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造机器人绝对绕不开中国因为原来其实我是一个自动驾驶的一个保守派现在我反而成为了一个机器理工暴走那你觉得现在这个节点有必要造人型机器人吗
关于未来 AI 的发展路径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提出过一个设想他说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生成式 AI 之后会迎来代理 AI 的爆发
就像 Manas 那樣的超級 AI 助手再然後就會進入物理 AI 時代而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將會成為物理人工智能的最佳載體所以這兩個行業在 AI 的加持下會如何快速發展現在的中國為啥更適合造智能車和機器人 AI 的技術它其實也改變了工業
200 多個模型的人間監測我的焊點監測我的扭矩監測我打的每一個螺絲家裡有了機器人之後它能完成家裡所有的收納並且它能記住所有東西在什麼位置這個離現實還有多遠歡迎來到這一集賽博對話
欢迎来到新浪新闻出品的赛博对话今天我们聊智能车和机器人这两位高管特别适合当嘉宾老汤哥是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的负责人在车圈也是公认的最懂智能车的俯卧撑大师
那折轮呢?那折轮呢,原来也是理想汽车的负责自动驾驶,现在出来创业,做了个机器人公司为它动力。我们看到智能车这两年都在风口,但是机器人呢是春节后才爆火的,冲上了好多次热搜,比如说机器人纽央哥,人形机器人爆改体育生,汽车行业正在和机器人融合等等。
所以开场我想先问一下哲伦给你个大分题如果扫地机器人技术是一分然后那种啥都能干的人形机器人是十分你觉得现在的技术能达到多少分呀在我的视角里的话我觉得现在技术差不多就是五分就是没有达到六分的极客线因为我觉得其实在我们的视角里技术会分为叫原理型的技术和工程化的技术但今天的话其实是在一个原理型技术的一个要往工程化技术去交接的这么一个阶段然后
然后如果说它能交接了我觉得它确实达到 6 分了就我们能把它做成产品了但现在的话其实是在一个学术开始爆发然后你看每天有好多的论文出现然后都在发根据据身的像 VLA 这样的东西然后机器人有很多的 demo 视频的演示可以做很多的事但这个事因为今天拍视频是容易的对吧拍视频我们只要 100 次成功一次就得拍一个视频第二阶段其实我认为是现场能给大家看那你其实基本上现场这些范围基本上都得要成功
第三阶段你像扫地机它进到了千家万户那就是它承诺率得是 99.9999 对吧它得是至少五六的九的这个状态所以我觉得目前在五分的这么一个阶段那老汤哥你觉得自动驾驶呢如果是说那种很初级的啥智能化都没有的传统车是一分然后完全自动驾驶车是十分现在到底是一个多少分的状态我其实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我在我的认知当中我会打七分 OK
这个分数好像还比较高我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的第一个逻辑的我是说如果是按照自动驾驶的功能逻辑来看比如说最早是用人开完全不能辅助驾驶后来出现了 ACC 就是定速巡航然后又出现了 LKA 然后又出现了 NOA 然后又出现了应该说是高速的 NOA 然后又出现了城市的 NOA 然后这么又分为有图无图
然后最后到了端到端加 VLM 我认为按照这个阶段我数了一下应该是有 7 个阶段所以我就认为它已经到了现在的比如说理想的叫端到端一体式端到端加 VLM 我认为 7 分然后后面的话比如说到 VLA 可能会是 8 分或者未来再到真正的 L4 和 L5 可能是 10 分这是从功能逻辑来看然后从我自己的体感来看也打 7 分因为原来其实我是一个自动驾驶的一个
保守派但是现在呢我反而成为了一个自动驾驶的一个这个积极的拥抱者我自己的每天的辅助驾驶的里程的话都超过 95%是按狼伯的说法老汤你现在是属于我们公司内测用户当中里程排名前三的
这个变化很大比如说我从湖南的老家我开车开到北京 1400 公里那我一天就可以开到那以前我一定在中间休息晚上的带着一家人那这种情况下的话我就认为它的某种意义上它已经超越我自己作为一个个体了
长途上面因为他已经说到我的开车的时间了但是的确如果在城区的话我虽然有 95%的里程但是偶尔会出现比如说通行效率低偶尔还会出现违章这个情况还需要我去看护他如果 6 分我认为是个考试合格的司机的话我认为我可以给他 7 分了
我其实自己是这些自动驾驶我也是感觉它是七分的状态但是我恰恰觉得七分八分是最尴尬的因为为什么呢你分数再高一点其实就已经很接近完全自动驾驶如果是出了事故一定是车企担责的但是你如果是分数再低一点连及格线都不到我作为司机我就是随时都准备接管它我集中注意力但是现在那个七分八分大部分时候 OK 又有的时候不 OK 就像啥我们女生最怕的渣男
渣男就是大部分时候他是靠谱的但是呢有那么几次关键时候掉链子反而让你觉得更闹心更没有安全感对的理想之家的发展应该很好地帮助了汤喳写小作文嗯
每天上班和下班的路都在作私小作文这可能就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这个毕竟的阶段因为我自己最开始是极度的那种不拥抱这件事情现在是属于非常拥抱这件事情我是也有我自己的心路历程那你这种拥抱是因为理想汽车本身转变了吗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理想本想跟张小俊的那个访谈我还是不能相信你从创办理想汽车的第一天你就想好你要做一家 AI 公司
你确定你当时这么想的吗你那时候就觉得人工智能的时代要到来了吗我觉得是一种感觉
所以我们从最开始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个传统汽车来做比如说理想万只有一个车型那为什么理想万只有一个车型然后实际因为我把它本身就看成了一个数据和软件的基层他居然说从理想一成立他就想做一个 AI 公司这件事你们相信吗我相信智能但当时的 AI 这个事可能还没有完全确定我在 2017 年年底来面试的时候他跟我聊他要做智能电动车但是我理解当时的智能一定是软件定义汽车而不是 AI 定义汽车
所以我相信它也是逐渐的成长起来的我认为大概应该是 2022 年年底或者 2023 年年初可能才会有反正我提感才会开始谈比较多的谈 AI
因为当时我在 2023 年我去做比如说我在公司内部前途去做智能工业因为我们认为 AI 它不仅仅只是改变用户本身的生活就面对普通的用户比如智能空间智能的驾驶它可以提供理想同学 AI 的能力提供 AI 的时机它其实在我们内部来讲的话它也有内部的这种效率
比如说能不能提供 AI 的这个诊断的大师去帮助售后替代工程师是的然后他能不能去在工厂去做一个医生去解决我们这些比如设备本身的维护的问题什么时候设备生病这些其实也是智能工业做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在反正我个人的体感应该是在 2022 年年底或者 2023 年年初的时候我觉得我对 AI 在
这个理想汽车的应用我有比较强的体感了其实当时我的提倡我觉得自动驾驶这个话题会来得更早一些可能 20 年 21 年左右我觉得理想万载款上选择自研自驾因为当时其实公司状态确实刚刚好起来但我觉得那个决心当时虽然不太把这东西讲作 AI 但我觉得那是想着内心的信念就这些事情他肯定得自己占就不可能说被别人给约束的现在车群很流行说 AI 会重新定义汽车行业你们感受到了吗我觉得有可能
首先 AI 现在强调其实不是一个配置也不是一个功能它是一种能力我就从自动驾驶来看大家看到的自动驾驶比如说原来都是要好几千人好几千人写代码现在的话比如说你想汽车的我觉得自动驾驶团队大概 1000 人附近 1000 人能不能做出来非常好的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现在来看至少从端端端家 VRM 的话
他让我一个保守的用户现在每天的里程能做超过 95%他改变了我自己改变了我的心智然后接下来我们前面又提了 VLA 技术他改变了汽车开发的过程以前的话因为以前我管过实验部朗博那边把数据做好
准备 OTA 的 OTA 之前他会把车推到我的实验车上面然后我就全国去跑路试把所有的高速公路的路口都要跑一遍跑一遍基本上都说要跑百万里程然后我才能去把它推给我的用户但现在的话他已经构建了他的实验模型他让他在车里面把他的学习了以后这个时机然后在他的实验模型去考试考完试了以后他就可以去小规模的去先推内测然后去推公测这就改变了汽车工业
然后刚才也讲到智能工业它这种 AI 的技术它其实也改变了工业现在在我的整车厂里面由于有这套东西这些东西的应用整车厂几乎不产生质量问题了因为我所有的过程我有 200 多个模型在云端在跑去监测我的焊点监测我的扭矩监测我打的每一个螺丝这些东西的话就确保了我不会把整车厂的这些原来经常螺丝没打好焊点没焊好这些故障引流到我的用户那去
然后同时我又把这套系统现在又慢慢的覆盖到我的供应链上去了我看到的话我不说改变了用户的产品因为产品可能会随着就是这个辅助驾驶的更高阶或者会随着这个 L4 的实现也许某天真的不要放下跑了对吧那我看到的因为那天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现在看到的改变工业的汽车工业就是改变了整个研发嗯
他改变了整个制造这些真的改变了我觉得 AI 确实在完全改变汽车行业就一个是我觉得我很认同说就 AI 很大程度增加了汽车的企业里面的效率就跟其实这事我觉得是跟互联网一样的就是当互联网来的时候哪有汽车企业呢不用互联网或者对吧不用 HZL 不用在线表彻去解决问题的就今天我觉得 AI 也渗透到了包括我们现在在做这个机器人相关的这个公司在做我们内部的商我觉得 AI 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然后另外从产品上来讲的话我觉得慢慢的就这两年大家完全能看到就 AI 在一个消费者去选择这台车是否购买特别是可能是 20 万以上的车上非常的重要就是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空间里面的这个语言模型的 AI 还是空间模型的这个智能驾驶我觉得都会变得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其实看到理想进步非常大他其实应该是新势力里面最后一个做支架的但是现在做的有声有色你们觉得他跟友商做的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优势呢我觉得可以回答一下真的应该有体感的我觉得还是很多战略上的选择其实一开始我觉得做的晚其实确实也是无奈
因为在最早可能也像 19 年理想万的时候那阶段就是想着也对外说过啊就是理想当时是几家新势力的其实融资状态相对比较差的所以早期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其实是确实比较难的一个事情所以前期呢去找 Mobile 啊然后有供应商的合作然后当其实公司稍有好转之后其实想着就马上包括当时狼博就这家团队完全选择了去自研这个事情嗯
但我觉得有一个点我觉得真的可以提一下就是我觉得理想这家公司包括在做质价值市场有一个点一直没有变过且这个点到今天为止确实回过头来看是非常智慧的就是关于数据
就其实还记得就汤哥这点汤哥会印象也很深就是理想万的第一款对吧就 2020 款的理想万上其实当时前面有两颗摄像头一颗摄像头是 Mobileye 的 iQ4 的整套这个系统一体机这套系统事实上它没有什么数据闭环因为 Mobileye 是完全闭源的黑盒就它就是卖给你的东西它再做一些调试然后这东西就是在车上跑一套对吧 LK 当时叫做然后但是呢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那个摄像头来完成数据闭环那摄像头数据是拿不到的
所以当时呢其实理想其实你看理想万上其实当时还有第二颗摄像头是专门完成了数据闭环所以这也奠定了说后来理想万很快的在改款上 2021 款上 2021 款如果你注意的话它变成一颗摄像头了
其实就是因为那颗摄像头就既能兼具 AD 又能兼具数据闭环了所以最早的那颗你们加上去的它完全就是为了采集数据没有什么它是跑影子模式没错就能跑影子模式对我 2020 年加入理想汽车的时候当时狼伯带我看后台那台系统我就惊呆了因为当时都知道 Mobile 是完全黑盒的
但那会儿其实整个理想内部把整个数据闭环的整个系统内部叫波塞东已经完全建立完了然后你可以通过很多的 trigger 很多的 tag 搜索到很多的就是你所需要的
比方说后续我们在做很多道路的环境比方说车道线虚实线然后双实线黄线这些东西完全都做完了 trigger 和标注我一直是以为理想是那种敢为天下后的企业然后像特斯拉那种是敢为天下先但是呢我是做这个节目专门去翻老汤哥小作文才发现其实理想也做了很多行业第一次的非常懂就是我们第一次把
我们增程这种 SUV 的车型上面没有进风口了只有下面一个进气口那也特别有意思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因为产业里面没有人做过上面没有进气口的 SUV 但燃油车没有做过都下面很大一个进气口我们之前我们研发算出来也是一定要有进气口的但是我们学的应该像电动车这种造型所以我们上面做了一个翻折的就像一条门一样开的时候我们说打开
这个镜子的时候把它翻起来但是这个事情很麻烦因为就是假设性的什么脏的物啊树叶啊什么很难处理然后有一天你想就站在那个四字车间的门口跟我说老汤你说我们能不能把那个东西给把它密封掉然后然后考验里面有个人做过因为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啊
我是我很多碰到很多难题的时候我是喜欢正向的去思考就我先假设它是可以做的假设老板的这个看上去非常无理的要求它是可以实现的然后你用这种方式正向去思考的时候你就发现可能这种无理的要求可能 80%它真的能实现
然后 20%实现不了的它也可能有可能能实现 8 成我是 80%的 80%加上 20%的乘以 0.8 加起来不就 96%了吗我看响哥也开玩笑我说你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说什么巨大贡献因为当时这个跟自动价值相关了下面有一个好米波雷达在金坤口那儿当时自动价值同学告诉我是做不了做不了
因为一些行业里面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放在保险杠后面的话保险杠的 B 后油漆的材质这些影响对他心里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个时候我找到了一个很有利的证据特斯拉特斯拉在美国把雷达放到了保险杠后面然后保险杠的雷达也是博士做的那是美国博士做的这是中国博士做的我就拿这个去怼
中国博士了你为什么说不可以嗯然后想哥就出面正好博士的那个总裁当时来 M 公司想哥就拿着这个是我来去谈
肯定我不知道怎么谈的然后他打了电话给我说博士说可以拿走了然后就这个事情才做成是很难看你今天就是开着特斯拉车你们俩有试 FSD 吗刚推送的时候我在上海其实试了一下我今天是开着特斯拉的这个 FSD 来这边的你们感觉怎么样我觉得很厉害非常厉害
对我在高速上开的我觉得它的变道的安全感非常好我甚至毫不客气地说它可能在高速上可能还比我们要安全感做得更好但是它在城区的话它的违章数量是比较我们要多不少对包含我刚刚进新浪这边它其实它就它就违了一张它就走了一个右转车道实施要直行然后右转再往前过来以后它我应该是往左拐进新浪它往那边去拐了违章的次数会比较多
但是还是提高非常好我试下来我觉得就是一个真正的美国老司机但到了中国开车的那个感觉我的感受也一样对就是他对于中国因为中国有很多特殊的东西比方说非机动车道潮汽车道公交车道这些东西他都不认识然后所以这里他确实显得极差任何跟规则相关的违章相关的然后开错路
对这些问题但是呢其实你但凡跟驾驶技术本身相关的它安全感带来的非常非常好我觉得特斯拉的整体的从算法到工程化的能力还是挺好的那现在其实不止新势力在大力发力制甲传统车企也在搞制甲比如说比亚迪搞了全民制甲奇瑞最近也是猛推他那个油电共制像你们看传统车企跟理想比会有什么优劣势吗像比亚迪啊他来作为这么大的这个这个
这个销量这么大的车企他一定能够把整个供应链的量会更大以后整个支架的成本应该还是会下降的我觉得是这个能看到的一些优势但是我们当然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反正看到的就是之前泽伦提到过的我们有 120 万车主我们的数据对我们的数据是量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如果现在走端到端这条路线去的话是训练的方式那这些 120 万车主司机当中的那么多的
里程的那个那个优质的片段的学习我认为一定是我们可以跟他更占优势一些然后另外我们目前我们算力还不错这是我自己的直接的体感我不知道泽伦是怎么判断的我的判断是其实我觉得领先者的声位可能不太会产生太大的变化嗯就是因为事实上其实支架接着设呢其实对人才密度和和组织其实要求还挺高的然后
然后我觉得因为是身处过理想很长的时间就是我觉得理想内部还是有着非常强的一个研发团队的文化因为前段时间我又听了这个小俊采访朗博的这部分其实其实理想的这个做 AI 的这个同学很多自家内部做 AI 同学他们就是每天其实忍不住的想去看新的东西然后新的 paper 然后这些 AI 比方说 VLA 这些东西他们就想去尝试我觉得这样子的整体的呃研发的氛围这然后研发的团队的人才密度其实是
就原来不在 ET 队的这些这些支架的企业其实挺难很快追上的然后再加上其实是整个组织的赋能包括前面说的因为不只是数据其实数据的话你说理想的保有量虽然新势力肯定是最多的但是比压底对那也不好比对吧但是它整个数据闭环的系统因为你觉得数据的背后
就代表了你整个流量的费用然后整个存储的费用然后你每一版模型的整个计算的费用然后这里面的费用怎么样做是相对来说组织的上和下都是共识能认同的
然后而且能把这个共识的成本真的花在刀刃上的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对组织很有挑战的那我问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就现在其实像比亚迪啊林跑小鹏啊都推出了十万级的车就有支架这个会不会对你们做这种高端支架车也是一个冲击
我觉得还好我自己个人的判断还好我觉得就像可能就像原来多燃油车的时代一样有 10 万的车有 20 万的车有 30 万的车而且的话都是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对吧但是每一个车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我也坚信如果我们认为这个 AI 司机自驾是一个能力的话那我觉得都是同样一个人每一个人的能力也不完全一样
那都是一台车那每个车的体验都完全一样你会看到就是说今天虽然十万的车比较低的成本也能获得一些支架然后呢
像理想的车有整套端到端支架然后背后呢似乎它的能力上有点模糊对但是其实我觉得现在还是国内有很多媒体可以去把它们其实能区分出来就能把这里面的实际的体验的好坏做一些区分而这些实际体验好坏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他实际用了车对吧你实际开了但你可能一次试驾不一定能感受到但你真的开了半个月然后上下班一直开之后你会发现明显一个是你可信赖的一个其实你可能比较难去信赖或者你就高速可用但城市比较难去信赖用的一套系统
因为城市信赖这东西说实话在 2021 年 2022 年的时候我在想象这个时候我觉得城市你要信赖用这东西还真是挺难的因为你可是跟所有行人就是在一米的范围内你还得信任你你可能就是自家的保守党对但真的是我们就是我觉得理想的这个端到端出来之后就是你真的是像汤哲现在天天开对吧完全完全的信任而且同时也能确保安全
那说到这个实际的体验和体感你们理想是经常要跟用户去交流的哲伦在你离开之前你跟用户交流的时候大家夸理想最多的是什么吐槽最多的又是什么当时我觉得我觉得理想做特别好一点就是迭代特别快
就是说我觉得支架这事吧它永远没有完美就每一版出来了可能就会有用户说哎呀我这版原来没问题的然后这版反而有问题了但是理想其实真的迭代的很快所以一直在更新我觉得让很多用户因为原来理想的很多的哪怕是 KOC 其实对理想支架之前没有那么有信心但是通过是充分的迭代速度然后确实一步一步看到了成长带着大家信心我觉得这点上确实很重要的然后槽点 槽点
我给你猜一句就是说学不错槽点就是说那个信心特别有意思信心来自于什么地方最明显的来自于我们的就是那个产品专家敢不敢带用户去施加特别有意思之前的话 NOA 的时代就是有图的时代其实我们的产品专家基本上不太敢带用户去施加的
对就是基本上就是说哎那个能不施加就不施加后来我们就逼着我们还用这个这个规则考核去去驱动他们去施加对对对但现在的话其实包括昨天我正好去我们在北京的销售的这个这个跟他们一线的专家们去聊他就非常明确的说他们非常敢让用户去施加而且我就问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施加完以后到底是有助于你销售还是是正还是负他说是正就是能帮助他驱动用户去
就是去下定这个很有意思因为我也跟理想的销售聊过他们说其实两年前用户也是极少极少说我想试这个制驾功能但现在呢超过一半的用户其实他们都会主动去问你有什么制驾功能而且想要试驾还有一个理想的数据蛮有意思就是其实越贵的车选那个 max 版本就是高阶制驾的人越多现在 L9 因为我负责 L9 嘛 L9 的 ADmax90%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可能 70%或者 80%
然后现在到 90%了扯半天了那个槽点大家说最多的槽点是什么我先说反正责任不在理想了放开说
我觉得是套娃吧然后因为过去其实我在离开理想前有很长一段时间跟汤哥在统一战线然后我们在 L9 和 Meta 上其实套娃其实爽的是 L6 难受的是 L9 难受的是 L9 所以这点上我觉得
当然其实现在肯定也意识到了类似的这样的情况这个其实我觉得大家观感最强的当然其实这是大家看起来套玩事实上因为我之前我在内部非常清楚其实 789 它只是看起来像因为它整体的包括它的尺寸都完全不同所以事实上模具什么也都得重新做对想着有一个我觉得那句话我今天在做机器人的时候一直
也在这团队里会去沟通的我说就他其实有一句话叫如无必要不增实体就在很多时候如果这东西原来用户觉得挺好的没必要去改它我觉得其实这个也挺对的但就是说但可能现在因为日新月异确实太快了所以就是说现在我也都去通过他改
所以内饰上大家还是希望理想把内饰再做得正内啥一些老汤哥你一直都是深耕汽车领域你看你发的很多微博小作文其实都是说很多跟车就是比如说机械素质这些相关的那现在越来越多要转向这种 AI 的东西你会不会有职业焦虑会不会怕就是跟不上时代毕竟你的背景不是 AI 背景
我说实话我没有那么强的他们特别开放我没有那么强的就是这种所谓的这种恐惧感我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长的都可以学习的就像我原来是做产品研发的你想万你想 L9 当时都是研发的这个项目负责人所以这两款产品我非常了解嘛嗯那后来在去年的 4 月 7 号开始我到这个要的产品线来嗯去做这个产品线的这个端到这 L9 和 Mega 这两款车的端端端的这个管理嗯那
我们一般说我们一般会把这个产品的价值创造就是研发供应啊这些产品定义我们就价值的创造中间呢我们就包括就是传播啊营销啊品牌这些东西我们就价值的这个传递我们做的好的东西要给他用这方式让用户知道包括后端的这个就是直接面对我们的一线的这个销售啊面对用户啊培训啊比较在价值的经营
那这些其实之前低端我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去年我也很努力的我今天看了一下我已经有新浪的微博的粉丝已经 19 万了对吧
对我也成为这个应割之后的你想吸车的第二个精卑感谢微博对那我就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成长的因为原来我根本不会对我还一直一直说刚才我说我是个爱人对但是也能够去和大家做很多的沟通就是每个人可以成长的所以呢如果随着 AI 的时代的来临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我们不会不产生这个不产生本身可能没有办法去创作 AI 的能力但是我可以去应用做很好的应用
比如说我以前做智能工业也是一样的我并不会写代码但是我当时管过智能工业的团队包括今天智能工业团队的这个规划的方向还是我们当时规划的因为我懂业务我懂这个这里面它在哪里能产生价值就是这个一种是能力一种是我把它利用上来产生价值我觉得汤哲身上其实就离汤哲比较近的人会比较了解汤哲人就是能看到四个字就是君子不弃确实是很深刻啥意思啊就是人不是会被限制的嗯
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优秀的人其实是能做很多事都能站好他不是被放在一个器皿里的他是像水一样在所有器皿里都是可以的我跟哲伦私底下其实有讨论过你我们就说不知道你哪来的用不完的劲因为不只是说锻炼就你在理想做高管肯定是活多压力大然后
然后你还每天健身从最高的时候 190 斤减到现在 140 斤每天做各种运动还每天写小作文然后我们减过肥的都知道其实你又要干活又要减肥是很痛苦的但老汤哥永远都是乐呵呵的你这个精气神是从哪里来的我其实原来得过得过那个轻度的抑郁症的
对很多人不知道啊也很多人知道啊就我也不知道哦我们都不知道对我在我应该在 2015 年大概 356 岁的时候是得过情绪抑郁症的但是我没有去过医院啊嗯我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得了因为呃每天那个晚上睡不着觉到凌晨一两点睡着到到早上五六点钟就会醒来然后那个时候就一天睡三四个小时然后睡觉的时候还会还会就是冒虚汗啊
然后后来就是就是我老婆甚至有时有段时间跟我说要不你就不要去上班了啊你就辞职吧对就是那个时候人处于精神状态极度的这个焦虑啊然后又身体状态也很差但是当我把这个事情扛过来以后然后为什么现在都乐呵呵的呢因为我非常中国有很多抑郁症的患者这个这个患者啊然后我觉得当他们就是有时候他们会觉得有时候我们看一个人啊觉得突然他会想不开为什么会真的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
其实我是能特别领会的因为你会觉得整个世界没有意思然后当你当时当你这个扛过来以后你就会发现不是个事什么都不是事就再难你都发现不是事我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个我经常有时候开玩笑连死都不怕你还怕这个所以我面对很多困难的时候我觉得再大的困难都没有当年那么困难那么大那你这个转变是怎么出现的就是从抑郁到不抑郁一定是要找到什么呢一定要找到事情做
而这件事情是什么呢是可以去跟别人分享这件事情可以自己有成长然后有回报的我经常看他们开玩笑跟责任以前开个玩笑我们说你想弃责金账再说我们说我们希望所有的员工都有成长有成就有回报有成长是什么呢成长是不是老板 PUA 我成长是我自己看自己我觉得我自己有没有成长我能力有没有提升我懂的东西会不会更多有成就是什么呢有成就是
别人怎么看你是别人的世界别人看你比如说有没有晋升啊你在行业里的影响力会不会更大啊别人更不更认可你啊那就要有成就有回报是什么整体满意我认为这三者不是相加的关系这三者是相乘的关系
只有这个三者相成了这个岗位就会有没有魅力指数我就叫他魅力指数对这魅力指数可以随着行业的供给可以进行调整那在这种情况下面如果一个人要从那种最上的里面走出来他一定要说他一定要找到自己找到一些事让自己有成长同时有成就
然后回报其实会自然的那其实你刚才提到一个就是魅力指数对理想的魅力指数应该是挺高的呀哲伦你为啥本来做得好好的怎么会想得出来其实我们私底下聊你也是对这家公司认可度很高的对所以为什么会想到要出来自己创业呢我觉得今天呢其实在我觉得今天整个汽车领域来讲的话我觉得已经成为了非常非常大的产业
然后理想我觉得也已经达到了说其实在国内如果我们看就 30 万以上对吧或者说中国可能国产替代 BBA 我觉得已经完全理想占据一席之地对这样一个状态
然后但今天若探机器人在什么状态呢就今天机器人其实属于一个在我看来可能还将将没到 model s 那个阶段将将没到 model s 那个阶段然后但今天推动机器人的我能看到的技术革命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在理想做支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整个 AI 的包括端到端支架的技术其实它带来的是
确实你有机会在一个物理空间里然后完成一个其实是一个点到一个点的移动无论你这里移动的是轮子还移动的是腿还移动的是你的手指或者你的胳膊其实它背后的大逻辑是相似的而且其实 AI 还有很多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就是
这里的复杂问题我指的是其实机器人它相对来说你从运动上来说它肯定比车要更复杂一些就它的我们说自由度会更多所以我看到了这里的可能性而这里的可能性呢在今天来讲它还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大产业就今天还是一个可能还没到 Model S 那个阶段
就真的到 Model S 那阶段的时候大家会很明确的去有人干这个事但如果我们回看 Tesla 那过程的话其实真正的你看到大的公司比方说像小米华为对吧真正的开始做车其实到 Model 3 以后的阶段了对我觉得今天机器人其实留给了就是初创公司的一个空间然后这个空间我特别想去探索就今天其实而且探索的我觉得它是它的形态在我常来它不一定完全一上来就能到通用的嗯
也不一定一上来那么梦幻这个东西什么都能干就跟大家现在理想状态下那一样的他可能出来的东西品类他不一定会特别特别大的市场但对于创业中心来讲已经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然后能获得自己的第一批的用户然后能获得大家第一批用户的认可就这个事我是我自己
特别想站的你知道你走了没多久理想本想就说他们 100%会做机器人但是不是现在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造人型机器人概率上肯定是 100%但不是现在如果我们连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都解决不了那肯定应付不了更复杂的这种应用场景
车是最简单的机器人连车都没法实现其他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非常有限的我一直觉得其实理想是掌握这种产品节奏特别强的人那他都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为啥你觉得现在是做的这个点很锋利我特别特别理解响折就我觉得当前这个阶段其实它就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大众司进去探索的阶段因为它就在一个产品定义还不太明确
然后因为今天本质上来说呢其实这个机器人这个形态虽然大家看起来都是人形对吧然后都差不多身上几十个电机加一块大电池但事实上这个形态到底能产生什么价值今天其实是很有很非共识的一件事情然后我觉得我觉得作为就是相对大公司就像前面说的适合做什么相对就是说产品形态相对明确的时候然后完全可以扩大这个市场
完全可以扩大然后完全可以在这个产品上做很多的加法和乘法然后让这个规模变得更大但今天很有可能其实是一个说我们能做一个更垂的品类然后但这个品类的话其实我觉得对于理想汽车来讲其实比较小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已经足够的是一个很好的起步了对所以然后我特别相信最终可能十年来看一定会会合上因为
因为机器人今天毫无疑问它是十年的一个大产业大周期但会合上的时候一定是一个产品平台相对确定的时候你刚才说的这个让我想起我的合伙人 Danny 的一个观察他说好像上一代的创业者以雷军为首都是很擅长做已有路径做到最好做到最优做到最极致但是新一代的创业者他们更喜欢去探索
未知的领域未知的路比如说我们看到王欣欣梁文峰包括那个 Manis 的肖宏都是属于这种类型你现在是不是也走上了这种新一代创业者想去探索一些更未知的道路实际的我们现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在探索过程对我来讲是很幸福的
就其实原来在做支架的时候呢这事本质上它偏软件然后它本质上呢但是其实我们看商品本质上那是一个车那今天其实我们在看机器人的时候呢其实我需要看到它全部的东西包括它整个电池的构型电机的构型然后整个电气架构然后到上面的它整个传染器然后再到上面整个算力然后包括整套软件这个事是很有趣的一是我看到了全部的东西
然后二是它的形态我觉得今天确实没确定你看今天我觉得我在领养其实学到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时候很多行业已有的定义它不一定是正确的它很多时候其实是根据很多的有人拍板然后大家都 follow 那些人就是他很无厘头的就是去看然后你看最早理想万的时候特别让我觉得打动的事情是比方说重新定义了第二排的两个独立座位中间的过道应该是多宽因为非常方便一家人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能很方便的出入
今天其实我们在定义机器人的时候我们同样在考虑说这个尺寸到底什么尺寸才是一个最合适的尺寸我们认为它的尺寸应该我们现在第一代的机器人我觉得它应该和家有一个非常和谐的空间的适配它放在家里是不突兀的它真的能放在家里的而不是说大家今天考虑它就是一个它是什么向人也好或者什么也好
对因为比方说他不用的时候是不是还能收纳的会更小一些这都在我们考虑的范畴包括说这个续航要做多少那我们其实现在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就是他的续航他需要符合人的一个对他的需求一天的生活这样的这样的场景
哲伦我想再追问你一个问题那你觉得以后这些汽车公司造机器人和你们纯机器人公司造机器人有什么不一样因为现在理想它是还没下场造机器人但是我们看到特斯拉小米小鹏这些已经有机器人出来了
对你觉得跟你们有啥不一样其实我们会判断就真的能具备智能驾驶就整个 AI 能力的车企还是非常有造机器人的基因的然后我觉得今天我们作为初创机器人公司的这个基因就我们内部定的其实我们是以 AI 为核心的一个整个包括组织包括大家的文化
所以所有东西都是以 AI 为核心但今天我觉得大部分的车企其实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大部分车企它其实更多的它其实是偏一个制造业规模化所以它一定有很强的能力说它既能调动中国的很强的产业链能做出很好的就物理层面的机器上的东西都能传出来
但是不是说它真的能很好的完成比方说和用户之间的数据闭环能很好的叠断算法模型然后能很好的说这东西在进行算法模型的突破这个事其实对于大部分车企业都是有挑战的响哥说智能车是物理 AI 的最佳载体你们做智能车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你核心上物理 AI 它背后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原来其实在做的是比特的问题对吧然后在物理 AI 其实做的是这个原子的问题现在机器人领域其实我们讲一段话叫自由度
自由度越多相对来说我们要做好这东西的整体的控制相对来说就越复杂我们就拿一个四足机器人来说一个四足机器人它在一条腿上至少有三个点击控制三个自由度所以四条腿就是有 12 的自由度你需要一套算法去同时控制着这腿该怎么动大腿小腿跨关节怎么动你看车来讲的话其实车就四个轮子其实是四个自由度
所以它其实在物理世界里面一定是相对来说最简化的一个机构了交通上又有非常明确的规则所以其实它整体来说在物理 AI 上很好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很好地能通过用户驾驶的方式然后来进行数据闭环但是我想说有一点这是车上其实相对来说比较吃亏或者比较难的我们在做物理 AI 的时候我认为其实有两条轴一条轴叫做任务的从简单到复杂
就这任务是一个简单任务还是一个复杂任务然后再有一条轴呢原来在支架上叫做 fail cost 或者说是叫做容错率的高到低我今天其实对于物理 AI 上的支架来讲自动驾驶来讲车来讲一个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它的 fail cost
因为今天其实正是面临的可能全世界范围的就是所有的人类生活的东西来讲 fail cost 难度最高的一个东西在物理世界的整个规则化或者说它任务其实并不是特别复杂今天其实往往我们人在开车的时候我同时还能去干一些事情听听播客都是没有问题脑袋在思考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要做到的是绝对的安全或者至少人类十倍的安全我觉得这个其实确实对 AI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那总体来说机器人的进化速度跟智能车的进化速度比哪个更快啊
现在这个其实从我的视角来讲确实大家是同时在螺旋增长怎么去理解呢我觉得还是回到我前面说的那个轴就是有一条叫简单到复杂的任务有一条呢叫做容错率高与低你看其实互联网上的大元模型 agent 这些 AI 它其实任务很复杂它的任务复杂到其实我都做不了那些什么很难的数学题各种什么考试博士的论文我都不懂的那些东西
但是呢它的 fail cost 对但 fail cost 它非常低然后支架呢其实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任务但 fail cost 极高如果你说一个通用人形我觉得它是真的是在右上角
它又复杂然后 Feltos 又高你是不是人心可以上暑假去开车你人心是不是能拿把赛道在厨房里切菜我觉得这是通用带来的问题但今天我觉得在很多的垂直的领域垂直的赛道是能找到在这个轴之间的东西它有一个相对平缓的任务的复杂度有一个相对 OK 的容错率然后我们通过 AI 的能力和工程化的能力把它做成一个用户真的可用的产品就这个是我看到的所以我说它其实螺旋上涨的这么一个过程
老汤哥你在行业内你看到智能车的进化速度是不是越来越快我觉得是的我觉得是比我想象中的速度要快两年的时间我就从一个极度的一个保守派变成了一个使用率超过 95%的渗透率的这样的一个用户我觉得它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速度会更快其实现在你像
理想汽车它既是一个智能的这种汽车体也是一个能上手机的智能体还有我们在家里其实也有一些所谓小件的机器人吧比如说洗碗机现在还有一些桌面机器人玩偶之类的那你觉得现在这个节点有必要造人形机器人吗这是一个特别深刻特别棒的问题我觉得整个行业 2025 年我有的预判是大家会重复地讨论这个问题然后逐步达到一个重视今天一定是一个非重视所以我就说我的一个观点就
就我个人认为在这阶段呢它 OK 其实我们去挑战一个说整个制造领域或者说一个 Dynamics 就是动力学领域的一个更高更快更强就我们把这么一个复杂机器可以造到说它能跳舞它能做这种运动然后马上在北京还要跑马拉松我觉得我们从技术突破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是从产品上来讲的话我觉得今天其实一个完全的通用人形
比较难去完成一个真正的产品化规模化然后产生这个价值因为它既然这个通用就意味着它在专用的地方它并不会做得特别好对它专的地方不会很专我就拿一个场景来举例子其实我们现在内部在讨论机器人的时候呢我们会天然的把机器人分成两类场景我用英文来说具象一些一类场景叫 outdoor 一类场景叫 in door 门外和门内嗯
为什么会分这两类来看呢因为在门内的场景其实大部分的时候他强调的不是他自主移动的能力其实今天的很多的室内环境对移动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往往一个轮式底盘他能其实很高效的并且能达到 99%的位置他都能到他更强调的是他上置的能力但是你但凡到了户外的环境就是走到门之外之后其实手的能力就没那么重要因为并不需要在室外炒菜
对吧那你更重要的其实是在室外有一个比较通用的移动能力然后你能越过台阶然后能走过类似于公园的回心兰瞻这种很复杂的场景那你会看到了就是说我明明在室内做的时候其实我对于产品化不需要一个特别双腿的这么一个肌肉因为双腿不稳定且长猛招对吧它上面好多电击但如果是对于室外来讲的话我就特别不需要特别灵巧手这样的东西对吧其实往往很多甲爪就完全足肉了嗯
那它也能带来成本的更好的优化所以在我看来的话其实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中间的产品形态然后让它其实对于垂直的领域产生价值其实现在有一个共识就是大家都觉得中国无论是造这种新能源智能车还是造机器人都特别有优势老汤哥你们理想内部有没有总结过为什么中国特别适合造智能车为什么你们理想能跑出来我是觉得真的还是天使第一人物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天使的话比如说国家的支持技术的成熟对但是坦诚地说我们先不说智能电动我们去说电动这件事情没记错应该是 201516 年的萨德事件
我觉得中国的动力电池不会走那么快的因为当时我们做车的时候我们都倾向于韩国人电池我们做的所有的车都是韩国人电池因为韩国人电池的话就是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所有的项目都是韩国人的中国人比如林德时代说要我用到你的车上所有的工程师都是弄弄弄弄但是因为萨德斯先一出现然后白名单林德时代 BRD 更多的这样的动力电池车企就起来了所以我觉得政府的政策的支持我觉得是天使
地理的话由于这些东西的话我看到了更多的我们的电机供应链全部都起来了你在中国所有的东西的供应几乎都能找得到比如说软件的人才你照样也能找得到比如说中国的话百度 五条西腾讯互联网的人才有这些软件人才然后就是把智能这一块又补全了所以我们就能去造智能电动车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最后基本上这自动电动车能够现实地造成人成的主要的创始人都是来自于互联网的都是创业者都是创业者都有创业经历的我觉得可能还是天使一人那你们理想为什么能卷出来我自己的观点还是认为是组织个产品我认为产品的话很重要你会发现开理想的车很多的细节都特别的好还有很多的这种体验比如 MVH 这些
还有各种人机还有座椅的舒适性体验都非常好坦诚地说本响他本人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极度敏感他对噪音的高频低频座椅的 5 毫米他都能做得出来他极度敏感对要求特别细致则论我们都有亲自的体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确保了交付给用户的产品的底线非常的高然后第二个我认为是主持
我们这个组织的话的确还是效率会比较高然后目标也很明确我们就要创造移动家创造幸福的家其实创造移动家创造幸福的家这句话看上去就比较大但是如果往下解构一层的话那我就说就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精致的产品因为工程师不知道做产品的时候怎么就创造移动家创造幸福的家那我说做这个方案你是不是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精致就往这个四个维度四个维度是我顺序的回过头来觉得我们能够做到今天的这个状态
我认为组织和产品可能是我们两只比较强壮的手确保了最后的走在今天这个状态
我补充一个小细节就我的角度看理想的话我觉得还有一点还挺特别的就是理想还是很愿意相信国产的供应商然后并且带动国产的供应店其实在理想 L987Mega 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是国产供应商的新的尝试其实他们都非常非常熟了空旋也好对吧自动驾驶经过雷达包括其实中间还用过国产的毫米波雷达今天印象深刻就是我们都能把 L9 站出来
我叉叉叉为什么不能把这东西干好就我们相信国产的这些这些人可以都把这些事情干好所以今天其实我觉得理想在整个供应链里的筹备也是非常好的就也带动了整个汽车的产业链很有意思那我们看到机器人的腾飞是在今年春完以后除了就是刚才老汤哥说的这种天使啊
就是比如说春晚还有王兴兴上那个很重要的科技大会还有什么行业里面的这种技术突破让资本市场现在对这个机器人行业这么热我这边说的天使要承接一下汤喳的天使就我觉得整个智能电动车的最近这反正五到十年的发展吧真的是把中国的无论是电动化电池电驱还是说无论是整个智能化的所有的控制器传染器这些东西完全能做国产化之后呢其实
为中国能造相对复杂的机器人其实真的是做好了特别好的产业链的准备我内心中有一个暴论其实我觉得只有中国能把机器人真的造出来或者说今天其实任何人造机器人绝对绕不开中国这个一定是这样而且我觉得可能比方 Tesla 我个人觉得 Tesla 的就 Elon 的能力还是非常非常强就是 Tesla 能在北美能造出来但是他想规模化成本能降低还是得来中国我觉得还是需要中国所以我
我自己会认为承接了电动车之后的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其实它特别因为前段时间大家一直会聊什么 AI Native 我今天觉得机器人它不但有 AI Native 的属性它还带着一点 China Native 这个产业它真的是就是在中国一定会特别繁荣而且它就是一个面向全球化的产业
今天你会看到全球任何发达的地区都需要机器人来协助他们因为他们的人力严重不足无论你是看欧洲也好日韩也好美国也好然后谁能造呢而且谁能创造还不是谁能制造了我觉得只有中国能做这个事情所以你们看比如说中美造车和中美造机器人有什么思路上的不一样吗
我觉得美国其实相对更学术一些但 Tesla 其实相对来说例外一些所以你今天看其实新造车其实当年美国也有很多企业对吧然后类似于 Rivian 然后类似于这个 Lucid 但实际上真的能走出来的还是 Tesla 因为 Tesla 它不止在技术上能有突破它也能做好工程化能做好产业链的整合
这是目前其他美国企业其实没有的东西所以今天你看其实美国在不断地在去发出新的东西包括在机器人上发新东西在我看来是前面说的原理性技术那一层他们不断地其实有很多尝试性的成功就从零到一对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从零到一的成功往往就是就这些研究人员的嗨点就是只要他成功了一次就嗨完了然后失败了 99 次失败 99 次
他并不愿意去解决那失败 99 次的问题所以他没法真的做好产品化但今天中国如果是在拿理想来举例子的话其实在这家内部有一批特别特别也是很喜欢做研究的人有一批特别喜欢做工程的人是吗所以做研究的人嗨完之后呢第二天就可能一拍桌子我们一个月后要交付就完全的能把这两个事情给结合起来所以真的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产品化我觉得因为你真的到产品化才能对用户对社会产生价值我觉得这是很重要嗯
我原来特别喜欢一句话是我有一次有一次我跟 Fly Peter 吃饭非洲老师吃饭的时候聊到的他说就小布在内部说叫 real artist's sheep
就真正的艺术家其实会把东西给交付出来就你看乔布斯很浪漫的会把他很多的员工啊设计师比作为这个艺术家对然后艺术家做完这个设计之后就觉得这种很爽对吧他证明了自己的独特性但是乔布斯会强调如果你是真正的艺术家你得把这东西能交付出来得 ship 出来对所以这个我觉得是真正的优秀的产品公司世界级的公司其实它内核里得有这一点但今天这件事情的土壤在中国
这里我也想特别 cue 一下日本我觉得日本是个挺神奇的国度就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机器人其实他们都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今天还专门查了一下丰田是 97 年就开始量产混动车本田公司呢 2000 年的时候造了那个很出名的阿西莫机器人所以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没有做起来我自己想到两点挺重要的
一点呢就是他们市场小嘛所以在世界上那个话语权肯定就小一些然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互联网时代开始就没有找对节奏互联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 move fast break things
你要快速移动然后要打破规则快速迭代但是是不是日本他们比较崇尚的比如说匠人精神比如说守规矩这些其实是从某种程度你就是害怕失败害怕冲突害怕这种失衡我觉得我不评价日本人
日本企业这个民族属性或者喜好或者怎么样子我觉得可能其实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也会这样子我自己个人的观点就是因为他家里谈谈惯惯太多了
就是如果是一个创业公司的话你要随时具备这个快速的复盘快速迭代这个能力但是在这种大的企业大的公司里面特别像日韩这种企业或是公司里面它比较难于去实现比如说像理想汽车举个例子当我们在去年的 2024 年 3 月 1 号 Mega 发布 3 月底理想叫我找我谈了说老汉你得回来做业务做产品你原来修路不修了哈哈哈哈
以前说你不修路以前说我不修路背后第四家老板那我们可以快速的组织大概一个月之内就完成调整像理想 7 的这种公司我觉得一定是永远要保持创业的这种心态永远要动作敏捷才有戏但是其实理想也越来越大了你们怎么保持这种创业这种小公司的灵活度呢我觉得跟理想本人有关系想要对这个公司的掌控还是非常有利的
那你刚才说了 Mega 失利之后做了一系列调整对我很好奇就是 Mega 这个外观上这么创新的车失利了之后会不会影响你们以后这个创新力度也会收着点我觉得会我觉得至少在外观的这个创新力度上会收着点但比较好的就是我们发现 Mega 现在情况非常好情况非常好我们都已经我前两天跟小伙伴都抱歉我说哎呀太可惜了前一年我们要预测今年的这个 300 年这个销量嘛
然后这个销量预测错误然后导致我们其实这个节目可能过年的再播出是吧我们的自家换新版的话大概会是在五月可能五月份会随着索尔的索尔芯片更新其实我们可能有两个月的空窗期幸福的烦恼这可能是一种另外的幸福的烦恼但我要解决另外的就是
我要在这个两个月空窗期间外保持什么运务去进行沟通我认为外观的创新我们会更加的谨慎一些当然的话就是 Mega 如果说后面又走得特别好那会不会有些新的变化那就另论了 Mega 的车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其实也被诟病就是价格定的太高我还挺想看看你们的想法你们对于中国这种价格战怎么看有人说其实中国一直在卷价格
对于汽车行业其实是有害的你们同意这个说法吗那我先说我的观点我自己可以比较正向的看这件事情对就是我认为首先从消费者的这个汽车用户的这个角色来看的话肯定是爽的肯定是爽的而且我认为这种竞争的话它一定会让整个行业的这个效率会变得更高当然它也就会导致我们当前这个卷得比较厉害大家就比较惨但是我从长期来看我觉得
还是对行业是有利的整体来说我觉得长期来说也是有利的我觉得今天你看如果对于中国来说能卷其实如果从正上层的视角来看的话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就本质上来讲是因为我们目前也占据了这个产业的主导地位所以说能卷但我觉得今天对于车来讲下一步肯定我觉得中国车企的整体出海
其实会对于说因为原来卷前面还有的词叫内卷对我觉得一旦这东西能出海之后对吧就像当年的可能日韩车对当年也很卷但是它整体把欧美市场就帮替换了一遍我觉得这个也是中国就完全未来的希望昨天转发一个微博看到一个小视频一辆 L9 在东南亚大概卖 11 万 11.98 万美金是吧对
对 80 多万人民币对这个在俄罗斯和中东也是这样是啊所以看看国内的国内的多么幸福假设某一天我们这些车到了二去这个评价出去是那不是狂风扫落叶对我记得在我
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当然说人家国外车多便宜然后说中国车多贵对吧可能中国车是比国外要贵了百分之三四十但是我觉得到可能是你看欧美的下一代他们是反过来的完全反过来的状态这是幸福的事情当然我觉得从业者确实要坚持比较难所以要锻炼你说起这个我特别觉得这种
提效和降本很像健身提效就像增肌降本就像减肥都是那种结果很美好但是过程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你减脂的时候还不小心会减掉点肌肉特别难平衡你们两个在理想干了多久老大
老汤哥你是什么时候我是 2018 年过完年以后我是 2020 年的 6 月所以我差不多有 4 年半那我就是 6 年多你们在理想工作觉得收获最大就学到最多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今天感触其实挺深的因为目前创业也差不多快四周多月了然后过去在理想的无数的经历无不在现在影响着我反而比起我在理想的时候更深刻现在在做很多判断和抉择的时候你会不断地想起就是当时如果是在理想会怎么做这个判断和抉择
那我觉得影响最多的其实是组织和产品我觉得组织上来讲的话我觉得理想让我看到了就是什么是一个好的组织好的组织该具备什么的然后好的组织怎么样去形成我们公司内部人不多啊就是目前 20 多人我们在还有只有十几人的时候第一次讨论我们的可以叫战略吧或者我们一些基本的方向我们用的就是类似于 LSA 理想内部的战略分析战略方法的这个系统
然后完整的通过这个系统讨论下来其实比当时我作为一个参会者去讨论那个东西要有感触的多因为我们现在人员很多位有人是专门做算法的有人做硬件的有人做产品有人做设计就是
这些人能在一个共同世界里进行沟通就这件事情在我现在来看特别特别重要其实也是理想的经验让我知道这是一个企业的必要条件然后产品上其实今天机器人其实他要做的选择非常多因为他很多的形态都没有确定然后你有没有什么形态的创新什么特性才是这个机器人的重点其实前面说到创新我觉得外观创新只是大家看到理想的一部分其实理想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的
叫基于用户需求的创新就是用户需要那最近不是也就是圈里其实大家都会去看这个良宁的真需求其实因为用户需要那东西就在那里它就会在那里对因为它其实是符合用户需求的我觉得今天其实我们在做机器人的时候也都在看就是如果在理想做产品包括我们现在内部也用了类似于 PEA 的方式去看待怎么去讨论一个产品
我觉得这个对我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受用终身那所以你们在定义机器人产品的时候你觉得哪一款机器人产品是会离用户最近的大众能很快就能用上的其实拿我们自己来说就是我前面说到说我们自己在讨论场景的时候其实我们会分成一个 outdoor 一个 indoor 两类场景对
然后我们觉得呢其实往往 AutoDog 的话其实更多的说是比方说与用户之间的伴随然后帮助用户能负重然后帮助用户能做导览甚至是导游导航的这样的角色然后这类的产品呢其实我们觉得很有机会能在短期内做出来其实事实上我们目前在做这部分的开发然后预计我们今年会有一场发布然后向对外去介绍这样的一款产品
然后另外的话我们还特别在意的其实是一个居家的一个场景就家里的很多的工作其实今天我一直以来有一个叫做愿景吧或者自己的愿望就是我觉得家里其实我特别希望家里特别整洁但让家里整洁其实是一个让人也挺烦恼的事情因为你得寄很多的东西那我觉得家里有个机器人之后呢他能完成家里所有的收纳
并且它能记住所有东西在什么位置它能帮助你完成所有东西的取和放它甚至能成为家里的一个数字管理系统它把你的家变成一个像文件夹一样你所有东西都能很清晰地找到这个也是我们现在在研究的一个方向这个太爽了听上去那这个离现实还有多远呢我们有一定的信念我们觉得三年内是有机会的老汤哥我们就说三年你觉得三年之后的理想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
会开始造机器人了吗我觉得不会我觉得不会我觉得三年内我们先把国内的仗下打赢然后开始打海外的仗我们看到的就是说因为国内的话我觉得二五二六二七这几年还是会看得起来非常卷的嗯
我今天其实对于机器人其实还有点看法我觉得还挺值得分享一下的就是因为我们在今天都聊通用机器人嘛然后大家天然的会觉得它通用之后呢因为它具备人的手和人的脚它就能像手机一样装入很多的这个 APPapplication 然后它有产生很多的应用场景
那上一个我们其实身边真正成为产品的通用设备其实就是手机为什么它最后长成这样了呢因为它就是一个最符合人手的尺寸然后能很好的去做显示然后它能很好的放进口袋它应该叫通用信息中端所有信息都能通过它来流转在 Steve Jobs 他真正 2007 年
把苹果拿到手上的时候 2007 年的 15 年前应该是 1992 年其实当时还是 Apple 的思察力时代因为在 90 年代的时候在美国其实 PC 已经相对普及所以大家天然的就会想到能不能把 PC 装进口袋里或者拿在手上这个思考其实一直以来 90 年代就有了
为什么到 15 年后才真正实现这 15 年来发生的事情是其实包括 Waterman 的全部的进化然后它带来了整个存储系统的整体的提升包括说小电池的能力的提升但它也是一个很好的爆品包括数码相机的提升它越来越能做的小然后相机的单元能做的越来越的小
包括当时也有很火的从 Gambo 然后到可能后来火的 PSP 对吧它整个显示系统包括它计算能力在不断提升为这东西不断汇聚包括手机手机当时也不断提升就是从可能如果 90 年代初的话就还是一支偏大着大的到零几年的时候其实已经到接近 3G 时代了这些东西它最后汇集起来的时候最后变成了乔布斯手上的那个
那个 iphone 这个产业是很美妙的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对那我们现在也会再经历一遍那个过程我其实是有一个另外一个观点啊我是觉得汽车可能就是一个最大的一个机器人的一个一个终端形态那如果比如说现在我们就去做这种同样的机器人的话反而会让我们不聚焦了这个汽车这个赛道上面你像去年的话卖了 50 万台车我们大概销售我没记错那个是 14001400 多亿
如果我们比如说卖了 100 万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按这个可能就是 2800 亿如果我们再卖的更多的车其实这个赛道已经足够大了没错那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占据优势没有真正的把它做好再去做其他的这个通用的机器人我认为团队会不聚焦的那我们最后讨论一个更远的话题你们觉得未来的车会是怎样的就天马行空的想未来的车可能会是怎样的一种机器人的先说
其实这个话题你这么一说起来特别的吊诡就大家在可能在七八年前都经常在讨论这样的问题因为七八年前的时候当时火了一阵自动驾驶大家就在一起在想未来车是什么样的然后它是一个方盒子里面可以坐 KFC 里面可以坐星巴克大家会认为它是一个移动的设施然后它会改变整个城市化的一个过程我会很认同它成为移动的家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我认为自动驾驶一定会实现的
然后一定实现了之后呢其实它能很好的说让我们的旅程因为旅程我觉得确实分两类例如是你日常上下班的时候那个是刚需然后那类上呢其实确实会改变我们现在对于说住房位置的看法对
就住房的位置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一个自动驾驶车能很好地把你从 A 点载到 B 点然后第二点呢它其实也很好地改变我们周末出游或者节假日出游的一个方式因为全家人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完全能很好的就大家能很舒适地去过完那个时间我觉得那都是很幸福的时光它会变成一个特别棒的空间然后这个空间它是极其舒适的不像原来说我希望在一个舒适的沙发上而不希望在车上老汤哥觉得呢
我首先有一个观点是说如果时间后自动驾驶能实现我相信它是一定能实现的技术上能实现所以如果在那种情况下面肯定这台车的话同意责任的观点一定是个移动的家然后它应该是没有跟驾驶员相关的这些东西比如说它不会再有防暴盘不会再有油门不会有刹车它没有后视镜也不需要在前面一定要搞个大的风挡风挡的透光率一定限制多少但是呢我得说但是了
我认为渗透率没那么快我这个观点很多人不认同但我还是会相信比如说自能电动车或者电动车你想其实是 2015 年 7 月 1 号成立的对 2015 年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意义上它更多的这种造车的新势力然后到了 2025 年我们发现整个电动车的渗透率到了 50%如果按这个时间线看的话比如今年 2025 年或者 2024 年我们相信自动驾驶一定会实现它应该是多长时间达到渗透率 50%
当时 2015 年的时候其实大家应该已经看到这电动车是 OK 的它用了 10 年的时间走到了渗透率 50%假设也是 10 年的时间 10 年后 2035 年它的渗透率 50%还是说由于 AI 的应用它会更快
这个是一个问号 2015 年到 2025 年为什么花了 10 年时间才走到 50%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担心那个电池的安全那自动驾驶也会遇到就担心大家担心安全的问题那它需要 5 年还是 10 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走到 50%我没有答案但我会更谨慎一点对我
我能想到的就是完全自动驾驶以后车的这个设计应该会很不一样我的那个自动驾驶公司的朋友他说其实应该的那个车头车尾都是对称的因为你不需要人开了嘛也就无所谓哪边是车头哪边是车尾了这样移动起来可能更容易我如果看整个汽车工业啊当时有一台车是这么干的
就是正面反面很像是奇瑞的 QQQQMI 那个在道路上面的时候大家非常的 suffer 因为你不知道他逆行了对可以看一下特别有意思的一辆车但我觉得如果真的到那一天应该确实是低风阻设计低风阻设计因为能耗就可能更像 Mega 可能更像 Mega 对因为你的出行成本没有人力了其实就是能源的成本是可能会真的更像 Mega 因为 Mega 为什么这么做机械部件的占有率做到最小
然后把所有的空间都让给了这个这个就是成员仓然后把风阻做到极小做到 00215 的风阻然后让它能耗极低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它有可能真的是这样子空间到那会儿其实非常重要甚至它可以比 Meta 到时候还能再大一些对所以我一直特别希望能在里头站起来所以你看就是有 AI 的加持汽车行业真的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你把时间先拉更长的时候
你看不说别的因为有了智能电动车的价值整个行业就跟原来燃油车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我觉得今天技术的变化实际上是天时我觉得今天看一个企业的创新性来讲它是不是能永远拥抱新的技术我觉得这点上来讲其实我觉得在理想也很深刻对于今天反正对于我们来讲一家新的机器人中心来讲我们肯定是这是我们的立足真本对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讲它能一直拥抱其实就能一直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新的价值
今天跟两位聊得特别尽兴然后也再次感谢做客赛博对话我们这个节目的初衷呢其实是想用有温度的人文视角来解读跟大家息息相关的前沿科技如果你对这类话题感兴趣记得给我们点赞关注我是主持人电动 Emma 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