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47.目光越过年K线:中国各类资产的长期β—这才是更底层的宏大力量

E47.目光越过年K线:中国各类资产的长期β—这才是更底层的宏大力量

2024/3/5
logo of podcast 面基

面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播
以丰富的内容和互动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中文能力的播客主播。
陈金栋
陈鹏
Topics
陈鹏:基于SBBI中国版年报数据,分析了中国股票、债券、货币市场等大类资产的长期风险和收益特征,并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探讨了长期投资策略。重点阐述了再平衡策略在控制风险、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方面的作用,以及在A股市场中穿越周期的不同策略,例如大周期择时、资产配置组合、行业+个股双均衡等,并分析了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和代价。同时,陈鹏也强调了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 陈金栋:从数据角度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短期国债收益率与通胀的关系,以及不同资产类别的长期收益和波动情况。强调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资产配置组合来降低波动,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的策略。同时,陈金栋也指出,在A股市场中,长期收益率趋于平均,需避免过度依赖短期市场波动,并关注投资体验。 主播:对报告中的关键图表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嘉宾观点,对不同投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大周期择时、资产配置组合、行业+个股双均衡等,并分析了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和代价。同时,主播也分享了自身投资经验,并结合报告数据,对A股市场长期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总结。 陈鹏:对中国版SBBI年报的撰写过程和数据分析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分享了撰写报告的心得体会。重点阐述了通过数据验证了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在长期投资规律上的相似性,并对中国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陈鹏也强调了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在投资决策中需避免过度依赖模型,并关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陈金栋:对报告中关于风险溢价的图表进行了详细解读,解释了不同资产类别收益差异的原因,并强调了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同时,陈金栋也指出,需警惕市场上免费信息的误导性,并强调了独立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主播:对报告中的关键图表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嘉宾观点,对不同投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大周期择时、资产配置组合、行业+个股双均衡等,并分析了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和代价。同时,主播也分享了自身投资经验,并结合报告数据,对A股市场长期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总结。

Deep Dive

Chapters
本部分讨论了中国通胀水平的测量方法、数据透明度以及个人通胀体验的差异。嘉宾们指出,CPI并非完美指标,个人通胀感受因人而异,且中国通胀数据历史相对较短,透明度也有待提高。
  • CPI并非完美反映中国真实通胀水平的指标
  • 个人通胀体验因个人情况和生活方式差异巨大
  • 中国通胀数据历史相对较短,透明度有待提高

Shownotes Transcript

1976年, 我操 这 俩 人名 这么 长, 怎么 读?

和和 eld, 对。

就 这 两位。 统计 了 美国市场 的 股票、 债券、 货币 以及 通胀 数据。 这是 历史上 第一次 一次 如此 严谨 系统 的 统计 了 各 大类 资产 的 长期 历史 风险 和 收益, 为 投资者 利用 资产 定价、 资产 配置 进行 决策 时 提供了 不可或缺 的 数据 支撑。 此后 这份 被 命名 为 S P B I ear book 的 投资 数据 年报 每年 都会 更新, 到 今天 已经 有 将近 50年 的 历史。 坚持 的 质量 和 漫长 的 时间 让 它 成为 了 对 美 股 市场 进行 数据 研究 最 权威 的 标准 之一。

本期 的 嘉宾 之一 陈 鹏博士, 从 1997年 开始 与 前面 两位 有过 超过 20年 的 合作, 能 做 一份 中国 版 的 S B B I 报告, 验证 一下 海外 金融市场 的 规律 和 逻辑 在 中国 是否 也 成立, 一直 是 陈博士 一直以来 的 愿望。 那 上周 由 陈 鹏博士 和 有知 有行 团队 主导 撰写 的 中国 版 S B B I ear book 正式 推出 了。 本期 节目 我 邀请 了 陈 鹏博士 和金 栋 老师, 重点 聊 了 聊 报告 里 的 三张 信息量 巨大 的 图表。 为了 收听 质量, 请 大家 在 收听 时 务必 打开 show notes, 根据 时间轴 仔细 看一下 对应 的 图表。 进入 show notes 的 按钮, 在 播放 页面 的 底部 左下角 按钮 形状 是一个 圆圈, 圆圈 里面 有 个 小爱, 点击 后 便可 进入。 欢迎 大家 收听 本期 节目。

我 一直 挺 好奇 的 一个 事儿。 因为 所有 普通 投资者 进入 这个 市场 去 理财 的 一大 初衷 就是 跑 赢 通胀。 但 通胀 又是 洪水猛兽 一样的 概念。 我们 这份 报告 又 专门 有 研究 通胀 这个 章节, 但是 他的 抓手 是 C P I。 所以 我 特别 想 问 二位, 就是 中国 真实的 通胀 水平 都 到底 应该 是 多少? 我们 这个 以 C P I 为 抓手 的 真实 通胀, 它 能 代表 国内 的 情况 吗? 尤其 在 我国 C P I 它的 权重 也 并没有 那么 透明, 也是 一直 被 大家 诟病 的 一点。

我 先 说 美国, 前 一任 的 联储 主席 上任 以后, 奔波 nike 他 就 设立 了 这个 目标。 通胀 就像 您 说 它是 2%, 他 公开 表达 出 他 想要 把 通胀 尽量 接近 于 2%, 就 不要 太高, 也 不要 太低。 其实 历史上, 它 并不是 一直 说 我的 目标 就是 2%, 只是 最近 这 十几年 才 开始。 因为 我们在 这个 年鉴 里面 有 写 到, 美国历史 的 通胀率 实际上 是 2.9%, 大概 3%左右。 我 就 讲 这个 意思, 就是说 现在 它的 通胀 的 目标 是 2%, 但是 历史上 它 并没有 这个 通胀 的 目标, 就 很长 一段时间。 所以说 我们 看 历史数据 的 时候, 要把 这个 想到 目标 是 2%, 它 会 尽量 达到。 未来 应该 是 围绕 着 2% 之间。 因为 所有的 经济 都不 希望 能 达到 通缩, 2% 其实 离 通缩 也 不是 特别 远。 所以 它 应该 稍微 对 2% 以上 的 通胀 有 更多 的 宽容度, 所以 应该 是在 2% 之上 平均 历史上 这是 美国 的 数据。

刚才 你 讲 到了 中国 的 数据, 东大 可能 更 了解 中国 的 数据。 它 因为 第一个 历史 相对 短 一点, 我们 也都 记得 70年代 甚至 80年代 初 都是 计划经济, 这个 价格 是 固定。 后来 价格 双轨制。

后来 慢慢 让 我 觉得 我们 很 吃亏 的 一点 在于 中国历史 上 离 我们 最近 的 两次 大 通胀 时期, 一次 是 1988年, 一次 是 1994年。 这 两段 时期 它 发生 的 时候, 中国 还 并没有 正 意义 上 的 资本市场。 所以说 我们 也 并 不能 很 好的 观察 到, 在 我们 这个 社会, 当我们 遭遇 了 大 通胀, 然后 资本市场 能否 像 比如说 阿根廷 那样的, 土耳其 那样的, 你们的 股市 能否 有效 的对 冲掉 这部分 通胀 的。

对我 我 再说 一句 另外一个 问题, 就是说 每个 人的 通胀 还 不一样, 对 吧? 年纪 比如说 你 要是 住在 一个 一线 城市, 那 在 住房 上面 花 的 钱 可能 就 更 多一点。 C P I 它 只是 能够 代表 一个 综合 或者 是一个 平均, 它 也 不能 代表 每个人 或 每个 阶层。 对, 体感 可能 这个 就 不太 一样 了, 中国 肯定 也有 类似的 情况。 另外一个 就是 它 毕竟 历史 短 一点, 可能 在 统计数据 上 各方面 透明度 各方面 可能 还没有 达到 披露 的 这个 程度。 这里 有 种种原因, 我们 就 不 深究 了。 但是 大家 就 记住 这个 东西, 也 不是 百分之百 绝对 的 这么 一个 标准, 这 是我的 意思。

我看 这份 报告 有一个 特别 缓解 我 焦虑 的 事儿, 就是 因为 通胀 一直 都是 老百姓 的 一大 焦虑 源, 尤其 大家 在 卖 理财产品 的 时候, 很喜欢 用 这个 话 术, 我 觉得 这份 报告 很棒 的 一点 在于, 它 揭示 了 一个 真相, 哪怕 只是 持有 短期 国债, 那 长期 看 它 也是 能 cover 掉 通胀 的 这部分 侵蚀 的。 我 觉得 这是 特别 特别 缓解 大家 焦虑 的 一点。

我们 做 这个, 其实 主要是 把 一些 底层 的 逻辑 和 一些 规则 用 数字 给 它 展现 出来。 就是说 我 作为 一个 老百姓, 今天 去 投资 一个 最 基本 的 类别, 比如说 货币市场 或者 是 短期 国债。 如果 这个 收益率 长期 连 通胀 都 不能 覆盖 的话, 我 才 投 他 干嘛, 对 吧? 这个 基础 的 逻辑 就是说 你 短期 的 这些 利息, 你 至少 能够 保证 我 买 了 这个 短期 国债, 你 至少 要 帮 我 覆盖 掉 通货膨胀。 当然 不是说 每时每刻 都 覆盖 掉, 但是 至少 长期 你 要 给我 覆盖 掉, 要 不然的话 这个 逻辑 就 不成立 了, 那 我 存钱 等 于是 越 存 越 赔。 这个 对我 一个 合理 的 投资人 来讲, 我 可能 就 再去 存钱, 再去 投资, 这个 的 驱动力 就 没有 那么 强 了。 这是我 看到 的 底层 逻辑。

对我 特别 想 补充 一下, 这个 底层 逻辑 在 数据 上 的 展示 是 老钱 观察 到 的, 我 即使 投 一个 没有 风险 的 短期 的 货币市场, 短期 国债 也好, 或者说 货币基金 也好, 其实我 就 能够 cover 掉 这个 通货膨胀。 这样的话 我的心里 其实 是 比较 安稳 的。 因为 大家 对于 通货膨胀 的 担心 是 说, 如果我 不去 投资理财, 我的 钱 是 会 逐渐 贬值 的。 这个 逐渐 贬值 其实 是 说 的 我的 购买力 会 逐渐 下降。 为了 保持 我 这些 钱 的 购买力, 我 至少 要 去 投资。 投 什么 呢? 我知道 中国 的 很多 的 投资人 流传 的 是 通货膨胀 太高, 我 得 投 一个 非常 高 的 一个 收益 的 一个 品种, 我 才能够 抓住 这个 通货膨胀。 是的。 但 其实 我们 现在 告诉 大家 的 就是你 如果 真的 不想 冒 那么 高 的 风险, 你 只是 想 让 你的 钱 不 贬值 这么 低 的 目标 的话, 那你 投 一个 比较 短期 国债 或者 一个 货币基金, 其实 在 长期 看来 是 可以 做到 的。 这个 是一个 我们 观察 到 的, 或者说 我们 想 给 用户 传 达到 的 一个 底层 的 规律, 就是你 不用 那么 去 担心 他。

我 再 多 讲 两句 国债 的 利率, 就 我 来看, 达到 这个 数字 是 有 两方面 的。 一方面 我们 刚才 讲 就 是从 投资者 的 角度, 我 投资 我需要你 帮 我 来 覆盖 到 通货膨胀。 你 达不到 这个, 我 可能 就 没有 办法 把 你 当成 是 无风险 收益。 这 是从 需求 的 角度, 就是我 投资者 买 这个, 你 要 提供 给我 多少 收益, 这是 第一个。

第二个, 在 市场 当中, 这个 短期 国债 的 收益率 实际上 是 跟 央行 有 巨大 的 关系 的。 它 表现 为 一种 政 的 意志。 而且 在 这个 政策 意志 上, 至少 在 目前 来看, 所有的 以 市场 为 主导 的 经济体 里面, 他们的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两个 考虑 因素, 一个 就是 通货膨胀。 我们 刚才 讲 了, 美联储 2% 通货膨胀, 所以 他 会 考虑 在 定 这个 利息 的 时候, 自然而然 会 考虑到 通货膨胀。 另外 一个点 就是 经济 的 热度, 比如说 就业率, 经济 的 增长率 等等。 我的 意思 就是说 不论是 从 投资者 的 需求 端 以及 政 侧 端 来去 设置 这个 利率 的 时候, 它 都有 因素 跟 通胀 是 紧密联系 在一起 的。 所以 这个 东西 我们 看到 的 时候, 觉得 这个 数字 过来 了, 它 不是 一个 巧合 的 数字。 我们在 这个 报告 里 同 这 也 给 大家 看到 了 美国 的 数据 时间 更长 一百多年, 这个 也 非常 类似。

我也想 补充 几点, 就是 很想 跟 大家 说, 第一个 我们 这里 边 通胀 最终 的 抓手 仍然 是 C P I。 C P I 是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 各个 成本 方方面面 的 一个 汇总 项。 是的, 但是 大家 可能 对 通胀 的 体感 抓手, 刚才 像 陈博士 说 的, 他 其实 跟 你的 个人 情况, 跟 你的 生活方式, 跟 你的 居住 水平 都有 很大 的 关系 的这 是 一点。

第二点 就是 在 过去 这么多年, 我们 其实 是 有 很多 的 通胀 幻觉。 比如说 我 可能 把 我家楼下 那 碗 包含 了 人工、 房租、 原材料 成本 的 大排面 当成 了 体感 通胀。 我 可能 把 中国 的 房价 当成 了 体感 通胀。 包括 如果我们 平移 到 美国, 有 一些 产品 它的 通胀 水平 甚至 是 往下走。 但是 如果你 把 你的 体感 通胀 铆 定 到了 大学 学费 或者 医疗 支出 这方面, 那里 边 的 通胀 速度 其实 是 非常 快 的。 是的, 所以 我 就 想 跟 大家 说, 这 里面 我们 说 的 通胀 它 仅指 C P I 这个 抓手 的。 但是 偏离 到 某 一个 方面, 这个 结论 可能 会 和 大家 的 体感 有 一定 的 出入。

另外一个 我要 强调 就是 通货膨胀 它 在 衡量 的 是 叫 相对静止 的 一 篮子 的 物品 和 服务 你来 购买。 但是 当我们 今天, 比如说 我 原来是 吃 路边摊 的, 现在 我要 进 到 吃 米其林 餐厅 了, 这个 价格 的 升高 并不是 通货膨胀, 必须 得 是 同样 的 一顿饭, 类似的 一顿饭。

我 觉得 我们 这个 报告 第一张 图 就是 图 1-1, 应该 是 各位 都想 重点 讨论 的 一张。

这 张 图 我们 为什么 把 它 放在 第一张? 确实 是 它 非常 的 引人注目。 我知道 的 就是 在 中国 的 市场上 其实 有 非常 多 的 流传, 我 投资 比如说 一个 指数 到底 能 收获 多少钱, 或者说 我 投资 收益率 能 达到 多少, 有 各种各样 的 这种 流程, 就是 一个 折线图, 拿 一个 指数 的 折线图 代表 我的 投资收益。 当然 我们 这 张 图 跟 普通 折线图 可能 最大 的 区别 就是 我们 希望 用 这 张 图 来 回答 的。 就是 在 A 股 投资, 你 投资 不同 的 这种 资产 类别, 你到底 能 获得 的 真实 收益 它的 差别 会 是 多少, 或者 它的 高低 应该 是 多少, 甚至 说 包括 它的 波动 应该 是 多少。 我们 希望 用 这 张 图 来 表达出来。

因为我 最早 在 看到 S B B 在 美国 这样, 因为 S B I 美国 是 做 的 非常 长 的 数据, 它 终于 1926年 一直 到 现在, 每年 还都 在 更新 这样的 数据。 你 能 看到 一个 历史 的 长期 的 一个 市场 的 表征 之后, 其实 看完 之后 我是 非常 激动 的。 我是 觉得 在 这样的 市场 里面, 经过 这么 长时间 时间 积累 的 一个 数据, 是 能 说明 非常 多 的 问题 的。

有 很多 人在美国 那 张 图 的 基础上, 它 会 标注 出来 这 段时间 的 波动 是因为 在历史上 发生 了 什么样 真正 的 事件, 这个 真正 的 事件 怎么样 影响 了 资本市场。 比如说 二三十 年代, 比如说 七 八十年代, 2000年 网络 泡沫 时期, 包括 07年 的 全球 金融危机, 你 都能 在 资本 市场上 得到 这种 明显 的 反应。 那 在 中国 怎么样 呢?

中国 大家 经常 会 讨论 的 一个 问题 就是 投资 A 股 到底 赚 不 赚钱。 大家 经常 谈到 的 一个 问题是 上证指数 3000点10几年 了 一直 都不 涨, 所以 以此 得出结论, 投资 A 股 就是 不 赚钱。 我 就 特别 想 或者 用 一些 更 准确 的 方法 来 表征 一下, 在 A 股 投资 大盘股, 投资 小盘股, 投资 A 股 整体 投资 债券、 短期 债券, 你的 收益 情况 到底 是 什么样 的? 波动 情况 是 什么样 的那 这样 一张 图 就 最 直观 的 给 到 这样的 一个 回答我 能不能 这么 看?

比如说。 如果我 自己 有一个 投资组合, 它是 一个 非常简单 的。 比如说 5050组合, 比如说 我 50% 配 类 股 整体, 假设 说 我 是不是 可以 50% 乘以 一个 A 股 整体, 剩下 50% 乘以 一个 债券, 然后 我可以 基于 这 张 图 来 描绘出来 我自己 的 这个 投资组合, 它 应该 落在 哪个 收益 区间 里面。

可以 这么说 吗? 不仅仅是 大概 当然 有 一定 的 假设。 如果 是 按 我们 现在 的 每年 的 数据 的 频率, 那 就是 说明 你 每年 调 一次 仓, 就是 这个 假设。

陈博士 说 每年 调剂 仓 的 意思 是 说, 比如说 你说 5050 的 组合, 你 从 2004年 底 你是 建 了 一个 5050组合。 但 到 2005年 底 的 时候, 它 那个 自然 的 涨跌 就让 它的 这种 比值 变化 就 不是 这个 50了。 比如说 变成 6040 了, 那你 这时候 做 一次 调仓, 把 它 重新 恢复 到 5050, 就是 一年 这样 接 起来, 那你 能 拿到 的 收益 就是 降价 的 结果。

那 我 再 请问 一下 陈博士, 就是我 再 平衡 这个 动作 长期 来看, 它 更 多是 作用 于 增厚 收益, 还是 降低 波动。

来做 再 平衡 一定 是 把 预期 收益 降下来, 为什么 这么说 呢? 因为你 不做 再 平衡 的话, 预期 收益率 高 的 资产 它 会 占 的 比重 越来越大。 但是 同时 也会 把 你 整体 组合 的 风险 拽 的 越来越高。 所以说 当你 做 再 平衡 的 时候, 实际 际 上 是你的 目标 不是 直接 的 收益。 而是 你 追求 的 是 基本上 在 同样 风险 的 基础上 的 收益, 叫 risk adjust to return。 这边 翻译成 叫 风险 调整 后 的 收益 再 平衡。 你的 目标 是 追求 比较 好的 风险 调整 后 的 收益, 而 不是 简单 的 最高 收益。

比如说 如果我 买 一个 混合型 基金, 或者说 我 买 一个 二级 债 基, 这 张 图图 的 就是我 可以 大概 能 定位 出来 我 这个 收益 曲线 长期 来看 它 应该 落在 哪个 区间。

对 吗? 一部分 上 是 这样, 你看 你 提到 的 单词, 混合型 基金 和 二级 债 基, 这些 都是 除了 在 基本 的 资产 类别 之外, 其实 有 一些 另外 的 因素 的。 比如说 混合型 的, 很有可能 他是 个 主动型 的 基金经理 来 管理 的那 他的 管理 技能 怎么样, 他的 操作 风格 怎么样, 都会 在 这个 之上 有 一些 额外 的 因素 需要 考虑。 二级 债 基 的 就 更是 了, 那 他 投 股票 的 比例 到底 有 多少? 但是 只要你 是在 投 中国 的 A 股 或者说 中国 的 债券, 那你 能够 拿到 的 长期 收益 在 这个 平均 市场上 就 不会 超出 这个 图 的 范围 很多。

接下来 我们 重点 讨论一下, 就是 图 2-1。 我也 会给 他 放到 show note 里面, 我 个人 觉得 他 有点像 一个 中国 A 股 股民 的 那种 命运图。 我 先 给 大家 解释一下 怎么看 横行 数列。 每一个 台阶 上 的 年份 意味着 你 进入 市场 的 年份。 对, 你是 哪 年 进入 市场 的, 你 就 找 你 对应 的 那个 台阶 就行。 然后 往 下 看, 它 在 左侧 是你 截止 到 这一年, 你 能 在 A 股 实现 的 年 化 收益率。

我们 知道 有些 数据可视化 其实 能够 让 你 一 图 胜 千言 的 这种 目的。 这 张 图 某种程度 上 就 达到 了 这种 它是 一个 你可以 查询 的 图。 我 从 某 一年 的 开始 到 某 一年 的 结束, 我 能够 实现 的 年 化 收益 多少。 它是 很 方便 的, 通过 横坐标、 纵坐标 就可以 查询 到。 同时 它 又是 一个 热力图, 热力图 就是 我们 用 颜色 来 表示 你的 收益 的 高低。 比如说 在 中国 用 绿色 代表 这种 负 收益, 红色 代表 正 收益, 色 的 颜色 越深 代表 你的 收益 越高, 类似 于 这样的。 所以 这 张 图 里边 你 一 打眼 就 能够 感受到 在 这个 A 股 投资 大概是 什么样 的。

比如说 刚才 像 老钱 讲 的, 如果我 是在 沿着 从 左上方 到 右下方 这样 一个 斜线 去 观察, 那 越 靠近 右边, 越 靠近 右 上, 这个 红颜色 和 绿 颜色 越是 互相 交织 的, 就是 有时候 红 的, 有时候 绿的, 有时候 红 的 很 深, 有时候 绿的 很 深。 那就 代表 说 你 只 投资 一年, 那 你的 收益 可能 会 很高, 也 可能 会 很低。 这样的话 波动 是 非常 大 的, 变化 是 非常 不确定 的。 但是 你 越 往 左下角 是 代表 你的 投资 时间 越长, 你 投资 时间 越长, 那你 看到 其实 大部分 的 时间 范围内, 你 这个 方格 里面 的 颜色 都是 红色的, 都是 能 拿到 正 收益 的那 同时 如果你 观察 里面 的 数值 的话, 其实 差别 就 会越来越 小。 也就是说 你 投资 的 时间 越长, 你 能够 拿到 一个 正 收益 的 数值, 其实 相对 来讲 是 比较 确定 的。

当然 这 里面 还 可以 更 细 一点 的 观察, 就是我 观察 最 右上方 的 这样 一条 斜线, 那 就是你 一年 的 这个 年 化 收益率 的 实现 的 情况, 每年 的 这种 差别。 如果你 是从 右上方 往 左下 第五条 现, 那 就是你 在 任意 一个 年份 开始 投资 五年 能 拿到 的 年 化 收率 的 变化 情况。 所以 你 就 观察 不同 的 这种 年份, 观察 一年 的、 五年 的、 十年的, 你 能够 感受到 就是说 我 进入 市场 不同 的 时间 长度 会有 什么样 的 一个 结果。 当然 还有 老千 刚才 讲 的 另外一个 很 有意思 点, 还 有些人 可能 会 更 关注 自己 进入 市场 的那 一年。 比如说 他是 07年 进入 市场 的, 它是 15年 进入 市场 的那 从 这条 线 你 就 一直 沿 这个 纵坐标 看你 能够 感受到 你 从 那一年 开始 到了 另一个 年底, 第一年 年底、 第二年 年底、 第三年 年底, 只要 不同 的 年底, 你的 感受 变化 会有 什么 不一样。

对, 因为 在 A 股 有 好玩的 特色, 就是 老 韭菜 交流 不用 问 太多, 基本上 问 你 哪 年 都 入市 的, 其实 你 后面 的 命运 大家 都能 猜 个 7788。 其实 买房子 也是 一样的, 就是 因为 A 股 它 那个 周期 波动 太 明显。 又 因为 人性 的 存在, 它 其实 决定 了 大 概率 每一个 代际。 比如说 90后, 其实 他 已经 大概 决定 了 你 要不然 就是 15年 那波, 比如 像 我 14年 毕业, 如果我 是 有钱 还有 这个 意识 的话, 其实 就 应该 15年 进入 的 概率 最大。 那 往后 可能 比如 大家 20年 的 概率 最大, 所以 大家 就可以看 一下, 20年 入市 之后 后, 你的 命运 是 好 还是 不好。 然后 有 几个 柱子 横行 竖列, 有 几列 它的 命运 是 非常 悲惨 的。 比如说 18年 你进来, 但 如果你 19年 进来 就 又 完全 不一样 了。

对, 这个 其实 是 挺 有意思 的。 当然 老钱 会说 是 命运, 我 可能 会 觉得 命运 这个 词 可能 有点 过了, 我 可能 感觉 会 是你 对 股市 的 第一印象 是 这种 可能 能 决定 很多年。 比如说 你 第一年 是 刚才 说 的 07年, 还是 15年, 还是 18年 进入 来 的, 你的 感受 会 非常 不同。 21年初 进入 市场, 在 这样 一个 市场 高点 这个 图 上 里面 其实 也能 看出来, 从 21年、 二年、 二三年 开始, 这 三年 的这 几个 块 基本上都 还是 绿色 的这 也 能够 体现 了 说 这 一批 人, 这 一代人 进入 这个 市场 的 时候, 他的 初始 感受 会 是 什么样。 这 是一个 挺 有意思 的 观察 的 现象。

我们 做 这个 我 更 想 告诉 大家 的 是 说, 你 把 你的 时间 或者 眼光 放 得 更 长远 一点。 比如说 不 只是 这 两三年, 而是 放在 19年 的 这样 一个 历史 里面。 因为 每个 人的 人生 或者 每个 人的 可以 投资 的 历史, 不 只是 只有 两三年, 不是 只有 初始 的那 一年。 你 在 工作 的这 二三十年 里边, 你的 资金来源 其实 是 不断 的 来 的对 吧? 是 不断 的 有 工资收入, 或者 不断 的 有 其他 的 这种 收入 的那 你 在这里 边 去 投 的 时候, 更 应该 有一个 长期 历史 的 视角 去 看。 这样的话 在 这 张 图 上 你 会 看我 第一年、 第三年、 第五年, 我 第十年 不断 的 去 投入, 或者说 我 分散 的 去 投入, 会有 什么样 的 一个 感受。 而 不是说 把 自己的 第一印象 当做 是 绝对 正确 的, 唯一 的 这样的 一个 结果。

我 还想 请教 二位 一点, 其实 说 我看 这 张 图 一个 最大 的 感受 就是 上来 就 赢 特别 重要。 哪些 柱子 容易 上来 就 赢 呢? 06年 07年。

但是 我 非常 需要 提醒 大家, 就是 06年 之前 发生了什么? 那是 A 股 可能 是 最 漫长 的 01年到05年 的 熊市。 对, 然后 09年 也是 你 上来 就 赢 了, 而且 是 巨 赢。 但是 你 想想 09年 之前, 08年 那 可能 是 一代人 生平 仅见, 他 经历 过 的 最 吓人 的 经济危机。 然后 14年 也是 上来 就 大 赢。 对, 但是 可能 11到13年 也是 一个 很无聊 的 那种 垃圾 时间, 在 最近 就 上来 就 赢 很多 的。

比如 一九 前 一年 又是 18年 的 阶段性 的 历史 大底, A 股 接下来 还有 哪 根 可以 上来 就 赢 的 大柱子? 就 我们 也 不知道。 但是 值得 强调 的 是, 22年、 二三年, 包括 24年, 迄今为止 市场 表现 都是 非常 糟糕 的。

您 看到 这个, 确实, 特别是 五年 以内, 您 说 的 这个 效果 很 明显。 但是 我要 跟 大家 讲 的, 你 如果 把 时间 拉长 了 以后, 长期投资 有点像 马拉松。 前几年 就 有点像 刚 开始 起跑, 你是 跑得快 还是 跑 的 慢。 当你 把 时间 拉长 以后, 你 就可以 看到 大家 其实 最后的 分化 是 没有 那么 大 的。 你 一开始 的 分化 是 最大, 就像 您 说 的, 你是 哪一年 切入 的, 每 一年 的 收益率 都有 很大 的 差别。 但是 当你 30岁开始 投资 到 退休, 60岁投资 30年。 30年 以后 你 再 往 回去 看你 跑 完 马拉松 以后, 每个人 跑 完 你 落后 还是 领先, 并没有 那么 多。 有些 年份 你 起跑 快, 但是 后来 他 又 慢下来 了, 后来 有的人 又 快 起来 了 等等等等, 他 就 把 它 给 平均 起来 了。

未来 我们 每 增加 一年 数据, 你 就可以 看到 越 清楚, 短期内 确实 是你 哪一年 入市 有。 很大 的 影响。 比如说 我的 投资 期限 就是 这一年, 那 我是 16年 投 还是 17年, 还是 2020年, 这个 差别 巨大。 但是 我 如果 是 抱着 投 30年 这个 数据, 因为 中国 的 数据 比较 短, 即使 20年 的 数据 都 有点 困难, 那 你可以 看 美国 的 数据, 他 最后的 都 非常 类似, 多 也 多 不了 多少, 差 也 差 不了 多少, 因为 大家 都 是在 一个 市场 里 去做 这个 东西。

我明白 陈博士 刚才 说 的 这些 话 体现 在 这 张 图 上。 哪怕 你进来 之后 你的 业绩 超神。 但是 当 大家 顺着 这个 柱子, 顺着 这 一列 往 下 看, 会 发现 一个 特别 好玩的 规律。 就是 所有人 的 长期 复合 年 化 收益率 都会 趋于 平庸。 对的, 但 我们 可能 用 平庸 这个 词 也 不太好, 平均 就 平均。 对, 就 它 会 收敛 到 一个 并没有 那么 夸张 的 水平。

对对对, 那 为什么呢? 就是说 我们 刚才 也 讲 了, 就是 长期 它 这个 收益 是要 体现 整体 上市公司 对 经济 的 贡献, 对 生产力 的 贡献。 这些 它 在 长期 是 有 一定 的 规律 的对 吧? 你 不可能 每 一年 都是 这么好, 百分之二十三十 也 不可能 每 一年 都是 很差, 负 的 20%。 所以 它 有 负 的 肯定 就会 有正 的。 这样的话 慢慢 时间长 了 就会 达 回到 一个 相对 平均 的 状态。

某种程度 上 我也 觉得 他 也能 解释 为什么。 比如 在 A 股 大家 热衷于 去 讨论, 去寻找 那些 所谓 双十 的 基金经理, 就是 十年 年 化 10%。 大家 觉得 好像 十年 年 化 10% 也 并没有 很 那个。 但是 放到 这 张 阶梯 图 上 也能 感受到 双十 其实 也 已经 非常 难得 了。 对。

因为 这个 长期 我们 看 了, 其实 在 过去 20年, 中国 的 股市 的 收益 大概 不到 10%。 对, 9.6。 如果 再 把 基金管理 的 费用 算上 1到2个 点, 甚至 2到3个点。 那 这样的 的话, 这个 净 收益 达到 10年就是 证明 什么? 这个 基金管理 人 平均 每年 可能 要 创造 3% 到 4% 的 阿尔法。 你 换 过 这么 一看, 十年 能够 创造 3%、 4% 的 阿尔法, 这 已经 很 了不起 了。 十年 每年 平均 3%、 4% 就 证明 什么? 十年 过后 你 比 没 创造 阿尔法 的 基金 大概 多 拿了 50% 的 钱, 这个 体量 还是 不小 的。

刚才 陈博士 说 了 一个 细节, 我 内心 挺 唏嘘 的。 陈博士 说 如果你 像是 那种 五年 比较 短 的 时间, 五年 是 比较 短。 好, 我说 一下 我自己 的 体感 感受。 我是 2016年 进入 这个 市场, 然后 开始了 基金 定投。 我 非常 庆幸 我自己 是 定投 到了 2018年 的 时候, 你看 我的 年。

化 是 负 的 3.8.

那个 时候 我 就 已经 受不了 了。 因为我 回 看, 首先 那时候 我 已经 毕业了 四五年 了。 然后 我 带着 很高 的 期待 进来 之后, 我 每个 月都 在 坚定 的 投。 然后 2018年 底 我 觉得 自己 像 个 不能说 脏话, 我自己 像 一个 菜鸡。 然后 我说 我 都 玩 了 三年 了, 我输了 时间 我 又 输了钱。 然后 2016年 我 进场 的 时候, 我 又 错过了 北京 最 轰轰烈烈 的 房地产 牛市。 你 像 你说 我们在 年轻 时候 所 经历 的 事儿, 会 深刻影响 你的 三观。 是 那个 时候 我 对 房子 有一个 巨大 的 错过 感, 然后 我 进入 了 股市, 但是 A 股 并没有 给我 一个 好 结果, 输 了 时间 又 输了钱。

然后 那 如 不过 我是 2018年 进来 的, 我 又 觉得 这 是一个 择时 来说, 它是 一个 很 不错 的 时间点 了。 或者 2019年, 19年初 18年底。 对, 其实 所以说 你 已经 赢 了 巨大 的 一道 了。 但是 我们 看 2019年到2023年, 他 也 差不多 是 五年。 1920212223, 其实 它 又是 中国经济 从 底 到顶 再 到底 的 这么 一个 完整 的 周期。 对, 就是 熊 牛 熊。

五年 过去了, 我 觉得 对 大家 来说 恍如隔世。 在 收益率 上 我在 20有过 非常 巅峰 的 体验。 但是 好像 二三年, 哪怕 是 站在 当下, 我 再 回望, 感觉 又是 一夜 回到 解放前。 所以 我 觉得 对 普通 投资者 而言, 五年 绝对 不是 短期。

所以说 你 投资 股票, 你 至少 要 能够 挺住 一个 市场 周期。 如果你 不能 过 一个 市场 周期, 比如说 四年、 五年, 那 有可能 你 投 的这 段时间 就是 下行 周期, 就是 没 回来, 这是 平均 的, 也得 有的 周期 可能 会 更长。 所以说 如果你 要是 一个 单纯 百分之百 的 股票投资 人从 我的 角度 来讲, 那你 就要 考虑 第一个 能不能 承受 得 住, 然后 我的 投资 期限 是 多少。 如果你 只是 四五年, 我不 建议 百分之百 投 股票。 我们在 做 投资 的 任何 一个 情况 下都 不能 简单 的 说, 我 回过头来 看我 就 应该 投 房地产, 这 房地产 多 牛, 哗哗哗 涨, 我 就 不应该 投 股市。 你 一定要 看 任何 投资 的 收益 好坏, 它 都是 分布 都有 概率 的, 有的 时候 好, 有时候 不好, 而且 没有人 能 预测, 能 预测 的话 就 不用 干 别的 了, 我 就 投 最好的 就 好了。

所以说 预测 是 不太 可取 的, 但是 什 可取 呢? 我可以 基于 他 长期 的 风险 和 收益 来做 一些 规划, 做 一些 配置 组合, 能够 加大 我 达到 这个 收益 的 概率, 也就是 减少 我的 风险, 这个 是 我可以 做 的。 但是 他 能不能够 把 所有的 风险 都 减 没了, 这是 不可能 的。 或者 能不能 帮你 随时随地 挑 到 最好的 投资 标的, 这也是 不可能 的。 所以说 大家 看 这个 的 时候, 能够 帮助 大家 了解 股市 的 收益 和 风险。

然后 你可以 去 想, 我 适 不 适合 百分之百 放 这里? 我 投资 五年 适 不 适合 放 这里? 有的 时候 很惨, 这个 概率 是 多少?

我 能不能 受得了? 我受不了, 我要 怎么 去做? 我 怎么 去 分散? 我 怎么样 去 引进 一些 跟 股市 相关 比较 弱 的 或者 负相关 的 资产 类别, 把 它 分散 风险, 把 它的 风险 降低。 虽然 我的 收益率 降低 一点, 但是 至少 我会 更 舒服, 我不会 回头看 说 的 我 为什么 没 投 房地产, 或者 我 为什么 没 投 这个 债券。 实际上 是 这么 一个 逻辑图。

2-1 他 也 向 我们 揭示 了, 其实 A 股 它的 周期性 会 非常 的 明显。 之前 大家 也 认同 讨论 一张 图, 就是 如果我们 把 股市 的 上涨 定义 为 成长性, 大家 会 去 比较。 比如说 中国 代表 是 沪 深 三百, 美国 代表 是 标 普 500。 大家 从 05年 为 起点 一起 去 比那 最终 的 结论 就是说 单 论 成长性 这个 角度 来说, 沪 深 三百 并没有 跑 输 标 普 500, 甚至 还 跑 赢 了 一丢丢。 对的, 我们 以 这个 图表 作为 论据 来 证明, A 股 其实 并没有 比美。

股 差 长期 的 平均 收益。 但是 它的 风险 会 大 了 很多, 它的 波 功率 大 了 很多。

对, 其实 我们的 这个 报告 里面 的 图 2-1, 它 非常 具象 的 向 大家 展示 了 我的 持有 体验。

对。

你说的 对, 那 也就是说 你 那个 理论 相当于 是一个 应然, 对 吧? 但 我 真正 买 了 变成 了 一个 实然 的 体验, 是 实战 体验。 就是说 尽管 我们的 成长性 长期 收益 最终 是 差不多 的, 但是 我们的 持有 体验 是 天差地别。

是的, 您 说 的 非常 对。

这里 边 我有两个 问题。 第一个 问题是 如果我 意识 到了 A 股 更多 体现 为 周期性 占 主导, 因为 其实 你 只有 体验 下来 那个 剧烈 的 周期性 已经 让 你 忘了, A 股 的 成长性 还 不错, 就 它 已经 不重要 了。 对我 已经 被 二三年 的 这个 剧烈 的 市场 冲击 已经 给 吓傻 了。

美国 也有 周期性, 只是 它的 幅度 没有 那么 大, 尤其是 你 如果 要是 把 比较 早期 的 一些 数据 放进来, 是 美 股 振幅 的 大概 三倍 左右。 为什么 体验 差 很多? 你 就 想你 去 坐坐 这个 过山车, 美国 的 过山车 是 挺 惊险 了, 中国 的 这个 幅度 会 比 它 再 大 三倍, 你 这个 体验 那不就 得 脱落下来, 所以 就是 这个 道理。

那 张 沪 深 300和标 普 五百 的 图, 我会 给 大家 放到 show note 里面。 然后 我自己 观察 下来, 就是 A 股 给 人的 体验 更多, 垃圾 时间 占 主导。 然后 每隔 那么 几年 你 会 觉得 牛市来了, 送你 一个 巨大 的 牛市。 但 美 股 不一样, 美 股 是 大部分 垃圾 时间, 其实 你是 很 幸福 的, 但是 稳定 缓慢 向上 的对, 但是 当你 持有 一段时间, 你 一定要 有 这个 预期。 就是你 想想 08年 或者 20年, 它是 跨 是 往 下 的, 它的 波动 更 多是 往 下 的。 就是说 美 股 标 普 500的, 标 普 500对, 其实 它 会有 那么 夸, 差 那么 一下, 你 经历 下来 也会 挺 冲击 那 三观 的那 当然了, 尤其 20年 巴菲特 都说 活 久 见 了。

我 觉得 两条路 都有 自己的 代价。 但是 从 人性 的 角度, 好像 确实 我们 更 折磨人 一点。 尤其 比如说 二三年 大家 很 难受, 不光是 A 股 表现 不好, 它 更大 的 一层 难受 在于 它是 一个 相对 痛感。 我自己 在 过 苦日子, 但是 当我 回望 我 周边 的 市场, 我看 美 股、 看 日经、 看 德国, 对 吧? 这边 兄弟 在 吃苦, 那边 兄弟 开路 虎, 他 会 让 你 更加 的 难受。

每个 市场 它 有 不同 的 周期, 不同 的 时间段。 它 有的 时候 中国 A 股 很 好的 时候, 美 股 也有 的 时候 会 很差。 只要 大家 回去 看 历史, 大家 就能 看到 了。 我 觉得 这个 年检 做 的 最好的地方, 就是 给 大家 用 一些 真实的 数字 去 体验。

就像 你说 这个 投资 中国 A 股 的 体验 为什么 不好? 因为 它的 这个 振幅 比较 大。 虽然 是 它的 平均 收益, 刚才 你 也 讲 了 跟 美 股 非常 类似, 但是 它的 振幅 很大 的, 这个 情绪 叠加 上来 就 更 增加 了 这个 振幅, 这个 也是 有 研究 出来 的。 所以说 当我们 理解 这个 的。 时候 我们 就 不会 去 强求 说 的 中国 股市 一定要 跟 美国 一样, 或者 一定 跟 日本 的 一样, 或者 一定 怎么样。 因为 它的 本质 底层 是 不一样的我 还是 回归 到 这个 当我们 投资 的 时候, 我们 不是说 挑 某个 股市 或者 某个 大盘股、 小盘股、 价值 股。 我们是 了解 这些 投资 标的 的 它的 长期 的 风险、 短期 的 风险, 长期 的 预期 收益, 在 考虑 是 怎么 去 配置, 然后 我 怎么样 能够 去 最大化、 最优化, 然后 往前走。

而 不是说 你看 我 如果 22年 二三年 买 美国股市, 这 有 多好, 不应该 买 中国 股市。 其实 我们 回过头来 看, 长期 的 这些 规律 都 已经 告诉 我们 了, 你 不能 埋怨 某个 股市 或者 怎么样。 而是 你 要说, 在 基于 这些 条件, 他 告诉我 的 是 什么东西。 他 不可能 告诉 诉 你说的 中国 股市 今年 比 美国 好, 美国会 比 中国好, 所以 你 就要 怎么怎么 投。

他 不会 告诉你, 他 会 更多 的 告诉 你我 刚才 讲 这些 规律, 长期 预期 收益率 类似, 但是 波动 一个 大 一个 小, 那你 要 怎么 去 配置? 然后 债券 是 这样, 房地产 是 这样, 你 要 怎么 去 想办法 来 最优化。 所以 大家 考虑 要 考虑 这个, 而 不是 去 考虑 说 的 我 为什么 没 投中 美国股市 这 两年, 或者 是 为什么 没 买 日本。

接下来 我 给定 一个 命题, 然后 我说 几个 解题 思路, 希望 二位 能 点评。 我说 这 几个 思路 是 我自己 观察 到 市场上 确实 真真切切 有人 在 玩 的。 我 并不 希望 二位 去 批评 这个 思路 他的 缺点, 但是 希望 二位 在 点评 这个 思路 的 时候, 能 多 帮 大家 想一想 你走 这条路 它的 代价, 它的 困难 点 在于 哪里, 或者说 最终 的 优点缺点。 然后 你 最终 是 赚 的 是什么 钱, 或者 你 靠 什么 能 赢。 明白, 我们 还是 结合 图 2-1 这 张 图, 就是 A 股 长期 的 成长性 并 不差, 但是 它的 中短期 它的 波动率 极大, 这是 它的 条件。 我 给定 的 命题 就是说 我需要 去 穿越 周期, 然后 平抑 波动, 这是我 给定 题目。

我 第一个 思路 就是我 要 去 做大 周期 级别 的 择时。 比如说 我们 说 市场 温度, 我 大部分 决策 并没有 在 那种 温度 可 上 可 下。 比如说 50度的 时候, 我的 决策 是 很 模糊 的。 但是 当 市场 温度 来到 了 极值 区域, 比如说 现在, 比如说 去年 年底, 比如 18年底, 再 比如 21年初, 事后 看 估值 从来 没有 骗过 我们。 比如说 21年初 的 时候, 沪 深 三百 它的 估值 已经 看齐 了 15年 的 水平。 其实我 自己 总结 过, 就是 A 股 各个 一级 板块, 它 18年到23年 它 每年 的 这个 收益 表现。 我自己 看 这 张 图 的 说, 我 有一个 非常明显 的 感受, 就是 其实我 努力 到 21年, 然后 躺平, 可能 比 我 从 18年 一直 努力 到 现在 的 结果 要好 得 多得多。

或者说 为什么 我 二三年 你 就 应该 入场, 或者说 二三年 你 全年 你 都 应该 入场, 因为 其实 22年 就 已经达到 了 极值 区域。 比如说 我 去做 空仓, 还有 的 思路 是 我就是 做 低 估值 的, 我要 做 低 估值 反转 的。 因为我 的 低 估值, 所以说 我的 向下 空间 并没有 那么 大, 所以说 我 控制 住了 回撤。 我 觉得 某种程度 上 他们 都想 做大 周期 级别 择时 的 这个 思路 的 问题。 我想 问 这条路 它的 代价 是什么? 它的 难处 是什么?

先 说 择时, 这个 是 非常 吸引 人的 一个 操作, 在 任何 一个 股市 都 是的, 就是 它是 综合 所有的 信息 对 未来 市场 的 走势 收益 的 一个 判断。 但是 这个 逻辑 就是说 做 择时 你是 用 什么 信号, 是 市场 温度, 估值, 还是 什么 道听途说。 反正 任何 一个 信号 你 去 在 做 市场 买卖 调整 的 仓, 都是你 在 做买卖, 买卖 就有 交易 对手, 对 吧? 那 交易 对手 是 跟 你是 相反 操作。 所以说 你 能不能 打败 这个 交易 对手, 实际上 就是 最底层 的 逻辑。

你 有没有 这个 择时 的 收益, 你 不是 凭空 赚 这个 钱 的。 你 刚才 讲 了 他 好处, 当然 就是我 很 直观 的 就 能够 产生 很多 好的 收益, 避免 很多 下行 回撤, 这个 是 很 直观 的。 但是 它的 挑战 就是说 作为 一个 投资人, 你 能不能 判断 的对, 往 后视镜 我们 都 可以 看, 这个 2021年 确实 是个 高点, 或者 某某某 什么 时间 却是 个 低点。 但是 在 那个 时间点 你 能不能 做出 正确 的 判断, 能不能 坚持 住。

如果 后世 假设 这个 很 容易, 但是 实际上 在 做 在 市场 中, 你 就要 去 跟 人家 去 博弈, 能不能 打败 对方, 这个 相对 是 比较 难 的。 因为 第一个 你 获取信息 的 能力 有限。 第二个 你 处理 信息 的 速度 能力 也 有限。 第三个 你 执行 的 费率 还 高, 就是 相对 专业 的 来讲 对 吧?

就是我 对 择时 判断 的 胜率 到底 在 多少。

你的 能力 在哪里? 如果你 觉得 你 没 这个 能力, 我 就 建议 大家 不要 去做 这个。

从 我的 角度 来讲, 这个 择时 不如 大家 现在 想象 的 那么 容易。 说 我 用 一个 指标 观察, 或者 我 用 一个 怎么样 用 一个 估值 的 方式 来 观察, 我 就 很 容易 能 做到 它 绝对 不容易。 这个 是 希望 大家 做 的 时候 提前 一定要 先 考虑 的 事情, 它是 有 一定 难度 的。

然后 第二, 我可以 举 一个 我自己 感受 的 一个 例子。 比如说 刚才 老钱 讲 到了, 就是现在 回过头来 看 2021年 的 时候, 沪 深 300的估值 已经超过 了 2015年 的 时候, 是一个 明显 的 高点。 现在 回过 来头 来看 非常 清楚, 但 恰巧 就是 在 2020年 的 下半年 到 2021年 的 年初 的 时候, 我 确实 就在 卖 我的 基金。 我 现在 还能 回 想起 当时 的 感, 并不是 感受 到了 非常 的 迫切性。 我 能够 判断 准 了 说 那个 时候 我的 沪 深 300基金 或者 我的 大盘股 基金 后边 已经 到了 非常 高 的 位置, 已经 要 下跌 了。 我 只能 模糊 的 感觉到 它 前面 涨 了 很多 了, 然后 我要 不要 卖 呢? 每天 都在 琢磨, 都在 纠结 这个 事情 我 就 卖 一点, 第二天 它 又 涨 了 2%, 心里 马上 就会 觉得 我 是不是 判断 错了, 我 是不是 很 难受, 因为我 昨天 不应该 卖 的, 我应该 再 等 一个 星期 的 这个 长度, 至少 纠结 了 我 觉得 有 半年 时间。 因为 大家 知道 就是 所谓 的 高估 或者说 低估, 它 并 不是说 一个点, 它是 一个 可能 远 比 你 想象 的 时间 要 长。 它 足够 考验 人性, 足够 考验 你 自己的 耐受力。

我 清楚 的 记得 22年底 它 就是 共识 所需 的 低 估值。 然后 二三年 然后 24年, 尤其是 24年 过去 这 两个月, 我 觉得 大家 完整 的 经历 过 22年到24年, 约等于 你 经历 了 08年。 对。

所以 在 事情 发生 的 时候, 在 一两周 的 时间, 一两个 月 的 时间, 你 其实 根本 就 没有 办法 判断 清楚。 回过头来 看, 非常 清楚 那个 时候 那个 点 应该 怎么样。 但是 在 当时 的 时间点 其实 判断 不准, 在 就 不用 看 那个 时候, 就 看 现在 大家 现在 感受 非常 深 的, 2023年 的 年底 到 2024年 的 现在 二月份 这 两个月 期间 你 应该 怎么做? 你 心里 的 实际 感受 是 什么样? 你 觉得 已经 跌 了 这么 多了, 这个 是 市场 底 了, 还是 说 你 觉得 已经 跌 了 这么 多了, 后边 我 根本 就 看不清楚, 我 根本 就 不知道 后面 还 会不会 跌, 你 能 判断 的准 吗? 哪怕 现在 估值 温度 已经 很低 的 情况下, 你 对 未来 能 有一个 明确 的 确定 判断 吗?

或者说 即使 你 有了 一个 明确 确定 的 判断, 你 现在 敢 下 那个 动作, 说 我 去 今天 把 它 全仓 或者 加仓 80%, 你 这个 心理 上 可能 也 过 不了 这个 关。 因为你 今天 买 了 之后, 明天 可能 再 跌 一个 2%, 你 心里 马上 就有 一个 新的 变化, 所以 它 远 比 你 想象 的 要 难得 多。 在 这个 基础上, 我 觉得 能 做 的 还是 说 尽量少 做 这个 可能 出错 的 一个 决定。

孟娜 刚才 这 段 特别 好, 他 再次 印证 了 大家 反复 重复 的 一句话, 就 低估 了 不一定 涨, 高估 了 不一定 跌。 就是你 在 极值 区域 做出 的 择时 判断, 可能 在 几个 月 的 时间 之内 也 并不一定 能 得到 他 到底 是 对了 还是 错了。 对我 自己的 感受 是 这种 大 周期 级别 的 择, 只有 在 极值 区域 才是 有可能 有效 的这 是 我自己 最 强调 的 一个 感受。

我的 第二个 感受 就是 事后 看, 我们 仅 以 最简单 的 估值 温度计 为例, 就是 估值 温度计 并没有 欺骗 大家。 而 一年 大量 的 行业 指数, 它的 百分比 都在 90至95 以上, 他 并没有 跟 大家 说谎。 所以 我 看到 了 这点 之后, 我自己 还是 愿意 去 相信 温度计 的。 但是 我 觉得 刚才 通达 件 真 特别 好。 就是 哪怕 你 在 极值 区域 做出 了 一个 判断, 你 去 翻 那 张牌 到底 是 对的 还是 错的, 可能 也要 等到 半年 甚至 一年 以后。 也许 你 22年底 做出来 的 那个 买入 的 决定, 可能 今年 24年 了, 你 还 不知道 他是 是对 还是 错? 对我 觉得 这是 这条路 的 难度。

第二个 思路 我们 来 继续 讨论, 我 觉得 就 很 像 有知 有行 的 思路 了。 还是 原来 那个 问题, 在 A 股 如此 大 周期 波动 的 条件下, 我要 去 穿越 周期 平抑 波动。 那 我的 思路 就是 去做 一个 组合, 这些 组合 它的 标的 相关性 是 负 的, 我 就 淡化 择时, 然后 长期 持有 这么 一个 比较 均衡 分散 的 组合。 或者 是 我在 这个 过程中 基于 比如 当 估值 又 来到 了 极值 区域, 我 再去 做 一些 调整, 然后 以 这 一个 组合 去 穿越 周期。 这条路 理论上 它是 非常 政治 正确 的, 包括 有知 有行 也 在 践行 这个 思路。 我想 让 二位 说一说 这条路 它的 代价、 它的 困难, 它 对 人性 的 考验 有可能 在 哪些地方。

我 先 说 一下, 任何 事情 都是 有 代价 的, 并 不是说 他 完全 的 就 只有 好处 没有 坏处。 你 刚才 讲 了 有 这 有限 现在 的 做法。 首先 第一个 就是我 长期 待在 市场 里边。 我不会 像 刚才 你 举 的 另外一个 例子 说, 我会 选择 什么时候 空仓, 什么时候 满仓 这样的 这种 很 极端 的 一种 操作。 我不会 考虑 这样, 我 首先 考虑 是 我要 待在 市场 里边, 长期 待在 市场 里边 才 最有 可能 拿到 这个 长期 的 收益, 这是 最能 保证 的 一个 事情。

第二个 就是说 您 刚才 讲 了 我 做 组合 做 分散。 我们 刚才 讲 了 我们 观察 了 股市 的 规律, 观察 了 债市 的 规律, 观察 了 股 债 之间 的 关系。 包括 说 各种 平, 甚至 说有 各类 的 资产, 包括 这个 股票 里边 的 大盘股、 小盘股, 甚至 一些 行业 股票。 各类 的 这种 观察 之后, 你 做了 更多 的 分散。 其实 是 你可以 享受到 在 你 不 影响 你 长期 收益 的 情况下, 你 尽量 的 把 你的 波动 能 降低。 相对 来讲 降低 波动, 这 是一个 更大 的 好处。

另外一个 我 特别 想 call back 一下, 你 刚 开始 去 提到 的 讲 这个 2-1 的 图 的 时候 一个 问题。 就是 因为我 现在 观察 越来越 明显, 就 像你 比如说 16年 开始 进入 市场, 16年、 17年、 18年, 很多 用户 的 那个 时候 进入 市场。 在 经历 18年 的 点 之后, 再 又 回到 19年 的 上升。 20年 的 这种 回升 之后, 感受 是 非常 好的。 是 觉得 投资 没有 骗 我, 股市 没有 骗 我, 为什么 不多 买点?

对, 但是 又 经历 了 最近 这 三年 的 下跌 之后, 确实 产生 了 一种 巨大 的 过山车 的 这种 跌宕起伏 的 这种 心情 感受。 它 会有 巨大 的 愧疚感, 说 我 2021年 的 时候 为什么 没有 卖出, 非常 真实的 一种 感受。 不光是 你, 其实 我们的 同事, 我们的 客户, 我们的 用户 很多 都有 这样 感受。 我 已经 投 了 这么 长时间, 我 已经 投 了 七年 了, 为什么 我 还没有 挣到 你 给我 原来 说 的 那个 收益? 我 现在 的 感受 是 这样的, 就是 A 股 确实 A 股 的 难 确实 像 刚才 老钱 说 的 一样, 它 比美 股 那种 相对 平稳 的 波动。 所谓 的 熊 长 牛 短 和熊 短 牛 长 的 这种 区别 还是 很 明显 的。 所以 在 A 股 这里 边, 就在 现在 的 这种 情况下, 我们 还要 投 A 股。 因为 它 毕竟 还是 一个 在 资本市场 里面, 在 股票 和 债券 里面 长期 收益 更高 的 一个 产品。

我 觉得 持有 体验 是一个 非常重要 的 一个 因素, 就是 得 更 大程度 上 的 降低 他 持有 中的 那些 难受、 那些 痛苦, 那些 极端 的 回撤, 才能够 让 他 也 更有 信心 的 走 过去。 这也是 为什么 我们 现在 做, 我不知道 这边 是不是 说, 比如说 我们 长期 账户 有一个 非常 好的 感受。 就是现在 用户 越来越 感觉到 我 为什么 长期 账户 里 永远 不 满仓, 永远 要 给 自己 留 一些 债券 也好, 货币 也好, 这些 后备 的 他 让 你 心里 更 有底, 这是 心理 上 的 一方面。 但是 另一方面, 它 真的 让 你 做到 了 回 这 更 小 这个 下跌 更 小。 包括 大家 说 的 从 21年、 22年、 二三年, 你 现在 这个 下跌, 很多人 说 21年 的 时候 我 买 了 这个, 那个 时候 涨 得 非常 好的 抱团 股, 或者 抱团 基金, 或者说 这些 主动 基金, 那时候 冲着 这个 来 的。 这次 回撤 那 真是 伤 的 是 最深 的, 可能 回撤 有 40%、 50%。

但是 因为 我们 相对 稳健 的 这样的 思路 操作 下来, 有的 有型 的 客户 可能 能够 感受到 的, 我们 观察 到 的 最 极端 的 一个 回撤 也 只有 10%几, 这 还是 非常 比较 短 的 时间。 真的 是 底 二月 初 这种 极端 的 情况下 观察 到 的 大部分 情况下, 可能 他们的 回撤 或者 亏损 浮 亏 也就是 在 10% 以内。 这个 时候 我相信 更多 的 人才 能够 越过 这个 门槛 走 过去, 才 愿意 继续 相信你 往前走。 有 这个 性 也有 一句话, 就是 投资 不 只是 收益, 体验 非常重要。 因为你 只有 在 体验 过程 当中 感受 到了 这种 好处, 或者 感受 到了 这种 信任, 真的 才有可能 走 过去。 如果不是 有 这些, 那 只是 说 你 承诺 他 未来 有 特别 高 的 收益, 或者 你 跟他讲 你 长期 来看 你的 收益 会 更高。 我 觉得 很多人 确实 是 走不过去 的。 因为 人性 都 是在 这儿 的, 人性 都是 需要 有一个 相对 平稳 的, 相对 波动 比较 小的, 相对 能够 看得见 的 结果, 才能够 帮助 他 去 迈过 这个 坎。

我 请问 这条路 它的 代价 是什么? 或者 它 让 大家 感受 不 那么 好的 地方 是什么?

是 这样, 现 还没有 到 牛市, 等到 牛市 的 时候 一定 会有 用户 会 后悔 的, 会说 为什么 你 没有 给我 全仓, 我可以 赚 的 更多。 虽然 我们 还没有 经历 那样的 时刻, 但是 我们 想见 得到 一定 会有 你为什么 没有 其他 的 涨 得多?

就像 我们 刚才 这 开始 讲 的, 其实 他 做 这个 组合, 他是 更 关注 是 风险 调整 后 的 收益率, 而 不是 绝对 收益率。 刚才 举 那个 例子, 过山车 摆动 太大 的 时候, 你 坚持 不了 的, 你 心脏 受不了, 就 必须 要 采取 一些 方式 把 它 优化, 让 你 能够 底下 的 时候 你 也能 坚持 住, 这个 是 最 关键 的, 我们 都 承认。 但是 如果你 坐 完 过山车 下来 了, 你 旁边 有 个 朋友, 人家 是 飞行员, 人家 能够 承受 得 住 这个 三倍 的 振幅。 人家 回来 说 这个 太爽了, 我 这个 太 舒服 了。 你 可能 就会 觉得 说 为什么不 给我 这个。 但 实际上 真正 把 你 上去, 你 可能 到 一半 你 就要 好 车 要 下来 了。 这个 时候 你的 体验 是 最差 的。 因为你 下车 的 时候 肯定 是 市场 最 不好 的 时候, 你 最 坚持 不了 的 时候。

听 完 我 翻译 一下, 我的 感觉 就是 人到中年 了, 知道 低 波 是 幸福。 但是 可能 对于 一个 年轻人 来说, 他 觉得 斜率 是 幸福。 所以说 这条 均衡 资产 配置 的 路, 它的 代价 在于 在 某些 时刻 你 会有 一种 相对 跑 输 市场 的 巨大 的 落差 感。 对的, 以及 这条路 它 长期 来看 它是 靠 时间 来 赢 的。 所以 反过来 它的 硬币 的 背面 就是 它 会 慢, 你 得 熬。 它是 一种 润物细无声 的 慢, 所以 短期 看不到 太多 的 明显 的 体感 的 结果。

对它 会 稍微 慢一点。 但 另外 这个 很 重要, 他的 体验 会好 一点, 你 会 晚上 能 睡睡 得着 觉。 当 市场 好的 时候, 你 可能 会 觉得, 那 为什么 没有 怎么样? 所以 要 跟 大家 调整 好 这个 心态, 居安思危。 你好 的 时候 你 一定要 考虑 说 我 坏 的 时候 能不能 坚持 得 住, 对 吧? 或者 是 坏 的 时候 我 为什么 要 接着 坚持下去? 因为 过了 这 一段 它 都是 有 周期 的。

你 讲 过了, 对我 这么 讲, 第一个 是 靠 你 判断 的 概率 去 赢 的。 所以说 有的人 他 判断 的 非常 准, 或者 他的 这个 定力 很强 的, 分析 能力 很强, 那 他的 概率 就 大。 他 就是 靠 这个 能 赚 到 钱。 有些人 赚 不到 钱, 因为他 是个 博弈。

第二种 我 做 这个 配置, 实际上 我是 在 享受 整个 所有 这些 资产 底层 带来 的 价值, 他的 生产力 的 贡献 等等。 我不需要 有 任何 特殊 的 技能, 我 就可以 拿 得到 用 比较 相对 低 的 成本, 所以 这 两条路 并不 冲突。 即使 我要 去做 择时, 这边 我也 应该做。 因为 这边 本来 我 就 应该 得到 的, 我可以 用 低成本 得到。 我要 但是 如果 再有 这个 技能, 能够 有 比较 大 的 概率, 能够 选择 股票 也好, 择时 也好 等等等等, 我 再去 做 那个 并不 影响, 并不 冲突。

然后 这条路 可能 就像 摩根 豪 泽 说 的, 就是 波动 是你的 门票。 对 暴击 时刻 雷劈 下来 的 时刻, 是 市场 对你 长期 呆 在这里 边 的 奖励。 第三个 思路 是我 想到 了, 也是 亲眼看到 很多 同 思路 的 基金经理。 因为 对于 公募 基金经理 来说, 股票 型 的 他的 仓位 其实 受制于 规则 限制, 他的 仓位 是 不会 太低 的。 比如说 朱 少 醒, 他的 思路 就是我 几乎 就是 高 仓位 不择 时。 那 我 怎么 去 穿越 周期 去 评价 这个 波动 呢? 我在 行业 和 个股 层面 尽量 的 实现 分散, 每一个 行业 不会 太多, 每一个 个股 的 比例 也 不会 像 张坤 那样 那么 集中。 然后 放弃 对 市场 判断, 就是 承认 自己 无法 判断 市场。 但是 我 尽可能 的 去 靠 分散 以及 对 公司 研究 的 胜率, 去 这么 穿越 在 这条路。

请 二位 点评 一下, 因为 朱 少 醒 一直 是我 心中 的 白月光, 而且 我 完全 觉得 我们 拖 2-1 这个 形式, 朱 少 醒 是 完全 可以 做出来, 我也 推荐 大家 去做。 我看 朱 少 醒 的 时候, 我 也会 看 他的 最大 回撤。 我自己 有一个 感觉, 其实 最大 回撤 也 并不 低。 然后 朱 少 行 显然 是 属于 中国 双十 的那 一类 基金经理。 我 觉得 他 能有 今天 的 这个 地位, 他 长期 复合 年 化 收益 能 跑 那个 位置, 很大程度 上 在于 他 经历 了 0607年。 因为 后面 我们 也 会谈 到 有 一张 每一个 年度 它 落在 了 哪个 收益 区间, 会 发现 其实 A 股 有 几个 年份 它是 非常重要 的。 是 就 你 错过了你 会 错过 很多, 你 赶上 了 你 也会 得到 很多。

我 觉得 其实 朱 车型 它的 控 回撤 也 并没有 很好。 但是 因为他 经历 了 那 两个 非常重要 的 雷击 时刻 的 年份, 他 就 一下子 拉高 了 他的 长期 复合 年 化 收益率。 我 觉得 在 A 股 环境 下, 如此 特殊 的 一个 基金经理, 某种程度 上 他 也能 说明 很多 问题。

因为我 在 国内投资 的 时间 不是 很久, 但 听到 你 讲 的 他 这个 操作, 他是 没有 专注 于 某个 行业 或者 某 几只 股票, 或者 某 几个 行业, 对 吧? 尽量 通过 分散, 通过 他的 股票 的 研究 能力 等等 来去 创造 价值。 这个 实际上 是我 个人 比较 认同 的 法。 我们 想 中国 有 11个行业, 如果我 挑 行业 的话, 我 今年 挑 到 最好的 行业, 如果我 没有 任何 特别的 信息, 随便 挑 大概 9%, 对 吧? 假设 这是 市场 平均 的, 就是说 没有。 信息 的 时候, 我 能 调到 第一 就是 9%。

我 比 市场 厉害 两倍, 那是 多少? 9% 乘 300分之27 还是 个 小概率 事情。 所以说 选择 比较 窄 的 一个 行业 或者 几只 股票 是个 非常 常 小的 概率 事件。 当 你的 投资组合 非常 窄 的 时候, 成功 的 概率 就 变小 了。 但是 同时 当你 成功 的 时候 就 一 飞上天 了。 然后 你 跌下来 的 时候 也 一下 就 落地 了。 所以 它 这个 振幅 会 非常 大。

所以说 我们在 投资基金 的 时候, 一定要 看 他 投资 的 这个 风格 是 什么样 的, 他是 靠 什么 赚钱 的。 如果 他 要是 靠 这种 行业 专注 度 非常 高, 短期 业绩 非常 好 来 吸引 你的, 离 他 远 一点。 因为我 刚才 已经 跟你讲 了, 去年 如果 他 这个 行业 非常 好是 9% 的 概率 市场 平均 今年 又 很好, 又是 9%。

第三年 还好, 三个 小概率 连续 不到 10% 的 概率 发生 的 事件 有 多大 呢? 非常简单 的 数字 就 告诉你, 他 这个 概率 是 非常 小的, 尤其 他 两年 已经 很 好了。 第三年 连续 或者 一年 好, 第二年 还能 连续, 这个 是 非常 小的。 第二个 就是 它 非常 窄 的 时候, 它的 波动率 会 非常 高高的 很 高低 的 很低。 这就是 证明 什么? 它 冒 了 巨大 的 风险。 所以说 相对 一个 像 朱 少 醒 这种 比较 分散 的 基金经理 和 一个 比较 集中 的 基金经理, 即使 他俩 的 收益 是 类似的 长期 收益, 我 肯定 选 这个 波动率 小的 这个 体验 会 很好。 究其原因 咱 就 不讲 了, 中国市场 大家 都 追 着 明星 基金经理, 但是 我们 要 知道 这个 明星 基金经理 他是 怎么 达到 的, 他是 靠 用 投资人 的 钱 冒 了 巨大 风险 达到 第一 的, 而且 是个 小概率事件, 还是 他 真是 有 能力 达到 第一 的那 大部分 都 是用 投资人 的 钱 冒 巨大 的 风险, 这个 刚好 风口 来了, 冲 上了 第一, 但 并 不是说 他 有 很大 的 能力, 所以 这个 大家 要 分 清楚。

我们 来 讨论一下 这 张 图 就是 图 5-9。

那 我们 先 解释一下 这 张 图, 这 张 图 这 看起来 非常简单 的, 像 通货膨胀、 有无 风险 收益率、 期限 溢价、 违约 风险溢价, 还有 股票 风险溢价 和 小盘股 溢价。 这 几个 方块 叠加 起来 的 这样的 一个 图。 它 其实 是 跟 我们 第一张 图 有一个 呼应 的 关系。 第一张 图 我们是 直观 的 看到 了 收益 的 变化, 收益 的 大小 的 这种 关系。 而 这里 边 可以 理解 为 它 分析 了 这个 收益 大小 或者 收益 差别 的 原因 是 在哪。 这里 边 每一个 风险溢价 其实 都 代表 了 每 一类 资产 的 特性, 以及 他们 资产 获得 收益 方式 的 差别 之间 的 这种 关系。

比如说 这里 边 的 期限 溢价, 它 其实 分析 的 是一个 短期 国债 和 长期 国债, 他们的 收益 为什么 会 出现 差别, 为什么 没 每年 会有 1.7% 左右 的 这样的 差别? 那 期限 一下 简单 解释一下, 就是你 借钱给 国家, 你 买的 都是 国债, 一个 只不过 是 买的 是 短期 的, 一个 买的 是 长期 的那 这 两个 之间 有什么 差别 呢? 从 你的 人性 里面 出发, 或者 从 你的 感觉 出发, 如果 这 两个 收益 完全 一样, 我相信 每个人 可能 都 只 愿意 借给 他 一年。 一年 之后 我 就 把 收据 拿 回来。 但是 我 如果我 一下 借给 他 十年, 他 十年之后 才能 把 钱 还给 我。 如果 他的 收益 不多 给我 一点, 我 肯定 就 不愿意 选择 他。 这就是 期限 溢价 本身 产生 的 这个 原因。

就是 当我们 评估 两个, 比如说 信用等级 相同, 类别 相同 的 借款人 的 时候, 你 借给 他的 这种 利息 要求 是 不一样的。 当 时间 越长 的 时候, 你是 要求 这个 利息 回报 越高 的。 所以 这个 数据 正好 印证 了 这样的 底层 的 规律。 这里 边 的 每一个 比如说 像 违约 风险溢价、 股票 风险溢价 和 实际 无风险 收益, 其实 都 印证 了 这样的 一个 底层 规律。 所以 当 有了 这样的 底层 规律 的 认知, 以及 对 这些 数字 的 识别 之后, 其实 对 我们 投资 里面, 我 到底 愿意 去 接受 那个 资产 类别, 你 就可以 有了 一个 更 清醒 的 认识。

我想 请问 二位, 就 比如说 我看 图 1-1 或者 看 这个 图 5-9。 如果 我是一个 普通 投资者, 我会 天然 的 觉得 说 那么 多 没用, 中国 小盘股 长期 看 收益 最高, 我 盯 着 他 买。 如果我 真 这么 干了, 比如说 国 证 2000, 中证 1000, 然后 我 再 挑 个 增强型 的。 然后 投顾 跟 我说, 这 还有一个 量化 私募, 专门 做中 小盘 风格 的, 你 要不要 来 一点? 然后 你们的 数据 也 告诉我 了, 他 长期 预期 收益率 就是 最高 的那 如果我 真 这么 干了, 请问 我 承担 了 哪些 代价?

第一个 就是 它 收益 最高, 风险 也是 最大 的这 张 图 为什么 我 个人 也很 喜欢? 因为 它 就是 告诉我 了 它 底层 的 一些 逻辑。 就是 我们 看 小盘股, 它 一共 有 五个 板块, 最 底下 是 通货膨胀, 剩下 四个 方块 都 叫 风险溢价。 什么 意思 呢? 它 曝光 给 四个 不同 的 风险 因子, 哪一个 风险 来了, 他 可能 都 体验 很 不好 这也是 为什么 他 收益 要 高, 每个 都 会给 他 带来 一些 预期 收益, 所以说 你 要 理解, 这就是 为什么 他 收益 高, 他 收益 高 就是 风险 高, 那你 能不能 承受 得了, 最 重要 你 要 问 自己 的这 是 第一点。

第二点 是 相对 稍微 次要 好 一点, 即使 你 觉得 你 能 承受 得 住, 你的 心脏 足够 大, 也 不会 在 市场 底部 受不了 撤出。 你 还是 应该 考虑 尽量 去做 分散。 比如说 你可以 投 百分之六七十 的 小盘股, 剩下 给 大盘股, 剩下 给 一些 股票 债券。 这些 最后 在 风险 调整 后 的 收益 不一定 会 比 你 这个 收益 要 低。

我 补充 一点, 我们 这个 年纪 其实 特别 不 建议 大家 只看 一张 图。 整个 第五章 除了 这个 风险溢价 之外, 前面 的 八张 图 都 能够 看得出来, 你 投 这个 不同 的 资产 类别, 它 所谓 的 风险 是 什么样。 你 能 看到 它 每年 收益 的 波动 情况 分布 是 非常 不 均匀 的, 是 非常 广泛 的。 风险 越大, 分布 的 这种 区间 是 越 宽 的, 分布 的 区间 越 宽, 也就是说 你 每年 能 达到 的 收益 可能 是 非常 高, 也 可能 会 非常低。 这样的 风险 可能 你 没有 投 之前, 会 觉得 自己 能够 承受 得了。 甚至 你 应该 投 了 一年、 两年, 有 一年 的 这种 收益, 好的 时候 你 也 觉得 能 承担 得了。 但 最 关键 最 考验 人性 的 时候, 就是 那些 极端 的 不好 的 风险 来 的 时候, 你到底 能不能 承受 得了。 所以 也 希望 大家 看 年检 的 时候, 不光 看 这 里面 的 收益 高低, 也 注意 看 这 里面 的 风险 大小。

这 不光是 看 年限, 其实 做 投资 就是这样, 不要 先 看 收益, 先 看 风险。

然后 关于 大小盘 风格, 我想 请教 一个 问题, 它是 一个 市值 风格, 还有一个 很 经典, 就是 成长 风格 和 价值 风格。 如果 再 加入 一个 中盘, 比如说 陈星 的那 张 九宫格, 九宫格 对 很 经典 的, 大家 他 经常 会 讨论 一点 就是 切换 的 问题, 就 没有 哪种 风格 能 一直 赢。

当然了, 这个 九宫格 比如说 他 画 了 九个 格, 每个 格 表现 最好的 概率 是什么? 9分之1、 11% 也是 小概率事件, 不是说 在 短期 哪一个 切换 哪一个 会 更好。 我们 这个 就是说 你就是 长期 你 就 持有 小盘股, 它 大概 能 带来 的 收益 是 多少? 明白 他 并没有 试图 去 衡量 你 去 切换 什么时候 切换 用 什么 方式。 那些 就 又 汇集 到 我们 刚才 讲 的 博弈 的 那个 栏目 里 去了。

我 觉得 未来 我们 再去 投资, 会 面临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命题, 就是 分化。 我们 回 看 A 股 这么 几轮 周期, 其实 每 一轮 表面 看 指数 级别 的 就是 涨涨跌跌。 就 我们 深入 指数 内部 会 发现 行情 是 有一个 主线 的, 它的 那个 分化 也是 非常明显 的。 比如说 15年 可能 小盘 蓄势 达到 巅峰, 21年到23年 都是 小 微盘 非常 好, 16到18 半年 又 大盘 又 占优, 我们 再 往前 倒 也是 一种 你方唱罢我登场。

尽管 沉默 是 不 建议 我们 去 压, 但 我 还 想说 它是 一个 很 重要 的 事儿。 包括 我们 看 二三年 美 股 那个 分化 就 更 节制 了, 对 吧? 标 普 500其实 分为 两 波, 一波 是 magnificent seven, 另外 是 半死不活 2493。 分化 是一个 长期 你 必然 要 面对 的 命题。 那 我 去 怎么 更好。

的 去 这个 分化, 是 任何 一个 市场 随时随地 都 会有 的 关键 的 问题。 不是说 有没有 分化, 而是 你 能不能 判断 出 哪些 会 分化, 化成 什么样, 另外 一些 会 分化成。 这样 你 能 打败, 你 就 去 找 这个 分化 去 投资。 你 没有 办法 的 时候, 你 就 乖乖的。

我也不知道, 那 我 就 magnificent seven 我也 配 一点, 493我也 配 一点。 因为我 不知道 是 这 七个 还是 这 70个, 没有人 知道。 现在 我们 回过头来 看, 这 七只 很 厉害, 我 当时 应该 买 英伟 达, 怎么怎么 的, 对不对? 但是 两年 前 有人 知道吗? 没有人 知道, 你 懂我 意思 吗?

这就是 市场。 你 如果 能够 打败 对你 打败 越多 的 人, 你的 技能 越 值钱, 你 就 越来越 像 巴菲特。 但是 如果你 只是 一个 平均 或者 平均 以下 的 投资者, 巴菲特 有 多 厉害 你 就会 多 惨。 割 韭菜 割 谁 就是 割 你, 对 吧?

所以说 你 一定要 知道 你 在 这 里面 是什么 地位, 你知道 了 以后 后, 你 再去 采取 一些 策略, 你 不要 知道 说 的 我 本来 能力 不行, 我 还要 上去 跟人 去 博弈, 那不就 请 等着 叫 人家 now out。 但是 如果 你知道 我 这个 博弈 能力 不行, 我 就 去 这 七只 大 股票 我也 配 一些, 4493 我也 配 一些, 或者 怎么样, 这样的话 我 能 保证 跟得上 至少 50% 的 人, 这 我 就 赢 了。 因为 市场 给你 提供 这个 选择, 我的 能力差, 我 不用 我的 能力, 我 就能 随大溜, 就 能比 一半 以上 的 人 还好。 就 像你 去 考试 给你 一种。

选择 你 第一个 用 自己的 能力 去 考, 你 能 考 清华北大 你 就 去 考。 你 不能 考 他 还给 你 一个 选择, 说 的那 你就是 平均, 平均 是什么 成绩, 你 就 拿 什么 平均 成绩, 你 都 不用 去 考。 那 如果 水平 不行, 我 干什么 要 自己 去 考。 自己 考 完了 以后 考 垫底儿, 我 就 垫 清华北大 的 底。 我 还 不如说 我 就 不 考, 我 就 拿 平均 就 走了。

我 翻译 一下, 就是 不管 你是 出于 对 自己 真实 能力 的 评估, 还是 盲目 自信, 如果你 有 思路, 没有人 拦 着 你 去做 偏离。 但是 如果 你不知道 怎么办 的话, 以 指数 为 打底 做 这种 均衡 的 配置, 它 可能 是 最 不会错 的 一个 方案。

对的, 就是你 至少 是一个 比 平均 还好 的 一个 结果。

对, 至少 是一个 80分。

你 想 我们在 生活 当中 如果 给你 一个 选择, 说 你 什么 也 不用 做, 这个 成本 也很 低, 你 就 能比 平均 好 一点。 如果你 要 满足 这个, 你的 生活 会 怎么样?

我 追问 一下, 比如说 我们 对 成长 和 价值 的 判断, 可能 19年到21年 谁 买 价值 谁 那个 对 吧? 来 21年 之后 我们 猛然 发现, 原来 现在 红利 是 献血 了。 因为 21年 到 现在 红利 它 不是 涨 了 很多, 它是 跌 的 很少。 再 比如 21年到23年, 小盘 风格 涨 得 极好, 而且 二月份 这 叙述 瓦解 了。 那 接下来 大家 又会 想说, 未来 是不是 会 切换? 尤其是 很多 研 报, 他 会 热衷于 去 帮 大家 划分 时间段, 这个 间 段 小范 占有, 下 个 时间段 大盘 占有。 然后 人性 决定 了当 你 看到 这些 划分 图 的 时候, 你 会 本能 的 想, 既然 判断 对了 会 这么说。 那 有什么 最有 什么 普 世 的 抓手。

朴实 的 抓手 给 大家 讲 一下。 第一个 你 要有 自己的 独立 的 判断能力, 你 不能 听 人云亦云。 你 如果 听 这些 券商 或者 这些 来 发表意见 的 人, 如果 要是 这个 是我 能 赚钱 的 东西, 我 为什么 拿出来 跟 所有人 都 宣布 呢? 因为 这个 是 稀缺资源。 从来没 看 巴菲特 说 的, 他 没 买 日本 股票 之前, 他 绝对 不会 出来 说 我要 买 日本 股票, 对不对? 但是 他 判断 这个 是 非常 有 价值 的 东西, 他 怎么会 拿出 来说 呢? 为什么 在 市场上 这么 多人 去 说 呢? 这些 人 代表 的 他 叫卖 方, 他 实际上 想 卖 你 东西。

卖 你的 观点 和 信息。

卖 你 观点 信息 为了什么 呢? 是 让 你 去 交易, 他 也 不管 这个 信息 是对是错, 只要你 交易 了, 他 就 赚钱, 这个 就是 华尔街 赚钱 的 这个 奥妙。 他 最有 能力 的 事儿 就是 把 你 吸引住, 让 你 觉得 这个 有 道理, 我要 交易, 这是 他的 目的 达到。 至于 他 这个 东西 是不是 非常 好, 是不是 真正 能 给你 赚 到 钱, 这个 不是 他的 目的。 所以 你 要 想你 跟 他的 利益 是 不一样的。 相反 真正 有 能力 的 人 很少 站在 大街上 或者 是 到处 去去 宣传 路 演说。 我告诉你 今年 是什么 轮 动, 明年 是什么, 这个 模型 是 怎么 回事儿, 他 从来不 会 去 讲 的。

我 第一个 就是说 如果你 要 想 去 采取 动作, 你 一定要 自己的 独立 的 分析 决策 能力, 不能 人云亦云。 只要 要是 在 市场上 的, 特别是 市场上 免费 给你的, 基本上都 是 垃圾。 他 想方设法 让 你 去 多 交易, 多 买卖 基金, 多 买卖 股票, 多 买卖 债券, 对 吧? 让 你 感觉到 你 有 这个 能力 去做 这件 事, 当你 交易 了 他 就 赚钱 了。 但 你 交易 的 越多, 你 赔 的 越多, 就是 这么 回事儿。

跟 二位 聊 这么 多, 我 就 感觉 这份 报告 他 揭示 了 很多 最底层 的, 然后 带 数据 很 量化 的 市场观 的 东西。 就是 我们 到底 在 A 股 这么 一个 市场 里面, 它 有 哪些 特征? 这些 特征 它 具体 的 数值 是 多少?

是 一部分。 我 一直 说 这个 收益 实际上 是从 三 部分, A 就是 阿尔法 超额 收益, B 是 贝塔 就是 市场 提供 的, 还有 C 就是 成本 更大 的, 有理有据 也 做 过。 那 这个 研究 实际上 是 把 B 这个 部分 说 准 了, 说 明白 了 市场 提供 给你的 收益 是什么。 你 只要 把 钱 投进去 了, 你 也 不用 去 择时, 也 不用 去 选 股。 你就是 买 这个 市场 整个 的 这个 贝塔, 它 大概 的 收益率 是 多少? 它的 风险 是 怎么样 的, 就 把把 这个 B 给 讲清楚 了, 它是 个 基础。

就像 我 讲 的, 你 不需要 有 任何 的 天赋, 你 也可以 享受到 B 这个 是你 投资 参与 到 资本市场, 通过 资本市场 参与 到 经济运行 里, 你 就 应该 获得 的 收益。 这个 不需要 博弈, 就是 你来 玩 了 或者 你来 投资 了, 就 应该 拿 得到 的 收益。 所以 这个 是 基本 盘, 你 一定要 拿 得 住 的。

在 这个 B 里面 它 又有 很多 逻辑, 分 不同 的 资产 类别。 从 底层 的 短期 债券、 长期 债券、 企业债、 大盘股、 小盘股 等等等等。 不同 的 风险 因子 带来 不同 的 收益。 我们 要 怎么样 去 正确 的 看待 它, 怎么样 去 把 底层 的 这个 配置 做 扎实, 然后 再去 做 其他 的 事情。

还有 一部分, 大家 经常 会 讲, 我是 长期投资, 但是 它的 这个 风险 和 收益 是 怎么样 的, 大家 可能 都 不知道。 我们 通过 做 这个 年鉴, 把 它 更 形象化, 大家 能够 看 得到 摸得着 的 这些 数据 来 给 大家 做 一个 更 深刻 的 理解。 是 这 两 部分 作用。

因为 这个 S B B I 跟 海外 的 那个 是 一脉相承 的。 我们 做 这份 报告, 是的, 我想 问 陈博士, 海外 是 怎么用 它的 呢?

主要是 两方面。 一方面 就是 专业 的 投资人, 比如说 有 C F A 或者 基金经理 等等, 他们 会 用到 这些 东西。 因为 这个 东西 是一个 长期 利 历史 反映 出来 的 市场 对 资产 的 定价, 它的 收益率 风险 等等。 这些 在 日常 当中 我们 都 会有 一些 参考价值, 专业 人 可以 去 用到 这些。 比如说 他 可能 想要 估值 某个 资产, 那 它的 折现率 要 用 多少, 那 这个 就可以 给他 提供 一些 参考。

另外 一部分 用途, 就像 您 刚才 看 这个 年鉴, 您 就可以 有 很多 自己的 感觉。 实际上 它 就是 一个 数据。 但是 通过 长期 积累 的 这些 长期 数据, 把 短期 的 一些 噪音 就 慢慢的 给 它 弱化 了。

我们 每天 都 生活在 非常 超 短期 的 信息 收益 的 时代。 今天 涨 了 明天 跌 了, 今天 出 这个 政策 了, 明天 又 怎么样 了, 对 吧? 我们 每天 都 生活 在这里。 但是 实际上 在 短期 的 当中, 大部分 都是 市场 的 波动 噪音, 今天 这样 明天 这样 其实 还会 互相 抵消 的。 当你 把 时间轴 拉长, 它 这些 长期 的 规律 规则, 底层 的 逻辑 就会 显现出来 了。 这些 东西 是要 经过 长期 的 积累, 大家 能够 看到, 慢慢 体会到。 然后 做出 正确 的 投资 和 财务 规划 的 一些 决定。

动荡? 这份 报告 大部分 内容 都是你 参与 撰写 的。

有什么 感慨 和 感受? 中国 的 这份 数据 大部分 是我 计算 的。 但是 我 最大 的 感受 其实 是用 中国 的 数据 验证 了 这些 底层 的 规律, 跟 看 美国 的 这个 数据 有 相似 或者说 相同 的 地方。 这个 能 破除 我自己 心中 之前 很多 的 这些 疑惑。

刚才 老千 问 的, 包括 平时 我们 用户 问 的, 或者说 我们 同事 问 的, 都有 很多 关于 这些 A 股, 关于 中国市场 这些 疑惑。 其实 原来 我 也有 很多, 我 也要 回答 这个 用户 的 问题。 当 我想要 回答 用户 的 问题 的 时候, 我希望 自己 拿出来 是一个 扎实 可信 的 这样的 一个 结果。 A 股 到底 能不能 赚钱, 到底 能 赚 多少钱? 我 投资 A 股 到底 会 经历 多大 的 难受 程度 也好。 在 这些 里边, 其实我 都 希望 自己 能够 拿出 一个 相对 扎实 可信 的 这样的 结果 来, 让 我自 也 能够 幸福。

包括 是 这样的 数据, 是 有 底层 数据 和 规律 可言 的 这样的 说法 的。 通过 做 这样的 数据, 做 这样的 报告, 说实话 是 让 我自己 对 中国 的 市场, 对 投资 的 规律 也 更 了解 了。 我是 更 相信 这些 的。 然后 它 不仅仅是 我 一个 从 别的 地方 看到 的 数据, 一个 简单 的 回 测。 而是 真的 是 有 依据, 有 底层 规律, 并且 经过 我自己 亲自 验证 的 这样的 数据。 我相信 在 我们 之后 提供 的 这些 内容 里面, 包括 我们 自己的 投资 策略, 也是 有 更 扎实 的 这种 依据 的。

然后 我 挺 想 问 陈博士 一个 事儿, 结合 最近 这些 热点 事件 来说, 比如说 二月份 量化 基金 巨大 的 回撤, 是的, 它 前面 几年 又是 一个 很 明显 的 显学。 然后 21年 公募 基金 这个 抱团 后来 也 瓦解 了。 某种程度 上 我 这个 感慨, 也许 他 也是 我的 市场观 之一, 就是 大家 总是 去 灶神, 然后 转身 再 是神。 任何 一个 叙事, 当你 觉得 他的 共识 度 越来越高 的 时候, 其实 你 越来越 应该 警惕 这个 规律 的 底层 的 原因 到底 在哪儿 呢?

因为 大家 都 希望 能够 在 博弈 当中 成功。 我不相信 我自己 能 行, 但是 我 觉得 这些 人行, 你看 这些 人 他的 简历 是什么? 哈佛、 耶鲁、 清 北 复交, 他 应该 能 行。

大家 总是 想 找到 一些 途径 去 走到 前面, 这个 是 没有 错的。 但是 市场 当中 有 非常 大 的 不确定 因素, 一个 很大 的 偶然 因素 能够 把 你的 业绩 放大, 就是 把 风险 波动率 放大。 风险 波动率 放大 的 时候, 你 有可能 做 的 非常 差, 也有 可能 做 的 非常 好在 这个 情况下, 当 大家 我 听到 一个 叙事, 或者 我 听到 一个人 做 的 很好, 自然而然 就 把 他 划等号。 他 很 厉害, 他 很 有 能力。 但 实际上 大家 没有 意识到, 在 市场 当中 很多 都是 偶然 因素。 所以 大家 一定要 意识到, 当 我相信 的 一个 叙事, 一个 模型、 一个 逻辑 的 时候, 它 底层 到底是什么? 它 做 的 好 它的 概率 是 多大? 它 是不是 个 有 持续性 的, 它的 成本 是 多少?

而 不是 简单 的 说, 他 上个月、 去年 或者 两年, 他 证明 他 很好, 绝大部分 都是 luck 就是 幸运。 其实 大家 有 兴趣 可以 去 看 有 一篇 文章, 2007年 发 马 教授 发表 一篇 文章, 他 来去 看 所有的 基金管理 人在美国 的 公募 基金管理 人。 他的 这个 文章 的 标题 就 叫 幸运 还是 真正 有 技能。 然后 最后 分析 出来 大概 只有 2% 到 3% 的 基金管理 人 真正 有 技能, 像 巴菲特 似的 能 创造 超额 收益。 绝大部分 人 或者 是 没有 技能, 或者 是 它 体现 出来 有 一些 超额 收益, 是 纯粹 是 基于 它 就是 性 讲 这个 例子, 讲 这个 学术 这些 东西, 就是 告诉 大家 这些 东西 你 要 剥去 看 本质, 它 底层 到底 是 怎么回事。

那些 论文 你 转 我 给 大家 分享 说 没问题。

没问题 是 2007年 的那 我们 希望 通过 这个 年鉴 这个 年鉴 第一期 年鉴 我们 只 做了 这个 B 的 这边。 未来 我们 可能 加入 其他 的 一些 资产 类别。 刚才 我们 讲 了 加入 更长 的 历史, 可能 会 再去 加 一些。 比如说 其他 的 博弈 类 的 收益 类型, 风险 是 怎么样, 平均 收益 是 怎么样, 费率 是 怎么样 等等。 慢慢 往 里加。 这是 我们 希望 一点点 能够 帮助 大家 多 做 多 提高 的。

至于 你 刚才 说 的 今年 量化 的 这些 基金, 所有 这些 量化 它 都是 基于 一定 的 模型 的。 它 模型 最大 的 来源 是 历史 的 数据, 用 这个 来 英文 讲 叫 calibrate, 就是 把 它 变成 真正 可用 的 模型。 但是 我们 一定要 记住 一句话, 就是 任何 的 模型 都 不是 现实。 因为 如果 模型 是 现实, 那就 不用 忍 了, 你 一定要 知道 它 有 限制。 所以 当我们 任何 一个 朋友 说 这个 是什么?

三个 标准 方差, 四个 标准 方差 的 事件 以前 都 没有 发生, 那 就是 说明 你的 模型 跟 实际 的 距离 有 很大 的 差距。 差距 是 不可避免 的。 当你 在 做 的 时候, 你 就要 意识到 有可能 有 三 标准 准 差, 有 四个 标准差。 因为 你的 模型 跟 实际 是 有 差距 的, 而 不是说 用 你的 模型 来去 说 的。 这个 实际 跟 模型 不一样, 这个 实际 是个 三 标准差, 你 不能 这么 解释, 你 懂我 意思 吧?

就 有点像 塔勒布 说 的 那个 水尾 效应。 对对对, 你以为 的 极端 的 尾部 风 就是 一样的 东西。 所以说 2008年 那个 时候, 高盛 的 首席 财务 官 就 出来 说, 我们 这个 是 六个 标准, 六个 标准差。 那时候 我们 算了 六个 标准差, 是 一万年 发行 一次, 一万年 这个 对 吧? 人类 的 历史 才 几千年, 这个 就是说 再 好的 模型 它是 有 一定 的 限制 的。 因为我 以前 做 过 量化, 你 一定要 了解 你 自己 模型 的 边界, 而且 还要 再 把 量 打 出来。 很多 做 量化 的 朋友, 过度 相 自己的 模型, 又 加 了 杠杆, 所以 当来 一些 风吹草动 他 就 很 难受。 越 聪明 的 人, 他 可能 会 越 相信 他的 模型, 觉得 越 好用, 但是 越 容易 会 被 这些 现实 给 打败。

冗余 对 普通 投资者 来说 意味着 什么 呢?

就是 我就是 平均, 我 平均 也 不错, 因为我 没有 这个 能力, 对 吧? 另外 一点 就是我 的 长期 收益 是什么? 风险 是什么? 我自己 要 定 在哪里。

放到 报告 里面, 就是 图 1-1 我 到底 在 哪个 区间 里面。

对对对, 我 能 接受, 然 我 再去 做 一些 财富 规划。

我 待会 建议 先 看 第五章, 先 看 了 风险 之后 再去 看 你的 收益 要 不能 拿到。

这就是 接下来 我要 问 你的 东大。 最后 嘱咐 几句, 当 大家 拿到 这份 报告, 你 特别 推荐 哪 几张 图, 或者 是你 推荐 的 一个 阅读 思路。

我希望 大家 重点 看 哪些地方? 我们 现在 第一期 里边 是 只有 六章, 其实我 希望 大家 一定 把 目光 更多 的 集中 在 第五章, 就是 风险 和 收益 的 关系 上来。 刚才 说 了 第五章 里 面前 七 页 应该 都 提到 了 投资 的 各类 资产 的 风险。 这个 风险 在于 你的 收益 的 波动, 在 你的 收益 的 这种 可能 的 这种 分散 的 区间, 呼应 到 风险 收益 图 告诉我 的 事情 来。 你 只有 能够 承受 得 住 这个 风险, 你 才能够 拿到 相应 的 预期 收益。

然后 第二个, 中国 和 美国 的 数据 其实 是 不一样的。 我们 老 说中国 的 不管 是 熊 长 牛 短, 美国 是 熊 短 牛 长。 还是 说 陈博士 讲 了, 比如 美 股 是 百分之 之 20的年 化 波动率, 中国 可能 是 60% 左右。 这样的话 一定 对 自己的 承受能力 有一个 更高 的 这种 想象 空间。 其实 没有, 千万不要 千千万 不要 过多 的 高估 自己的 承受能力。 像 刚才 老秦 讲 的, 我 投 了 五年, 我 投 了 三年, 比如说 已经 回撤 30%到40%, 你 已经 承受 不了 的 情况下, 那 其实 一定要 降低 你 对 收益 的 这个 预期, 一定要 增 你 自己 对 风险 的 或者 对 波动 的 这个 控制能力。 通过 分散 也好, 通过 组合 也好, 通过 选择 一些 比较 低 波动 的 资产 也好, 拿到 一个 平均 成绩 其实 不 丢人, 免费 给你的 能 拿到 是 不错 的。 不要 先 想着 说 我 今年 一定要 考 清华北大, 考不上 清华北大, 上 一个 普通 的 大学, 有 一份 不错 的 工作, 安安稳稳 的 度过 这一生。 而且 在于 你 不需要 付出 特别 多 额外 的 努力, 不需要 去 击败 别人 就能 拿到 这 结果 的 时候, 也是 不错 的 选择。

但是 如果你 觉得 你 自己 有 这个 能力 可以 去做, 这 也 没问题。 分出 一部分 来 跟人 博弈 也没有 问题。 最后 我 再加 一句, 就是 老钱 你 一开始 问 了 一句 说, 五年 这 已经 很长 了。 我给你 举 个 例子, 因为 大家 作为 个人 投资人, 可能 对 机构 投资人 不是 特别 了解。 比如说 社保 基金 等等等等, 这些 退休金 等等, 他们的 投资 期限 一般 都是 20年 期 的。 人家 是看 20年 的 平均 收益率 风险 等等, 你是 看 五年 的, 你 怎么 跟 人家 博弈, 你 懂我 意思 吧? 人家 的 心态 是 这 才 五年, 我 还有 15年。

我 给 大家 举 个 例子, 就是 新加坡 主权 投资基金 叫 G I C, 叫 government investment court。 他 每年 他 不 批 披露 当年 的 业绩, 他 只 披露 一个 20年 的 平均 的 业绩。 比如说 他 披露 今年 2023年 的 业绩, 他 会 披露 从 2004年到2003年 整体 的 平均 业绩。

我只是我 披露 我的 复合 电话。

对, 关键 是我 只 关注 长期。 对我 不要 太多 的 让 短期 的 发生 或者 短期 的 收益 来 影响 自己, 一定要 用 长期 的 视野 来 看待 我。

什么 意思 呢? 为什么 跟 大家 一直 强调 你 有没有 这个 博弈 的 能力 啊不要 把 自己的 幸运, 比如说 上 赌场 赢 了 两笔 钱, 你 觉得 你 能 赢 了 赌场, 你 看一看 在 市场 中 这些 能力 比你强, 耐 的 时间 也 比 你 长, 各方面 成本 又 都 比 你 低, 信息 来源 又 好人家 用 那个 蜂鸟 计划 的 线, 你 怎么 赢, 对不对? 自己 要 摆正位置。

明白, 这是我 最近 很大 的 一个 感慨, 我 深刻 意识到 哪怕 我自己 的 心态 很 长期, 但是 因为我 身上 还 背负 了 很多 家庭 财务 责任, 导致 我 有 很多 必要 的 战略性 支出。 比如说 我要 办 婚礼, 我要 买房子, 导致 我的 钱 的 属性 五年 对我 的 钱 来说 它 就是 一个 长期 了。

是的, 你可以 定义 长期, 短期 没问题。 但是 你 要 知道 在 这个 阶段, 你 在 市场 里 你 算是 一个 相对 短期 的 一个 参与者。 明白 我 就 这个 意思 就是说 当我们 觉得 是 长期 的 时候, 我们 要 看 在 市场 当中 用 我 这个 标杆 来衡量 我在哪儿。

明白 类似的 就是我 觉得 好, 但 市场 未必 觉得 好。 然后 我想 总结 的 第二点 就是 其实 一直以来 风险 对 大家 来说 是一个 挺 模糊 的 概念。 但是 我 很 推荐 大家 看一下 这份 报告 的, 就是 第五章 节, 比如说 5杠1到5 杠 4, 他 这 几张 图 是 这样的, 就是我 把 A 股 每 一年 的 收益率 它 落在 哪个 区间 进行了 一个 排布。 然后 大家 看 图 的 时候 会 发现, 我们 假设 绿色 的 部分 就是 风险, 红色的 部分 就是 收益。 当我们 看 A 股 过去 这么多年 它的 分布, 你 会 发现 其实 它 落在 风险 区间 的 年份, 甚至 可能 比 落在 收益 的 年份 还要 多一些。 所以 如果你在 A 股 这个 市场 玩, 可以 理解 为 风险 就是 一个 常态, 它的 概率 可能 并不 低于 50%。 所以 它是 一个 很 轻松 平常 就会 遇到 的 东西, 所以 不要 有 任何 的 幸存者 偏差, 遇到 风险 就是 天经地义 的对 A 股 玩家 来说, 我 觉得 大家 一定要 有 这个 预期, 真的 别 觉得 自己 行, 还是 弱者 思维 更容易 幸福 一些。 我 没什么 问题 了, 谢谢 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