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前过年大家都会发土味的拜年短信,年夜饭后大家忙着发短信,感觉很忙碌。短信时代,拜年短信只有几个模板,大家互相复制粘贴,我印象深刻的是“叫我怕系列”短信模板。“叫我怕系列”短信模板衍生出很多版本,根据日期变化,例如“我怕年三十的鞭炮太响你听不到我的祝福”、“我怕初一的祝福太多你看不到我的祝福”等等。“数数系列”短信模板也比较尬,例如“一条短信两心相系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股风灯六六大顺七窍玲珑八面微风九九同心十分幸福”。拜年短信通常会使用排比或押韵,或者用相同的字结尾,例如全部用“年”结尾。以前放鞭炮很自由,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鞭炮,例如小鸡下蛋、狗拉屎、猫拉屎等,有些甚至有整蛊性质。以前大家喜欢用各种姿势放摔炮,也有人捡鞭炮玩。现在开始慢慢恢复燃放烟花爆竹,以前大家可以自由燃放。
以前过年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尤其是本命年,从里到外都是红色。我们那儿流行穿红袜子,袜底画小人,写“踩小人”,寓意踩小人。我本命年穿的内裤上有红色骏马图案。我们那儿正月初一不能打扫卫生,寓意不能在新年的第一天辛苦。现在过年流行“过年三件套”:美甲、美睫、美发。现在大家随时都能买新衣服,所以过年穿新衣服的意义不如以前那么大了。现在有人用抽签的方式发红包,红包金额不等。今年流行送抽卡玩具,例如小马宝莉卡牌。过年会贴春联、窗花,家里会摆放橘子树或金橘树。过年有很多谐音梗,例如“忌菜汤圆”谐音“聚财汤圆”。
以前过年流行送鸡蛋、果篮、露露杏仁露,后来变成送牛奶。果篮里的水果通常不会被吃掉,会继续被送出去,例如杨桃。以前流行送金味麦片和南方黑芝麻糊。以前流行送德芙巧克力、费列罗,现在流行送更高级的巧克力。以前过年流行送馒头,有白面馒头、造型馒头、各种高级配方的馒头。我们那儿过年流行送卤货,亲戚之间会互相PK厨艺。过年大家会准备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现在流行送咸菜。希望我们回忆起的这些土味年俗能够勾起大家心中记忆中的年味。
惠子:以前那些土味年俗虽然土,但确实很有年味,让人怀念的是那种欢乐的感觉。我印象深刻的是以前过年大家都会发土味的拜年短信,年夜饭后大家忙着发短信,感觉很忙碌。我妈每年过年都要给领导发拜年短信,她会选择一个模板,然后我和我爸帮她润色,最后再根据收信人姓名进行修改。以前没有手机的时代,大家是上门拜年,那种感觉也是另一番年味。我们那边的习俗是三十和初一一般会在爷爷奶奶家,初二去外公外婆家。古代的拜年方式类似于现代的短信,宋代开始流行飞帖,明清时期发展到群发,最后演变成在门口挂红包裹收取飞帖。现在微信拜年可以用表情包、emoji或文字图案等方式。微信抢红包很火,很多人热衷于抢红包,甚至会研究抢红包的技巧。我曾经用小号先抢红包,再用大号抢,最后捡到很多漏。我爸妈虽然不喜欢过年,但抢红包时很兴奋,同事之间也会互相提醒抢红包。以前流行各种拜年表情包,例如各种磕头表情包。
我们家过年吃汤圆和年糕,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年糕寓意年年高。我们家过年吃饺子,年初一早上吃煎饺,寓意吃钱。我们那儿过年流行送鸡蛋、果篮、露露杏仁露,后来变成送牛奶。以前过年流行送脑白金,也有人送传销产品。以前过年流行送馒头,有白面馒头、造型馒头、各种高级配方的馒头。我们那儿过年流行送卤货,亲戚之间会互相PK厨艺。过年大家会准备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现在流行送咸菜。希望我们回忆起的这些土味年俗能够勾起大家心中记忆中的年味。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