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21 孩子胆小,不敢表达...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ep.21 孩子胆小,不敢表达...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025/4/17
logo of podcast 不期而育

不期而育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C
Caroline
诗琰
Topics
诗琰: 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过程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度强调能力至上,认为只有能力强才能自信;二是强迫孩子外向表现,认为胆小害羞就等于缺乏自信。 其实,真正的自信源于自我接纳和成长型思维。自信的本质并非完美强大,而是相信自己能够尝试,并接纳暂时的不完美。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让他们明白能力和成绩并非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孩子表现出胆怯时,我们不应强迫他们克服恐惧,而应接纳他们的感受,陪伴他们一起面对挑战。与其说服孩子不要害怕,不如告诉他们“没关系”,并帮助他们识别和管理焦虑情绪。 高自尊高自信的人具备三个关键条件:胜任感(我觉得我可以)、理想和方向(我知道往哪走)、才能和技巧(我具备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制定可执行的目标,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行动,并及时赞美他们的努力来培养他们的胜任感。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互动,帮助孩子发现天赋和兴趣,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理想和方向。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孩子展现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给予他们积极的影响。 在培养孩子的才能和技巧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尝试,引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家长需要管理好自身情绪,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建立才能和技巧。为孩子设置挑战时,要选择略高于其当前水平的,可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避免设置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即使结果不完美,也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鼓励。练习带来进步,而非完美,鼓励孩子关注进步而非完美。 Caroline: 我个人带娃的经历也印证了自信与能力并非正相关。自信源于自我认同,即使能力不强,只要认同自己,也能自信地展现自我。在国外求学期间,我曾因为能力不足而不敢提问,但观察到其他同学即使能力一般,也能自信地提问,这让我意识到自信与能力并非正相关。 在工作中,我也会因为害怕浪费大家时间而不敢提问,更倾向于私下交流。这说明自信与自我认同感密切相关,接纳和认同自己的不足,反而更有自信。 我的孩子在学国际象棋,我一开始过于急切地想让他学习高阶技巧,结果反而打击了他的兴趣。后来我调整策略,让他多练习基础,循序渐进地提升,反而更有助于保护他的信心。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不予期待松弛养育欢迎大家收听不期而育进来跟我们一起聊一聊育儿育子的旅程大家好 我是诗妍哈喽 大家好 我是 Caroline 今天是我跟诗妍第一次在同一个房间里录播客是的

我们先聊一点题外话因为上个星期 Caroline 带着两个孩子经历了千辛万苦回到了国内所以呢现在我们俩就可以在我上海的家里录制一期播客我自己是非常非常的激动当然我是没有吃什么苦啦但是 Caroline 这一路过来真的是过关斩将你要不要先跟我们听众朋友们来说一说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我确实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

我觉得经历这一次旅行之后没有什么可以难得到我了我这一次是第一次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从纽约飞回国内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勇气敢一拖二上飞机

真是太伟大了 16.5 个小时是不是对 16 个半小时出发前就觉得反正就是十几个小时嘛忍一忍就回到国内我就可以浪起来了然后飞机起飞的时间大概是凌晨两点飞行的时间是 16 个半小时到达北京结果殊不知起飞之后四个小时我们家弟弟就开始发烧

然后烧到快 40 度 39 度 7 幸好我包里带了小朋友的退烧药然后我就一轮一轮的给他吃退烧但是还是退不下来我 16 个小时真的是一分钟也不敢合眼厕所也不敢去上我生怕他会出什么问题会不会烧得惊觉什么的这里也要感谢一下我们国行的机组和控制他们一路非常的照顾我们给我不停的做冰毛巾还有冰袋给小朋友物理降温

然后最后我们快要到达的时候为了让我可以带孩子优先下机去就医还让我们去头等舱坐了一会儿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一次坐国际航班的头等舱居然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天哪太不容易了小朋友说 12 个小时多 40 多我听到的时候这不是我第一次听但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真的是快心梗而且每一次听到的时候我就觉得天哪你真的好勇敢啊

是怎么做到的我觉得后来想一想毕竟好像有一首歌唱的比较好就是说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你永远没有办法预料生活会扔给你一团什么样的彩蛋就接着对就要接着但我们其实永远都比自己想象当中要坚强如果我觉得换以前我可能也无法想象我可以坚持的下来但真正度过了也就这样了嗯对

所以大家还是可以相信自己的能力挑战一下我觉得我还是算了好了 乖乖听众啊今天我们想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养成那我想不妨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你心中的关于自信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自信的人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很多爸爸妈妈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我们不期而遇社群里的妈妈会跟我们说哎呀我的孩子不够自信啊我的孩子胆子小不敢尝试总是很谨慎

不喜欢表现自己比如说像学校里有一些什么演讲活动啊什么比赛自己的孩子就觉得我不想去那个台子上面去讲话唱歌跳舞但是好像大多数的家长都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艺人一个外向勇敢不害羞不胆怯的孩子好像只有这样才是自信的表现对是的所以很多妈妈其实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对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误解

第一个我认为是过分关注能力上的提升因为我们好像觉得说孩子没自信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强如果你的能力是最牛的你考试考第一名你比赛比得最好那你就一定会有自信因为别人都比不上你就没有什么好自卑的那这也是大家普遍激娃的一个原因觉得孩子没自信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自卑嘛

那第二个是我觉得是当我们看到孩子胆小和谨慎的时候作为家长会下意识地想办法鼓励他们胆子赶快大起来就常常会对孩子说哎呀你大方一点啊不要这么害羞啊你这么棒多展示自己多好呀

但是呢其实这两件事未必真的能够有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那我们首先看一下第一点就是关于能力与自信的关系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啊就是我刚来美国上大学的时候大概快要十几年之前了吧有的时候教授上课讲课讲特别快然后那时候我的英文可能也没有那么好

有的地方我也听不懂虽然有的时候教授会停下来问大家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那个时候我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举手也不敢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让教授重新把讲过的内容再讲一遍我也一样对

我当时想的是说别人都没有提问就我自己没听懂那我问问题一方面会显得自己特别无知而且也会耽误别人的时间那其实我不敢举手提问其实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不自信的表现嗯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有很多别的同学在听不懂的时候可以非常大胆的打断教授提问即使他们问的问题也特别简单可能是教授也已经讲过了会让他们显得特别没水平但仿佛这并不影响他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他们仍然可以非常自信的举手去打断别人所以这好像就是证明了你的自信跟你的能力好像并不是正相关的

我也是一样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也是完全不敢提问我觉得直到现在有的时候在公司的之前上班在公司的会上我也不敢提问我可能会更多喜欢私下的去跟老师或者是跟老板交流真的就是自己不是那个敢提问的人就是怕不敢表现自己就像你说的

怕浪费大家的时间那我觉得这些不够自信的表现确实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不认同对没错所以确实就像我刚才说的这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就是自信跟你的能力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反而是跟你自己的自我认同感最有关系如果你认同你自己其实就算你的能力不是最强的你也愿意去展现自己对因为你知道你的价值并不跟你的能力

挂钩或者完全被你的能力所定义那大家身边应该也见到过一个在客观标准下特别有能力的人可能实际生活中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一个人而一个能力可能我们看上去比较一般的人却可以表现得特别自信就是所谓的那种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人你就要觉得你行对你觉得你行这就是一个自信的表现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就是你越能接纳和认同自己的无知和不完美

你反而就是越有自信那我们如果想要培养一个有自信的孩子那首先是要建立他们对自己的自我认同感能力和成绩不是定义他们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之前也读过一本斯坦福的一个心理学家叫 Carol Dweck 写了一本书叫成长性思维可能很多听众也读过叫 The Growth Mindset

其实这个逻辑跟我们刚才讲的是非常相通的简单来讲就是说人在面对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会有两种常见的思维第一种思维就是非常常见的固定性思维的 fixed mindset 就是你刚才说的认为自己不会听不懂考得不好不如别人就觉得是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很失败的那就会因此而放弃主动提问和进步的机会

认为你只有自己足够好才配拥有自信

那另一种思维是叫做成长性思维的 growth mindset 那成长性思维简单的说就是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认为自己是还没有做到而不是我不行我不如别人这是固定化的想法那拥有成长性的思维就是接纳还不够好的自己才是拥有自信心的最关键的要素是的没错

所以我们平时在养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而不是单纯的去激娃的能力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习的过程是无止境的如果孩子认为只有自己成绩是最好的那个他才配有自信那可能就会让孩子在自己不够优秀的那些其他的方方面面都有挫败的

嗯因为不管怎么样他一直会遇到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对手只要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他就会立马自卑显得很胆小不管别人跟别人讲话等等那相反只有认可自己不够好的那些方面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突破自己才能不害怕失败和挫折展现出真正的自信嗯

对毕竟自信自信嘛本质还是相信自己本质还是接纳自己如果你不是只看到自己现在做的不够好的那些方面认为只有有能力才会有自信而是认为说我可以通过努力然后达到一个更好的明天更好的一个水平那你现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你接纳了自己就会自然而然的愿意向别人展现自己嗯 是的 是的

那回到刚才我们说的自信培养的误区之二

就是当孩子表现出犹豫和胆怯时我们会想办法鼓励他们赶快参加然后表现出自己家长又会觉得你站上去你表现了自己你就不会害怕了然后就会跟孩子说哎呀你不要这么胆小嘛你大方一点你看一下别的小朋友都怎么怎么你尝试一下你就不害怕了你尝试一下就知道舞台的魅力是什么了等等等等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点害羞不太爱讲话的时候我父母就非常爱讲我说你就是不够大方然后就会逼我各种硬着头皮去做我当下不想去做的事情比如给大家表演个什么节目呀然后说几句吉祥话呀

我当时都还记得那种非常不舒适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讲那种被迫营业的感觉我也一样我也有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为了培养我英语口语能力然后我们当时是去阳朔然后那边不是有一条外国人就是去的比较多的英语角吗她就非要让我去跟别人搭话她就先搭但是她搭了话她又说不出来然后我就被逼着去跟我不认识的然后比我高大很多的外国人

去讲话我当时真的是好害怕真的是唤起了我童年的创伤感受所以我觉得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表现出害羞和胆小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可能真的不是去说服他们说你不要害怕不要害羞害羞不好然后胆怯不好因为这样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现在的样子是不招人喜欢的害羞

胆怯谨慎的你是不找人我们要想办法改造掉这个胆小谨慎的你但是呢殊不知我们儿童在成长过程当中面对大人的评论最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我归因就是孩子会认为这样的自己是有问题的是不被爱的都是自己的错这个胆小的自己是羞耻的是应该被排斥掉藏起来的所以

所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们会因为焦虑胆小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刺身情绪比如当孩子感觉到有点害羞啊有点胆怯的时候反而会因为排斥这样的自己而感觉到更加的焦虑因为焦虑而焦虑因为害怕而害怕嗯

是的没错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来胆小害羞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要说服他们离开当下的那个害羞胆怯的焦虑的感觉反而是应当告诉他们说看上去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没关系这并不是代表你不好

也不代表你永远都准备不好你一直就是一个相信自己直觉的孩子妈妈愿意在这里陪你一起克服这种恐惧的感受等你准备好了

我们再开始是的其实跟我们上上期播客讲的处理孩子的情绪逻辑是相通的当孩子们表现出为难和焦虑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去识别这种感受让他们知道说哦

我的身体在给我发送一些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是我的手心有点出汗我的心跳在加速我的呼吸有点急促我很想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我有点不敢跟别人眼神交流那这些信号就是在告诉我我现在拥有一种情绪那这种情绪的名字叫做紧张那这种紧张的感受并不可怕我也并不需要逃避它

我只需要找到一个调节自己的办法来跟这些情绪和平相处,等我越来越能够面对我的紧张感受时,那我就能够超越他所带给我的那种僵住的感觉,能够承认自己的紧张,面对紧张,然后从而忍耐紧张,最后不再被紧张所束缚,那这就是孩子重拾自信的一个路径。

嗯没错那现在我们刚刚讨论了如何击破这两个常见培养孩子自信的误区那么真正高自尊高自信的人都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心理学家海因斯科胡特

提出高自尊高自信的人具备以下三个关键条件第一个叫做有信任子意思就是我觉得我可以第二个是有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就是我知道应该往哪里走第三个是具备相应的才能和技巧

那我们现在其实不妨可以针对这三个特点一一来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个也非常有帮助因为很多家长可能会问说如果我接纳了孩子的害羞的感受我帮他去识别了情绪那孩子还是走不出来应该怎么办我应该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帮助孩子逐渐建立你刚才说的这三点胜任感理想还有才能和技巧呢

是的那我们一个一个来看我们先说胜任感其实胜任感刚刚说的就是我觉得我可以那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其实可以去引导孩子制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无论是关于学习还是兴趣爱好还是社交方面帮他尽量的拆解目标制定可执行的这个计划

你不用把目标设得太大让他觉得我从现在我从这个零到一是完全可以的我自己是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的那同时我们去多鼓励孩子主动思考自己去行动让他们多参与不管是自身学习的安排还是整个家庭的决策

比如说去哪里玩啊周末应该怎么过呀包括像我们平时出去玩的时候你想住哪一个酒店啊我的行程要怎么走啊就这些其实都是可以让孩子积极的参与进来因为每一个让他觉得我可以都是在帮助他建立这个信任那同时当他完成的时候哪怕他完成的不是很完美只要他愿意迈出这一步我们就及时的去赞美他嗯

给他一个正反馈,给他一个正反馈,就是告诉他,妈妈看到你有在做什么什么什么,我觉得特别棒,就是赞美他具体的那个行动点,我觉得拆解任务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大人觉得说一个,啊,

作业嘛你写完作业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对于大人来讲你是能够集中精力 30 分钟可以把它马上写完马上完成的但可能对于比如说刚上学的孩子来说这确实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那我们不妨就把这个目标给他拆解的小一点让孩子先从比如 5 分钟 10 分钟开始逐渐循序渐进的给他制定一个比较短期的容易达到的目标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说啊

我有一定的成就感我可以胜任这个写作业的任务是的其实很多孩子写作业拖延他真的是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完成没有头绪所以他就拖拖拖其实也就是说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很快地完成也就是没有胜任跟我们在工作当中比如老板教给你一个非常大的项目你非常没有头绪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的逻辑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你先做这一块再做那一块你今天就把这项件事做完那可能对你来说就很容易能够达到嗯对没错那关于第二点就是理想和方向我们可以怎么样帮助孩子去培养呢我觉得理想和方向其实是让孩子看到我是有希望的就是未来是美好的

那其实也是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比如说我们跟孩子一起去阅读或者是平时周末的一些活动甚至是假期的这些旅行当中我们其实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对内对外去进行观察交流和体验就是帮助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天赋和兴趣

就是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我未来要往哪一个方向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我给你规划好了你就按照我的那个方向去走你只要按照我这个方向就没错所以我给孩子是有方向的那其实这是不对的其实是应该在生活当中我们通过观察孩子和孩子的互动去慢慢发掘他们所要想的那个理想他们的那个方向是什么而不是我们硬扣着

去给他们一个方向那同时就是对于父母来讲我们也需要在跟孩子交流当中展现出我们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就是我们也是有目标的我们会向着这个目标坚持努力我们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理想和努力过程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

就比如说举个小例子就像我平时是比较有这个做瑜伽普拉提的习惯的我就会跟我们家小朋友说妈妈每周都是要去运动的因为运动可以让妈妈身体健康身材也好所以你看现在今天我要去做一小时瑜伽你看我现在是不是这样妈妈的精神状态就很棒哪怕是这个就是小小的目标都让大家能够感觉到哦

妈妈是对生活有热爱的是有追求的所以也会引导她来说参与到更多和我一起的这种运动类型的互动当中孩子就是会受到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我们自己对生活充满热爱孩子才会受我们的影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渴望没错

那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孩子所培养相应的才能和技巧那让他们可以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更加从容这一点应该怎么样考虑呢其实就是让孩子觉得我是具备这个水平我是具备这个能力的

就是我怎么样能相信我具备这个能力对吧那我肯定是你自己会那就是其实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努力的去尝试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去包办比如说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小一点的孩子这个大积木搭不上去还是比如说上了学的孩子觉得作业写不出来家长就在旁边干着急然后就忍不住的就是说这个

答案不就是这个吗你为什么不懂懂脑子家长就会很着急会想说我直接给你提供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引导他们去思考比如说当孩子玩具就是大乐高总是早我们可以说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我们看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说我来帮你或者

或者是当孩子题目解不出来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看看你卡在了哪里,你现在的思路是想到的哪一点,那接下来我们应该可以尝试哪些方法,而不是直接把一个答案很不耐烦的就扔给他。其实还是要锻炼家长对于孩子这种受挫的那种耐受呢。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或者他哼哼唧唧来求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心里也会泛起那种不耐烦的感受或者是厌恶孩子不想要坚持下去的那种情绪其实我们首先要做的还是要梳理好自己的这个情绪看到你自己这个不耐烦来自于哪里然后你才可以在调节好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来鼓励他继续尝试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否则如果我们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那我们大概率还是会就把答案认给他或者说你自己去随便搞吧非常不耐烦的来批评孩子一顿这样其实也没有真正帮助到孩子去建立他的才能和技巧对这样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就是我大概想象到就是当我比如说有的时候对孩子不耐烦的时候其实我是对于他没有办法或者说他没有能力的一个恐惧嗯

就是内心是他做不到他就永远也做不到他人家都可以做得到他现在为什么做不到的这种固定的思维对然后就对此产生了焦虑然后由于这个焦虑我就很想迫切地把答案告诉他然后就导致他更没有能力更没有自信所以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但是这个想法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恐惧

和我们自身的那个固定的思维或者你对孩子画的那个像你就很想要孩子变成一个你想象当中的样子如果他达不到你的期望你就会对他产生厌恶对 是的那再有就是说当我们给孩子设置这个挑战的时候

其实是需要帮助孩子去找比他当前水平难一点点的挑战就是他又能够得到又是需要通过一些小练习才能达到的目标比如说当

孩子刚认识 Do Re Mi 的时候你可以带他去练习唱一唱这种像什么玛丽有只小香膏这种很简单的这种曲子用 Do Re Mi 唱这个就是对他来讲是刚好能够到的但是又有一点挑战的但是如果说你此时就让他去弹什么世界名曲那就完全不符合实际他根本就做不到当他发现他自己无论怎么样努力都

达不到那个目标的时候这反而是有损他的自信心这让我想到我儿子不是最近在学国际象棋吗我在他刚刚展现出来有一丢丢天赋的时候就非常非常的激动就非常想要说给他报一个国际象棋的课外报是吧但大家知道就是真正下棋他是有那个棋谱你其实就是解各种各样的题嘛就是很像我们平时刷题的那种他有各种各样的那个

那个棋的局然后你要去破那个局你要用笔把它写下来你每一步怎么走嘛其实这对一个几岁的孩子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任务然后我的这种过于急躁的心情反而在当下

浇灭了他对这个象棋的兴趣那反而我就是后退一步说就先让他在棋盘上跟他爸学这种就是比较基础的这种下棋就只是为了不分输赢只是为了让他下很多很多盘就是熟能生巧锻炼他对这个东西的就是掌握的能力而不是说马上去激他说你要去开始解这些一步一步的这种实际的问题反而更有助于

保护他在这方面的信心没错就是可能对他来说现在去解那个题目就是一个不太能完成的目标是的所以肯定孩子取得的结果同时也认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当孩子们完成一个挑战的时候就跟他说我知道你可以的我一直都相信你的能力

比如说当孩子写字虽然写的还不够完美但是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也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告诉他说你现在的字笔上周进步多了你坚持练习就是会越来越好的我非常喜欢跟我儿子说的一句话是

Practice makes progress 就是练习会让你有进步之前有一个俗语说 Practice makes perfection 就是你练习就会变得完美其实完美永远都不是一个目标我反而更喜欢跟他说你练习就会进步你进步不代表你是完美的但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可以了

那我跟你说其实很多家长会觉得哎呀这有什么好表扬的但是其实就是每一个小进步都是值得被表扬的比如说我会跟家长说有的家长会来咨询说我儿子写作业好拖延啊怎么办

然后说今天还好写了十道题,五分钟还是磨磨把两道题写完了,我说那你怎么说的呢?他说你看你还这么多没写完,我说啊其实你现在应该说,哇今天你已经完成了两道题,妈妈为你的这一点进步感到非常的骄傲,其实对于大人来讲,他只看到他没有完成的那个部分,小朋友那一点点的进步,通常会被我们给,

忽视了其实也是要修通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小时候大概率也是没有被鼓励过没有接受过这种鼓励教育的父母可能也常常只看到我们没做完的作业而不是鼓励我们已经做完的那些作业所以还是那句我们不期而遇的老生常谈

在亲子关系当中爱和接纳是最重要的你孩子成功的时候可以跟父母一起分享喜悦一起庆祝那失败的时候也有我们一起在那里全然接纳他一起陪伴他度过他的挑战和挫折那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是自信满满的嗯没错感谢大家收听本期的不期而遇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和微信公众号 Dear Me 不期而遇

如果你有关于育儿和亲子关系的问题想要听我们在未来的节目中讨论也欢迎私信我们不以期待 松弛养育让我们下期再见下期再见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