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车 带你送来最新财经资讯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 2025 年 6 月 4 日 星期三欢迎来到由中国基金报推出的播客节目放在财经早门车 我是你们的朋友 基金君首先我们先来听一条快讯 6 月 3 日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披露最新推出的小米预期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 23.59 万元正式定价要一到两天前才能确定据雷军表示 小米的汽车业务亏损正在逐步收窄预计在今年三到四季度实现盈利
6 月 3 日华为终端官微宣布华为 Pura80 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将于 6 月 11 日下午 2 点半举办届时将发布华为 Pura80 系列手机稳定币巨头 Circle 预计于 6 月 5 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将是稳定币领域的首个 IPO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 Circle 若成功上市将进一步推动美国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同时加速传统金融用户尤其是机构用户对稳定币的接收过程
好,快选周呢,接下来聊一下中国的造船业各类船舶订单量,完工量,手持量,均占世界市场份额过半这是今年前四个月中国造船业交出的成绩单,再次排名全球第一有些公司的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 2029 年是什么导致造船产业的持续紧喷背后所代表的中国制造又有哪些新潜力涌现
据央视网报道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5 年 1-4 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 1532 万载重吨、3069 万载重吨和 22978 万载重吨
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49.9%67.6%和 64.3%主要造船指标仍保持全球第一大连中原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总经理罗门钦说目前手持的订单两个船坞均排到了 2029 年的上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火爆不仅出现在了今年 15 年以来中国一直稳坐世界最大造船国的宝座 2024 年全球每交付两条船就有一艘来自中国制造近年来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优势市场需求的强劲都是支撑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而值得一提的是金军今天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尽管中国造船在前四个月加起来排名第一但罕见的是其中有两个月单拎出来韩国是超过中国的而出现这样现象的背后是之前的一则 301 调查刚刚提到当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国已经连续 15 年产业第一作为对比美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2 年美国仅建造了 5 艘远洋商船同期中国超过了 1700 艘
为了振兴衰落已有半个世纪的造船业 301 调查就考虑对进入美国港口的所有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以鼓励航运公司多使用美国制造的船舶而由于全球现役集装箱船中近 29%都是中国制造一旦开征港口费将对全球航运业造成深远影响并直接波及国际贸易
根据各家航运公司的测算每年新增的费用将达到 300 亿至 520 亿美元不等并且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而正因为担心使用中国建造的船舶会在美国面临天下的港口费所以部分国际船东就将订单从中国流向韩国而韩国造船业也把握住了这次政策套利的短阵通口拿下了 3 月全球新船接单量的冠军也就出现了刚刚提到的罕见现象
而 4 月 17 日据新华社报道美方公布的限制措施中天价港口费的征收范围缩小针对使用中国舰到船舶的国际航运公司以及订购中国舰到船舶的航运公司的限制条例为删除限制松动后国际船头们也就开始重返中国造船市场作为对比 2025 年 2 月中国船企揽获了全球 70%的新船订单而韩国船企接单量所占份额仅有 9%3 月攻守之势逆转韩国拿下 55%为局防守
4 月中国的市场份额再次回到第一据多家公司公告仅在 4 月 29 日一天中国船厂接连签下了两笔共计 20 艘大型集装箱船的订单其中 C-SPAN 与外高桥造船签署了 6 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预计 28 年交付
中原海控旗下的东方海外定造了 14 艘甲醇双人绿色巨轮投资总额高达 30.8 亿美元交付期为 28 年至 29 年建造方为南通和大连中云海运川崎成为了近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绿色集装箱船订单之一
这限制一松动,船头们就纷纷用脚投票,背后正代表了世界航运业对中国制造的信任。世界航运巨头 CMB Tech 的 CEO 亚历山大·萨弗里斯表示,中国拥有从原材料、船配、设计、建造到交付一体化体系,是当前全球最完整的船舶产业生态,而且实现了设计能力与绿色技术相融合,凭借交付周期与成本控制能力,保持欧美日韩船厂不可比拟的综合性价比。
正如此前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院长陈继红所说中国船舶业的崛起是市场规律与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从主动对接国际海事组织环保标准研发绿色船舶到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持续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与市场开放并通过核心技术优势完备的产业集群优势重塑全球航运生态用开放合作来破解造船业博弈的陈旧逻辑
好的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放的财经暖门车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喜欢我们的节目的朋友可以点个订阅点个赞我们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