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16 养生与保健:冰中式,八段锦,脆皮年轻人如何自救

No.16 养生与保健:冰中式,八段锦,脆皮年轻人如何自救

2024/11/7
logo of podcast 来此知势

来此知势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D
Demi
玉米
Topics
Demi: 我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对养生话题很感兴趣,也关注到年轻人养生方式的转变和挑战,例如熬夜后如何恢复,以及如何定义养生。 玉米: 我在医疗健康行业工作多年,对养生和医疗的界限有深入的理解,也观察到年轻人养生方式的多样性,例如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中医养生、心态养生等。 我们讨论了熬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恢复正常的作息来减少二次伤害。我们还探讨了养生与医疗的界限,养生侧重于预防,而医疗侧重于治疗。 我们还讨论了营养品和药品的区别,药品需要严格的临床验证和审批,而营养品则相对宽松。药食同源的概念也得到了讨论,它更多的是源于中医理念,其有效性有待验证。 我们还讨论了健康科普的挑战,医生推荐的商品可能被误解,而自学的内容多是营销材料,建议有条件时咨询营养师。 我们还讨论了人们对健康相关信息的需求巨大,但相关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AI的发展迅速,但监管不足。 我们还讨论了养生的目的,包括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保持心理健康等。 我们还讨论了养生的风险,食补、锻炼也要谨慎。 我们还讨论了血气、气色是中医概念与免疫系统有差异,而“免疫力”这个词是被造出来的。 我们还讨论了运动是改善心理状态的方法,参与公益项目同样可以让精神状态变好。 我们还讨论了养生也是变美重要的一环,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相辅相成。 我们还讨论了学习饮食相关知识,是一种低成本养生方法。 我们还讨论了网红减肥法不一定有用,甚至有可能危害健康。 我们还讨论了基因决定人的形态,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我们还讨论了中药养生零食化,噱头>实际功效?中药奶茶也可能只是一种国潮营销概念。 我们还讨论了养生同样有风险,食补、锻炼也要谨慎。 玉米: 我从医疗健康媒体和互联网医疗公司工作的经验出发,对养生趋势有独特的见解。我观察到,近年来,传统中式滋补品在电商平台的销量非常高,这让我很惊讶。 在讨论营养品和药物的区别时,我强调了药品需要严格的临床验证和审批,而营养品则相对宽松。 关于药食同源,我认为它更多的是一个营销概念,其有效性有待验证。 针对健康科普的挑战,我建议大家多学习,并有条件的情况下咨询营养师。 在讨论养生目的时,我总结了几个主要方面: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以及维护心理健康。 关于中药奶茶,我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国潮营销概念,其功效可能被夸大。 在讨论如何帮助父母辈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时,我建议要比保健品推销员更努力,并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在讨论如何低成本养生时,我建议学习饮食知识,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物。 在讨论网红减肥法时,我提醒大家要谨慎,生酮饮食存在风险,而16+8和地中海饮食相对安全,但效果因人而异。 我强调了基因对人体形态的影响,但同时也鼓励大家通过努力改变生活方式,让自己更健康。 在讨论过度养生时,我列举了一些例子,例如一天吃十几种保健品,天天去做中医推拿,以及过度严格执行某种饮食策略等。 最后,我总结说,养生需要快乐,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过度关注那些细微的医学指标。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 养生是一门源远流长的生活哲学,信息时代加速了当代脆皮年轻人养生血脉的觉醒。仿佛一过20岁的门槛,DNA里的养生基因就会被唤醒,这一点从上亿人在小红书上关注养生可见一斑。市场也涌现出众多针对性的补品,从传统的阿胶、燕窝、枸杞茶、到创新的人参水、中药冰激凌,再到回归古法养生的八段锦,无一不是对这种生活理念的现代演绎。 但过度追求“养生”并不一定会有正反馈,尤其是在“养生”已成为商品溢价的一种手段的当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成为了我们今天探讨的议题,本次客座来此知势的是【万物生长FM】主播张红亮-玉米,聊聊如何从被动式应对健康问题,转变到主动、日常化的科学养生方式。 |嘉宾 张红亮-玉米 【万物生长FM】主播 |主持人 Demi Flywheel飞未市场部 |后期 小朱(播客公社) |视觉 董静(Flywheel飞未) 火大客(播客公社) |监制&选题 蛋挞(播客公社) 子瑶(Flywheel飞未市场部) |Flywheel报告撰写 林小满(Flywheel飞未市场部) |内容摘要 02:53 熬夜最大的伤害来源于心理上的懊悔 06:30 养生方式因人而异,有饮食养生,也有运动养生、中医养生,甚至通过正念、冥想、节气等调理身体 10:08 养生与医疗的界限:养生旨在预防,而医疗专注治病 12:57 营养品在电商平台销量很高。与营养品不同的是,药品需要严格的临床验证以及审批,而营养品只要吃了没问题就好 17:18 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养生人群接受药食同源概念,通过食疗改善健康,但最终效果有待验证 20:19 健康科普的挑战:医生推荐的商品可能被误解,而自学的内容多是营销材料,建议有条件时咨询营养师 27:43 人们对健康相关信息的需求巨大,但相关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AI的发展迅速,但监管不足 35:23 养生的目的形形色色,无外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保持心理健康 38:33 下坠是快乐的,自律是痛苦的,养生甚至医疗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反人类”的,需要更多努力来改变父母辈对推销员的盲目信任 46:46 血气、气色是中医概念与免疫系统有差异,而“免疫力”这个词是被造出来的 52:25 运动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改善心理状态的方法,参与公益项目同样可以让精神状态变好 58:37 养生也是变美重要的一环,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相辅相成 01:01:33 学习饮食相关知识,是一种低成本养生方法 01:06:18 网红减肥法不一定有用,甚至有可能危害健康 01:11:46 基因决定人的形态,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01:13:54 这中药哪苦了,这中药太棒了:中药养生零食化,噱头>实际功效?而中药奶茶也可能只是一种国潮营销概念 中药茶饮、中药咖啡、中药冰淇淋...年轻人追捧的食品饮料开始加入中药成分,背后是对健康理念的追求和对新奇体验的引导。根据Flywheel飞未自有数据库,“中药茶饮”关键词的社媒热度同比增长接近3倍。

“花最少的成本,养最健康的身体。”当代年轻人虽然脆皮,总是希望在做某件事的同时顺带养生一把。“轻养身”的风从餐饮刮到了茶饮和冰淇淋,连锁中药店雷允上也跨界开启了饮品店生意【允上有方茶】。不过曾经热度空前的中药茶饮,第一批入局者却开始闭店关门:过了营销的蜜月期,活动一结束,客流骤减,只有5元一杯的酸梅汤销量尚可,反观其他产品,点单复购的人极少。 年轻人的消费往往与社交需求和情绪价值挂钩。在小红书进行搜索,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去中药茶饮店只是为了出片,加上大部分人的养生需求是间歇努力、间歇放弃,这类产品噱头十足,但黏性很弱。同时,不少消费者反映“中药奶茶是伪命题”、“难喝是硬伤,拒绝没苦硬吃”,“没有个主任中医师坐镇我不信”,产品的背书和市场的教育基本为零;最后,动辄20元左右的单价和单一的产品线也难敌开在周边争奇斗艳的茶饮品牌。是镰刀还是风口?或许至少让年轻人对国潮传承有了更多的关注。图源小红书。

类似的还有新中式冰淇淋,AKA草本风味gelato。上海gelato店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38元双拼的草本药膳gelato吸引了大量朋克养生的年轻人打卡出片。据某主打草本gelato店的店员介绍,gelato尽量还原中药味道,“但并不苦涩”,且每种口味会标注例如“桂圆红枣米浆主打安心宁神”、“八仙果主打化痰止咳“等草本功效。不过据医生科普,中药冰淇淋是没有养生功效的,“不管从中医还是营养学的角度,并不推荐。尝鲜虽好,久服需谨慎。”图源小红书,图文无关。

01:23:11 养生同样有风险,食补、锻炼也要谨慎 |参考资料 -《38元一份,排队卖爆!医生:根本没用》,作者上观新闻; -Flywheel飞未数据库。 以下报告节选自《2024保健品增长趋势报告》,作者Flywheel飞未,关注微信公众号【Flywheel飞未】即可获取完整报告。

|关于Flywheel飞未 Flywheel飞未是宏盟集团(Omnicom)旗下的全球数字商务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消费品领域。通过业绩衡量、策略规划和落地执行,帮助品牌实时了解绩效表现,提升市场份额,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联系我们 公众号:Flywheel飞未 小红书:Flywheel飞未 官网https://www.flywheeldigital.com.cn/ 邮箱[email protected] |BGM 四季ノ唄 - m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