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感认为潮流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因为它是在中国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逐渐从商业导向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流艺术不会消失,反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阿感认为艺术与玩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玩具是市场化的设计,而艺术则涉及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虽然商业市场可能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但阿感强调她的创作从未以玩具的视角进行,而是基于艺术性的思考。
阿感选择离开夜店行业是因为她感到自己已经在这个领域探索到了极限,并且想要寻找新的挑战。她对夜店行业的简单和粗糙感到厌倦,同时意识到自己需要更深入的艺术和文化探索,因此决定前往上海寻找新的机会。
阿感将创作过程比作剪指甲,认为灵感就像指甲一样,长了就需要剪掉。她表示,当她拿起画笔时,创作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过多的思考,画完就像剪完指甲一样,完成了当下的任务。
阿感认为艺术家的身份与作品之间需要有明确的区分。她强调,虽然她的作品被广泛认知,但她希望人们能够理解“阿感”这个名字是她个人的身份,而不是作品的代称。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而不是仅仅被视为一个作品的创作者。
阿感在夜店工作的经历让她接触到了社会的缩影,看到了人们欲望的放大和真实的一面。这段经历让她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让她意识到自己不会长期留在这个行业,因为她对更深层次的艺术和文化探索有着强烈的渴望。
阿感认为艺术走向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因为艺术文化正在逐渐从神坛上走下来,变得更加亲民。她指出,现在的艺术市场不再是由单一机构或单位主导,而是趋向于平台化和大众化,艺术家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与观众互动。
大家好,我是猛哥。
最近我才知道,夜店也有办公室,工作时间和营业时间一样,昼伏夜出。你能猜到这间办公室在哪吗?
有个朋友告诉我就在夜店的地下室,在这坐班的可能是最嗨的一群白领,每天都在纸醉金迷的氛围里工作。
我这个朋友是一位艺术家,名叫阿感,她用非常明快的色彩去画非常可爱的人物或小动物。但是,出现在她画作中的每双眼睛,都藏着不同的图案,仔细看能发现那是另一幅面孔。
这是她的核心创作概念「双瞳」,即不存在绝对真实的世界,那只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而已。
我对阿感的作品很好奇,于是邀请她一起录期节目。她给我分享了不少夜店的冷知识,因为她刚开始工作时,就在夜店的企划部当设计,一干就是好几年。
在她眼中的这份工作,和我们关于夜店上班的想象完全不同,用她的话说是在给人造梦。而这,恰恰与她现在对创作的理解是一致的。
这期节目我们讲讲阿感造梦的故事,以及她在夜店工作的见闻,聊聊她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有何不同。
一起来听故事吧!
△ 我和阿感在录音棚的合影
时间轴:
07:36 被嫌弃的潮流艺术
14:46 画成什么样才算艺术家?
19:37 “我想和鬼聊聊天”
26:01 夜店打工人的职业素养
37:38 在杭州漂泊的本地人
45:27 “我才是阿感”
55:14 画画就像剪指甲
嘉宾:
阿感 艺术家、「感说」主播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