 然后 我看 其实 大 的 公司 还有 巨头, 他们 好像 也 非常 喜欢 在 英国 建 这种 数据中心, 包括 英国 或者 是 爱尔兰, 还有 的 数据中心 我看 是在 向 法国 迁移。 欧洲 的 情况 大概是 怎么样 的。

我想你 的 问题 大概是 在 现有 的 电量表 有限 的 情况下, 可不可以 去 把 数据中心 建 到 其他 的 位置。 我的 理解 是在 很快 的 将来 或者 是 哪怕 现在, 可能 这 已经 是一个 很难 做 得到 的 事情 了。 因为 所有的 国家和地区 都 意识到 数据 的 重要性, 尤其是 对 一个 主权国家 来说, 他们 会 希望 这个 国家 的 数据 就 留在 这个 国家, 然后 他们 并不 希望 他们的 数据 要 传输 到 其他 的 国家 或者 邻国 去, 处理 之后 再 传 回来, 这 可能 对 国家安全 也是 有 隐患 的。 所以 我 觉得 这个 数据中心 可能 没有 那么 的 灵活, 可以 去 建 到 其他 地方。 但是 对于 国 面积 比较 大 的 国家, 比如说 美国, 那 可以在 东西部 找到 合适 地方 去 建设。 但是 对于 面积 比较 小的 国家, 他们的 限制 会 比较 大。 所以 我 觉得 可能 没有 那么 大 的 自由度 去 把 数据中心 建 到 其他 国家。

向 总有 补充 的 吗? 关于 数据中心 的 迁移 跟 欧洲 的 情况。

其实 医生 刚才 解释 的 非常 到位。 就是 数据 它 现在 是一个 资产, 甚至 到了 战略 资产 这样 一个 地位。 所以 现在 数据 实际上 是一个 非常 战略性 的 一个 物资 了。 而且 对于 A I 下一步 的 发展 的话, 首先 是 现在 是 芯片 短缺, 这是 数据 短缺, 再 是 能源 短缺, 这个 重要性 已经 都 凸显 在 这儿 了。 数据 实际上 已经 现在 出现了 短缺 的 问题 了。 你说 把 数据中心 放在 别的 国家, 然后 再去 训练 甚至 利用 当地 国家 的 数据, 我 觉得 这是 不可想象 的 事情。

以及 还有 就是 刚才 医生 也 提到 了 一点, 国土面积 比较 大 的 国家, 它 可以 做 一些 区域化 的 布局。 但是 就像 我们 国家 现在 做 的 东 数 西 算 这样的 一个 布局, 在 实际操作 过程 当中, 实际上 也有 一定 的 问题。 因为 又 存在 着 不同 省份 它的 自己的 一个 利益 划分。

所以 问题 还是 挺 多 的。

是的, 所以 最好 就是 把 能源 周期 放在 当地, 数据中心 也 放在 当地。 但是 这就 考虑 能源 结构 的 问题 了。 什么样 的 方式 的 能源 供 能 方式 能够 放在 当地, 又不 占据 那么 大 的 地域 面积, 又有 环评 安 评 的 满足 的 要求。 所以 这就是 我们 现在 正在 做 的 事情。

对, 伊森 我知道你 之前 其实 也是 做 电网 的 调度 研究 的。 那你 觉得 为了 适应 现有 的 A I 未来 的 发电 技术, 还有 电网 它 需要 做 怎么样 的 调整 跟 转变 呢?

我 觉得 现在 对于 电网 来说, 它的 挑战 比 A I 出现 之前 的 挑战 还要 大 了。 因为 之前 我们 考虑到 的 是 几个 大 的 行业 的 电气化, 比如说 交通, 电动车, 比如说 楼宇 等等。 就 光 那 几个 行业 的 电气化 就 已经 让 电网 已经 是 吃不消 了。 所以 在 现在 A I 的 这个 需求 大规模 快速增长 的 情况下, 电网 的 负担 是 非常 重 的。 所以 我 能 想到 的 一些 解决方案, 一是 沿着 我们 之前 能源 转型 的 计划, 要 速度 更快, 规模 更大, 这是 一方面。

还有一个 方面 就是 像 有 一些 技术 突破, 我们 真的 是 很 希望能够 发生。 比如说 核聚变 就是 一个 很 重要 的 技术 突破。 还有 像 分布式 储能, 可能 它的 位置 在 未来 会 变得 更加 的 重要。 这是 假设 核聚变 暂时 不能 实现, 或者 是 实现 的 时间 还 比较 晚 的 情况下, 那 可能 分布式 储能 会 是一个 比较 重要 的 一个 解决方案。

因为 分布式 储能 出现了 大规模 应用, 能够 分担 系统 的 一些 电 的 传输 的 负担。 就 比如说 我们在 每家每户 的 屋顶 上都 装上 太阳能板, 这样的话 电网 就 不需要 把 电 从 发电站 传输 到 你的 家里 边。 你可以 直接 用 你 自己 家里 边 的 太阳能板。 这样的话 电网 上 的 容量 就可以 用来 把 电 从 这个 发电站 传输 给 其他 的 一些 用电 的 客户。 就 比如说 各个 个体 公司 的 数据中心。 总的来说, 就是 通过 大规模 的 使用 分布式 发电 的 方式, 能够 释放出 一些 电网 现有 的 有限 的 容量 给 其他 的 应用 去 使用。

因为 A I 其实 它 对 一个 国家 的 经济 也是 非常重要 的。 就 比如说 一个 很 粗略 的 一个 评估 了, 就是 每一 兆瓦 的 A I 的 数据中心 的 负荷 大概 能够 带来 1000万美元 左右 的 年收入。 所以 这是 非常 高 的 一个 经济效益。 所以 这也是 是 为什么 所有的 科技 公司 都 不管 电价 有 多 高, 只要 有 电 那 我 就 愿意 去 建。 因为 只要 有 电 能够 支持 他的 业务, 那 他 赚 的 利润 是 完全 可以 cover。 再 高 的 电价, 或者 是 电价 比 现在 还要 高 也是 没有 问题 的。 所以 现在 电价 并不是 最 敏感 的 一个 成本 的 成分。 现在 是 有没有 电 可能 是 更加 敏感 的。

一 兆瓦 用电 的 成本 是 多少? 我 刚刚 在 计算 10美分 乘以 1兆瓦.

如果 是 一 兆瓦 的 十 的话, 它的 成本 可能 只有 30美元 到 50美元 左右。

所以 这个 投入产出比 看起来 还是 回报 非常 可以 的对。

或者 回报 是 很高 的。 但是 我说 的 是 一 兆瓦 时, 就是 一 兆瓦 因为 1个小时, 但是 他 如果 用 一年 的话 又是 另外一个 数。 但 总的来说, 电能 的 成本 相对于 A I 或者 是 数据中心 能 创造 的 利润 来说, 是 比较 小的 一个 部分 的对。

所以 其实 现在 就是 找 电 的 问题 了。

对, 现 短期 的话 就是 找 电力网 计划, 可能 中长期 的话 就是 怎么 和 电力公司 一块 去 协作 起来, 能够 把 电网 规划 的 更好, 尽早 继续 建设。 因为 电网 的 建设 需要 很长 的 一个 周期, 更 长远 的那 就是 投资 现在 还没有 出现 的 新兴 的 技术, 能够 真正 实现 突破性 的 技术 上 的 进展。 如果 核聚变 真的 能够 实现 的话, 那 对 能源 转型, 能 对 A I 的 发展 来 都 是一个 特别 重大 的 利好。 这也是 为什么 我们 很 关注 这一点 的 原因。 同时 我 还想 分享 个人 的 一个 观点, 就是 以前 A I 和 能源 实际上 是 两条 平行线 的 行业, 几乎 是 没有 交集 的。 所以 也 从 是 去年 开始, A I 和 能源 就 忽然 就有 了 交集, 而且 是一个 非常 重大 的 交集。

其实 你 仔细想 这个 问题是 很 有意思 的。 A I 和 这个 能源 就 好像 是一个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的 两个 行业。 因为 一方面 A I 的 发展 是 需要 大量 的 能源 支持 的, 因为 能源 的 成本 直接 就 决定 了 A I 的 成本。 同时 A I 的 各种 运算 能力 也好, 智能 也好, 或者 是 解决问题 的 能力 也好, 它是 可以 用来 帮助 能源行业 找到 能源 转型 的 更好 的 解决方案 的。 就 比如说 电网 的 调度 就是 一个 很难 的 问题, 电网 的 未来 的 规划 和 设计 也是 一个 很难 的 问题。 那 是不是 可以 用 A I 去 帮助 更好 的 设计 未来 的 电网, 更好 的 解决 调度 问题, 这 对 能源行业 发展 来说 也是 非常 有意义 的。 或者 能 不能用 A I 去 找出 更好 的 化学 配比, 能够 发明 出 更 有效 的 成本 更 低 的 电池。 或者 是 能 不能用 A I 去 帮助 未来 核能 的 设计 等等。 这 两个 行业 都 是在 互相促进, 互相帮助 的, 所以 是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就 A I 既 需要 能源 的 支持, 然后 能源行业 也 需要 A I 能够 帮 他 提供 解决方案。

我 补充 一点, 刚才 医生 说 的 特别 对, 这 两个 方面 现在 是 紧密结合 在一起 的。 比如说 我们 现在 核聚变 这块 的话, 已经 得到了 A I 的 一些 技术支持。 原先 是 deep mind 的 团队, 现在 前 一个月 是 普林斯顿 的 团队。 他们 分别 提出了 用 机器学习 的 算法, 帮助 我们 对 核聚变 里边 的 不稳定性 进行 预先 的 判断 和 进行 控制。 这是 他们 叫 A I 赋能 到了 我们 核聚变 领域。

另外 你看 像 原先 我们 有 跟 一些 人工智能 企业, 像 谷歌 open I 这边 在 合作。 现在 他们 在 合作 的 过程 当中, 也 看到 了 双方 的 紧密结合 性, 甚至 他们 又 变成 了 投资方。 能 看到 谷歌 的 投资 了 T A E, 还有 就是 open S M 奥特曼, 他们 投资 黑人 都是 这样的 紧密结合 的 这样的 案例。 确实 A I 的 发展 和 能源 的 发展, 现在 是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其实 这就是 A I 赋能 科学 的这 一部分。 我们 看到 它 在 医疗, 在 生物, 包括 能源 电力 的 调度 上, 各个 方向 A I 还是 有 帮助 人类 的 科学 更 快速 的 发展 的。 谢谢 医生。

谢谢 向 总, 谢谢 谢谢。 好, 谢谢 红军, 谢谢 向 总。

好了, 这就是 我们 今天 的 节目。 如果 大家 喜欢 我们的 节目, 欢迎 在 你 所 收听 的 音频 渠道 来 订阅。 我们 海外 的 听众 可以 通过 苹果 播客、 spotify 来 订阅 我们, 也可以 在 youtube 上 搜索 规 5101 播客 来 订阅。 我们。 中国 的 听众 可以 通过 苹果 播客、 小宇宙、 喜马拉雅、 网易 云 音乐、 蜻蜓 F M、 荔枝 F M 还有 QQ 音乐 来 关注 我们。 简单 来说 就是 大家 在哪里 听歌 就可以 在哪里 关注 我们的 播客。 这就是 我们 今天 的 节目, 感谢 大家 的 收听,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