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3-​政府不是企业:宋朝花30万买和平 VS 特朗普用Excel打贸易战

33-​政府不是企业:宋朝花30万买和平 VS 特朗普用Excel打贸易战

2025/4/5
logo of podcast 霜明杂谈

霜明杂谈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赵科曼
Topics
我在这期节目中主要想探讨政府和企业决策的根本差异。很多人习惯性地用企业逻辑来评价政府行为,例如用投资回报率衡量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或国家政策,但这并不全面。 以宋朝的澶渊之盟为例,表面上宋朝每年支付岁币,但这换来了百年的和平与贸易红利,体现了政府决策的‘社会治理总账’智慧,而非单纯的利润逻辑。如果仅从商业角度看,这笔买卖看似亏损,但从长远来看,它为宋朝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类似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基于简单的贸易逆差计算,但实际上忽略了资本流动、产业链等复杂因素,更像是一种政治算术,旨在满足国内选民的诉求。 地方政府的高息借债建基建项目,例如修建隧道,短期内可能亏损,但从长远来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不能仅仅用财务报表来衡量。政府决策需要考虑更长远的目标和社会效益,不能简单地以投资回报率来衡量。 尼日利亚靠原油出口赚取巨额贸易顺差,却因制造业空心化陷入‘荷兰病’,说明单纯依靠贸易顺差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功。政府决策不能只关注数字,更要关注经济结构和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逻辑不同,政府决策需要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因素,不能简单地以盈利为唯一目标。政府决策需要多维度考量,不能简单地用‘赚钱’或‘亏钱’来评判,要考虑长远发展、社会效益和政治因素。政府决策桌上应该不只有计算器,还应该有其他考量因素,例如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为什么地方政府宁愿借高息债也要建“亏本隧道”?为什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被嘲笑为“Excel治国”?本期节目带你穿越千年,从北宋的“澶渊之盟”到现代国际经贸博弈,破解政府与企业决策的根本差异。  

  1. 历史回响:宋朝用0.6%的财政支出(30万贯岁币)替代天价军费,换来百年和平与贸易红利——这背后是“社会治理总账”的智慧,而非企业式的利润逻辑;  

  2. 顺差陷阱:尼日利亚原油出口赚取120亿美元顺差,却因制造业空心化陷入“荷兰病”,揭示资源国如何被“数字繁荣”反噬;  

  3. 债务迷思:贵州山区一条日均车流量不足3000的隧道,为何能拉升城镇化率8%?地方政府举债背后的“时间换空间”逻辑,远超企业财务报表的维度;  

  4. 关税真相:特朗普的Excel表格忽略资本暗流与产业链代价,正如宋朝若为省岁币重启战争,代价可能是财政崩溃——政策博弈的本质是“政治算术”而非经济模型;  

  5. 多维视角:从“裁判员不能下场踢球”的隐喻,到“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人性维度”的评估框架,教你穿透热搜标题,看懂政策背后的复杂权衡。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刷到“某国逆差创纪录”时,是否追问过:逆差结构如何?

资本项目是否平衡?

答案或许藏在宋朝榷场贸易的回流白银,或独山县隧道的城镇化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