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被掏空的意义、萎缩的当下、塑料的共同体:数字时代的不幸生活|王俊 一席

被掏空的意义、萎缩的当下、塑料的共同体:数字时代的不幸生活|王俊 一席

2025/6/25
logo of podcast 一席YiXi

一席YiXi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王俊
Topics
王俊: 我认为数字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命力被掏空、共同体塑料化、时间加速、个体孤独等不幸的生存经验。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18、19世纪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意识形态,它将真理客观化、自然被动化、科学无限进步化,从而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框架。这种意识形态导致了意义的不断流失,生活被去神圣化,人类被还原为分子和原子的集合,使得我们感到意义的空乏。在唯一的科学意义框架下,我们追求无上限的更新更快更强,陷入了优绩主义的陷阱,只有达到顶端的人才能享有意义,导致内卷和躺平的二元对立。时间也被简化为钟表上的刻度,节日失去了神圣意味,加速时代让我们疲于奔命,无法建立稳定的价值和理想。信息技术的加速流动扭曲了交流,量化和抽象了我们的感受,导致了漠无差别的领会和共同体的消失,每个人都感到孤独,需要情绪价值。 王俊: 我也观察到,在加速时代中,我们不仅失去了可以终身受益的价值和理想,也失去了可以维系一生的职业、家庭和爱情。信息技术的加速流动并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互联网交流中,所有的观点表达都被抽象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的迅速点击和滑动,所有的意见都变成了量化的数据和流量,每一个对话者和倾听者都变成了用户,赞同变成了点赞数,友谊变成了好友数,钦佩变成了粉丝数。这种量化抽象的形式使得原本应该发生的对话变得冗长苍白无力,原本应该做的倾听现在变得没法忍受,最终导致我们无法形成一种稳定的共识和共同价值,也没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对话。因此,那些独自面对着电子屏幕的个体,在海量信息的快速交流下,变成了真正的原子式孤独个体,彼此分散、彼此隔绝,相互表达却没有相互理解。这种倾听和对话的消失,理解的消失,实际上导致了公共空间和共同体的消失。 王俊: 我还认为,随着技术文明的崛起,我们原本具身的、丰富的、自信的日常经验在当下的技术载体上面不断地被抽象和贫瘠化,造成了我们心灵的一种退化。我们今天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知识,对所有的科学分支领域、对所有的自然世界、对对象世界当中的细节都有古人所不能有的那些丰富的知识,但是我们却缺乏了一种把握整体意义的能力和深刻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在不断地退化。比心灵退化更加严重的是心灵的迷失。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了挑战,我们焦虑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变得和我们一样,甚至超越我们。因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自身,如何面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首要问题。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数字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生命力被掏空、人际关系塑料化、孤独感加剧等现象,并试图追溯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 数字时代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生活经验
  • 个体感到生命力被掏空,共同体缺乏真实感
  • 全天候线上交流却加剧了孤独感
  • 幽绩主义价值观导致内卷和文科无用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王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真正良好的生活,其实不仅仅是径直投入附近,而是建立在对于支配我们生活行为的底层观念的认知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的。

在今天新技术的万丈光芒下,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时代在不断加速,文化工业和消费主义生产并无限放大欲望,知识和思维被外包给人工智能,碎片化信息取代了专注的洞察,搭子文化取代了稳定的共同体…… 从19世纪开始,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还原主义就为当下这个技术时代定下了基调:客观的真理、被动的自然、无限进步的科学。与之相应的是个体生活中意义的匮乏,单一的价值标准和优绩主义的社会。如此境况下,我们原本具身的、具体的、丰富的、质性的日常经验被不断抽象和贫瘠化,生命力被掏空,精神危机降临。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危机感,它有永不遗忘的知识、出色的逻辑推理,它不知疲倦地学习,甚至能模仿人类的心灵。但王俊则在危机中看到了更多反思的可能——当人类的体力和智力都不再被社会发展所急迫需要时,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人的生存意义何在?我们如何用哲学来观察和描述我们的生存境况,又如何寻找摆脱时代困境的出路? 【时间轴】 00:07 生命力被掏空、充满塑料感的共同体、孤独感,数字时代在提供给我们全新生活经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幸的生存经验。 01:36 科学成为我们看待世界和理解自身的意义框架,而“无限进步”是科学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信仰,我们当下生活的所有意义都建立在对未来的信心上。 06:13 意义不断被抽空,生活不断去神圣化。 人无非是一堆脱氧核糖核酸,是一堆分子和原子的集合,人类被降低了。 08:35 优绩主义变成唯一的价值标准,如果达不到优绩的顶端,就不配享有任何愉悦感和成就感。 10:02 所有事物的时效性变得越来越短,当下在不断萎缩。我们不仅没有了可以终身受用的价值和理想,也没有了可以维系一生的职业、家庭和爱情。 14:53 “漠无差别的领会”:我们今天很容易就可以结成一个共同体,但这个共同体非常之脆弱,没有真正的稳定的共识和共同价值。 20:40 面对人工智能体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更大的观念性危机:“心灵的迷失”。  25:30 真正良好的生活,其实不仅仅是径直投入附近,而是建立在对于支配我们生活行为的底层观念的认知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