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4-关于10万亿的地方政府化债: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

24-关于10万亿的地方政府化债: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

2024/11/12
logo of podcast 霜明杂谈

霜明杂谈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赵克曼
Topics
我个人对地方政府化债持乐观态度,我认为此次化债规模约为10万亿。新闻中关于化债规模的数字存在差异,这反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此次化债方案分三个部分:每年2万亿的增量、每年8000亿的专项债券以及2万亿的棚户区改造债务。2027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节点,化债方案中提及的2028年前的债务消化目标,与这个时间点有关联。化债的思路并非直接给地方政府钱还债,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提供低息长期贷款,来降低地方政府的短期还款压力。这避免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也比直接给钱更稳健合理。化债不能简单地采用“砸锅卖铁”的方式,因为这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 我用两个例子来解释化债的执行方式和目的:第一个例子是,化债的策略是给地方政府提供一张“大额信用卡”,让他们用以偿还高息债务,但债务本身仍需偿还。第二个例子是,最佳的还债方式不是短期内疯狂节流,而是通过开源和利用杠杆来缓解压力,保证家庭或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 更值得关注的是后续的政策和制度,以防止地方政府再次过度借债,并确保化债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导致了一些比借债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公务员工资发放困难和工作积极性下降。今年流动性问题严重,企业欠款增加,导致投资减少,员工收入下降,最终影响消费和经济发展。当前的关键在于务实地解决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而不是陷入无休无止的历史争论。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我们聊三个话题:

1、化债规模到底是多少?

6万亿,10万亿还是12万亿。

其实更有意思的是2028年“之前”这个时间节点,如果算一下2027年要做什么,联想一下,这个时间点就很有政治经济学意义了。

2、钱从哪里来?

还是地方借来的,但是把短期、高息的隐性债务变成了长期、低息的显性债务。

我爸没有给我还钱,但通过他的方式让银行给我一张大额信用卡,我不用为网贷发愁,但是钱还得我自己慢慢还。

3、钱往哪里去?

“砸锅卖铁”方式还债确实符合传统的、本能的方式,但风险是会断送经济长期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所以具体多少数字之外,我们更应当关注钱往哪里去。或者说地方政府降低了还债压力以后,释放出来的财政资金又拿去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