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本期的赛博岛屿 我是主持人 Demi 我是明浩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凯特凯特是我在 TikTok 的同事 现在在经营着一家东南亚出海咨询公司然后我们请凯特介绍一下自己吧
好的,你好,你好,你好,Demi。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之前的话,因为已经来了新加坡有 10 年,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比较幸运是加入到了一个日韩的一个电商在本土,然后呢,做了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样子,然后我就去到了阿里巴巴在东南亚的这个 Lazada,做了有几年之后呢,也是负责东南亚的电商的产品设计。
然后再之后呢也就是 20102021 年左右呢然后我加入了这个 tiktok 然后去做这个国际化电商的这个业务当时也是从零开始去搭建团队然后去做这个业务啊所以呢也是从今年开始然后自己出来然后跟合伙人一起然后去做这个啊有些出海服务方面的一些业务吧
对你可以介绍一下你们现在主要做的出海业务是有哪些方面吗嗯我们现在这个公司呢因为是从今年刚刚开始的所以就是本着去帮助大家去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视角
然后去做的一些企业或者是个人做这个东南亚的公司从注册然后到财税的服务包括秘书服务呀还有一些身份的规划包括落地的服务落地的服务就包括了他们线上的一些产品的一些搭建然后包括线下的一些实体经营这样的一些部分所以整个这样的一个闭环吧就是你想要去做出海在东南亚的话我们其实都是可以帮助大家去做这个服务的
那你们当时是发现了什么样的需求和问题大家的
问题一般集中在哪些方面然后促使你们开一家公司来解决这样的需求呢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呢是有国内的一个朋友吧然后他想要说了解一下在新加坡去开一个公司然后呢他是个人的想以个人的身份然后过来去经营他的这个事业然后包括说未来可能会把家庭也迁移过来最初的时候是这样的初始的这么一个 case
所以他当时就是有咨询到我们然后刚好就是我的 partner 吧然后他是比较擅长说做这个财税的这一块的所以我们就一起去帮他去从零到一吧然后去把这个问题去摸透弄清楚然后去给他在本地开了公司也是把他的这个身份然后也去做了这个办理
包括他们每年公司的经营啊这个财税这块去做给他做服务包括他有一些这个线上想要去做线上化的一些内容然后这边我这边的话然后有去帮他去做啊这样的一些啊调查包括从零到一去搭建这样的一个啊网站吧对
所以最初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起源开始然后我们在这一年当中其实并没有去主动的在市场上去销售我们在做的事因为我是觉得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本着先把事情先做好稳扎稳打然后慢慢的大家知道我们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找到我们去做这样的一些服务但是比较幸运的是在这一年其实我们有差不多有 30 个客户
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然后介绍过来的所以就是在这个业务一开始我们也是慢慢摸索着去做然后到现在服务了这么多的个人还有公司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对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现在主要到新加坡的是那种会是想移民的比较多我觉得大家其实有很多其实是
以中美使得看问题的话其实大家是还有一些身份上的考量一个是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国内其实也是卷得非常厉害对吧然后从个人的角度他们其实是想要出国去看一下机会的那新加坡的话其实作为出国你的这个试错的成本吧包括你的这个融入的这个
嗯明白
因为在东南亚其实新加坡是一个体量非常小的国家算是除了新加坡以外你们还服务过东南亚的哪些国家的市场然后可以整体介绍一下东南亚这些国家出海的机会吗
对其实新加坡的话它这个如果从国土面积还有说人口的这个数量上面来说的话它是最小的一个国家在东南亚但是它是有非常多的一些利好刚好前两天看到一个数据就是新加坡的话是 5000 亿的这个 GDP 但是它从整个的投资进来的
有 1000 多个亿那 1000 多个亿的这个投资呢其实并不是会放在新加坡这么一个市场下的其实大家都是会把新加坡作为一个中转这样的一个角色然后去投射到东南亚其他的国家然后再把这个利润啊再流转回新加坡所以新加坡其实它从在某些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去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去做这样的一个啊
财务方面的一个规划或者是中转这个都是非常合适的新加坡的话它一共才 570 万人口对但是它的这个人均的 GDP 确实全球这个排名非常靠前的
对所以他的人均差不多有 8.8 万美金所以他的其实虽然地方很小但是呢他的人均创收还是非常非常高的那就是在横向来看东南亚其他的这个市场其实东南亚其他市场的话整个人口密度是非常大的有 6.7 亿个人口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来东南亚来做这个投资或者是啊做一些这个商务的一些活动啊他的这个年龄结构也是比较年轻的他中位数的这个年龄是 25 岁左右你像菲律宾的话中位年龄好像差不多在 24 岁左右对然后印尼的话也是在 30 第三个就是他的
这个城市化的这个普及率还是非常高的就是你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城市化人口大部分都是在 70%到 80 这样子吧所以整体来说东南亚它是一个活力非常足然后又不断的变化然后人口结构呢又比较优质当然也是比较复杂和多样化了
其实现在比如说从中国移民出去的像 Cat 你们这边操作的你有见到过的一些公司类型会主要有哪些包括他们的行业他们的业务会是做什么的其实我们现在接触的这个业务什么行业的都有大部分的话都是一些做像是 IT 然后金融
包括说是一些服务行业还有这个餐饮业对都有各种各样的嗯嗯明白移民到新加坡他应该会有一些最低的标准吧刚听起来其实从 IC 金融到餐饮各个行业他跨度也比较大但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共性的最低标准啊
嗯你说的这个标准是指的开公司的标准还是说移民的这个标准啊对就开公司的因为大家可能用到你们更多是去做那个公司主体的注册嘛嗯嗯开公司的话新加坡是这样子的就是你首先要有一个本地人作为这个本地的董事就有点类似我们国内的像是企业法人对他一定要是一个本地人在在这个里面然后其他的话
倒是没有一些什么硬性的规定对然后如果是个人想要过来的话那你首先要有一个身份对那这个身份的话那我们通常是大家如果是学历 OK 的话我指的是比如说一个
正规的一个本科全日制的一个本科以上然后最好是研究生以上这样学历有一个基础的线虽然新加坡的这个申请它都是一个盲盒制它不像是像是澳大利亚或者是加拿大它有一个打分制对所以它这种情况下的话你只要是你的收入达到了除了金融行业以外 5000 元以上 5000 新币以上然后你就能够给自己申请一个这样的 EP 过来作为一个这个工作的身份对
要先申请新加坡的工作达到 5000 以上还是说国内等值 5000 无论是你在这边找到的这个新加坡的公司他给你发的这个新币还是说你自己注册的这公司给自己发的话他都要达到 5000 新币以上对所以你要是有了这个之后呢就是你你才能够去申请下来这个 EP 这是一个基本线你要申请 EP 这个事那就两个途径一个就是你去找一个
公司他愿意给你付这个薪水就像我雇佣你嘛对吧然后他给你申请这个 EP 或者是你自己如果不想要你自己想要走创业这条路的话你可以自己除了投资的这个移民以外然后你可以自己在这边开一个公司那就是你自己开公司那就找一个本地董事了你就找一个本地人在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公司然后你自己作为其中的一个员工你给自己去发这个钱然后申请这个 EP 也是 OK 的
所以其实如果不是新加坡人要在新加坡开公司的话基本上就是一定要找一个新加坡人当董事的对新加坡公民或者是绿卡都可以
明白我们刚才就是讨论其他国家市场的那个问题你们现在服务的案例里面是其他的国家的多么就除了新加坡以外然后他们在其他国家主要做的是哪些行业的业务呢我们你要说到除了新加坡以外的这个市场的话然后我们现在有接触到的它是在
泰国要去成立一个公司然后也是做酒店服务行业的吧然后还有呢就是他的另外一个就是这个案例就是他是在全球他都有这种酒店服务业但是呢他想要在新加坡设立总部对但是其实就是这个就回到我最初的时候谈论的问题就新加坡的一个一个利好吧对他就是把这个作为一个总部但是呢他的业务不是在新加坡做对他是在全球各个范围是嗯
对可以理解成在新加坡基本上是设立一个总部或者是一个嗯就是在新加坡开公司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做他的本身的业务就更好开展对的是的嗯明白因为我们之前收集了我们群里的听众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嘛然后他们其实主要都是以嗯
软件 IT 就是 AI 这种行业为主所以跟实体的会有比较大的不一样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目前出海的市场选择我有什么样的见解吗然后什么样的产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这个产品指的可能是就是我觉得可能主要以软件产品为主嗯嗯
我觉得一个是说从现在消费趋势上面就是也知道前几年一直是这个疫情的爆发就这个事儿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推动对于说线上消费这件事情对然后你可以看到说这几年呢
大家在线上购物的这个趋势其实是非常非常大的然后我记得我刚刚来新加坡的那几年呢然后大家的支付还都是用这个 cash 用现金比较多这种场景比较多然后等到今年我再开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再去留心
周围的这个变化的时候其实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数字化交易了其实数字化交易它背后就是被这种消费的习惯所引领的吧就大家都是在线上去去做这个所以就引发了这个支付领域的这个磅礴所以我觉得一个是在新加坡在这个东南亚的市场我觉得
你就是从刚才谈论到的这个市场的这个维度啊我觉得是非常的年轻化然后他的人口也是比较多而且大家都是啊这个 GDP 的这个啊增长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大家的这个消费力度还是还是有的然后我觉得啊其实从市场角度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大的我觉得从消费习惯上来说的话就是整个东南亚其实他还是停留在啊
你可以对比就是中国的我觉得是几年前的这么一个状态吧就是大家可能有非常多的
这个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说有一些这个快销类的产品或者是各种这个行业的垂直的行业的其实大家其实我觉得还是有非常大的这个潜力的我可以看到就是前几天我在外面去跟朋友逛街的时候在有一些在新加坡最繁华的一个地方他们有非常多的这个支付的这个公司然后去做地推
然后会有一些给你的一些这种 benefits 吧就是你可以拿到之后你可以下载了他的这个 app 之后呢然后去做消费然后给你一些反点什么的还挺多的对我经过了那条街可能有两三家吧就都在做这个业务所以我觉得一个是伴随着这个在线消费这样的一个去延伸出来的一些这个
IT 的一些产品比如说像是这个支付呀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社交媒体的这方面就是这个也是跟大家的这个习惯转化之后我觉得是有非常大的这个影响的就是很多人他们都在做一些什么直播带货就这个趋势越来越多了以前其实没有的
我也是在生活当中我其实就看到了可能家楼下的这个以前的卖东西的这样的一个店铺就大家也都会架两个手机然后在上面去做 TikTok Shop 的以及说 Shoppy 的这个 Livestream 的这样的一个直播业务其实也都是非常的普遍和常见的
对这个是社交媒体方面然后我觉得这个背后的就会牵引出来说那我这个生意它好做了之后那其实进入到这个生意的 2B 的商家它也越来越多那我觉得像是工具类的产品我觉得也是会非常有机会的对你比如说像我现在在自己尝试在做一些这个在线的一些内容的编辑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在这个海外的多语言的环境下然后多平台的这个比较复杂的这样的这个
这个终端的时候然后我需要去处理非常多的变形然后我觉得就会花很多的时间那我觉得可能在这个里面如果是有能够帮助我解决这种编辑问题的软件我觉得会非常的好
对我觉得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机会嗯对我还想说一下就是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在线教育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趋势就是啊前几年可能大家都会比较仰仗于说我去一个实体跟一个一个人去面对面的然后去啊做一些课程的一些传授但是我是说这个否啊儿童市场就是青少年的这样的一个市场就是这边的补习文化还是挺挺重的对那啊
其实你看在国内的话其实大家都是在就是线上的这个教育其实非常的蓬勃那我也是发现就是说近一两年吧我觉得这个在线的教育其实很多的机会也能看到这些大的资本其实有在往东南亚这边来投入现在东南亚这些国家他们对于中国团队
过去在招商上面还有什么好的优惠的政策吗以前比如说有一些 web3 的团队他们那个时候可能在上海这边国内这边做一些业务因为是业务层面合规层面的问题他们就没有办法做嘛
但那个时候他们第一个转战的地方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对面就有几个比较大的这个交易所但是也是随着他们这个行业的一些发展现在也是逐渐的说一些 web3 的公司他们也在搬离新加坡去到马来西亚或者是去到迪拜这样子的一些地方那现在新加坡这个国家的话他对于中国团队过去在哪一些行业或者产品上面他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嗯这个的话我可能没有去了解过就是对哪些行业政府上面有一些支持但是我可以回答的是说政府呢其实新加坡的政府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一个招商的机构你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呢它在这几年就是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个财政的一个报告就是他比较注重于说这种科技创新业对然后他比较扶持这样这种类型的一些企业这个的话我觉得毋庸置疑是接下来的啊就是几年他比较看重的包括说会联合各大的一些高校然后他会去啊
不只是中国了但是因为中国它这几年这个互联网发展的非常的好所以有很多的东西已经跑出来了所以就是也是想要说把这些经验呀能够去附用到这个本地然后去做本地化的人才的一些支持就是技术上面的一些支持所以说在这种科技创新业还是非常的有
就是鼓励大家就是招商引资进来的对其实说实话就是像是新加坡他本身他并不缺钱但是呢他比较期待的是说能够给他带来这个生态的一些活力包括说在就业上面他考虑到的是能够怎么样去把他的人能够带来更加的有市场竞争力他会从这几点去考量这种什么样的项目对嗯嗯嗯明白想聊聊就是刚才不是说到
人或者是企业过去嘛那像新加坡肯定是这些比较高净值的人才和企业的一个很好的目的地就政府的政策上有什么变化吗你是说对于人才他进来新加坡的政府的一些要求和限制是吗对就丹米刚才问的是企业然后对人呢
其实对人的话从申请这个工作准证这个层面来说它其实经常会有变化的你比如说我刚才说的这个 EP 的这个要求现在是 5000 新币那可能早一年的话那可能还要再低一点那现在的话金融业要达到 6000 新币以上那这个是可以看到金钱上面的这个变化就给到薪资的变化然后另外的话
就是对于本地的员工保护他也会有一个考量那么刚才说的 EP 的话他是不需要占用这个本地员工的名额的什么意思呢你如果是因为你申请工作准证有三个等级嘛就第一个是说 EP 就是像是高级打工仔吧对然后去做这个企业管理或者是专家然后这种这种是刚才讲到这个样子然后第二个的话就是 SP
SP 的话就是技能职业对然后这种的话是要求 13 个本地员工才能够有一个名额去申请一个 SP 对然后最后一个就是 WPWP 比如说建筑工人或者是一些保洁员这种的然后他这个的话是要求说我要本地有 5 个员工我才能够有一个 WP 的名额
对所以他这些刚刚有说的就是一个是对于本地员工的一个保护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你申请过来的薪资的这个其实是一直是会有变化的对那这个只是说工作准证这一块那对于说我后面要申请绿卡的话这更加是一个盲盒了对这个的话其实我们会看到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两个人的这个
情况差不多但是你的就批下来了我的就没批下来所以你只能从这种 AB test 里面然后去摸索到他政府比较 prefer 的是哪一种类型的人他愿意让你去继续留在这个地方然后去做这个贡献总体从你的体感上来说移民新加坡是变得更难了还是更简单了如果是从这个
首先是从投资如果是你从投资的这个投资移民来说的话这个就不用说了这个就是一些硬线对吧达到多少金额什么就是作为说普通的就是大多数人的就是通过打工的这样的渠道然后进来的话我觉得他是会有一个
嗯有窗口期的就是比如说前几年可能疫情之后然后会稍微容易点你我我这么说吧啊比如说十年之前那个时候很少人会来对然后可能啊
如果是你大学毕业之后你有一个比较好的收入的工作然后政府就给你发了那可能再倒退的话你可能来读一个政府的大学他就给你去发这个绿卡对那么近几年的话其实如果是把这个时间线拉长的话那肯定是越来越难但是呢他也是会呃根据就是嗯本地的一个啊人口的结构吧然后他会去做一些调整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说
大家会在网上炒最近有放水啊或怎么样就有一段时间可能会比较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对但是整体来说的话还是越来越难因为新加坡它的土地面积就这么大然后它的人口需求就是这么多但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会觉得说还是会有这个新的因为它要增进增强它的国家的人口的这个活力因为老龄化很严重这个事情也是新加坡的一个很大的一个痛点明白
然后那我们聊下一个大的话题就是因为我们很多听众其实都是做出海相关的从业者 AI 的出海或者是电商出海然后他们会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从哪一个市场进入然后什么时间
需要团队去肉身过去这个国家去做业务然后怎么样克服这个文化差异我觉得可能这个也是大家做出海之前可能会首先想到的一些问题 OK
我觉得一个是说选择哪个市场进入对吧觉得这个的话其实要去综合去考量多个因素那么通常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这个行业属性吧然后去给到建议我觉得一个就是市场的这个潜力和需求这个是肯定是要去看的那比如说市场的规模
市场规模就刚才说的东南亚他的这个印尼的人口是最大的对吧你也看你做的这个东西是不是要这样就是要去找一个这个人口这个最多的这样的一个区域对然后另外的话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你要去考虑
比如说在东南亚的话这个性价比的这个什么智能手机啊数字化产品这些啊比较重要所以呢啊就大家要去看要去在哪个国家去做这个分布这这也是两个啊要去考量的这个条件然后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要考虑这个市场的竞争的这个态势啊那你刚才说的做这个 ai 产品那 maybe 可能
那在比如说有一些国家它的这个竞争过于激烈可能有一些所谓的大厂它的这个热钱已经进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对于初创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个机会呢还是说是一个需要去避开的去绕道的这样的一个考量因素对然后第三个就是说我觉得是政策法规这样的来去看吧
对每个国家你在做的这个刚才我前面有讲到就是比如说支付然后这类型的一些产品那你可能要考虑到当地的这个法规的政策什么的所以就是我觉得基于这以上的这个
然后你再去做你产品层面的一些考量你比如说这个本地化的需求这个文化的差异但是整体来说的话我觉得考虑市场的规模还有它的这个可复制性就是市场的需求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关键的然后你刚才有讲说什么时候团队肉身过去是吧
这个我觉得要看这个你你所说的这个团队是指的创始人是啊还是说什么技术团队啊什么因为从我本身的包括之前在这个互联网公司做招聘啊啊其实我能够感受出来然后包括就是帮助一些啊企业去做一些市场的一些调研的时候啊其实我会发现有非常多的职能其实你不如在本地去招对当然有一些是不可替代的一些啊这个
我觉得角色吧那我觉得如果是从打磨产品把产品要做的更加贴合市场的需求的话那我觉得是越早过来越好你哪怕是过来看一看就之前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企业就是他们以为说我在中国当然我说的这个可能是一个实体的企业但是他我觉得他有一些底层的逻辑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他可能觉得说
我在中国做的非常大了然后铺的摊子也很大然后盈利也非常好那我是不是把这一套
照搬到东南亚就 ok 但是会发现说 ok 哦原来我在东南亚他有一个所谓的摘月就是每年三四月份大家是不吃不喝对吧然后呢这个的话他选择这个时间过来开店啊或者是过来考察市场那他就是非常不具有这个说服力的所以就是我只是举这个例子然后去带出说什么时候过来我觉得越早过来去体验当地的一个真实的一个场景越好有助于你的产品哪怕是从零到一的时候
去建立而不是说我在网上去做一些这个调查或者基于自己的一些经验吧我觉得也能做出产品但是它可能就是在后面要去做的修改可能就会更多一点对大人化差异这个我特别想追一个问题
就因为我们中国企业嘛有些企业文化就不是特别好比如说 996 啊各种各样的这种文化反正就是挺差劲的在新加坡这个地方员工对于这一块工作文化呀工作量啊这些他们是不是也会有更高的一个要求你有观察到吗比如说我们中国团队过去大家是去适应了
新加坡当地的一些文化和规定还是说其实还是中国团队还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我觉得这个呢我可以真的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因为我之前最后的两间公司待的都是中国中资背景的
这样的互联网所谓的大厂对然后他其实也经历过他们从产品的零到一然后包括后面的这个一到十的时候然后把团队整个迁移过来然后跟本地的团队去做融合还有去做这个沟通时候我发现的我个人角度发现的一些问题他也是实实在在真实的问题然后也导致说企业最后有一些大的一些变革吧我觉得先回答你刚才的问题就是他有没有 996 这种
我觉得在东南亚是没有的就是哪怕是在东南亚当中最卷的新加坡也是没有的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的生活和这个工作的平衡就是可能有一些人他迫于当下的压力他晚上八点接了你这个电话但是他心里肯定是不爽的因为从来这不是他们就是
一个人生主张吧可以这么说对就大家是就是要自己的事业是一方面但是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可以这个答案是肯定是否定他们没有这个文化然后第二个就是说很多的国内的企业啊他的团队过来之后他是有什么样的一个一个冲突或带什么样的思想吧我觉得首先他们
我觉得这种绝对是分两种就是一种呢他们会带着一种我去降维打击带引号的啊降维打击这样的一个思路啊觉得我在国内这个都以这么 tough 的环境我都做出来了我都很成功了我过去之后啊你们的这个体量也好你们的这个进度也好啊绝对是碾压我带着你们做
对这种情况下的话我觉得他一定会产生矛盾的这个矛盾他一个是说表面上的矛盾啊另外一个就是更深层的对因为你并没有去尊重本地人的一个文化或者他们的一个习惯我觉得另外一种就是我抱着说我过来我要拥抱本地啊我要过来去跟你们啊
一起去建造一个这样的一个场景我觉得第二种的话我觉得那就实实在在的你真正的去了解大家的诉求是什么然后跟着大家一起去
做你的这个事业啊我觉得这个从心态上面我觉得是不一样但是在这个中间你一定会有产生不理解啊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对为什么会啊就是你就不能为这个事情拼搏一下吗或者怎么样我觉得这个是完全是价值观上面的一些不同对你如果真的想做本地化你必须要从这个方面去舍弃掉自己的这个这个不该有的想法
对但是你说在东南亚他们的我觉得每个地域他们都有每个地域啊就是从这个大数据上来说我觉得是有特色的也都非常好就我觉得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来说我觉得他的职业素养其实是非常高的就是我交代一个事情然后我觉得他们的完成度啊或者是这个准时交付的这种
包括尽职尽责呀我觉得这些都做得非常的好对但是如果你让他去用额外的时间去做一些什么我觉得这个就是就是上升到我们刚刚说的文化呀价值观的不同了
刚才聊的那个产品上的或者是你的服务上的文化差异以及法律上的限制蛮感兴趣的因为凯特之前也是做呃出来创业之前也是做很多年的国际化的产品包括东南亚然后欧美地区也有啊就是可以跟我们聊一下觉得怎么从呃产品上去呃
适应各个国家的文化上的差异然后还有另外一个话题就是规避法律上的风险嗯嗯
我觉得一个是说规避法律上的风险我倒是来回答这个问题啊就是说像是有一个就是我觉得大家是非常需要注重的就是国外的隐私保护法就是我们可能在国内的时候会啊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较啊就是要求速度对吧然后没有去顾虑到这些你像新加坡的话他的这个啊
就是个人隐私的这个法律其实还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如果是一个产品要进入的时候你必须要去在这个场面区做一些啊这个规避对然后
我想问一下这是怎么规避因为我们最近也是在做产品我能感觉到说国外无论是支付还是各种你要接入的服务的审核对于你的隐私协议之类的是非常在意的对于我们本身做产品来说对于隐私协议我们有然后其他的什么用户协议我们有那怎么
怎么样能够真正的说能够适配到他们的隐私和法律的协议呢就是除了这个纸面上的意思之外嗯嗯 OK 就是先说这个他的那个法律的框架叫什么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然后叫什么 PDPA 对这个是新加坡隐私保护法就是你刚才说的从纸面上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他你要符合他的这个合规的一些要求吧啊一个是啊
我现在能快速想到的啊啊就是你个人这个数据的收集必须要有合法性必须要有这个合法性就是啊包括你要去声明你收集的这个目的这个你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应该会有一些这个啊啊包括一些界面或者需要用户如果 2C 的话就需要用户去签署的这样的一些啊
界面对吧然后包括说你的这个使用的这个途径你需要去明确的去阐述出来就是未经同意不能够去在其他的目的用于其他的目的等等包括你也不能去披露披露这些数据给第三方这个也是不行的
包括你去访问个人的一些数据这些其实都是需要大家去明确去知道你在做这个事情并且同意的这个其实我在前四的时候我不说哪间公司然后其实就因为有这个隐私侵犯的问题然后引发了非常大的这个纠纷对那个时候有一个 case 就是
大家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把这个 demo,去做宣讲的 demo 呢,然后就在谷歌上面去随便找了一个护照,然后贴在上面,然后去进行传播,对,然后给公司带来的非常不必要的一些麻烦,就是我举的这个例子呢,就是想要说这个隐私在国外其实是非常非常注重的,就是没有人追究就罢了,但也有人追究你可能只会影响很大。
那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些就是文化上适配比如说各个国家他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的设计然后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做这样的一些案例吗嗯
我觉得如果是做产品的话大家其实都肯定会遇到的就是一个语言的一个适配就这个语言可能并不仅仅是说它的一个翻译对吧你可能因为我是从产品设计出身的然后我可能就比较注重比如说它的这个高度呀它是不是在适配之后还是能够保证你的这个可读性等等对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在宗教和信仰上面然后一定要去了解的比较清楚比如说有一些是
啊明令的去禁止的啊嗯比如说这个伊斯兰他是禁食啊这个猪肉呀或者是酒类所以你在做产品的啊这个广告当中呀创意当中的元素你不要去有这种啊因元素然后包括说在做跟饮食相关的你可能要有哈拉的这种标准的会比较更加的好一点对然后啊
你可能是佛教的国家它比较纯比较偏重于说这种纯洁呀这个和平呀和谐的这种品牌形象会更加受欢迎对然后再就是在品牌的这种宣传的这种色彩呀我觉得也是需要注重的就是你的产品的一个调性吧
比如说红色这个在中国是一个喜庆的呀好运的这样的一个然后那在泰国越南这些也是但是比如说白色呀比如说在一些泰国呀这些国家它可能跟悲伤呀跟丧事这些有关所以它如果你作为品牌的一个主调性它可能就不太合适对然后这是一些对
还有一些就整体的定位或者说它整体的调性上的问题如果是以我以前的经验我会觉得东南亚的产品都会设计的非常花然后非常有营销感然后他们的那个用户是不是就喜欢这样的还是说其实现在也有些变化或者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
喜欢的那个产品的调性嗯我觉得一个是说啊这个我觉得分两类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的就是先天就是啊东南亚他们往往比较偏爱这种啊颜色鲜艳呀因为他啊从文化上面来讲啊包括地理位置他气候比较热对吧然后啊节庆的文化啊
或者说他们在庆祝的时候自古以来都是喜欢用这种大红大黄呀这种金色呀就觉得象征财运喜庆就是他们自始以来就是有这种庆祝的这种感受然后我觉得这是从视觉层面来说就是他们可能在先天喜欢这种大红大绿的这种配色
然后我觉得从产品的这个实用型上来说的话我觉得最初这个时候讨论到后天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这个互联网的设计很多都是源于这种欧美的产品所以那个时候他们是非常干净的就可能就是非常简单的使用我就购买的话我就下单然后购买这样的链路非常的简单
所以他是考虑到因为欧美的这个 apps 你也知道就是会比较精简符合这个大家视觉的这个习惯的然后清晰易懂从这个比较友好的这种用户界面没有复杂的没有干扰易用性很强然后也很美观但是呢后来又会发展到说市面上的这种同时化的产品越来越多
然后呢从很多的有一些这个外来的产品入侵比如说中国很多已经打出来的就是比较成功的一些产品他迁移过来那他本身就带了非常复杂的产品属性我本来我就在上面够够物就完了但是你会让我摇一摇又是就是什么点一点对吧很多的交互很多的互动性的拉新的玩法也好让你复构的玩法也好所以他的这种随着后来就是
比较多的这种竞争之后呢其实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的产品也会比较有复杂的一些功能的一些设计了所以我刚才说的是两个方面吧一个就是从视觉层面另外一个就是从功能方面其实也都是越来越复杂对在东南亚市场大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然后可能这些困难是无论哪个市场都有可能遇到的然后如果我们先知道的话就可以知道如何防范嗯 OK 我觉得还是要溯源到就是
东南亚的多样化的这种文化背景对因为我们说出海东南亚很多企业或者我要去做东南亚的市场感觉是一个区域但是它太不一样了它每个国家可以说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性然后从刚才说的这个语言方面然后文化方面然后其实都是非常不一样的我觉得最重要就是要去了解它当地的一些文化
这个就是又说到你说什么时候出还合适我觉得作为创始人的话如果是业务的创始人我觉得就是需要越早来越去观察生活一段时间其实你又会体感会非常的强
对这个是刚才一个是讲的这个部分然后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法律和合规的问题就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敬畏之心因为我们没有我们不是出生在那里我们不是生活在那里的这个人长时间生活在那里的人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对这个法律体系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因为我知道在某一些地方可能有的时候有一些
打一打擦边球或者是这个事情可能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在海外其实有很多的市场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决定你生意成败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这个我觉得是需要去了解的对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基础建设吧基础设施的这个也要去做一个了解如果是说互联网产品的话比如说这个支付系统的一个差异这个要去首先了解那你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你可能就要考虑到这些场景是怎么样的当地的消费习惯是怎么样
对然后呢对于说线下的一些产品的话那可能是物流呀这些你可能要考虑进去的对
对其实就是我觉得因为这个也是我们听众提的嘛我觉得不能单纯把东南亚看成一个区域它每个国家和每个国家之间差异特别大比如像马来西亚还有泰国就非常不一样跟越南也不一样那他们的国民的比如说他付款的方式刚才说到付款我就想起来一点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
我在去东南亚之前我不知道有一种方式叫线下付款然后他们就去定期去那个他们的小卖部去存然后那个小卖部在线上打给他就这种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客单价特别高的产品的话你可能在东南亚就是就卖不出去因为他想买但是他没有那么多的钱就这种是有非常非常细微的差异
是的是的对这个还是有非常大的不一样我看有一个非常实操的问题就是东南亚常见的支付渠道有哪些然后就这种不同的支付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嗯其实就像刚才说的就是他本地的这个差异化其实都非常的大你像新加坡的话嗯
就像我开头说的其实这几年慢慢的就是无纸化交易越来越普遍了在之前的话大家就是用 cash 就是支付其实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现在的话就是更多的是像 pay now 呀包括你的这个信用卡银行卡然后去做这个支付然后包括现在的这个 grab pay 呀然后还有一些可以返现的一些产品像这个 shopback 呀
啊其实越来越多但是我前三个说的还是最主要的一个支付的像配脑对也是非常主要的一个支付的渠道像马来西亚的话就是啊 touch and go 对然后还有 made bank to you grab pay 啊泰国的话就是这个
好像叫啊 proptopay 对印尼的话就是 go pay oval 对呃其实每个国家会看到就是他的支付的这个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在交付的环节还是需要做一个啊很深入的这个研究的对嗯
就是一般这种出海创业者我觉得会遇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包括我现在也会遇到就是我们作为收款方然后我怎么样去合法的去申请国外的支付渠道比如说欧美比较普遍的是 stripe 但是它需要有一个国外的公司主体然后我收款我还需要有一个国外的银行卡
然后不知道东南亚有没有这样成熟的体系嗯或者说是不是需要有公司或者说我怎么样能够在新加坡或者在东南亚办一个银行卡这是可行的吗
当然可行啊就像我刚才说的最初的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新加坡去开一个公司有一些怎么样的利好对其中一个就是说在这个资金的流转上面会非常的方便你像注册一个公司的话你就会有一个这个合法收款的一个
商业的这么一个认证对吧然后你在这边的话其实都是会受到这个会计和企业监管局就是 ACRA 这个注册公司的这样的一个监管所以在这个里面的话你就是再去开一个银行账户其实都是可以去做这样的一个操作的
对嗯嗯包括还有一个方式就是但是我觉得这个可能不太适用就是银行的转账啊然后其实大多数的这个东南亚国家都接受这个银行的转账作为合法的支付方式的就特别是涉及在这个大额的这个交易的时候但是要确保收款方就是有比较合法的这种银行的账户啊嗯嗯
嗯对就是即使是用户来转账给你但是你可能也要有国外的银行卡嗯对这种国外的银行卡其实其实它是很难办的如果是作为个人的话又是外国人的话对是的对所以其实最方便的是你有个公司然后有个公司这些其实都会更好办一些无论是办银行卡还是办支付是的嗯嗯
是的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在国外注册一个这样的公司但是对于各国家的比如说你办在香港还是办在新加坡它还会有定期的报税然后就这些它是非常对于这个创业者来说它是非常额外的负担然后这块是可以给我们简单的科普一下吗
对你像在我就说在新加坡注册公司然后首先你就是在 Aquara 去做这个注册然后你就会获得你的这个注册号就这些的税务登记的这些信息其实在网上你输入进去都是一目了然的这个是非常非常透明的你输入你的名字说你的公司的这个名字都是可以查得到的对然后你刚才说的
报税的话是它有一个年度所得税的一个申报就是你企业是需要在每个财年结束之后三个月之内提交这个年度的所得税的一个申报然后这个
对他只是说你在申报的时候会有分你这个通过这个收入来看你是分这个小型的企业还是说大型的企业然后他有不同的这个表格去给你做这个但是这个都是公司就可以帮你处理了就比如说像我们这种服务的公司都是会帮你去做这个处理然后在这个之后呢然后你再去税务的局的这个去缴纳你的这个英角的这个税款
然后就可以了通常你去报税之后呢税务局会发出这个税单之后 30 天之内你就去交付就可以了新加坡的税就是企业所的税高嘛然后如果万一延迟报税的话他是不是会有严厉的处罚
对就是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其实是统一的 17%对这个的话还是比较比较好的然后你可以因为你可以就是你有一些成本啊什么的你可以做这个对这个需要专业人士去帮你去做这个规划吧对然后包括说你像商品呀还有这个服务税 GST 这个是新加坡对这个销售的商品和这个服务征收的额外的这个现在是 9%了啊
对然后这个是公司年营营额超过 100 万新币的时候啊就是需要去注册为这个 GST 的这个纳税人就是出资以外你是其实可不用去这个做这个事的嗯对而且这个的话是由这个消费者来做这个承担的所以这个还好嗯所以最主要就是企业所得税的这个 17%嗯嗯
那听起来还是比国内要简单一些嗯是的这个税是企业所得税是比较简单的嗯嗯就是那个延迟报税的处罚有多有多狠呢新加坡的因为如果你要是对于税这方面如果你要是延迟或者不缴的话其实还是非常严重的就预期未缴所得税啊要面临最高 1000 新币的一个罚款对
因为我之前听说他们在美国注册的公司然后延迟一次就是几百美元的罚单然后还会有罚上加罚对对对心智负担又很重因为美国家报税的时间什么的又不一样那我觉得其实如果大家想要注册一个国外的公司的话最好还是找专业的服务公司
是的像这种报税的这些比较偏公司管理 operation 的事情其实用到一个三方公司三方公司实际上都是会把这些事情去解决掉的对吧是的这个我素发我还没听到就是哪个公司他完全自己去做一个事情因为第一就是他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做这个事第二的话就是他有很多的
你要注意时间点的,还要每个月出会计表,前期都要去做。除非你是会计出身,你可以自己去把日常都搞一搞,但是还是建议找一个专业的,他能够保证你这个事情万无一失。服务级别不会非常的高。
有一些出海公司用到你们在比如说你们的这个服务之内它会有一个费用的范围吗那这个范围预估会有多少
范围的预估哈然后基本上的话嗯你像除了就是注册公司啊就是每年的 minten 的费用就是维护的费用的话现在差不多是两千两千五百新币以上吧对这个就包括了说啊一个是他的这个秘书费然后另外一个就是财务呀然后还有税务的这块对然后包括公司的地址呀什么这些这些都是打包在里面就是一年的维护的费用啊嗯嗯嗯所以这个至少三千左右嗯
至少要准备 3000 左右的预算在这个经营啊管理这些费用上这个是新币啊这还是跟那个运营和就是主要是用户运营为主哈就我们出海要跟海外的用户去建立沟通然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
维护我们的社交媒体怎么样去跟比如说我出海到东南亚怎么样去跟东南亚客户去沟通什么样的平台是比较推荐的
嗯嗯这里面我觉得分两种就是一个是东南亚本地人的社区对另外一个就是本地东南亚华人的一个社区就是啊我为什么会这么讲就是我觉得本地人呢他们的主流还是否 meta 系列的就是还是 instagram 呀嗯然后 facebook 这个还是绝对是主流就是你从广告投放的这个 ROI 上面看其实就非常的明显如果是
当地的华人的话还是以目前来看还是以小红书这样的一个群体会比较有效一点对嗯嗯嗯明白就主要还是像 Facebook 和或者是小红书对对对我觉得要注重这种口碑的影响力
就是我在本地我我会感受到就是东南亚他们非常喜欢口口相传就是比如说啊我我去了一个什么啊一个一个教培中心吧啊或者是一个什么餐厅就是我身边的人啊我会愿意去听他们的建议就是你会发现啊
我去报的一些什么班我去问一圈我说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去做这种瑜伽呀或者是什么普拉提呀我朋友推荐给我的就是我觉得这种口吻还是蛮多的就是口碑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这个我说的可能是一个健身的一个场景那另外就比如说
教育场景那更加是相信口碑了你孩子在哪里学什么那我也去看一看如果方便的话对然后这个是口碑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当地的这种网红啊博主啊这种 QOL 的这种合作我觉得也是会非常有效果的就大家都还是挺挺信赖就是这种我信赖的这种 QOL 啊他去做的这个推荐的对
我觉得这是不是跟文化有关系就是嗯我我就我的猜测啊就是我感觉东南亚他们的那种社区或者是邻里关系感觉会更近一些他们会比较喜欢热闹一些这就是猜测不一定对好然后还有那个 KOL 反正我是知道泰国是嗯这种 KOL 营销的文化是特别浓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觉得还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的那个信任吧嗯对我觉得他们还是比较啊比有这个信任度在的就社会整体的这个信任体系我感觉是是比较好的嗯嗯明白嗯就我不会一上来觉得你给我推就是你有什么 commission 啊或者是你有什么这个抽成呀或者是说啊你是在做广告我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你真心觉得好推荐给我的对那这个同理 QIL 他的推荐我觉得也是有这种感受嗯嗯
那这点其实是跟国内还蛮不一样的地方对不对因为如果是国内这种推荐因为国内的这个商业体系太完善了然后会觉得这种推荐或者是营销啊这种第一反应就是你是不是要挣我的钱对
就是在这方面他们相对来说还单纯一些对我觉得你可以用这个包一词就是比较单纯但是我觉得也本身我觉得作为这种信息传递者呢他也是有这个责任心的就是我也不会说为了收钱而去昧着心去推一个不好的我觉得这个大的环境我觉得还是健康的所以至于说
我的终端我觉得我体就是这种东西是一个正向的一个流传吗就是我觉得好了我下次还相信我如果一次不好了我就再也不相信其实是这样的嗯对就还是一个一个一个社会的创业的我觉得还是比较啊比起有些国家来说要好一些的对嗯对所以我觉得其实在东南亚做呃产做产品就是其实是在各个国家的产品那个
真的把产品做好就真心实意的营销真诚的去卖东西这一点都是很重要的
是的就是你产品本身就真的是得好就不然的话你也就是在获客的时候你可能吃到了这个红利但是大家的留存其实也会变化的对是的最好是产品导向而不是营销或者销售导向的这种调性对对对我觉得这个是根本我觉得这个是这个是最实在实际的一个对的
结合你在过去操作的各个行业的这些公司餐饮也好 IG 也好金融也好你觉得哪些东南亚的国家会比较适合以上的这些公司的类型 OK 我觉得呢比如说要做餐饮行业然后
包括说旅游产品我觉得像泰国啊新加坡我觉得都会非常好啊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还是跟就是追溯到文化因为比如说新加坡他们就是啊不太在家里做饭的本地人很少很少就大家都是习惯在下面去打个包然后吃一吃就好了然后选择也非常的多价格也不贵这个是一个非常普遍然后大家觉得是一个健康的一个一个对一个习惯
然后包括旅游产品我觉得他的他的这个地方非常的小但是呢他的旅游业又占了他的 GDP 很大的一部分的这个比重然后游客非常的多所以你可以在一个相对来说不分散的一个地方你去做一个很集中的这样的客户群体就这个对你来说这个性价比我觉得会比较高对那那如果是说比如说别的行业啊可能是这种啊
一个互联网一个社交媒体的工具吧啊一个互联网产品那我觉得可能还是要从这个他的本地的这个消费机关首先你要在一个啊在线消费
比较发达的一个国家对基础建设比较好的啊然后大家这个像你刚才说的泰国呀啊他网红比较盛行那那所以他的体量会很大那我可能会选择像啊泰国呀包括印尼呀这些国家然后去做进入那如果我做啊服饰类的啊那我可能就是找准了一个 niche market 那我做穆斯林的我可能就去印尼啊马来西亚其实我觉得这个跟行业有非常大的关系对
还是结合就是说那个当地 local 的一个情况去看包括你说做 HR 这个行业我觉得如果要是给这个企业做招聘做东南亚招聘我是觉得从新加坡来上来说的话我觉得其实马来西亚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市场就是人普遍又非常勤奋而且又是双语文化都是会非常的好
就是中英文都就叫中国的文化还有西方的文化都非常的熟悉然后整个的这个 package 又要低过新加坡然后我觉得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所以真的是要看行业我觉得而且好像马来西亚的 package 好像比中国还低一点嗯
就人力学能比中国低一点是要看智能真的是这样但是又非常好用我觉得嗯嗯是的还懂中文对又懂中文是的嗯其实很不错的嗯
最近我们正好在合作一个马来西亚的客户然后他们正好是从马来西亚想要进驻中国嘛他当时跟我们说的就是他说他们觉得中国人特别的勤奋然后中国人特别卷他们就喜欢这种比较卷的风格有挑战是吧对其实我觉得马来西亚人他们也是很拼搏的但是跟中国的那个卷又不太一样你们明白吗嗯嗯
其实他们也是蛮拼的,也很喜欢挑战,不会说是那种比较懒散,可能有一些就觉得说,我觉得也是跟宗教有关系,对,就是马来西亚我觉得真的是不错,作为人力资源这个方向的话。好的,我听进去了。看着很,蛮加油。对,新加坡的人力成本讲真的太高了。
是的对他的这个要求会比较高为什么因为他市场的选择会比较大一些你像有很就这么小的一个地方然后有差不多 4000 多家的全球总部在这个地方所以他们其实
抱怨或者是怎么样其实是因为他们还是有下家你懂我意思吗你看在中国互联网为什么很多人都拿命去换这个钱因为他们就是巨头就是那就前几个能给出钱的就那么几家你跳来跳去都是一样的事你赚的钱也都是差不多那大家又不想被降薪那就只能在里面跟着卷所以就还是没有选择人又多我是这么感觉了
这个我还是挺同意的就我们整体是觉得像过往的一些工作的这个经验当中就感觉新加坡的这一类同事们嘛第一个我觉得他们不太容易被公司给 PUA 啊这个是一个就他们比较需要被 respect
然后当然我觉得这个就结合你刚才说的因为他们选择多所以这个就是买方市场跟卖方市场的一个配比了这个是一个然后第二个就是如果比如说新加坡它其实人力的需求是比较大的那之后比如说它对于一些有能力在新加坡工作的一些外国人这个就是比如说中国人或者是
马来西亚人对吧一些东南亚的这个东南亚的这个同学们去到新加坡那个市场那如果就他这个口子还会缩小吗因为实际上他人还是还是属于缺的一个状态对吗嗯你说你说新加坡是吗对的对是是会缺但是我觉得新加坡他的政府是一直在做事情的就是他是会保证本地人的就业率的你明白我意思吗所以在这里面就是他即使再怎么缺他也不会说我这个
工作全部都给到你中国人然后我自己人去有这个失业率他不会的他所以你在前面问到那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帮别人去做这个事的时候他会不会有政策法政策的变化其实一直有他会去弹性的去变化但是他本质上是要保证他国人的竞争力和这个就业率的
他只是现在因为找不着人是一个暂时的问题这个市场跟学术界有一个 gap 了对市场发展在快了然后学校出来的人他接不上他没有这个这个能力但是我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比如说我引进像中国呀包括其他全球其他这个总部对吧我把好的技术核心的理念带过来我去这种用这种实际的实操去培养我的本地人
对它的本质还是要强化我自己本地人的竞争还有就业的问题对于中国人和比如说对于白人这个上面的政策一致吗还是说其实也是有不同的对待的这个是一致的呀就是我刚刚说那三种工作类型准证你说的这个无非就是涉及到那个 EP 的那个那就是一样的好的明白
今天非常感谢 Kate 对于东南亚市场的分享然后如果大家有关于东南亚市场的一些产品上或者是公司上的咨询问题也可以去咨询 Kate 我们会把联系方式放在声浪词里面好感谢大家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