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04 嘉宾分享 - 胡恒博士:费雪与成长股投资

Vol.04 嘉宾分享 - 胡恒博士:费雪与成长股投资

2024/1/24
logo of podcast 置身其中

置身其中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胡恒
一位拥有清华大学本硕博学历、在投资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郑永明
Topics
郑永明:本期邀请费雪经典著作《成长股获利之道》译者胡恒博士分享费雪与成长股投资。费雪是价值投资大师,强调关注公司质量和长期持有。他提出15个问题评估公司质量,包括管理层、产品、市场份额等。与格雷厄姆不同,费雪更强调长期投资高质量公司,即使股价较高,但未来增长和回报可观。费雪对巴菲特投资策略后期转型有很大影响。 胡恒博士将用三个故事讲解费雪的成长股投资思想,并进行问答。 胡恒:我将通过三个故事分享费雪的成长股投资思想。第一个故事讲述费雪的成长经历及其投资思想的形成过程,包括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和事,以及他与格雷厄姆不同的投资理念。第二个故事是《成长股获利之道》中一个精彩的投资案例,展现股票大幅增值的本质,以及费雪对人的因素、持续成长和长期持有的强调。第三个故事是关于竞争优势,费雪很早就提出了护城河的基本思想,我会分享他对竞争优势的看法。 学习费雪的原因:他是巴菲特的老师之一,对巴菲特后期投资策略影响很大;Gayco公司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成长股投资的巨大价值;以及我作为译者,对费雪的投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分享更多细节。 费雪的投资案例:Gayco公司,回报率极高;伯克希尔哈撒韦,从2000万美金到8000亿美金,增长4万倍;以及费雪本人投资的化工股、电子股等,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费雪的投资思想核心:长期投资、重视人的因素、关注结构性竞争优势。 在A股市场做价值投资的挑战:格雷厄姆的风格难以实现,可以考虑高股息策略或寻找有护城河的成长股。当前环境下,很多公司的成长非常困难,但仍存在机会。 对数字经济时代价值投资的思考:数字经济时代与传统工业时代不同,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更强,需要用新的方法来评估公司价值。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收听盛世投资研习院出品的播客之神其中第四期这一期是我们上周五线上线下分享会的实录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费雪经典著作《成长股获利之道》的中文版译者胡亨博士来为大家分享费雪与成长股投资

碍于精力有限这一期播客我们的 show notes 就不整理了因为带有幻灯片的视频实录已经上传到了盛世公众号和视频号盛世的伙伴们请大家自行关注获取希望这一期的干货满满的分享和后来的问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咱们这一次线下大概 20 个人线上大概 100 个人所以那个线上有 100 个人所以呢就是说费雪和胡红博士的魅力还是非常大的我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郑永明是那个盛世资管的合伙人经理然后是这次呢我们盛世投资研习院和资本配置者世界然后来主办这次活动

等一下大概的那个活动呢是一个半小时我们请胡红博士来分享然后以及大家可以问答然后之后呢

线上的部分就结束了然后线下呢我们还给大家预留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社交然后我就先简单讲一下我们做这个活动的这个背景吧然后大家都知道大家可能听格雷格雷厄姆听的比较多啊但是其实呢巴菲特呢基本上他他自己讲自己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格雷厄姆另外一个是废学那废学

他的经历呢就是 19 他是 19 零几年生人然后 1931 年的时候就自己创建了自己的这个投资公司

然后 1958 年的时候他就写了一本书然后那个就是如何选择选择成长股以及后来两年之后他又写了这本书就是成长股获利之道就是咱们胡红博士翻译的这本书其实这两本书它是一个姐妹片一样的书就是整体把废雪的这个理论如何在成长股投资如何选择高质量公司投资是说明白了然后

这件事情为什么很重要呢大家也都知道巴菲特其实他的投资思路呢是有一个转型的刚开始呢先是像格雷厄姆一样挑选一些非常便宜的股票然后所谓的烟地股在那个时候呢就能拿出来反正能吸上最后那一口但是巴菲特后来在废血以及芒哥的影响下进行了转型

去选择了投资更多高质量的公司并且呢长期拿住那些高质量的公司所以呢这个其实巴菲特自己也认可说废雪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呢这是我们办这个活动的这个初衷然后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胡红胡红呢自己呢是个投资人也是我们这行业里的老兵然后

那个他的背景很多啊首先大家看一下他自己有一个公众号啊自己有一个也是一个大 V 叫价值博士其实啊在很多年过去十几年一直在发表很多啊投资的投资方面的

然后他自己也是华欣投资的投顾的业务的负责人之前也在京东科技做过总监然后还自己是个创业者另外我跟大家讲一下我们投资研修院的初衷我们盛世投资研修院

其实我们整个盛世团队的几个创始人其实都是受到了各大商学院就是这个投资体系的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都从那里毕业然后在各大商学院或者说这个

价值投资体系里其实我们当时收到了很多一线的实践者他们做他们其实是在纽约做经营经理然后呢他们找闲暇时间来哥大给我们上课其实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很多的投资的框架实践那交给了我们我觉得他们的交给我们的不只是我们的知识更多的是这一份精神就其实非常激烈

让我们希望把这些东西也传承下来所以这是我们做盛世投资研修院的一个初心吧然后去年 2023 年的时候我们做了就是我们的合伙人宗中他牵头做了盛世应用价值投资课其实呢就是把我们在海外学的最正统的价值投资的框架结合我们的

结合我们在中国 15 年的实践吧做成了一套课程然后啊进行了讲了三次然后

当然我们也知道其实我们希望把这些一些好的价值投资的或者投资的那由从实践者的这个视角传递给大家然后我们也知道因为我们自己每个人因为我们的主业是投资所以我们也不可能能花很多很多的时间给大家讲课但是我们希望搭建这个平台呢除了我们自己的力量之外也请一些优秀的人优秀的投资者最关键是实践者

来跟大家分享来跟大家一起进步来那我们欢迎呼喊好感谢大家这个线上线下的各位朋友今天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活动我也是第一次这个分享这个关于这个废学的这个

这是去年刚刚 10 月份出版的一本书就是《废雪》的第二本书其实《废雪》的书之前两本都在中国有出版但是我大概十年前读过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我觉得主要是太年轻了然后过了 40 周之后再去读这个书尤其是在有一些企业的经验之后

反正这次翻译的过程中我是感受还是挺多的所以我这个永明还有 WA 邀请的时候我觉得好像有些东西可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但是我这个只是一个这个普通的投资者的身份所以大家其实我知道线上线下很多这个我们投资行业的这个大佬啊

自身的认识那我今天呢其实也希望大家降低一下预期这个内容呢其实我大概一个小时我想把这个废雪以及它的成长股的思想的一些核心的要点跟

跟大家做一个分享然后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分享呢能了解废雪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然后呢他的成长股投资的要点或者说他的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啊如果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那其实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啊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大家时间都很值钱呃怎么说呢这个呃

就是就是买一本书很便宜啊但是我们花时间去读书认真读的话其实要花很多时间这个我觉得读书买书便宜但是读书其实是很贵的啊那今天我的分享呢其实呃

主要就给大家讲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呢既然我们想了解一个人还是要从他的成长经历来入手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废雪他成长的故事在他的投资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人对他有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什么他有跟格雷厄姆相当不同的这样一个投资的理念

那第二个呢其实是在成长股获利之道里头我觉得对我来说触动最大的一个故事是它的第二章里头杜撰的一个投资的故事那我想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跟大家分享这个废雪杜撰的这个故事它是一个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一个投资案例

那第三个部分呢其实是关于竞争优势的故事那我们都知道巴菲特讲护城河这个可能大家都挂在嘴边但是我翻译这个书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认识到其实护城河的基本的思想

肺血很早就提出来了那当然巴菲特把他用了更通俗易懂的这样一个形象化的描述然后讲了出来所以我想也跟大家再分享一下这个关于肺血眼中的这种竞争优势的故事那所以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分三个方面

那开始讲之前呢我想可能大家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废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废学这其实是我觉得我们做任何事情第一个要考虑的这件事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我们不要花时间在这个上面那我觉得其实很简单废学呢我们之所以要学

很明显的一个理由就是因为他是巴菲特的老师啊巴菲特以前说过他是 85%的格雷厄姆 15%的废学但实际上我后来查过在 1995 年的股东大会上啊巴菲特讲过他其实说他既是 100%的格雷厄姆又是 100%的废学啊

他说他们两个的观点其实不冲突只是侧重点不同所以其实从如果研究巴菲特的话你会发现巴菲特从早期的这个格雷厄姆的燕地式的投资其实后来越来越多的转向了这个偏成长性的这个投资那具体而言呢其实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学习废学的还有一点就是说

有两家公司我觉得其实也是我们学习飞雪的一个理由第一个大家都知道是 GaycoGayco 这家公司其实无论是对格雷厄姆还是对巴菲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家公司那大家都知道这个格雷厄姆作为价值投资的鼻祖投资了一辈子在他的聪明投资者的最后的

这个这个尾部的这个写了两页纸其中谈到了他跟就是谈到了一个华尔街上这个投资多年的两个人然后投资了一辈子最后买了一家这个成长性的公司然后这家成长性的公司呢赚到的钱是他一辈子做投资赚到的钱还要多那这家公司其实就是给口所以这个其实案例也是告诉我们

成长股投资或者说像 Gayco 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公司如果你买对了一家公司那其实顶得上你一辈子的这个专业投资那当然我觉得 Gayco 对巴菲特也非常重要啊因为大家都知道伯克希尔是一家纺织厂啊他买来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家纺织厂而且基本上呃处于亏损的状态啊当时净资产应该是 2000 万美金现在是 8000 亿美金啊那

博克希尔为什么能够变成 8000 亿美金是因为他后来把博克希尔哈萨维纺织厂的钱拿出来买了保险公司所以我们知道现在其实博克希尔的主业是保险但是

巴菲特为什么会去投保险还是跟 Gayco 有关大家都知道那个故事巴菲特有一天查那个目录发现 Gayco 的发现这个格雷厄姆他最崇拜的这个男人是 Gayco 的董事长

然后他就去跑去 Gayco 的办公室跟门卫聊说上面有一个人还在那办公他就跟他聊了几个小时那这几个小时让他对于保险业有了非常深的洞察所以他在接手伯克希尔之后他做的最重要的资本配置就是去买了保险公司所以我们知道国民赔偿保险还有火灾险几家公司其实就是伯克希尔

从一个纺织业开支散业到其他行业的最源头的地方那当然你其实去看巴菲特所有投资案例的时候你会发现 Gayco 也是它回报非常高的一家公司从它大局买入然后到这个 Borkshare 整个并购把这个 Gayco 并购到 Borkshare 里头其实它的回报率是在几乎所有的投资里头最高的 27 点多我记得

当年有个人画了一个非常大的图那个里头是比可口可乐富国银行这些回报率都要高的那这个就是我觉得这家公司其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从发生在格雷厄姆身上还是巴菲特身上成长股的投资是非常有价值那当然我觉得

巴菲特之所以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他是因为他的伯克希尔的成功啊伯克希尔我们可能很多人都关注巴菲特但是伯克希尔其实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成长股公司从 2000 万美金到今天的 8000 亿美金整整上涨了 4 万倍啊

就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可能脑子里从来没想过 4 万倍或者 1 万倍的公司我们更多的想这公司能不能涨个百分之几十或者翻个几倍对吧十倍股在我们脑海里都很少存在但实际上这是一家 4 万倍的公司所以我们听到 19 年我们去那个伯克希尔大会的时候就发现很多老头很多人就是他的邻居啊当年的这些人然后就是买了这个伯克希尔这辈子又投了一家

然后就变成了这个就是从此在财务上就获得了自由那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需要关注这个成长股投资的最关键的点我自己其实是从格雷奥姆入手的

就是从深度价值然后慢慢慢慢了解在实践中经历了各种的挫折然后才意识到成长的价值所以我觉得作为价值投资者最终一定会走到成长的路线上当然成长的价值本来就是一回事成长是价值的一部分

那讲完了为什么要学成章这个废学那大家为什么听我的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是译者对就因为一本书啊如果你只是读一遍反正我的脑子不太好使就是我觉得也就能掌握个百分之二三十的东西因为尤其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个大家都特别忙看什么东西其实非常快就想快速的得到这个东西

其实挺难的那所以呢我其实在翻译的过程中那个时候切的 GDP 还没出来然后花了很多时间去去咬文嚼字的这个斟酌每一句话所以我读的相对仔细一点所以我觉得可能从我的角度可能给大家能够挖掘更多一点这个关于这本书的关于废雪的投资思想的一些精彩的点

另外一方面呢就是我觉得可能也人到了一定年龄吧我今年 43 岁啊所以我自己我接触到价值投资其实是从 2010 年啊在之前的 6 年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这个基金的韭菜啊我 04 年就开始买基金然后一开始赚赚钱还挺快的啊就跟那个 1920 年的这个我们的新基民差不多啊

等我把所有的钱都放进去之后就开始跌了啊然后然后买的最惨的一只公募基金就当年这个 qdii 的这个出海的基金啊当年有 4 只啊从 1 块钱跌到 3 毛啊然后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卖掉了啊所以这个过程让我知道啊我自己不懂投资

所以后来在 10 年的时候读到巴菲特股东信然后发现这个里头讲的这个投资跟我理解的这个赌场的这个东西好像不太一样所以那个时候接触到巴菲特股东信然后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个价值投资那时候读格雷厄姆各种大师的东西都拿来读然后觉得这个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这个一个内容那我觉得这个经历呢就是

尤其是后来就是因为热爱这个价值投资我从外企辞职然后去创业创业呢其实有两个动机第一个呢就是想创业赚点钱这很正常第二个动机呢就是巴菲特讲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说我根本就没当过老板我

我怎么知道这个公司的股东是什么心态那我就去做了一个创业的公司我们做了一个生物公司然后后来我又做了一个这个相当于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做了一个基本面分析的工具的一个公司那再后来呢因为这个

等创了业之后发现哎呀在中国其实有很多这个牌照的因素啊什么你这个要投资咨询牌照啊什么之类的我发现我做这事还其实还有法律风险啊所以后来别人要别人刚好有

有要合作的这个需求啊所以我们就把公司卖掉啊然后后来就又到这个这个这个呃行业内的劝这证券行业的这个软件公司又到京东又到证券公司工作啊那我觉得呃我经历的相对来说就像有名说的比较复杂啊就是我一开始入行是在这个外企

然后自己创业然后又去了民营的软件企业然后又去了互联网的大厂然后又去了金融机构建设了各种各样的管理

各种各样的公司的这个管理那所以呢我一会儿讲到的第二节的故事我就觉得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挺有感触的就是同样一帮人有的公司能做成事情有的公司就做不成那这个里头其实有很多细节的东西

而这个因素是废雪注意到的在格雷厄姆的一个年代是很少关注这个点的如果大家读那个证券分析或者说这个聪明投资者应该都会有这个感受所以我觉得可能今天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那我们就进入正题先讲讲这个废雪的故事那废雪这个人他的全名叫菲利普艾萨克废雪我们知道还有一个名人是艾萨克牛顿他这个名字其实就是他爷爷的名字这老外还挺有意思的为了纪念这个前辈他经常子孙的名字跟前辈是一样的

他的爷爷也挺有意思他爷爷其实是我们现在穿的这个 Levis 牛仔裤的创始人他们公司的最早的会计这个东西其实对于废雪还是挺有影响的废雪其实是从小是一个非常性格内向非常孤僻的一个人但是他的姑姑呢他有一个姑姑非常喜欢他因为他很聪明内向的人他可能善于思考之类的就是他的姑姑跟姑父非常喜欢他

所以他有一个姑姑呢啊他这个姑姑是他爷爷介绍嫁给了一个富豪啊

富豪谁呢就是 Levis 家族的一个亲戚所以非常有钱他每周会去他姑父家相当于他姑母家他们会组织这个大型的家庭的辩论所以他觉得在费雪回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他觉得这个过程是让他充满快乐的因为他要做很多思辨的事情所以费雪的逻辑思维可能就在那时候有锻炼

那费雪呢其实是最早的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

他进斯坦福商学院的时候那时候刚刚成立这个斯坦福商学院然后呢这里头其实有一个人叫 Boris Emmett 教授对他影响非常大这个也挺偶然的我觉得还是跟他有钱有关系他的姑姑呢资助他去上了这个斯坦福商学院你想一九二几年那个时候汽车是非常稀有的废学当时有一辆车

就是他姑姑资助他偷偷的资助给他爸爸然后给他买了一辆车那这辆车起到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他有机会跟这个 Amit 教授经常单独在一起为什么有这个机会呢这个 Amit 教授呢也很有意思他是因为商学院的教授

当时美国的社会呢是这样就是邮购公司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公司啊就是我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经常看那个报纸报纸上什么卖什么铁砂掌啊什么这个各种双节棍啊我们那个时候中国也有这个邮购啊一二十一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其实是很多商品的销售啊都是靠这个邮购的啊所以邮购公司势力非常大啊因为他们掌握着客户

所以有一批的小的供应商就像今天这个拼多多的供应商一样他们来给这个邮购公司提供商品但是这个里头有一个问题就是邮购公司过于强势这些给他供应商品的这个小公司被这个邮购公司疯狂的压榨压榨的结果呢就是经常这些公司就快要倒闭了

但是这个油管公司发现倒闭了也不行倒闭了我没东西可卖了要再培养一个可靠的这个供应商也不太容易所以呢他就去请这个 Amit 教授帮助这些油管公司去拯救这些他的这个

这个给他供应的这个商品的这种供应商因为那个时候这个交通不是很方便这艾米特教授有受雇于这些公司去挽救这些小的企业所以那个时候因为废学有车所以经常他就有机会跟艾米特教授去拜访这些企业了解这些企业的情况所以后边我们都知道废学创

就是非常知名的一个这个调研的方式就叫闲聊法啊就是应该就是受这个影响啊对他影响非常大

那他从商业院毕业之后其实我觉得这一点里头也挺有意思的就是费雪呢大概是 1928 年就进入了证券行业大家都知道 29 年就开始这个打萧条了所以他跟格雷厄姆其实刚好差了格雷厄姆是 1894 年生啊

废雪是 1907 年生大概差了 13 岁但是正是这 13 岁然后废雪进行的时候其实还刚刚开始新兵所以真正大萧条来的时候对他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所以他其实没有经历这种大萧条的摧残我们都知道格雷厄姆那个时候已经在华尔街是很知名了而且赚了很多钱开了这个私募那个大萧条因为他有杠杆几乎毁掉他

那那费选那个时候其实刚刚进这个行业一开始是去银行当这种证券统计员统计员后来升到主管啊然后因为萧条开始 30 年的时候被这个经纪公司挖角啊但是很快因为大萧条股价一直往下跌然后就这个公司也倒闭了然后他 1931 年就创立了自己的啊这个投资顾问公司啊

他其实不是做私募他是给人做投顾投资顾问股市 Fisher

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这个废学早年的情况然后接着呢其实他就去他其实先做了几年到 42 年就是从一个小公司然后慢慢就有了一批这个忠实的客户但是很快因为二战开始然后他就被去服兵役了然后这时候也是其实是有他一个朋友然后在军队里头帮他安置

帮他就是暗中协助他吧啊就是没有让他派到前线去而是做了在在这个美国的陆军航空兵团做一些会计工作这样就待在美国本土啊相相当于就是比较稳定啊如果真派到前线说不定可能就少了一个投资投资的这个大师了啊然后他 147 年这个二战之后啊其实后来就是他开始就是真正的去开展他的这个

投顾的业务但是他一直基本上就是服务非常少数的这个大客户然后聚焦这个高成长的股票然后获得了这个巨大的成功那废雪其实跟格雷厄姆还不太一样就是格雷厄姆可能是慢慢成名的

废雪其实是一夜成名的废雪的成名就是当年这个怎样选择成长股当年他写完这本书发表之后就是唱小说然后几乎就是一夜成为这个全国知名人士但是他性格比较内向他反而不太不太喜欢这样的一个一个一个状态

这个我就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就是接下来其实废学就很典型的它的投资是非常集中的然后它其实投资主要是靠几家公司这里头我列了几家一个是化工股

道士化学啊到现在还在啊然后呃这个是他当年一开始重做这个投股业务的时候重点向客户推荐的然后就是电子股啊他这个这本书里头其实专门讲了这个化工行业跟电子行业的这个呃

分析的要点德州一气和摩托拉拉算是他持股非常长时间的他大概都持有几十年的时间然后当然他还去投了一些风投的公司因为历史年代比较久远我就随便找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但是这个基本上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这种回报的一个东西

然后就是也跟大家刚好介绍一下这个这个废雪的作品这本书呢是单独的一本书就是中间的这个第二本 1960 年他写完第一本他其实收到了很多问题就很多人问他各种细节的东西然后他觉得有必要再写一本书所以他有了这本书他很谨慎然后呢第一本书呢就是

这个大家都最熟悉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但是后来呢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个书啊其实是把第一本第三本第四本放在一起了就是把三本放在一起了但是大家看的时候要注意其实这几本书是不同年代的就是第三本其实到 1975 年那个时候他的投资思维更加成熟

你比如说在怎样选择成长股里头他提出的是 15 个问题清单但是到了保守型投资者安整无忧里头他把它总结成了四大方面其实我觉得到今天都是非常有价值有用的然后当然还有一个这个其实是他在分析师协会上专门回顾的一篇文章但是也因为比较长所以也作为一本书

然后废雪的这个怎样选择成长股呢后来一直是斯坦福商学院的这个教材那我就是刚才也介绍过其实我觉得这算是废雪的主要的遗产其实这个东西到今天可能也都是非常有对于做基本面投资做价值投资的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就是通过闲聊去挖掘这种

信息当然这个不是内幕消息就更多的了解这家公司的基本的情况在这本书里头讲了很多关于识别一家公司的内部的管理的情况因为比如说他认为研发

销售生产三个部门能否密切合作对于电子行业的公司来说就是你能否保持领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而电子行业里头选公司是最重要的啊而不是看估值啊那那这个里头其实他会关注很多的问题啊但是基本的问题啊如果说浓缩成一句话的话就是

他喜欢问的就是你们能做哪些别的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情啊这是他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这是这个这个呃废雪的儿子在那个序言里讲到的啊这个里头大家反正回头看的时候就可以看啊这个遗产呢就是这个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15 个原则 15 个问题啊呃第一个其实就是关注的是成长啊然后后边很多是跟这个管理规模盈利等等啊这个嗯

这个我就不详细讲了管理层他是非常关注的这个也是跟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很大不同的地方然后也总结了这个关于投资人的这个十大禁忌那我觉得在十大禁忌里头我是觉得有几点挺能代表他的这个特点就是适应率高不代表这个公司就是高估等等

好 那我們就是跟大家大概介紹一下這個《廢雪》的這個生平我覺得在這本書的序言裡頭

他儿子小儿子肯费雪写的关于他父亲的回忆的东西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大家知道肯费雪其实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投资人到今天他们的资金的应该没有 1000 亿美金但是肯定是 500 亿美金以上的一个大的私募基金他其实秉承了他父亲的这套投资的逻辑啊

然后因为他父亲是一个非常孤僻的人他里头描述了很多就是非常守旧给他用了一个计算器他给他父亲买了一个计算器他父亲坚决不用一定要用老式的然后这个有很多冲突所以一开始废学两个儿子跟着废学干那后来老大儿子实在受不了了

然后就自己去教书去了然后这个老三儿子还算跟他父亲算这个孤僻的父亲吧算是保持了这个终生的这个比较好的这个父子关系那个大家可以在那里头看到更多的细节

那接下来呢其实我想讲的就是这本书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收获吧就是《废雪杜撰》的这个故事就是这个可能他花了一整章描述了很多看似

很细碎的东西但是我又觉得真正的在我们投资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要关注这些细碎的东西才能识别出一个公司的好跟坏那我今天就大概按照这个梳理的这个顺序跟大家简要的这个

这个复述一下啊那呃这个故事呢其实核心点他是想揭示这个股票大幅增值的本质啊这个东西呢其实是一个常识但是我自己觉得我自己就忘掉了一个东西啊

所以我觉得一会儿反正讲完了大家可能就也能感受到吧他所谓的大幅增值废血关注的基本上都是长期维度的 5 到 10 年你至少涨个 10 到几十倍他关注的是这样的一些投资机会这个跟格雷厄姆很不一样格雷厄姆的这个当年的检验地其实是要快速的解决这个东西快速的清算啊去获取这个收益那这个故事呢开头就是其实是一个呃

呃生意非常糟糕的板金厂啊就是那个年代啊就像板金厂这种东西可能就是也做一些机械加工啊金属件的加工啊那这家公司呢啊他的老板是老穷司一个呃生病的人啊

然后呢利润微薄啊做的事情呢也比较简单就是简单的金属加工啊这个人呢也很抠门老板也是属于奸商类型的啊然后给员工付的都是最低的工资啊能不交这个社保就不交啊这种啊然后呢产品也很差就是反正只要能满足客户的基本

标准就行了啊所以呢跟客户包括供应商基本上都没什么特别这个深的这种这种呃这种感情吧没什么忠诚度啊那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呢叫路宾逊啊

路宾逊呢是买花了四倍这个市盈率的价格买了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很差所以也卖不了太好的价格买了 45%他的朋友其实都劝他说你不要买你买了之后就算这个公司赚了钱他这个老穷丝也会先比如说给自己加加薪之类的不会给你分的因为你是小股东但是呢路宾逊觉得呢他看到了一点就是觉得这个老穷丝啊生病了

可能快不行了所以他看中的是这一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缘起然后呢接下来两年之后这个果然跟他这个预判的一样这个老琼斯去世然后呢卢宾这时候呢就是把剩下的股份全收购了当然他的遗那个遗孀是不想卖这么便宜的但是因为口碑太差没有人愿意买

所以最后他以 5 倍的市盈率买了这个公司剩下 55%的股份平均下来就大概 4.5 倍的市盈率总共花了 3 万美金就买下了这家公司然后买下之后他其实把这个公司变成更了名叫先锋金属这就是变成他的事业的平台这就是路宾逊然后路宾逊还做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加强研发

然后他用股权跟高薪然后吸引了冶金学家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人有有有这个有创造一番事业的这个抱负的啊布朗加盟啊然后呢他们呃觉得这个简单金属加工是不太行的那

那肯定要去做一些更有技术含量更有门槛的东西所以瞄准的是未来这个前景广阔但技术门槛更高的一些新金属的这个加工新的业务这个就是他的这个新的公司的这个成立

然后呢这个新公司没那么容易成功的大部分公司都是九死一生虽然开始了这个新业务也拿到了一些订单但是基本上呢不赚钱只赚了一些经验因为单子还是太小而且没什么知名度

但是呢他们也在这个过程里头学会了怎么样去这个用原有的这个设备去加工一些新的材料而且他的这个布朗还挺聪明的然后也学会了怎么样去设计一些新的设备就是自己能造一些设备来做这些加工但是这件事呢就是因为他要投一些研发包括买一些新设备基本上把他的这个

资产都耗光了而且能借的钱也借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个公司其实是一开始还是挺困难的这也是很符合很多企业的这个情况

这时候呢其实他们迎来了一个转机但是我这里头写的是要命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这个他的上游的他的有这个行业有一个大客户他接了一个很大的单子但是呢里头涉及到一些金特殊的金属的这个加工那个公司这个大公司本身他没有这个能力他在找供应商的时候发现这个先锋金属好像能做他就把这个事呢转包给他们了啊

然后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说你看看能不能 8 周两个月来交付这件事那对于先锋金属来说他已经没什么选择了他只能答应他就是口头答应说我 8 周就交付但是就是我要是交付不了我就赔偿本来信心满满但是 4 周以后发现一个月过去了发现当时考虑错了然后发现

这个交货基本上不太可能了那这个时候其实面临这个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危机但是路宾逊这个人呢还是非常的怎么说呢就是有企业家的精神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资金压力非常大但是呢他愿意他继续给他的员工支付加班费支付这个双倍工资你如果周末啊这个加班我工资都是增加的而且为了虽然是一个口头的承诺啊但是他觉得他手信非常重要

所以他无论如何他要去完成这件事所以他还雇了临时的帮手去花钱然后去做的做这个如期交付很幸运的是他们在最后的这个关头然后完成了这个交付然后呢但是他们没有说哎我我这

这单生意是亏了很多钱的但是他没有去说需要这个这个他的这个客户去给他补偿虽然他已经就是濒临破产了那这个是他们的一个这个面临的一个情况这个时候其实鲁宾逊已经觉得我这个事弄完了反正也没对不起别人但是我可能自己的公司可能就要关门了

那这个时候呢其实客户那边呢也算是他们赢的幸运吧因为按时交付啊

他的客户也给客户的客户按时交付了那对方也是大加赞赏这个时候呢他们其实跟他们接触的人把这个事情呢汇报给了对付这个客户的总裁客户的这个总裁了解到说哦他们都要快要破产了那这个时候说他说如果你不要我们的补偿的话那我愿意借款给你我不希望你倒

因为对于先锋金属的这个客户来说他们觉得像先锋金属这样又能加工这样复杂零件然后又诚实守信的其供应商非常少不希望它倒掉所以他就给他进行了贷款然后帮他度过了资金的资金链的一个问题那这个事情因为他的客户是一个行业龙头

那这个事情很快就传遍行业了然后大家都知道先锋金属是一个不错的新的企业讲信用然后产品质量又可靠然后很多的客户有类似的需求就统统都来了

然后这样一下就让他这个获得了新生然后利润大增然后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扩张了这个生产的这个能力那这个过程呢其实随着他的声誉的不断提升其实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人选择加入这家公司就是人才也开始往这汇聚了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他的有一个员工在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出了车祸

出了车祸呢就是没有抢救过来就去世了那按正常情况下其实这个他只要按那个就是那种工伤的赔偿就完了有保险但是呢他觉得这个鲁宾逊呢其实人还是不错的他觉得这样可能不太好他去专门去抚慰了去看了一下对方遗孀还有两个孩子他说我们成立一个我们公司成立一个这个信托基金

保证你两个孩子将来以后的上大学的教育那这件事呢其实

是在行业里头是没有人这样做的他这种事很快就在他们公司内部包括行业内部传开了就很多人就觉得这家公司真的是对员工也非常的有责任心然后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人才加入不仅有工程师还有这种高级的管理人员然后我们可以看到他后来的这个杰出的管理者也不断的越来越多

然后大概成立 10 年之后他这样的一个业务发展之后他就遇到了到了一个新的一个阶段了鲁宾逊其实是人是一个非常积极进取的除了这种新零件的加工他还因为人才越来越多他就鼓励大家去再去开创新的业务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公司都叫第二曲线第三曲线

那鼓励大家去寻找新的这个增长的领域然后他们就发现了有的新的这个特种轴承的加工这个也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他的人才队伍里头有人能够生产这种轴承的专用设备而且试产成功了发现这个机会非常大那如果下一步想迅速成为整个全国的这个行业领导者的话他们需要大规模的扩产这个时候就遇到了资金的融资的问题

所以他这个时候就找这个投资银行我们要 IPO 融资了那这个在在收购这家公司完全收购 10 年之后他们就正式的 IPO 了这时候其实先锋金属已经不是原来的这个板金厂了已经是行业里头这个小有名气的这样一个局部的一个龙头了利润已经是 10 年前的 10 倍了然后

然后呢管理团的也不光是有这个卢宾逊本人他有好几个很强的这个助手能够各自独挡一面即使卢宾逊不在也能够让公司这个完美的这个运行

而且产品它在这几个领域里头都是技术领先的那客户也非常信赖它宁可多掏点钱也为了买它的这个产品品质这个质量有保障那无论是新旧业务它的空间都很大所以投行给它定价 18 倍使用率上市那这就是这个第一个十年那讲这个故事其实

废血核心点就是说第一个十年他从最开始三万美金去买家买掉这家公司如果只是看这个

这个利润的这个增长的话大概就值 30 万美金这家公司但是实际上这家公司市容率翻了四倍因为公司的前景公司的整体的基本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 30 万美金变成了 120 万美金也依旧意味着这个市容率的提升其实贡献了 90 万美金

这个就是我们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说是这个戴维斯双击那我觉得我不知道这个他们俩谁早这其实应该就是最早的这个双击的理论在这本书里头我看到的

那接着下来呢就是有第二个十年啊这个第二个十年呢其实就是业务继续成长啊新业务呢也不断的这个这个发展啊他慢慢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了啊而且管理层越来越优秀而且管理层已经掌握了我怎么样用这个技术去发掘新的增长机会啊已经掌握这个诀窍了不断的发现新的机会啊那开拓了很多新的业务虽然有失败啊

但是大部分都成功了而且这个中间虽然有融资就是稀释这个股本但是整体上第二个十年它的每股经济润继续增长了三倍又涨了三倍那这个时候呢其实这也是这本书里头一个重要的观点叫机构买家的作用机构买家

进场我们里头同行很多是机构最终就是可能大机构认可了这样的一个公司因为它现在已经是传言龙头了流动性市值都很高市值足够大流动性也足够高已经进入了整个机构的买进的名单里头那机构买家包括公募养老基金当时就开始进场那市盈率已经来到了 36 倍所以这是第二个十年

那第二个十年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到从 120 万美金的市值到 720 万美金前十年涨了 40 倍这个后十年是 6 倍 20 年其实累计是 240 倍我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就是说 40 倍 60 倍 240 倍其实强调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

如果你只拿了一个就错过了这个很多倍那所以他的前十年回报 117 万美金后十年是 600 万美金这是第二个这个十年的回报然后接下来他他又谈了第三个十年就这样一家已经是龙头公司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市场上应该有挺多这种公司

但是其实还有增长空间未来十年可能还会增长三倍但这个时候市盈率可能估值上可能没有空间了他分析了一下这样的先锋金属还值不值得投资这个里头呢他有几种考虑这个在这个书里头我这里头不展开了

那讲这个故事呢其实就是虽然是杜撰的故事但是但是废雪其实在说他说这是他根据他这个几十年的观察看到的现实案例的这个综合啊

并不是说不存在而且他举了很多的例子这里头有惠普这个公司 MPACS 应该是当年很火的一个电子公司然后国际整流这基本上都是大概二三十年的时间都是上千倍上万倍的这种巨大的发展的公司那他的答案就是说像先锋金属这样的公司其实在现实中有很多就看你能不能发掘到包括尼尔森德州一气等等

那其实它这个这张整个的环节我觉得讲了就是一个常识讲了一个常识就是我们的股价等于市盈率乘以 EPS 那其实核心点就是说

我们股票的大幅增值的核心关键就是 EPS 跟 PE 的同步增长当然我觉得今天我们可能知道 EPS 还不一定是这个核心点可能更多的是要看美股的自由现金流而不光是 EPS 那这是我觉得嗯废雪强调的一个呃这个关于投资核心的

这个因素那飞雪双击的背后呢其实这个故事展现的就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我觉得在读证券分析读哥雷姆的这个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多我们时候关注的就是资产负债表这个利润表这种数字的分析我当时做这个 Wiago 的这个工具的时候其实花了有七八年的时间都在搞这种量化基本面的数据

那后来其实我觉得越来越觉得这个公司的分析其实更多的还是偏定性方面那定性方面是更多的偏软的方面尤其是你现在的公司越来越轻资产的时候

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组织能力的因素占越来越大的比重所以他这个里头讲了一句话我觉得我摘出来我觉得挺有感触的就是说其实是管理层逐渐证明他的他有能力把这个公司发展成最终能够让机构认可的成长型公司这是这种真正的这种能够实现戴维斯栓击的一个关键

就是如果你能够在整个行业还没有看出它的这个这种优质属性之前买入你将有机会获得这个这个废血的双击

对这个第二个故事呢其实就是关于这个先锋金属的这个投资启示我觉得这是费雪在他的著作里头不断强调的几个点就是第一要重视人的因素这是在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里头很少提及的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格雷厄姆说管理层的因素其实已经反映在财务爆料里头了

这在政权分析里有特专门讲过这个事情但是在废雪这边呢他会非常强调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第二呢就是持续成长

如果没有持续成长你是不可能获得这个机构的认可啊也不可能获得这个这个废血的双击的然后第三点呢其实就是长期持有啊第一个十年只有 40 倍但是如果再叠加一个六倍其实是 240 倍这就是复利的价值啊就是我们很多时候说自己好像理解了复利啊然后其实你越往后会发现复利的核心是

一定要拿的足够久如果这家公司真的有价值的话因为最后一年可能他那个雪球滚的雪是顶你之前很多年其实巴菲特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啊

OK 那我们快速的讲完了第二个这个故事之后啊就是来到这个第三个竞争优势这个是在《废雪》里头其实他的著作里头他其实没有讲这个护城河的概念但是话里话外其实讲的就是护城河

我觉得就是这就是巴菲特护城河的由来尤其是那个 1975 年的那本书安政无忧的那本书里头其实就讲得很明确了讲公司的这个结构性的优势这里头我就把这个他的分析的一个大概的在这本书里头分析的大概的一个思路跟大家做一个简单分享吧就是我翻译的过程里头呢我就觉得

废雪对一个行业的认知是非常深的就是至少对于我一个以前不太懂化工行业的这样一个人来说当我翻译完了这一章之后我对化工行业的要点我已经掌握了我觉得我再去看比如国内的这种化工龙头我就有更多的一个分析的这个思维的角度了

那当时这个这个我觉得这是费雪的一个一个基本的看法他他在这个书的第五章这个第五章占到整本书大概三分之一的篇幅啊就讲了几个他认为啊有可能啊未来持续成长的真正的成长的行业啊在 1960 年代他看的未来的行业哪些行业可以其中一个就是化工啊当年美国的确是化工巨头那个时候黄金年代啊

化工行业它一个基本判断就是虽然增长缓慢它的增速大概是整个国家 GDP 增速的两到三倍但是呢很确定这是它对化工行业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那这个里头呢他讲了这个为什么他的这个这个增速缓慢因为通常都需要庞大的资本支出而且周期非常长就是化工行业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的这个里头有非常复杂的这个过程一般都需要先因为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搞一个大规模的工厂一先实验室成功然后要小批量实验

然后中式然后再到大型的化工厂然后这个过程里头你有大量的化工原料也需要旁边建配套的这个这个厂那这些东西最后导致你的这个整个的行业的扩产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啊所以这是他整个的一个行业的特征那这里头他讲了一些这个关于这个呃呃竞争格局啊就是

化工行业在他看来只有做这种复杂化工品的领域的顶尖公司才有投资价值啊如果你是一个大宗商品的东西基本上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竞争非常激烈啊那这个里头为什么会有价值呢是因为第一个他是需要非常强的研发跟这个工程能力的啊就是所谓的大型综合化工是说

你中间生产的副产品是可以成为另一个产品的原材料的所以你整体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某一个细分领域你很难有这种综合的优势这是第一个点第二个点因为你的产品多这是一个 2B 的业务所以它其实能够把这个就是

产品同时分销给更多的客户的相当于有一个供销

共用这个销售渠道的一个优势然后第三个呢就是关于这个资本配置方面就是他能够利用这个留存收益还有这个借款能够实现这个他的整个业务的不断的增长具有明显的这个负利特征这是关于化工行业的一些基本的一个判断所以他最后总结了几个诀窍吧就是要买这个化工行业流顶尖公司不要买这个次等然后呢

这个就是你虽然这个高市盈率去买的时候它化废血在这个这个

讲述投资的时候他其实是强调时机因素的当然他不是择时而是说你要考虑这个行业的属性去做一些时机的选择那这个里头比如说高市盈利你买虽然会赚钱但是你可能会等到一个相对来说便宜的时候去买会赚的更多这个里头你选这个龙头是其实挺容易的但是选时机就比较难就是也不是比较难就是选时机就非常重要就比如说经济衰退导致的熊市

就是你买化工股会比较好因为化工股是会率先在这个整个行业复苏的时候领先复苏的然后呢还有一些情况呢就是有一些新产品在上市之前容易出问题各种的不及预期这个时候也会导致股价出现这种这个

就是比较好的一个理想状态如果你能够了解到这个信息的话啊然后还有一些指出了一类就是说有些化工公司原来不怎么不太好但是换了优秀的管理层啊这个整个让这个化工企业进行了脱胎换骨这里头他讲了一些例子啊那我我这个就快速的过一下就是后来在这个这个部分呢其实除了化工行业啊

啊然后还有像这个电子行业大家知道他投的呃德州仪器啊

这个摩托罗拉其实都是电子行业电子行业其实就是我们后来的科技股那这个行业就是增速超高要比化工行业高得多但是呢公司的增速呢就不太稳定这个里头也有一些特征就是他认为这个电子行业就是轻资产然后但是门槛比较低竞争比较激烈投资的特点呢是择时不重要但是选股最重要

就是能不能选出这个赢家那我们从费雪身上还是可以看到他选的摩托罗拉德州仪器都是这个传阅周期的这种非常优秀的这个电子股那这个里头他列了四条吧就是研发就是特别关注这个研发营销生产的配合这个如果你做过企业你就会发现

其实很多公司很多时候做不成事尤其是大公司就是因为部门强林立啊只要在那个里头待过你就知道很多事情正确的事情你很难往前推进啊这个其实是跟公司的呃经营文化有关系的啊然后呢他强调这个就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可能很多的电子公司是主要给军方提供东西的

所以他觉得只给军方提供东西的这种电子公司其实投资价值就不高他也做了很多分析那必须能够把给军方做事情的时候积累出来的技术用在一些民用产品上这样的话你将来以后才会有更多的这个机会这是关于这个产品然后呢让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我们现在分析的这个护城河的因素

就是品质优势什么叫品质优势呢就是客户会不会因为别人东西便宜就把你替换掉说白了就是比如航空领域的一些零部件那不会一般不会因为你更便宜去买因为大家更看重的是安全性可靠性等等这些因素性能性能那就是他讲这个东西能不能持续保持领先你的研发投入等等然后呢还关注一点就是营销

他也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是这样就是因为在电子行业很多的创始人很多都是做技术出身的做工程出身的缺乏这种销售的能力那所以在这块呢就是有没有一个强的营销的基础是分销的组织是他比较关注的这是关于电子行业

那当然这里头讲了很多其他的行业啊我觉得呃我我我的一个感受就是说呃废雪对于各个行业都是有比较浅沾的一些看法啊当特别是这个当时他提出了这个服务业提到了几家公司啊比如说这个尼尔森啊然后大家我们今天都知道尼尔森当时刚刚兴起他就觉得这个

未来在服务业这种软的公司会非常有实力包括邓白诗还有 Minepower 像万宝圣华啊这样的一些呃公司啊也分析了一些这个未成长的公司啊那总的来讲呢我觉得呃废雪在那个年代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啊啊其实其实是非常呃领先时代的啊就是让大家去关注一些

关于公司的结构性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后来的人在巴菲特的基础上其实做了很多的工作关于护城河的研究关于网络效应的研究这个其实做了很多但是最开始他在投资的时候他就很关注这些定性的结构性优势的方面这个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那这本书里头整体来讲还有很多因为我刚才讲的主要是基于第二章第五章其他章节其实还是有很多我觉得展现了废雪领先时代这种洞察第一个呢我觉得叫未来以来就是说因为投资我们面对的是这个

过去我们面对的我们看到的是过去但我们需要看的是未来因为公司的价值是由未来自由现金流决定的所以你的想象力你对未来的判断决定了你投资的效果那废学里头我觉得有一个思想

写的蛮好的就是他觉得未来其实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了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关注到这个趋势啊所以他在第一张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去讲了各种他看到的新的趋势包括刚才提到的这种机构买入的影响啊会对股票会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个时候还没发生但是他提前预判到这这一点啊那我觉得这个是他呃

给给我带来一个挺大的一个启发然后当时还他里头一个小的节还讲到这个心理学家啊就是我们现在知道后来有这个行为经营学啊那其实他认为经济学家在投资里头没什么价值但是心理学家非常重要啊他已经留意到这些呃呃很很前瞻的一个东西当时根本没有行为经济学这个学说然后关于通货膨胀他有一个很深刻的洞察吧他觉得

科技才是解决通胀的最关键的利器那我们当然这些人已经看到他认为加息没有作用当然我觉得加息也有用啊但是他他分析了加息就是像这个其他的生产资料一样你提高了成本不一定有那个

降通胀的作用但是科技是可以通过这个制造成本的下降产品品质的提升能够来抵抗通胀的最好的一个武器包括机构买入的作用这个我都讲过了包括总统选举啊包括战争的影响啊海外竞争啊人口的增长啊有很多细节我觉得也展现了这个废血非常这个充满逻辑的这个思维吧

OK 我觉得今天这个我想分享的这三个故事呢大概就这些那我觉得从这个里头呢从废雪的身上学到的最多的就是成长非常重要就是洞察成长的价值就是股票的价值跟他的每股的这个净利润密切相关那第二点呢其实就是

不是重视这个管理的因素啊管理的因素其实内涵会更多不光是管理层还包括这个企业文化还有这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啊啊包括他讲到的这些跟呃内部的研发的生产的营销的这种配合高管之间的这种关系啊这是这都是他闲聊闲聊的过程中会重点关注的地方啊第三个点呢我觉得就是啊

在废雪的这个投资世界里头他非常关注这种结构性的竞争优势就是呼称和的因素啊他认为这个是决定你能否长期投资的一个关键啊当然他但他对于价格谈的就比较少啊那那这是我觉得认为他认为呃

这个废雪思想里头三个比较典型的地方那我们看到其实后来的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时候其实还是偏格雷欧姆的风格但是后来尤其是到七八十年代收购喜事糖果之后开始买可口可乐之后

我们会发现巴菲特其实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了管理层的因素互称和那其实最近我看到那个 Todd Kambas 那个一些出来的这个访谈他其实也很关注成长这是他在脑海里默认的东西就是能不能未来实现 7%的增长他的要求不高但是他有一个 7%的门槛就把很多公司就

过滤掉所以从这样的一个逻辑来讲我觉得在今天的这个投资行业里头好的公司拥有互成合的公司本来就是少数然后呢又拥有成长空间的就是少数中的少数然后如果又有合适的价格就非常稀少这个我觉得是废雪的带给我们的一些这个关于投资的一些想法吧

然后最后一点对然后我觉得投资我大概是从 10 年接触价值投资这个到今天 14 年我一开始还是挺这个书呆子气的就是觉得理论是理论对吧我不用太关注这个这个政策呀宏观啊但是十几年过来呢觉得还是在中国我们毕竟社会主义

所以我们这个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所以很多时候呢就是无论是巴菲特还是废雪还是这个格雷厄姆他们讲的东西呢到了中国还是要跟我根据我们的国情做调整所以我觉得最近不是开这个金融强国的会吗这个这句话还是挺重要的当然我觉得我们这个

这个这个文字怎么理解这中国一直是一门艺术啊这个我们可能需要在未来的一个投资过程中吧好好体会一下这个什么叫做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啊这个含义这个这页我写了很多后来我就删掉了只是这一句话啊 OK 啊我今天分享就这么多看看对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对我觉得这个就是这个其实是我们今天学废学听

挺有意义的一点啊就是因为呃在中国其实我觉得投资者本能的角度是偏好成长股的啊那所以成长股的估值其实一直不是是偏高的对吧或者说他一直考虑了这个未来的乐观的这个成长那其实到今天呢呃

我觉得这个书里头可能没有讲太多我就是说一下我的感觉就是我觉得到今天有很多在当前的这个环境下很多公司的成长其实非常困难但是这个里头一定还是有一些公司就像巴菲特说的那个落难王子这个是给予我们很多机会的一些这个时机但是这个里头

你说具体哪一家公司这个可能就是就回到那个那个巴菲特的这个理论了就是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圈去识别去判断啊因为我觉得呃

投资难就难在怎么判断未来尤其是未来 10 年 20 年这个目光就是决定的决定这些公司成长的因素到底是哪些当然目前我觉得还是面临比较多的这种困难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地产金融

地产呃就是这个土地财政这个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就是没办法再去持续的一个状态啊后边怎么样去通过改革找到新的动能这个其实是面临我们我们可能面临的一个挺大的一个问题这也决定了很多公司的基本面啊所以我觉得呃

就是我们的机制跟美国还不太一样因为我最近也看到很多投资人呃说这个呃以这个指数的这个历史百分位来看说啊这个已经很低了啊这个这个但是我觉得历史百分位这个东西呃

它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系统是稳定的啊就是你的历史未来过去现在都是就是背后的底层逻辑要是一样的但如果在面临的一个大的改革的这种呃

需要的情况下可能未来会跟过去有些地方会不太一样那我觉得经济发展最终其实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如果能够通过改革让这些错配的资源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材那我们的经济还会再上一个台阶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没那么快

就是这个里头判断我觉得这本书反正废学里头我是没读到啊就是怎么样看着对看有没有什么普通的这个这个问题可能超高啊这个嗯怎么来说我们其实啊胡博士在来之前我们简单进行了聊一下我觉得就胡博士刚才咱们纯粹进行理论探讨

就是一个行业进行分析的时候肯定会大家会是说无论是相对价值还是绝对价值咱们都会参考过去一个是参考过去一个是参考未来绝对价值肯定就是参考未来相对价值我们就是参考过去那这个的大前提是

對於至少資本市場來說資本是用來進行生產的生產是用來進行產生現金流的就其實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進行的邏輯那可能我們的過去和我們的未來在這個傳導上有一些點現在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說不確定未來是什麼樣子我覺得未來真正確定了我覺得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

就是最怕的是不確定的那一段時間就是說就是就好像一個團隊一樣最團結的時候其實到最後無論往左走往右走咱們可能都能走通最怕的是現在走到岔路口然後大家都停下

因为一切东西都停了因为你不知道往左走往右走你的精力也不敢往左走去做也不敢往右走去做我觉得可能是说在互联网或者是说我们可能暂时因为我们的宏观问题以及我们在过去 40 年取得巨大无比的经济的发展之后我们到了这么一个岔路口我们到的一个地方可能我们要反思我们可能要决定接下来我们怎么走

中国特色的那个中国的那个特色究竟是什么这个特色我们觉得肯定不是简单的理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我认为绝对没有这么简单我认为咱们是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人在那里思考这个问题然后以及我们全民在参与这个问题但是呢这个什么时候决定至少我们从从

从我们的投资的角度上它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对我们认为现在的这个股价或者估值有影响但是当它足够的低的时候其实我们知道真正未来来了的时候就不会是这个价格对吧你都知道对

线上有一个问题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个体维度如何理解并做好投资怎么理解这一句话我觉得我们解读不了

对这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我们得看政府怎么解读啊我我的理解是说呃金融本身就是呃就是如果我们做价值投资那其实我们就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啊那因为这次这个金融强国里头讲了一条就是呃就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啊其中有一条是呃

这个不为利是图啊不赚这个不义之财对吧啊以利以以获利啊这个这个这个概念那我觉得其实你如果我们是做这个呃长线的这种价值投资的话那其实就是符合这个呃这个这个呃就是这个价值观的因为什么呢因为

因为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你其实就是成为股东股东最重要的就是承担风险然后获取回报这个公司的发明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我觉得是近代社会最伟大的一个发明大概三四百年前荷兰人发明的这个有限公司他把这个航海的风险然后能够通过有限责任分给更多的人

然后实现了这个大航海时代啊如果没有这个有限责任公司如果都是以前的这种合伙制的这个公司那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规模的这种公司你像苹果这种都是几万亿美金的啊那所以我觉得呃应该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这个政府怎么理解这个解读我觉得大家可以关注啊现在还有问题然后给线下一个问题对那个我

对今天那个感谢讲的还是非常好就是特别是你里面讲的一个定性比定量那个是其实这是那个废雪对格勒姆的一个突破吧就是在这个价值投资上的突破我想问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呃就是现在看因为我原来也看了很多那个过去 10 年 20 年

这种十倍百倍的大牛股其实有一部分是那种消费医疗这种可能长期都不被这个技术和各种那个社会环境改变的一些公司当然还有一些就是说它是被那个技术所改变的能颠覆世界的这样的公司

所以有的机构可能讲要么投改变是要么不被世界改变成了公司对就是这个逻辑您感觉跟呃就是像 70 年代飞雪他们写的这本书里面他所谓的成长股投资里面或者他所处那个年代有没有说

就是也做这种明确的划分比如说他原来投的一类就是这种不被改变还有一类是改变世界这样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现在看到呃近几年吧然后有一些国内外的一些投资人就是他属于偏科技类型的比如说那个美国那个方舟方舟资本对还有那个呃对大概这种类型的就他喜欢投那种有颠覆性技术这样的一些公司所以他可能觉得这个在巴伯特这个价值投资上又有一个什么

价值投资 3.0 这种最近有一本新书蛮厉害 3.0 这种说法对你感觉他这种理论是不是也对原来这种传统的价值投资做了进一步的升级对谢谢谢谢谢谢你的问题啊嗯对我觉得嗯对就是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废雪的书里头他没有特别强调这个是不是呃

不被改变的这样一个公司但是我觉得它的关于这个结构性优势的这个分析其实是说明了这一点就是它关注的都是不会被淘汰掉的这种公司那我觉得

那个如果说因为过去有很多公司它其实涨了 10 倍 20 倍那只代表过去其实投资的时候它更看的还是看未来的这个能不能持续下去如果说你看我们国内很明显就是地产公司嘛

以前是非常辉煌的但今天可能后边大家都预期没有那么大的价值那这个东西投资我觉得废学更多的还是强调看未来就是你最好是有结构性的优势然后不会被淘汰掉你的这个电脑然后你最好还有非常强的一个成长这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一个看法

然后第二个问题呢我最近也也关注这个点比较多那个 3.0 那本书我还给他写了个那个推荐啊那个我觉得那个道还是蛮有道理的就是那本书其实那那本书名字其实叫钱在哪里啊对对钱在哪里 where is the money 就是说呃未来的钱在哪里因为我们其实呃

就是过去更多的停留无论是这种摩托罗拉英特尔这些东西其实还是偏这种传统的科技公司但实际上这 20 年我们对我们生活改变很大的其实是数字公司就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更偏向数字经济然后我之前看过那个

那个那个就是圣塔菲研究所啊就是那次是看那个百基啊百基的这个投资的相关的东西讲这个圣塔菲研究所他们其实发现呢就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其实跟传统工业时代又不太一样啊就是所谓的 3.0 时代啊就是传统的工业时代其实还是存在这种规模效应的你的规模到一定程度其实是无法再突破了

但是你在数字经济时代它跟传统物理世界又发生了不太一样的东西就是我们数字世界是比特物理世界是原子比特是光速的原子是有物理这个速度限制的然后比特是可以免费复制的

物理的原子是没办法去免费复制了所以数字世界其实它的规模效应会更强或者说它的网络效应会更强所以我们看到三四十亿用户的 Facebook 这样的一种这种巨型的这种公司包括这种苹果这样所以我觉得可能对于未来的投资对于投资人来说的确是应该更关注这个规模效应或者网络效应越来越强大的

因为他们讲有一个规律当然我没研究啊没深入研究就讲这个可能未来的有很多公司它会是一个收益递增的不是说以前规模到一定程度就因为管理的成本各种东西你不可能再递增了但是数字经济里头有可能会有

这个收益递增这样的一个现象我补充一下吧因为这个不是卖关子很多这里边其实在我们课程里边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包括这个 3.0 其实我们我简单来拆解一下什么叫 3.0 吧我们用人话来讲不用这种 fancy 的这种名词

为什么像胡锋博士说的世界经济已经从实体经济转化成虚拟经济了对吧那实际上我们能看到什么过往很多这些传统产业它所有生产带来的

帶來利潤帶來收入的資產是在資產負債表上你能看到的你能摸得到的資產發表上說我有這麼多的 PPE 有這麼多的工廠我去實地考察我是能看到的這些工廠這些工人這些很多的這些有形資產是過往的傳統經濟給我們產生說我們傳統經濟生產資料那現在互聯網經濟什麼資產微軟你看不到呀包括微軟很經典的微軟你如果看到資產負債表上絕大部分是什麼是現金

你看不到的是什么它有那么多上万的企业客户企业客户是看不到的它是我的关系但这份关系是在每年给我产生现金流客户关系我看不到

但我们他是不是有价值一定是有价值的但他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还有什么是可口可乐的这个品牌效应他品牌的价值资产负债表是零啊除非他收购了一个公司你能看到商誉但可口可乐本身自己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你看不到的那或者还有其他非常比如说很多的这些嗯

最近的一些 AI 公司 20 个人能到 10 亿的估值那是什么这些 talent 这些人你是看不到的那么多科学家是有价值的但他也不在资产负债表上之上但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之上不代表这些东西没有价值还是回归到价值投资的基点是什么我们首先要看这个有没有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有很多东西是不可持续的对吧世界变化是非常非常快的但是假如有一定竞争壁垒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看的是什么是我的资本回报率和我的资本成资金成本的这个差值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和我 cost of capital 差值对于你如果用传统的资产费载表去算这个嗯

微软的这个 RYC 高出天际的你可能算不过来因为它就是百分之四十的 netmargin 然后资产负债表没有多少东西你算一下 RYC 可能就已经高出天际了包括苹果但其实你如果把这些资产负债表重新调整一下你把这些所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其实又有方法的把它加回去的话你能够相对的重新再还原资产负债表不再只是因为

很多这些投入他们所有的这些资本投入我们对于软件公司资本投入什么就 R&D 对吧全都 R&D 了全是在是 income statement 损益表上的这些全是每年的费用它没有被 capitalize 所以当我们把这些东西如果从一个

转化为资产再重新去衡量一家公司的这个 ROIC 的话可能会有一种不同的所以说 3.0 的话它跟 2.0 还是有一定有很强的关联的只是 3.0 涨的跟 2.0 确实不一样但当我们先回过神来以后其实商业的本质还是那些东西但是它只是变了一个模样我们需要用

可能非传统会计方式来对很多东西做调整你才能还原一个公司原本在起码在财务上面还本他的原本的样貌那商业上的东西还是出于到商业当中的东西对吧有没有有没有可持续的竞争力那原来的竞争力像胡恒博士说的我如果要拓展一个企业我有大量资本兼工厂我要招人那这个拓展速度多慢呀对吧

你想伊利要把自己所有的这些分销网络拖到全国这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对吧但 Chad GPT 就是电子对吧所以说这个起码传统行业依然有传统行业的规则只是新经济有新经济的规则我们要重新用一套可能跟 1.0 2.0 其实一致但是用更精确的语言来描述它所以说用说人话的话架着头 3.0 其实就是这样

我们看一下哎您好那个我想请问一下就是我是在帮一个深度基本面的一个思慕就是做他的 it 和和 ai 的这个辅助分析然后我看您的背景呢很有意思就是您做了商业然后您又在这个

科技公司待过然后您又这样一些然后因为我之前也做互联网创业所以就其实很像所以我希望请教一下就是在您呃就之前做这些基本面的分析工具啊等等这个过程中对您这个对价值投资的的这个影响在哪些方面啊希望您分享一下好的好的谢谢你的问题对我嗯

呃我在我创业的时候做的其实就是有一个基本面分析的工具当时其实是这样一个背景就是呃因为巴菲特讲这个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要会估值啊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个财务分析跟这个这个这个证券估值啊也是哥拉哥大的一个教授叫斯蒂芬蓬曼啊他有一本关于这个财务分析跟呃

这个价值评估的一本书啊那个我我花了好多年去研究吧啊然后我觉得那个他里头提到的是一个我们经常提的都是这个 DCF 模型吗啊他其实有一个 DCF 的一个变种啊叫 Residue Income 模型啊就是剩余收益模型啊那个模型呢他会解决一些 DCF 的问题但是我就如获至宝我

我觉得这个东西好像能解决很多关于估值的一些东西然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做 Excel 表然后很大的那种 Excel 表去分析历年的财务数据但是那个过程里头你会发现很耗时所以就会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种希望通过计算机技术能提升效率的一个东西所以我后来刚好我有个清华的校友然后他是做 IT 的

然后我们觉得可以把这个东西工具化然后就做一个类似价值线啊或者说呃那个 Glufus 的那个那个那个

东西出来啊然后我们大概 16 年做我们应该当时是最早做这个国内做这个这种基本面工具的而且是把它做成可视化什么指数的然后个股的 PE PB 各种数据的清洗啊还有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展现啊然后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能迅速的掌握一个公司历史财务报表的东西当我当时做了一个尝试呢就是把估值这件事儿

通过历史的数据去给他做一个这个粗略的这个这个估算啊这是我们当时那个产品的一个核心啊尝试了之后呢其实我现在反思啊就是尤其是这几年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是有价值了但是呢它的价值没有那么大啊就是我越来越认可就是定性分析的部分

可能更重要啊 80%因为呃你其实更多的是要预判这个公司的未来啊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这个东西其实通过这个这个量化的工具其实是很难捕捉的啊有一些这种定性的因素每家公司也都不一样刚才那个宗中讲的呃你像这种互联网公司他的

逻辑你如果用这套东西无论是 DCF 无论是啊 residual income 都不行啊因为他的资本钱质大部分的钱都花在前边了然后你如果看财报都非常糟糕但是他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个所以我就觉得后来我在京东也做这件事但是我就觉得越做我觉得它的价值没有那么大但是你作为一个服务比如说互联网的大众平台它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如果你做深度投研那你其实需要追求的是对这个质量的判断的这个高知心度的东西靠这个东西呢它就嗯

嗯比较难达到这个目标啊 AI 的话我觉得可能现在目前呃大部分都在做尝试吧啊就是特别明确的这样的一个作用还还就是还没有就是大家我觉得 AI 是一个大的新的革命但是它的到底怎么样去用这个其实还是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啊这个我的一个观点吧啊好

我可以再说一下你说明了什么对对对一会弄一下再给线上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好棘手啊请问如何在 A 股建新价值投资 IPO 时已经很高估值了这个问我的吗

对我先尝试回答吧 A 股做价值投资我觉得就是我自己的我不算太成功但是还好也还凑合还活着这个 14 年了还活着

我是觉得 A 股做价值投资呢其实有挺多风格的啊就是呃因为这个公司的价值反正我我觉得第一个格雷厄姆的风格你是做不了的啊你没办法把这个公司清算啊然后呢第二个点呢就是 A 股其实有很多不在不怎么增增长的公司啊如果他足够便宜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股息策略啊如果他又有护城河啊

那么你就拿股息这也是一个策略当然回报率不会特别高当然还有很多的公司是没有护城河的它的高股息可能不持续这种你要避免然后成长股其实是挺难的但是我觉得当前的 10 点反而是一个机会就是说大家全部悲观所有人都悲观当然你要相信这个国家不会灭亡第

地球不会灭亡啊那其实这个中间的问题一定会解决因为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说实话跟因为咱们

大部分也就三四十岁对吧没有经历过更早的事情对吧无论是物价改革物价闯关还是这个更早的这个文革对吧更艰难的时期我们都没有经历过 80 后基本上一路还都算是比较顺利的一路都是中国成长期啊所以有问题只要去解决都应该没有问题啊所以这个时间点呢

成长股其实在你自己的能力圈里头去找反而是有机会的但是这个能力圈呢它没那么简单就是不要看简单的这个适应率啊什么这些东西这个是需要这个是有难度的因为你要判断未来这个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挺难挺难的一件事我就尝试这样回答吧我觉得挺难的这个问题谢谢这个朋友的提问松中

我其实对于股上事件不是那么没有用名那么深但是因为对美股可能更熟悉一些但是这两个市场是结构性的不同是结构性的不同所以有一些方法其实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实操的过程中其实还是很不一样的会有经典的这种价值投资这种案例但是相对比可能美国要少一点吧

我就简单说一下吧这个东西其实不复杂就是说投资说上去很复杂但是其实也不复杂原因是什么呢我总结起来投资就两件事情好股好价就这么两件事情

大家为什么说在中国可能提这个问题的背景是说在中国做 A 股做价值投资是比较难的对吧那我们就追它难是难在哪里是难在好股上还是难在好价上对吧好价这个我们确实是

确实是有这么个系统性的问题啊这个我们之前之前也跟在其他一些地方跟大家讲过就是说因为 A 股它你可以把它理解成 A 股的资本市场它就是个三线大坝里边的水所以它就是比海平面高它就是系统性的比海平面高

即便我们在此时此刻在 2800 点它还是比海平面的绝大多数公司尤其中小盘公司还是比海外的同质量同总长的公司高这是个基本的判断

所以但是咱们就先说价格这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的还是有非常多的公司因为在中国呢整个 A 股市场它就是一个强周期的市场它还是一个散户参与非常重的一个市场所以它是一个波动性巨大的一个市场或者换另外一句话是说它是有一定赌性的投机性比较重的一点的市场那既然在这样的市场上那种非赌性的公司

其实是价值并不贵的中国的家电龙头十倍市盈率贵吗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家电公司十倍市盈率贵吗就是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就是说中国有很多很好质量的公司其实它价格不贵咱们先解决这个价格这个问题啊第二个中国的好公司的这问题好公司这问题呢就也是我们确实得是说嗯

我这样说吧就是说困难咱们的挑战咱们都已经知道的足够多就是在中国投资因为它有一个大 G 在这儿对吧这个大 G 在上面笼罩着但是其实还是在咱们在会说还是有很多好公司还是能跑出来这里边有几个点第一个本来那个行业就是就是厮杀型的 2C 型的

那就你是说即便腾讯现在受影响腾讯厮杀出来给我们几十倍上百倍的收益它是因为它的厮杀这个事情这就是中国产生的一个好公司中国的很多的制造业的龙头杀到现在这一天就是一点点杀出来的然后他们还是可以给我们非常非常好的收益应该咱们的三个家电龙头如果我没记错都是给了我们百分之

就是从他们上市到现在应该给了我们几百倍的收益吧就是说我们就只是说举举几个例子那好股就中国嗯我们应该这样说中国还是能找到好股票的但是这个股票不好找

当然我们再回到一个选择海外的股票也不好找因为我之前看了一个过去分析过去美国全世界股市过去 30 年的收益的一个分析就是它上面讲的那个结论挺简单的就是说

过去世界 30 年的所有的股票的正收益所以给投资人创造的价值吧就大概前 10%创造了 90%以上的价值那实际上呢就是前 2%点几创造了绝大绝大多数的价值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地方投资少数公司创造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股市绝大多数价值的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共性的

在中国很难找在海外也很难找所以这我就想跟大家是说在一个这个好股的这个问题咱们说好股好价嘛那现在我们有很多的挑战但是我们怎么怎么看呢这就是我们我们自己的看法看法的是说我们至少在很多的行业是看到了中国很多品牌到现在咱们现在手上拿的牌是什么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制造业基地

这是不是之一就是最好没有任何一家能跟这个中国相比那只从咱们这个地方来角度中国有一些制造品牌成为全球上的制造品牌我认为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这个东西既不跟很多东西不相关说白了就是你能不能造某一个东西更便宜更有规模然后运到全世界然后满足大家的需求

然后但是咱们看到了中国现在无论是说 Fortune 500 或者是说咱们通常讲的很多公司包括我们讲的很多品牌的案例都是海外的品牌都是海外的案例说白了都是美国的品牌和美国的案例对吧所以呢这个东西就有很多我认为中国品牌就只举这么一个例子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这是个这个拉得太长了怎么啊

对 咱们尽量快一点把大家问题过一下然后贺总的问题是请教胡博怎么有效识别伪成长结合估值分析能不能说说您的分析模型什么样的成长是伪成长

感谢贺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那个刚才提到就是《废雪》的这本书里头其实他最后一部分讲了一部分的这个伪成长的行业他有他的一些思路我觉得

就是废雪的这个首先是关于这个成长的定义就是废雪的成长的定义其实是一个长期的定义因为但是我们很多公司其实会受到一些阶段性的需求然后会呈现这种成长的这个属性包括一些周期股也会有这样的一些属性

那一个判断它是不是真正的成长其实是看长远的需求至少比如说看看五年十年那是不是整个社会潮流是往这儿去发展的那比如说在我看来就是

就是可能在未来像 AI 像绿色能源可持续能源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因为 AI 肯定会是一个非常有突破性的对各行各业会有很大影响的一个技术那 AI 其实是需要非常强的算力的那在中国其实我们是有可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就算了

算力其实就是需要大量的电那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域但是你可以看到它的需求会未来会非常多但是这个里头要找公司呢就比较困难就是因为很多公司可能没有护城河它无法持续的成长你先从需求的角度然后再看有没有我

我是这样看的先看长远的需求是不是一个大趋势比如说整个线上化是一个趋势整个这个走向绿色能源是一个趋势那这个趋势里头接下来去看这个公司能不能挑出有这个结构性优势就是互称合的

比如说我理解的最强的护城河就是网络效应啊包括品牌可能也算是一种网络效应啊规模效应这这一类的如果你能识别出来啊那我觉得这样的公司可能就能排除但是很多东西我觉得还是跟个人的认知有关系因为每个人经验不一样啊其实大部分公司你都看不懂啊我觉得我只能看懂比如我原来做过的消费电子啊这几个行业啊很多我都放弃我们看线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对我想请教那个湖泊是一个问题刚才您在这个动态商场里面也提到了一个公式 P 的与那个 PE 成 earning per share 我的问题呢就是就是多于这个 PE 这个事情当然我们前提是定性定好比如说我们买的时候可能好的公司买了稍微贵一点点将来成长我们会就是把这个这个安全边际会有一就起码会涨回来

但是现在我对于一个 PE 这个东西就是成长跟 PGN 的一个 tradeoff 啊这个东西有时候 PE 就像您说的时候机构有时候被 P 被买出来的然后当时呢里面有参照到未来的一个

未来成长的一个预期所以说怎么去把这个摘出来这个这个这个 PE 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另外一点的话呢这个我们还会看到比如说在这个白头讲那个市长先生对吧这样 PE 里面其实我们也有这些因素在里面所以说呢我们怎么去能不能在根本深度再拆解一下这个这个这个这个里面的因素谢谢不妨吗

对这个这个我简单讲一下我觉得呃这个公式呢其实就是 PE 乘以 EPS 其实我们投资者呃赚的钱呃

呃就是你卖出的时候的 PE 乘 EPS 减去你买入的时候 PE 乘 EPS 中间可能还会有这个分红等等因素啊如果回购的话也会影响到你的 PE 呃 PE 跟 EPS 啊那呃但是呢其实作为投资者来说我觉得还是回到价值投资最最根本的地方就是你要看他的这个自由现金流啊就是美股自由现金流啊至于这个 PE 怎么样去

定合適對吧比如說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高成長的公司可能就會很高

我的做法呢我也不知道怎么定合适但是我的做法我尽量在我看懂的公司里头比如我能大概估出来它未来三年的这个自由现金流那如果这个自由现金流跟我现在买入的价格比能够在比如说 8% 10%我觉得就是我的那个折现率或者我的要求回报率我觉得这个我可以满意我可能就会开始考虑关注但是如果是特别高那我觉得我就

就是不太会去考虑这个因素就考虑这个投资了可能要等一等等它的价格回落

这个又要卖关子的阶段这个其实我们的课程里面也讲了很细这个其实 PE 和 EPS 之间是有一个互动的因为为什么就像我们想戴维斯双杀或者是戴维斯这个反向的戴维斯双杀因为你成长快了你会有 rerating 你会有 multiple expansionmultiple compression 对吧这个这里边其实回到这个 PE 呢什么样一个其实成长

不代表就應該是有高 PE 這個我們沒有辦法現在展開因為我要寫很多公式但我要告訴大家就是成長率 by itself 指它自己的話不代表它就應該有高估值

为什么呢核心不是成长而是 ROIC 和 VACcost of capital 的差值就是你的资本回报率和你的资金成本之间这个差值为什么如果这个差值越大你成长了快了一点其实你赚的钱会更多这时候这个公司应该值得一个高 PE

但如果你的 ROIC 跟你的 cost of capital 都打不平的时候你这时候才成长你的 P 应该是非常非常低的因为你在毁灭价值那这里边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算出来但它不是能够应用到所有场景中的叫 Gordon Growth Model 你用那个去推的话它只适用于非常成熟的企业

這裡邊我就不展開講了但是 PE 和 EPS 之間這個互動在一個相對簡單的模型化的世界裡邊是有一個標準化的答案的但是它不適用於非常高成長性的公司為什麼你如果記得 Gordon Goulds model 是什麼是 1 除以 2 減去 g2 是什麼 20 是你的 cost of capitalg 是什麼 g 是增長

一个公司如果你想一除以如果是 10%的 cost of capital 你像拼多多这种公司每年 90%的增长你这个公司用不了你会除以一个负值对吧所以这种情况下其实会有一定需要一定的我觉得需要一定的 judgment 和一些其他的方法

不光只是用 PE 乘数因为 PE 乘数只是估值的方法的其中一种我们这时候需要有其他不同的方法来相互的交叉验证交叉佐证去找到那个我们叫安全边际我们再看一下线上问题那咱们看一下线下有没有问题刚才说那个科技股投资这个原来在一级市场那个 VC 工作过

然后其实经常听他们讨论投资逻辑然后对其实也看到有些 VC 做的好后来就做二级有的二级做的好做 VC 是不是现在这种就是这种硬科技科技科技型投资这种这种趋势吧所以可能想问的问题就是说咱们这种理论废血成长股理论能不能用在那个早就 early stage 或者早期 VC 的这个这个这个投资上面就是原理或者会有哪些可能那种差别需要去注意的

因为您刚才讲网络效应 A16Z 合伙人不是安德鲁城出了一个 network effect 就是 code start problem 那个书对他在系统讲什么叫网络效应讲 A16Z 是怎么做早期投资对然后我发现后来我在 VC 里面就看到很多他们早期的逻辑有点像废雪的但是中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点到底怎么去对这种

包括他对风险的容忍性和对两年前投了一家然后当时投的逻辑还是一个做数字人结果马上去年 OPI 起来之后估值价翻了 10 倍因为当时投的时候完全没看到这种逻辑他这个完全的 VC 逻辑

就是他那个团队不错但是后面就是那个这种行业的变化和他的那个商业模式一下就变化把这个企业做起来这种可能对二级我觉得可能对我我我谈谈我的看法因为我在华兴也待过然后这个华兴做 FA 嘛然后很多这个陪这个陪很多科技公司成长我

我觉得最大的逻辑就是说 VC 的这个整个行业它其实是一个高赔率但是胜率不高的就是投 100 家只要投出一家就可以了所以它更多的看人看人的认知比如说你要创一个互联网公司你都不知道网络效应对吧因为那个 A16Z 它那个其实就是告诉创始人应该怎么样去创办他的这个想办法去做这个网络效应对吧

那就是就是你像那个二级市场做投资的或者说一二级混合的我觉得这方面的典型就是那个百机百机的投资逻辑也跟传统的价值投资不一样传统价值投资如果像巴菲特我是需要每一个投资都是赚钱的

是高追求的高胜率但是百机不一样他更早期然后他的理念就是我投 10 个里头只要有一两个是百倍的这个更高的就可以了所以他的我觉得主要是这个胜率跟赔率越往早期呢就越偏人就像那个

呃 废学奖的那个案例对吧一个你谁都想不到这个板金厂最后能变成这么这么好的一家公司而改造它的就是人啊那那我觉得现在的科技公司呢其实呃还是

凡是硬件的公司其实都还是工业时代的公司然后数字化的公司可能才是新一代的这种公司不太一样就是你只要是涉及原子的东西那它其实都摆脱不了物理世界的这种规律

好的那我们今天的活动就到我们的分享环节就到这里了然后这非常感谢大家然后线下的我们的朋友今天越来越多然后我们给大家准备了饮料一点小小餐食其实就咱们过一下这个就在那边的那个茶水茶水区给大家准备好了然后咱们可以进一步的互动

然后线上的朋友我们就到这里好吧然后我们会稍微给大家再开一段时间这样方便大家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