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对话李钟毓:如何构建足式机器人的“小脑”

对话李钟毓:如何构建足式机器人的“小脑”

2025/6/16
logo of podcast ReSpark

ReSpark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J
Jimmy
李钟毓
Topics
李钟毓:我认为过去六年我在伯克利的研究,目标是真正做出机器人的小脑,虽然还有很多未来的工作要做。我希望将机器人的小脑与更多的感知和环境信息相结合,实现更复杂的任务。我的研究主要关注足式机器人的灵活性、智能性和安全性。我首先使用基于模型的方法,构建结构化的优化框架,使机器人能够执行优化后的结果。我们也利用纯优化方法,让二足机器人实现具有表现力的动作。此外,我们还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基于模型的控制器。然而,基于模型的方法存在模型与机器人本体不一致的问题,模型与真实机器人硬件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解决模型误差的方法之一是提高优化求解的频率,但难以实现。另一种方法是在真机上调整参数,但这种方法开发速度慢,且参数易失效。真机调参的方法对于整个开发非常慢,只适合停留在做出非常好的控制器的demo阶段,难以扩展。 李钟毓:因此,我尝试使用强化学习方法,完全丢弃模型,让机器人自主学习各种高动态动作和通用动作。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强化学习只能在仿真中进行,难以应用于真机。我与多个团队合作,探索将强化学习应用于真机的方法。我们在Cassie机器人上实现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运动控制,并发表了相关文章。我们的研究突破在于强化学习在真机上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强化学习控制器在机器人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仍能使其恢复稳定,这对于基于模型的方法是难以想象的。强化学习方法控制器在不稳定状态下,只要拉回来,还能回到比较回正的状态,这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在强化学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从走路到跳跃,并尝试用一个控制器实现多种跳跃动作。我希望通过一个通用控制器,将二足运动控制的通用性推向极限。我们实现了一个控制器,只需给定落点,机器人就能跳过去,无需预编程或预优化。区分阶段训练,并使控制器具有自适应功能,利用长短历史信息,使机器人能快速自适应本体动力学参数。我们通过系统性的强化学习方法,使机器人能够学习各种动力学控制器,如走路、跑步、跳跃,且非常稳定。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李钟毓博士在足式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从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方法,到基于强化学习的无模型控制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着重介绍了模型与实际硬件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利用强化学习提高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 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方法存在模型与实际硬件之间的差距
  • 强化学习方法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 结合模型和强化学习的混合方法可以实现高性能的运动控制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做一些人形机器人的全身运控的科普,最近也采访了几位在这个方向上有代表性工作的一些学者。在上一篇访谈中我们提到,Peng Xue Bin是从动画(animation)的角度切入人形机器人运控专访Xue Bin(Jason) Peng:探索人形机器人全身运控的通用控制器)。本期的采访嘉宾李钟毓则是从基于模型的控制理论来切入人形机器人运控,他用六年的博士生涯探索足式机器人的全身运控。

李钟毓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Koushil Sreenath 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他的目标是打造安全、智能且敏捷的腿足机器人,使其成为更好的“人类伙伴”。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结合基于模型的最优控制无模型的强化学习,来解决腿足机器人的控制与规划问题,也致力于推动腿足机器人能力边界的拓展,使其不仅仅局限于行走功能。

李钟毓博士将于2025年秋季加入香港中文大学(CUHK)机械与自动化系担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形机器人、高动态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他正在招收优秀PhD/Postdoc/Intern,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他的实验室!

目录

(先发布,有时间再加时间标注,也可以参考石麻笔记公众号看文字稿)

足式机器人小脑的构建

  1. 基于模型的运动控制

  2. 基于RL的运动控制

  3. 足式机器人的运动操作任务

  4.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

  5. 安全性问题

一些问题6. 怎么定义小脑

  1. 足式机器人的运控从基于模型的控制到RL过渡的关键因素

  2. 足式机器人的通用控制器

  3. 怎么理解RL的泛化性不好

  4. RL的sim2real从不可能到可能

  5. 硬件底层透明的重要性

如开头提到,李钟毓博士目前正在为他在港中文的实验室招生,仍有很多名额:博士(26 Fall入学)、博士后(最早25 Fall入职)、访问学生(本科生/硕士,随时加入)。欢迎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控制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申请方式感兴趣的同学请发送一封英文邮件到: zhongyu_li AT berkeley.edu. 请包含以下内容:标题格式:[Application] PhD/Postdoc/Visiting Student - Name - Which Track (VLA/Humanoid/Control Theory/Design)正文简要介绍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过往经历,附上英文简历。有国奖的同学请标明。

李钟毓主页:zyliatzju.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