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74.停下来,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毕竟连社会时钟都有点卡了

E74.停下来,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毕竟连社会时钟都有点卡了

2024/9/10
logo of podcast 面基

面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颖迪
老钱
Topics
老钱:节目探讨了选择逃离主流社会秩序,前往鹤岗等城市生活的人群。他们面临着经济压力、原生家庭问题等挑战,但同时也展现出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追求。社会发展放缓,主流价值观面临挑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有了更多思考。 李颖迪:本书记录了三年时间对"逃走的人"的观察和采访。作者认为用单一概念概括这些人并不合适,他们与原生家庭关系的疏远是重要的因素。许多人因原生家庭的负面经历,例如家庭暴力、重男轻女等,而选择逃离。鹤岗等城市成为他们暂时或长久的栖息地,但生活方式和经济来源多样化,一部分人依靠互联网,一部分人则从事线下工作,普遍没有追求高收入的意愿。他们试图与旧生活断绝联系,但仍然依赖互联网维持社交和经济活动,养猫成为普遍现象。作者在鹤岗的生活体验,以及对鹤岗冬季气候的感受,也展现了不同于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另一面。 老钱:节目梳理了可以成为逃离目的地的城市,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房价低廉,生活成本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低房价是吸引“逃走的人”的重要因素,拥有房产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鹤岗等城市虽然房价低廉,但仍能保持一定的城市功能和生活便利性,这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有所不同。政府也试图利用鹤岗的热度吸引更多年轻人。 李颖迪:"逃走的人"虽然逃离了原来的生活,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往往会延续,这与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做出决定的方式有关。他们对未来的态度普遍较为消极,更关注当下生活,对未来缺乏期待。养猫是普遍现象,这与他们对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人际交往模式有关。作者在鹤岗的冬季生活体验,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展现了在不同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了逃离主流秩序的成本和可能性,以及社会时钟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房子、教育、工作、自我都最好能高效地产生价值,都要增值。
  • 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几乎无条件地接受了它。
  • 有人从主流秩序里逃走了,发现好像暂时这样一下也没有太大问题。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

李颖迪@写作者),著有《逃走的人》)

⏯️本期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情感播客「面基」。

这期嘉宾是李颖迪,她陆续聊过很多到鹤岗、鹤壁等等花几万块买下一套房子,然后在那里定居,以一种近乎隐世的状态生活的人们。

花了大概3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叫《逃走的人》)。

出于某种直觉和我自己对这个话题的兴趣,我甚至还没有看到书,就开始拜托出版社老师去问,能不能来面基录一期。

鹤岗集合了好多种情绪——

比如房子这个巨大的社会共识居然可以几万块就能实现,比如相当部分人都有过对脱离秩序的幻想,鹤岗又是一个足够远的远方,它首次出圈时正是疫情期间,这其中还有一层对自由且离群索居的想象。

如果我们非要再上升一下的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最紧迫的是安身,我们在流动中来到一个城市,寻求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生活,而有一天突然有人和你说,其实这一切的成本远比你想象的低,只要你能脱离那套习以为常的巨大秩序。

如袁长庚老师所说:「房子,教育,工作,自我都最好能高效地产生价值,都要增值。

它不光是社会时钟,也是过去40年高速发展,人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这套生活逻辑,或者说,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几乎无条件低接受了它。好像只有过上这样的生活才正常,才是出路。以至于,我们认为从中停下来都让人恐惧,你可能会失去生计。

可真的有人停下来了,真正有人在你身边这样生活,他们从这套称为主流的秩序里逃走了,你发现好像暂时这样一下也没有太大问题……我觉得这背后跟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渐放缓有关系。当身边有些人开始过非常规生活,我们开始思考,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活观念是不是可以更多样化?

同时,在针对工作,针对年轻人的这些情绪里,父母一辈与子女一辈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因为他们各自忠诚于自己的感受和历史经验。这也许说明,代际差异并非来自价值观,而是认识和体验上难以调和,是生活经验的不可通约,不可交流,不可共助。」

这些逃走,停下来的人,这种叫它生活方式也好,生活实验也罢,真的过得好吗?

作者花了3年时间去接近、观察他们,寻找答案。相信你和我一样,也对此有些好奇。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风险提示:**一切人生的答案,只面向自己,任何一个人的视角都是片面的,想法和实践之间亦有距离。如果这期节目助推了你任何人生决定,还请一定一定先考虑自己的情况(和责任)。人生和幸福都是件很主观的事,绝无统一标准。《面基》不会也不该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时间轴:

00:39社会时钟咔嚓作响,有人悄然停下

03:46其实用隐居者、避世者、躺平的人、逃走的人、躲起来的人去概括他们好像都不太合适,因为每个个体都有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苦难或者战争

05:19虽然「原生家庭」这个词已经被说烂了,但它确实是人们逃走的一大原因

10:49林雯的故事⭐️

19:51鹤岗这些城市,是中转站呢?还是终点站呢?

21:32第一个让鹤岗火出圈的人—李海的故事⭐️

27:40作者李颖迪的故事⭐️

33:37老钱觉得「来北京值了」的两个瞬间,非常...文青

35:05作者:我想找一个答案:人可不可以停下来休息?

38:53那些成为逃离目的地的城市,有哪些共性?

40:22王浩的故事⭐️

47:39对很多人来说,三四万的房子和七八万的房子,有本质区别。你会发现房子真的是消费品逻辑——得有,但是不能贵了

50:58逃走了,切断一些旧生活和线下身份,但仍然要在网上寻求一份存在感

55:09很多人都养猫,小猫是最稳定且普遍的情感价值供给方

1:00:14吃饭财政下,鹤岗很多体制内的人都有两份工作,一份体制内,一份体制外

1:05:46老钱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逃走以后,大概率还是会延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所以,不管怎样,都得有把自己日子过好、过舒服的能力

1:09:59新学了一个词,大家可以上网搜搜:HYGGE,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1:12:29鹤岗也想努力多吸引一些年轻人来定居

1:14:59逃走了,就真的释怀了吗?一段冷酷的对话⭐️

1:19:09问作者:你相信未来会更好吗?答:我不相信啊~

大家丧的情绪并非无病呻吟或者吃饱了撑的,你得知道人家经历了什么。

1:24:45哎~呀妈呀!咋还唠上东北文学了捏!

日本领先全球,东北领先全国

1:30:36老钱:但我还是喜欢有心气儿的人!⭐️

1:34:22为期3年的观察写作的经历,在作者身上留下了什么呢?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开头和结尾bgm:在你死后才想起曾经答应陪你去散步 | 人物小传bgm:Eternity and a day:3. | solitude 坂本龙一
  • 欢迎大家购买📚《逃走的人》)

  • 黑龙江省内各市2023年GDP增速,鹤岗因为之前的高基数,增速为负:

  • 李颖迪在鹤岗等城市拍下的一些照片:

2022年9月12日,站在鹤岗的平安宝塔上,可见远处是一片棚户区改造房。平安宝塔是新近才建设好的网红打卡地,去年过年时,这里还上演了一次大型烟花秀。(摄影:小圆)

2023年1月7日,鹤岗,旧棚户区。小圆说,除了建成改造房,就是种上树,或是留下这样坑坑洼洼的土地。(摄影:小圆)

2023年1月7日,鹤岗的商场。(摄影:小圆)

2023年1月10日,鹤岗的超市。春节将近,这里也变得热闹起来。(摄影:小圆)

航拍鹤岗。

鹤岗航拍,选煤厂。

航拍鹤岗国家矿山公园。

鹤岗国家矿山公园。

航拍鹤岗居民楼。

鹤岗街头的房屋广告。

鹤岗街头,高层楼房。

鹤岗本地探店博主小杨手机里的草稿,记录下了鹤岗7屋地理位置的关系。

一套保障性住房内部。这类户型房屋的厨房都设置在阳台上。

航拍鹤岗。

来自广东的康叔展示了一套装修了80%的房子,本是康叔帮一个19岁女孩买下的,当时花了3万7千元。后来女孩一时冲动不要这套房了,康叔自己便把它买了下来,想把它们改成民宿。

鹤岗某小区住宅。

来自温州的静静也在鹤岗买了房。她在直播,男友在一旁摆摊。

鹤岗街景。

鹤岗的早市。

当早餐店老板听说摄制团队是上海来的,说:“远道而来的,好好招待招待。”

鹤岗菜场物价。

鹤岗公园里演奏乐器的人。

鹤岗街头。

鹤岗公园里跳舞的人。

鹤岗街头。

鹤岗风光。

📣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老钱日日谈) 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