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97.面对AI 既怕又爱,那碳基的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E97.面对AI 既怕又爱,那碳基的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2025/2/26
logo of podcast 面基

面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面积
Topics
面积:我经历了从对AI的好奇、震撼、担忧,到接受和探索的几个阶段。这场讨论可能比较务虚,但我们没有把它局限于实用主义,而是探讨了更多与AI相处之道,以及比AI能做什么更重要的——碳基人类应该做什么,如何自处。我们正在见证第六轮康波的主导技术之一被导入人类社会,这让人联想到亚当斯的三定律:年轻时已有的科技稀松平常;15-35岁间诞生的科技是革命性产物;35岁后诞生的科技违反自然规律。接受新技术不容易,意味着改变、学习和试错投资。每个人的人生都必然经历一轮完整的康波,面对新技术,我们都必然接受这个结果。 我春节期间在火车上两次巧遇任品,这让我想到荣格的“共识性”概念。春节期间DeepSeek爆火,让我更想与任品探讨。我设身处地为2020年入狱的朋友着想,他如何接受如今的AI时代?他无法想象机器能快速生成文章,并给出思考过程。我也意识到,AI拉平了很多人之前自认为的专业优势和壁垒。 DeepSeek的推理过程很重要,很多人忽略了它。它会根据提问者的状态选择回答模式,而这正是许多自认为专业的人会忽略的。我开始把DeepSeek视为我的‘硅基伙伴’,重视它的思考过程。DeepSeek V3上线后迅速破圈,海外用户对比后发现其推理链条非常全面,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我纠结于是否要为使用AI创作内容而感到羞耻和内疚。我认为,这就像厨师使用预制菜一样,是创作过程中的选择。读者是否介意AI创作的内容?我认为,AI创作内容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新技术并非淘汰你,而是解放你,让你去做更擅长的事情。AI做的事情远远超过我们自己能做的,它能提供更多视角。 我一开始就没把AI当成工具,而是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它,承认它输出结果是一个不简单的替代。我带着一种崭新的、不加预判的眼光去看待它。我希望用审美的视角欣赏AI带来的变化和可能性。因为AI解放了我的写作工作量,我获得了更多时间,可以投入到阅读和完善我的知识库中,让AI继续写作。 我认为,很多人把工作看得太严肃了。应该用审美的视角、平等的姿态与AI共存,欣赏它带来的变化和可能性。AI帮我从写作中解放出来,让我有更多时间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怀疑。我开始用Obsidian和Copilot插件,让AI成为写作过程中的co-pilot,并形成了一套流程。 我与任品对写作目的性的看法不同。我为我自己而写,不在乎读者。我通过AI审视我的思维漏洞和写作呈现的面向,并享受这个过程。AI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的思维谱系和知识结构。 AI对量化投资的影响在于信息收集广度和视角的扩充。它可以协助基金经理进行行业分析、投资策略解读等工作。DeepSeek的出现,让我对之前对换方科技的评价有所反思。我认为DeepSeek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迅速触达了老年人群体。每一轮科技进步都会加速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只是算力是否被英伟达垄断,这还不一定。 我认同人本身具有神性,AI时代更应该关照自己。AI让我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我开始关注健身和减肥。我从不同的人那里听到相似的答案:中年容易陷入意义感的缺失,需要找到抓手,给自己留够多巴胺的接口。我逐渐不再纠结于人生意义,而是专注于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AI的输出结果有时会显得太完美、太炫技,缺乏人味。但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受限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AI的‘幻觉’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也可能提供反事实的可能性,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面对AI,我应该如何看待自身的有限性?AI的存在状态是短暂的,它很快就会被淘汰。但人也是有限的,我们终将死亡。与其纠结于有限性,不如关注存在的状态。AI的出现,让我反思‘我’这个概念是否还站得住脚。 我认为,应该以平等的眼光与AI共存,不要把它工具化。要从AI的特点出发,反推到人的世界,理解它的特点,而不是缺陷。AI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射我们自身的存在,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陷和真实。AI时代,我们需要关注自身的存在,感受留白,感受‘空’。 AI帮我读文章和我自己读文章是两码事。AI只能筛选和总结,而我自己的阅读是具身的体验,是全身细胞的参与。AI可以提高效率,但它剥夺了具身体验。 AI对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财务视角上,教育成本增加,回报可能下降;社会视角上,AI可能促进教育平权,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和成长。AI对社会分配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导致马太效应加剧。 我建议,带着‘注定被AI淘汰’的预期去接受AI,并与之共存、协同进化。与其担心被淘汰,不如思考如何成为那个可以淘汰别人的人。 科技进步不是解放了人,而是解除了部分人的劳动合同。社会鼓励自由和包容,是为了接纳被科技进步淘汰的人。一切文明都是废墟。 任品:我认同面积对AI时代人类应对之道的看法。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不带预设的心态去面对AI,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工具化。AI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替代或加速,而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我们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AI,而不是将其拟人化。AI的推理链条和思考过程,对我们来说同样非常重要。AI的出现,给了我们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虚妄的自大。 我不认为使用AI创作内容需要感到羞耻或内疚。这就像厨师使用预制菜一样,是创作过程中的选择。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读者负责,提供有价值的内容。AI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内容创作的生态,我们应该适应这种变化。 我不认为AI只是解放了我们之前能做的事情,它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它当成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平等的伙伴,与之共存、协同进化。 我认同将AI视为一面镜子,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AI的出现,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思考,我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并与AI协同创作。 AI的‘幻觉’是其算法的特性,而不是缺陷。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控制幻觉的程度。AI的幻觉也可能提供反事实的可能性,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面对AI,我们应该关注自身的存在,感受‘空’。AI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关照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我认为,在AI时代,‘学习’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AI共存,如何利用AI来提升自己。我们需要接受AI带来的变化,并积极适应。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

任品|国内量化投资早期参与者,倍发科技创始合伙人,播客「不觉春晓」)主播,「交易门」作者

⏯️本期简介:

这期播客我自己期待已久,大概从春节前deepseek爆火,就想和品哥)录这期节目。

我自己也经历了从好奇,震撼,担忧,到接受,探索,这几个阶段。

这场聊天听起来可能有点务虚,但我非常自豪于没有把本期节目录得太实用主义。

相反,我们讨论了很多与AI的相处之道,如何用硅基这面镜子关照碳基的自己。

以及,比让AI做什么更重要的——碳基的我应该做什么?如何自处?

我想,我们在见证第六轮康波的主导技术之一,正在被轰轰烈烈地导入人类社会。

这让人很难不想起亚当斯著名的三定律:

任何在我年轻时已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接受新技术的过程,对个体和整体来说都不容易,它意味着很多改变、学习和试错投资。

正如之前的节目所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必然经历一轮完整的康波),面对新技术的降临,不管我们怎么想,都必然接受这个结果。面积会围绕这个主题做更多相关内容,也希望本场聊天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面基会围绕这个主题做更多相关内容。也希望本场聊天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1:50 本期节目我在春节就开始准备了

01:50一个在监狱里的人,出来后要怎样接受如今的AI时代?

05:23 不要忽视DeepSeek的推理过程,它非常重要!⭐️

08:20 老钱:我要为给读者和听友提供的内容里边包含了 AI 创作的内容而感到羞耻和内疚吗?

12:27 不要把AI工具化,将它视为平等的伙伴,碳基&轨迹协同进化⭐️

18:49 让AI成为一面关照自己的镜子,协助我思考

22:16 AI对一个做量化投资的基金经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交易门当初采访过梁文峰吗?

26:23 这一轮康波的渗透太快了,一切都在加速

春节期间DeepSeek直接对老年人完成了初步渗透

29:59 人类会需要更多算力!这是必然的!每一轮科技进步都会加速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只是算力是否被英伟达垄断——这不一定!⭐️

34:33 请相信我们的身体以及内在本身就是具有某种神性的,AI时代更应该关照自己。

39:31 关于DeepSeek太幻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一个新视角⭐️

46:28 硅基的完美反衬出碳基的真实

48:26 面对自己的有限性⭐️

52:35 那么,碳基的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58:41 「我」或者说「我的主体性」这个概念不一定站得住脚

1:05:10 AI给我们的生活腾出了空白,先别急着把它们填满,先去感受空白,感受「空」⭐️

1:14:04 让自己进入「空」的几个方便法门

1:18:06 AI帮我读了 和 我自己读过了,是两码事。

从来不存在AI帮我读,它只能筛选、总结

1:22:09 「学习」这件事的内涵,在AI时代也变了

1:24:24 带着我注定被AI淘汰的预期去接受这一切

1:27:45 一切文明都是废墟⭐️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58:41 处提到:大脑的无意识活动先于个体的有意识意图

相关论文)、文章)

  • 什么是自我?)
  • 54:27 处提到:其实我们的来时路不止一条,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无数个分叉路口上的选择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