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85 一把刀,千个字:破碎的人要怎么安顿生活?

Vol.285 一把刀,千个字:破碎的人要怎么安顿生活?

2025/6/2
logo of podcast 文化有限

文化有限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大壹
看理想内容策划和《文化有限》主播
星光
专注于科幻小说的主播,深入分析和讨论《永恒的终结》等经典作品。
超哥
作为主播,积极参与多个媒体项目和文化讨论。
Topics
超哥:我作为内蒙人,从小对北京更熟悉,对上海的印象更多来自影视剧,感觉上海很江湖,但现在有点害怕上海,因为觉得上海人很精致,自己比较粗糙,会给上海抹黑。不过,因为有了在上海的朋友,我对上海的印象有所改观。 大壹:我第一次去上海是高考结束,当时觉得大城市都差不多,对上海没有特别印象。但做播客后,我发现上海变化很大,是一个有人情味、特别舒适的城市,本帮菜很对我的胃口,咖啡文化也很浓厚。在上海经常能偶遇朋友,感觉很神奇。一提到上海,脑子里就是《夜上海》,觉得是个不夜城。上海的作家和文化作品也很有代表性,能读到不同的风味。上海的气质打破了我原来对一线城市都一样的刻板印象,对上海比较有感情,很喜欢。 星光:我提到上海,会想到许文强和上海滩,还有帮派文化。上海是一个精致优雅的城市,有很多名片,如耶稣和老克勒。上海有强烈的商业文明,是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站,经济地位重要。上海是歌舞升平的,很多电视剧都基于上海的背景。我觉得上海的男性会做饭且愿意做饭,很羡慕。上海有弄堂文化,但上海人可能有些排外。上海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有很多历史感。上海是中国唯一的五大功能定位城市,经济地位非常不一样。上海靠水,天气好,711分布多,咖啡馆多,潮流青年多,播客活动多。上海叫魔都,北京叫帝都,天津叫耿都,重庆叫雾都。如果上海是个滩,那北京是个城,天津是个港,重庆是个省。还有个顺口溜: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啥叫乡巴佬,不到美国不知道封批也能当领导。

Deep Dive

Chapters
三位主播,一位来自内蒙,两位来自北京,分享了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从最初的刻板印象到逐渐深入的了解,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和魅力。
  • 北京和上海的差异与比较
  • 上海的文化、美食、生活方式
  • 上海的现代化与历史感
  • 不同地域文化在上海的融合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一把刀,千个字》,作者王安忆。 《一把刀,千个字》从清朝袁枚的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进入,以一位淮扬名厨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为叙述线索。他生于东北的冰雪之地,记忆却从因避难而被携来上海寄居的亭子间开始。时间推移,时代改变,地理空间一迁再迁,但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消除生命中的黑洞:它是虚空,却无处不在。它是上一个时代的后遗症,英雄母亲决绝地飞蛾扑火,但代价绝不止于个人的牺牲——没有母亲的下一代,要用几乎全部的人生与这个后遗症的幽灵周旋、闪躲、抵抗、搏斗。时代更迭与反复冲刷席卷下的个人命运与抉择,也呈现了多重视角与评述体系下的民间记忆。小说刊载于2020年第5期《收获》,在2020收获文学榜评选中,获得长篇榜首。 王安忆(1954-),中国当代作家。她被视为文革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作家,2000年以作品《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米尼》《遍地枭雄》《天香》《考工记》等。 你会听到: 1、热嘴环节:提起“上海滩”会想到什么?对上海有什么印象? 2、00:22:43  小说故事梗概,语言风格和特点。 3、介绍作者和作品中的重要地点纽约法拉盛。 4、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5、小说的标题有什么隐喻?频繁插入的细节描写,时隐时现的人物,会影响小说叙述吗? 6、精彩片段分享。 7、关注日常生活(如饮食)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方法还是抵抗异化的救赎手段?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北京人在纽约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