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2E49 | 人造肉,你会吃吗?

S2E49 | 人造肉,你会吃吗?

2021/8/22
logo of podcast 硅谷101

硅谷101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梓梁
泓君
谢可盈
Topics
泓君:本期节目探讨人造肉行业,包括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并分析其市场前景和对未来粮食安全及环保的影响。节目嘉宾分别从消费者体验、技术研发、市场竞争、成本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杨梓梁:细胞培养肉技术能够在体外生产肉类,有效解决传统畜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并对未来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他详细介绍了细胞培养肉的生产流程,并分析了成本降低的关键因素,以及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战略规划。 谢可盈:植物肉技术在口感和营养方面不断改进,并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拓展市场。她分析了植物肉与传统素肉的区别,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并对植物肉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杨梓梁:细胞培养肉技术是通过从动物体内提取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最终生产出与真肉口感相似的产品。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畜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避免抗生素使用等。成本降低的关键在于研发无血清培养基,降低生长因子成本,以及通过国产替代和规模化生产降低基础培养基原料成本。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海鲜和猪肉两种产品,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产品商业化。 杨梓梁:中国细胞培养肉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本土企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储备丰富,上游供应链也日益完善,这些都为细胞培养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谢可盈:植物肉产品口感与真肉相比,在不断改进,并能满足部分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需求。美国植物肉产品最初以汉堡形式出现,是因为汉堡是主要的消费场景。中国传统素肉与新型植物肉在技术上有很大区别,新型植物肉在锁水度、纤维度和营养价值方面更优。植物肉的可塑性强,营养成分可灵活调配,并可添加其他营养物质。植物家公司采取性价比策略,以低于国际品牌的价格提供产品,并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拓展市场,未来将平衡餐饮和零售渠道,并逐步增加直营渠道的比例。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人造肉这一新兴行业,涵盖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两大类别。嘉宾们分享了各自初次品尝人造肉的体验,并深入探讨了植物肉与传统素肉在技术上的差异,以及Beyond Meat选择豌豆而非大豆作为原料的原因。同时,节目还解释了细胞培养肉的生产原理和不同类型。
  • 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是人造肉的两大类别
  • 植物肉使用植物蛋白,细胞培养肉使用动物细胞
  • Beyond Meat选择豌豆而非大豆,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的顾虑
  • 中国传统素肉的技术与现代植物肉的技术不同,现代植物肉在锁水度和纤维度上有所提升

Shownotes Transcript

为什么要吃人造肉,因为我们没有选择

人造肉,不仅仅有去年大火的植物肉,还有细胞培养肉,后者不通过杀动物,就能在生物容器中生产肉类食品。未来全人类将共同面对气候变化与粮食危机,如今看来,人造肉只是一个选项问题;但未来,我们没有选择。

关于这期的选题,感谢小宇宙的听众Suzie-susushi,他也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吃动物》。欢迎把你想要听的话题写留言或者邮件给我,如果你在某一个方向有一技之长,也欢迎联系我们来做我们的访谈嘉宾,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杨梓梁,CellX创始人兼CEO 谢可盈Coco,植物家HEROTEIN 战略与运营副总裁

【你将听到】 【01:41】第一次吃植物肉的口感与体验 【05:19】现在大火的植物肉与中国传统的素肉,技术大不同 【08:44】为什么Beyond Meat使用豌豆而不是大豆作为原材料? 【11:12】不通过动物提取动物肉,黑科技“细胞培养肉”是什么? 【14:05】吃素能满足身体的营养吗 【16:29】人造肉的风险:配料过多,不属于健康食品? 【21:23】我们为什么需要人造肉:环保、气候与粮食 【24:30】细胞培养肉也存在摩尔定律:成本降低的秘密 【28:46】Beyond Meat进中国,植物肉如何与它竞争 【30:31】权衡产品的定价策略 【36:35】中外领先的细胞培养肉品牌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相关节目】 S2E46|揭秘比尔·盖茨突破能源:重金押注高风险零碳经济)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s: 杨梓梁 and 谢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