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古代丧葬仪式变迁:薄葬厚葬轮流转!

古代丧葬仪式变迁:薄葬厚葬轮流转!

2024/9/26
logo of podcast TSP怪奇档案

TSP怪奇档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death rituals#life philosophy and death#cultural heritage#arts and culture#religion&spirituality#religious studies Topics
@TAKO , @黄瓜 , @张老师 :本期节目探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演变,以及厚葬与薄葬之间此消彼长的历史进程。从上古时期简单的荒野安葬,到商周时期逐渐系统化的葬礼仪式,再到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厚葬与墨家、道家思想倡导的薄葬之间的争论,以及佛教轮回观念的融入,丧葬习俗始终在厚葬与薄葬之间反复更迭。节目详细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丧葬礼仪的特点,包括招魂、沐浴、敛葬、祭奠、陪葬等环节,以及不同时期出现的特殊习俗,如修门百礼、送烧、避回煞、水陆道场、摘七等。节目还以湘北农村为例,展现了现代丧葬仪式在传统习俗基础上的简化和变迁,以及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融合。 TAKO, 黄瓜, 张老师:节目深入分析了古代丧葬习俗背后的生死观、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丧葬礼仪的演变。节目指出,厚葬与薄葬的争论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社会资源分配和文化观念的体现。同时,节目也探讨了现代丧葬仪式面临的挑战和变化,以及人们对现代丧葬方式的不同需求和期待。

Deep Dive

Chapters
古人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从简单的天葬到灵魂论的转变,进而催生了丧葬礼仪。
  • 古人最初用柴草覆盖尸体,直接放置荒野。
  • 灵魂论的出现促使丧葬礼仪的诞生。
  • 上古时期丧葬仪式简洁,没有固定天数和墓碑。

Shownotes Transcript

夜安 我是 Tako 我是黄瓜江我是张老师欢迎大家来到 TSP 怪奇档案今天我们张老师终于来了好久没有录节目了回应一下霸凌传言吧就是被霸凌了什么什么赶紧过来上班气死我了张老师真的是一个很淡很淡的人好多题我们都去问他张老师你有故事吗

不太对最近也没发生什么精彩的事对对对因为我的生活就是除了上班就是运动然后目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等我有了新的波澜再跟大家分享所以今天好不容易抓到一期 TSP 咱们来上一下节目那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的是关于中国的一个桑葬的文化或者习俗这样子对包括整体的一个变迁什么的也会跟大家去聊到

是之前的规则类怪谈终于映入现实然后这一期呢也是咱们的瓜子老师啊就是亲力打造对跟上一期的那个苗疆差不多啊资料全部都是瓜子老师一个人准备大家觉得哎 Code 干什么去了呢 Code 在准备他的一个京市之作呢对后面咱们下一期 TSP 算是一个红篇巨制对到时候会跟大家见面的大概就是在国庆假期那个期间嗯

那我们就先聊到古人的丧葬礼仪其实我觉得在做今天这期节目的资料包括我们接下来要聊到的整体内容的时候我觉得它应该算是 TSP 的一个古早系列里面应该会出现的选题 Cose 你还记得是哪个系列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对其实应该算这个系列里面的那其实很早之前我记得我们在聊到古人相关话题的时候当时有聊到结婚的相关习俗嘛那婚礼

和葬礼乃是人生的两件大事红事白事对聊了婚礼怎么能不聊葬礼呢那讲实话其实我活到现在我参加的婚礼不在少数对于那个流程也大概有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印象但是说到葬礼的话我真的是已经记忆非常的模糊而且我一般参加的葬礼里面我是那个至亲的一个角色嘛

所以从头到尾基本上我都会沉浸在很难过的那个情绪里面加上当时还是小孩子完全没有办法去关注到这里面要走哪一步具体礼节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其实在做资料之前我对于我国的那个丧葬礼仪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比较懵懂的状态你们那边就是对于丧葬礼仪会比较熟悉吗其实也就还好

因为说实话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中式的葬礼我没参加过对唯一有一次那个都不能算那个是人家就是已经故去了之后然后请家里面的那些亲朋好友过来吃个喜而已对然后我是被我当时的一个朋友带着去的你只是参加了流程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对对然后其他的我就没有参加过了

其实葬礼在我这我也没有完全参加过因为之前家里面有长辈离世的时候我是赶着最早的一班我能回去的班机回去的但是还是没能够参加到葬礼只是参加了后面的一些流程

然后但是给我的印象是因为我之前租在一个就是杭州这边的回迁房所谓回迁小区然后你就会发现在杭州这儿它会有非常丰富的丧葬文化因为三天两头你就会见到小区里面搭起了一个蓝色顶子的帐篷然后在那个帐篷里面呢它会摆上一圈的花圈

还有比如说有蜡烛啊有长明灯啊之类的东西然后好多次我下班回家的时候都被吓一跳也就是其实你们两个都属于那种可能看过或者自己参与的部分都是礼仪的其中一小步或者一个小小的步骤和阶段没有整体的去跟下来过算是对然后更多对这种古代桑葬文化的了解好像比较局限在一些影视剧或者是小说里面比如说好像有什么摔盆摔瓦

然后要有人的来关要烧衣服烧的什么东西之类的对大概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了解状态对其实这些东西在接下来我们今天的节目里面都会讲到所以其实通过你们刚刚在讲到的在影视剧里面看到的内容其实就可以发现就一场完整的葬礼他所要讲究的东西其实一点都不比婚礼要少

而且他得讲究一个一次到位就说到底就是你总不能说这葬礼没办好再给人办第二次吧什么的大部分都是一次性就给他办完嘛那在我国的这个民俗文化当中其实从很早开始古人就已经非常重视葬礼

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办的呢我们先别着急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捋起先来聊一聊古人的生死观那首先我们知道其实古人的医学研究肯定是没有我们现在发达的嘛假设你在很早很早之前来到了一个古人医生的面前你去问他你说医生啊你说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为什么会死呢死亡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和状态呢

可想而知当时医生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觉得一时之间难以回答他没有办法从我们一个现代医学的角度去解释给你听但是对于古早之前的古人来说这个问题一直在那你总得想办法去给他一个解释这个时候

我们就得搬出那一句在 TSP 的上一期巫术也有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在科学和医学还没有到达或者说没有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领域其实是玄学在统治一切当时的古人就一拍脑瓜子

就想出来一个比较绝妙的玄学理解这个人的死亡它其实是躯体和灵魂分离的一个过程那在死亡之后他的灵魂就会前往另一个世界而你包括我们普罗大众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善待死者的肉体这其实是对他们灵魂的一种慰藉如果你还能为他举行一些仪式来缅怀他纪念他

咱们说对你自身也有非常多的好处很快这种言论就得到了平民老百姓大众的一个支持古代的一些丧葬文化包括葬礼什么的也就从这里开始举办下去了并且在之后的时间里面这其中的礼仪一直都在加加减减删删改改并且沿用到了今天

那提出上面说到的这个灵魂论之前人们一般都是怎么样去安葬死者的呢我们先把这个时钟的表盘可以说是播烂一直要播到上古时期当时有人死了周边的亲友一看哎呦断气了

怎么办好难过但总得处理一下尸体吧那就比较简单的去处理他们会选择用很厚的那种柴草先把尸体盖住然后直接放进荒野里就 OK 了也没有什么下葬的这种类型的仪式嗯

直接就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让这个死者在那里永永远远的在自然里面安眠既不封土也不立碑而且呢这个丧妻也没有具体的天数所以说当时的人们我觉得在去安葬这件事情上面他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把所有流程全部都简化了

不同的尸体处理方法其实就是源自于人们对死亡这件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那在没有灵魂这种说法的时候死了就是死了放进自然里面安葬就好了但是灵魂论盛行之后身体虽然死了灵魂不灭所以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敬还有缅怀这葬礼就应运而生了那

那葬礼究竟是在哪一个历史节点去产生的呢哎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当时其实就已经有丧葬礼仪出现了那已经很早了耶对但这个时候的葬礼其实还远远都没有进入我们所说的葬礼的一个整体的完全体状态嗯

那进入了世俗社会之后那相关的礼仪才开始变得丰富而且出具出行这时候也只算是我觉得 pro 版的葬礼那更加系统化程序化的 pro max 版葬礼得从下商周开始算起那在这个时期的许多葬礼仪式直到今天其实还有所沿用比如说其中的一个仪式啊叫做吊丧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吊宴哦

这个习俗其实在周代是非常的流行的当时如果家里面有某个人去世了那前去吊丧的人要给家属戴衣服呀戴被子呀而如果是贵族去世了那随着他的这个显赫程度越高前来吊唁的达官贵族也会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时候当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有可能要亲自去慰问死者的家属嗯

那到了春秋战国的时期其实算是丧葬礼仪发展的一个巅峰了就在这个时期其实政治是非常的动荡的但是文化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有各种思想互相碰撞并且由此产生了到今天其实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

就咱们谈中国葬礼的整体的发展是你很难去避开儒家因为儒家里面说什么说是死如生是亡如存说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存和死亡那是一样一样的你看待死亡就要像看待生存一样给咱们活人什么待遇就得给死人也安排上嗯

那其实他背后强调的思想是什么说的就是这死亡啊它其实并不是生存的对立面应该说死亡它是生存的一种延续它只能算得上是生命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说你这个生命在死亡之后其实你是在向新的生命转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之下你就很少有人会像上古时代那样子把尸体盖个柴草就放到荒野里面去了嗯

但是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妙的小点啊那就是虽然我们前面说到呢这儒家给葬礼定的调子你听起来好像说比较高嗯好像一定要大班特班一样嗯但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啊却是身体力行在践行伯葬的概念嗯

他在安葬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就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土堆这个土堆高度大概只有四尺相当于现在的 0.76 米就是和后面的朝代的那个坟墓建造比起来应该只能算是特别小的一个迷你吧嗯

那后来呢非常让人难过但是也挺意料之中的吧这个小小的坟墓在一场大雨之后就被雨水冲毁了这个时候孔子他也只是说了一句他说无闻之古不修墓说白了就是哎呀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那这个坟墓既然已经被冲毁了那我也跟以前的古人一样不修了

就是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其实还有墨子以及道家就墨子在看到同时代的人们在葬礼这件事情上耗费了非常多的时间金钱之后他挺不爽的他还专门写了东西来批评因为后葬这种习俗而产生的副作用就是说你看看你们

这么铺张的去办一个葬礼不就是在浪费资源吗你们自己也不是什么贵族大家都是平民百姓你还要花那么大的价钱花那么多的精力清洗所有办葬礼真的有必要吗而且莫子对亲人去世以后至少要扶桑三年这样的礼节也是不太赞同的他觉得这会影响老百姓的健康还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往大了说会阻碍国家的进步

就是开始去给他上高度了你知道吧但这个时候其实又有一个新的分歧出现了就是说在扶桑三年这件事情上面孔子他又跑到墨子的一个对立面去了他觉得要扶桑三年对他觉得扶桑三年嘛只是一种普通的桑志而已而且可以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的那个思念和哀悼之情非常的有效到

而且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后基本上就离开父母的怀抱可以独立的去行走了那么三年的丧期其实就是这个小孩他在对父母在人生最开始的那三年的守护的一种报答算是分明这是一件很彰显品德的事情怎么就被莫子说成这是影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了孔子表示无法理解那

那关于到底是要厚葬还是要薄葬包括这个丧期的三年到底要不要守的这个问题其实后来也在社会上不断的去引发争论炒来炒去到最后也没有炒出个结果就反而让我国的各个朝代陷入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可能这会儿大家流行厚葬那会儿大家流行薄葬就两种这种丧葬方式风水轮流转算是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种争论其实它也在某个角度去平衡了一些东西就不管是后葬还是伯葬其实在各个朝代的发展里面你都会发现说一旦人们开始崇尚某一种丧葬方式到后面就会走向极端会愈演愈烈对就如果说从一个时代开始往后全部都是后葬的话那到最后一定会越来越厚越来越厚对但如果

反之是伯藏的话应该可能最后又会回归到有点打引号类似于天藏那种感觉了对而且就是如果你就让这个后藏一直发展下去的话到后面可能就平民老百姓都办不起藏礼了都有可能对对对所以说这样的争论其实是把人们的思想控制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朴实和中立的区间里寻求一些平衡对对对那这个时期的部分的丧藏礼仪其实也一步步的流传到了今天只不过呢在具体的实操的部分的时候也会进行简化

那具体有哪些步骤呢举个例子某户人家有个人刚刚去世了那么在确定他咽气之后就要先举行复礼这个复礼是什么就是说他的直系亲属需要爬到自己家的房顶上然后呢在背朝南面开始去召唤死者的灵魂嗯

之后就是对着虚空当中的灵魂要大声的哭泣表达自己的哀思也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哭它从原本在葬礼里面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礼节变成了必须出现的对就是你一定要哭在葬礼上那紧接着这个家属就要给死者举行沐浴礼往白了说就是给他洗澡之后擦干净再下一步呢就进入到脸这

这里的这个脸字所用到的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入殓师的那个链子它其实是保健的剑子去掉旁边的那个利刀旁换成反纹旁能够去想象出这个字吗收脸的脸对就是这个字但是不管是脸还是链他们在我国的桑藏文化当中其实表示的都是相同的意思就是帮洗干净的死者穿好衣服之后送进棺材里面只不过它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使用习惯也会有所不同

那一般来说呢这个时候其实死者放进棺材里面了嘛并不会立刻把棺材放进土里面埋起来而是要把棺材放在家里面放几天停棺对这样的活动呢也称之为病之后就是出殡出殡的意思就是把棺材运送到安葬的地方对其实这个习俗我觉得在现在也是有的对也是有的包括我

我在农村老家那边参加的葬礼其实也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流程其实我之前有遇到过这个场景我记得是有一天还是个周末我是白天出门的然后碰巧就是家楼下他们在举行那个摆事他们在办摆事然后一开始呢就是一路过我就会闻到一股那个香火的那个味道但是走着走着感觉不太对劲就是他停了一个有点像水晶棺的那样的一个

棺材就在那放着就真的还有点吓人旁边路过可能会有点被吓到那我们再回到刚刚讲到的这个整体的历史梳理里面就是说到达秦汉时期了那秦朝的丧葬礼仪其实和春秋战国时期总体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上层的变故

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他会受到那种迷信思想的影响就因为当时统治者他们会钻研什么永生啊成仙之类的那地方的老百姓看到统治者都钻研这个他们于是也就开始去跟着去相信和敬畏巫术了

那巫术等一众封建迷信的思想其实和死亡之间它这两个东西很容易被结合到一起甚至可以说只有一线之隔所以很快一些新的玄学的理念又被加入到了丧葬的礼仪当中当时要给死去的人举办葬礼的时候有一个观念是什么呢就是下葬一定要选一个合适的日子怎么选根据男女来选

就是说古人会把有的日子命名为男日有的日子命名为女日而如果你选对了日期那么这个时间段里古人觉得会蕴含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确保那个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也会得到安宁不会来回来找这个生者的麻烦那到了汉朝的时候丧葬的礼仪就进一步的发展人死后的处理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人刚死在出病之前你需要去招魂沐浴泛寒大小恋哭丧停尸等等这里说到的泛寒其实是把碎玉啊或者生米这种东西要把它放进死者的嘴里面后面就逐渐又发展成了根据死去的人身份的不同他嘴里含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说天子含猪猪猴含玉等等比如说天子含猪猪猴含玉

平民老百姓的嘴里含着的一般都是骨子它的寓意其实也很简单直接就是就算你死去了上路了那咱们也得吃饱不能饿着其实也是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的一种关心嘛那大小恋其实就囊括了给人做身后事实很重要的两个步骤就小恋一般是从死亡之后到第二天去进行的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上面说到的淋浴穿衣包裹这些而大恋是在小恋之后的第五天进行这么讲可能有点复杂其实就是人死后的第七天包含的事情就是把尸体装进棺木并且放进更多的陪葬品中途也要去检查死者的遗容然后亲朋好友也要表达哀思之类的

接下来就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葬礼阶段它就包含了祭奠出殡下葬等等活动那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安葬之后的一些礼节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个陪葬品啊它其实也是在葬礼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东西能当陪葬品呢

难道它必须得是像我们在博物馆里面看到那种很名贵的器具吗其实不是的就是在古人看来陪葬品它的选择是非常广泛的就凡是你活着的人日常可能会用到的器具其实都可以成为陪葬品嗯所以放一些锅碗瓢盆跟着一起下葬也是完全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嗯

那而且在这个时期呢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礼俗晚歌后来也逐渐成为了丧葬礼仪的一部分这种晚歌到后面逐步发展演变到现在应该就成了在葬礼上我们可以去看到的敲锣打鼓的仪仗队还有老一辈在祭奠死者的时候可能会唱出的一些歌曲包括索纳什么的对那接下来就到了社会比较动荡的一个魏晋时期

这个时期的葬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相比于秦汉时期的葬礼仪式人们办丧事的时候开始崇尚简单了规模也相对来说比较小了但是我们前面也说到就是一个风水轮流转到了魏晋后期的时候后葬之风又再次流行就是说大家可能一段时间崇尚伯葬一段时间崇尚后葬除此之外在魏晋时期的葬礼上还出现了两个活动一个叫胸门百丽

一个叫宋烧我们先来说说这个修门百历它其实算是一个为了葬礼专门做出来的装置而且还挺大的就它的主体是由百木做成的有两根立柱然后呢在外围还会去缠上白布整体是呈现出一个门的形状嗯

这种装置一般会放在门外如果看到谁家门口摆了这个就证明他们家最近是有人去世的所以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要办丧事对 这是它其中的一个作用那这个礼俗到了隋代以后就被禁止了为什么因为它的制作经费实在太高了

就而且用到的数目都必须得是那种数零过百的数而且这就算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厚葬了嘛嗯你说贵族还能承担得起平民百姓为了这个丧葬的相关事情要掏空大半个身家属实可能是没有太多的必要嗯

但是送烧这个习俗的命运就和兄们百利不同了它算是到现在还会出现的说的就是呢要把死者的生前用品在葬礼期间进行焚烧就表达对这个死者的一个哀悼和尊重当然这种习俗在不同地区和文化当中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和意义那魏晋时期说完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隋唐宋时期

一般来说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就你们可以来猜一猜这个时期的人们他主打的是一个后藏还是伯藏呢按理来说就是唐朝那么的就盛世大唐嘛那感觉上应该像是后藏但是如果他这么

我就感觉难道是当时反其道而行之流行伯藏吗张老师怎么觉得我觉得应该也算是就是继续会维持后藏吧但是好像也有伯藏的可能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会感觉虽然不一定对

但是我的感觉是当一个地区它的经济越繁荣它的文明程度越高然后每个人思想的解放程度更高的话我觉得包括到现今社会肯定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奉行厚葬这件事情但是到我们现代社会起码是我们这一半吧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会更加倾向于说我尊重死者的意愿

比如说家里面有老人去世了他去世之前告诉你说不要厚葬我不要厚葬或者说你就把我的骨灰洒到海里我觉得这个是后辈需要去尊重的一个意愿所以如果按照这么来讲的话

更感觉唐朝应该算是伯藏了其实 Cose 应该相信你自己最初的答案他们是后藏其实我们说在这个时期他流行后藏的原因很简单他主要就是受到两方面的影响有钱一边是这个你们刚刚提到了另外一边我觉得大家可能一下没有想到另外一边是宗教因为在这个时候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已经被普罗大众广泛的接受了所以

所以呢死在大众看来也是对人生的一个重大的事件而且既然生死它是一个循环轮回那死去的人这一世结束了就得给他好好张罗张罗方便他去到下一世嘛张老师我们俩刚水想多了对算是有点这种那根据统计啊当时最广泛被使用的丧葬仪式在程序上总共有 66 道而且墓室的那个整体设计偏宏大那

那个随葬品不仅数量多质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到了宋代当地的官府和百姓就逐渐意识到这样下去真的不行就办个葬礼之后怎么感觉扒了家里一层皮一样不行不行搞不起搞不起于是呢在开元通礼和正和心礼的礼制当中就规定了咱们宋朝人办葬礼你所用的称谓随葬品官国还有墓田的面积都得根据死者不同的等级和身份来定

你说这个规定让宋朝的葬礼彻底从后葬传到伯葬了吗有但是不多毕竟身份贵重的人家还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但是在这些规定的制约之下那些比较奢华的葬礼出现的频率确实也降低了不少也让这个宋朝的丧葬文化逐渐走向了一个正常化那

那在当时的葬礼当中还出现了烧纸钱包括烧掉一些其他的纸质物品这些物品包括但不限于纸碗啦纸马啦之类的但你硬要去追溯吧其实早在唐朝就有人开始烧这些东西了但是真正把这个习俗普及还有发扬光大的得看宋朝

那和现代人一样宋代人也会觉得说纸钱是死者在阴间所使用的货币当时其实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生产行业了专门就用来去卖这种葬礼所需的物品类似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丧葬殿那

那另外一种习俗呢叫做避回煞说的就是啊在人死之后这个魂魄会在特定的日子回扬头七二七什么的对这一天呢也被叫做回煞日根据民间的说法如果死者的魂魄回到家里面的时候有看到家人就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那

那避回煞的具体操作流程分为以下的几步首先死者的家人会请懂这方面知识的 master 根据死者的死亡时间来推算出他回煞的一个具体日期然后在回煞日当天家属要准备好吃的喝的在灵堂点好香烛地上还要撒满草灰同时要在房门口放一根竹竿上面要粘好纸钱

之后全家人都要躲去邻居家或者亲戚家避免打扰回扬的死者等到这个煞气一过然后就开始燃放爆竹并且来到灵堂查看地上有没有脚印先前去放草灰的目的就是这个其实这主要就是用来确定是不是真的会有凶煞出现再接着往下说到了元明清三代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已经逐渐走向定型了

元朝和清朝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原它带来的习俗其实会和先前有一些差异那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这里就不展开去细说大家如果感兴趣后期有机会我也可以研究一下单独来说这个东西那说回来在清朝末期水陆稻场

你们听说过吗有有听说过这个词还有种种的仪仗队的排场其实已经发展到了很奢华的地步抠子你先前听的那个水路道场你是单纯听说过这个词对对对还是你知道它其实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不知道从哪可能是什么电视剧还是什么之类的有听说过这个词

可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水路道场究竟是什么其实它算是我国佛教的一种隆重的宗教活动也叫水路法会或者水路斋它起源于唐宋时期它主要是干嘛呢就是通过举办一个大型活动来超度陆地上的

和水里的鬼魂我想起来了好像是甄嬛传好像是皇后不知道还是谁说了一句什么办一个水路大法事对这个就是我后面要讲的就是后来这个水路道场它在规模和影响力上不是越来越高吗一般都是由皇家牵头来办这类活动的

因为他要花费的一些钱财包括用不到的一些人员是相对来说比较多的那一般来说水路道场它分为外滩和内滩两个组成部分外滩

外坛法师白天就在外面去唱诵经文晚上会用各种食物去投喂恶鬼这个恶是那个饥饿的恶然后内坛法师呢恶犬先生怎么突然给到这个内坛法师呢就通过念唱经文来邀请冥界的鬼神一起出席活动而且还要用食物啦鲜花啦香油啊衣服这些东西来供奉他们

那落实到民间你要想祭奠和超度死者像平民百姓家没办法去办这种水路法会这种活动啊所以呢大家基本上就会信奉一个概念叫做摘七这个你们绝对是有听说过的我接下来讲到你们就会知道其实摘七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可能会听到的头七二七三七直到七七的一个总称

那在斋期的每个阶段其实都要设立斋戒还有供奉拜佛念经等等的活动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活动他们觉得人在死亡之后其实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名字叫做中阴

也就是死后的第七天到第 49 天这段时间的时候死者的灵魂他其实是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他需要一些宗教仪式的辅助来帮助他完成超度所以才会有摘七这样的习俗

但是关于这个点道士和和尚在具体的实操过程当中有一定的分歧这里我们就不展开去说了我之前是有看到过很多的一些人去聊关于中阴身这个概念就说的大概就是说人走了之后七天到第 49 天这个时间段里面然后你可能会你的灵魂吧可以这么理解他处于一个就叫做中阴身的状态在那个状态里面你可以理解为就像是拥有了某些超能力一样

就你现在突然想到谁你马上就可以飘到他的身边然后你可能整个人一直是悬浮在半空当中你想要去哪里只要你的心念一转你马上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大概是有这么一个描述那我有个问题想问就是他有这样的能力是不是就是为了方便死者的魂魄他随时能够回到阳间去看一看自己以前的亲人们我之前看到的相关资料好像不是为了这个

而是说有一种你的灵魂已经脱离了肉体的束缚所以此时你已经回归到大自然你已经与天地融为一体对所以曾经的亲人你们的这种亲情包括你的爱恋等等的都是你在凡间的一些可以说是俗物成缘对成缘这种东西

那当你已经脱离肉体的束缚之后你已经化身到一个中阴身的状态之后那么你可能更多的是比如说想要去游览一下没有游览过的大山大河对它是更加象征着一个自由身的状态明白那其实以上我们所说到的基本上是我国各朝各代在丧葬礼仪上的一个变迁那这些仪式经过加加减减 删删改改一路就沿用到了今天那么接下来

我们就来看一看在现代仍旧存在的丧葬礼仪究竟是什么样的这里又得再次说到因为我国的地域非常的广阔所以各地的仪式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尤其是在城市里面丧葬礼仪的流程其实已经进行了极大程度的一个简化了那今天我们就着眼在一个区域是湘北的某一个农村他虽然爱乡对

它虽然是农村但是经济发展其实并不差而且呢它的丧葬仪式并不是纯粹的那种碧色的迷信的而是跟随着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产生变化我们就可以来跟进一下它整体的一个葬礼流程并且和古人的丧葬仪式来进行对比来观察一下当代人的这个丧葬习俗那首先丧葬这件事情在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个地方在当地也叫老的人

也叫白喜事一般来说这个概念我觉得大家是熟悉的红喜事指的是婚礼白喜事指的是葬礼之所以称之为喜事其实和我们前面说到的古人生死观有一定关系身体虽然死了灵魂不灭而且古人会觉得说灵魂是前往一个美丽新世界去那边享福去了所以也算是喜事一桩

那在我们今天所观察的区域当中大家可以猜一猜又来了这个猜一猜环节好丧葬礼仪的第一步你们觉得是什么妈呀丧葬礼仪的第一步是不是给死者整理好仪容仪表哦江老师觉得呢我猜应该是报丧是吧对报丧报丧啊对就是在古时候家属在看到自己的至亲即将要嫁贺熙去的时候往往会在房子外面鸣冲报丧

这里说到的冲大部分时候它指代的是一种古代的火器是一个实打实的杀伤性武器也叫做鸟冲但是生活在当地的古人呢他们使用的是另外一种冲叫做三眼冲也有一定的杀伤性说白了就是把火器当做礼炮在用嗯

而到了现代基本上已经不会使用三眼充这种有危险性的东西来报丧了大家会选择相对安全的鞭炮那不管是三眼充还是鞭炮其实都起到的是一个驱邪避害的作用用来制造一个比较肃穆的气氛同时要把家中有人去世的信息传递出去

而且在古时候家中的孝子是需要到舅舅家去报丧的来到舅舅家门口别的不说就得先鸣冲轰隆一声响之后要跪在神龛面前去哭如果这个人他在生前的时候不孝就要在舅舅家门口长跪不起而且要接受舅舅家的责骂但到现如今呢这样的习俗已经被省略掉了

下一步其实就是入殓这里我们可以顺带提一嘴棺材的制作啊就在古时候的长沙其实是有套棺这样的说法的说的就是棺材得用内红外黑的漆去给它油封多次才可以去使用嗯

但是现代人的丧事相对来说是简单化已经很少有人家会再花这么多心思和金钱来制作棺材了那在把去世者放进棺材之前所有来到现场的后辈都要跪着来表达哀思之情家中的孝子得穿白衣戴麻布其他人的手臂上一律戴着黑袖章但是在以前呢因为女性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只有儿子可以穿这样的重孝也就是最重的丧夫家里面没有儿子的一般是由侄儿来

其实刚刚呃挂在前面那一趴提到就是什么要先冲到舅舅家其实大家就能听得出来嗯题外话了其实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习俗嗯就是什么舅舅最大这种说法嗯因为就是我觉得像是白事或者是红事这种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仪式或者阶段的时候如果你要说是父母最大或者说哪怕是家里的老祖宗最大

我觉得都可以理解但是舅舅最大其实就是很明显的一种重男轻女思想以及包括到后面的只有儿子可以去在葬礼上穿重像对担任比较重要的一个位置其实之前我记得是有哪一期节目啊具体哪一期我真的忘记了不是节目是之前有一段时间大概前两年的时候我不是突然对民宿学很感兴趣然后就上了那个北大的一个网课

然后那个网课就中间有一段就是有讲述到关于这个古代的丧葬习俗以及包括穿校服等等的当时我才腾超过一个很大很大的表格最中间的那个是你自己然后开始往上数是你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高祖父母大概是这样子然后再往下走是你的子女啊等等有的没的这样子其实在那个表格里面哦

他并没有去划分出来所谓什么舅舅他单独拎在哪一个位置他完全就是在父母旁边的分支就比如说他们的五福会分为展崔齐崔大公小公司马等等的这样的算是一个等级划分然后在这个表格里面你能很清楚的看到比如说你的姑姑和你的叔叔伯伯

好像我们会理解他有所谓的这个重男轻女思想等等的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在七年这个划分里面并没有一个太大的差距所以说可能就是某些地区他会把所谓旧酒这个点单拎出来其实我觉得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极大成表现

是但是我们还是得说一下就是说在我去查阅的资料里面就是到了现代的时候我们所说到的那个村落它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现在是女儿也可以在葬礼上直接穿中校来表达自己的爱思

我觉得这也是应该要去做到的一件事情时代进步嘛对然后我们再看到在这一部里面死者那一边一般此时会让家里面的儿女来给老人换衣服那根据当地的习俗在过去的时候死者这个时候是一定要换上道袍的

到现在就算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是也得换上一个好一点的新衣服如果是那种有扣子的衣服还得把扣子拆掉再用袋子把衣服系上其实它是为了仿照道袍的样式那在这个行为上面其实有一个蛮值得研究的点就是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哈

他们认为本土葬礼其实遵守的是儒家有关于礼的仪式但是所用到的衣服包括我们刚刚说到的以及后面讲到的其他仪式你却会发现说好像总有那么一点道家的影子就关于这个点大家先别着急我们先看看在其他仪式当中道家的色彩它是如何出现的然后我们再来展开说那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把死者放进棺木里其实在过去人们崇尚的是土葬也就是不处理尸体直接下葬但是到了现代就是国家要求取消土葬取而代之的是火葬所以大部分村民所使用的仪式都是先把尸体火化之后再来举办一些其他的仪式而且把尸体从床上放进棺木里的整体流程其实有一个名字叫做上材

他要先把尸体从床上抬下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或者门板上面这个动作叫做下榻

之后呢由亲人点上三炷香两根蜡烛再放一响鞭炮此时李斌师傅会开始吟唱计文那这个计文的内容其实就像包壶口一样这其中得包括死者的名字还有出生的年月日以及他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是哪里人最后呢这个李斌师傅他会指引死者的灵魂前往阴间

之所以要出现吟唱这样的一个环节其实主要就是让阴间去收留死者也是为了让死去的灵魂不至于走错路成为孤魂野鬼

那吟唱完寄文之后就是入关的环节棺材一般会放在堂屋里在农村里面就是你进屋之后看到的第一个房间灵堂也会设立在这个地方在棺材前要摆上香烛还要放一双死者生前穿过的鞋以及鱼肉蛋水果等等同时还要放好排位

那在灵堂外面的门上得贴上两位武功高强而且有正气的门神的肖像因为灵堂里面按照他们的看法是觉得阴气比较重需要两位门神来进行看护避免被外面的恶灵骚扰然后在把灵堂布置好之后把死者放进棺材里面就要去选择下葬的日期了

这个时候风水先生就得来了他要根据子孙辈的一个生辰八字来算出一个合适的时间有时候测出来的日期甚至会在十几天之后那么在这个期间尸体就要一直停放在灵堂里面等到将要下葬的前几天再做道场而把尸体放在灵堂里等待下葬的这个过程就叫做停官嗯

这里说到的道场其实不是我们前面聊到那个水路道场它其实更偏向于做一场法事对那在民国以前的时候这个道场的活动一般会持续五到七天需要九到十一个道士而且还有和尚负责念经超度亡魂那到了现在人们其实对于做道场这件事情已经简化了非常多就开办的道场一般都只会持续两天而且也不一定会专门请和尚和道士

原因其实有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现代有许多人已经不那么相信这些偏向于玄学的说法了所以也就是出于尊重走一个过场在这件事情上面不会花很大的精力

但通过道场这个仪式还有前面说到的要给死者穿道袍我们会发现儒家和道家其实在葬礼仪式上它都会出现它整体会呈现一个杂柔的状态但当地人觉得我们去做这个道场不代表它就是道家仪式我们只是顺应了孔夫子所说的礼所以才要开办道场

就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会觉得说这两者在葬礼上其实他有一点纠缠不清的状态咱们也没有必要特别去细究去争这种仪式到底属于儒家还是道家只要有所了解就可以了而且我觉得像儒家道家包括佛教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历史长河里面它本身就是在各方各面都影响着一些生活习惯对然后像

这种类型的仪式的话它必然是都会揉杂一些进来的你比如说像儒家更强调的其实是社会秩序然后人与人间的关系等等的更强调一个伦理纲常礼这种东西但是道家它更强调的可能是人与自然那你说像葬礼这样的仪式必然是两者都占的所以我觉得也是合理的对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前面聊到的那两天的道场一般会干哪些事情

在第一天的道场主要的仪式活动叫做臣服和开烟喉

陈福说的就是在现场要念很多的祭文开烟侯说的是得有礼宾先生念完文授以后死者才能够开始吃东西说白了就是得礼宾先生先念完一大段内容家属才能把一些祭品供奉在案前这个祭品一般是杀掉一头活猪放在灵位之前用来祭灵然后在第一天的其他活动基本也都是以做法事为主

到了第二天所要进行的仪式就相对来说比较多了首先就是骂鬼

那谁来骂当然得是咱们的礼兵先生他要把所有自己知道的鬼全部都骂一遍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一些恶鬼会影响到死者的魂魄那除了骂鬼之外还要骂现在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就是为了让死者去远离这些因为不良社会风气而催生出来的鬼那在这之间每举行一种仪式都要放许多的鞭炮这也是为了把游历在道场的孤魂野鬼全部都赶跑

之后的这个仪式呢我觉得也能看出来他对女性的一种压迫叫做开方破玉这其实是一种用来解罪的仪式因为在古人看来性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那会亵渎神灵所以日常大家在生活里面对这件事情也会特别的避讳而仅仅是因为女人生了小孩这件事情会涉及到性所以就是有罪的

因此如果家中是女性长辈去世就需要念经超度赎清罪孽得由孝子磕头认罪而如果去世的是男性长辈就不需要这一步哇哦那生了小孩就有罪那岂不是全世界的人类都有原罪对啊就是想不明白我只能说以前的社会给女性的枷锁实在是太多了其实每个人死了都有罪啊因为你们都是因为性才出生的呀对啊

不过还好的是到现在这个观念逐渐开放这样的仪式已经被省略了那之后的仪式还包括过奈河桥九转金莲等等接下来就是启告庙王说的就是由李斌先生带着孝子还有乐队敲锣打鼓的来到土地庙放上祭品之后孝子磕头李斌先生念祭文这一步其实主要就是向主管当地的土地公共知会一声说谁是谁去世了

那在解放之后国家就大力的破除封建迷信的活动现在当地人一般会来到以前土地庙的地址来进行祭拜

那道场仪式的最后一步就是烧灵屋说白了就是烧掉一些纸扎的房子呀家具啦这些东西如果有条件的还会烧一些仆人丫鬟这样的纸人这些都会被当作死者在阴间所享受的一个私人财产而且呢现在用来烧掉的纸扎物的样式也是越来越多大家应该也都有看到或者听说过有别墅轿车什么的嘛智能手机啊

也算是子孙辈的一种美好期待希望长辈能够在阴间过得舒服一点那在出殡的前一个晚上还要举办家殿和客殿殿就是那个祭殿的殿啊家殿就是由李斌先生来介绍死者的生平和功绩然后笑死磕头感谢长辈一路以来的照顾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去念很多的祭文客殿就说的是客人们要聚在一起来祭奠死者同时还要送一些祭奠品来表达哀思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请古乐班子和戏班子来增加气氛那现在有部分人家其实在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他会直接用 VCD 来播放歌曲核心所干的事情其实没有变只是展现的形式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产生一点点的变化那在举办完到场之后的第一天也就该安葬了

在安葬的路上一般会组建一个送葬队伍这个你们应该是听说过的然后是由孝子举着那个引路帆走在最前面后面呢是灵牌中间是由八个人抬制的棺材最后是乐队之类的

那在选择行走路线上其实是有一定讲究的在路线当中要求尽量多的去经过认识的人家就路过熟人家的时候要去放鞭炮孝子也得磕头并且还得去送上毛巾这样的答谢礼如果路过的是亲属的家门口还要设置路迹就摆上肉类啊水果之类的祭品那最后整个队伍就浩浩荡荡的来到事前选好的墓地完成下葬

其实我感觉我看完就这么复杂的一个丧葬仪式结合先前所我自己参加葬礼的一个经历我觉得葬礼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维持时间比较长的一种仪式感行为

因为其实亲朋好友离世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就葬礼我觉得它算是给死者的亲朋好友一个逐渐接受的时间和机会你可以在那个期间不做情绪压制的表达自己的哀思也能通过一些仪式来进行缅怀

但并不是说好像经历完一场葬礼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消失而是说我觉得它好像是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情绪疏解的入口就不至于独自面对突如其来的庞大情绪因为至少还会有其他的亲人的陪伴也不会因为情绪太过强烈而被彻底打蒙或者事后追悔莫及因为还有一定的时间让你做最后的告别嘛

因为仪式的存在也会让你加深对死者的记忆其实还有一位外国的研究者他也有说他说死亡并没有中断中国人的互惠联系而是改造了这些纽带并且使得他们更加的强劲不过其实说实话我觉得咱们看待一些事情就是要

辩证两面对对对它其实是很两面的你像这么冗长复杂的仪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把时间拉伸开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亲人离世的这件事情但是之前有一次我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当时的心理咨询是推荐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叫《父后七日》我看那部电影的感触非常的深刻

我觉得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可能会不太一样我单纯说我的感受是和电影里的那位主角的感受是很像的他是当时父亲去世了之后他就一直在忙碌各种各样的这些流程在所有的这些流程里面他并没有感受到悲伤他只感觉到繁忙

有好多好多东西要弄我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我的父亲已经走了的这件事情是过了很久很久他有一次去国外出差回来的时候呢他顺手给自己的父亲带了一条烟他当时甚至还觉得他没有思考到父亲已经离世了的这件事情然后他就把那条烟带回来带回来之后他才想起来父亲已经走了然后一个人蹲在地上大哭

你说到这个我也想到先前我有看到有一些朋友包括我听到的一些播客他们也有分享就是好像确实是有一部分的人他们在去很辛劳的去操办葬礼的整体过程他们会有一种情绪麻木感对然后在之后可能突然就是某一天一个特别猝不及防或者特别小的一个事件把他们那个情绪才整体勾起来他们才能大哭一场对对对所以

不是说这么冗长的仪式有什么不好而是说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来讲这种仪式并不能够让这部分人去宣泄所谓的悲伤对是一个暂时的麻痹对而且其实我觉得应该有很多人会在比如说亲人离世的那个当下其实是更处于一个麻木状态的就当时其实自己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要

好那按照以前的习俗我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然后这一切在我的理解里面它会更像是那我要给死去的亲人一个交代我要把他的后事办得漂亮一点我们不能让他的后事比别人差了等等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真正的那种对亲人的爱思可能在那样的一个仪式的过程当中不一定能够宣泄出来不一定能完全流露出来我其实觉得说还有前面讲到我们两面性看待问题就像我们今天前面去提到的一些习俗它其实也是会受到当时环境包括人们思想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其中一些在现在的思想看来完全是糟粕的行为在以前其实也持续了蛮长时间也给很多的女性造成了伤害其实对

还发现一个点其实在前面提到宋朝的那个时候人们在办葬礼他不是有一个必杀的一个行为吗就是说大家要躲在周围邻居家然后在家里面放好贡品什么之类的就突然觉得

觉得一个事情很奇妙就这个人在生前是你非常非常好的家人是你非常好的长辈然后在他去世之后他突然就变成了煞这个一个是我觉得改变挺突然的当然也是往前推了推就是可能在某一个时期各种各样的和玄学有关的思想来到了人们的生活里面也是肯定会受影响

但是就觉得挺突然的对就原本感觉给我感觉原本是我们是至亲但突然之间人鬼殊途

这种分割感其实会比较强对而且就是造成到现在很多人其实一提到所谓鬼可能他不会觉得说第一时间我去判断这个鬼的好坏你是好鬼还是坏鬼可能提到鬼第一时间想的就是他可能对我会造成一些所谓的伤害这个事情其实对我来说有一个印象挺深的事奶奶去世了

然后呢也是家里面在就是处理丧事的时候我发现家里面所有的镜子都是用布遮盖住的然后当时我还挺奇怪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呢我忘了是谁跟我说的说是为了防止奶奶变成鬼之后从镜子里面再回来我说呃

所以这种转变前后转变其实挺怪的让人心挺不舒服的其实因为其实之前也有聊到过我个人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依然会怕鬼但是我不会怕我的爸爸如果他有一天真的能通过一种灵魂的形式或者是类似的一些方式回到我的身边跟我说说话我相信他不会害我就是

我觉得在情理上你很难去相信一个生前如此爱你的人他只是因为去世了他可能变成了灵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概念如果他真的存在这样的概念的话他回到你身边你突然觉得他会害你

就这一点其实我觉得对想不太通对而且我觉得说今天整体聊下来后我会发现就像前面讲到的我们现在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葬礼好的地方可能在于他会让一部分的人能够慢慢的去接纳死亡这件事情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前面讲到的糟粕比如说还有一些人他们可能那个葬礼对他来说反而就是一种压力其实嗯

那我觉得就好像我们前面讲到历朝历代葬礼在进行不断的变迁可能我们现代人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不同的需求之后葬礼到后面也会产生一定的转变其实是所以大家如果就是百年之后去世了嗯你们希望自己的葬礼要怎么办哦

我是希望自己的葬礼是伯葬的因为就可能亲朋好友可能来看看我给我送上一些花然后选一个我喜欢的地方就 OK 了我的话我可能会想要就是被葬在一棵树底下反正是回归自然嘛对对对

我的想法也是想要回归自然就是不用给我什么一定要挑一个墓地一定要每年多少多少钱或者什么什么的就把我葬在大自然里面我觉得就很好了虽然说咱们现在好像也是必须就是那个火葬就是必须要烧成骨灰也可以了也可以了把我的骨灰放在就是一些山川湖海那样的环境里面就 OK 了没关系形式不一样但选的地方可以一样对对对然后来参加我葬礼的人没有一个人可以哭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 OK 那今天就是跟大家聊了一下咱们历朝历代以来一直到今天为止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丧葬习俗的变迁那不知道大家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感想呢也可以在评论区跟我们一起聊一聊以及

大家都知道人固有一死嘛对除非有一天咱们人类研究出了什么永生的技术长生不老药对起码在那之前我们的一个概念就是人都有死的那一天嘛所以你有没有幻想过当你去世了之后你会想要如何来安排自己的葬礼呢也可以在评论区跟我们一起聊一聊那今天的节目差不多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是 Tako 我是黄瓜酱我是张老师那我们下周再见拜拜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