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期待 送吃养育 换一桌厅 不期而育进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育儿育子的旅程大家好 我是诗妍 Hello 大家好 我是 Caroline 上期节目我们跟大家聊了关于情绪认知和调节对于孩子的重要性那今天想要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倾听这个话题那倾听是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真实感受的第一步没有倾听我们就没有办法共情就更没有办法帮助孩子来调节他们的情绪
嗯 是的这其实听上去好像很简单很多人会想不就是听别人说话吗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每天都在听别人说话其实还真的不一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听其实是给对方给倾诉者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反馈和无形的压力并没有真正的能够帮助到对方或者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爱
比如说很常见的比如说当孩子开心的时候回家告诉你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什么什么然后你就一边刷手机一边听心不在焉的点点头说我知道了那比如说还有常见的就是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回家跟你说妈妈
妈妈今天我考试没有考好今天我比赛输了今天谁谁谁欺负我了你下意识的回应可能是有可能是一次考好没有关系或者是有点带责备的你看我昨天让你好好复习你不听你非要打游戏
面对朋友之间的这个问题可能家长会说朋友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啊等等等等其实这些回复都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颗叫做爸爸妈妈不懂我的种子
其实长此以往是对亲子关系具有破坏性的可能到孩子长大了以后十几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你会来抱怨说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跟我交流呢为什么我的孩子从来不跟我分享呢其实这就是原因所在因为别人之前想跟你分享的时候
你并没有好好的去倾听你的孩子这样我想到之前我上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当时有一个督导的老师跟我们说我记忆深刻的一个比喻就是人类长了两个耳朵一个嘴巴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要更多的去听而更少的去说但其实在亲子关系当中我们常常就是会想要回复孩子就是对于孩子的情绪很想要
用语言的方式来说服他们或者是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来传递给孩子但其实不仅是在亲子关系之间有时候朋友夫妻之间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你会特别想要对着另外一方输出而对
忽略了可能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倾听别人有一个例子就是我马上要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回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然后我们家弟弟现在是一岁然后他就是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动我就是其实对于坐长途飞机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是内心很不安的
那我当时我记得我跟一个朋友说我就是很恐慌要坐飞机这件事情然后我的朋友当时就是安慰我当然他是出于好意但是他安慰我的方式就是说没事的你的孩子都很乖
当下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哽咽的感觉就是好像你不懂我我好像此时此刻就是需要你来倾听我的这个困难我的情绪而并不是需要你来用一个非常好像肤浅的回答来帮我掩盖出我真实的感受是的其实这种回答也还蛮常见的就是
倾诉者也就是你会感觉到被同情就是他有在安慰你但是你会觉得说我是被同情而不是说被理解就是有一种反正坐飞机的不是你有一种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个感觉就是自己没有被深深理解他跟你站在一个不同的高度上来跟你对话
所以后来当时我没有被我这个朋友安慰到我就转过头来跟你说了同样的事情因为我知道你比较善于积极倾听我虽然你也在千里之外并不能给我提供实际上的帮助但是你没有就是用一个好像说服我的方式给我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法
而是真正去聆听我就是共情了我的感受所以我被你倾听和共情之后就感觉心情好了很多也更有力量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了所以我想可以跟我们听众朋友分享一下你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你自己这种积极倾听的能力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就是觉得我这个闺蜜好有好有价值其实
这边在讲方法之前我可以先说一下就是其实当你跟我倾诉的时候我倾听你的时候并不是意味着是你把坏情绪吐露给我我只负责接受情绪其实我自己的感觉一个有效倾听是相互赋能的
就是当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感受当我能够通过感受你的感受帮助你以后我自己其实也是能量满满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一方是不断地在出出坏情绪一方只负责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相互富农的过程所以我自己其实还蛮喜欢跟别人做倾听的我没有觉得说嗯
被倾听或者别人来找我倾听是一种浪费我自己时间或者是一个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那回过头来就是讲这个倾听应该要怎么做其实有效倾听的第一步很简单就是什么也不做这听上去好像有一点悖论的那个感觉但其实有效倾听的第一步是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就好了
什么是你在就是沉默给对方专注的眼神适当的给一些理解性的应答比如说嗯嗯我知道我理解嗯嗯其实就是这样点头专注的看着对方就可以了
那这个是因为对方在有情绪的时候尤其是他有他被负面情绪吞噬的时候他紧张害怕焦虑等等等等其实他不是希望听到你说叫你应该要怎么怎么做或者是责备他你就是本来你应该听我的怎么怎么样或者是安慰就像你朋友的那个例子你不要想这件事情或者说这个没有关系等等去安慰他
他需要的有情绪的那个人需要的只是有人懂他有人能够给他这个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全然接纳的是不被评判的而我们作为倾听者只需要做那个容器就好你不需要一个劲的输出尤其当对方比如说孩子有的时候他会
大一点的孩子他就会什么都不想说嘛他就会回到房间里面自己关门等等的当对方不想说的时候我们就静静地待在旁边告诉他们我们在然后当他们想说的时候我们在全身惯住地听就可以了这个还蛮好理解的因为有些孩子包括其实我自己小时候在外面遇到一些委屈回家的时候就是想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
但是我感觉有的家长可能一看到孩子一回家就关上房门就有点着急就会想方设法的想要孩子开门呀然后就会去想要逼问孩子你到底怎么了经历了什么呀就是想要孩子给他们一个答案
因为家长真的是会很揪心孩子的状态但其实这样真的会让孩子觉得有点反感甚至觉得说自己的个人空间被侵犯会打扰到他们自己可能调解情绪消化情绪的这样一个节奏所以当孩子不想说的时候我们告诉他或者是用一个发信息发一个微信的方式告诉他说我看到你今天心情不好
我愿意给你一个空间等你想说的时候随时找我聊我都在如果你不想说那我尊重你的空间其实给予孩子这样一个适当的尊重但是告诉孩子我们一直都在也是给孩子一个赋能的一个动作让孩子知道我们相信他有这个能力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是的我都在这三个字真的是非常有力量相比于你之前说的很多妈妈会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赶紧跟我说一说就是这种质问会给对方反而会带来无形的压力其实质问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这个
也非常常见的这个倾听回应的方式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沟通的绊脚石对的没错其实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就是责备啊批判啊说教啊是一样的这样的问题问出去反而会给对方很多压力
对照我想起来之前跟我做过个案咨询的一个妈妈跟我分享说她的孩子住校嘛然后她每当周末接到孩子的时候感觉到孩子的情绪不对或者状态不对的时候她就会问孩子说我怎么感觉你今天没精打采的呢然后她就跟我说当她说出这句话之后孩子就不回应她就选择不跟她沟通
然后他问我应该怎么办其实我们来想一下这个妈妈对孩子的这个问问题的方式就是他抛出这个问题说我觉得你怎么没精打采的呢首先他是一个好像是反问的方式另外一个是他想要让孩子给他提供一个答案他把这个沟通的压力其实传递到了孩子这边就是你需要告诉我你为什么状态不好
而不是说像孩子描述我们观察到的孩子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可能是需要跟孩子说我看到你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你愿意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或者是说我看到你有点美金大财你想要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儿还是想让我陪着你那这样其实就会让孩子觉得说我们不是用一个轻贩式的方式来跟他沟通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质问而感受到压力
我能感觉到就是前面的那个反问的模式就是有一种觉得对孩子说你不应该没精打采你这么没精打采是不对的是带一个这个评判和一个控制在里面
嗯是的那我想问一下如果当对方孩子比如说向我们开始倾诉了开始说他的问题并且想要问我们说哎我应该怎么解决这个这个问题要向我们寻求啊
建议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呢也不能说一直嗯啊或者是告诉他我都在我们还是要积极回应对吧那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去回应那肯定不能一直不说话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要运用积极倾听了怎么说什么叫做积极倾听积极倾听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方的信息给对方的信息做出反馈那反馈的内容包括感受
和实际的内容举个例子比如说那天你跟我说你下周就要自己带两个娃飞回国尤其是弟弟一岁怎么办很慌我的回应是我能感受到你有些慌张有些不安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一个人还带着两个孩子要飞 16 个小时的飞机回国弟弟也是第一次坐这么久的飞机真的是很不容易
那这句话其实包含了一个是我听到的事实也就是我听到你说的这个内容和我认为你当时的一个感受就是我的对你的一个共情我的一个理解嗯
我觉得你的理解很精准,就这好像看上去没有特别多的信息,好像更多的是在复述对方已经告诉你的一些内容,但是对于被倾听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说,我向你说的事情,你理解到了,你接收到了,并且你真正能够感受到我所体验到的那种心情。
是的虽然它听上去是一个简单的复数但是这个复数其实是真的是需要竖着两个耳朵去听的它不是一个机械性的重复我并没有完完全全逐字的去重复你说的每一个字那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在听什么你就在重复我说的话
所以这个语义上的这个复述是一定是我对你就是倾听者对被倾听者的这个理解以及能跟他站在同一水平线去共情他的感受所合成的这么一个语言那
同样的如果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可以用一样的方法比如说孩子的玩具倒了说我再也不要搭乐高了他们总是倒就是孩子很崩溃给你的信息或者是孩子说我再也不要去游泳了再也不要去做什么样的运动因为我总是做不好其实那个时候孩子要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我们懂他
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妈妈看到了你尝试了好几遍但是你搭的乐高总是不太稳你觉得好烦躁啊烦躁到你都不想再去碰这个玩具了同样的当孩子说我再也不要游泳了嗯
你可以跟他说这个动作你自己已经反复练习了很多遍但是就是做的不对你很着急着急到都再也不想游泳都想放弃了对没错所以当我们积极倾听孩子的时候并不是要让他们赶快开心起来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正好相反我们是需要相信当孩子感受到了被我们接纳
他的状态当他们走出情绪的隧道他们是有能力自己想出解决办法的所以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的职责只是要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就像说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完全接纳时他就能破茧而出开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希望如何成长如何塑造全新的自我让自己更有所作为这样我其实想到了今年我们刚开始这个一百本英文情绪绘本计划的时候跟大家分享的第一本
会本就是叫做 The Rabbit Listened 当时我给大家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自己感受也是非常的深刻就是积极倾听真的是有的时候比任何说教和任何解决方案都要有效果都要重要没错可能很多听众朋友们还不知道今年年初我和 Caroline 开启了一个分享 100 本英文情绪会本的小计划那
那希望可以通过分享暖心的绘本故事帮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与情绪相处如果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加小助理的微信我们给大家来分享有声绘本和我们两个的解读
嗯,是的,那回到 The Rabbit Listen 这个绘本啊,这个绘本的大体故事就是讲当时有一个小朋友叫 Taylor,他自己在打积木,然后突然他一不小心所有东西都倒塌了,然后他心情就非常崩溃,然后这时候就来了很多很多的小动物来给他出各种各样的厨艺,就很像我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来去跟朋友倾诉的时候,
会想办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那有的小动物就跟 Taylor 说你可能需要多多嚼你需要大喊大叫你需要去把别人的积木打倒然后等等这些就是好像是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来让他重新开心起来的解决方法
那其实到最后真正帮 Taylor 走出他负面情绪的是那只只是坐在他旁边听他讲述自己的情绪的这只小兔子那最后这个小兔子只是在那里陪着
Taylor 来消化他的情绪那 Taylor 自己最后就想起了一个新的计划把他的这个积木重新搭建起来所以这就相当于是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的父母通常也会像书里的那些小动物们一样想办法帮孩子来解决这个问题排解他的情绪让这个负面的情绪赶快走掉
但其实很多时候,疏导情绪的方式会让人觉得不管用,你孩子在当下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倾听他们,包容他们,不对他们做任何评判的人。嗯,没错,其实很多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那只兔子。Presence,灵在和 Active Listening,也就是积极倾听,本身就是充满疗愈力的面子。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其实不需要说什么或者做什么让他们离开当下的那个状态,而只是需要陪着他们在那里。无论孩子向我们诉说什么想法,我们都像那只兔子一样,温暖陪伴不离不弃,要知道一切情绪都是可以流动的,等孩子自己走出情绪隧道,会自己找到触底反弹的方法。是的。
有的时候跟孩子一个抱抱,只是告诉他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告诉他什么样的方法都要管用。
嗯 是的 其实呢 我觉得在最后我也想跟大家说我们自己也要做自己心里的那只兔子在我们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有很多很多夸造的想法尝试用各种方式说服自己离开负面情绪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结果反而是更加疲惫
比如说当我很崩溃的时候我想要大喊大叫但我不允许自己大喊我很想要指责别人但有时候指责了别人会让我变得更难过也许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不必做而是像那只兔子一样学着跟自己的感受相处告诉自己的感受我看见你了
我可以跟你待在一起我不会要急于的把你赶走不评价你内耗不批判只是接纳自己一切自然就会有答案是的愿我们都能够做孩子的也能够做自己的那只温柔的兔子是的
感谢大家收听本期的不期而遇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和微信公众号迪尔米不期而遇如果你有关于育儿和亲子关系的问题想要听我们在未来的节目中讨论也欢迎私信我们不以期待 松弛养育让我们下期再见下期再见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