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2 喜马拉雅转身卖给腾讯的转身之痛!和前喜马拉雅播客负责人聊一聊

VOL.12 喜马拉雅转身卖给腾讯的转身之痛!和前喜马拉雅播客负责人聊一聊

2025/6/16
logo of podcast 当你红了

当你红了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姜旭
老袁
Topics
老袁:作为播客行业媒体主编,我认为喜马拉雅被腾讯音乐收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网上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慷慨交易,有人认为是贱卖。我想和前喜马拉雅员工姜旭一起,从内部员工的视角来聊聊喜马拉雅的往事。 姜旭:作为前喜马拉雅员工,我看到离职群里大家都在热议此事,很多人都认为在喜马拉雅的黄金时期做过很多成功的项目。喜马拉雅曾经是一家风投看好的公司,我也曾多次投简历但未通过。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回顾了喜马拉雅被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收购的事件,并邀请了前喜马拉雅员工姜旭和播客行业媒体主编老袁,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此次收购的意义和喜马拉雅的发展历程。节目涵盖了喜马拉雅的崛起、生态理想与商业现实的冲突、战略摇摆、播客业务的探索与困境等方面。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总股本5.5686%的A类普通股全资收购喜马拉雅
  • 交易总价值近2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音频行业并购规模新高
  • 喜马拉雅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团队将在交割后继续留任,品牌定位与战略方向保持不变

Shownotes Transcript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近日正式宣布,与喜马拉雅控股及其他相关方签署并购协议,将以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总股本5.5686%的A类普通股作为对价,全资收购国内最大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交易总价值近2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音频行业并购规模新高。该交易将在满足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审查批准在内的前置条件后正式交割。

腾讯音乐此次收购方案采用现金+股权复合支付模式,除12.6亿美元现金外,还包括为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准备的、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以及分阶段授予的股权。根据交易条款,喜马拉雅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团队将在交割后继续留任。喜马拉雅作为独立运营主体的品牌定位与战略方向保持不变,确保业务连续性和用户服务稳定。

用户与内容双重互补构成此次收购的核心逻辑,腾讯音乐拥有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平台,月活用户达5.56亿;而喜马拉雅作为长音频头部平台,全场景月活用户超3.03亿,在有声书、知识付费及播客领域占据60.5%的用户收听时长份额。

今天我们想聊一聊资本以外的事情,作为曾经的喜马拉雅员工,怎么看某一阶段喜马拉雅播客的业务。

【时间轴】

00:00-05:23 收购事件与黄金年代00:07 双主播身份揭秘:播客行业媒体主编老袁 × 前喜马员工姜旭00:46 事件核心:6月10日喜马拉雅被腾讯音乐28亿美金全资收购(现金+股票)01:37 行业分歧:庄明浩等认为”慷慨交易” vs 自媒体”贱卖”论02:19 前员工群像:离职群热议”那些美好的仗我们打过”03:25 2015-2017崛起密码:UGC内容野蛮生长(复旦学生做金融电台)郭德纲独家版权奠定北方市场频道制运营扶持《段子来了》《非常6加7》05:24-10:11 生态理想遭遇商业现实05:55 2016年战略转折:收购音响品牌引入李海波团队知识付费团队高薪挖角电视台制作人06:49 用户认知错位:听众以为音频节目是”直播间回放”07:46 播客启蒙时刻:网易云误推《野史下酒》打开新世界08:59 知识付费陷阱:薛兆丰课程卖6000万123狂欢节透支用户信任?10:12-16:01 技术困局与认知战争10:48 关键战役复盘:蜻蜓FM签约传统电台 → 喜马靠草根内容反超2017年DAU差距拉开因UGC内容供给12:27 产品架构缺陷:频道制导致部门割裂(2024年头条已废除垂类运营)音频用户难打标签→广告主嫌弃”模糊画像”14:09 运营指标矛盾:强推”亮屏时长”遭主播抵制15:29 核心资产危机:相声受众老化,年轻用户被短视频掠夺16:02-23:29 战略摇摆生死局16:27 2018年知识付费崩盘前夜:两种变现逻辑冲突:会员订阅 vs 单课买断互导流量但难破圈17:55 庄明浩点出本质:重资产模式陷入”出版逻辑”19:25 商业化悖论:付费课程植入广告遭用户抵制21:11 社区化机遇错失:2019年B站巫师财经用免费视频冲击知识付费荔枝开放素人付费功能验证草根生态价值23:30-34:42 播客战役全复盘23:41 2019年生死抉择:蜻蜓FM因版权政策溃败荔枝靠”播客故事”冲击纳斯达克27:35 首次播客提案被拒:高管质疑”素人商业价值”29:30 线下破局:北京播客节验证连接力(谐聊录制+主播摆摊)31:21 RSS托管技术科普:喜马曾是国内首家托管服务商33:48 海外对标失效:Spotify收购Anchor时,喜马忽视信号34:43-45:08 亲历战略执行现场35:26 2021年虚拟频道实验:强行隔离播客内容导致生态割裂詹俊/杨毅等名人入驻但数据平平37:55 组织架构困局:播客部门”三不沾”(不归内容/商业/产品VP管)销售封城期靠自掏腰包完成转正KPI40:57 制作人体系崩坏:洪晃等名人因”丧失创作主导权”停更《故事FM》因成本过高遭砍45:09-59:54 未竟之战与行业启示47:06 2023年最终溃败:产品团队强推”短视频逻辑”:要求播客缩至3-5分钟创作者抗议:”算法在谋杀表达本质”52:11 成本真相揭露:叙事播客单集成本破千(录音棚+剪辑+音效)广播剧《三体》惊艳但难复制55:03 老俞落泪战略会:坚持五年终放手58:48 在喜马学会”经营思维”比GMV更重要59:55-END 前员工致老余的公开信01:01:15 收购后建议:TME需保留喜马内容基因01:02:56 行业警示录:错失三次转型机会(UGC生态/社区化/轻资产)“掐尖逻辑”在音频赛道注定失效01:05:37 最后告白:那些在上海封城时咬牙做节目的日子01:06:27 片尾彩蛋:明年邀老余对谈的约定

【嘉宾简介】

老袁,播客公社发起人,播客行业媒体《播客志》主编,CPA中文播客社区联合发起人,狂喜播客节0号主播志愿者&技术保障,北京播客节创始人。从2018年起创业做播客社区,2022年3月-2023年3月担任喜马拉雅播客业务负责人,倡导将播客作为“人”的概念还给创作者。

【听友群及相关联系方式】

添加微信dangnihonglejiangxu 加入《姜就一下》听友群。另外我们还有兴趣群运动跳舞夸夸群、宠物群、吃喝玩乐群、书音影综群、花友群、观鸟群,欢迎进群玩耍。联系作者,也是添加微信dangnihonglejiangxu同时也可以加入《当你红了》播客)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