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生活中的道歉大部分是为了减少麻烦,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真的需要请求原谅|一席 刘文瑾

生活中的道歉大部分是为了减少麻烦,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真的需要请求原谅|一席 刘文瑾

2024/1/12
logo of podcast 一席YiXi

一席YiXi

Shownotes Transcript

周末了,听点走心话题,更好迎接新年。 刘文瑾,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不义和不幸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生,像地心引力一样沉重和真实。在面对那些血淋淋的残忍和暴力时,往往善恶有报才符合我们的三观,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罕见的宽恕。 宽恕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它体现了人性向善的愿望和可能性;但同时,宽恕也是一个难题。如何看待宽恕与正义之间的关系?宽恕是否应该有条件?在面对以民族、国家等为单位的集体犯罪时,谁应当忏悔,谁可以给予宽恕? 【时间轴】 01:14) 善恶有报更符合期待 03:12) 宽恕是罕见的,但仍然有人选择宽恕 05:30) 为什么她们会选择宽恕? 11:14) 宽恕虽然美好,但不应当被滥用 13:45) 给予宽恕困难,请求宽恕也很罕见 15:21) 讲述真相是宽恕的前提 18:32) 在20世纪的重大集体罪行中,个人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24:10) 十分必要和困难的是接受有限的宽恕 27:28) 既不遗忘也不陷入仇恨,负责任地记忆 【延伸阅读】 穗积陈重《复仇与法律》 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贝蒂娜·施汤内特《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 伊恩·布鲁玛《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桥本明子《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始、记忆与认同》 顾若鹏《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战犯与中国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