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吉利匆忙私有化极氪,全拜雷军所赐?

吉利匆忙私有化极氪,全拜雷军所赐?

2025/5/13
logo of podcast 李思商业案例

李思商业案例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我是李思,一个专注牛人牛市的商业主笔 5 月 7 日,吉利汽车向旗下极客汽车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计划以每股极客股份 2.57 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 ADS25.66 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已发行及流通在外的极客股份及 ADS

这笔交易倘若完成则意味着刚在去年 5 月 10 日才登陆美股上不满一年的极客汽车继年初正式完成合并领克的大动作后短短三个月又将再度摇身一变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按照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舒福的回应

此举是落实去年 9 月吉利对外发布的《台州宣言》的重要举措旨在回归一个吉利回归一个吉利这是外界很容易理解的外界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这么急倘若在结合更早时候几何品牌并入银河旗下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吉利高层几番密集的战略调整举措对于一家拥有国际国内十几个汽车品牌与尸体

在眼下新能源市场格局中国汽车业乃至世界汽车业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巨无霸车企从里到外来了个判若两人从战略到战术通通换了个遍无异于航母漂移般的极限大掉头对于吉利这个级别的企业是极为反常的事情事出反常必有妖李叔父当然不是傻子也不是想看罗马大火的暴君

这一系列非常举措只能说明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自身的暗淡前景令见惯了大风浪的李舒福产生了深刻的焦虑在他眼里现状或许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究竟是什么让李舒福如此不安又是什么促使吉利非要选这么个不早不晚的时间点完成《私有化》即刻

而把从去年 5 月到今年 5 月吉利的种种仔细罗列一遍我发现似乎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小米苏 7 与雷军的影子雷军貌似才是促使吉利如此急吼吼的私有化极客的重要推手 2024 年 5 月 10 日极客汽车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当年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汽车公司

也是继蔚来、小鹏、理想、路特斯之后第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自打极客 2021 年 3 月独立运营以来极客就一直在寻求上市曾先后于 2022 年 12 月 2023 年 11 月两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 IPO 但都未能如愿

应当说虽然是一而再再而三才最终于第三次顺利登陆美股但极客依然以从品牌发布到上市只用了 37 个月而成为最快 IPO 造车新势力这对于去年的极客以吉利而言依然要算是得偿所望快速过一下极客的履历作为前领克新能源电动车事业部

凭借着领克 ZERO 概念车而量产的极客 001 精准地切中了 30 万级别纯电列装车这一空白市场并快速崛起在 2021 年一炮打响并很快在极力的统筹下从老东家领克独立出来 2022 年更是创造了单季度交付量超 6000 全年交付破 7 万位列 2022 年 30 万以上中国纯电车型销量第一

乘胜追击的极客在谋求上市的同时也加紧拓展自己的产品系列极客 009 极客 X 极客 007 极客 MIX 一众跟极客 001 一样小众但有精准切入点的车型问世汇聚成了如今的极客极客的问题我们放在后面再展开今天聊的是战略我们首先要弄懂极力这里所用的战略是什么

从领克到极客 001 再到整个极客家族这是一套已经试验过无数遍的成熟打法也是以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过去最为常用的一种战略奇瑞的老大尹同岳把这种战略形象的概括为叫多生孩子好打架通俗点说就是车企在指定车型战略时会制定多组不同的可能性

并围绕他们去发布许多看上去不同但也会普遍同质化的车型然后一旦发现哪个品牌哪款车获得了市场认可再重金投入把它推成自己的主打车只要有一款能成功这个阶段整个投入就能回本甚至盈利以吉利为例极客是这么从领克脱胎而来的以长城为例坦克是这么从卫牌脱胎而来的

以奇瑞为例截图是这么从瑞虎脱胎而来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种战略讲好听点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说不好听点就是在盲目押宝大家都说不好什么车会火也懒得去猜雷军就曾公开表达过他无法理解车企推如此多同质化车型是为什么这哪里是在做产品完全就是在靠懵说回 2024 年 5 月即刻上市

极客品牌的成功上市可以看作是吉利多生孩子好打架战略的又一次胜利正常来说等到极客股价稳定下来并持续向好那就将是吉利的又一个制高点但是吉利很快就发现这次和以往有一些不一样彼时极客的上市招股书显示 2021-2023 年极客年营收分别是 65.28 亿元 319 亿元 516.7 亿元

三年对应的车销量分别为 5568 辆 7.19 万辆 11.9 万辆毛利为 10.38 亿元 24.72 亿元 68.5 亿元毛利率为 1.8%4.7%和 15%连续三年稳中有生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第三年 15%的毛利率这得益于母公司吉利的供应链和工厂支持以及 SEA 浩瀚架构的 100%化规即可

它不仅是一份相比其他新能源都无比亮眼的成绩也让外界看到了吉利已然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压在了极客身上的决心这是极客能最终登陆美股的核心因素但其实这个决心也没有那么绝因为 吉利除了极客这个项目同期启动的新能源子品牌直接隶属吉利旗下的银河以及成功孵化出极客的领克

一看极客这套连招好使,也立马拿出了各自的纯电车型他们采用的是与极客如出一辙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模式有些产品甚至已经与极客内部形成了竞争关系这令极客又始终充满了一层不确定多生孩子好打架,这个打架到底指的是一致对外呢?还是先打一轮内部淘汰赛呢?

在极客上市的这个节点吉利遵照业界惯例并没有就此给出定论更何况外面的对手就那么好打吗 2024 年 5 月 10 日极客上市的这个节点惨烈的新能源大战也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但是标志性的事件不是极客在此时选择了上市而是最后一位决赛前选手小米携苏七正式参战且一炮而红如果以招牌为参考的标准的话

极客 001 与小米苏 7 小鹏 mona M03 甚至特斯拉 model3 所承载的使命都是一致的他们就是各自品牌的命根子甚至他们的销量豪快直接关乎各自品牌甚至是公司的生死存亡极客本来倚仗 001 主销的日子过得好好的按部就班的正在逐步扩大战果却在上市后的这个节点迎来了小米这位宿命之敌

本指望狙击小米苏 7 的新车极客 007 直接就被干哑火了就连极客 001 原本看上去还在稳固的目标市场也遭到了严峻的威胁重压之下极客自己也开始犯错 2024 年 8 月极客发布了 2025 款极客 001 换一般车型开个改款发布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极客在 2024 年 2 月,也就是半年前才刚刚发布了 2024 款极客 001 也就是说在 2024 年 8 月这个节点用户竟然可以同时买到 2023、2024、2025 三代极客 001 网友调侃成:极客一年摸三件更关键的是,新款 001 在维持原价的情况下采用了新的支架软硬件,并升级了座舱

将 2024 款使用的 Mobileye 芯片更换为了英伟达双 Orient X 芯片算力得到了提升这让刚买了半年的 24 款 001 车主们感受到的是深深的背刺名言人都知道极客的小算盘是打给潜在客户的不得已背刺了老客户原因呢无非是小米苏 7 为首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强悍了可是令极客百密一疏的是潜在客户经这么一闹反而更不敢轻易上车了

万一我刚买了你又立马给我发布个 R6 款怎么办所以自新款极客 001 发布销量不仅没有取得极客预想中的突破反而持续下跌 2025 年 3 月月销量仅有 2976 辆反观当月的小米苏 7 销量则是 29000 辆这已经是 10 倍的差距

而就在 2025 款极客 001 上市前的 2024 年 6 月极客 001 当月还卖了 14383 辆迎来了史上最高销量小米则是 1 万辆 001 的好牌肉眼可见的被极客越打越烂更关键的是在这个档口极客的其他车型始终没有能再站出来帮极客稳住局面

从年初北京车展开始就赚足了眼球的宝宝巴士极客 MIX 始终只能赚到眼球而不能转化出与眼球等量的销量越造越向上甚至已经光辉版的极客 009 已经足够的努力但是你也不能指望它成为真正的爆款连自家销售都直呼看不懂的极客 X 是越卖越小众

还有一头扎进了堪称新能源最惨烈 BGSUV 市场的极客 7X 也同样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还有越发实至无为岂之可惜的极客 007 居然想着搞了个 GT 瓦罐和自家的 001 来打配合整个 2024 原本自以为看起来车型矩阵极富章法和冲击力的极客此刻在外人看起来更像是天上一角地上一角

丧失工信家外部冲击家自乱阵脚极客自打 2024 年 5 月上市后可以说没有过过一天属性日子自从 5 月上市后极客股价开盘 26 美元每股一路下跌到 8 月已经俯冲到了最低点 13 美元每股直接遭遇腰斩此后极客又花了半年的时间一直到今年初才把股价又拉回到了发行价

这个阶段做出主要贡献的当然是曾经的母体领克被并入了极客而这样的一个历程也就意味着已经上市且拿走了极客包含 SEA 浩瀚架构在内大块新能源优质资产轻装上阵的极客始终都需要靠极力持续输血才能堪堪稳住局面这局面换你是李舒福你怕不怕

倘若下次股价再遭遇腰斩那么是不是沃尔沃、路特斯甚至吉利也得病入极客了呢对于吉利而言虽然已经独立的极客遭遇腰斩对自己的基本盘还不会伤筋动骨可是作为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未来最大的倚仗把仗打成了这个德行那么接下来的仗又该怎么打

尤其是如今还没有发布但已经有无数人就在翘首以待的小米 YU7 以眼下极客的情况那个波次的进攻基本是没法扛住的如此优质的极客都不行难不成真指望迎合这个备胎吗很大概率吉利高层至晚到 2024 年 8 月就已经认识到了极客的问题乃至吉利的问题

不是战术或战役的问题而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危机于是才有了台州宣言台州宣言本质上就是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被迫对过往多生孩子好打架战略的彻底抛弃从战略层面发起的彻底革新台州宣言全文不长抛除冗余最关键的实质板块就是战略整合部分全面梳理吉利各业务板块厘清业务定位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坚定不移的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它直指传统车企过往战略的最大弊病同质化问题所带来的内耗分散出击而导致的关键时刻没人站得住顶得住在过往那个四平八稳一团和气的浪漫时代

这样的求稳战略是不至于导致一朝不慎满盘皆输的最优选但是在已经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新能源决战阶段这样的幻想已经显得不切实际极客因为一款 001 销量不振就会日渐掉队小鹏因为一款 Mona M03 就能起死回生小米因为一款苏 7 就能避其功于余裔这都是最好的证明时代已经变了

我的判断是,这场革新如果没有小米苏 7 如果没有雷军,或许依旧不会到来从雷军的一句完全就是在靠懵属于是直接把传统车企的老底给掀了所以,从台州宣言的那一刻起吉利就已经不准备再靠懵了他想率先破局,而不是固执等死先从解决内耗问题开始 2024 年 10 月,几何并入银河

紧接着 11 月宣布领克以被收购形式并入极客几何并入银河虽然没有后面领克被收购那么轰动但是他的目的指向性显然是更清晰的吉利的确想要换个方式拥抱新能源而领克并入极客除了前面已经分析过的与股市而言帮助极客止住颓势

我们再马后炮一点来看的话那个时候吉利恐怕其实也已经做好了让吉克、领克统统回归吉利体系的准备分散没好处是一定的与其让他吸着自己的血在外面不知所谓的乱飘让他重新做回自己的先锋大将无疑是一个更优的选择至于有人在担心的吉利、吉克、领克合并后的运行问题这反而是最不该担心的问题

同志营下最头疼的同志化问题都要解决了更何况本就是一套体系呢最后我们开个脑洞你说为什么李舒福要选择这么一个时间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这么重大的一个决定呢

要知道伴随着吉利的这一公告极客股价盘前大涨 10%而作为 65.7%的控股股东的吉利要为收购市面上剩余的 34.3%股本这一行为而花费的费用大约是 22.37 亿美元这份报价较极客 ADS 在纽交所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为 13.6%较过去 30 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是 20%

这显然不是一个优质的资本解决方案而且也才上市不到一年为什么就不能再等等慢慢的去完成呢我的猜想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依旧藏在小米身上自打进入了 2025 年小米就是一众新能源玩家里最亮的仔可以说是一季绝尘,鹤里鸡群苏七月销量逼近 3 万台 50 万的 Ultra 一发布也是无数人追捧

甚至还没发布的 YU7 已经凭借着几段陆式视频让无数人翘首以待肉眼可见的就是下一个当红渣滓季这样的趋势下沉寂多年的小米股价也迎来了一波从去年的 21 块美股到今年 57 块美股的翻倍上涨这简直是资本舆论老百姓们的集体狂欢这是整个中国经济都许久未见的高潮倘若在这样的热潮趋势下

我认为吉利打死也不会选择这样的一个节点去私有化极客起码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从 4 月份开始小米从内企燃烧伤亡事故开始热度大减黑天鹅大降温以及后续发酵的制假过度营销对 Ultra 阴烟废食般的限速决策等让小米再度争议四起连带着本来烘托好的年度主角 YU7 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最大竞争对手之一退让空档的出现或许是促使吉利选择抓紧时间再进一步的最主要原因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猜想不构成任何建议但是我们也可以确定的是当所有人确认了此次吉利的变革是成功且有效的之后其他的传统车企也一定会大举跟进大家一同在等的无非就是吉利或者说极客接下来的动作

是环环相扣是时不我待是最强的对手逼出了更强的自己关注李四在这里读懂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