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一席】黄晓丹: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一席】黄晓丹: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2019/11/24
logo of podcast 一席YiXi

一席YiXi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This chapter delves into the timeless nature of ancient poetry and its ability to resonate with modern readers. It explores why certain literary works remain relevant across centuries.
  • Ancient poetry addresses eternal human issues rather than transient ones.
  • These works continue to be read and appreciated despite societ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s.
  • The core questions they raise, termed as 'ultimate questions', remain unchanged over tim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我是黄晓丹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在大学里面教中国古代文学课那今年的暑假我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诗人十四个》

这本书出版之后我每天都很忐忑因为我很怕我的同事发现我写了这样的一本不伦不类的书因为这本书虽然是写中国古代的十四个诗人可是在这个书里面从梵高到魔界的作者托尔金到我们家的小狗黄发财都出现了一遍

我觉得这个不能够完全怪我因为我们大学上古代文学课是从先秦讲到清朝然后我们讲时代背景 社会思潮诗人 诗作 文学史贡献可是一般的读者并不关心这样的问题一般的读者想知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问题古人有没有遇到过他们是怎么样想的

为什么有一些文学作品在几千年之后我们都还在阅读欣赏那是因为这些作品写作的不是那些有关一时一地的事物而是关于人类的永恒的事物时代在变 社会在变 科技在变但是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变那这些问题就被叫做终极问题

终极问题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平时不需要考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躺在病床上才要想的那些像要不要插管要不要用青藏起搏器那样的问题而是那些我们平时不需要想起但是它作为生命的背景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龙一生接诊了很多的来访者他把这么多的人向他倾诉的各种不同的烦恼总结成四个问题就是死亡 孤独 自由和无意义

那其中关于孤独我在书中间有专门的一章用陈子昂和张九龄两位诗人来写两种不一样的孤独一种是丰富的孤独一种是枯搞的孤独欧丽娟老师在一席也对孤独有精彩的演讲所以今天我们不讲孤独我们把时间用来讲其他的三个问题有一年开学第一天上课点名点到一个学生的名字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在教室的角落里面有一个声音说老师他死了那个时候我非常的震惊因为觉得这个学生死得这么突然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来得及在点名表上面删除掉我们就开始开学了这个时候整个教室都处于一片肃穆之中因为我们忽然间发现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

除了这些生活中的事件之外另外一个帮助我们思考死亡的就是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我非常喜欢陶渊明陶渊明可能是最喜欢思考死亡问题的作者之一他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写了三首泥碗歌词那什么叫做碗歌词呢我们就要讲到汉魏时代的丧葬习俗

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人死了在他的葬礼上人们会为他来唱晚歌而这个晚歌跟我们现在农村的哭丧不一样它不是那样情绪很激烈地叙叙叨叨地把这个人一生做过什么好事受过什么苦都说一遍它是用一种比较平静的语调来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死了之后生命去哪里

汉代最有名的两首晚歌一首叫《谢路》一首叫《薅礼》《谢路》中间说谢上路何一夕路夕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意思是说草叶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被晒干可是呢晒干了这颗露水晚上会有新的露水落下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人一死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泄露是汉代的时候专门为王公大臣送葬的时候所写作的晚歌可见当时的人认为哪怕是王公大臣的生命也都比不上草叶上的一滴露水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概从东汉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期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因为战争 因为瘟疫 因为水灾 旱灾如果是王公大臣的话还有另外一种死亡的原因就是在权力的倾压中间而死

当时的人面对这种大规模的死亡他们如何来应对基本上是三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及时行乐第二种方式呢就是求先问道第三种方式生育很多的小孩希望子孙后代记得可是陶渊明觉得这个三种方式大概都是不能真正告慰生命的所以他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写了三首拟玩歌词

其中的第三首他说荒草荷茫茫白杨易潇潇盐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他假设自己的死亡发生在秋天的时候万物肃杀的环境里面大家都很沉痛把他的尸体送到城外到郊区去埋葬可是陶渊明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所以他想象我死了之后死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就想象是幽默感

优势亦必千年不复昭千年不复昭闲打无奈何就是说前来送病的队伍祭拜完之后大家把最后一块木砖合上这个墓室里面就开始了一个永恒的黑暗他再也不会看到第二天早上的朝阳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一万年都是如此

那么那些前来送病的人他们去了哪里呢陶渊明说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获余悲他仁义一个我觉得陶渊明说得非常地准确前几年我有一个移工去世

我们无锡的三藏习俗是送病要从天亮前开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已经被烧掉了那大家就坐在租来的大巴上往回开大巴会把大家送到一个宾馆去吃一顿很丰盛的中饭

那在这个回去的大巴上我忽然间发现殡仪公司的军乐队所吹奏的音乐已经变成了喜洋洋今天是个好日子

那些老年人他们早上起得很早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在打瞌睡年轻人平时很忙没有那么多机会见面忽然间发现这是一个社交的好机会然后大家就开始聊天开始寒暄开始商量下午去你家玩还是去我家玩我们去打个麻将还是去 K 个歌

那时候我忽然间觉得这不就是陶渊明说的亲戚获余悲他人亦以歌吗你的直系亲属可能还有一点点余留的悲伤可是其他的人真的是已经唱着歌奔向他们各自的生活了所以陶渊明觉得

既然这些都不能告慰我们的生命那我们应当如何来面对死亡呢他认为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应当有一种意识这个意识就是死去何所道 驼体同山鳄意思是说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得有一种觉悟就是发现自然的生命流转生生不息

这样一来当我们想象死后的生活时我们能够把自己想象成变成了另外的一种形态但是依然存在着我们只是归入了生命的洪流那这样一来我们就和山川一样看起来无言无语但是和山川一样永恒和山川一样助力

阅读陶渊明的诗是可以很好的安慰人的死亡焦虑的因为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都有情一草一木都有人性他笔下的人是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着目同为人惊弹在鬼路

可是它笔下的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它说那是天地长不末山川无改始等到春天到来的时候那些蛰伏的小虫子它们听到雷声它们吓了一跳醒过来那些草木也像刚刚睡醒的小朋友一样开始横七竖八地生来哟

春天的时候的小鸟就是翩翩飞鸟 吸我 停磕它们收拢起自己的翅膀站在树枝上面愉快地歌唱回到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女孩子的故事那个女孩子是自杀的我们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自杀她那么优秀 那么漂亮也没有任何显而易见的创伤或者挫折

因此他的死对于他的老师 家长 同学都是一个创伤我们都不知道答案

但是在那一年春天上课的时候有一天忽然间有一只小鸟飞到窗子外面停在树枝上在那一个瞬间我走神了我就想也许那个女孩子的生命变成了那一只小鸟她在窗边唱歌这样看来她只是换了一种生命形态她并没有真正地离开我们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就是前两天我开车经过一个小区在我们无锡出城的地方靠近太湖风景非常的优美是一个别墅的小区可是卖得很便宜因为小区的对面有一座山叫做青龙山它是无锡的公墓所在地我外公就埋在那里那我外公的

因为我外公年纪很大了所以他的朋友分成两种一种是已经埋在那里的还有一种是即将埋在那里的因此那个公墓下面的那个别墅小区就很便宜那一天我想到了唐代省全区的这首诗《北芒山》《北芒山》讲的是洛阳城外的墓地所在地

沈全七说北芒山上烈焚银万古千秋对落尘尘中日稀歌中起山上维文松柏生

文学史的书上是这样来讲这首诗的他说这首诗是说我们的人生短暂因此当你傍晚的时候要嗨起来决定去酒吧喝一杯酒的时候你要想到百年之后你会埋在北芒山下的松柏之下听着那个松柏的声音可是我那天经过的时候因为想着今天的演讲我忽然间就觉得

如果那个山上埋葬的是我们很爱的那些人我的外公 我外公的朋友那个漂亮的女孩子

那么说不定在月明星稀的时候他们各自他们的灵魂从各自的坟墓中间爬出来坐在自己的墓碑上然后抽一抽烟聊一聊天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还要点评一下你的孙女比较有出息我的孙子比较没有出息那不是很好吗我们如果就住在山下的那个小区里面不是在他们的看顾之下那样很安全很幸福吗

所以那时候我忽然间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很有钱了我可能可以去那个地方买一个别墅然后在每个傍晚一只耳朵听着人世间的欢乐一只耳朵听着山上的松柏声其实在西方人们并不介意和坟墓比邻而居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我住的地方旁边就是一个坟墓

在每个傍晚每个墓碑前面都有一支蜡烛会燃起那这个时候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要停下手里面的工作到那个墓地里面去散散步但是你一旦去那个墓地里面散步你就会觉得你白天操心的那些事情它就离得很远了你就自然会想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人生的终点上来思考意义我们就会发现所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意义好像都不是那么可靠所以我们来看那些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怎么来讲人生的意义《红楼梦》的最后一句叫做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当然是一个一切虚无的象征

在《红楼梦》差不多的时代清代最有名的一部戏曲叫做《桃花扇》《桃花扇》里面有一支点名主旨的曲子叫做《梨亭宴》《梨亭宴》说俺曾见金陵玉殿樱体小情怀水泻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它起猪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桃花扇说的是什么它说在明王之后那些曾经斗争过阉党曾经为明代努力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重新回到南京发现已经是国破家亡山河一带南京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

所以《红楼梦》说的是人生虚无说的是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家族的命运上或者寄托在男女情爱上是没有意义的《桃花扇》更夸张《桃花扇》告诉你说我们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社会进步上也是没有意义的那既然这样的话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反倒要生活在最糟糕的时代的作者陶渊明来给我们一个答案

唐元明有一首诗叫做《荣木》荣木指的是一种花就是这个木槿花木槿花中国古人认为它朝开夕落它的生命只有一天之久所以它有一个名字叫做顺华诗经里面也说有女同车言如顺华那么

木槿花的生命如此之短暂所以陶渊明就想如果把木槿花作为我们人生的隐喻的话我们的人生如此之脆弱短暂 渺小它的意义在哪里可是陶渊明的神奇之处在于第一他不添加任何其他的东西他只是用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把木槿花的生命说了两遍就展现出两种可能一种是没有意义的一种是有意义的

所以在荣木的第一章他说彩彩荣木结根于枝晨曜齐华夕已丧枝他说这个荣木在早上开放的时候他炫耀他的青春和美貌他完全不知道这个青春和美貌是短暂的因此到了晚上他凋落的时候他忽然间发现他的一生就好像是一个欺骗好像是一个笑话

所以陶渊明在第二节重新说一遍他说彩彩荣木 鱼滋脱根繁华朝起 开幕不存他说这个荣木在早上开放的时候它就有一个叹息就有一个感慨就有一个思索这个荣木思索的是我知道我到傍晚的时候就会凋落那么我拿我这个一天的生命来做什么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对于死亡的觉知的渗入人反而能够可以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因此在第二章陶渊明就给了一个答案叫做非道合一 非善西敦这个荣木说既然我的生命是不长久的既然一切都是不能够把握的那么我就干脆去追求我认为正确的那些事情就是善和道

这是陶渊明的第二点神奇的地方就是他跟别人的逻辑不一样其他的人的逻辑是我之所以要做好事是因为好友好报但陶渊明的逻辑是我之所以要去做好事是因为我需要去做它

这个话用民间故事的说法叫做但作好事莫问前程用我的老师叶佳莹先生的说法叫做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我觉得这个三句话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它们的表述和它们的深度稍有一点不同

唐渊明是用道德承担来为无意义的生命提供意义王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就是用审美创造来为生命赋予意义王维大家都知道少年得志很年轻就中了状元官运亨通他在中年的时候就在陕西蓝田买下了很大的一块地为自己修建网川别墅

这是我的学生今年暑假拍摄的网川的一部分古时候的人对于别墅的概念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王维的网川别墅包括一条河 一个湖湖两边的山 还有山下的农田

王维在这个地方写下了他著名的作品《网川集》《网川集》的第一首他说新家梦尘口古墓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碑稀人有意思是说我在这个地方为我自己修建新宅的时候我就有一个认识这个认识是这块地方原先是出唐的著名诗人宋志问的宅邸

可是宋志问死去才三十年这块地方已经变成了古墓衰流了因此当我今天要在这里为自己修建产业的时候我也需要知道一切都是不长久的在几十年之后就会有另外一个人站在这里哀悼那个已经逝去了的王维那么《网川集》的第一首写得这样的悲观写得这样的彻底

反倒在《网川集》的后面的十九首中间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其中的这首《心一屋》木墨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见户既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个芙蓉花开且落就是落且开所以在花开花落之间好像春天永远不会过去好像生命永远不会止息

王维正因为有了一个认识认识到我对这片土地的占有是暂时的我对我自己的生命的占有也是暂时的所以他就把他的生命和把他所拥有的那块土地投入到对于自然的欣赏和对于艺术的创造上来所以王维反倒运用他在网传生活的经验创造了第一流的诗歌就是《网传集》画出了第一流的画就是《网传图》

后来王维在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就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把整个的网川全部捐献给了寺院作为寺院的庙产这就是一个正是因为认识到了生命的无意义反而通过审美创造在其中创造出意义的无中生有的例证

我们刚才讲到要在一个短暂的生命中要在生命的茫茫的虚无中创造出意义那其中最关键的那个要素就是自由下面我们会讲到三种自由我们先看第一首诗叫做《夏日山中》揽摇白雨扇 裸体清零中托金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大家觉得这首诗最可能是哪个诗人写的这首诗其实是李白写的非常像李白的风格那李白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夏天的时候那些官员他们还需要裹着官服满头大汗在处理公文可是我不需要啊我可以在树林里面拖光光啊

而且我不但脱光光你们不是觉得诸葛亮摇着白羽扇很潇洒吗我比他还要潇洒我连扇子都不用摇因为我既然在树林中了那些树总是会动一动的吧树动一动的时候呢就当他是在替我扇扇子了

所以李白讲的是不但对于功名利禄不在乎而且是对于人们的眼光人们的评价也不在乎所以这是我们最能够理解的一种自由就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小朋友都喜欢这样的自由因此他们的老师就骗他们说你们参加完高考然后就自由了小朋友就相信了所以他们参加完高考就去裸奔了

大人也喜欢这样的自由所以传销组织就说你把你的钱都给我们然后你就财务自由了可是我们生活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发现完全的无拘无束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我们就会去追求第二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去追寻自己之所爱追寻自己的理想的自由我们来看李商颖的一首诗

不辞提诀度年方旦夕流尘暗竹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提诀是杜鹃鸟中国的古人认为古代的皇帝杜宇他是蜀国的皇帝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就变成了一只杜鹃鸟日夜提叫当他提叫的时候他的血从喉咙里面涌出来落在地上就变成了杜鹃花

可是杜鹃花的花期很短只有两三个星期因此杜鹃鸟一叫杜鹃花一开人们就知道春天快要结束了所以屈原在《梨骚》里面说我害怕杜鹃鸟过早地啼叫因为它一叫就预示着春天的终止那李商隐反其意而用之他说我不害怕杜鹃鸟过早地啼叫

因为我担心的不是春天过早的逝去我唯一担心的只是这个春天不够热烈第二句 旦夕流成暗烛房烛房是指蜡烛上那个小小的火苗它有一点像一个帐篷所以古人叫它烛房如果这个蜡烛的烛心比较优质

火苗烧得比较旺这个蜡烛燃烧的时间就会比较短但是如果这个竹芯的质量比较差它落下一些灰尘在竹油里面这个竹房就会变小光就会变暗淡但是这支蜡烛可以用比较长的时间那李商隐说如果我是蜡烛的话我就做那个烧得很灿烂但是烧得很短的那个蜡烛

所以李商隐在这个两句诗中间表达了一种选择的勇气这种表达的重点一个是表现为他用不辞和淡息表达的决绝的口吻第二个是他设想了一种很极端的结果就是我如果要热恋我必然要缩短生命那后面两句说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后面两句讲的是一种感官经验被打开的状态

我们在热恋的时候在喝酒 将醉 畏醉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心灵变得更加地热切 丰富 敏感了正是因为有这样更热切 丰富 敏感的情绪体验它帮助我们调度出我们生命的勇气去追寻我们想要追寻的那个东西那李商银讲的这种自由的关键是一种选择和行动

可是我认为这种自由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就是在某些时候不去行动所以我们来看第三首诗是王维的《南茶》这首诗说青州南茶去北茶渺南寄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在网川别墅的乙湖的两边有两座山南边那座叫南茶北边那座叫北茶

有一天王维从南面的山下出发他要去北面那个山可是当船行驶到湖中央的时候王维忽然间决定停下来

那这个时候他对湖对岸还是有很多的向往可是他就决定把对岸留在对岸把未知留在未知那个湖对岸上不去就上不去了那个对岸的人没有机会认识就没有机会认识他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不相识这个三个字上就把这首诗写完了

因为《网川集》整个是讲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二十首每一首都是讲《网川》中间的一个景点可是只有这个一首讲的是一个没有到达的景点所以当我读到这一首的时候我就非常的感动因为我会觉得

去追求理想固然很动人但是在有些时候决定不去追求那些唾手可及的理想它其实是一种更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中间它需要对于自身的欲望的察觉需要理性的决断力还需要对于人生的遗憾的接纳

这是一种反向的力量所有经典的文学中间一流的文学中都有这样反向的力量关于抵达的文学中间最深刻的部分是不抵达关于复仇的文学中间最深刻的部分是放弃复仇关于科幻的电影中间最深刻的部分是反思科技同样这也是一种做简法的自由

特别是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广告 宣传 动员的世界上我们把这些动员当作我们自己的理想我们立更高远的志向做更多的工作挣更多的钱买更多的东西我们误以为我们是自由的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那种格普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地做减法的自由我们就只是欲望的奴隶或者我们就只是被时代的风潮推向前的一艘小船风潮刮向哪里小船就飘向哪里在这种不由自主的情境下其实是没有任何真正的理想存在的空间的

当我们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李白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当我们是一个青少年的时候我们希望有李商隐那种勇于追求的自由可是当我们过了三十岁渐渐进入中年我们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一样需要去抖落那些不必要的树叶叶芝有一首诗叫做《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他说 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条和花朵我现在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这首诗讲的就是一个人他经历了死亡 经历了孤独经历了人生的虚无之后终于找到了自由而获得了灵魂的丰富和平静

所以我想这首诗就是对于所有关心人生终极问题的人来说的一个最好的来自于文学的安慰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