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再谈银行股,以及公平周期内的生存原则

再谈银行股,以及公平周期内的生存原则

2024/9/18
logo of podcast 面基

面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丁昶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丁昶:本书并非单纯的投资建议,而是希望通过长期持有银行股的策略,验证其投资理念的正确性。长期持有银行股,目标是获得稳定的股息收益,而非短期投机。即使短期波动存在,长期持有也能获得较高的夏普比率和良好的持股体验。过去一年银行股上涨主要源于估值修复,而非业绩增长,其投资逻辑复杂,市场难以在短期内消化。银行股投资适合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建议投资者将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持有银行股等高分红股票,而不影响其短期炒股资金。红利类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资产的安全性、分红意愿以及可持续性。中国经济体系内,真正拥有稳定自由现金流的民营企业数量有限,一些过去不被看好的基础设施类资产,由于其稳定的现金流,在经济发展放缓时期具有投资价值。银行股等资产价格上涨后,最终会因涨幅过大而回调。投资机会可分为三类:挖掘个股或行业机会、把握制度设计层面的机会以及把握影响社会民生的机会。微盘股轮动策略由于壳价值的下降,未来将逐渐失效。日常交易可能处于被营造的市场环境中,需要不断提升认知层次。投资策略没有高下之分,有时人生的智慧在于明知矛盾存在,却选择不去深究。当前的研究水平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解仍处于较低层次。研究历史应关注轨迹、规律而非状态、现象。百年周期中,公平周期和效率周期交替出现,构成人类社会无法解决的永恒矛盾。效率周期转向公平周期时,资本市场回报率会下降。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美国,贫富差距达到极点,最终导致大萧条和二战。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预测了二战的爆发,其逻辑在于垄断资本与国家机器的结合。“内卷”现象是市场向完全竞争状态发展的过程,但若走偏则会走向垄断。研究历史应采用两体问题的周期性思维,选择合适的变量进行分析,例如公平与效率。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观察长期经济周期变化的有效指标。任何复利现象都不可能永续存在。1930年至1980年代,美股的年化回报率较低。美国经济周期已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内生变量,货币政策决策带有政治色彩。效率周期对应小政府,公平周期对应凯恩斯主义的大政府。效率周期转向公平周期是一个长期过程,持续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甚至更久。美联储降息能否拯救股市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中美竞争等地缘政治因素。在公平周期,人们的生活是否更好,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选择,而非他人评价。作者通过观看新闻联播来适应时代变化。作者的研究和生活安排都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结合。作者的阅读习惯是碎片化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作者对《经济学人》的评价是:其对中国的理解不足。阅读媒体应选择财务状况良好、信息量大的强势媒体。房地产市场短期压力较大,但长期来看仍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中国经济体制更易于产生通胀。移民决策应考虑长期因素,例如地理位置和宜居性。美国移民中,低端移民占大多数,并非全是精英。 主持人:买入并持有银行股的策略核心在于长期持有并获得股息收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受益于多个群体,包括烟民、彩民和股民。研究历史应关注轨迹、规律而非状态、现象。单体问题和三体问题对历史研究指导意义有限。研究历史应采用两体问题的周期性思维,选择合适的变量进行分析,例如公平与效率。效率周期转向公平周期会直接反映在长期利率上吗?美联储降息能否拯救股市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中美竞争等地缘政治因素。在公平周期,人们的生活是否更好,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选择,而非他人评价。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银行股的投资逻辑,强调买入并持有策略,以及银行股在波动市场中的表现。
  • 银行股的投资策略是买入并持有,而非短期炒作。
  • 银行股的波动性较低,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 银行股的分红策略是其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

@丁昶 | 自由投资人,国内首批CFA,曾在海通证券、兴全基金、韩国未来资产基金公司任职。著有《文明资本与投资》)《买入银行股》

丁昶老师上一次坐客面基时录的节目:《宏观范式的转变:逆风期,进体制》)

⏯️本期简介:

本期是丁昶老师的返场,前端时间我去上海,又找他聊了聊他写《银行股》这本书的本意,效率向公平周期的转向和投资,如何更科学地以史为鉴,我们甚至还聊了聊要不要移民的话题,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时间轴:

01:00问:你担心投资界的出书魔咒吗?

02:23buy and hold银行股,重要的是 hold,股息的兑现⭐️

09:02三类人群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额外贡献,夺笋呐...

09:38红利类策略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16:12对三类投资机会的划分⭐️

19:03微盘股轮动策略可能会逐渐失效了

23:42投资策略没有高下之分,有时候人生特别大的智慧就在于知道矛盾存在,但又假装不知道⭐️

26:10以史为鉴,鉴的是轨迹,而不是位置。鉴的是趋势,而不是状态。鉴的是规律,而不是现象⭐️

30:46 公平周期和效率周期是丁老师看待矛盾和未来趋势的抓手

目前效率周期➡️公平周期,就是得往百年前去看

35:50 历史的研究范式究竟是单体问题,双体问题,还是三体问题?

单体和三体都没有太多指导意义,双体问题下的周期感是不错的抓手。

39:51 公平周期内的股市回报率高吗?

看看美股的 1930~1980 年代就行了。 41:26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观察长周期特别好的观察抓手,一目了然

45:15《21 世纪资本论》出版后,《经济学人》破大防了,追着屁股后面骂了四五年

50:16 内卷时代,企业家最恨的其实是同行

54:48 效率vs.公平周期的转向不是几年就会结束的趋势,它会持续好多年,持续一代人的时间⭐️

1:02:29 未来好不好,多问你自己,别管年轻人,也别管大家怎么样⭐️

1:05:28 我现在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以驯化自己的审美

1:08:42 对《经济学人》这种海外媒体祛魅了,他们是真不懂中国⭐️

1:15:56 最近在读的两本书

1:18:33 聊房地产和通缩,其实中国是易通胀体质⭐️

1:22:16 聊移民,很受启发⭐️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推荐几篇丁昶老师的公众号文章,我都看过,很受启发:

✔️《变局前夕的投资与研究》)

✔️《历史分析浅说》)

✔️《走向成熟》)

✔️《自由与现金流》)

✔️《房地产研究的几条心得》)

  • 41:26处提及:丁老师认为,同时包含政策意志和市场力量的 10y 美债收益率是观察历史的特别好的抓手:

  • 45:15 处提及:《21 世纪资本论》通过美国不同人群的收入占比来勾勒公平与效率周期:

  • 我又给大家找了一些更新的数据以便更好地感受公平与效率周期:

数据来源: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

红线:前10%人群

蓝线:后50%人群 📣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老钱日日谈) 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