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永安,是富兰大学的老师长期以来我主要是研究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特别关心我们当代青年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城市化、中产化和精神领域的青春化的问题我们现在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正处在一个社会的大转型时期
生活环境日新月异,方方面面都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同时也会有很多新的困惑所以在这一档我和新时相光之来处共同出品的播客里我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对这些新问题的一些想法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新的一个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一些电影还有一些歌曲在分享之后也希望大家多多给我留言我们也可以交流大家好我是梁永安今天非常的高兴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法国作家维克多尔余果的著名小说
《悲惨世界》为什么要谈这本小说呢?有好几个原因首先一个原因是上个星期复旦大学重版社给我送了《悲惨世界》的新一本这个一本是由郑克鲁教授翻译的它是毕生之力于翻译法国文学一共翻译了大概有 1600 多万字的
关于法国文学和法国历史等等文化方面的这些著作那么他译的这个版本我一拿到以后因为以前是作为余果的代表作那是看过的但是一拿到这个译本心里就有一种很大的一个渴望就再读一下因为这个译本它有个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说把跟这本书在他的描写里边所涉及到的法国史
法国文学,法国的整个国家的优远的生存的各种各样的背景都非常详细地给他注释出来所以你看了以后呢,就收获非常大就有一种把这个书从他的历史的那种渊源里面能够给他重新体会第二个方面是因为这个作品啊
这几年里边就经常会想到《避惨世界》里边的一个人物就是里边的那个警长沙威我觉得于果他在 1862 年他 60 岁的时候去写的这本书就这个时候我觉得一个人跟他 30 岁写的比如说他 191831 年出版的《巴黎圣母院》我们知道于果是 1802 年出生的
所以他在 1831 年出版《巴黎寺母院》的时候很年轻啊 29 岁所以《面对世界》呢你看《巴黎寺母院》写得很诗意啊里边写的那种渗透着一种浪漫精神但是到了他 60 岁 1862 年再来写《悲惨世界》的时候他的阅历啊因为他经过了 17 年的流亡对整个社会生活啊历史各种各样的人
对人的精神道德情感都有非常深的体会所以这是他的一个一生的一个结晶所以写信里面为什么他会写出沙威这样一个人所以这是我这几年里面其实在各种社会的体会里面我觉得沙威这个人是真的是值得好好好好的去透视一下所以这也是读这本书的一个动力当然了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呢
是我五天前来到安徽一线的就我们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几十年的好朋友那么来到一线我们建一个文化村落搞一个实听书院所以以后经常来互相的分享、阅读和传播有价值的书来到一线之后我觉得有个最大的体会什么呢就是人的节奏
变了,很多东西在还原就从上海这么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系统非常复杂来到这里以后呢就转换成一种农业的节奏了比如说这里的稻谷文明还那么完整,所以那些植物的节奏而这个时候呢就有一种看这个世界啊就有一种还原性从我心里来说我这两天其实啊在一线
我是默默地在看一本书就是一本很著名的人力学家斯科特他写的那本书叫作茧自缚其实这是我在一线读的时候感触非常深因为他从人类早期的游牧后来变成农业后来变成工业这里面做了一些什么家法所以我们说人的生命节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人的一个本性我们人类的善恶应该是按什么标准来
去衡量那就是这本《若见自负》里边写得非常的透彻从这本《思考》的这本书再来想再来看这个悲惨世界你可以看到我们人类的一个发展社会的一个形成里边有很多不公正里边有很多痛苦这些痛苦不是抽象的它是落在不同的人头上尤其是落在一些无辜的人一些底层一些劳动者身上
所以很多心情交集在一起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来聊聊这个悲惨世界这个悲惨世界里面我们当然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面当然写的是有苦衣饭让光了那么多年最后好不容易释放实际上也算是个逃犯后来他自己一直非常艰辛他自己的身份
他也不敢彻底暴露但是他后来你看在社会生活里面看起来还过得还挺正常挺如意的样子但是那个警官沙威就看出来他这个人似曾相识他作为一个警察实际上是一个什么呢就是像个刑警就是他在他的阳光里面他能仔细地分辨出这个让人身上可疑之处
所以他一直在搜集他的罪证一直想把他的真实身份给他暴露出来所以就这么一个里面的当然让后来也收养过孤女最后也经历了很多心酸的这个故事大家可能还是比较熟悉的也有非常拍得很好的电影就是在这个里面其实我就想就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让让是不是罪犯这是这本书的一个特别关键的部分让让是为什么他放的是偷窃罪就是因为他的姐姐家里有六七个孩子都饿得过不下去过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呢他不能看着他们饿死所以偷了几个面包结果一下子被判苦役我们今天就算难以想象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一个所谓的小罪
怎么怕了几十年的苦意但是我们还原到历史就知道 18 世纪那个时候你说法国英国欧洲它发生了什么呢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圈地运动像英国圈地运动发展这种大的工商业那么这过程里面很多农民就开始流动有的是无法容身的在原来的乡村没有土地了进城
去做各种苦工那么还有那种流利士族的儿童等等社会出现了大量的不稳定大量的流民所以这时候欧洲的整个来说法律就严苛起来了你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案子当时法国有个儿童就偷了个汤勺判处绞刑当时英国人规定
四十先令你脱了四十先令的东西那就是绞刑了那就是死刑你晚上把脸涂黑了想搞笑外面走路想吓唬人那马上也是死刑所以这个当时呢为了维护这个统治者贵族和资本家所以整个社会呢对这个底层的残酷的这个这样的一种以法律的面目出现的这样的残酷的管理所以让这种人呢
那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为了孩子活命就一家伙一个小小的几个面包的问题就一下子判了那么长时间徒刑所以余果在写的时候啊我觉得余果他是饱含这种深情的就如果在你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他说的著名的话在绝对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的人道主义就世界上的一些价值我们要维护的是什么呢
维护的是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所以这也是他写《悲惨世界》的时候把这个问题就更加深化了所以这个小说首先一点就是它表面上是个苦逆犯,是个罪犯实际上是最无辜的人所以这个小说一开始,它出来的第一天后来不是在神父家里投诉,人家留宿
让他给他温暖的住下结果他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把他家的银珠台给偷走了结果后来在路上被警察逮住了把他捉回神父家让神父指认就行了只要神父说是他偷的那就不得了可能头脚形都有可能但是神父说这是我送给他的所以我们很感动的一个细节这个神父真正是一种怜悯
但是实际上我们仔细读也不能说这个神父是一个巨大的怜悯因为让社会这么不公正的对待他苦意剥夺他的生命那么长的时间那么他赢理所当然他失去东西太多了所以那个神父给他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应该给他的不是问题不在一个烛台一个银烛台这是可计量的
而是一份感情一种良知所以这是这个让人从这个地方呢就获得了一种对于社会对于我们人类的一点点新火般的这种希望所以从你看他后面做了那么多善事你看这个人我们说如果如果其实我看《碧场世界》我觉得他是一边叹息一边在写我记得是十年前吧
去巴黎的时候专门去看了余果故居他住的地方其实还是很雅致的在一个大的庭院,四面有黄色的房子那里面的那些整个居家的环境并不宽敞不是那种庄园什么的那就是一个很紧凑的一个很适合写作的充满了有很多书的一个居所那么余果在这个时候
在生活里面我就可以想象他写作的时候他叹息这个世界太不完美了在这世界上你找不到一个幸福的人就算你看了那个《有果的全部》小说你不会看到一个楷模不会看到一个让你觉得是一个完美的是一个令我们内心深处感到轻慕的一个人人人都在受罪那么受的罪不一样
所以这个让一辈子被不公正的对待这时候引出一个重要的人了除了那个神父可以说决定性的温暖了这个让让那么然后跑出来个沙威沙威这个人啊我觉得我以前一直感叹一点就经常在社会生活里面底层压榨底层底层的残酷的对待自己的同一个阶层的人因为什么呢我是因为在公交车上体会了
以前经常会看到公交车的受派员或者什么就对待各种各样的上车的人有的人背着篓子我在有的乡村小城市背着篓子生活也很艰辛的人对人的脸色就很差很鄙视的口气就是那种有一次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背着个大竹篓赶公交车
回到车呢,只要为他停个三秒,人家就能上车。那就看着一路一样就开跑了。就是为什么我以前一直在想一个事情,就是为什么同为底层,为什么就不能互相怜悯呢?因为这个人群广大,是金字塔的最底部。所以我看这个《避惨世界》的时候,你就看到这个让让让,他遇到沙威了。沙威这个人的爸爸是个苦衣饭。
实际上跟那个让阿让是同样的遭遇他的妈妈是个算命的所以说沙威呢实际上本人呢也是一个非常悲苦的但是后来呢他开始进入到这个体系里来了国家体系最后呢变成了一个警察就相当于一个侦察员他就变成了这个大体系里面一个人了变成个零件换成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个工具人了按理说啊
在当时的法国社会里边法国社会当时怎么回事啊就是 1805 年 你像拿破仑他开始统治法国的时候拿破仑这个人你看他好像是很有那种当那个帝王的野心而且还东征西战打遍欧洲这么一个人但是他在很大一个程度上又适应了当时摧毁
封建贵族制度摧毁旧王权的那一种等级的那种垄断性的就那样一种革命的效果所以拿破仑的时候其实是他触动了很多旧贵族打破了旧秩序旧秩序维护的那些人对他都非常痛恨所以到了余果他写《巴黎圣文院》的时候就 29 岁 30 岁这个阶段
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拿破仑三世复辟的时代那么后来又是波旁王朝就整个法国从这个 1805 年之后挣钱走马凳一样的起起伏伏所以这个过程里面的社会也比较乱所以警察就变得很重要所以你看这个沙威呀他就感觉自己是社会秩序社会正义的一个
一个维护者他一站在这个角度那就不一样了他的眼神就会发生变化他就会感觉要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杂志都清除掉所以他的基本理念里面我们看这本小说里写的沙威样子长得就比较凶然后他觉得国家的这些官员永远不会错他就是一个我们说在后来的我们的文化分析里面
特别是德国思想家韦伯的分析里面他就是那种合法性社会合理化社会铁轮社会的维护者他觉得只要符合那个制度要求符合那个那个时代的那种管理的形形色色的那些规定那都是好的所以他看的那些什么那些
流动着的打工的人那些孤儿那些形式色色的人他觉得他们天生都是一些犯罪分子都需要防范而且他在这个过程里边自我的感觉内心深处有种价值感觉得自己是做的是一个天下最正当最高贵的事情所以他就会变成这样的他缺什么呢就这个人一生中就很忙然后不停的在执行各种指令
他缺什么呢首先一点我们说如果从法国的历史文化来说我们说法国经历过那么深入那么系统那么庞大的启蒙运动在这个之前像帕斯卡尔这些思想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人要做一个会思想的奴隶而这个思想呢我们就是对于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在
我们的人类的这样的一种温暖的生活要放在一个历史的发展放在一个社会的它的一个变化里边去衡量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你是给这个世界在增加有价值的新的东西还是在机械的去维护那种刚刚条条那这是一方面就一个人一旦是
变成了一个这样的一种服从者那么从德国思想家黑格尔的观念来看他就会变成一个什么呢就充满了奴隶意识的人他就会去盲目的执行也是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什么呢他就是一个自在的存在就是他是一个就像一个植物没有一个理性的但这个带来一个什么后果呢就带来了一个
自己简单的认为自己很合理很正义那么同时呢情感就发生了就会对人类对社会去发温暖因为它只有一个东西了它只有那个一个像刀片一样锋利的标准了它没有把这个世界看成活生生的人生活着的世界看不到人间的甜酸苦辣看不到我们每个人他的生存都有复杂的这样一种
来路或者说有他的处境所以这就是沙威这个人已经被僵化了所以这是一种人但是问题就在于这种人他还觉得自己特别的正当
所以这里面牵涉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其实我们整个历史里面,我们可能无意识就经常会忘记一点,就是这个社会它始终存在一个很大的内在深层的东西,一个深层的矛盾就是合法化和合理化,或者是合法性和合理性之间的冲突很多东西呢,我们说法律这个东西,它有时候呢
是建筑在社会的善的基础上的你比如说法律为什么有些很特别的让你想不通的一些判决呢它就是只分细争就是把一些可以纠纷的东西把一些容易产生冲突的东西尽量把它消灭而这个消灭是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整个社会让人类社会过得更和谐更温暖如果你不是这样去理解
那么我们好像社会生活所谓的那个法律就变成了神圣的东西好像它就变成目的了实际上法律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维护人的价值所以稍微你可以看到从小这个人文养成太单薄了家庭父亲苦一饭妈妈算命所以从小在社会生活里面它没有丰富的习俗
没有一个我们说最好的生活是什么呢最好的生活是你走的每一步然后都有一个反思的片刻这个反思的片刻呢不是说你看我们今天社会生活里边好多人也在如鸡似口的读书看微信看抖音甚至看豆瓣看什么然后一看到心里一亮太好了哇这个金句来了一看这个道理我明白了
但这个其实也不是个好事情最好的是什么呢最好的实际上是沉默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哎呀忽然有感觉听到心里觉得坏一下子但是那种真正的领悟真正的体会它要内心化的就有一个漠然有一个沉默有一个静默然后里面就有一个消化渗透就那个瞬间呢我们是觉得不会说话的我们难以去表达
就这个过程里面心里面就发生了一个悄悄的那个就像那个东出的太阳月出山顶一点一点的那种小小的那种微红啊就是然后一点一点的发亮就这个过程啊就这种渗透性这是我们人生成长最最关键的事情就在这个时间里面你的收获是最大的你的精神里面的生长是最最好的所以为什么我看佛教
我非常去禅宗啊他里面你看佛祖正在讲然后不讲没说话然后拿起一片叶子或者有的时候是一朵花然后微微的一举起来你看在座的其他人都是没什么表情只有家业尊者看到那个佛祖拿起了这朵花一下子笑了没有任何话
那是高的境界心里边一下子悟到一点东西所以佛祖回来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他所以嘉乙尊者变成禅宗的第一代开创者所以沙威这种人我觉得就提向我们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要去好好地去体会一个东西就是有时候我们一个人不要轻易说话默默地
就是我明白了我怎么样瞬间听到一句话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那等于没明白因为你心里没有有那么一个默默的这么一个照亮的过程是稍微的我觉得最深的我们社会生活里人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里面其实我觉得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学知识我们可以学技术我们可以学一些具体的东西但是最珍贵的
就是这种人文成长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这种默默的体会沙威身上没有这个从容他也没有这个条件他在那么粗糙的环境里面所以他那些身处实际上是有一种就是想获得社会承认他想获得社会价值想获得大家的尊重那么他就从现成的秩序里面从现成的这样的一个体系里面法律体系里面然后去获得一个位置
获得位置之后呢他一下子有了自己的正当感一下子有了自己的存在感然后他也不断地在自我意识里面强化这个存在感强化自己的这么这样一个甚至是一种高贵感那么就出现这么个人格就这种来自王权来自这种无情的这种统治的那这样一种权力化到他身上就变成了他的一种权力化的人格
所以在这个人格面前善恶就失去了他不会去看着阿让怎么怎么他会去体会这个人的他的眼神微表情和他的跟社会其他人交往的时候的表现出来的善他就麻木了所以我们说有些人就是厌恶自己这个底层出身于底层然后厌恶这个底层就给他污名化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去警惕的东西
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万语片奖的电影《窃听风暴》你看里面那里面也是写德国当时负责窃听的人他也是看上去冷酷无情窃听一个艺术家一个剧作家等等所以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非常合理非常正当非常好所以尽心尽责
但是后来他有了变化这当然是我们看过电影的人可以自己去体会这个人他后来的各种各样的思想上不断的有一种疑惑后来最后还去在最后的结局上还拯救了他所监听的人等等所以就在我们如果远在 1862 年
以他一生的这样的一种积累体会对人的观察然后写了这个沙威这个人我的感觉啊在比想世界里面写拉让好写历史上写的很多很多好人很多善人其实都是拉让这种类型的所以我的体会呢就是拉让其实呢是好写的他很无辜他让人同情
所以读者在读的时候很容易把它作为一个善、真的代表所以阅读没有心理上的间隔但是沙威就复杂了如果把沙威写成一个轮廓无情的执法者的话悲惨世界的价值就大大折扣了但这个小说写的关键就是越写越深什么叫越写越深呢?就是沙威这个人他实际上
在他这个成长过程中他还是有一种没有完全泯灭的东西因为他自己出身于底层如果他是一个比如说他是一个法律体系里面的中间层比如他只是坐在法院里面然后看各种材料根据一个人的行为犯不犯罪然后来判决那是一回事但是他作为一个侦察员啊
作为一个这样一个类似刑警这样的人他是整天在跟踪和盯着这个人而让的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呢他就有一个贴近性他就有一个在细节上观察这个人的条件而在这个过程里面实际上也是这个沙威自己在不断地反思的过程不断地去打破自己的预设然后呢去在逻辑上越来越不自洽就是他越来越有一种冲突了
他觉得他自己脑子里的罪犯那么逻辑延伸出去那么他的细节那么应该充满了这种邪恶充满了残酷但是他所看到的东西跟他原来的预设或者跟他原来这个想象
完全都是不一致的所以这个时候呢 让让就越就是这个让让了你看到最后又是救助克塞特啊又是救助什么对那个就是卖了把两个牙齿都敲掉去卖的这么悲惨的妓女和他们的孩子啊就是像方婷啊克塞特等等他越看越觉得
做一个最最基本的人性的这种内心深处的感知上越来越融化但是融化的话就有个问题了他自己跟自己的职守跟自己的那个身份那就对立起来了那这时候怎么办呢这就是很有意思了这个东西呢就是矛盾实际上我们要写到一个大的问题了就是在余果在这里写了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矛盾的
这个沙威性上其实就把矛盾尖锐化我们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点沙威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就牵扯到社会的构成现在这个社会变化里面它需要一种秩序要不然人类社会是没法延续你比如说原来是游猎时代游猎时代的时候它有个特点人到处跑追野兽哪里也可以打到东西往哪跑
所以那个时候呢游历时代为什么很难建立起一个大规模比较大一点的那种社会或者是大的部族更不用说建立起大的国家为什么难呢因为人是分散的那么后来呢农业社会农业社会表面上我们在学历史的人都觉得我们都学过历史都觉得农业社会是个进步啊
它是有了定居了有了工作啊有了新的技术啊等等那其实呢我们要知道农业社会跟游牧跟那个游猎的时代其实在有些方面呢又是人的一个被束缚的时代什么叫束缚因为你就要跟着这个你所种的东西走了
你要按照它的生长规律,你要种麦子,种麦子播种春天要播种,要选种,要耕种,要灌溉,要一系列事情所以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了但是为什么农业社会会发展起来?因为从同志的角度看,它非常需要农业社会因为农业它跟打猎的不一样,或者跟采集不一样
就是你人口越来越多的话它的生产能力大剩余产品就多就可以供养很多官僚国王和军队还可以建设一些大的东西所以这个生活这个社会的构成里面就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复杂了人越来越多了那么人的自由也就越来越少了那么就需要很多维护这个管理的人维护这个体系的人那就会出现
所以后来我们说你说很多人他变成一个比如说在古代你说这个中东伊拉克这一带你看我们现在挖掘出来人类社会比较早的一个那种原始国家形成吧那个地方是比较早的你看那些
做那个器杏文字啊还有做沙纸草的沙草纸的那么还有形形色色的丰功就出来了所以这个过去里面的每个人的职责特别是当兵的还做法律的慢慢都出来了为那种王权服务的各种各样的所以这么一丰功啊就有个问题了你到底在为何什么你在为谁服务这个东西啊有时候你就很难去想清楚
所以社会生活有时候就出现这个问题就会觉得我刚好我这份工作就行别问它的价值也别问它的什么道德价值它的这种其实人的情感价值都别问了你好好干好你这份事情拿到你的报酬就行有些事情可能是真的是不合理仔细想想有时候确实是有问题的但是呢
你还是就那样执行就行了这就是我们说微博分析的科充社会它的一个特点越是到现代这个特点越明确所以我说在这个沙威这个人他身上的这个矛盾自己的职责和让让代表的社会的善人性的善这两个之间它就有冲突而自己内心深处就是让让实际上起到什么作用在这个小说里面
就是唤醒这个沙威唤醒他的那种朴素的东西内心的那个那种最原真的那个情感所以沙威呢后来在这个过程里边让阿让呢一下子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不合理自己的合法但是自己不合理他身上的那个就是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冲突在他身上就爆发了其实社会生活中很多东西啊很合法但有时候不合理
因为这个理这个东西因人而异人的需求人的愿望人的动机人的习惯它是有时候是势不合理是从他个人来说很合理从他家庭来说很合理甚至从他一个村庄来说很合理但是放在更广的地方有时候也变得不合法了所以你看沙威后来通过跟扎扎让这个关系里边他自己没法解释自己了也没有也没办法去给自己寻找到
一个合理性的那怎么办呢很痛苦这个不是他个人能解决的这个也不是他自己能够想通的所以你看后来这个沙威怎么办呢他最后决定你看他最后逮到这个让让他能够确认他的逃犯身份了但是这个时候呢沙威你看干了一件让我们很震惊的事情
他把给人家戴的手铐戴在自己身上自己手上然后自己就投水自尽了为什么投水自尽因为他活着比死了还痛苦他完全没法解开这个死结所以他这样子实际上来说其实是对他的良知的一种表达实际上是他对生活的一个回答我们知道每个人要去解决自己身上的这种冲突
不是说随时都能做到的这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三位一个人他不可能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也无法去消除自己的这种巨大的痛苦所以最后你看他头水自杀了所以这个问题如果是比稍微更高的阶层通过理性我们社会生活中其实进来了这个事情
就想想 尽管我做这个事情自己内心深处也不愿意但是从理性角度考虑从整个社会的生存那么也能想通最著名的就是美国南边战争之前那个黑奴斯科特斯科特的那个案子他什么案子呢他原来在美国南方叙努州就有奴隶的州奴隶制合法的州原来在密西地比那边
后来他跟着主人去了北方去了北方之后,按照北方是自由州是没有奴隶制的所以他的身份就变成自由民后来主人又把他带回了南方又回到奴隶制结果他又变成奴隶了主人的姐姐还把他卖给别人转卖后来你看这个斯科特后来他就向州法院去起诉说他去过北方变成自由民了他不能再恢复
黑人的奴隶的身份了结果州法院驳斥了他说他还是个奴隶后来他也打官司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法院最高法官你说这个官司打了很长时间你看到最后九个大法官有最资深的大法官写了判决词判决词写得很厚你看判决词什么结论他的结论是什么你斯科特
你的那个最大的依据是美国宪法就是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但是美国宪法在他建国时候的时候定这个宪法的时候那个人是指的是谁呢指的是殖民者奴隶黑奴是什么黑奴是财产不是人所以你拿那个宪法来为自己争权利在逻辑上严格的按照美国建国宪法的
那个条门来逻辑推演你是站不住脚的所以那个斯科特最后还是个奴隶这个直接就推动了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就知道通过法律来解放黑奴推翻奴隶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最可悲的是什么呢就这个大法官就只比写这个判决的判决书的大法官他是完全支持解放黑奴他是特别痛恨奴隶制的
他是完全的要希望像斯科特这些还有其他所有的黑奴都能够获得平等和自由的那他为什么不能写一个让斯科特自由的判决呢他忠于之所忠于宪法因为那个宪法按照他最资深的最严格的然后最精确的推论按他的逻辑推出来奴隶不是人是财产的结论
那就只能这么判决我们今天想想怎么不辞职呢干脆法国不当了宣布奴隶不是奴隶他自由他可以自由然后愤然辞职但是不是他还是很理性我们今天其实很多人我觉得真的是缺一个什么呢
其实我们可能有时候就像黑格尔讲黑格尔哲学里面有一个特别让很多人自我解释的东西就是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么这么一来的话我们就心里就坦然了我们就不会像沙威这样去自杀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如果为什么他要写这个沙威其实包含着一种包括启蒙主义包括人道主义包括一种人的价值的
这样一种非常痛切的呼吁他希望能走出工具人的思维能够有普天下的怜悯能够有在绝对的革命之上的绝对的人道主义所以这就是失意这就是一种超越我们在社会里面的那种单纯的法律思维单纯的所谓合理性思维的那这样一种对于我们人类一种未来的欲求
所以这是余国的伟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比如说你要去考工你要去做任何一个工作其实都非常值得读一读这本《悲惨时期》你如果是去找一个稳定工作只是为了让自己获得一个可期的人生你可能就是一个不觉醒的少余我觉得我们任何人尤其是像
这个从事公共工作的人你做的是公共事务你要有公众之心所以我在复旦大学经常会回想起我们那个时候上海这个爱国运动的时候你看那个复旦学生组团然后去南京去请愿要达到这个帝国主义结果后来呢你看孙中山先生
给复旦学生提词那个提词我觉得是特别特别的珍贵就是天下为公啊所以你现在你作为一个做公共事务的人有没有天下为公的思想换我们的古话古代圣贤的话来说是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啊我觉得我们有的人现在是争取的生活是什么呢是先天下之乐而乐而这时候你就感情上你就不会同情人啊那些人
你不会去思考他们背负的冤屈他们需要的帮助他们渴望的理解他们内心的尊严就不会想了所以我们今天读这本《悦产世界》就非常值得去体会这些问题我们太缺少太需要天下围攻的人因为你要天下围攻不是去空话你要去读很多书关于社会发展关于人类发展
因为你内心深处就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需要给自己不断拓展的让自己获得一个真正的能理解历史理解社会能理解人的需求能理解社会那些劳动者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一个知识事业然后呢你会觉得自己力量很小你会努力去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一辈子学习
把自己看成一个在这个社会里边是一个送温暖的人那这才是一个今天最值得过的生活吧所以说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去从从这个独臂藏世界里边去吸收的东西但其实呢我最想说的呢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去去警惕的东西就是现实生活中啊有的人
貌似沙威,其實不是,是假沙威什麼叫假沙威呢?好像是在執行命令維護法律等等然後那種冷酷性無情什麼事情都是那種快刀騎了馬的樣子到處吆喝等等但是呢,這樣的人跟沙威有一點什麼根本的不同呢?這樣的人他心裡明白得很
他不像沙威沙威还是想去维护那个秩序他可以说啊还没被启蒙属于他的局限但是我们今天的有的人他那个假沙威啊他自己执行的东西他也不相信他归根到底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获得自己的权利感获得自己的那种所谓的优势给自己一种人上人的荣耀从内心来说啊
他们跟沙威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是很自私的很自立的然后他肯定是个墙头草不会有自己的思想什么叫墙头草没有自己的方向没有自己的重心来什么风就往哪里靠是这种人呢他绝对不会像沙威那样去投水自杀那完全没有的他没有这种矛盾是这个就这个就很可怕就是说我们说一个人只要有点事业心
做的事情呢知道是为天下做点事做一点温暖的事但是可能认识有局限知识有局限可能没做好这是一回事但如果说是脑子里一清二楚但实际上呢又是那么一副特别的那种体面无私的样子那就糟糕这样的话就不能推动社会转化因为这个各种各样的那种
条文或者什么样那是刚性的是要维护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为社会服务的为人民服务的所以这时候在过程中又需要给它创造性的去落实因为归根到底还是看它给老百姓给千家万户带来的是什么所以就不会说光是为了维护自己然后就变得那种一切都变得冰凉冰凉
眼神都变得像个机器一样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在今天这个世界沙威因为他 40 岁才当到了一个侦察员所以他很珍惜但是换成我们今天话来说他的觉悟也太晚了一点他无法自己重开人生了我们今天的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
我们今天要知道这个时代它在不断地打开不断地变化我们需要一种终身的学习不断地对自己有疑问不断地知道自己身上有矛盾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矛盾那么我们在生活里边在工作里边在我们坚持我们的职守里边我们如何变得暖心一些这都是需要我们对生命
不光是对自己的生命而且对普天下的生命都有一个非常非常明亮的理解非常非常的清晰的一种天下为公的这样一种价值导向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生活里面它就有了自己的一种动力了所以我想这就是我们特别值得去努力的东西也是读这本《非诚实解人》
给我们的一个推动所以我们是一个人我始终觉得不能苛求这个世界上我以前也讲过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过小日子油盐柴米婚上嫁去等等不能苛求不能用一些太大的东西去衡量所有的人但是我们作为一代新青年要做一点推动社会发展的事情
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就特别需要一种事业性需要不断地让自己成长对自己的要求呢那稍微的高一点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通过阅读阅读呢让我们内心清静阅读呢让我们获得了一种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让自己有点作恶不宁让自己原来习以为常的东西变得有一点难以解释了我觉得这样的话啊
一个年轻人活得就非常有质量非常的有一种真正能够去进行去做公共事务的这个最基本的素质所以也是为了这个问题啊所以我和新石巷的公知来处也合作过一门就工作之苦的课程其实这里面也是牵涉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就希望和我们的青年朋友们一起重新
去寻找生活的答案或者也不是答案其实一种对于生活的新的一种富有活力的理解也希望跟大家能够共同分享
i know sunshine when he's goneand this house just ain't noany time he goes away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i always gone to anytime he goes away anytime he goes awayanytime
最近我与新石像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的课程聚焦这个时代工作的一些新问题希望能和年轻人在一起寻找重新建设生活的答案课程有 30 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