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越是俗套的情节越包含着一些坚固的底层逻辑,越可能成为恒久不变的套路|施爱东 一席

越是俗套的情节越包含着一些坚固的底层逻辑,越可能成为恒久不变的套路|施爱东 一席

2025/3/2
logo of podcast 一席YiXi

一席YiXi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施爱东
Topics
我叫施爱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故事研究多年。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故事套路对讲故事人的意义。首先,讲故事的人必须了解故事套路,才能利用、改良或规避套路。迪士尼是世界上最了解故事套路的公司,他们的故事几乎都是套路。 民间文学的故事套路很容易总结,因为它们很简单,与作家文学不同。所有故事都是密闭时空中的语言游戏,所有行为的因果关系都落实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金庸小说就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角色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则,例如,角色不会有超出武侠世界之外的生计来源,也不会出现多余的角色或行为。 民间故事中,只考虑角色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吃瓜群众。例如,《窦娥冤》中窦娥的诅咒伤害的是普通百姓,而不是贪官污吏;《白蛇传》中白娘子水漫金山也伤害了百姓。李逵在水浒传中滥杀无辜,也违背了故事的伦理玄智。故事中不能出现没有意义的行为或道具,所有行为和道具都必须有其作用。 故事的角色通常只有四种:主人公、出题者、神奇助手和搅局者。主人公是故事的核心;出题者给主人公制造麻烦,可以是加害者或考验者;神奇助手帮助主人公战胜对手;搅局者则搅乱局面,推动故事按照讲述者想要的方向发展。所有民间故事的结局通常都是预设的,它们都属于难题型故事,例如孟姜女的故事。 故事情节是主人公状态或整个局势的改变,也就是转折。要制造矛盾和冲突才能推动情节发展。抖音视频中有很多俗套的情节,但这些情节的点击率很高,因为它们包含了故事中底层逻辑中最坚固的东西,即原情节。原情节是主人公接受挑战、克服障碍、最终战胜对手或完成任务的故事结构。 故事中的障碍包含出题和解题两个方面,可以不断地出题和解题。例如,《秋好运》的故事中,主人公答应了三个人的请求,最后佛祖的规则(问三不问四)让他无法提问自己的问题,但通过帮助他人,他最终解决了自身的问题。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也是不同故事的串联。 故事的游戏规则分为通则和特则。通则包括神性规则(例如龙王听从玉皇大帝的旨意)、生活逻辑(例如阿凡提的故事)和语言与能力的设定(例如金庸小说中角色的语言障碍)。特则则包括神设定的规则、故事角色设定的规则和讲述者自己设定的规则。 当规则无法实施时,可以通过偶遇和巧合、误解和犯错、搅局者等方式来突破规则。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梁山伯的误解推动了情节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减省、就近原则和极化原则等技巧来增强故事的叙事效果。 好的故事讲述者会设置变量,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金庸小说就善于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设置变量,而古龙则不太懂得套路,导致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不够成功。了解故事套路是为了利用、改良甚至规避套路,让故事更精彩。

Deep Dive

Chapters
This chapter delves into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key roles in stories, highlighting the universal elements that make up a narrative.
  • Stories are like closed environments where all elements are pre-determined.
  • Key roles in stories include the protagonist, the challenger, the magical helper, and the disruptor.
  • Story elements must be functional with no unnecessary details.

Shownotes Transcript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传统故事里,路人都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短视频里的男主人公都叫大壮、小帅、阿强,女主人公叫小美、翠花,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叫作女人。黑社会叫丧彪,小喽啰是卡拉米,所有的理发师都叫托尼,隔壁住的那个人永远姓王。

施爱东本科毕业于大气科学专业,却机缘巧合地走上了民俗与民间文学的研究道路。最近20年中,他一直耕耘在故事学领域,关注民间故事的发生、传播与变异。 他总是像一位侦探,发掘那些故事背后的故事。他曾从一个贵县乡绅曾国光的诗集中抽丝剥茧,分析出歌仙刘三妹最初的记载源头;也曾辨析南宋末年温州的一座土地庙中,当地人何以让杜甫嫁给了伍子胥。 2010年代初期那个网络谣言翻陈出新的阶段,也是施爱东眼中谣言研究的黄金时代。他将谣言视为民间文学的分支,深入细致地追踪了数十则不同类型的谣言,探索背后的传播路径、文本语法和传谣心态。他也运用故事学理论分析金庸作品和当下喧嚣的网络短视频和短剧,解释其人物和情节设置。 施爱东甚至将田野的眼光对准了民俗学界本身,对学界生态运作进行了深切观察与精辟总结,被誉为学术圈“葵花宝典”。但是在他眼中,立偶像、攀学缘、混圈子、建学派,只不过是学术这个特殊行业的民俗,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 【时间轴】 00:08) 故事的预设-固定角色与结局:密闭时空中的语言游戏/四种主要角色/所有故事都是难题型故事 12:13) 故事情节-制造冲突,推动转折:在元情节内出题、解题/出题、解题都有游戏规则/打破规则,把故事讲下去 29:10) 出题和解题之外的叙事技巧:俭省/时间和空间上的就近原则/极化原则 32:23) 不懂套路比全靠套路更可怕 �故事千变万化,总有最优策略;学术丛林生存,也有葵花宝典。可前往“一席商店”小程序购买施爱东老师签名版《故事法则》。