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代马时代品位是一个最重要的数字那他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产品经理交输给设计师的吗这个事情还蛮有意思的其实前段时间我看到了在一个群里有人发了一个访谈
其中有嘉宾说,现在 AI 生成代码已经很强了,所以设计师是非常容易成为超级个体的,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审美能力,而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反而可能是要落于他们的。
因为这两者都很难培养起审美但设计师天然就有审美所以设计师可以靠着 AI 去进行项目管理去进行代码开发所以他们会非常厉害其实当时第一反应是我说这个好像哪里不对
然后今天我早上去打开了 Lanny 和 Cursor CEO 的一个访谈然后我非常惊讶的发现居然他们也聊到了品味这个词然后两项对照下来我更加知道说之前我看到那个真的是大错特错
怎么说呢?首先我们有几个定义品味、产品经理、设计师这里面我们要首先搞清楚其实是 AI 代码到底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什么然后第三个是品味对于产品来讲或者说审美对于产品来讲它到底是个加分项还是一个必要项我们先来简单说一说吧首先是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肯定是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那岗位会越来越细分比如说设计师他会慢慢分为体验设计师或者交互设计师还有包括 UI 设计师那 UI 更多就偏向于前端呈现就最后的页面长什么效果字体是什么样对吧然后这个框输入框啊提交按钮啊大概都是什么一个逻辑
所以说整体 UI 的主色调是什么其实我大概在 1716 年我当时在一车它可能是一个几千来的公司但是它在互联网里面我觉得算是三厂二流的厂或者三流的厂
但我们当时已经有非常详尽的 UI 设计规范了就是我们整体的各种产品不管是 PC 的还是 APP 的它都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色调的所有的设计都要遵循这个规范也就是说你其实作为 UI 设计师你很难有非常大的一个发挥
这单不是代表所有了,当然我们现在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小众的 app 它的设计是非常的精美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加分项然后设计师还分为另外一种,就是叫做交互设计师交互是什么?就是我点这个按钮,然后它会出什么动效,然后怎么样到下一步,对吧?它跳转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它会有很多这样的这种,就非常细分
然后还有什么用户研究,反正就非常多然后产品经理其实从我大概 2010 年开始做当时我们基本就是我一个人负责一整个产品包括它的运营产品然后我会找设计师和前端去帮我把页面给设计完切出来交给程序员
然后上线之后上线的测试我也得做然后上线之后呢数据的运营啊然后甚至说还有未来迭代啊什么全部是自己一把抓项目管理但他后面也会发现越来越细分比如说拆分出了项目经理对吧他统筹整体的项目特别是在各种复杂的特别比如说电商公司他就完全是项目经理比产品经理更高优先级还有
测试工程师对吧你测试这块要拆出去了然后呢运营也会拆掉你很多工作数据分析拆掉你很多工作所以越来越后面他产品经理他有时候越像是一个项目经理的角色就是他更多偏统筹更多偏从运营那里从老板那里拿到需求去做一个落地然后后面去跟进去执行去统筹资源变成这么一个角色
所以说首先到了后面之后啊特别是大厂的你别说你别看他们大厂他们经历其实很多大厂经历是非常水的是因为他没有把控整个产品全局的机会使得他的经验只能在非常小的一个局部去进行锻炼啊但有可能啊首先首先能进大厂的大部分来讲他的背景学历还是非常非常好的所以他们是非常聪明的人
也确实有可能他们能做出很不一样的洞察这个确实是有可能的我只说一个大概的情况好所以你看了这两者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特别是了尾段它会逐渐的细分那这条 AI 时代它又再进一步的进行割裂比如说模型负责了模型的产品
跟应用的产品很多时候它是分开的因为模型产品它更多要关注说我的模型它的这一轮上限它要达到在哪些测试级下面要达到多少的分要达到什么表现这里面它是又要根据说市场需求比如说大家都很在考什么 9.9 跟 9.11 的大小那你是不是要强化模型在这种数学计算上面的能力这个是你是要取舍的
你是要去做医疗还是做金融你那里对应的数据集怎么去获取怎么去清洗怎么样迅到模型里面怎么样评测集材评估你这一次模型在这些领域上的成绩然后下一步再怎么去优化所以这里面它是偏模型的那应用层呢很多时候它又分开的那我就要把这款产品给对吧是基于原有移动互联网理论给做好更多还是偏向于抓用户需求
OK 所以你看大概大家简单说一下你都可以理解说目前的产品经济大概是一个逻辑上是什么样的在背后我即使从 10 年做产品一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由审美来完全主导一款产品的生死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其实想
不管是 PC 移动回流网还是 AI 它的核心逻辑就是说我做出的产品是给用户用的那用户为什么用我们那它可能取决很多点因为人是需求集合嘛
在什么产品下面,为什么用你这个产品而不是别的产品,你的产品怎么样能更好地解决它的问题,这里面都是说它是有很成熟的方法论的。在这整套方法论里面,即使 AI 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量,但我仍然没有觉得说它变量大到使得审美变成了最核心的因素,我觉得从来没有。
但这里面要分为两点第一点就是说我们其实可以做个思想实验你自己手机上哪一些产品你是完全由于它好看去用它尽管它对你实际生活没有任何用处还有一种就是尽管这个产品非常难用但你不得不用它而且你离不开它哪一种出现的可能性更高我大家可以进去琢磨一下我自己认为说后者的出现的可能性更高
为什么呢?首先我把它下来下来,然后我要让它持续留在我手底上,甚至说我还经常打开它,一定是它解决了我什么问题,对吧?可以是它很好看,但是它应该是一种某种很强的加分项,或者说它完全是一种情绪导向的一种产品设计。
所以我觉得审美这个事情的它的重要性它在不同领域还不一样比如说在设计师领域那确实是说我看了整个的故事表达的非常的好然后呢视觉冲击很强我觉得在内容领域它的审美是更重要性更高的因为我们完全就是消费就是 Q-type 就是娱乐但是在产品设计上面更多还是说你必须首先得有什么样的用处
你能解决我什么问题其实才是你解决好你让我赏心悦目让我愉悦这个是很大的加分项所以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 Cursor 的创始人他讲很重要的话就是品位通常大部分人理解它是 UI 它是界面设计但其实在我们来看它完全不是最重要的点甚至说不是重要的点
更多是说我怎么样去构建这款产品来解决用户的问题这些构建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
你看这里面当然包含了这种一定的 UI 设计其实我更理解在早期时候我在做设计产品我一定也是会关心到底 UI 长成什么样 UI 它本身就是跟用户交互中的产品在交互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吧所以但他核心还说这 UI 是服务于我想让产品怎么样传递出我们的设计理念
所以对于品位的理解大家不要仅仅局限在审美或者说品位这个词它是在一个非常混沌的用户需求里面你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口切进去使得你的整个产品的包装 UI 代码的实现功能的堆砌是能够满足这一批用户的某种特定的需求
这种品位就是因为你到底怎么下棋下在哪是很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其实就是刚才我们讲一系列因素的一种抽象的表达它是一种模糊的但它又其实挺关键的 Ok 然后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说
由于有了 AI coding 使得软件的开发变得成本更加低了然后我们可以越来越多的去细分需求细分需求到
我可以做一款产品只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点那这个时候呢由于这部分人他可能对于某些特定的因素会看特别重那这个时候如果他们对于设计看的特别特别重我只要是设计师我做这么一款产品出来那是很容易能够成功的对在这个角度上来讲呢或者说如果用户对于设计
UI 审美的品位要求极高的情况下你的设计能力你的审美是大大加分的超级加分在这个时候产品经理绝对是打不过设计师的但是在更广义的产品实现的角度上来说我还是站在我觉得产品经理才是说 AI coding 最大的受益者
或者说不是严格的产品经理而是你只要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抓得非常好的人你就能够吃到最大的红利我们看其实从过去 10 月份去年 10 月份到今年市场上爆的 AI 应用好像也没有真的出现吧所以还是不容易的好吧那今天就聊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